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6248发布日期:2019-06-05 23:3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该发明涉及一种将罐装饮料、塑料瓶装饮料等商品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来供于销售的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将罐装饮料、塑料瓶装饮料等商品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来供于销售的自动售货机构成为:在成为绝热壳体的主体柜的商品收纳库内将所述商品按照期望的销售温度状态(冷、热、冷冻、常温等)区分并进行保存,在外门的展示室内左右排列地展示有多个商品样品,将根据与所述商品样品相对应地设置的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来选择的商品供于销售。使用图25至图27说明这种自动售货机。

如图25所示,该自动售货机包括前表面开口的主体柜100和利用铰链能够开闭地支承于主体柜100的前表面的外门160,所述主体柜100在钢板制的外箱的内侧、即上壁、左右侧壁、背壁以及底壁110配设由聚氨酯泡沫形成的绝热板来构成为绝热壳体。由所述主体柜100的绝热板围成的商品收纳库内被绝热分隔板120在左右方向上划分成多个商品收纳室130、140、150。在所述各商品收纳室130、140、150分别收容有被称作蛇形方式的具有蜿蜒曲折的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收纳架180。所述主体柜100中的底壁110的下部区域形成为设备室111。

在能够开闭地支承于所述主体柜100的前表面的外门160与主体柜100的商品收纳库的前表面之间配设有绝热构造的内门170,该内门170被上下分割。在内门170的下部侧设有商品输出口,该商品输出口在与输出自各商品收纳室130、140、150的商品收纳架180交出的商品的商品输出滑槽190相对的位置具有输出门170a。所述输出门170a形成为上端入口被轴支承地垂下,并且,利用自重封闭商品输出口来防止冷气或暖气的流出,被经由商品输出滑槽190输出的商品推开,将该商品送出到外门160的商品取出口160a。另外,所述外门160的前表面的上部区域形成为展示商品样品的由透明板覆盖的展示室,在所述透明板的前表面设有商品选择按钮单元,在商品选择按钮单元具有与所展示的商品样品相对应地设置的商品选择按钮。另外,在外门160的下部区域设有商品取出口160a,而且,在外门160的前表面设有硬币投入口、纸币插入口、硬币退还口、退还杆、把手锁件等。

如图26所示,所述商品收纳架180包括:左右一对架侧板181、181,其由平板状的薄板钢板形成;前后多列(在图26中,5列)蜿蜒曲折状的商品收纳通路(商品货道)183,其在沿着上下方向错开半个间距地相对地架设于该架侧板181、181的前后一对弯曲状轨段列182之间划分而成;顶部托盘184,其连接在主体柜100的前表面开口形成的商品投入口sl(参照图25)和第2列以后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的上端入口;商品输出装置200,其配设于所述各个商品收纳通路183的下端出口;以及出口调整板210,其与该商品输出装置200隔着商品收纳通路183相对配置(也参照图25)。该出口调整板210的与商品收纳通路183相反的一侧的面安装有检测商品收纳室130、140、150的库内温度的包括热敏电阻的库内温度传感器t(例如,专利文献1)。

众所周知,商品输出装置200构成为具有:第1止挡构件,其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能够出入地被在背面侧(与商品收纳通路183相反的一侧)敞开的较薄的箱形的基板架设的转动轴轴支承,设为能够在以保持最下方的商品(也称作销售商品)的形态向所述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以解除对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形态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2止挡构件,其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能够出入地被在所述基板架设的转动轴轴支承,被朝向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施力,设为能够向以保持接着所述销售商品的从最下方起的第二个商品(也称作下一销售商品)的形态向所述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移动;驱动部(例如,螺线管),其驱动使所述第1止挡构件和第2止挡构件向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移动的连杆机构;以及商品的售罄检测开关,其包括微动开关,利用所述螺线管的励磁和释放借助连杆机构使第1止挡构件和第2止挡构件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交替出入,在销售待机状态下,使第1止挡构件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来保持销售商品,在销售状态下,使第2止挡构件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来保持下一销售商品,在此基础上,使第1止挡构件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来交出销售商品。所述商品输出装置200在将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200的各自的基板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状态下以各自的第1止挡构件、第2止挡构件相对于前后的商品收纳通路183、183出入的形态装卸自如地卡定固定于在左右的架侧板181、181架设的上下一对销构件。

另外,在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200的下部跨各自的基板地安装有将电气组件(螺线管和售罄检测开关)的布线束起来收纳的布线收纳盖(布线管道),该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200以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状态装卸自如地卡定固定于在左右一对架侧板181、181架设的上下一对销构件(例如,专利文献2)。该布线收纳盖构成为保护所述布线并且通过将所述布线引导到左右一对架侧板181、181的一方侧(例如,主视左侧的架侧板181)并利用布线收纳盖覆盖来防止伴随着商品输出装置200的销售动作而落下的商品与所述布线抵接而搞乱姿势引起商品堵塞。

如图27所示,在商品输出滑槽190的下部配设有冷却/加热单元220,该冷却/加热单元220对收纳在商品收纳架180中的商品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来将商品保存成冷状态、冷冻状态或者热状态。冷却/加热单元220配设于以前低后高的姿势倾斜配置的商品输出滑槽190的背后的空间。在冷却/加热单元220中,蒸发器221、加热器222、库内风扇223配置于将各自包围来保护的风洞(未图示)内。在主体柜100的下部区域的设备室111配设有所述冷却/加热单元220的蒸发器221和形成冷冻循环的冷冻机冷凝单元240。冷冻机冷凝单元240包括压缩机241、室外冷凝器242、库外风扇243、膨胀阀(未图示)等,室外冷凝器242和在商品收纳库内配置的蒸发器221经由膨胀阀和电磁阀(未图示)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起来。

在所述多个商品收纳室130、140、150中收容的商品收纳架180所收纳的商品通过按照在对自动售货机的整体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部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库内温度调整程序,基于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冷却/加热单元220、冷冻机冷凝单元240,从而被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96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6323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通常,库内温度传感器t并不是直接检测在商品收纳架180中收纳的商品温度,而是构成为对保存有商品的库内的空间进行检测从而间接地检测商品温度。而且,为了检测是否将利用商品输出装置200交出的商品可靠地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而将库内温度传感器t安装于与商品输出装置200相对配置的出口调整板210。该情况下,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布线也与商品输出装置200的电气组件(螺线管和售罄检测开关)的布线相同地构成为:为了防止伴随着商品输出装置200的销售动作而落下的商品与该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布线抵接而搞乱姿势引起商品堵塞,在引导到左右一对架侧板181、181的一方侧(例如,主视左侧的架侧板181)并沿着该架侧板181的板面引绕的基础上,与商品输出装置200的电气组件(螺线管和售罄检测开关)的布线一起汇总并利用上述的装卸自如地卡定于商品输出装置200的布线收纳盖覆盖。将商品输出装置200的电气组件(螺线管和售罄检测开关)的布线和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布线汇总并将布线收纳盖卡定于商品输出装置200的作业必须在将商品收纳架180收容在库内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由于作业区域较窄,因而必须在用手摸索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在作业性较差这一点上具有应改良的课题。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解决所述课题、并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地使商品输出装置的电气组件的布线和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布线的引绕作业容易的自动售货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售货机,该自动售货机包括:商品收纳架,其收容在成为绝热壳体的主体柜的库内;商品输出装置,其至少配设于所述商品收纳架的商品收纳通路的下端出口,并且具有使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基板的第1止挡构件和第2止挡构件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交替出入的驱动部的电气组件;布线收纳盖,其装卸自如地卡定于所述商品输出装置的下部、且具有收纳并保护所述电气组件的布线的收纳空间;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其检测收容有商品收纳架的库内的温度,该自动售货机根据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将在商品收纳通路中收纳的商品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来供于销售,该自动售货机的特征在于,该自动售货机将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布线收纳盖。

另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布线收纳盖为合成树脂制,包括:基部,其沿着商品输出装置的基板的被安装面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被安装面的被安装部卡合的安装部;以及盖部,其一端与所述基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卡合和脱离,该盖部通过使另一端与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卡合而封闭,从而与所述基部一起形成收纳空间,该自动售货机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的基部或盖部形成有保持库内温度传感器的保持件。

另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内部设置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布线收纳盖的盖部具有多个通气孔。

