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4656发布日期:2021-01-12 07:4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识别技术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是一种以指静脉验证方式为主、ic卡、二维码验证方式为辅的门禁管理设备,应用于智能(智慧)小区门禁等场所。



背景技术:

指静脉识别是静脉识别的一种,首先通过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手指静脉分布图,从手指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利用ccd摄像头获取手指静脉的图像,将手指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利用近红外线穿透手指后所得的静脉纹路影像来进行个人识别,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世界上最尖端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中,因其是利用外部看不到的生物内部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所以作为具有高防伪性的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备受瞩目。目前常规的指静脉门禁设备主要以单机为主,同一设备的验证人数基本都为三五百左右,人数多了偶尔还会出现误识别的现象,辅助验证方式也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款解决现有设备由于单机设备验证的局限性导致同一设备验证人数有限且验证精度不够,辅助验证方式也有限问题的门禁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以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由于单机设备验证的局限性导致同一设备验证人数有限且验证精度不够,辅助验证方式也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包括:

壳体,设有扫码区、刷卡区和指静脉识别区;

指静脉识别组件,设置于所述指静脉识别区上,所述指静脉识别组件通过以太网与指静脉服务器电连接;

门禁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门禁控制组件通过以太网与应用服务器电连接,所述门禁控制组件分别与电子锁具和所述指静脉识别组件电连接;

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门禁控制组件和所述指静脉识别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静脉识别组件包括:

指静脉模块,设置于所述指静脉识别区上,所述指静脉模块分别与所述指静脉服务器、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门禁控制组件电连接;

验证指示灯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验证指示灯模块分别与所述指静脉模块和所述门禁控制组件电连接;

识别指示灯,与所述指静脉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前壳体,设有所述扫码区、所述刷卡区和所述指静脉识别区;

后壳体,与所述前壳体连接、且设有散热栅格;

壁挂板,与所述后壳体连接、且设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门禁控制组件包括:

主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应用服务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指静脉识别组件电连接;

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信号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电子锁具电连接;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前壳体上、且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

扫码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与所述扫码区相对应;

刷卡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与所述刷卡区相对应;

rs-485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电子锁具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

时钟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设有充电电池;

flash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口模块设有一路继电器信号输出接口、一路光耦输入接口和两路普通信号输入接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四周采用流线型设计,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壁挂板上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还设有显示屏放置孔、喇叭孔和指示灯孔,所述指静脉识别区向外凸出形成凸台,所述刷卡区设置于凸台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上设有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喇叭孔相对应。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是一种以联机识别指静脉的验证方式为主,实现指静脉、ic卡、二维码多种验证方式为一体的门禁设备,本设备不是单机验证,而是通过架设指静脉验证服务器的方式采用云端验证,如果验证人数过多可通过添加服务器的方式增加性能,提升验证效率,辅助的ic卡和二维码也适合常规通用的验证方式,设备的整体外观高端美观。本实用新型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由于单机设备验证的局限性导致同一设备验证人数有限且验证精度不够,辅助验证方式也有限的问题,指静脉的云端验证方式使得使用人数理论上无限制,且可以采用多种验证方式,用户选择度高,外形美观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爆炸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10中:

1、壳体;2、指静脉识别组件;3、电源模块;4、门禁控制组件;11、前壳体;12、后壳体;13、壁挂板;14、通孔;21、指静脉模块;22、验证指示灯模块;41、信号传输模块;42、主控制器;43、存储模块;44、显示屏;45、电路板;111、扫码区;112、刷卡区;113、指静脉识别区;114、显示屏放置孔;115、喇叭孔;116、指示灯孔;121、散热栅格;131、安装孔;411、扫码模块;412、刷卡模块;413、rs-485接口;414、接口模块;431、时钟模块;432、flash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包括壳体1、指静脉识别组件2、门禁控制组件4和电源模块3,其中壳体1设有扫码区111、刷卡区112和指静脉识别区113;指静脉识别组件2设置于指静脉识别区113上、且通过以太网与指静脉服务器电连接;门禁控制组件4设置于壳体1内、且通过以太网与应用服务器电连接,门禁控制组件4分别与电子锁具和指静脉识别组件2电连接;电源模块3分别与门禁控制组件4和指静脉识别组件2电连接。

具体的是,该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壳体1安装于墙面上,电源模块3为整个设备供电的同时平衡供电模块与主控制器42等组件之间的电压,避免电压过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或电压过小设备运行出现故障等问题,该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整体电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指静脉识别部分包括指静脉识别组件2,一个是门禁控制部分包括门禁控制组件4,指静脉识别组件2通过以太网口与指静脉服务器通信,门禁控制组件4通过以太网口与应用服务器通信。门锁的开关量、辅助验证方式以及屏幕显示内容都由门禁控制组件4管理。指静脉验证方式为云端验证是由指静脉识别组件2通过网口独立完成的,指静脉识别组件2采集出相对清晰的指静脉图片,将清晰的指静脉图片发送给指静脉服务器,再由指静脉服务器端对比生成验证结果并通知给指静脉识别组件2,指静脉识别组件2再将验证结果通知给门禁控制组件4,由门禁控制组件4做出相关动作。

