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抽式仿生出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723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抽式仿生出钞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抽式仿生出钞器,用于人民币纸币(纸张)出钞系统,它包括纸钞输送、纸钞限位、纸钞摩擦抽取三部分,属于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前抽式仿生出钞器,包括前导板、压轮、前滚轮、后滚轮、后导板和簧片。前导板固定于机箱的中部,前导板上开有通孔,前滚轮的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前滚轮的圆周面稍高于前导板的上平面。前、后滚轮分别套在滚轮轴上,滚轮轴的两端架在箱体的侧板上,并分别由箱体外的电机驱动;待取钱币置于前滚轮上方的前导板上,压轮压在钱币上,横支板竖在钱币的端部,横支板的下端与前导板之间留有间隙。簧片的一侧固定在横支板的上部,另一侧成弧形,弧形段与后滚轮相切呈面接触,接触面的上线低于纸钞所在的平面。后导板置于箱体中、与前导板相对的另一侧,后导板与簧片的弧形段之间形成出钞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前抽式仿生出钞器,应用全智能控制,初级分离准确率达到99.7%,经重张检测后的出钞准确率达到100.00%,达到工业应用水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出钞器具有不夹张,适用纸币范围广,出钞准确,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具有较显著的性能价格比,可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柜员机出钞,售价大幅度降低至合理价位,并可用于自动售货机的纸币找零。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1和图2中,1是前滚轮,2是前导板,3是待取钱币,4是箱体侧板,5是压轮,6是横支板,7是簧片,8是后滚轮,9是电机,10是后导板,11是出钞口。
本出钞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纸钞3放入出钞盒后,压轮5压在纸钞的前部。当电机9得到指令时,电机运转带动滚轮1、滚轮8,纸钞逐张送出并计数,直至达到出钞张数。
压簧7与滚轮8是面接触,接触面的上线低于纸钞3所在平面,从而使最下面的一张纸钞进入压簧与滚轮8之间,其它的则被压簧止住,使纸钞逐张分离后被取出。
权利要求1.一种前抽式仿生出钞器,其特征在于该出钞器包括前导板、压轮、前滚轮、后滚轮、后导板和簧片;所述的前导板固定于机箱的中部,前导板上开有通孔,前滚轮的一部分伸入该通孔中,前滚轮的圆周面稍高于前导板的上平面;前、后滚轮分别套在滚轮轴上,滚轮轴的两端架在箱体的侧板上,并分别由箱体外的电机驱动;待取钱币置于前滚轮上方的前导板上,压轮压在钱币上,横支板竖在钱币的端部,横支板的下端与前导板之间留有间隙;簧片的一侧固定在横支板的上部,另一侧成弧形,弧形段与后滚轮相切呈面接触,接触面的上线低于纸钞所在的平面;所述的后导板置于箱体中、与前导板相对的另一侧,后导板与簧片的弧形段之间形成出钞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前抽式仿生出钞器,属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出钞机的前导板固定于机箱的中部,前滚轮的一部分伸入前导板的通孔中,其圆周面稍高于前导板的上平面。待取钱币置于前滚轮上方的前导板上,压轮压在钱币上,横支板竖在钱币的端部,横支板的下端与前导板之间留有间隙。簧片的一侧固定在横支板的上部,另一侧成弧形,弧形段与后滚轮相切呈面接触,后导板置于箱体中,后导板与簧片的弧形段之间形成出钞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出钞器,初级分离准确率达到99.7%,出钞准确率达到100.00%,而且具有不夹张,适用纸币范围广,出钞准确,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具有较显著的性能价格比。
文档编号G07F19/00GK2525607SQ0220279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日
发明者胡广武, 李润枝, 冯一兵 申请人:北京东方智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