另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库内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是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该自动售货机包括:商品收纳架,其收容在成为绝热壳体的主体柜的库内;商品输出装置,其至少配设于所述商品收纳架的商品收纳通路的下端出口,并且具有使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基板的第1止挡构件和第2止挡构件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交替出入的驱动部的电气组件;布线收纳盖,其装卸自如地卡定于所述商品输出装置的基板的下部、且具有收纳并保护所述电气组件的布线的收纳空间;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其检测收容有商品收纳架的库内的温度,该自动售货机根据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将在商品收纳通路中收纳的商品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来供于销售,在该自动售货机中,将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布线收纳盖,由此,能够将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布线在与商品输出装置的电气组件的布线一起汇总并收纳于布线收纳盖的基础上引导到左右一对架侧板的一方侧(例如,主视左侧的架侧板)并沿着架侧板的板面引绕,从而能够将沿着该架侧板引绕的布线利用装卸自如地卡定于商品输出装置的布线收纳盖覆盖,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进行引绕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布线和商品输出装置的电气组件的布线的作业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自动售货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基础上,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配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因此,具有能够利用布线收纳盖保护库内温度传感器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自动售货机,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基础上,布线收纳盖为合成树脂制,包括:基部,其沿着商品输出装置的基板的被安装面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被安装面的被安装部卡合的安装部;以及盖部,其一端与所述基部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卡合和脱离,该盖部通过使另一端与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卡合而封闭,从而与所述基部一起形成收纳空间,该自动售货机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的基部或盖部形成有保持库内温度传感器的保持件,由此,在布线收纳盖的收纳空间配设的库内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固定,因此,具有能够抑制由于在布线收纳盖的收纳空间配设的库内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不同导致检测精度产生误差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自动售货机,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基础上,内部设有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布线收纳盖的盖部具有多个通气孔,由此,能够经由通气孔使布线收纳盖的收纳空间的空气与布线收纳盖的外部的空气连通,因此,即使库内温度传感器配设于布线收纳盖的收纳空间,也不会给利用库内温度传感器进行的对库内温度的检测带来妨碍。而且,通过适当设定所述通气孔的数量、大小,能够使库内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时间变化率)与商品的热时间常数接近。即,由于库内温度传感器间接地检测商品温度、且温度检测精度较高,因此,库内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时间变化率)与商品热时间常数较大程度地不同,在库内温度传感器像以往装置那样在库内露出的情况下,在商品装载后将商品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状态(冷状态、热状态、冷冻状态)时,发生即使库内温度到达希望的销售温度状态(库内温度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商品也未到达期望的销售温度的情况,而可能导致销售未到达期望的销售温度的产品。因此,通过利用绝热材料覆盖在库内露出的库内温度传感器的表面,能够使库内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时间变化率)与商品的热量时间常数接近,但以使热时间常数(时间变化率)恒定的方式将绝热材料覆盖在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周围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具有以下的效果:由于布线收纳盖作为绝热材料发挥功能,因此,布线收纳盖的收纳空间的温度相对于布线收纳盖的外部(库内)的温度变化产生延迟,对于该延迟时间而言,通过适当地选择在布线收纳盖的盖部形成的开口部的数量、大小,能够使在布线收纳盖内部设置的库内温度传感器的热时间常数接近商品的热时间常数。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售货机中,库内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由此,能够采用作为通常的商品市售的热敏电阻作为库内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出装置,是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表示图1的商品输出装置,是拆卸掉布线收纳盖并将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看到的图1的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中的一个(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基板的正面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基板的背面立体图。

图7表示与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基板一体设置的轴承接部,图7的(a)是表示轴承接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的(b)和图7的(c)是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构成轴承接部的轴承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8表示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第1止挡构件,图8的(a)是第1止挡构件的背面立体图,图8的(b)是售罄连杆的立体图,图8的(c)是将售罄连杆与第1止挡构件一起组装于转动轴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9是图1的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中的另一(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的第1止挡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转动止挡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第2止挡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连杆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表示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马达驱动单元的主要部位结构和动作,图13的(a)是待机时的主要部位俯视图,图13的(b)是销售时的主要部位俯视图。

图14表示图3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布线引导件,图14的(a)是拆卸掉售罄检测开关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的(b)是组装了售罄检测开关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布线引导件和与第1止挡构件连动的售罄连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的与第1止挡构件连动的售罄连杆和售罄检测开关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图4的防立起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4的封闭板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商品装载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出装置的销售待机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商品输出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22表示图1的布线收纳盖,图22的(a)是盖部封闭状态下的上方立体图,图22的(b)是盖部敞开状态下的上方立体图,图22的(c)是在使盖部敞开的状态且拆卸掉库内温度传感器的状态下的下方立体图。

图23表示布线收纳盖与基板之间的关系,图23的(a)是布线收纳盖的侧视图,图23的(b)是基板的仰视图。

图24是表示将布线收纳盖安装于基板的状态下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25是本发明作为对象的搭载有商品输出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外门敞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架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5的自动售货机的概略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3、3a、第1止挡构件;4、4a、第2止挡构件;6、6a、连杆机构;61、61a、下部连杆销;62、62a、上部连杆销;60、60a、连杆构件;7、马达驱动单元(驱动部);8、布线引导件;9、布线收纳盖;80、售罄检测开关;bm、商品输出装置;t、库内温度检测传感器(热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不同的方面在于:在布线收纳盖的收纳空间配设有库内温度传感器,该布线收纳盖装卸自如地卡定于在商品收纳架搭载的商品输出装置的下部,其他的结构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相同。因而,以下省略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重复的说明,主要对商品输出装置和布线收纳盖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分别包括成为相同结构的薄板钢板制并形成为浅箱形的基板1、1。在基板1、1的背面侧分别配设有相同结构的第1止挡构件3、第2止挡构件4、转动止挡件5以及支承下部连杆销61(参照图3、图4)和上部连杆销62(参照图3、图4)的连杆机构6,在基板1、1的正面侧(商品收纳通路183侧)配设有防止商品立起的防立起构件101和将基板1与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第2止挡构件4之间的间隙封闭的封闭板102。另外,附图标记103(参照图2至图4)为防恶作剧构件。

在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中,在图2至图4所示的一个商品输出装置bm的基板1的背面侧配设有单一的马达驱动单元7和售罄检测开关80(参照后述的图14、图15等),并且配设有对该售罄检测开关80和内置于所述马达驱动单元7的马达71(参照后述的图13)等的电气组件的布线进行引导的布线引导件8等。也就是说,构成为,在一个商品输出装置bm配备有电气组件,在另一商品输出装置bm未配备电气组件。在所述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基板1、1的下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对自布线引导件8引出的布线w0和与该布线w0连接的连接用耦合器cp0进行收纳并保护的布线收纳盖9。另外,在以下方面与以往装置相同: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利用在图26所示的商品收纳架180的左右的架侧板181、181架设的上下的销构件以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状态搭载于商品收纳架180。该情况下,一个商品输出装置bm与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于图26的商品收纳架180的商品收纳通路183中的从前方起的第一列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相对,另一商品输出装置bm与第二列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相对。

在所述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结构中,如上所述,除了在一个商品输出装置bm配设有马达驱动单元7和布线引导件8的方面以外,为相同的结构,以下以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为中心进行说明。在此,将配设有所述马达驱动单元7和布线引导件8的一个商品输出装置bm称作“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将另一商品输出装置bm称作“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而且,在对配设于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部件和配设于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部件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在配设于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部件的附图标记后标注“a”进行说明(例如,在上述的第1止挡构件3的情况下,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第1止挡构件作为附图标记“3”进行说明,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第1止挡构件作为“3a”进行说明)。另外,上下左右是指从前方看自动售货机的情况下的方向。

如图5、图6所示,商品输出装置bm的基板1通过使上下左右的缘部向背面侧弯曲并形成上下左右的凸缘1a、1b、1c、1d而成为呈浅箱形的薄板钢板制。所述基板1的下半区域形成为第1止挡构件3和第2止挡构件4的配设位置,所述基板1的上半区域形成为马达驱动单元7的配设位置。在基板1的下半区域设有宽度与基板1的左右的宽度相比较窄的开口部11。在所述开口部11的上端部形成有左右延伸的延伸部111、111。在所述开口部11的下部侧的左右区域形成有向背面侧凹陷的凹部12、12(参照图5),该凹部12、12用于避免第1止挡构件3退避到基板1时的干涉。所述开口部11的周缘通过向背面侧弯曲而形成有包含上壁11a、下壁11b、左壁11c、右壁11d的周壁。而且,在所述开口部11的延伸部111、111的上方且是在基板1的上方区域的左右设有向商品收纳通路183侧突出的引导突起13、13。而且,在基板11的上半区域形成有用于安装马达驱动单元7的由圆孔形成的安装孔1e、由矩形形成的成对的安装孔1f、1f,在上凸缘1a也形成有用于安装马达驱动单元7的成对的卡定孔1g、1g。

