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及交通使用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1121发布日期:2019-06-22 00:0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交通系统及交通使用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交通系统及交通使用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技术,其使用要通过自动检票机所需的各种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qr码(注册商标)等的图像显示在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得到的画面作为车票。在自动检票机侧,用摄像机等拍摄图像,通过图像解析来读取各种信息并进行能否通过的判定。在该技术中,需要事先预约乘车信息或者用于进行预约的操作繁琐,因此,存在对于使用者来说便利性低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53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于使用者而言的便利性的交通系统及交通使用管理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交通系统具有第一装置、第二装置以及服务器装置。第一装置在交通工具的使用开始时被使用。第一装置具有显示部、第一通信部以及使用开始判定部。显示部向使用者的终端装置显示至少自身装置的识别信息即第一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图像。第一通信部与所述服务器装置通信。使用开始判定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使用开始能否信息,进行所述使用者能否开始交通工具的使用的使用开始判定。第二装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结束时被使用。第二装置具有读取部、第二通信部以及使用结束判定部。读取部从显示在所述终端装置的图像中读取表示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结束的使用结束用信息。第二通信部与服务器装置通信。使用结束判定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出的使用结束用信息和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进行所述使用者能否结束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的使用结束判定,所述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许可基于所述使用结束用信息的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结束。服务器装置具有第三通信部以及控制部。第三通信部与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第一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装置通信。控制部与所述第三通信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含由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显示部读取出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在内的使用开始请求信息相应地,控制所述第三通信部使所述第三通信部将使用开始能否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装置,并且控制所述第三通信部使所述第三通信部将所述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检票系统1的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类型α的自动检票机30α的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类型β的自动检票机30β的图。

图4是示出自动检票机30α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5是示出检票机信息54以及出站许可列表56的内容的图。

图6是示出自动检票机30β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7是示出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8是示出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9是示出终端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进站时由检票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1是示出进站用信息55的内容的图。

图12是示出使用者进入进站车站、且出站之前由检票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3是示出出站时由检票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4是示出管理表84的内容的图。

图15是示出由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16是示出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18是示出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的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20是示出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由第四实施方式的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22是示出由第四实施方式的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交通系统及交通使用管理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交通系统例如是在铁路和公共汽车等的公共交通工具中进行车站的进出站和公共汽车的上下车的管理的系统。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交通系统应用于铁路车站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在各实施方式中从共同的结构开始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检票系统1的图。检票系统1例如具备a站系统10a、b站系统10b、中央服务器装置70、结算服务器装置90以及终端装置100。此外,检票系统1也可以除了a站系统10a以及b站系统10b之外,还包括多个车站系统。以下,在不区分a站系统10a和b站系统10b的情况下,简称为“车站系统10”。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对于a站系统10a中包含的结构,在附图标记的末尾附上“a”来表示,对于b站系统10b中包含的结构,在附图标记的末尾附上“b”来表示。在不区分是否是包含于某一个车站系统中的结构的情况下,省略“a”或者“b”来表示。

另外,车站系统10例如除了车站服务器20、多个自动检票机30(30a-1~30a-n(“n”是任意的自然数)、以及30b-1~30b-n)之外,还具备售票机、站务设备等。车站服务器20将经由网络nw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取得的信息经由专用线发送至自动检票机30,或者将从自动检票机30经由专用线取得的信息经由网络nw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网络nw包括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wi-fi网等。

[自动检票机]

检票系统1中的自动检票机30包括类型α的自动检票机30α和类型β的自动检票机30β。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它们中的一者或者两者。

图2是从上方观察类型α的自动检票机30α的图。自动检票机30α是对表示规定的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的图像进行处理的自动检票机。上述的码例如是qr码等的二维码、条形码等的一维码等。此外,上述的码只要是能够通过机器(自动检票机30)识别内容并且人无法通过目视确认来识别内容的码,则可以是任何的形式。

自动检票机30α具备框体31、读取器32、通过传感器38-1至38-4、上表面显示部40、正面显示部42、门44和45以及控制部50α。读取器32是“读取部”的一例。

自动检票机30α的读取器32例如设置在框体31的一端。读取器32读取由要向图2的a方向通过的使用者出示的图像中编码的信息,并将读取出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50α。

读取器32例如具备接近检测传感器、光学读取部以及灯。在使用者向读取器32出示终端装置100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时,在终端装置100靠近检测面的情况下,接近检测传感器向控制部50α输出表示物体正在靠近之意的检测信号。由此,接近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向读取器32出示了终端装置100。接近检测传感器例如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或立体摄像机等来实现。

光学读取部包括具备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的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机。另外,光学读取部也可以是如条形码读取器那样具备受光元件、放大器、信息解读部(解码部)等的装置。

