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666981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导电条Rxl收到的干扰信号为Ir= ((ChrlV(Chgl+Chrl+Chtl))*In,其他的信号将由接地电路直流信号电路流掉,如Ig= ((Chgl+Chtl)/(Chgl+Chrl+Chtl))*In,其中In为传导性干扰的电流。如果Chgl远大 于Chrl+Chtl或Chgl远大于Chrl时,干扰信号Ir将驱趋近于0。即使Chgl没有远大于 Chrl+Chtl或Chgl远大于Chrl时,抗由人体传导而来的噪声的能力与屏蔽结构的露出面积 大小成正比。据此,可调整屏蔽隔离区使得传导性干扰大幅降低。
[0187] 假设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间没有交叠,并且外部导电物件只对超出绝缘表层 的电场有影响,绝缘表层的提供可降低绝缘表层未被接近或接触前第二导电条的信号的基 础值(baseline),相对地让绝缘表层被外部导电物件接近或接触时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变化 量变得明显。
[0188]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屏蔽结构的露出面积太小或绝缘表层的厚度太厚,屏蔽结构 与人体间的电容性耦合相对地变很小,甚至可忽略不计。这样的设计的唯一好处是隔绝第 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间直接的电容性耦合,使得第二导电条在未被接近或接触时提供的 电容性耦合信号相对变小,即基准值相对变小,这样会使得信号变化量看起来相对地变大, 但本质上信号变化量受屏蔽结构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例如,第一导电条与屏蔽结构间 的电场线全部或大部分都在绝缘表层内,属于受外部导电物件影响很小或不受影响的电场 线。
[0189] 然而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屏蔽结构与外部导电物件的电容性耦合大于第 二导电条与外部导电物件的电容性耦合或大于导电结构与外部导电物件的电容性耦合,因 此除了能降低虚触效应外,还能降低来自外部导电物件的噪声干扰。特别是在绝缘表层小 于0· 5mm以下,甚至小于0· 3mm下,上述的优点更加明显。如果再配合将互电容感测信号 转换成为连续的差值或连续的双差值,还可省去屏蔽层的建置,使得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 不仅表层更薄,连带地背层也可以更薄,甚至使得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整体厚度可能在 0. 5mm以下。
[0190] 请参照图8,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八实际例提出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 首先,如步骤810所示,提供具有一屏蔽结构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屏蔽结构与互电容式 多点触摸屏上的导电条结构相互露出。接下来,如步骤820所示,连续地同时提供该驱动信 号给至少一第一导电条,并且提供一直流信号给未被提供该驱动信号的第一导电条。此外, 如步骤830所示,在每一次驱动信号被提供时依据第二导电条提供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 生一感测信号,其中感测信号的每一个值分别为一对第二导电条的信号的差或分别为三条 导电条中两对导电条的信号差的差,并且所述的差抑制该显示器传导来的噪声。
[0191] 在先前技术中,造成负触的外部导电物件越多,驱动信号通过多个外部导电物件 (如上述的第一导电物件与第二导电物件)的电容性耦合流入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导 电条(如上述的第二导电条)的信号量越大。当其中一个或多个负触的信号造成正触的信 号降低时,容易造成正触位置的误判,因此可以同时判断出的外部导电物件的位置的数量, 受限于正触信号被负触信号降低的容忍程度。这个问题在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导电条 与外部导电物件越接近时越严重。也就是,绝缘表层或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厚度越薄,负 触效应越严重。
[0192] 相反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二外部导电物件与耦合直流信号的 电路的电容性耦合量大于与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导电条间的电容性耦合量。特别是, 造成负触的外部导电物件越多或绝缘表层越薄时,上述第二外部导电物件与耦合直流信号 的电路的电容性耦合的量越大于与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导电条间的电容性耦合的量, 使得驱动信号通过多个外部导电物件的电容性耦合流入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导电条 的信号越小,与先前技术的缺陷相反。
[019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 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 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主权项】
1. 一种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包括: 相互露出的多条导电条,所述的导电条包括用于互电容式侦测时操作性地被提供一驱 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其中该多条第一导 电条位于一上层导电层,该多条第二导电条位于一下层导电层,该上层导电层相较于该下 层导电层更接近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 连续地同时提供一驱动信号给至少一第一导电条;以及 在每次驱动信号被提供时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提供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生一感 测信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条的 结构促成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对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一接触范围大于一预设条件时, 每一个外部导电对象与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电容性耦合大于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电容 性耦合。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触范围覆盖 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露出面积大于该接触范围覆盖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露出面积。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该预设条件为一宽度或一面 积,并且该第一导电条露出的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露出的面积。