在所述基板1的开口部11以架设于上壁11a与下壁11b之间的形态设有轴承接部2。该轴承接部2包括与基板1一体形成的轴承接保持部14和安装于该轴承接保持部14的合成树脂制的轴承接构件20(参照图7)。图5、图6中表示从轴承接保持部14上拆卸掉轴承接构件20的状态,图3等中表示在轴承接保持部14安装有轴承接构件20的状态。轴承接部2用于对被连杆机构6支承的下部连杆销61的一端、被连杆机构6支承的上部连杆销62的一端以及与转动止挡件5相关的转动轴50(参照图3、图4)的一侧端进行支承,并且对与第1止挡构件3和第2止挡构件4相关的转动轴30、40(参照图3、图4)的中央部进行支承。所述下部连杆销61的另一端、上部连杆销62的另一端以及各转动轴30、40、50的另一端利用开口部11的周壁中的右壁11d支承,与第1止挡构件3和第2止挡构件4相关的转动轴30、40的另一端利用开口部11的周缘中的左壁11c支承。所述轴承接保持部14通过在基板1的板面上形成开口部11时留下该板面的一部分而与基板1一体形成,通过向背面侧挤压从而以自基板1的板面向背面侧鼓起的方式以跨过并架设于所述开口部11的上缘和下缘形态形成为桥梁状。所述轴承接保持部14设于基板11的比左右方向中央偏向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附图的情况下,右侧方向)的位置,以在将成对商品输出装置bm、bm背对背地合在一起时两者的轴承接保持部14不会干涉的方式构成。该轴承接保持部14在作为整体而在基板1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11的情况下也具有维持基板1的强度的功能。

所述轴承接保持部14包括将其左右两侧向背面侧弯折而成的两个脚片141、141(参照图6)并形成为截面呈u字状。在所述两个脚片141、141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上下分开地设有两个轴孔15、16。两个轴孔15、16分别用于供第1止挡构件3的转动轴30、第2止挡构件4的转动轴40贯穿。而且,两个脚片141、141在轴孔16的上方区域以将u字状的底面敞开的形态设有切除而成的凹状的缺口部142,在轴孔15的下方区域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143。此外,在两个脚片141、141的下方区域设有轴孔17。该轴孔17用于供与转动止挡件5相关的转动轴50的一端贯穿。

构成所述轴承接部2的轴承接构件20为合成树脂的成型品,如图7所示,轴承接构件20呈与轴承接保持部14相同的形状并且一体地设有把持部27。所述轴承接构件20除把持部27以外形成为比轴承接保持部14小一圈的轮廓尺寸,以压入于轴承接保持部14的两个脚片141、141之间的方式构成。在所述轴承接构件20上,在将轴承接构件20嵌入到轴承接保持部14的两个脚片141、141时与设于所述两个脚片141、141的两个轴孔15、16以及轴孔17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轴孔21、22、23。所述轴孔21、22用于对与第1止挡构件3相关的转动轴30的大致中间部、与第2止挡构件4相关的转动轴40的大致中间部进行轴支承。所述轴孔23用于对与转动止挡件5相关的转动轴50的一端进行轴支承。而且,在轴承接构件20上,在轴孔21的下方区域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24,在轴孔22的上方区域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25。在将轴承接构件20嵌入到轴承接保持部14时所述长孔25自设于轴承接保持部14的凹状的缺口部142露出,并对与连杆机构6相关的上部连杆销62的一端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在将轴承接构件20嵌入到轴承接保持部14时所述长孔24与设于轴承接保持部14的长孔143相对,并对与连杆机构6相关的下部连杆销61的一端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左右延伸地设于轴承接构件20的中间部的定位片26与设于轴承接保持部14的两个脚片141、141的凹部144嵌合,并用于在将轴承接构件20嵌入到轴承接保持部14时谋求定位。

众所周知,与所述轴承接构件20一体设置的把持部27通过相对于架设于商品收纳架180的下方的销构件卡合(或脱离)从而将商品输出装置bm安装于商品收纳架180(或从商品收纳架180上拆卸)。该把持部27包括钩片271、压入部272以及突起片273,钩片271相对于所述销构件卡合和脱离,压入部272压入于基板1的下凸缘1b与开口部11的周壁中的下壁11b之间,突起片273自该压入部272的下缘向下方延伸形成并与在基板1的下凸缘1b开口设置的卡定孔1b1(参照图5、图6)嵌合。另外,在所述把持部27的钩片271设有向下方延伸的捏取片271a。

所述轴承接构件20如下述那样组装于轴承接保持部14。即,首先,将与轴承接构件20一体形成的把持部27固定于基板1。通过将把持部27的突起片273插入于在基板1的下凸缘1b设置的卡定孔1b1,从而将把持部27固定于基板1。在将突起片273插入到卡定孔1d1的状态下,将压入部272的上部向基板1的开口部11中的下壁11b的下方挤压。由此,压入部272的上下端部以彼此接近的方式挠曲,而使压入部272压入于基板1的下凸缘1b与开口部11的下壁11b之间,把持部27卡定固定于基板1。在将压入部272向基板1的下凸缘1b与开口部11的下壁11b之间压入时,将与把持部27一体的轴承接构件20嵌入于轴承接保持部14的两个脚片141、141之间。然后,使轴承接构件20的定位片26与在轴承接保持部14的两个脚片141、141设置的凹部144嵌合。由此,将轴承接构件20一体地组装于轴承接保持部14。

返回图6,在与所述轴承接部2(轴承接保持部14)相对的开口部11的右壁11d,在与设于轴承接构件20的轴孔21、22、23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24和长孔25左右对称的位置,设有轴孔112、113、114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115和长孔116。利用设于所述轴承接构件20的轴孔23和设于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轴孔114支承与转动止挡件5相关的转动轴50的两端。而且,设于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轴孔112对与第1止挡构件3相关的转动轴30的另一端进行轴支承,设于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轴孔113对与第2止挡构件4相关的转动轴40的另一端进行轴支承。所述转动轴30、40的另一侧端利用设于开口部11的左壁11c的轴孔117、118支承。而且,利用设于所述轴承接构件20的长孔24和设于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长孔115对与连杆机构6相关的下部连杆销61的两端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利用设于轴承接构件20的长孔25和设于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长孔116对与连杆机构6相关的上部连杆销62的两端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另外,构成为,通过对设于所述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轴孔112、113、114、设于左壁11c的轴孔117、118施加翻边加工(日语:バーリング加工)从而降低与转动轴30、40、50之间的摩擦。

所述第1止挡构件3夹在图5、图6所示的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壁11c与右壁11d之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以左右跨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形态架设的转动轴30。该第1止挡构件3以转动轴30为中心能够在以收纳于基板1的开口部11而封闭该开口部11的形态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穿过开口部11而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在转动轴30设有对第1止挡构件3朝向突出位置施力的扭转卷簧300(参照图3、图4)。第1止挡构件3在突出位置形成为其表面(上表面)保持商品g(参照图20)的商品保持部。

如图8所示,第1止挡构件3构成为包括将矩形平板状的周缘向背面侧弯折而成的金属板31和卡定固定于该金属板31的背面的合成树脂制(例如,聚缩醛)的轴承接座32。

在所述第1止挡构件3的金属板31突出形成有具有轴贯穿孔33a的左右的轴支承部33l、33r。右侧的轴支承部33r为一个,相对于此,左侧的轴支承部33l形成为彼此分开的一对。轴支承部33r和成对的轴支承部33l中的外侧的轴支承部33l位于相对于基板3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左右对称的位置,轴支承部33r与成对的轴支承部33l中的外侧的轴支承部33l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小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右宽度。所述轴支承部33l、33r的轴贯穿孔33a用于供转动轴30贯穿。而且,在轴支承部33r和成对的轴支承部33l中的内侧的轴支承部33l分别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部33b、33b。所述金属板31(第1止挡构件3)的商品保持部包括延伸到基板1的左右的缘部附近的延伸部31a、31a。该延伸部31a、31a在第1止挡构件3退避到退避位置时收纳于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右相邻的凹部12、12。在金属板31的靠右端的背面设有卡定轴承接座32的卡定爪31b。