光学读取部拍摄由使用者向读取器32出示的图像。光学读取部将拍摄到的图像输出到控制部50α。在光学读取部拍摄图像时,灯朝向图像照射光。

通过传感器38-1至38-4例如在自动检票机30α的通道侧的侧面设置多个。多个通过传感器38-1至38-4检测由自动检票机30α形成的通道内的使用者。通过传感器38-1至38-4例如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等实现。通过传感器38-1至38-4也可以与设置在对置的辅助设备中的通过传感器协作来检测通道内的使用者。此外,自动检票机30α也可以具备任意数量的通过传感器。以下,在不对通过传感器与其他通过传感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省略连字符(-)以后的附图标记,简单标记为通过传感器38。

上表面显示部40在向读取器32提示了图像的情况下,显示由控制部50α处理的结果。正面显示部42显示表示能否向图2的a方向通过的记号、图形、文字等。由控制部50α来确定正面显示部42的显示内容或者显示的有无。

自动检票机30α的控制部50α通过将门44以及对置的辅助设备的门45控制在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来许可或者禁止要向图2的a方向通过的使用者的通过。

图3是从上方观察类型β的自动检票机30β的图。以下,对于自动检票机30β以与自动检票机30α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自动检票机30β是将包含对自动检票机30β的信息(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检票机信息54)进行编码而得到的码(例如qr码)在内的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自动检票机。

自动检票机30β取代读取器32而具备码显示部46。码显示部46对要向图3的a方向通过的使用者显示码图像。码显示部46是“显示图像的显示部”的一例。

图4是示出自动检票机30α的功能构成的图。自动检票机30α的控制部50α例如具备检票机侧存储部52、图像处理部58、检票处理部60、通过控制部64以及检票机侧通信部66。图像处理部58、检票处理部60以及通过控制部64可以通过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的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另外,这些功能部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通过lsi(large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硬件来实现。检票处理部60是“使用开始判定部”、“使用结束判定部”或者“装置控制部”的一例。检票机侧通信部66是“第一通信部”或者“第二通信部”的一例。

检票机侧存储部52例如通过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sd卡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寄存器等的易失性的存储介质来实现。检票机侧存储部52保存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检票机信息54、出站许可列表56等。在自动检票机30α设置在出站车站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检票机信息54。另外,在自动检票机30α设置在出站车站的情况下,使用出站许可列表56,而在自动检票机30α设置在进站车站的情况下,省略出站许可列表56。

图5是示出检票机信息54以及出站许可列表56的内容的图。检票机信息54是交通工具的运营商名、设置有自动检票机30的本车站的识别信息(车站id)、表示设置有自动检票机30的车站内的位置的信息(车站内位置信息)、自动检票机30的识别信息(检票机id)、以及表示使用者通过的方向的进出站方向被相互建立对应关系的信息。

出站许可列表56是能够从该自动检票机出站的使用者id的一览信息。使用者id例如是当在终端装置100中使用或者下载检票处理应用112等时,由应用程序服务器装置发行的识别信息。出站许可列表56是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发送的信息。检票处理部60许可具有出站许可列表56中包含的使用者id的使用者出站。在使用者通过了自动检票机30之后,通过检票处理部60删除出站许可列表56中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或者将“已出站”的信息与该使用者id建立对应关系。出站许可列表56中包含的各个使用者id是“出站许可请求信息(使用许可请求信息)”的一例。

图像处理部58对从由光学读取部拍摄到的图像中获得的电子信息进行解码等处理,并转换成以位串等表示的、计算机可识别的信息。电子信息例如是指将图像的像素信息进行数组化得到的信息。图像处理部58通过上述处理读取被编码成二维码、一维码等的信息的内容。此外,也可以是光学读取部具备这样的图像解析的功能。

检票处理部60在自动检票机30α设置在进站车站的情况下,基于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图像中读取出的信息、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使用者的进站判定。另外,检票处理部60在自动检票机30α设置在出站车站的情况下,基于由读取器32读取出的出站用信息(例如使用者id)以及出站许可列表56进行出站判定。

通过控制部64基于检票处理部60的判定结果,执行许可或者禁止使用者通过的控制。在进行禁止使用者通过的控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64使门44、45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在上表面显示部40显示表示不许可通过的信息。在进行许可使用者通过的控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64使门44、45处于打开状态,或者在上表面显示部40显示表示许可通过的信息。

检票机侧通信部66与中央服务器装置70通信。检票机侧通信部66将控制部50的处理结果、存储在检票机侧存储部52中的信息等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

关于自动检票机30β的控制部50β,针对其与自动检票机30α的控制部50α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自动检票机30β的功能构成的图。自动检票机30β的控制部50β例如具备检票机侧存储部52、检票处理部60、码生成部62、通过控制部64以及检票机侧通信部66。

