一种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及触发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01940发布日期:2021-07-30 18:1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及触发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pcie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及触发设备。



背景技术:

pcie(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为服务器中不可或缺之高速串行扩展总线,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器中的pcie进行符合性测试(compliancetest)。而在pcie符合性测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pcie补偿码型以及速率的切换。pcie1.0传输速率为2.5gt/s(gigatransmissionpersecond,千兆传输/秒),包括1种补偿码型;pcie2.0传输速率为5.0gt/s,包括2种补偿码型;pcie3.0传输速率为8.0gt/s,包括11种补偿码型;pcie4.0传输速率为16.0gt/s,包括20种补偿码型。

目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为将一种带有机械式的触发按钮的pcie治具卡连接到服务器的cpu或pcieswitch上,按一次按钮可以触发变换补偿码型,或变换补偿码型和速率。在此方式下,速率及补偿码型的切换是一个循环,此循环从pcie1.0开始至pcie4.0的最后一种补偿码型结束,按压34次触发按钮次为一个循环,例如,若想测试pcie4.0的第一种补偿码型,必须按压触发按钮14次,若不慎按压次数超过了,则必须继续按压触发按钮回到pcie1.0,然后再次尝试按压14次触发按钮直到pcie4.0的第一种补偿码型出现。

上述现有方法中测试工程师需人工按压触发按钮,藉此切换pcie速率及补偿码型,从pcie1.0到pcie4.0,整个获取流程冗长,需要不停手动按压触发按钮来切换pcie速率及补偿码型。若不慎按错,需依循速率及补偿码型顺序重新按压按钮做一次循环,这还是未考虑pcie5.0的状况,若加入pcie5.0的补偿码型,预期循环会达50次左右,使得此方式效率及准确度非常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及触发设备,能够快速切换到指定的补偿码型,减少人工按压错误所衍生出的时间浪费,运用自动化流程取代人工操做,增加了切换准确度,提高补偿码型切换工作效率及质量。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应用于预先设置的触发设备,包括:

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

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

通过本地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包括:

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终端设备下发的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线为usb数据线。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包括:

通过本地的微控制器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

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控制本地的晶体振荡器输出触发信号。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包括:

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括触发信号个数;

输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的触发信号,其中,每个所述触发信号为第一预设时长值的时钟信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触发信号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对应的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包括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各个pcie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中包括第一触发信号个数;

根据所述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对应的第二触发信号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中包括第二触发信号个数;

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确定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确定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小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则将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的第一差值作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得到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大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则确定预设pcie补偿码型总个数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之间的第二差值,并将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之和作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得到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发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

触发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

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发信号生成模块,包括:

微控制器,用于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控制本地的晶体振荡器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晶体振荡器,用于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可选地,所述触发信号生成模块,用于:

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括触发信号个数;

输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的触发信号,其中,每个所述触发信号为第一预设时长值的时钟信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触发信号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值。

可见,本申请应用于预先设置的触发设备,首先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然后再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接着便可以通过本地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由此可见,本申请中利用触发设备进行补偿码型自动切换,在通过第一接口获取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之后,便会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然后再由第二接口将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人工手动进行切换,本申请中转换成完全的电控,能够快速切换到指定的补偿码型,减少人工按压错误所衍生出的时间浪费,运用自动化流程取代人工操做,增加了切换准确度,提高了补偿码型切换工作效率及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具体的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触发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为将一种带有机械式的触发按钮的pcie治具卡连接到服务器的cpu或pcieswitch上,按一次按钮可以触发变换补偿码型,或变换补偿码型和速率。在此方式下,速率及补偿码型的切换是一个循环,此循环从pcie1.0开始至pcie4.0的最后一种补偿码型结束,按压34次触发按钮次为一个循环,例如,若想测试pcie4.0的第一种补偿码型,必须按压触发按钮14次,若不慎按压次数超过了,则必须继续按压触发按钮回到pcie1.0,然后再次尝试按压14次触发按钮直到pcie4.0的第一种补偿码型出现。该方法中测试工程师需人工按压触发按钮藉此切换pcie速率及补偿码型,从pcie1.0到pcie4.0,整个获取流程冗长,需要不停手动按压触发按钮来切换pcie速率及补偿码型。若不慎按错,需依循速率及补偿码型顺序重新按压按钮做一次循环,这还是未考虑pcie5.0的状况,若加入pcie5.0的补偿码型,预期循环会达50次左右,使得此方式效率及准确度非常差。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能够快速切换到指定的补偿码型,减少人工按压错误所衍生出的时间浪费,运用自动化流程取代人工操做,增加了切换准确度,提高了补偿码型切换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应用于预先设置的触发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先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触发设备与测试工程师沟通的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可以为利用编程语言设计的接口,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接口也可以为硬件接口。

具体的,所述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包括: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终端设备下发的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也即,可以利用第一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触发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然后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触发补偿码型切换指令,然后所述终端设备便可以将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下发到所述触发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线为usb数据线。

