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_3

文档序号:9598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0126]本发明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终端机和服务器;
[0127]所述终端机包括以下的一个、两个或多个:电子标签生成模块、电子标签交换模块、电子标签识别模块、信息卡片管理模块、信息卡片操作模块、智能交互模块、设置模块;所述终端机包括电脑、智能手机或与之连接的物联网识别设备。终端机作为电子标签制作、扫描、采集、识别读取、接收及显示的设备,并运行本系统。
[0128]所述服务器包括以下的一个、两个或多个:电子标签生成模块、电子标签交换模块、电子标签识别模块、信息卡片管理模块、信息卡片操作模块、智能交互模块、设置模块。
[0129]当然,本发明的另一种变形可为:本发明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终端机和服务器;
[0130]所述终端机包括电子标签生成模块、电子标签交换模块、电子标签识别模块、信息卡片管理模块;
[0131]所述服务器包括电子标签生成模块、电子标签交换模块、电子标签识别模块、信息卡片管理模块。
[0132]所述电子标签交换模块,其用于终端机和终端机之间、终端机和服务器之间进行电子标签的传递。
[0133]本发明还包括信息卡片操作模块,其用于对服务器和/或终端机的信息卡片进行检索、查阅、同步、备份、执行通讯操作和/或分享。所述信息卡片操作模块能够将终端机与终端机之间和/或终端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同步和/或备份。所述信息卡片操作模块能够根据信息卡片的数据内容的通讯方式,进行通讯操作。(如直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微信、邮件,打开APP、访问空间链接等,点击通讯项目后,系统自动跳转到对应功能、对应程序或网页)所述信息卡片操作模块能够将信息卡片和/或与其相对应的数据内容分享给另一用户,所述另一用户包括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和附近的人,其为微信、QQ中附近的人的功能能够搜索到的人或近场通讯(WIF1、Bluetooth、NFC、红外通讯、ZigBee)范围内的人。操作完毕后,系统会提示用户选择保留在打开的界面或返回信息卡片操作模块,也可选择全部关闭。其中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规定。
[0134]本发明还包括智能交互模块,其用于对终端机的信息卡片的内容进行检索。所述智能交互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进行判断、反馈、征询与执行。所述智能交互模块能够语音播报信息卡片的文字内容。所述智能交互模块能够将消息进行语音推送或文字推送,所述消息包括通知、闹钟、提醒事项。所述智能交互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打开或关闭应用程序。
[0135]智能交互模块用于自动记录并学习用户操作习惯;用户对本地或服务器的电子标签进行智能检索;用户语音指令的判断、反馈、征询与执行;语音识别与逻辑支持;语音播报标签文字内容;操作步骤的智能引导;语音对话;消息或预订标签信息的提醒与推送;系统与其它应用的智能切换跳转。
[0136]本发明还包括设置模块,其用于执行设置操作,所述设置操作包括用户注册、身份认证、用户信息录入、账户管理、同步与备份、功能管理。
[0137]设置内容根据操作项目分别上传服务器并保存在终端机。
[0138]1.用户注册和身份认证:个人用户通过服务器进行用户实名注册、身份认证并进行安全设置,取得用户登陆账号。机构用户需提交相应资料并通过审核,同时设置机构账户的登陆操作权限分配。身份认证系统对用户审核基础信息(证件、许可文件等)实行强制认证,对通讯方式进行必需性验证,对其它信息则自主认证或自觉承诺真实性。系统根据认证项目、丰富度等,结合在本系统的诚信记录,动态管理安全认证及信誉级别标示。
[0139]2.用户信息录入:用户可登陆系统完善、更新、修改个人或产品、机构的资料,上传相关影像、APP、文件。资料内容可以涵盖电子标签所有信息。在用户生成或制作电子标签时,系统自动引用该部分信息,供用户选择对应项目内容,以减少用户平时制作电子标签时的工作量。
[0140]3.账户管理:用户对帐户权限、资产进行分配或管理,
[0141]4.同步备份与更新:用户可进行自有设备(支持多台电脑、智能手机)的添加与删除,并使用同一账户登录用户已安装本系统的所有设备或登录服务器。用户可以设置对自有设备或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备份、更新,可以设置同步、备份、更新的时间及方式。电子标签的初始提供者(版权拥有者),如在不改变标签识别标志的情况下,对标签内信息进行修改并提交保存,则服务器对所保存的原标签进行更新,同时可向保存有此标签的用户发出更新提示,当然,用户可设置是否接收此类消息。同样,用户在同步的过程可更新有修改的标签。
[0142]5.功能管理:用户对前五大功能模块根据个人需要、习惯进行以下设置操作:各类电子标签优先等级的排序、信息显示内容的排序、操作提示、自动导入、信息过滤与保存、操作切换选择、标签交换方式、智能语音及交互智能操作等等进行预设置。)
[0143]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44]S11、通过电子标签生成模块将数据信息转码为电子标签;
[0145]S12、通过电子标签交换模块将电子标签在终端机与终端机和/或终端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递;
[0146]S13、通过另一终端机或服务器的电子标签识别模块将电子标签识别,并转码成数据信息;其中识别时,根据电子标签的信誉等级标识进行安全认证。并且通过服务器搜索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并将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根据信誉等级标示、关注度、使用频率、定位距离、评分等级分别进行排序和推送。
[0147]S14、将所述数据信息转换为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
[0148]S15、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之间设置相互跳转的链接;
[0149]S16、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的信息卡片显示在终端机上。