检票机侧存储部52保存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检票机信息54等。检票处理部60在自动检票机30β设置在进站车站的情况下,基于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图像中读取出的信息、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使用者的进站判定。检票处理部60在自动检票机30β设置在出站车站的情况下,基于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使用者的出站判定。码生成部62生成包含对检票机信息54进行编码而得到的码(例如qr码)在内的码图像,并将生成的码图像显示在上表面显示部40。

此外,自动检票机30β也可以具备自动检票机30α所具备的功能构成。另外,自动检票机30α或者自动检票机30β也可以具备能够处理存储在ic卡中的信息的功能、或能够处理磁票的功能。另外,自动检票机30α或者自动检票机30β不限于仅许可使用者单向通过,也可以通过具备主机和子机来许可使用者双向通过。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进站车站使用自动检票机30β(第一装置),在出站车站使用自动检票机30α(第二装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终端装置100从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β的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在出站时自动检票机30α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触摸面板部102的、包含对使用者id进行编码而得到的码(例如qr码)在内的id图像中读取信息。

自动检票机30β的检票处理部60相对于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将检票机信息54(至少本车站的识别信息即进站车站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检票处理部60基于与中央服务器装置70通信的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进站许可消息(进站能否信息(使用开始能否信息)),进行使用者的进站判定。

自动检票机30α的检票处理部60基于由读取器32读取出的使用者id(出站用信息(使用结束用信息))以及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出站许可列表56(请求许可基于出站用信息的出站的出站许可请求信息(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进行出站判定。

[中央服务器装置]

图7是示出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功能构成的图。中央服务器装置70例如具备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信息处理部74以及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是“第三通信部”的一例。信息处理部74是“控制部”的一例。

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与自动检票机30、结算服务器装置90以及终端装置100通信。信息处理部74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包含由终端装置100从自动检票机30的显示部中读取出的进站车站识别信息在内的进站请求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进站能否信息发送至设置在使用者要进站的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另外,信息处理部74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请求许可基于出站用信息的出站的出站许可请求信息发送至设置在使用者要出站的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存储有由信息处理部74执行的程序、设定在各车站的自动检票机的识别信息(检票机id)、车费表82、管理表84等。车费表82是车站和车站间的车费成为一览表的信息。对于管理表84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结算服务器装置]

图8是示出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功能构成的图。结算服务器装置90例如具备结算服务器侧通信部92、结算管理部94以及结算服务器侧存储部96。结算服务器侧通信部92与中央服务器装置70之间收发信息。结算管理部94基于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委托进行结算处理,并使用结算服务器侧通信部92将结算处理的结果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结算服务器侧存储部96存储有由结算管理部94执行的程序、结算信息98等。结算信息98是指,使用者的姓名、结算的方法(例如基于信用卡的结算、基于银行账户的结算、基于电子货币的结算等)、与结算方法相对应的信息(银行账号、信用卡号码等)。

[终端装置]

图9是示出终端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终端装置100例如具备触摸面板部102、终端侧通信部104、终端处理部106、摄像机108以及终端侧存储部110。触摸面板部102将受理由使用者进行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以及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形成为一体。此外,终端装置100也可以取代具备触摸面板部102(或者除了触摸面板部102之外),例如具备按钮、键盘、鼠标、麦克风、触摸面板等操作部以及显示部。

终端侧通信部104经由由未图示的无线基站进行中转的蜂窝网、wi-fi网、专用线路、提供商、互联网等与中央服务器装置70通信。

终端处理部106通过由cpu等处理器执行存储在终端侧存储部110中的程序(例如,检票处理应用112)来实现。程序例如可以经由网络nw从应用程序服务器下载,也可以将存储在sd卡等的可搬运型存储介质中的程序安装到终端装置100。在使用者最初使用或者下载检票处理应用112等时,使用者在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中,操作触摸面板部102,进行姓名的输入、用于使规定的处理能够执行的密码、铁路车费的结算方法的选择等的使用者登记。使用者根据所选择的结算方法,进行信用卡号、银行账号等的输入。进行了使用者登记的信息经由应用程序服务器被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以及结算服务器装置90,并被存储在各服务器装置的存储部。此外,中央服务器装置70也可以具有与应用程序服务器等同的功能。

终端处理部106对从摄像机108拍摄到的图像中获得的电子信息进行解码等处理,转换成用位串等表示的、计算机可识别的信息。终端处理部106读取通过上述处理被编码成qr码等二维码、条形码等一维码等的信息的内容。终端处理部106生成包含对使用者id进行编码而得到的码(例如qr码)在内的id图像,并将生成的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另外,终端处理部106进行与在自动检票机30中进行的检票处理相伴的处理。终端侧存储部110保存由处理器执行的检票处理应用112等程序。

[检票系统的处理的概要]

图10是示出进站时由检票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图。在进站车站中,使用者通过规定的操作启动检票处理应用112时,检票处理应用112启动,由此终端装置100的摄像机被控制为开启状态。在该状态下,使用者拍摄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上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被编码在码图像中的检票机信息54。

