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膜、具备该导电膜的触摸屏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3445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测正面观察的叠纹、及依存于视角所观察的叠纹的频率即可。
[0112]如图3所示,在配线层的配线图案重叠多层的情形时,前提为当k= 1(第一层)、k = 2 (第两层)时,配线层34 (配线层34c与配线层34d)成为上述嵌套的状态,且在正面观察时,合成配线图案像54具有单一频率。
[0113]再者,制造偏差当然包含在内,故而,在配线层的配线图案中,即便产生5%左右的误差,也视作大致固定的规则性图案。
[0114]在遍及多层地重叠具有配线图案的配线层的情形时,就透过率提升的观点而言,当k = 2n、k = 2n+l时,将配线层34 (配线层34c、配线层34d)如上述配线层34a、配线层34b般偏移相位地配置,从而成为上述嵌套的状态。
[0115]此处,配线层的配线图案全部为等间距。即,金属细线32的间隔相同。在本发明中,以下层的配线层的金属细线32也位于最上层的配线层的金属细线32的间距之间为前提。在图3所示的例中,在最上方的配线层34,在左起两个金属细线32之间配置有该第2个配线层34的金属细线32。在第3个配线层34之后,在自最上方的配线层34的左起两个金属细线32之间,也配置有配线层34的金属细线32。即便层叠数多,下层的配线层的金属细线32也位于最上层的配线层的金属细线32的间距之间。
[0116]基于上述前提,依存于视角,对直至第k个配线层34为止也考虑在内的配线层34的配线图案(参照合成配线图案像56)的频率特性进行预测时,若将包括k = 1、k = 2的配线层34的配线图案(参照合成配线图案像54)的基频(最低的峰值频率分量的频率)设为fl,则根据由k= l、k = 2的配线层34形成的重复图案考量fl/2进行设计即可。例如在k = 2的情形时,正面的频率特性成为fl,依存于视角的频率特性成为fl/2。S卩,为正面的频率特性的一半。
[0117]正面观察时产生的叠纹能够以配线层的配线图案的正面观察下的频率特性fl为基础,以与BM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的卷积进行表示。依存于视角而产生、即在斜向观察时产生的叠纹的频率也能够以依存于视角(斜向观察下)的配线层的配线图案的频率特性fl/2为基础,利用与BM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的卷积进行表示。
[0118]以下,以k = 2的情形为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0119]再者,在k = 2的情形时,作为构成,例如可列举:导电膜18,在图2(a)所示的I个透明基体30的两面分别具有配线层34a、配线层34b ;及导电膜18a,如图3所示,将在透明基体30的表面30a形成有配线层34c者与在透明基体30的表面30a形成有配线层34d者层叠而成。
[0120]对于图9(a)所示的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实施2DFFT处理,求出二维傅立叶频谱,由此,可获得图9(b)所示的空间频率特性(FFT图像)。
[0121]另一方面,对于图10(a)所示的自斜向观察的配线图案,实施2DFFT处理,求出二维傅立叶频谱,由此,可获得图10(b)所示的空间频率特性(FFT图像)。
[0122]在图9(b)、图10(b)中,随后将进行详细说明,但也与上述图7(b)、图8(b)的情形相同,在求出斜向观察(视角不为0° )时的配线图案像的频率特性(FFT图像)时,将斜向观察时的合成配线图案像56的间距Plb扩大,使其与正面观察时的间距Pla相同。
[0123]再者,图9(b)及图10(b)所示的FFT图像中(空间频率座标上),黑底中的白点及灰点表示频谱峰值,且白点及灰点的浓度依存于频谱峰值的峰值强度,但就本发明的叠纹可见性的最佳化而言,未考虑峰值强度,而使用频谱峰值的峰值频率,故而,将空间频率座标上的峰值位置以白点及灰点进行表示。
[0124]若将图9(b)所示的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与图10之b)所示的自斜向观察的配线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加以比较,则关于峰值间隔,斜向观察的FFT图像的频谱峰值的峰值间隔成为正面观察的FFT图像的频谱峰值的峰值间隔的一半。该情况表示因赋予视角,而相对于其中一个配线图案,另一个配线图案的相位偏移,配线图案的周期加倍。该情况与依存于上述视角的频率特性成为Π/2 —致。
[0125]BM图案的频率特性是由液晶显示胞26的构成而决定,且为固定。因此,为了成为正面观察的画质多产生视角时观察的画质,而在以对二维傅立叶频谱中的BM图案的频率及配线层的配线图案的频率考虑最多10次的条件为基础,且将正面观察的叠纹的最低频率设为第I最低频率fml,将产生视角时观察的叠纹的最低频率设为第2最低频率fm2时,配线层具有满足fml ( fm2的配线图案即可。
[0126]其原因在于:自斜向方向可见的叠纹的频率是对自正面方向可见的叠纹的频率追加因自斜向方向进行观察而增加的配线图案的峰值量+ α。因此,在自正面观察时画质方面最优异,在自斜向方向观察时画质必然变差。为了最大限度地抑制画质变差的程度,而将第I最低频率fml设为第2最低频率fm2以下即可。因此,在本发明中,关于配线层,设为fml ( fm2o在fml = fm2时,自斜向方向观察时的画质未劣化,正面的画质=依存于视角的画质。
[0127]此处,如上述图5所示,在产生视角的情形时,配线图案的间距Plb相对于在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间距Pla变窄。在本发明中,以产生视角时的配线图案的间距与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间距相同为前提条件,求出这些配线图案的空间频率。因此,必须将产生视角时的配线图案的间距以与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间距相同的方式扩大。在BM图案中,当产生视角时,也产生与此时的配线图案的间距相同的情况,故而,即便是BM图案,也以与正面观察时相同的方式扩大。