所述轴承接座32配设于金属板31的背面靠右端的位置,利用设于金属板31的卡定爪31b卡定于金属板31。在轴承接座32设有左右一对引导突起34、34,在该引导突起34、34分别设有异形槽35、35。该异形槽35、35是为了使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销51(参照图4)的左右端部滑动,以借助该锁定销51使第1止挡构件3和转动止挡件5连动的方式限制锁定销51的动作范围而形成的。因此,所述异形槽35、35由规定锁定销51的锁定位置的小径槽部351和规定锁定销51的锁定位置以外的动作范围的大径槽部352形成。另外,在引导突起34、34中的右侧的引导突起34形成的异形槽35的一部分敞开,这是为了将固定于转动止挡件5的顶端的锁定销51的左右端部插入于左右的异形槽35、35的组装作业性,在能够将锁定销51安装于转动止挡件5、从转动止挡件5上拆卸的情况下,不需要将异形槽35的一部分敞开。

所述轴承接座32的基端形成为轴支承部36,在该轴支承部36设有与形成于金属板31的左右的轴支承部33l、33r的轴贯穿孔33a、33a位于同一轴线上并用于供转动轴30贯穿的轴孔(未图示)。而且,在左右的引导突起34、34也设有用于供转动轴30贯穿的轴孔34a。另外,设于轴支承部36的外周的一对引导突起部36a、36a以隔在构成连杆机构6的连杆构件60(参照图4)的两侧的方式形成,用于以在左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的方式引导连杆构件60的上下方向上的动作。

在该第1止挡构件3的右端侧配设有售罄连杆37。售罄连杆37通过根据第1止挡构件3的转动进行转动从而检测商品的售罄情况。如图8的(b)所示,该售罄连杆37为合成树脂制,包括推压部374、左右分开的轴连接部371、372以及连结左右的轴连接部371、372的轮廓的一部分的抵接部373。轴连接部371、372为大致圆板状的形态,以隔着在金属板31形成的右侧的轴支承部33r和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形态分开,并分别形成有供转动轴30的右端部贯通的贯通孔371a、372a。贯通孔371a、372a形成得大于转动轴30,构成为售罄连杆37能够相对于转动轴30自由移动。而且,轴连接部371、372以贯通孔371a、372a的一部分敞开的方式形成,构成为通过将该敞开部向转动轴30按压从而利用合成树脂的弹性相对于转动轴30装卸自如。抵接部373以在将售罄连杆37安装到转动轴30的状态下跨在金属板31形成的右侧的轴支承部33r和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右壁11d并且进入所述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凹槽11d1(参照图6)的形态设置,并位于所述轴支承部33r的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部33b的旋转轨迹上(参照图8的(c))。也就是说,抵接部373构成为在第1止挡构件3以最大开度进行转动(后述)的情况下与轴支承部33r的卡合部33b抵接。推压部374以位于轴连接部372的外侧位置的形态自轴连接部372朝向上方延伸,并在售罄连杆37与第1止挡构件3(轴支承部33r)的向最大开度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时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在与该推压部374的摆动轨迹相对应的位置配设有售罄检测开关80(参照图4)。

另外,通过将轴连接部371、372的贯通孔371a、372a的一部分敞开并使其相对于转动轴30装卸自如,从而能够在将转动轴30架设于基板1的状态下相对于转动轴30安装和拆卸售罄连杆37,因此,能够谋求组装作业和部件更换作业的容易化。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售罄连杆37a与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第1止挡构件3a的右端侧相邻地配设。另外,图9所示的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第1止挡构件3a与图8所示的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第1止挡构件3的结构相同,标注与图8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而且,售罄连杆37a也形成与图8所示的售罄连杆37大致相同的结构,对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售罄连杆37a构成为包括推压部374、左右分开的轴连接部371、372以及连结左右的轴连接部371、372的轮廓的一部分的抵接部373。轴连接部371、372为大致圆板状的形态,以隔着在金属板31形成的成对的轴支承部33l中的外侧的轴支承部33l(与图8的右侧的轴支承部33r相对应的)和基板1a的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形态分开,并分别形成有供转动轴30的右端部贯通的贯通孔371a、372a。贯通孔371a、372a形成得大于转动轴30,构成为售罄连杆37a相对于转动轴30能够自由移动。抵接部373以跨在金属板31形成的成对的轴支承部33l中的外侧的轴支承部33l和基板1a的开口部11的右壁11d并且进入所述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凹槽11d1(参照图6)的形态设置,并位于所述成对的轴支承部33l中的内侧的轴支承部33l的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部33b的旋转轨迹上。也就是说,抵接部373构成为在第1止挡构件3a以最大开度转动(后述)的情况下与轴支承部33l的卡合部33b抵接。推压部374自轴连接部372朝向上方延伸,并在售罄连杆37a与第1止挡构件3a(轴支承部33l)的向最大开度的转动连动地进行转动时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在与该推压部374的摆动轨迹相对应的位置配设有售罄检测开关80。

所述转动止挡件5作为与连杆机构6的下部连杆销62协作地将所述第1止挡构件3锁定在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突出位置,以及解除该锁定的、所谓的“支撑杆”发挥功能。该转动止挡件5夹在图5、图6所示的基板1的轴承接部2与开口部11的右壁11d之间,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转动轴50,该转动轴50被在构成所述轴承接部2的轴承接构件20设置的轴孔23和在开口部11的右壁11d设置的轴孔114轴支承。转动止挡件5以转动轴50为中心转动,设为能够在自基板1的开口部11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以封闭开口部11的形态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附图中未明确示出,在转动轴50设有扭转卷簧。转动止挡件5在所述扭转卷簧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始终被朝向突出位置施力。该转动止挡件5的扭转卷簧的弹性作用力和第1止挡构件3的扭转卷簧300的弹性作用力设定为小于商品的重量。

如图10所示,所述转动止挡件5在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顶端部包括向左右侧方延伸的锁定销51。该锁定销51以其两端部进入在第1止挡构件3的轴承接座32的左右一对引导突起34、34设置的异形槽35、35的形态设置,设定为比异形槽35、35的小径槽部351、351的槽宽度小一圈(也就是说,锁定销51带有“余隙”地动配合于小径槽部351)。而且,所述转动止挡件5在基端侧包括轴贯穿孔5a。所述轴贯穿孔5a用于供转动轴50贯穿。而且,在转动止挡件5的背面侧形成有锁定槽部52和倾斜滑动面53。锁定槽部52用于使与连杆机构6相关的下部连杆销61卡定从而将转动止挡件5锁定在突出位置。而且,转动止挡件5的倾斜滑动面53形成为在转动止挡件5转动时供所述下部连杆销61滑动。另外,附图标记5b是为了防止将手从图25、图27所示的外门160的商品取出口160a插入并操作与锁定槽部52卡合的下部锁定销61而使转动止挡件5朝向退避位置转动这样的恶作剧而设置的遮蔽部。在使该遮蔽部5b向上方延伸时,能够进一步防止恶作剧,但在使遮蔽部5b向上方延伸时,在转动止挡件5朝向退避位置转动时,会与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结构部件干涉,因而使遮蔽部5b向上方延伸是有极限的,为了解决该课题,而设有上述的防恶作剧构件103(参照图2至图4)。

所述转动止挡件5在下部连杆销62卡合于锁定槽部52的情况下处于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状态,从而限制自商品收纳通路183朝向退避位置的移动。在该朝向退避位置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在转动止挡件5的顶端侧设置的锁定销51的两端部与在第1止挡构件3的左右一对引导突起34、34中的内侧的引导突起34设置的异形槽35的小径槽部351卡合并将第1止挡构件3锁定在突出到商品通路183的突出位置(销售待机位置)。

所述第2止挡构件4夹在图5、图6所示的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左壁11c与右壁11d之间,以能够转动的方支承于以左右跨基板1的开口部11的形态架设的转动轴40。第2止挡构件4以转动轴40为中心转动,并能够在自基板1的开口部11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以封闭开口部11的形态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在附图中未明确示出,在转动轴40卷绕安装有扭转卷簧。第2止挡构件4在所述扭转卷簧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始终被朝向退避位置施力。