终端处理部106将对取得的检票机信息54追加了使用者id的进站用信息55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图11是示出进站用信息55的内容的图。中央服务器装置70在取得进站用信息55时,将进站用信息与管理表84的对应项目建立对应关系,并将进站许可消息(进站能否信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接收到进站许可消息时,许可使用者进站。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

此外,为了抑制使用被复制的图像等,也可以每隔规定期间变更检票机信息54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qr码等的二维码)。另外,检票机信息54中也可以包含日期时间和规定的密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中央服务器装置70在未与使用者id一起接收到规定的密码的情况下,或者在超过了信息的有效期间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进行了非正当的检票处理,因此不许可使用者的进站。

另外,终端装置100也可以在将进站用信息55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之前,在触摸面板部102显示用于输入预先由使用者设定的密码的图像,在由使用者输入了密码的情况下,将进站用信息55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另外,终端装置100也可以在将进站用信息55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之前,将受理发送指示的发送指示按钮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在由使用者操作了发送指示按钮的情况下,将进站用信息55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

图12是示出使用者进入进站车站且出站之前由检票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图。在进入进站车站且从出站车站出站之前,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向终端装置100发送可成为出站车站的车站(特定场所)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一览列表。出站车站是指,例如与管理进站车站的铁路运营商或者与管理进站车站的铁路运营商协作的铁路运营商运营的路线上的车站。通过如此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向终端装置100发送车费,即使在存在车费修订的情况下,通过改写车费表82的内容,也能够应对车费修订,无需更新诸如下载到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

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在接收到一览列表时,在触摸面板部102显示一览列表。使用者从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的一览列表中选择铁路运营商、路线、出站车站时,终端处理部106将使用者id以及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此外,终端处理部106也可以请求使用者输入密码,在输入了密码的情况下,将使用者id以及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

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信息时,将使用者id、选择出的出站车站、以及车费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接收到使用者id、选择出的出站车站、以及车费的信息时,使用相对于使用者id设定的结算方法,判定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并将判定结果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

此外,结算服务器装置90可以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管理的服务器装置,也可以是向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管理的服务器装置委托进行结算的服务器装置。例如,如果是向银行委托进行结算的服务器装置,则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向银行的服务器装置询问结算金额是否在使用者开设的银行账户的余额之内,接收对询问的回答,并基于接收结果判定能否结算。

中央服务器装置70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能够结算的判定结果时,将判定结果发送至终端装置100,并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使用者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

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表示能够结算的信息时,将接收到的信息存储在终端侧存储部110。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将接收到的信息存储在检票机侧存储部52。

在上述的处理中,对向一个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发送出站许可列表5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出站许可列表56也可以被发送至多个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例如,出站许可列表56还可以被发送至能够用与到达使用者选择出的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相同的车费(或者在车费之内)出站的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使用者指定规定的区间(例如220日元区间)来取代指定特定的出站车站的情况下,出站许可列表56被发送至所指定的区间、或者区间内的全部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服务器装置70除了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之外(或者取而代之),还将与多个区间相对应的金额的信息包含在一览列表中发送至终端装置100。终端装置100将与多个区间相对应的金额的信息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由此,使用者能够出站的车站的自由度提高。

图13是示出在出站时由检票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概要的图。在使用者从出站车站出站时对终端装置100进行规定的操作时,id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之后,使用者使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的读取器32读取被编码到id图像中的信息。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在被编码到id图像中的使用者id与出站许可列表56的使用者id一致的情况下,许可使用者出站。由此,使用者能够从出站车站出站。

在使用者从出站车站出站之后,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将与已出站的使用者相对应的使用者id(已出站使用者id)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时,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设置于发送了出站许可列表56的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已出站使用者id的发送源的自动检票机以外的自动检票机30)。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的自动检票机30从出站许可列表56中删除已出站使用者id。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处理,在管理表84中,由自动检票机30、结算服务器装置90、以及终端装置100发送的信息、中央服务器装置70处理后的信息被建立对应关系。图14是示出管理表84的内容的图。在管理表84中,由终端装置100发送的进站用信息55、接收到进站用信息的时刻(进站时刻)、由使用者在终端装置100中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信息、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判定结果、使用者出站的出站车站、以及在其他检票系统1的处理中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或者取得)的信息被相互建立对应关系。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参照管理表84,识别使用者的状况或者管理与铁路相关的业务。例如,在出站车站的车站工作人员的窗口中进行使用者的检票处理时,从工作人员操作的站务设备向中央服务器装置70询问使用者的进站车站时,中央服务器装置70将使用者的进站车站发送至站务设备。由此,车站工作人员能够进行针对使用者的补交处理。