[0128]再者,以成为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间距的方式,将产生视角时的配线图案的间距扩大的情况,以下简称为“规格化”。
[0129]关于规格化,若已知视角Θ,则对斜向观察时的配线图案的间距,可通过使用I/COS Θ作为视角依存系数而加以规格化。此情形时,对BM图案,也可通过使用Ι/cos Θ而实现与正面观察时相同。
[0130]除此以外,也可使用BM图案,以如下方式规格化。
[0131]例如,当正面观察时的BM图案为正方形,且在斜向观察时BM图案呈长方形的情形时,求出用以使该长方形以成为正面观察时的正方形的方式扩大的系数(扩大率)。可通过使用该系数而进行规格化。关于BM图案,也与配线图案的间距同样地,可通过使用该系数而实现与正面观察时相同。再者,只要可规格化,则其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
[0132]再者,以上述前提条件为基础,则在产生视角时的空间频率中包含自正面观察时的空间频率。关于该方面,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
[0133]若将上述的图7(b)与图8(b)重叠,则图7(b)的频谱峰值与图8(b)的频谱峰值完整地重叠。其原因在于:以上述前提条件为基础,产生视角时所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重复周期相对于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重复周期加倍。由此,产生视角时所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频率峰值出现在自正面观察的配线图案的频率峰值位置的一半处,频谱峰值完整地重合。因此,图7(b)的频谱峰值包含所有图8(b)的频谱峰值的位置。
[0134]如上所述,叠纹的频率是由配线图案与BM图案的峰值的空间频率差(空间频率座标上的峰值间的相对距离)赋予。因此,自斜向方向可见的叠纹的频率被追加自正面方向可见的叠纹的频率+因自斜向方向进行观察而增加的配线图案的峰值量+ α者。
[0135]在图11 (a)及图11 (b)中,分别表示满足本发明的叠纹的空间频率条件fml ( fm2的配线图案与BM图案的组合的本发明例的正面观察图像及斜向观察图像的一例。
[0136]在图12(a)及图12(b)中,分别表示不满足本发明的叠纹的空间频率条件fml ( fm2的比较例的正面观察图像及斜向观察图像的一例。
[0137]在图11(a)及图11(b)所示的满足fml ( fm2的本发明例中,为了表示因观察方向自正面变为斜向引起的配线图案的变化,而强调地表示配线图案,但可知即便观察方向自正面变为斜向,也不会产生新的低频叠纹。
[0138]对此,在图12(a)及图12(b)所示的不满足fml ( fm2的比较例中,可知在观察方向为正面的情形时叠纹完全不可见,但在观察方向为斜向的情形时,如图12(b)中由箭头所示,产生新的低频叠纹。
[0139]如此般,可明确在本发明中通过满足叠纹的空间频率条件fml ( fm2,而可减少叠纹的产生。
[0140]再者,在本发明中,为了求出叠纹的频率,BM图案及配线图案中的任一者均使用二维傅立叶频谱的频率最多10次(峰值频率最多10次)。该方法是基于若使用二维傅立叶频谱的频率最多10次,则大致包含可见的叠纹这一本发明者的经验规则(empirical rule)。即,其原因在于:二维傅立叶频谱的11次以上的高次项的峰值强度即便被忽视,也不会成为可见程度的叠纹。
[0141]再者,所谓可见的叠纹是指例如强度以常用对数计为-4.0以上(以逆对数计为10_4以上)者。
[0142]根据以上所述,在显示装置10及导电膜18中,关于层叠两层的配线层34a、配线层34b,如上所述满足fml ( fm2,由此,即便在使导电膜18重叠于液晶显示胞26的BM图案46的情形时,也可不取决于视角地减少因导电膜18的配线图案35与液晶显示胞26的BM图案46的干涉造成的叠纹产生。由此,在显示装置10中,可使来自斜向方向的画质提升,从而可进一步提升包含视角等在内的整体的画质。
[0143]其次,对于在重叠于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胞26的导电膜18中,决定可不取决于视角地减少叠纹产生的配线图案的顺序进行说明。
[0144]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电膜的配线层配线图案的决定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0145]本发明的导电膜的配线层配线图案的决定方法为如下方法:根据使用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胞26的BM图案46与导电膜18的配线层34a及配线层34b的配线图案35的二维高速傅立叶变换(2DFFT)来进行的频率分析所得的各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作为两图案的峰值频率的差值(峰值位置间的相对距离)而赋予叠纹频率,自该叠纹频率算出叠纹的最低频率,使用算出的叠纹的最低频率,决定不取决于视角地减少叠纹产生的配线层的配线图案。在求出叠纹的频率时,一般而言利用FFT,但因利用方法不同,对象的频率会较大地变化,故而规定以下的顺序。
[0146]在决定方法中,首先,作为顺序1,进行BM图案及配线层的配线图案的透过率图象数据的制作。即,如图13所示,在步骤SlO中,制作并获取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胞26的BM图案46(BM42)(参照图4)的透过率图象数据、及导电膜18的配线层34a及配线层34b (金属细线32)(参照图14(b))的配线图案的透过率图象数据。
[0147]在此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