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测信息的每 一个值分别为一对第二导电条的信号的差或三条第二导电条中两对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 的差,并且所述的差抑制一显示器传导来的噪声。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电容式多 点触摸屏固接于一显示器,该显示器与所述的导电条间不存在被提供一直流电位的一屏蔽 层。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电容式多点 触摸屏固接于一显示器,该显示器与所述的导电条间存在被提供一直流电位的一屏蔽层。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条是 配置于一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周围固接于一显示器,互电容式 多点触摸屏未固接于该显示器的部分随压力产生形变,其中该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分别 依据三条第二导电条中的前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与后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的差 产生。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测信息中相 应于所述外部导电对象的部分呈现至少一零交会区,其中每一个所述的零交会区是位于一 正值与一负值间。10. -种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包括相互露出的多条导电条,所述的导电条包括用于互 电容式侦测时操作性地被提供一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与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 多条第二导电条,其特征在于: 一下层导电层,包括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以及 一上层导电层,包括所述的第一导电条,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 于多个交叠处并且相互露出,该上层导电层相较于该下层导电层更接近至少一外部导电对 象。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绝缘层,该绝缘层介于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间;以及 一绝缘表层,该绝缘表层覆盖于该上层导电层,用以受该至少一外部导电对象接近或 接触。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包括多 个开口,该开口促成该至少一外部导电对象对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一接触范围大于一 预设条件时,该接触范围覆盖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露出面积大于该接触范围覆盖所述的第 二导电条的露出面积,使得该至少一外部导电对象与所述的第一导电条的电容性耦合大于 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的电容性耦合。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预设条件为一宽度或一 面积,并且所述的第一导电条露出的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露出的面积。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中包括多个拟 导电片,所述的导电条与所述的拟导电片的材质相同。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 制电路执行下列作业: 连续地同时提供一驱动信号给至少一第一导电条;以及 在每次驱动信号被提供时依据所述的第二导电条提供的互电容性耦合信号产生一感 测信息,其中该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分别为一对第二导电条的信号的差或三条第二导电条 中两对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的差; 其中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固接于一显示器,所述的导电条与该显示器间不存在被提 供一直流电位的一屏蔽层,并且所述的差抑制该显示器传导来的噪声。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 周围固接于一显示器,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未固接于该显示器的部分随压力产生形变,其 中该感测信息的每一个值是分别依据三条第二导电条中的前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与 后两条第二导电条的信号差的差产生。17.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固 接于一显示器,所述的导电条与该显示器间存在被提供一直流电位的一屏蔽层,以抑制该 显示器传导来的噪声。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互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包括一上层导电层与一下层导电层。上层导电层包括用于互电容式侦测时操作性地被提供一驱动信号的多条第一导电条,下层导电层包括提供互电容性耦合信号的多条第二导电条。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交叠于多个交叠处并且相互露出,该上层导电层相较于该下层导电层更接近至少一外部导电对象。
【IPC分类】G06F3/044
【公开号】CN105426029
【申请号】CN201510922694
【发明人】张钦富
【申请人】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1年8月26日
【公告号】CN102541370A, CN102541370B, CN102541371A, CN102541371B, CN102541372A, CN102541372B, CN102541373A, CN102541373B, CN102541374A, CN102541374B, CN102566843A, CN102566843B, CN102609158A, CN102609158B, CN102713806A, CN105511700A, CN105511703A, CN105549779A, CN202331416U, CN202372963U, CN202404559U, EP2660688A1, US8502794, US8531426, US8614684, US8614685, US8614686, US8614687, US8614688, US8730193, US8754868, US9069411, US9081440, US20120169649, US20120169650, US20120169651, US20120169652, US20120169653, US20120169655, US20120169656, US20120299874, US20120327028, US20130314376, US20140300575, US20150261360, WO2012088753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