如上所述,使用者能够使用终端装置100来使用交通工具,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另外,使用者能够在进入车站之前购入车票,或者能够不对终端装置100进行繁琐的操作而使用交通工具。进一步,在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中,管理了使用者的交通工具的使用状况,因此对交通工具的管理者来说便利性也提高。

图15是示出由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首先,在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被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启动时,终端处理部106启动摄像机(步骤s100)。自动检票机30的码生成部62将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步骤s102)。接下来,在终端装置100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检票机信息54(步骤s104),生成进站用信息55,并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106)。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进站用信息55,并将进站用信息55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步骤s108),并将进站许可消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110)。在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检票处理部60)接收到进站许可消息时,将门44、45控制为打开状态,许可使用者通过(步骤s112)。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从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取得与使用者的进站车站相对应的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步骤s114),并将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一览列表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116)。

接下来,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接收到一览列表时,将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步骤s118)。在由使用者选择出出站车站时,终端处理部106将使用者id、以及使用者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120)。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将使用者id、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步骤s122)。接下来,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进行能否进行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步骤s124),并将能否判定结果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126)。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可能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设置在出站车站的各个自动检票机30(步骤s128、s130)。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将出站许可列表56存储在检票机侧存储部52(步骤s132、s134)。

进一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将能否判定结果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136)。此外,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不能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100发送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或者督促在出站车站的车站工作人员窗口进行补交处理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将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信息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并向使用者通知不能进行结算等。

接下来,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时,将能否判定结果存储到终端侧存储部110。使用者操作终端装置100,将id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步骤s138)。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者将图像遮盖于自动检票机30的读取器32时,读取器32取得被编码到图像中的使用者id。之后,在所取得的使用者id与出站许可列表56的使用者id一致的情况下,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许可使用者出站(步骤s140)。此外,检票处理部60基于通过传感器38的检测结果,在使用者未通过自动检票机30的情况下,将读取器32控制为关闭状态,抑制后续的使用者的使用。

接下来,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检票处理部60)将已出站使用者id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142)。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时,委托发送了出站许可列表56的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将已出站使用者id从出站许可列表56中删除(步骤s144)。之后,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的删除委托的检票处理部60删除存储于检票机侧存储部52的出站许可列表56中的、与已出站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id(步骤s146)。

另外,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已出站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确定与已出站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如此,在使用者从车站出站之后到结算确定为止,即使在使用者将出站车站从事前选择出的车站变更为其他车站的情况下,也无需进行取消结算等的繁琐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的处理中,对将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qr码等的二维码和条形码等的一维码不限于图像,也可以是印刷物等。在这种情况下,在进入车站内时,印刷有二维码等被编码的信息的印刷物粘贴在使用者容易拍摄的地方(例如自动检票机30的框体31的上表面部等)。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对出站许可列表56被存储在检票机侧存储部5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出站许可列表56也可以被存储在车站服务器20的存储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在取得使用者id时,向车站服务器20询问所取得的使用者id是否与出站许可列表56的使用者id一致,并基于对询问的答复,判定使用者能否通过。另外,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也可以向中央服务器装置70询问所取得的使用者id是否与出站许可列表56的使用者id一致。

图16是示出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为止(步骤s200)。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时,将所取得的信息与管理表84的对应项目建立对应关系(步骤s202),并将进站许可消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204)。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取得与使用者的进站车站相对应的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并将出站车站以及到达这些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一览列表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206)。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由使用者选择出的出站车站的信息为止(步骤s208)。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出站车站的信息时,委托结算服务器装置90进行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步骤s210)。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为止(步骤s212)。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时,判定接收到的能否判定结果是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还是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步骤s214)。

在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216),并且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各个自动检票机30(步骤s218)。在接收到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220)。由此,本流程的一个进程的处理结束。

此外,信息处理部74在步骤s218的处理之后待机,直至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为止,在接收到已出站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已出站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结算完成的信息的情况下,向已进行了结算的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发送结算完成的通知。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与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包含由终端装置100从码显示部46读取出的进站车站的识别信息在内的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进站许可消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并且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由此能够提高对于使用者而言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终端装置100从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在出站时自动检票机30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中读取信息。与此相对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自动检票机30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中读取信息,在出站时终端装置100从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并执行检票处理。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进站车站中使用自动检票机30α(第一装置),在出站车站中使用自动检票机30β(第二装置)。

自动检票机30α的检票处理部60控制检票机侧通信部66,使检票机侧通信部66将检票机信息54(本车站的识别信息即进站车站识别信息)以及由读取器32读取出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

自动检票机30β的检票处理部60相对于终端装置100将由码生成部62生成的、检票机信息54(至少本车站的识别信息即出站车站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另外,检票处理部60根据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出站许可列表56(许可出站的信息),许可使用者出站。

