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分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308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币分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送装置、特别是但不只是涉及用于自动售货机、娱乐或游戏机、零钱换取机或任何其他处理硬币或辅币的机器中的硬币或辅币处理装置。
为简单起见,整个说明书中将使用硬币一词代表硬币和辅币两者。
本发明对在本申请人的国际专利申请号PCT/GB96/01793中所描述的装置型式是特别适用的。
在这类一般型式的装置中,硬币由一转子从贮存室中拾取并使之移向出口。该转子上具有使硬币向出口移动的多个柱销。
设有触导部件(wiping member),用于接触所述移动的硬币并引导它们离开转子和进入出口。
硬币可能受到磨损或轻微弯曲,从而每当硬币被引导入出口时,总是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由于它们自身的形状或由于它们压住且楔住另一硬币而使得薄的或变形的硬币在进入出口时将引起卡住现象。
如果卡住现象是严重的,则可能需要拆卸装置,这导致耗费的停机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大容易卡住的这类一般型式的硬币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硬币处理装置包括一转子和一触导装置;转子可转动以将硬币向一出口方向移动;触导装置接触硬币并引导它们进入出口,触导装置具有与转子表面间隔开的逸出凹槽以便接纳不正确地座落在转子表面上的一个硬币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减少该不正确地座落着的硬币会卡住另一硬币的危险。
优选地,逸出凹槽的深度稍大于硬币厚度,而其宽度稍小于硬币直径。这确保硬币不可能完全进入凹槽,否则可能在该凹槽内导致卡住硬币,而这是难于消除的现象。如果有卡住现象,则由于卡住的硬币不能完全进入逸出槽,因此这处于可控制的状态。虽然卡住的硬币不可能向前运动,但它们并不楔住在一起,因而对它们的反向运动没有阻碍。因此借助已知的防卡住机构可以排除卡住现象而无需拆卸装置,如果硬币的向前运动受阻碍,该防卡住机构可用来使转子临时反转。
触导部件与一隔板相配合并同转子的一部分一起限定一出口。
隔板可以与触导装置的本体形成整体。
以下将参照附图借助于实例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

图1为本发明硬币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正视图;图2和3为本装置的触导区的正视图,分别示出本装置能够克服的两种形式的潜在卡住状态;图4示出正常操作情况下触导区的剖面图;图5为表示图2所示情况的触导区的剖面图;以及图6为表示图3所示情况的剖面图。
图1所示装置具有硬币贮斗10和由硬币轨道12与盖板13限定的出口11。本装置的功能是将硬币从贮斗10送至出口11,并为此将转子构造成盘14的形状,其上具有许多凸起部分或柱销15。
柱销15可包括用平板冲压而成的单独柱销或凸起部分。柱销在表面16以上的凸出量可稍小于硬币的厚度。柱销15从贮斗底部的贮币室(未示出)拾取硬币并将它们向上移动。当硬币到达贮斗的顶部时它们应当平躺在盘的表面16上(见例如硬币17,它由一个柱销和盘上的边缘18支承)。
在盘的顶面,硬币由触导部件19引导入出口11。
触导部件19包括大致为Z形的桥式部件,它具有由横向部件22连接的侧臂20和21。
正常操作时触导区的剖面示于图4。盘14和边缘18与本装置壳体的部分23和隔板24相配合限定一硬币容纳槽25。如由图2和3可见,槽25的轮廓沿触导装置的臂21延伸,从而当一硬币到达臂21时其边缘被卡在臂21的下面以便开始将硬币引导朝向出口11移动。
再参照图4,传统的触导部件完全封闭槽25,而该实施方案的触导部件具有逸出凹槽26。如由图4可看出,凹槽26的深度稍大于硬币27的厚度而凹槽26的宽度稍小于硬币27的直径。
对于现有技术的装置,其中槽25完全被触导部件封闭,一弯曲的硬币可能卡在槽内以致硬币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所以必须拆卸装置以排除这种卡住故障。
同样,一薄硬币可能压住另一硬币而导致两硬币卡在槽内而使得它们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
逸出凹槽26的设置基本上减少了卡住的危险。然而如果发生卡住现象,逸出凹槽的存在意味着卡住现象是因硬币不能向前运动引起的。各硬币并没有楔住在一起,从而它们仍能反方向自由运动,并且位于盘上的一标准防卡住机构在检测到对盘的向前运动的阻碍时就能使盘临时反转并使得卡住的各硬币可以掉落。
一种明显卡住的形式示于图2和5,其中硬币28已倾斜横跨两槽。该硬币不可能进入出口,因而盘的运动停止。然后盘带着硬币28自动反转,于是该硬币将从盘上落回贮斗内,或者恢复到它在图4所示的正确位置。
图3示出两硬币彼此重叠的情况。其中一个硬币可能是较薄的硬币,并且这种重叠情况通常会造成不拆卸装置就不可能排除的一种卡住现象。
就本发明的触导部件来说,外边的硬币29能够部分地移动进入逸出凹槽26。由于凹槽的宽度小于硬币直径,它不可能完全进入凹槽,但由于槽25和凹槽26提供有足够容纳两硬币厚度的空间,所以不存在外边硬币29对硬币30产生侧压的危险。这样,硬币29仅自由地处在图6所示的位置,使正确定位的硬币如硬币30可在硬币29的下面滑动并进入出口。
