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76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SP旋转90°。第二附接位置CP-2定位成从收起位置SP旋转180°。
[0039]如图1、图2和图5中所示,附接构件36在壳体14的厚度Tl的范围内旋转。换句话说,附接构件36在从收起位置SP向第二附接位置CP-2旋转时没有沿壳体14的厚度方向向外突出。
[0040]USB插头40在附接构件36的第一附接位置CP-1和第二附接位置CP_2处突出到壳体14的外部,如沿着法向于带窗口的面28的方向所观察到的。如图6所示,USB插头40以此方式突出到壳体14的外部以使USB插头40能够插入到平板型终端102的USB连接器104中并且从而被连接。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从而附接至平板型终端102,并且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通过USB插头40电连接至平板型终端102。USB连接器104为其中插入USB插头40的插入端口的一个示例。USB插头40的下部面40B (或上部面,见图2)为特定面的一个示例。中心线CL(旋转轴线)垂直于特定面。USB插头40的下部面40B(或上部面)平行于盖板24(窗口部的面)和带窗口的面28。
[0041]平板型终端102为与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连接的构件的一个示例,也就是说,为数据处理终端的一个示例。平板型终端102可在显示器106上显示数据。显示器106是显示部分的一个示例。USB插头40为将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连接至平板型终端102的连接构件的一个示例。与平板型终端的连接器兼容的各种构件(插头)均可用作连接构件。
[0042]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附接构件36相对于壳体14绕中心线CL旋转。如图6中由实线和双点划线所表示的,壳体14从而能够在USB插头40已经插入到USB连接器104中的状态下旋转。附接构件36的第一附接位置CP-1和第二附接位置CP-2因此均为关于平板型终端102的附接位置的示例。第一附接位置CP-1与第二附接位置CP-2之间的位置同样是在其处USB插头40可以插入到USB连接器104中并且从而被连接的附接位置。
[0043]在与平板型终端102附接的状态下,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的壳体14从而相对于平板型终端102在图6中由实线表示的取向(第一取向SS-1)与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取向(第二取向SS-2)之间旋转。带窗口的面28 (光透射窗口 22)的取向也通过这种旋转而进行旋转。在第二取向SS-2中,光透射窗口 22的窗边缘22A面向平板型终端102侦U。
[0044]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和平板型终端102电连接在一起,并且壳体14通过USB插头40附接至平板型终端102。也就是说,其中USB插头40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至壳体14的结构用作附接构件36。如图6中所示,例如,在第二取向SS-2中,通过使壳体14(生物特征认证单元13)旋转,可以将窗边缘22A定位在用于在手掌202的认证期间获取手掌202的指尖202A侧的生物特征数据的一侧处。壳体14的旋转方向还可设定成其中窗边缘22A没有定位在用于获取手掌202的指尖202A侧的生物特征数据的一侧处的旋转方向。
[0045]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能够通过将USB插头40从USB连接器104中拔出而从平板型终端102容易地移除(电连接也被解除)。
[0046]如图1所示,四个拐角部50中的一个拐角部如沿着法向于壳体14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为非接触部50C。非接触部50C相比位于非接触部50C的任一侧处的边缘而言距中心线CL的距离更短(具有更短的曲率半径R2)。非接触部50C的曲率半径R2比其他三个拐角部的曲率半径Rl更长。如图6中所示,非接触部50C的位置和形状为在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在第一取向SS-1与第二取向SS-2之间旋转时接近平板型终端102的位置。然而,由于非接触部50C被形成,因此壳体14在旋转期间不与平板型终端102接触,即使在于第一取向SS-1与第二取向SS-2之间旋转时也不与平板型终端102接触。
[0047]非接触部50C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形状例如为位于距如图1中所示的中心线CL恒定距离(曲率半径R2)处的弧形(具有90°的中心角)。
[0048]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壳体14中形成有带孔52。将带子附接至带孔52使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能够通过握住带子等而被容易地携带。使用者通过握紧带子而防止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掉落。
[0049]接下来,关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的说明如下。
[0050]如图6中所示,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和平板型终端102通过将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的USB插头40插入到平板型终端102的USB连接器104中而被电连接。由于USB插头40被设置至附接构件36,因此将USB插头40插入到USB连接器104中使得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附接至平板型终端102。
[0051]在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因而附接(连接)至平板型终端102的状态下,当生物体的一部分如手掌或手指放置在光透射窗口 22上时,通过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的光学接收器26从生物体接收光。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然后从生物体图像中提取生物特征数据。所提取的生物特征数据通过USB插头40发送到平板型终端102,从而使平板型终端102能够认证并识别使用者。例如,当多个平板型终端102被多人共享时,会通过经由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识别使用者而使平板型终端102的安全(锁定)状态无效,并且然后做出转变来为单个用户设定状态。
[0052]平板型终端102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被保持,并且在多个方向上的使用是可能的。具体地,例如,在使短边102S竖向定位的第一方向(图6中所示的方向)上的使用,以及在使长边102L竖向定位的第二方向(图7中所示的方向)上的使用都是可能的。如图6和图7中所示,用于在显示器106上显示的方向也可以在第一方向(图6中所示的方向)与第二方向(图7中所示的方向)之间进行切换。
[0053]在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附接至平板型终端102的状态下,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的光透射窗口 22的取向仅通过沿箭头R3方向旋转平板型终端102来旋转。
[0054]在某些情况下,生物体相对于光透射窗口 22的取向被更新以使得能够获得生物体的稳定的认证。在这些情况下,使平板型终端102和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两者旋转,那么放置在光透射窗口 22上的部分(手掌、手指等)在认证平板型终端102的同时也必定将旋转。
[0055]与此相反,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的附接构件36相对于壳体14绕中心线CL旋转。这从而使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能够在旋转的同时保持与平板型终端102附接的状态。具体地,可以采用第一取向SS-1,在第一取向SS-1中,壳体14的长度方向与平板型终端102的长度方向相匹配,如图6中由实线所示。当手掌202——生物体的一个示例——此时放置在光透射窗口 22上时,如图6中由箭头Ml所示,生物体的指尖202A(生物体的远端)侧定位在生物特征认证单元13的光透射窗口 22侧(窗口部侧)处。因此,在生物体的与指尖202A侧相反的一侧上的手掌202 (生物体的非远端)没有遮盖显示器106。有时显示器106显示例如认证指导、认证结果等,然而由于显示器106未被生物体的一部分遮盖,因此可以防止数据变得难以看见。
[0056]如图7所示,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能够在保持与平板型终端102附接的状态的同时从第一取向SS-1旋转至第二取向SS-2。在第二取向SS-2中,壳体14的长度方向与平板型终端102的宽度方向相匹配。带窗口的面28的取向因而可被改成适于生物特征数据采集的取向。同样在此状态下,当手掌202—一生物体的一个示例一一放置在光透射窗口 22上时,生物体的指尖202A(生物体的远端)侧定位在生物特征认证单元13的光透射窗口 22侧(窗口部侧)处。在生物体的与指尖202A侧相反的一侧上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