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接收由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α发送的使用者id(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检票机信息54(进站车站识别信息)、以及由终端装置100发送的使用者id(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出站车站的识别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出站许可列表56(许可出站的信息)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β。

图17是示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首先,在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被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启动时,终端处理部106将至少使用者id被编码而得到的id图像(qr码)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步骤s300)。接下来,使用者使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的读取器32读取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时,检票处理部60取得使用者id,并生成包含所取得的使用者id的进站用信息55(步骤s302),并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304)。此时,许可使用者通过。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进站用信息55,并将进站用信息55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步骤s306)。

接下来,自动检票机30的码生成部62将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步骤s308)。接下来,在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被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启动时,终端处理部106启动摄像机。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者使终端处理部106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步骤s310),并将所取得的信息以及使用者id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312)。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取得使用者的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步骤s314),并将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316)。

接下来,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时,使触摸面板部102显示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以及请求输入密码的图像(步骤s318)。在由使用者输入了密码时,终端装置100将使用者id以及判定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请求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320)。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将使用者id以及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并委托进行能否判定(步骤s322)。接下来,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判定能否进行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的结算(步骤s324),并将能否判定结果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326)。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能否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在步骤s312中发送的检票机信息54中包含的检票机id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328)。自动检票机3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使门44、45处于打开状态,许可使用者出站(步骤s330)。

另外,自动检票机30在许可使用者出站之后,将表示许可出站的信息与该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一起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该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确定与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

图18是示出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为止(步骤s400)。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时,将所取得的信息与管理表84的对应项目建立对应关系(步骤s402)。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为止(步骤s404)。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时,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导出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并将导出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406)。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表示能否进行结算的能否判定请求为止(步骤s408)。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能否判定请求时,委托结算服务器装置90进行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判定(步骤s410)。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为止(步骤s412)。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时,判定接收到的能否判定结果是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还是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步骤s414)。

在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416),并且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各个自动检票机30(步骤s418)。在接收到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420)。由此,本流程的一个进程的处理结束。

此外,信息处理部74在步骤s416的处理之后待机,直至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为止,在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该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结算完成的信息的情况下,向已进行了结算的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发送结算完成的通知。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接收由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发送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进站车站的识别信息、以及由终端装置100发送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出站车站的识别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许可使用者出站的信息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由此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者进入进站车站并且从出站车站出站之前,无需操作终端装置100来选择出站车站,因此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终端装置100从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在出站时自动检票机30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中读取信息。与此相对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以及出站时终端装置100从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并执行检票处理。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进站车站以及出站车站中使用自动检票机30β(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

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β的检票处理部60相对于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将由码生成部62生成的、检票机信息54(至少本车站的识别信息即进站车站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另外,检票处理部60基于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进站许可消息(进站能否信息),进行使用者的进站判定。

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β的检票处理部60相对于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将由码生成部62生成的、检票机信息54(至少本车站的识别信息即出站车站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另外,检票处理部60基于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出站许可列表(许可出站的信息),许可使用者出站。

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接收由终端装置100发送的使用者id(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进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进站车站识别信息)、以及由终端装置100发送的使用者id(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出站车站识别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出站许可列表56(许可出站的信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β。

图19是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的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首先,在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被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启动时,终端处理部106启动摄像机(步骤s500)。自动检票机30的码生成部62将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步骤s502)。接下来,在使用者使终端处理部106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检票机信息54(步骤s504),生成进站用信息55,并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506)。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进站用信息55,将进站用信息55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步骤s508),并将进站许可消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510)。在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检票处理部60)接收到进站许可消息时,将门44、45控制为打开状态,并许可使用者通过(步骤s512)。

接下来,自动检票机30的码生成部62将码图像显示在码显示部46(步骤s514)。接下来,在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被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启动时,终端处理部106启动摄像机(步骤s516)。接下来,在使用者使终端装置100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步骤s518),并将取得的信息以及使用者id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520)。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取得使用者的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步骤s522),并将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524)。

接下来,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时,使触摸面板部102显示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以及请求输入密码的图像(步骤s526)。在由使用者输入了密码时,终端处理部106将使用者id以及判定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请求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528)。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将使用者id以及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并委托进行能否判定(步骤s530)。接下来,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进行能否进行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步骤s532),并将能否判定结果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534)。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能否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在步骤s520中发送的检票机信息54中包含的检票机id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536)。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使门44、45处于打开状态,许可使用者出站(步骤s538)。

另外,自动检票机30在许可使用者出站之后,将表示许可出站的信息与该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一起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该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确定与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

图20是示出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为止(步骤s600)。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时,将所取得的信息与管理表84的对应项目建立对应关系(步骤s602),并将进站许可消息发送至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604)。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为止(步骤s606)。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时,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导出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并将导出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608)。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表示能否进行结算的能否判定请求为止(步骤s610)。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判定请求时,委托结算服务器装置90进行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判定(步骤s612)。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为止(步骤s614)。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时,判定接收到的能否判定结果是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还是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步骤s616)。

