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xcel系统确定弯管下料尺寸的方法

文档序号:9765929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基于excel系统确定弯管下料尺寸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弯管成型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excel系统确定弯管下料尺寸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弯管是改变管道方向的管类零件,在各类工业设备上随处可见、尤其是热交换设备。常见的弯管结构形态为弯头、U形弯管、来回弯管(亦称“乙”字弯管)和弧形弯管等。
[0003]弯管通常是由符合要求的管道以缠绕的方式弯曲成型,即将管道在弯曲模具上进行缠绕、使管道顺着弯曲模具的曲面弯曲成型,简称缠绕弯曲法。管道在弯曲模具上进行弯曲加工之前,需要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在管道上确定成型弯管的下料尺寸,这就需要在管道上的对应弯曲部位起始位置进行划线,以便于后续的准确缠绕弯曲加工。
[0004]弯管的尺寸是由管径、弯曲半径、起点弯曲角度、终点弯曲角度和中心距等参数确定的。传统的弯管下料尺寸确定是以比照法实现的,即通过图纸、加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弯管下料尺寸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相应的弯管下料尺寸,并比照该下料尺寸制作出样板,然后根据样板反过来核算所计算的下料尺寸,直至下料尺寸最终能够比较符合设计要求。由此可见,传统的弯管下料尺寸确定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下,技术人员劳动强度大,弯管加工成本高;而且,传统的弯管下料尺寸确定方式很难实现精确、可靠地计算,这在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情况下更为明显,导致最终所得的弯管下料尺寸精确度始终无法保证,加工误差始终挥之不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基于excel系统提供一种计算方便、轻松容易、所得结果精确度高、可靠实用的弯管下料尺寸确定方法。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excel系统确定弯管下料尺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管道弯曲下料尺寸的计算模型设置excel模板,所述excel模板中包括有至少一组变量内容表格和固定内容单元格;每组变量内容表格对应于管道上的一段弯曲段,且每组变量内容表格中包括有弯曲半径单元格、中心距单元格、起点弯曲角度单元格和终点弯曲角度单元格,所述弯曲半径单元格用于输入当前弯曲段的弯曲半径数值,所述中心距单元格用于输入当前弯曲段的中心距数值,所述起点弯曲角度单元格用于输入当前弯曲段的起点弯曲角度数值,所述终点弯曲角度单元格用于输入当前弯曲段的终点弯曲角度数值;所述固定内容单元格对应于每一组变量内容表格,固定内容单元格用于输入下料尺寸计算模型的自定义函数,所述自定义函数依据所对应变量内容表格中的数值自动计算出当前弯曲段的划线距离,所述下料尺寸计算模型为L=LN+R(2皿/360 — tan(a/2) — tan(i3/2));式中,L为当前弯曲段起点至终点的展开距离;
Ln为当前弯曲段的中心距; R为当前弯曲段的弯曲半径; α为当前弯曲段的起点弯曲角度; β为当前弯曲段的终点弯曲角度;
步骤2,获取管道的弯曲段数,以及每一弯曲段的弯曲半径数值、中心距数值、起点弯曲角度数值和终点弯曲角度数值;
步骤3,打开步骤I所设置的excel模板,将步骤2所获得的数值填入excel模板中对应的变量内容表格内,与之相对应的,固定内容单元格内自动计算输出当前弯曲段的划线距离数值。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excel模板中还包括有显示累加尺寸的固定内容单元格,该固定内容单元格对应于每一划线距离固定内容单元格;所述累加尺寸固定内容单元格用于输入累加计算模型的自定义函数,所述自定义函数依据所对应划线距离固定内容单元格中的数值、以及上一弯曲段的累加尺寸固定内容单元格的数值,自动计算出第一弯曲段起点至当前弯曲段终点的总划线距离,所述累加计算模型为Lii=L当+L—m;
式中,Lii为第一弯曲段起点至当前弯曲段终点的连续展开总距离;
Lm为第一弯曲段起点至上一弯曲段终点的连续展开总距离;
L当为当前弯曲段的起点至终点的展开距离。
[0008]进一步的,所述exceI模板中还包括有至少一组说明内容表格,每一组说明内容表格对应于一组变量内容表格,且说明内容表格中的每一单元格对应于所对应变量内容表格中的每一单元格,说明内容表格中的单元格用于输入所对应变量单元格的变量内容定义。
[0009]所述管道的各弯曲段的管径和弯曲半径数值均分别相等,进一步的,所述excel模板简化成型,各弯曲段的弯曲半径单元格从对应的变量内容表格中剔出、并另设,供各弯曲段的变量内容表格共享。
[0010]所述管道上的各弯曲段连续确定尺寸,除第一弯曲段外,当前弯曲段的起点弯曲角度数值为上一弯曲段的终点弯曲角度数值,当前弯曲段的终点弯曲角度数值为下一弯曲段的起点弯曲角度数值。进一步的,所述excel模板简化成型,顺序弯曲段所对应的变量内容表格中,上一组变量内容表格的终点弯曲角度单元格与下一组变量内容表格中的起点弯曲角度单元格合并为同一单元格。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excel系统的自定义函数功能,将弯管下料尺寸的计算模型巧妙的嵌入exce I自定义函数中,只需在exce I的对应模板中输入设计要求的参数数据(包括弯曲半径、中心距、起点弯曲角度和终点弯曲角度),就能快速、精确、可靠地计算出管道上对应弯曲部位的起弯位置,不存在中间四舍五入的情况,计算精度得到大幅且可靠地提高,可靠地保障了弯管下料尺寸作业的划线精度,有利于消除弯管的计算误差;同时,它使得弯管下料尺寸的划线作业得以可靠、高效地实现,技术人员操作简单、轻松易懂、劳动强度轻,有利于大幅降低弯管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所适用的一种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所示弯管的下料尺寸结果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本发明管道上的弯管段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两段、还是可以三段。以此类推,就理论而言,它可以在同一管道上实现N段弯曲段的尺寸确定,通常在实际操作中,管道上的弯曲段在十段之内。
[0016]本发明包括下列顺序步骤:
步骤I,根据管道的弯曲段数量、以及弯曲下料尺寸的计算模型,在excel系统中设置exce I模板,也就是创建exce I数据表格,该exce I模板按列设置成一列说明内容表格、一列变量内容表格和两列固定内容单元格,建议这四列表格由前而后依序排布。
[0017]其中,上述的一列说明内容表格应根据管道的弯曲段数设置成多组,每组说明内容表格对应于管道上的一段弯曲段;建议这一列说明内容表格应按照管道弯曲段的划分顺序,由上而下顺序排布。每组说明内容表格应包括弯曲半径变量的定义单元格、中心距变量的定义单元格、起点弯曲角度的定义单元格和终点弯曲角度的定义单元格。弯曲半径变量的定义单元格用于输入“弯曲半径”或者类似的名称,以便直观显示与其相对应的变量单元格的变量含义。中心距变量的定义单元格用于输入“中心距”或者类似的名称,以便直观显示与其相对应的变量单元格的变量含义。起点弯曲角度变量的定义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