如图11所示,第2止挡构件4由合成树脂(例如,聚缩醛)形成,一体成型有包括轴贯穿孔41a的轴支承部41、具有多个舌片42a的商品的保持部42以及三个止挡壁43。所述轴贯穿孔41a用于供转动轴40贯穿。而且,在所述保持部42包括多个舌片42a。这些舌片42a以在将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背靠背地合在一起时与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第2止挡构件4a的舌片42a不产生干涉而是彼此啮合的方式形成,由此,具有第2止挡构件4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时填补该保持部42与基板1之间的间隙的功能。保持部42形成得大于包括轴贯穿孔41a的轴支承部41的左右宽度,并设有相对于轴支承部41向左右突出的延伸部42b、42b。所述延伸部42b、42b在第2止挡构件4向退避位置退避时通过在基板1的开口部11的上部区域形成的延伸部111、111向退避位置退避。另外,轴支承部41的宽度与第1止挡构件3的轴支承部33l、33r之间的尺寸(宽度)相同。

在第2止挡构件4偏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在该实施方式中,右端侧)地配设有三个止挡壁43。在三个止挡壁43中的右侧的止挡壁43设有具有上部滑动壁431a和下部滑动壁431b的凹状的滑动槽431。该凹状的滑动槽431形成为能够接收与连杆机构6相关的上部连杆销62的大小,并在第2止挡构件4向退避位置退避时接收所述上部连杆销62。接着所述滑动槽431的上部侧滑动壁431a形成的止挡面432在第2止挡构件4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时与上部连杆销62抵接并将第2止挡构件4锁定在突出位置,承受施加于该第2止挡构件4的商品负荷。在三个止挡壁43中的左侧的止挡壁43和中央的止挡壁43设有上部滑动壁431a和止挡面432。

在三个止挡壁43中的右侧的止挡壁43和中央的止挡壁43之间设有加强壁433。在该加强壁433形成有回避槽432a。该回避槽432a形成为不妨碍上部连杆销61进入到第2止挡构件4的滑动槽431的深处。而且,在三个止挡壁43中的左侧的止挡壁43的左右形成的回避孔41b和在第2止挡构件4的止挡壁43的相反侧形成的缺口41c形成为,在将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背靠背地合在一起的情况下且是各个第2止挡构件4、4a退避到退避位置时,供两者的第2止挡构件4、4a的三个止挡壁43的顶端部回避而不增加装置整体的厚度。

连杆机构6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钢板制的连杆构件60,该连杆构件60配设于基板1的背面侧的偏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右侧)的位置。连杆构件60以与后述的马达驱动单元7的连接杆75连接的形态配设,对所述下部连杆销61和上部连杆销62进行支承。连杆机构6利用马达驱动单元7的驱动借助连接杆75使连杆构件60上下移动,利用连杆构件60的上下动作借助下部连杆销61和上部连杆销62使第1止挡构件3和第2止挡构件4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交替出入。

如图12所示,连杆构件60为钢板制,以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形成台阶的形态弯折形成。连杆构件60的上部侧与下部侧之间的高度差设定为高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上壁11a的高度,构成为,在以沿着基板1的背面的形态配设了上部侧时,下部侧与所述开口部11的上壁11a不产生干涉。在连杆构件60的上部侧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朝向自基板1的背面分开的方向弯折而成的卡合片65。该卡合片65用于自上方侧覆盖马达驱动单元7的连接杆75。而且,在连杆构件60的上部侧设有卡定包括扭转卷簧等回位弹簧67的一端(上端)的卡定片66。所述回位弹簧66的另一端(下端)卡定于基板1的开口部11的上壁11a。

在连杆构件60的下部侧设有具有供下部连杆销61贯通的卡合孔63a的左右一对下卡合部63和具有供上部连杆销62贯通的卡合孔64a的左右一对上卡合部64。该上卡合部63和该下卡合部64用于保持下部连杆销61和上部连杆销62并使其与连杆构件60的上下动作连动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连杆构件60以该上卡合部63与该下卡合部64之间的板状部位于在第1止挡构件3的轴支承部36的外周设置的一对引导突起部36a、36a之间的方式配设。由此,连杆构件60以不会在左右方向上偏移的方式被引导。

所述马达驱动单元7用于利用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使内置于单元壳体70(参照图4)的马达71(参照图13)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并利用该马达71的旋转经由连接杆75或连接杆76选择性地使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连杆构件60或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连杆构件60a上升。单元壳体70包括基部构件和盖构件,在单元壳体70的内部内置有图13所示的、马达71、齿轮传递机构72、输出齿轮73、负载开关74、连接杆75、76等。该马达驱动单元7通过使在单元壳体70的基部构件的背面突出形成的凸台和多个卡定突起(未图示)与在基板1的平板面穿设的安装孔1e和安装孔1f、1f嵌合,并且使在基部构件的上表面设置的突起7a、7a(参照图4)卡定于在基板1的上凸缘1a形成的卡定孔1g、1g,从而组装于基板1。

马达驱动单元7的内置于单元壳体70的马达71(图13)为根据销售指令进行正转或反转的能够正反旋转的直流马达,并保持于单元壳体70的基部构件。

齿轮传递机构72构成为包括蜗杆齿轮721和中间齿轮722,该蜗杆齿轮721包括蜗杆721a和蜗轮721b。蜗杆齿轮721的蜗杆721a安装于马达71的输出轴。蜗轮721b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地设有与蜗杆721a啮合的第1轮和与中间齿轮722啮合的第2轮。中间齿轮722在上下方向上错开地设有与所述蜗轮721b的第2轮啮合的第1中间齿轮和与输出齿轮73啮合的第2中间齿轮。蜗杆齿轮721和中间齿轮722利用单元壳体70的基部构件和盖构件的轴承接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

所述输出齿轮73是作为与中间齿轮722的第2中间齿轮啮合的轮而形成的,在所述输出齿轮73的一侧的板面(上表面)形成有凸轮突起731,在另一侧的板面(背面)形成有控制负载开关74的推压片(图13中看不见)。凸轮突起731以向自输出齿轮73的板面分离的方向突出的形态形成为圆弧状。该凸轮突起731以其圆弧状的长度成为使连杆构件60(60a)上升之后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该状态所需的足够的长度的方式形成。用于控制负载开关74的推压片位于凸轮突起731的相反侧的板面并以向自板面分离的方向突出的形态形成为大致v字状,在图13的(a)的状态下,形成为按压负载开关74的触头。该输出齿轮73利用单元壳体70的基部构件和盖构件的轴承接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

负载开关74为所谓的按钮开关,包括触头(未图示)。该负载开关74以在比输出齿轮73略靠上方的上方区域被单元壳体70的基部构件保持的状态配设。该负载开关74在触头被输出齿轮73的推压片按压时成为开状态,另一方面,在输出齿轮73的推压片离开而触头未被按压的情况下成为关状态,用于以使输出齿轮73转动一圈的方式控制根据销售指令驱动的马达71。

连接杆75、76为树脂成形品,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贯通基端部751、761的在单元壳体70的盖构件设置的杆轴750、760。连接杆75、76的顶端部752、762以自切除单元壳体70的基部构件和盖构件而形成的开口(未图示)向外部突出的形态成为向上方弯曲的钩状。在连接杆75、76的基端部751、761设置的卡定片753、763为自基端部751、761的后方侧朝向后方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构件。卡定片753、763通过其自由端与在盖构件设置的突出片(未图示)抵接从而将常态下的连接杆75、76的待机姿势定位在图13的(a)所示的位置。

布线引导件8为树脂成形品,用于卡定固定售罄检测开关80并且引导电气组件(马达71、售罄检测开关80)的布线w0。布线引导件8以偏向基板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方侧(右侧)地配设的形态嵌入在基板1的右凸缘1d与开口部11的右壁11d之间。布线引导件8的高度具有进入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基板1a的箱内的高度,该布线引导件8具有使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彼此背靠背地合在一起时的引导构件的作用。

如图14、图15所示,布线引导件8包括大致f字状的布线收纳部81,构成为,布线收纳部81的相当于f字的上部横线的部位811收纳马达7的布线,相当于f字的下部横线的部位812收纳售罄检测开关80的布线,沿着基板1的右凸缘1d延伸的相当于f字的纵线的部位收纳马达71以及售罄检测开关80的布线w0。在布线引导件8的沿着开口部11的右壁11d的缘部8a,包括接收构成在所述第1止挡构件3的右端侧安装的售罄连杆37的轴连接部372的接收空间82、83,包括在与所述接收空间83连通的位置收容售罄检测开关80的开关固定部84。

