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606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利用人体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在所有的生物特征中,指纹相对稳定,容易采集和识别,虹膜属于体内生物特征,不会受磨损、老化等影响,且在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中虹膜识别是错误率最低的。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锁具不断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控锁的应用越来越多,如带有刷卡功能的门锁,电控门禁锁是一种以带有芯片的卡片接触锁具感应器的方式开启门锁,取代部分传统门锁用钥匙机械传动开启门锁方式的应用,在自动感应的运用方式下,启锁和关闭显得更加简单,使用户操作更加便利,目前,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智能门锁也渐渐采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身份鉴别的方式启锁,如带有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门禁锁。

现有技术:一种指纹和虹膜融合识别装置,专利申请号:201310583519.2,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指纹和虹膜融合识别装置,主要由微控制器、红外测距单元、虹膜采集单元、指纹采集单元、灯光反馈单元、红外照明单元、活体检测单元、图像预处理单元、图像识别单元及防止用户头部旋转的光学系统组成;其中,采用将指纹和虹膜的特征矩阵进行融合识别,而非单独识别;针对活体检测,提出了更为易用可靠,不存在算法依赖性的方法,能够快速的进行活体检测;针对虹膜识别提出了一种防止头部旋转的解决方法;针对自然光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去自然光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将指纹和虹膜进行融合识别的方法虽然比二者独立应用情况下更加可靠,可是在一些保密级别并不是很高的地方使用就会很费时间,效率低,其红外照明单元不能够随外界的光照条件进行实时开启,不够智能,同时也未能与手持移动装置结合起来,在人流集中的时间段内依靠远程技术分流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可于不同安全级别的地方采用不同的识别方式,使用照度传感器辅助红外照明单元工作,节约能源,同时借助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自带的指纹配比及输入功能在某些门禁控制其开关。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红外照明单元、图像处理单元、与图像处理单元相连的图像识别单元、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的输入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照度传感器、门禁开关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其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触控乱序键盘,可用于进行密码验证识别;所述指纹采集单元位于输入模块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可与密码验证结合起来进行融合识别,增加了识别的可靠性;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红外照明单元均与控制模块连接,且位于与虹膜采集单元相适配的位置,用于为采集虹膜信息时进行智能补光;所述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均与存储模块和图像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图像识别单元还分别与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门禁开关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讯模块包括可与移动手持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模块,可借助移动手持设备上的指纹配比及输入功能进行门禁开关模块的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为所有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该系统中的各模块、单元之间进行连接的接口采用统一规格标准的接口。

上述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所述输入模块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采用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真彩显示屏。

上述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所述指纹采集单元使用透明状材质的指纹采集器,覆盖在输入模块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可将输入识别和指纹识别相融合来进行验证,同时节约空间。

上述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所述通讯模块还包括以太网接口、RS-232、RS-485、UART、USB和韦根接口。

上述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防止用户头部旋转的光学模块,由半透半反镜和辅助反光镜构成,位于虹膜采集单元的前方,半透半反镜和辅助反光镜的相对位置分别与虹膜采集时被采集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位置相对应,虹膜采集单元的镜头位于半透半反镜正后方。

上述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门铃,且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方便处理突发事件或没有权限的人进行联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可于不同安全级别的地方采用不同的识别方式:密码识别、密码与指纹相融合的识别、虹膜识别,提高了门禁的安全性,而使用照度传感器辅助红外照明单元工作,节约能源,同时借助手机等手持移动终端自带的指纹配比及输入功能在某些安全级别较低门禁控制门禁的开启,在人流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依靠远程技术分流,加快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的系统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控制模块1、指纹采集单元2、虹膜采集单元3、红外照明单元4、图像处理单元5、图像识别单元6、存储模块7、输入模块8、人体红外传感器9、照度传感器10、门禁开关模块11、通讯模块12、电源模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模块1、指纹采集单元2、虹膜采集单元3、红外照明单元4、图像处理单元5、与图像处理单元5相连的图像识别单元6、与控制模块1相连的存储模块7、与控制模块1相连的输入模块8、人体红外传感器9、照度传感器10、门禁开关模块11、通讯模块12、电源模块13;其中,所述输入模块8包括触控乱序键盘,可用于进行密码验证识别;所述指纹采集单元2位于输入模块8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可与密码验证结合起来进行融合识别,增加了识别的可靠性;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9、照度传感器10、红外照明单元4均与控制模块1连接,且位于与虹膜采集单元3相适配的位置,其中,人体红外传感器9检测是否有用户需要采集虹膜,照度传感器10检测当前环境光线强度是否满足虹膜采集需要,红外照明单元4用于为采集虹膜信息时进行智能补光;所述指纹采集单元2、虹膜采集单元3均与存储模块7和图像处理单元5连接,将采集到的指纹与虹膜图片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查看相关信息,同时将采集到的图片通过图像处理单元5进行相关处理,得到各项数据;所述图像识别单元6还分别与控制模块1和存储模块7相连接,将图像处理单元5取得的各项数据与存储模块7中的信息进行比较配对,并将识别结果送入控制模块1;所述门禁开关模块11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控制模块1通过判断图像识别单元6的配比结果,决定是否控制门禁开关模块11开启门禁;所述通讯模块12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通讯模块12包括可与移动手持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模块,可借助移动手持设备上的指纹配比及输入功能进行门禁开关模块11的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3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为所有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该系统中的各模块、单元之间进行连接的接口采用统一规格标准的接口,方便客户有选择的进行功能定制。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模块8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采用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真彩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采集单元2使用透明状材质的指纹采集器,覆盖在输入模块8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可将输入识别和指纹识别相融合来进行验证,同时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12还包括以太网接口、RS-232、RS-485、UART、USB和韦根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止用户头部旋转的光学模块,由半透半反镜和辅助反光镜构成,位于虹膜采集单元3的前方,半透半反镜和辅助反光镜的相对位置分别与虹膜采集时被采集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位置相对应,虹膜采集单元3的镜头位于半透半反镜正后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扬声器、麦克风、门铃,且均与控制模块1连接,方便处理突发事件或没有权限的人进行联系。

本发明的详细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密码识别:用户通过输入模块8输入相对应的密码,控制模块1将其与存储模块7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正确则控制门禁开关模块11打来门禁,反之则不然。

密码识别与指纹识别相融合:用户通过输入模块8输入相对应的密码,控制模块1将其与存储模块7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同时输入模块8表面的指纹采集单元2采集用户的指纹,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存入存储模块7并经过图像处理单元5处理与图像识别单元6识别比对,如果密码与指纹信息完全正确,控制模块1则控制门禁开关模块11打来门禁,反之则不然。

虹膜识别:人体红外传感器9检测是否有使用者靠近,如果有人靠近,控制模块1启动照度传感器10检测当前环境光线强度是否满足虹膜采集需要,如果不满足,控制模块1控制红外照明单元4为采集虹膜信息时进行补光,之后用户通过虹膜采集模块进行虹膜采集,此时防止用户头部旋转的光学模块辅助虹膜采集单元3工作,采集到的虹膜信息存入存储模块7并经过图像处理单元5处理与图像识别单元6识别比对,如果虹膜信息完全正确,控制模块1则控制门禁开关模块11打来门禁,反之则不然。

以上识别模式可根据安全级别进行组合,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通讯模块12中的无线模块可与移动手持终端设备配合使用,通过借助移动手持设备上的指纹配比及输入功能,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通讯模块12中的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1,通过存储模块7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以此来判断是否控制门禁开关模块11打来门禁。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