[0150]其中,还包括服务器将电子标签进行信誉评级与安全认证;
[0151]所述信誉评级:系统设立信誉评级标准,根据用户资料认证的项目得分及用户在系统活动的评分合并动态评估,形成信誉评级。信誉评级标识及评价相应出现在电子标签内。
[0152]所述安全认证:服务器对用户上传的注册资料进行审核,对可查证的部分进行验证,对通过验证的信息予以标记,获得第三方权威机构身份认证的电子标识,可在本系统提交后可作为身份认证依据;对电子标签信息内容进行安全扫描,防止病毒或不良信息的混入。
[0153]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54]S11、通过电子标签生成模块将数据信息转码为电子标签;
[0155]S12、通过电子标签交换模块将电子标签在终端机与终端机和/或终端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递;
[0156]S13、通过另一终端机或服务器的电子标签识别模块将电子标签识别,并转码成数据信息;其中识别时,根据电子标签的信誉等级标识进行安全认证。并且通过服务器搜索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并将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根据信誉等级标示、关注度、使用频率、定位距离、评分等级分别进行排序和推送。
[0157]S14、将所述数据信息转换为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
[0158]S15、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之间设置依次跳转的链接;
[0159]S16、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的信息卡片显示在终端机上。
[0160]其中,还包括服务器将电子标签进行信誉评级与安全认证;
[0161]所述信誉评级:系统设立信誉评级标准,根据用户资料认证的项目得分及用户在系统活动的评分合并动态评估,形成信誉评级。信誉评级标识及评价相应出现在电子标签内。
[0162]所述安全认证:服务器对用户上传的注册资料进行审核,对可查证的部分进行验证,对通过验证的信息予以标记,获得第三方权威机构身份认证的电子标识,可在本系统提交后可作为身份认证依据;对电子标签信息内容进行安全扫描,防止病毒或不良信息的混入。
[0163]当然,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也可为所述多个反映数据信息电子标签。用户将看到的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内容或多个反映数据信息电子标签,在阅览后选择删除指定电子标签,并保存指定电子标签。
[0164]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65]S21、电子标签生成模块根据数据信息生成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电子标签;
[0166]S22、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电子标签的内容之间设置相互跳转的链接;
[0167]S23、通过另一电子标签识别模块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分别生成数据信息内容。其中识别时,根据电子标签的信誉等级标识进行安全认证。并且通过服务器搜索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并将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根据信誉等级标示、关注度、使用频率、定位距离、评分等级、优先等级分别进行排序和推送。
[0168]其中,还包括服务器将电子标签进行信誉评级与安全认证;
[0169]所述信誉评级:系统设立信誉评级标准,根据用户资料认证的项目得分及用户在系统活动的评分合并动态评估,形成信誉评级。信誉评级标识及评价相应出现在电子标签内。
[0170]所述安全认证:服务器对用户上传的注册资料进行审核,对可查证的部分进行验证,对通过验证的信息予以标记,获得第三方权威机构身份认证的电子标识,可在本系统提交后可作为身份认证依据;对电子标签信息内容进行安全扫描,防止病毒或不良信息的混入。
[0171]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72]S21、电子标签生成模块根据数据信息生成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电子标签;
[0173]S22、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电子标签的内容之间设置依次跳转的链接;
[0174]S23、通过另一电子标签识别模块将与小对象、中对象、大对象相应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分别生成数据信息内容。其中识别时,根据电子标签的信誉等级标识进行安全认证。并且通过服务器搜索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并将相关主题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根据信誉等级标示、关注度、使用频率、定位距离、评分等级、优先等级分别进行排序和推送。
[0175]其中,还包括服务器将电子标签进行信誉评级与安全认证;
[0176]所述信誉评级:系统设立信誉评级标准,根据用户资料认证的项目得分及用户在系统活动的评分合并动态评估,形成信誉评级。信誉评级标识及评价相应出现在电子标签内。
[0177]所述安全认证:服务器对用户上传的注册资料进行审核,对可查证的部分进行验证,对通过验证的信息予以标记,也可是获得第三方权威机构身份认证的电子标识,可在本系统提交后可作为身份认证依据;对电子标签信息内容进行安全扫描,防止病毒或不良信息的混入。
[0178]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79]S31、通过电子标签识别模块将电子标签解码为数据信息,并检索数据信息中的机构联系方式和/或联系信息;
[0180]S32、通过信息卡片操作模块检索出电子标签的所述机构联系方式和/或联系信息导入终端机的通讯录、微信通讯录、邮箱管理通讯录。
[0181]其中,所述终端机优选为智能手机。所述机构联系方式包括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