在所述开关固定部84配设的售罄检测开关80是所谓的将两个按压型开关一体化而成的开关,包括被未图示的“弹簧”以立起的方式施力的两个触头801、802。该售罄检测开关80以触头801、802位于前后方向上(图15中,触头801位于进深侧,触头802位于近前侧)的形态配设于开关固定部84。该情况下,触头801位于与图15所示的第1止挡构件3连通的售罄连杆37的售罄推压部374的转动轨迹上,另一方面,触头802位于与第1止挡构件3a(该第1止挡构件3a在图15中位于第1止挡构件3的近前侧)连动的售罄连杆37a的售罄推压部374的转动轨迹上。这样构成的售罄检测开关80构成为,触头801、802位于与第1止挡构件3、3a连动的售罄连杆37、37a的各自的推压部374、374a的转动轨迹上,在第1止挡构件3、3a以最大开度向商品收纳通路183打开时,触头801、802被按压,从而检测售罄的情况。

图16表示售罄检测开关80与第1止挡构件3、3a的开度之间的关系,是从右侧面看到的主要部位侧视图。第1止挡构件3、3a在扭转卷簧300、300a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始终被朝向突出位置施力,在未保持商品的状态下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时成为最大开度。图16中用点划线表示第1止挡构件3、3a以最大开度打开时的上限位置。在商品向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第1止挡构件3、3a落下时,第1止挡构件3、3a在略向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方向转动之后,利用下降了的下部连杆销61、61a和转动止挡件5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并被锁定在保持商品的待机位置。如图16所示,该锁定状态下的第1止挡构件3、3a的开度构成为比最大开度小α。在第1止挡构件3、3a保持商品并被锁定在待机位置的状态下,与第1止挡构件3、3a连动地转动的售罄连杆37、37a的售罄推压部374、374a构成为自售罄检测开关80的触头801、802分离(未推压的状态),售罄检测开关80成为关状态。在商品因销售而售罄时,第1止挡构件3、3a在商品销售后以最大开度打开。这样一来,在第1止挡构件3、3a在商品销售后以最大开度打开时,售罄连杆37、37a在图16中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推压售罄检测开关80的触头801、802。由此,售罄检测开关80成为开状态并输出售罄信号。

另外,由于第1止挡构件3、3a构成为在扭转卷簧300、300a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始终被朝向突出位置施力并以最大开度打开,因此,存在第1止挡构件3、3a在以最大开度打开时弹跳而导致售罄检测开关80重复开、关的情况。而且,在输出销售商品后,到下一销售商品向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第1止挡构件3、3a落下为止具有时间差。因此,在考虑防止由第1止挡构件3的弹跳产生的振荡以及所述时间差地处理来自售罄检测开关80的信号的控制部中,进行在来自售罄检测开关80的开信号持续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售罄”的处理。

如图1所示,所述防立起构件101以相对于基板1的正面侧(商品收纳通路183)出入的形态配设于基板1的正面侧。该防立起构件101用于在最初装载于第1止挡构件3的商品落下时防止该商品立起。即,蛇形商品收纳架虽然构成为使已装载的横倒姿势的商品不搞乱姿势地落下,但可能由于商品容器的形状(特别是,饮用口较窄的容器、桶形状的容器)而在落下到第1止挡构件3上时搞乱横倒姿势并立起。在商品立起时,可能引起商品堵塞而无法销售的情况、由于第2止挡构件4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突出被妨碍而使商品输出装置bm的部件破损这样的情况等。防立起构件101用于抑制上述这样的意外的情况。

如图17所示,防立起构件101为合成树脂制(例如,聚缩醛),包括以形成为两叉状突起部1011、1011的上部侧和具有抵接部1015、1015的下部侧在左右方向上错开的形态弯曲而成的主体部1010。在两叉状突起部1011、1011设有朝向外方突出的卡合轴1012、1012、朝向内方突出的支承轴1013、1013、以及止挡片1014、1014。防立起构件101通过使卡合轴1012、1012与在基板1利用切起(日语:切り起こし)而形成的卡定片1h、1h(参照图6)的卡合孔卡合从而被转动自如地轴支承。该情况下,卡合轴1012、1012通过使两叉状突起部1011、1011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挠曲,从而能够与卡定片1h、1h的卡合孔卡合。而且,在两叉状突起部1011、1011的支承轴1013、1013安装有扭转卷簧1000。扭转卷簧1000通过将一端1000a卡定于基板1,并且将另一端1000b卡定于两叉状突起部1011、1011的基部,从而对防立起构件101以朝向商品收纳通路183进入的方式施力。防立起构件101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的进入位置通过止挡片1014、1014与基板1抵接而被限制。

防立起构件101能够在被扭转卷簧1000施力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183的进入位置和被落下的商品推压而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对于防立起构件101而言,在所述退避位置处,主体部1010位于在基板1设置的引导突起13、13之间并沿着基板1的平面延伸。

所述防立起构件101通过被最初装载的商品按压而向退避位置移动从而容许该商品通过,并在该商品通过的同时进入商品收纳通路183而阻止已通过的商品的逆行。也就是说,在落下到第1止挡构件3的商品要立起的情况下,阻止该商品的立起并校正成正常的横倒姿势。另外,防立起构件101成为被第二个以后装载的商品按压并移动到退避位置的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封闭板102位于所述第2止挡构件4的上方的位置,并以自商品收纳通路83侧覆盖返回到退避位置的第2止挡构件4的方式垂下。如图18所示,该封闭板102成为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长条形的钢板制。封闭板102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第2止挡构件4的保持部42(参照图11)的长度大致一致。在封闭板102的上端设有钩102a、102a。通过使该钩102a、102a与在基板1穿孔而成的矩形孔1k、1k(参照图5、图6)卡合,而使封闭板102以钩102a、102a为支点摆动自如。与以往装置相同,该封闭板102与第2止挡构件4向突出位置的移动连动地进入商品收纳通路183,夹在第2止挡构件4的保持部42与下一销售商品之间并封闭第2止挡构件4的保持部42与基板1之间的间隙。

相对于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结构,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结构除了在不包括马达驱动单元7、布线引导件8的方面以及与第1止挡构件3a连动的售罄连杆37a的结构不同的方面以外,与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结构相同。在将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与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背靠背地组合时,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连杆构件60a的卡合片65成为自上方侧覆盖在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搭载的马达驱动单元7的连接杆76。

基于图19~图21说明该结构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出装置的动作。图19为装载商品前(也称作补充待机状态)的商品输出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0是表示商品装载后的商品输出装置的销售待机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21是商品输出装置的商品输出时的动作说明图。另外,以下为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动作,适当参照图13进行说明。

在装载商品前的状态下,商品输出装置bm的马达驱动单元7的输出齿轮73的凸轮突起731位于最上方的位置(参照图13的(a))。而且,在输出齿轮73的背面设置的负载开关74用的推压片位于最上方的位置从而负载开关74处于开状态。由此,马达71停止,连接杆75的顶端部752位于自连杆构件60的卡合片65向下方分开的位置。因此,连杆构件60在回位弹簧6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处于下降了的状态。如图19、图20所示,利用被该下降了的连杆构件60支承的上部连杆销61和下部连杆销62,第2止挡构件4从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第1止挡构件3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该情况下,第2止挡构件4由于下降了的连杆构件60所支承的上部连杆销61进入了第2止挡构件4的凹状的滑动槽431而被保持在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第1止挡构件3在扭转卷簧300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位于以最大开度向商品收纳通路183打开的突出位置。伴随该第1止挡构件3的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突出动作,转动止挡件5也在扭转卷簧(未图示)的作用力的作用下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该情况下,对于转动止挡件5而言,在第1止挡构件3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锁定销51与第1止挡构件3的异形槽35的小径槽部351卡合。该状态下,由于被在回位弹簧6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进行下降的连杆构件60支承的下部连杆销61与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槽部52卡合,转动止挡件5被限制朝向退避位置的转动。在利用所述下部连杆销61限制了朝向退避位置的退避的状态下,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销51与第1止挡构件3的异形槽35的小径槽部351之间的卡合点位于比转动止挡件5的止点靠退避位置侧的位置。这样一来,在第1止挡构件3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与第1止挡构件3连动地转动的售罄连杆37的推压部374推压售罄检测开关80的触头801而使售罄检测开关80成为开状态。