在适当的时候硬币29可简单地掉落。如果盘上一个柱销仍然接合着硬币29并力图推动它向前运动,则自动反向功能开始起作用且盘将反转,使硬币29离开触导部件,或者它会因此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另一可能性在于硬币30已向前运动以后,硬币29歪斜并进入图5所示硬币28所处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再度受阻,且盘将自动反转。
最后一个可能性在于硬币29可能在适当时候重新平坦地座落在盘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该硬币可以正常方式被分送。
一种类似于附图中所示那样的触导装置可用于任何从一个盘向一出口输送硬币的硬币处理装置。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出口沿向上向左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但一类似装置用于沿任何方向输送硬币。
应当注意所有与本申请的说明书同时或在其以前提交的并与本说明书一起公开的文件和资料,将所有这样的文件和资料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在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属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和/或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工艺的所有步骤、除去其至少某些特征和/或步骤是互相排斥的那些组合之外,都可以以任何组合方式组合。
在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属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一特征可以由另一些用作同样、等价和类似目的的特征代替。因此,除非另有清楚地说明,否则公开的每一特征只是等价或类似特征的一同类系列的一个例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扩展至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属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公开特征的任何新颖特征或其组合,或扩展至所公开的任何方法或工艺步骤的任何一个新颖步骤或其组合。
权利要求
1.硬币处理装置,它包括一转子和一触导装置,转子可以转动以将硬币向一出口移动;触导装置接触硬币并引导它们进入出口,触导装置具有与转子表面间隔开的逸出凹槽以便接纳不正确地座落在转子表面上的一个硬币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减少该不正确地座落着的硬币会卡住另一硬币的危险。
2.权利要求1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逸出凹槽的深度稍大于硬币厚度,而其宽度稍小于硬币直径,从而确保硬币不可能完全进入凹槽,否则硬币在凹槽内会导致难以排除的卡住现象。
3.权利要求1或2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导部件与一隔板相配合以便与转子的一部分限定一出口。
4.权利要求3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与触导装置的本体形成整体。
5.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硬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使得如果由于一硬币进入逸出凹槽而使硬币的向前运动受阻从而导致一种可控制的卡住现象,则转子自动反转以使硬币反向运动而排除这种卡住故障。
6.基本上如此所述并参照附图所构造和设置的硬币处理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它包括一转子(14)和一触导装置(19);转子可以转动以将硬币向一出口方向移动;触导装置接触硬币并引导它们进入出口,该触导装置具有与转子(14)表面间隔开的逸出凹槽(26)以便接纳不正确地座落在转子表面上的一个硬币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减少该不正确地座落着的硬币会卡住另一硬币的危险。优选地,逸出凹槽(26)的深度稍大于硬币厚度,而其宽度稍小于硬币直径。这确保硬币不可能完全进入凹槽,否则硬币在凹槽内会导致难以排除的卡住现象。如果发生卡住现象,则由于卡住的硬币不能完全进入逸出槽而使该卡住现象处于可控制的状态。虽然卡住的硬币不可能向前运动,但它们并不楔住在一起,因而对它们的反向运动没有阻碍。因此借助已知的防卡住机构可以排除卡住现象而无需拆卸装置,如果硬币的向前运动受阻碍,该防卡住机构可用来使转子临时反转。
文档编号G07D9/00GK1228859SQ9719741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0日
发明者M·贝尔, M·帕林 申请人:硬币控制装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