在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618),并且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各个自动检票机30(步骤s620)。在接收到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622)。由此,本流程的一个进程的处理结束。

此外,信息处理部74在步骤s620的处理之后待机,直至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为止,在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该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结算完成的信息的情况下,向已进行了结算的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发送结算完成的通知。

在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接收由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发送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进站车站的识别信息、以及由终端装置100发送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出站车站的识别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由此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终端装置100从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在出站时自动检票机30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中读取信息。与此相对地,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进站时以及出站时自动检票机30从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中读取信息,并执行检票处理。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进站车站以及出站车站中使用自动检票机30α。

自动检票机30α的检票处理部60将由读取器32读取出的使用者id(进站用信息)以及检票机信息54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检票处理部60基于由读取器32读取出的使用者id(出站用信息)以及检票机侧通信部6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的出站许可列表56(请求许可基于出站用信息的出站的出站许可请求信息),进行出站判定。

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从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α接收由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α的读取器32读取出的使用者id(包含进站车站识别信息的进站请求信息)、并从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α接收由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α的读取器32读取出的使用者id(包含出站车站识别信息的出站请求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出站许可列表56(出站许可请求信息)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α。

图21是示出由第四实施方式的检票系统1执行的处理的时序图。首先,在终端装置100的检票处理应用112被进行规定的操作而启动时,终端处理部106将id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步骤s700)。接下来,使用者使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的读取器32读取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的id图像时,检票处理部60取得使用者id,生成包含所取得的使用者id的进站用信息55(步骤s702),并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704)。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进站用信息55,并将进站用信息55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侧存储部80(步骤s706)。

接下来,使用者操作终端装置100,将id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步骤s708)。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者将id图像遮盖于自动检票机30的读取器32时,读取器32从id图像中取得使用者id(步骤s710)。之后,检票处理部60将所取得的使用者id以及检票机信息54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712)。

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时,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导出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步骤s714),并将导出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716)。

接下来,终端装置100的终端处理部106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时,将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以及请求输入密码的图像显示在触摸面板部102(步骤s718)。在由使用者输入了密码时,终端处理部106将使用者id以及判定使用者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请求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720)。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将使用者id以及到达出站车站为止的车费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并委托进行能否判定(步骤s722)。接下来,结算服务器装置90进行能否进行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的结算的判定(步骤s724),并将能否判定结果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步骤s726)。

接下来,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能否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在步骤s712中发送的检票机信息54中包含的检票机id的自动检票机30)(步骤s728)。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使门44、45处于打开状态,并许可使用者出站(步骤s730)。

另外,自动检票机30在许可使用者出站之后,将表示许可出站的信息与该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一起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在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该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结算服务器装置90的结算管理部94确定与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

图22是示出由第四实施方式的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为止(步骤s800)。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进站用信息55时,将所取得的信息与管理表84的对应项目建立对应关系(步骤s802)。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为止(步骤s804)。信息处理部74从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出站车站的检票机信息54时,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导出从进站车站至出站车站的车费,并将导出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806)。

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能否判定请求为止(步骤s808)。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能否判定请求时,委托结算服务器装置90进行能否进行车费的结算的能否判定(步骤s810)。接下来,信息处理部74待机,直至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为止(步骤s812)。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能否判定结果时,判定接收到的能否判定结果是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还是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步骤s814)。

在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74将表示能够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816),并且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各个自动检票机30(步骤s818)。信息处理部74在接收到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不能进行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00(步骤s820)。由此本流程的一个进程的处理结束。

此外,信息处理部74在步骤s818的处理之后待机,直至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为止,在接收到已出站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的情况下,将请求确定与该使用者id相对应的使用者的结算的信息发送至结算服务器装置90。之后,信息处理部74在从结算服务器装置90接收到表示结算完成的信息的情况下,向已进行了结算的使用者的终端装置100发送结算完成的通知。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央服务器装置70与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接收由进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发送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进站车站的识别信息、以及由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发送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和出站车站的识别信息相应地,控制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使中央服务器侧通信部72将出站许可列表56发送至出站车站的自动检票机30,由此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交通系统用于铁路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交通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公共汽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公共汽车的乘降口设置具有与自动检票机30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管理装置。管理装置是“第一装置”或者“第二装置”的一例。即,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的一者或者两者能够移动。另外,该管理装置进一步具备取得基于驾驶员的操作输出的当前公共汽车所在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的功能、或者从gps卫星等取得自身装置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测位部等。即,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中的一者或者两者具备基于自身装置的管理者的操作取得识别信息的取得部、以及取得自身装置的当前位置的信息的取得部中的一者或者两者。另外,中央服务器装置70具备相对于乘车时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和下车时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之间的区间的、车费被建立对应关系的车费表,或相对于乘车时的位置信息和下车时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区间的、车费被建立对应关系的车费表。例如,使用者在乘车以及下车时,将id图像遮盖于读取器32。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取得上下车时从管理装置(或者终端装置100)发送来的使用者的id、以及乘车时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和使用者的id、以及下车时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并基于取得的信息以及车费表,取得使用者的能否判定结果,并将出站许可列表发送至下车时使用的自动检票机30。由此,使用者能够进行公共汽车的上下车。此外,交通系统不限于铁路、公共汽车,还能够应用于路面电车、快速公交(brt;busrapidtransit)、渡轮、航空器、索道、在车辆内进行车费的补交的电车等的交通系统。