如上所述,在第1止挡构件3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在装载商品g(参照图20)时,最初装载的商品g落下到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的第1止挡构件3的商品保持部之上。由于商品g落下,因此,第1止挡构件3在如下述那样略朝向退避位置转动之后,被锁定成待机状态。即,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销51带有“余隙”地动配合于第1止挡构件3的异形槽35的小径槽部351,第1止挡构件3略朝向退避位置转动与该“余隙”的尺寸相对应的量。该情况下,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销51的位置位于比止点靠退避位置侧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下降了的下部连杆销61与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槽部52卡合,从而转动止挡件5朝向退避位置的转动受到限制并作为第1止挡构件3的“支撑杆”发挥功能。由此,如图20所示,第1止挡构件3被锁定在保持商品g并以小于最大开度的开度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状态。被第1止挡构件3保持的商品g成为第一销售顺位的商品(销售商品g1)。这样一来,在第1止挡构件3被锁定在以小于最大开度的开度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状态时,与第1止挡构件3连动地转动的售罄连杆37的推压部373自售罄检测开关80的触头801分开而使售罄检测开关80成为关状态。接下来被装载的商品g堆积于被第1止挡构件3保持的销售商品g1之上而成为下一销售商品g2,继续被装载的商品g依次堆积于下一销售商品g2之上而成为销售待机状态(参照图20)。

在销售待机状态下,在施加了基于商品选择按钮(与收纳在自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于图26的商品收纳架180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的前方起的第一列商品收纳通路183中的商品相对应的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的情况下,内置于马达驱动单元7的马达71被正转驱动,借助齿轮传递机构72使输出齿轮73在图13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输出齿轮7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在输出齿轮73的背面设置的推压片自负载开关74的触头分开,负载开关74成为关状态,接着,使马达71正转驱动直到负载开关74成为开状态(即,输出齿轮73旋转一周为止的期间)。在利用输出齿轮73的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凸轮突起731自上方与连接杆75的基端部751抵接时,连接杆75在图13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利用该连接杆75的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该连接杆75的顶端部752与连杆构件60的卡合片65抵接。该情况下,连接杆75的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设定为大于连杆构件60被回位弹簧67施加的作用力,因此,与连接杆75的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相对应地,连杆构件60克服回位弹簧67的作用力而上升。而且,在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5的基端部751滑动接触的过程中,连杆构件60保持为上升了的状态。

伴随着该连杆构件60的上升,被连杆构件60支承的下部连杆销61也上升,对被该下部连杆销61限制了向退避位置的转动的转动止挡件5的限制被解除。所述解除了限制的转动止挡件5在经由第1止挡构件3承受的商品负荷的作用下朝向退避位置转动。利用该转动止挡件5的朝向退避位置的转动,转动止挡件5的锁定销51自第1止挡构件3的异形槽35的小径槽部351脱出,因此,对第1止挡构件3的锁定被解除。由此,第1止挡构件3承受商品的负荷而开始自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突出位置朝向退避位置转动。在第1止挡构件3自商品收纳通路183朝向退避的退避位置转动时,销售商品g1滑过第1止挡构件3并向下方输出(参照图21)。该情况下,转动止挡件5也通过锁定销51沿着第1止挡构件3的异形槽35的大径槽部352的周壁滑动从而被容许朝向退避位置转动。在所述销售商品g1滑过第1止挡构件3时,第1止挡构件3在扭转卷簧300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朝向突出位置开始转动之后,在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返回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突出位置。伴随着第1止挡构件3的朝向突出位置的转动,转动止挡件5也朝向作为“支撑杆”发挥功能的突出位置转动。

而且,伴随着所述连杆构件60的上升,进入了第2止挡构件4的凹状的滑动槽431的上部连杆销62也上升。该情况下,上部连杆销62与滑动槽431的上部滑动壁431a接触而在该上部滑动壁431a上滑动并且上升。由此,第2止挡构件4被自退避位置朝向向商品收纳通路183突出的突出位置推出。而且,在上部连杆销62上升到与在第2止挡构件4的止挡壁43形成的止挡面432相对的上限位置时,第2止挡构件4被所述上部连杆销62限制朝向自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的转动。而且,移动到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183的突出位置的第2止挡构件4与由于销售商品g1被输出而向下方移动的下一销售商品g2的下部抵接来保持该下一销售商品g2,限制下一销售商品g2朝向下方移动。

这样一来,利用连杆构件60的上升,使利用下部连杆销61与转动止挡件5之间的协作来对第1止挡构件3的锁定解除并将被第1止挡构件3保持的销售商品g1交出,另一方面,在输出齿轮73的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5的基端部751滑动接触的规定时间内执行使第2止挡构件4自退避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来保持下一销售商品g2的动作。

而且,在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5的基端部751之间的抵接由于输出齿轮73的旋转而解除时,连杆构件60在回位弹簧67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下降。伴随着该连杆构件60的下降,被连杆构件60支承的上部连杆销62和下部连杆销61也下降。在与第2止挡构件4的止挡面432抵接的状态下的上部连杆销62下降时,第2止挡构件4被下一销售商品g2推压而朝向自商品收纳通路183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下降的上部连杆销62与第2止挡构件4的凹状的滑动槽431的下部滑动壁431b抵接并在该下部滑动壁431b上滑动且进入滑动槽431。在利用该第2止挡构件4的向退避位置的移动而使被第2止挡构件4保持的下一销售商品g2落下到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第1止挡构件3之上时,第1止挡构件3与上述的最初装载的商品相同地以略朝向退避位置移动了的状态借助转动止挡件5被锁定在突出位置,并将所述下一销售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保持。然后,在利用输出齿轮73的旋转使凸轮突起731返回待机状态的位置时,负载开关74的触头被推压片推压而使负载开关74成为开状态。由此,马达71的驱动被停止而返回到销售待机状态。

另外,在利用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5的基端部751之间的抵接由于输出齿轮73的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解除之后,在输出齿轮73的凸轮突起731返回待机状态下的位置的中途,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6的基端部761抵接,但通过由弹性构件构成的卡定片763弹性变形而容许连接杆76的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因此,凸轮突起731不会被阻止移动而是向返回位置返回。在凸轮突起731通过时,连接杆76在卡定片763的作用下向图13的(a)的待机姿势返回。

从属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动作构成为,在销售待机状态下施加了基于商品选择按钮(与收纳在从沿着前后方向排列形成于图26的商品收纳架180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的前方起的第二列的商品收纳通路183中的商品相对应的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的情况下,内置于马达驱动单元7的马达71被反转驱动,借助齿轮传递机构72使输出齿轮73在图13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输出齿轮7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输出齿轮73的背面设置的推压片与负载开关74的触头切断,负载开关74成为关状态,接着,使马达71反转驱动直到负载开关74成为开状态(即,输出齿轮73旋转一周为止的期间)。在利用输出齿轮73的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凸轮突起731自上方与连接杆76的基端部761抵接时,连接杆76在图13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该连接杆75的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连接杆76的顶端部762与连杆构件60a的卡合片65a抵接时,连杆构件60a克服回位弹簧67a的作用力而上升。而且,在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6的基端部761滑动接触的过程中,连杆构件60a保持为上升了的状态,在凸轮突起731与连接杆76的基端部761之间的抵接被解除时,在回位弹簧67a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连杆构件60a下降。

伴随着该连杆构件60a的上升和下降,被连杆构件60a支承的下部连杆销61a、上部连杆销62a上升和下降,在使第1止挡构件3a、第2止挡构件4a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交替出入而输出销售商品g1的基础上,将下一销售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利用第1止挡构件3a保持,以上的动作与上述的主要的商品输出装置bm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图22至图24中表示在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基板1、1的下部装卸自如地安装的布线收纳盖9。如图所示,布线收纳盖9为合成树脂制,包括利用前壁93、后壁94以及连结所述前壁93和后壁94的形态的头部92形成横截面呈倒u字状的形态的基部91以及与该基部91连续地形成的l字状的盖部96。基部91和盖部96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短于商品输出装置bm中的基板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基部91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中的基板1、1a的平板面之间的宽度。

