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76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手掌202 (生物体的非远端)没有遮盖显示器106。有时显示器106显示例如认证指导、认证结果等,并且由于显示器106没有被生物体的一部分遮盖,因此可以防止数据变得难以看见。
[0057]换句话说,为了使生物体(手掌202)的位置被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扫描,从指尖202A (远端)朝向非远端的方向BI能够通过旋转生物特征认证单元13变成如上所述的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
[0058]这从而使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相对于使用者(生物体)的取向即使在平板型终端102的取向相对于使用者旋转时仍能够被保持。因此,不需要在将生物体的一部分(手掌、手指等)放置在光透射窗口 22上时改变生物体的该部分的方向或者切换平板型终端102上的握持。
[0059]特别地,如图1中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四个拐角部50中的一个拐角部如沿着法向于壳体14的方向所观察到的为非接触部50C。因而,当使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旋转时,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能够在不发生将阻碍壳体14与平板型终端102之间的旋转的接触或干扰的情况下平稳地旋转。
[0060]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与平板型终端102之间的连接状态即使在第一附接位置CP^与第二附接位置CP-2之间的自由选择的位置中仍被保持。例如,连接状态即使在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在第一取向SS-1与第二取向SS-2之间相对于平板型终端102成角度时仍被保持。
[0061]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USB插头40为将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的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电连接至平板型终端102的构件,也就是说,USB插头40为连接构件的一个示例。USB插头40设置到附接构件36的旋转本体38,并且连接构件如附接构件36 —样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到壳体。USB插头40 (连接构件)因此与在其中USB插头40为与附接构件36分开的本体的结构中相比具有更少的零件。
[0062]在其中USB插头40为与附接构件36分开的本体的结构中,可以想到的是,连接USB插头40和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的电缆将暴露在壳体14外面。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连接电缆32的连接至壳体14的外部的暴露部分能够被制造得更小,从而使操作更容易并给予电缆极佳的耐久性。
[0063]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旋转轴44。因而与没有旋转轴44的结构(例如,利用弧形凹槽和脊状部来指引旋转的结构)相比,由于附接构件36通过旋转轴44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至壳体14,因此能够实现保持关于旋转的中心线CL的更稳定的旋转。
[0064]特别地,如图3和图5中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连接电缆32穿过旋转轴44的内部。因此,与其中连接电缆32穿过旋转轴44的外部的结构相比,连接电缆32的连接至壳体14的外部的暴露部分能够被制造得更小,从而使操作更容易并给予电缆极佳的耐久性。
[0065]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14在其一个轴向方向侧处通过附接螺钉4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旋转轴44。这从而使该结构与其中旋转轴44被支承在两个轴向方向侧处的结构相比能够被简化。
[0066]如图8和图9中所示,USB连接器104可设置到平板型终端102的长边102L。在图8中示出的示例中,使用状态为箭头A方向为竖向方向并且USB连接器104定位在上侧处的一种状态。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使用状态为箭头B方向为竖向方向并且USB连接器104定位在横向侧处的一种状态。
[0067]如图6中所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平板型终端102的边缘的一部分在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附接至平板型终端102时有时被壳体14遮盖。被壳体14遮盖的部分有时包括平板型终端102的功能部件(例如连接终端或一种类型的开关)。功能部件可以通过使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适当地旋转而暴露以达到使用状态。
[0068]接下来,关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如下。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元件、构件等类似的元件、构件等在附图中附加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此的详细说明。
[0069]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62中的后部构件64包括突出部66。突出部66朝向附接构件36的旋转本体38的后侧向外突出。突出部66从后侧覆盖旋转本体38。旋转轴44通过两个构件被支承在两侧处,这两个构件为前部构件16和突出部
66ο
[0070]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62中,旋转轴44 (见图3和图5)从而被支承在两侧处。换句话说,附接构件36通过从两个厚度方向侧来夹持而被支承。附接构件36的相对于壳体14的附接强度和旋转强度从而被提高。
[0071]接下来,关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如下。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元件、构件等类似的元件、构件等在附图中附加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此的详细说明。
[0072]如图11中所示,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72中,附接构件74和连接构件76为分开的本体。连接构件76包括USB插头40和连接电缆32。连接电缆32将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 (见图4和图5)与USB插头40电连接。
[0073]附接构件74包括夹子78。夹子78包括两个板构件78Α、78Β。一个板构件78Α具有平板形状并附接至壳体14以能够绕中心线CL旋转。在图11中,夹子78从由实线表示的收起位置SP通过由单点划线表示的第一附接位置CP-1向由双点划线表示的第二附接位置CP-2旋转。
[0074]另一个板构件78Β靠近长度方向中心呈钝角地弯曲,并且该另一个板构件78Β在弯曲部分处附接至该一个板构件78Α以能够相对于该一个板构件78Α沿箭头Yl方向摆动。
[0075]夹子78包括弹簧。弹簧使板构件78Β朝向板构件78Α偏置以靠近夹子78的稍端78Τ侧(使得板构件78Β接触板构件78Α)。板构件78Β可以通过反抗弹簧的偏置力而在稍端78Τ侧处与板构件78Α分开。
[0076]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72可以被夹紧并利用附接构件74 (夹子78)附接至平板型终端102 (见图6)。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72的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 (见图4和图5)可以通过USB插头40电连接至平板型终端102。
[0077]带窗口的面28的取向(见图1)于是可以通过使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12旋转来改变,同时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72被保持在关于平板型终端102的附接状态下。
[0078]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至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附接构件处于收起位置SP时,整个附接构件定位在壳体14内,如沿着法向于带窗口的面28的方向所观察到的。由于附接构件在收起位置SP中没有向外伸出至壳体的外部,因此附接构件具有极佳的可储存性和可携带性。
[0079]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至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附接构件从收起位置SP旋转到达第一附接位置CP-ι处。当处于收起位置SP时,USB插头40定位在壳体14内,如沿着法向于带窗口的面28的方向所观察到的。USB插头40从而能够定位成能够通过使附接构件从收起位置SP旋转的简单动作而连接至平板型终端102。
[0080]接下来,关于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如下。在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元件、构件等类似的元件、构件等在附图中附加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此的详细说明。
[0081]如图12中所示,在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数据检测装置82中,附接构件84和连接构件86是分开的本体。连接构件86包括USB插头40和连接电缆32。连接电缆32将生物特征认证传感器20 (见图4和图5)与USB插头40电连接。
[0082]附接构件84包括旋转本体88。旋转本体88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