该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是一种以联机识别指静脉的验证方式为主,实现指静脉、ic卡、二维码多种验证方式为一体的门禁设备,本设备不是单机验证,而是通过架设指静脉验证服务器的方式采用云端验证,如果验证人数过多可通过添加服务器的方式增加性能,提升验证效率,辅助的ic卡和二维码也适合常规通用的验证方式,设备的整体外观高端美观。该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由于单机设备验证的局限性导致同一设备验证人数有限且验证精度不够,辅助验证方式也有限的问题,指静脉的云端验证方式使得使用人数理论上无限制,且可以采用多种验证方式,用户选择度高,外形美观适于广泛推广。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指静脉识别组件2包括指静脉模块21、验证指示灯模块22和识别指示灯,其中指静脉模块21设置于指静脉识别区113上,指静脉模块21分别与指静脉服务器、电源模块3和门禁控制组件4电连接;验证指示灯模块2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验证指示灯模块22分别与所述指静脉模块21和所述门禁控制组件4电连接;识别指示灯与指静脉模块21电连接。指静脉模块21包括放置腔体,识别指示灯设置于放置腔体内,手指置于放置腔体内,指静脉模块21识别到手指静脉特征,识别指示灯亮起,提示用户正在获取指静脉图像信息,指静脉模块21将获取的指静脉图像信息传输至指静脉服务器进行,验证结果传输至指静脉模块21,指静脉模块21控制验证指示灯模块22亮起,显示验证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门禁控制组件4包括主控制器42、存储模块43、信号传输模块41和显示屏44,其中主控制器42设置于壳体1内,主控制器42通过以太网与应用服务器电连接,主控制器42分别与电源模块3和指静脉识别组件2电连接;存储模块43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41分别与主控制器42和电子锁具电连接;显示屏44设置于前壳体11上、且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41包括扫码模块411、刷卡模块412、rs-485接口413和接口模块414,其中扫码模块411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且与扫码区111相对应;刷卡模块412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且与刷卡区112相对应;rs-485接口413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接口模块414分别与主控制器42和电子锁具电连接。存储模块43包括时钟模块431和flash模块432,其中时钟模块431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且设有充电电池;flash模块432与主控制器42电连接。接口模块414设有一路继电器信号输出接口、一路光耦输入接口和两路普通信号输入接口。显示屏44上设有喇叭,喇叭与喇叭孔115相对应。

主控制器42包括stm32,对输入信号进行识别、传输,将反馈信号最终传输至电子锁具,控制电子锁具的开关。时钟模块431包括ds1302z,实时获取当前时间,与flash模块432配合使用,记录开关门的时间等相关信息。flash(flashmemory闪存)模块432存储空间可以选择128mb,进行大量刷卡记录的储存。接口模块414的继电器信号输出接口连接并控制电子锁具的继电器,实现电子锁具的开关控制,其光耦输入接口可以接入消防信号、报警信号等24v电压信号,其普通信号输入接口可以作为备用接口。rs-485接口413有利于在远距离条件下以及电子噪声大的环境下有效传输信号。门禁控制组件4还包括电路板45,电路板45分别与主控制器42、存储模块43和信号传输模块41连接,电路板45与后壳体12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或粘连,电路板45起固定作用的同时使结构更简洁。

用户操作过程中,主控制器42控制显示屏44实时显示操作步骤,视频显示及语音提示同步进行,指导用户按指定步骤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视频显示及语音提示,同时控制与其连接的验证指示灯模块22显示验证结果。指静脉方式验证时,指静脉模块21验证获得的验证结果传输至主控制器42,主控制器42处理后传输至接口模块414,经由接口模块414的继电器信号输出接口输出信号,控制电子锁具继电器,继而实现对电子锁具的开关控制。ic卡或电子码方式验证时,用户刷卡或扫码,刷卡模块412或扫码模块411获取相应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42,主控制器42将处理后的信息进行本机验证或传输至应用服务器进行验证,本机验证后验证结果会传输至应用服务器和存储模块43进行开关门信息的存储,应用服务器验证结果会进行存储并传输至主控制器42,主控制器42传输至存储模块43进行存储,主控制器42获取的最终验证结果传输至接口模块414,经由接口模块414的继电器信号输出接口输出信号,控制电子锁具继电器,继而实现对电子锁具的开关控制。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静脉门禁管理设备的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包括前壳体11、后壳体12和壁挂板13,其中前壳体11设有扫码区111、刷卡区112和指静脉识别区113,指静脉识别区113与指静脉模块21连接;后壳体12与前壳体11连接、且设有散热栅格121;壁挂板13与后壳体12连接、且设有安装孔131。前壳体11还设有显示屏放置孔114、喇叭孔115和指示灯孔116,指静脉识别区113向外凸出形成凸台,刷卡区112设置于凸台的侧壁上。壳体1四周采用流线型设计,后壳体12与壁挂板13上设有通孔14,所有走线由此通孔14穿出。散热栅格121与电路板45连接,有利于对电路板45进行支撑,同时对电路板45上连接的各组件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

具体的是,设备整体采用壁挂的方式安装,安装孔131符合常用的86线盒尺寸,壳体1四周采用流线型设计配合显示屏44使整个设备更加高端美观,同时流线型设计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避免灰尘在壳体1表面堆积。前壳体11正面左边为显示屏44,显示屏44包括4.3寸液晶屏,喇叭孔115设置于显示屏44下方,为使用者提供视频和音频的指示;前壳体11左上角为扫码模块411,用于扫描识别电子码;右边突起部分与指静脉模块21连接,指静脉模块21的放置腔体内有蓝色识别指示灯,放置腔体下方有验证指示灯模块22,显示验证成功或失败;显示屏44和指静脉模块21中间为刷卡区11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壳体1各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