所述基部91的头部92形成为沿着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基板1、1a的下凸缘1b、1b(被安装部)的凸缘面(被安装面)的形态的平板面,在该平板面的左右两侧具有缺口部92a、92a(参照图22的(b))。这些缺口部92a、92a构成为,左右端部形成为以敞开的形态沿着长度方向较深得切入的狭缝状,并且其敞开端部侧形成为沿着前壁93和后壁94切除而成的粗槽,另一方面,靠中央侧形成为以将平板面前后切断的形态切除而成的细槽。利用这些缺口部92a、92a使头部92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成为大致x字状的形态。在被所述缺口部92a、92a前后切断的平板面的面向缺口部92a、92a的细槽的缘部以隔着该细槽相对的形态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前方侧安装部92b、后方侧安装部92c。在该前方侧安装部92b设有朝向前方的卡合爪部92b1(参照图23的(a)),在后方侧安装部92c设有朝向后方的卡合爪部92c1(参照图23的(a))。该具有卡合爪部92b1的前方侧安装部92b和该具有卡合爪部92c1的后方侧安装部92c作为整体而成为钩形态。后方侧安装部92c的厚度相对于前方侧安装部92b形成为具有厚度而机械强度较高。具有卡合爪部92b1的前方侧安装部92b和具有卡合爪部92c1的后方侧安装部92c构成技术方案3的安装部。

在所述缺口部92a、92a的敞开的端部设有两端与前壁93和后壁94对接的弹性构件95。该弹性构件95成为“ω”状,具有如下功能:在以通过将拇指搭靠在前壁93并且将食指搭靠在后壁94而使前壁93和后壁94接近的形态施加了外力时,容许前壁93和后壁94彼此接近,在解除所述外力时,使前壁93和后壁94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所述前方侧安装部92b的卡合爪部92b1的顶端与后方侧安装部92c的卡合爪部92c1的顶端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g(参照图23的(a))能够以在常态下大于在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中的基板1、1b的相对的下凸缘1b之间形成的空隙g(参照图23的(b))、且在以使前壁93和后壁94接近的形态施加了外力时由于前方侧安装部92b、后方侧安装部92c彼此接近而小于所述空隙g的方式可变。因而,前方侧安装部92b和后方侧安装部92c通过以使前壁93和后壁94接近的形态施加外力而能够经由所述空隙g进入成对的基板1、1a的内部。而且,通过在使前方侧安装部92b的卡合爪部92b1的顶端和后方侧安装部92c的卡合爪部92c1的顶端进入到成对的基板1、1a的内部的状态下解除施加于前壁93和后壁94的外力,能够使它们彼此分开,并将前方侧安装部92b的卡合爪部92b11钩挂在基板1的下凸缘1b(被安装部)上,将后方侧安装部92c的卡合爪部92c1钩挂在基板1a的下凸缘1b(被安装部)上。

所述前壁93在左右方向上利用多个缺口形成为锯齿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包括四个锯齿,在这些锯齿的顶端侧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钩状的卡定片93a(参照图23的(a))。

如图22的(c)所示,在所述后壁94的内壁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以及靠头部92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有向上方弯曲的形态的三个保持件95。这些保持件95用于保持检测商品收纳室130、140、150的库内温度的包括热敏电阻的库内温度传感器t。库内温度传感器t具有与自热敏电阻主体引出的检测信号布线w1连接的布线用耦合器cp1,构成为使该布线用耦合器cp1和与来自控制部的传感器信号布线(使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检测信号向控制部输入的布线)连接的连接用耦合器相结合。

所述盖部96经由使与所述后壁94之间的连接部薄壁而成的合页部96e与后壁94连续地形成。因而,盖部96能够以合页部96e为支点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盖部96形成为,在以合页部96e为支点向前方侧摆动而关闭时,自由端(与合页部96e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于前壁93的后方并与前壁93的锯齿在前后方向上重叠。而且,在盖部96设有开口96b(参照图22),该开口96b在盖部96的自由端与前壁93的锯齿在前后方向上重叠时在与设置于前壁93的卡定片93a相对的位置接收所述卡定片93a。开口96b以在与盖部96的自由端缘之间留出与在所述前壁93设置的卡定片93a卡合的卡合部96c的形态形成为延伸到所述自由端的附近的相对较大的矩形孔。所述盖部96的自由端缘形成为厚壁而提高卡合部96c的机械强度。而且,通过在该厚壁部设置倾斜面96d(还参照图23的(a)),从而在关闭盖部96时且是在所述倾斜面96d与在前壁93设置的卡定片93a抵接之后,在对盖部96进一步施加关闭的方向上的外力而使盖部96的自由端向内侧挠曲且卡合部96c越过卡定片93a时,能够使自由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卡合部96c与卡定片93a卡合。在将卡合部96c从卡定片93a拉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使盖部96的自由端向内侧挠曲的基础上使盖部96向敞开方向摆动,从而进行该操作。在关闭了盖部96的状态下由基部91和盖部96围成的空间(参照图24)成为收纳布线w0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t及其布线w1的空间。而且,在盖部96形成有多个通气孔96a。该通气孔96a设于在关闭了盖部96时成为最下部的部位,即使假设在商品输出装置bm产生结露且水滴进入到收纳空间,也能够借助通气孔96a进行排水。

这样构成的布线收纳盖9以将盖部96敞开并在保持件95安装有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状态安装于在商品收纳架180架设的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基板1、1a的下部。即,以将拇指搭靠在前壁93并且将食指搭靠在后壁94从而使前壁93和后壁94接近的状态施加外力。该情况下,在预先将盖部96敞开时,能够减小使前壁93和后壁94接近的外力。由于在所述外力的作用下,前方侧安装部92b和后方侧安装部92c彼此接近,因此,使相接近的前方侧安装部92b和后方侧安装部92c通过在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中的基板1、1a的相对的下凸缘1b、1b之间形成的空隙g进入成对的基板1、1a的内部。在该状态下,解除施加于前壁93和后壁94的外力。相伴于此,前壁93和后壁94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使前方侧安装部92b的卡合爪部92b1与基板1的下凸缘1b(被安装部)卡合,后方侧安装部92c的卡合爪部92c1与基板1a的下凸缘1b(被安装部)卡合。由此,布线收纳盖9被一体地安装于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基板1、1a的下部。

接着,使与自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基板1、1a的下部引出的电气组件的布线w0连接的连接用耦合器cp0和与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布线连接的连接用耦合器结合。而且,使与在布线收纳盖9的收纳空间安装的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检测信号布线w1连接的布线用耦合器cp1和与来自控制部的传感器信号布线(使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检测信号向控制部输入的布线)连接的连接用耦合器结合。该情况下,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布线和传感器信号布线汇总并利用在商品输出装置200的下方设置的布线收纳盖9覆盖。而且,在将结合在一起的连接用耦合器和布线分别收容于布线收纳盖9的收纳空间的状态下关闭盖部96。由此,商品输出装置bm的电气组件的布线w0和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布线w1被布线收纳盖9保护。

在维护时将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从商品收纳架180上拆卸的情况下,通过将布线收纳盖9的盖部96敞开并在将各个连接用耦合器断开的基础上使布线收纳盖9以与上述的相对于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安装相反的顺序拆卸,从而能够将成对的商品输出装置bm、bm从商品收纳架180上拆卸。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该自动售货机包括:商品收纳架180,其收容在成为绝热壳体的主体柜100的库内;商品输出装置bm、bm,其至少配设于所述商品收纳架180的商品收纳通路183的下端出口并且具有使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基板1、1a的第1止挡构件3、3a和第2止挡构件4、4a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交替出入的驱动部(马达驱动单元7)的电气组件;布线收纳盖9,其装卸自如地卡定于所述商品输出装置bm、bm的下部、且具有收纳并保护所述电气组件的布线w0的收纳空间;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t,其检测收容有商品收纳架180的库内的温度,该自动售货机根据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检测温度将在商品收纳通路183中收纳的商品调整成期望的销售温度来供于销售,在该自动售货机中,将所述库内温度传感器t安装于布线收纳盖9,由此,能够将库内温度传感器t的布线w1在与商品输出装置bm的电气组件的布线w0一起汇总并收纳于布线收纳盖9的基础上引导到左右一对架侧板181、181的一方侧(例如,主视左侧的架侧板)并沿着架侧板181的板面引绕,从而能够将沿着该架侧板181被引绕的布线(w0、w1)利用装卸自如地卡定于商品输出装置200的布线收纳盖9覆盖,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进行引绕库内温度传感器的布线w1和商品输出装置bm的电气组件的布线w0的作业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第1止挡构件3和第2止挡构件4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83交替出入的驱动部而说明了马达驱动单元7,但作为驱动部还能够使用螺线管,而且,对于库内温度传感器t,也能够代替热敏电阻而使用热电偶等传感器。因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