例如,假设在公共汽车等中设置有进站用的自动检票机30、以及出站用的自动检票机30。此外,也可以是1台自动检票机30兼用作进站用与出站用。进站用以及出站用的自动检票机30进一步包括从gps卫星等取得自身装置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测位部、以及将由位置测位部取得的位置信息转换为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的转换处理部。转换处理部基于预先将位置信息与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相互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对应信息,将位置信息转换为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

以下,分别以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参照图1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例如,在使用者乘坐公共汽车时,终端装置100读取显示在自动检票机30的码显示部46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检票机信息54,生成进站用信息55,并将所生成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参照图15的步骤s104以及步骤s106)。在该进站用信息55中包含转换处理部的处理结果、即公共汽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此外,在进站用信息55中也可以取代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而包含乘车时的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服务器装置70执行与转换处理部同样的处理。另外,由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发送的出站许可列表56中包含将使用者能够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与使用者id建立了对应关系的信息(参照图15的步骤s128、s130)。自动检票机30的检票处理部60在使用者下车时,在要下车的公交车站,在取得的使用者id与出站许可列表56的使用者id相符、并且相符的使用者id与要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被建立对应关系的情况下,许可使用者下车(参照图15的步骤s140)。

另外,参照图17,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乘车时使用的自动检票机30向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发送的进站用信息55中包含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参照图17的步骤s304)。另外,在由自动检票机30的码生成部62生成的码图像中包含具有要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在内的检票机信息54。使用者使终端处理部106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码图像。之后,终端装置100取得包含要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在内的检票机信息54,并将取得的信息以及使用者id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参照图17的步骤s308~步骤s312)。另外,自动检票机3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许可使用者下车(参照图17的步骤s330)。

另外,参照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例如,在使用者乘坐公共汽车时,当终端装置100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时,终端处理部106取得检票机信息54,生成进站用信息55,并将生成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参照图19的步骤s504以及步骤s506)。在该进站用信息55中包含转换处理部的处理结果、即公共汽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另外,使用者使终端处理部106读取显示在码显示部46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码图像,取得包含要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的检票机信息54,并将取得的信息以及使用者id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参照图19的步骤s514~步骤s520)。另外,自动检票机3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许可使用者下车(参照图19的步骤s538)。

另外,参照图21,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自动检票机30向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发送的进站用信息55中包含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参照图21的步骤s704)。另外,使用者在下车时将显示在终端装置100的id图像遮盖于自动检票机30的读取器32时,自动检票机30从id图像中取得使用者id,并将取得的使用者id以及包含要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识别信息在内的下车所使用的检票机信息54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装置70(参照图21的步骤s710、s712)。之后,中央服务器装置70的信息处理部74接收到使用者id以及下车所使用的检票机信息54时,参照车费表82以及管理表84,导出从乘车的公交车站到下车的公交车站的车费,并将导出的车费发送至终端装置100(参照图21的步骤s716)。另外,自动检票机30从中央服务器装置70接收到出站许可列表56时,许可使用者下车(参照图21的步骤s730)。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具有第一装置、第二装置以及服务器装置,能够提高对于使用者而言的便利性,其中,所述第一装置在交通工具的使用开始时被使用,并且具有:显示部,向使用者的终端装置显示至少自身装置的识别信息即第一识别信息被编码而得到的图像;第一通信部,与服务器装置通信;以及使用开始判定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使用开始能否信息,进行所述使用者能否开始交通工具的使用的使用开始判定,所述第二装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结束时被使用,并且具有:读取部,从显示在所述终端装置的图像中读取表示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结束的使用结束用信息;第二通信部,与服务器装置通信;以及使用结束判定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出的使用结束用信息和所述第二通信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进行所述使用者能否结束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的使用结束判定,所述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许可基于所述使用结束用信息的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结束,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第三通信部,与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第一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装置通信;以及控制部,与所述第三通信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含由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显示部读取出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在内的使用开始请求信息相应地,控制所述第三通信部使所述第三通信部将使用开始能否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装置,并且控制所述第三通信部使所述第三通信部将所述使用结束许可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装置。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背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被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或主旨中同样地,被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