步骤s12: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取到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之后,还需要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

具体的,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包括:通过本地的微控制器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控制本地的晶体振荡器输出触发信号。

也即,所述触发设备中可以包括微控制器和晶体振荡器,所述微控制器可以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然后再利用所述触发信号信息控制所述晶体振荡器输出触发信号。

具体的,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包括: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括触发信号个数;输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的触发信号,其中,每个所述触发信号为第一预设时长值的时钟信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触发信号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值。

也即,需要先根据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出需要触发多少个触发信号,然后连续输出相应数量个触发信号,每个触发信号均为第一预设时长值的时钟信号,每两个相邻的触发信号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值。为了可以确定出需要触发多少个触发信号,在所述触发设备中需要有相应的记录点,用于记录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

如果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为pcie1.0,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为pcie3.0第八种补偿码型,则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为10个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可以是1ms时间长度的时钟信号,每两个触发信号之间的间隔100ms,则可以在1秒钟左右的时间将pcie补偿码型从pcie1.0切换到pcie3.0的第八种补偿码型。

其中,所述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包括:根据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对应的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包括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各个pcie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中包括第一触发信号个数;根据所述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对应的第二触发信号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中包括第二触发信号个数;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确定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如果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为pcie3.0的第10种补偿码型,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为pcie2.0第1种补偿码型,由于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pcie3.0的第10种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为12,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为12,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pcie2.0的第1种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为1,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为1。

上述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确定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括:如果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小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则将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的第一差值作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得到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如果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大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则确定预设pcie补偿码型总个数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之间的第二差值,并将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之和作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得到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例如,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为pcie3.0的第10种补偿码型,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为pcie2.0第1种补偿码型,由于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pcie3.0的第10种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为12,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为12,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pcie2.0的第1种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为1,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为1,预设pcie补偿码型总个数为34。所以所述第二差值为22,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之和为23,也即触发信号个数为23。

步骤s13:通过本地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

在输出所述触发信号之后,还需要通过所述触发设备上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具体的,可以为将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触发设备上的第二接口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的cpu或者是pcieswitch中。

可见,本申请应用于预先设置的触发设备,首先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然后再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接着便可以通过本地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由此可见,本申请中利用触发设备进行补偿码型自动切换,在通过第一接口获取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之后,便会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然后再由第二接口将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人工手动进行切换,本申请中转换成完全的电控,能够快速切换到指定的补偿码型,减少人工按压错误所衍生出的时间浪费,运用自动化流程取代人工操做,增加了切换准确度,提高了补偿码型切换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见图2所示。以从pcie1.0的补偿码型切换到pcie3.0第七种补偿码型为例,首先利用编程语言设计一个沟通接口为第一接口,将触发设备通过第二接口和第一连接线连接至服务器,通过第一接口输入或选择pcie3.0的第七种补偿码型,通过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必须发送9个连续的触发信号。触发设备发送9个连续的触发信号到服务器的相应地接口,服务器的相应地接口接收触发信号并切换讯号到pcie3.0的第七种补偿码型,记录当前补偿码型信息。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发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11,用于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

触发信号生成模块12,用于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

第二接口13,用于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

可见,本申请应用于预先设置的触发设备,首先通过本地的第一接口获取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中包括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然后再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接着便可以通过本地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第二接口与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由此可见,本申请中利用触发设备进行补偿码型自动切换,在通过第一接口获取到补偿码型切换指令之后,便会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输出触发信号,然后再由第二接口将触发信号传输到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人工手动进行切换,本申请中转换成完全的电控,能够快速切换到指定的补偿码型,减少人工按压错误所衍生出的时间浪费,运用自动化流程取代人工操做,增加了切换准确度,提高了补偿码型切换工作效率及质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接口11,用于:

获取终端设备下发的补偿码型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接口11为usb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线为usb数据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触发信号生成模块12,包括:

微控制器,用于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信息控制本地的晶体振荡器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晶体振荡器,用于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触发信号生成模块12,用于:

根据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和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确定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触发信号信息包括触发信号个数;

输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的触发信号,其中,每个所述触发信号为第一预设时长值的时钟信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触发信号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值。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触发信号生成模块12,用于:

根据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当前正在进行pcie符合性测试的服务器的当前所处的补偿码型信息对应的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中包括从pcie1.0补偿码型切换到各个pcie补偿码型所需的触发信号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中包括第一触发信号个数;

根据所述预设触发次数对照表确定所述待切换到的补偿码型信息对应的第二触发信号信息,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中包括第二触发信号个数;

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信息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信息确定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触发信号生成模块12,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小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则将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的第一差值作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得到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大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则确定预设pcie补偿码型总个数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个数之间的第二差值,并将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个数之和作为所述触发信号个数,得到所述触发信号信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一系列包含其他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pcie符合性测试中的补偿码型切换方法及触发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