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指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280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停车场指引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停车场指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则是停车难的问题。在城市中寸土寸金,城市中的停车场的停车位往往供不应求,导致停车场的车位非常紧张。停车场一般位于楼宇的地下或者楼层间,其空间一般较为狭小,大量的车辆进入后,需要依秩序进入,然而,由于停车位的稀缺,导致车辆在停车场内不断徘徊,以寻找车位,这无疑加剧了停车场内的拥堵,导致驾驶者的停车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驾驶者寻找空闲车位的效率,传统的停车场在每个车位上增设了指示灯,通过感应车位上是否存在车辆,控制对应的指示灯亮红灯或者绿灯,以使得驾驶者能够在较近的距离快速看到车位的占用情况。但这种指示系统仍存在局限性,在面积较大的停车场,驾驶者仍无法远距离看到车位的占用情况,且存在遮挡以及转弯处,也无法及时看到车位的占用情况,依然存在寻找车位效率低下,无法完全解决停车场内的拥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停车场的无法远距离对驾驶者指示空闲车位,造成驾驶者停车效率低下的缺陷,提供一种停车场指引系统。

一种停车场指引系统,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处理模块、第一指示模块、第二指示模块和感应模块;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设置在车位上,并用于检测对应车位是否空闲,生成车位信息,并将所述车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设置于车道上,并用于检测对应的车道上的车辆的数量,生成车道信息,并将所述车道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车位信息和所述车道信息,并根据所述车位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指示模块工作,根据所述车道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指示模块工作;

所述第一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输出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输出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设置在停车场的入口,检测由停车场的入口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并将检测到的车辆的数量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超声波感应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地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模块用于设置在停车场的出口,检测由停车场的出口离开停车场的车辆,并将检测到的车辆的数量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上述停车场指引系统,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车位的占用情况和停车场内车道的车辆排队情况,从而使得驾驶者能够远距离观测到车位的占用,并使得驾驶者能够避开拥堵车道,快速找到空闲车位,从而有效提高了停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停车场指引系统,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处理模块、第一指示模块、第二指示模块、感应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设置在车位上,并用于检测对应车位是否空闲,生成车位信息,并将所述车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设置于车道上,并用于检测对应的车道上的车辆的数量,生成车道信息,并将所述车道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车位信息和所述车道信息,并根据所述车位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指示模块工作,根据所述车道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指示模块工作;所述第一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输出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输出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感应模块用于设置在停车场的入口,检测由停车场的入口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并将检测到的车辆的数量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10,包括:第一检测模块130、第二检测模块140、处理模块110、第一指示模块150、第二指示模块160和感应模块120;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第二检测模块140、第一指示模块150、第二指示模块160和感应模块120均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用于设置在车位上,并用于检测对应车位是否空闲,生成车位信息,并将所述车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40用于设置于车道上,并用于检测对应的车道上的车辆的数量,生成车道信息,并将所述车道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接收所述车位信息和所述车道信息,并根据所述车位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工作,根据所述车道信息控制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工作;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下输出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下输出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感应模块120用于设置在停车场的入口,检测由停车场的入口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并将检测到的车辆的数量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

具体地,车位指的是用于停放车辆的位置,该车位设置有第一检测模块130,该车位空闲指的是车位上未停放车辆,该车位被占用指的是该车位上已停放车辆,停车场内设置有多个车位,每一停车位设置一用于检测该车位是否空闲的第一检测模块130,相邻两排车位之间设置有车道,车道用于为车辆提供行驶空间,车道上设置有第二检测模块140,该第二检测模块140用于检测车道上的数量,例如,每一车道上设置有第二检测模块140,例如,每一车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检测模块140。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130检测车位是否空闲生成车位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110,第二检测模块140检测车道上车辆的数量,发送至处理模块110,处理模块110根据车位信息和车道上车辆的数量控制第一指示模块150和第二指示模块160分别输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车位的占用情况和停车场内车道的车辆排队情况,从而使得驾驶者能够远距离观测到车位的占用,并使得驾驶者能够避开拥堵车道,快速找到空闲车位,从而有效提高了停车效率。

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120用于检测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例如,所述感应模块120用于设置在停车场的出口,检测由停车场的出口离开停车场的车辆,并将检测到的车辆的数量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从而能够精确获取停车场内的车辆数量,以此计算出停车场内拥堵车辆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检测模块140能够检测车道上的数量,但由于车道上的车辆为移动的,因此,第二检测模块140检测的结果存在误差,因此,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对车辆数量的检测精度,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根据车位信息、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计算停车场内拥堵的车辆的数量,例如,处理模块110用于根据车位信息计算得出停放在车位上的车辆数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之差为停车场内的车辆总数,停车场内的车辆总数与停放在车位上的车辆的数量之差为在车道上的车辆数量,从而精确计算出车道上拥堵的车辆数量,这样,通过处理模块110对车辆的计算能够精确获取到停车场内车道上的数量,从而避免在车道上处于死角而第二检测模块140未能检测到车辆的情况,或者由于车辆的行驶造成检测不精确的情况。

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根据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控制停车场的门闸的工作,具体地,该门闸用于控制车辆进入停车场,例如,该门闸设置在停车场入口,例如,该门闸为栏杆,例如,门闸打开,车辆能够进入停车场,例如,门闸关闭,车辆无法进入停车场。这样,当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之差大于停车场内的车位总数时,此时,停车场已处于最大负载下,门闸关闭,进制车辆进入停车场,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在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之差大于停车场内的车位总数时,关闭门闸。这样,能够避免停车场内车辆数量大于车位总数,避免停车场负荷过大造成的拥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车辆是不断驶入驶出停车场,为了在某个时间段内容纳更多的车,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根据车位信息、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控制停车场的门闸的工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0根据车位信息获取当前离开车位的车辆的数量,即离开车辆的车辆即将驶出停车场,尽管此时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之差已大于停车场内的车位总数,但由于部分车辆已在车道上即将驶出停车场从出口,使得停车场内的车辆总数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停车场的负载,并提高停车场的流动性,处理模块110根据从车位上离开的车辆的数量,控制门闸工作,例如,处理模块110根据车位信息以及在入口的感应模块120检测到的车辆的数量控制门闸工作,即从车位上离开的车辆的数量等于感应模块120感应到进入的车辆的数量,车位上每离开一车辆,门闸打开一次,放行一车辆,从而,无需在停车场内的车辆总数小于停车场内的车位总数时才放行车辆,即无需待一车辆驶出停车场后才开启门闸让另一车辆进入,进而提高了提高停车场的负载,并提高停车场的流动性。

例如,所述车位信息包括车辆离位信息,例如,所述车位信息包括车辆入位信息,例如,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用于在检测到车位上存在车辆,并检测到车位上的车辆离开后,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车辆离位信息,例如,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用于在未检测到车位上存在车辆,并检测到车位上有车辆进入后,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车辆入位信息,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在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之差大于停车场内的车位总数时,接收到车辆离位信息后控制门闸开启,这样,所述处理模块110能够精确获取车辆在车位上的离开和进入信息,从而能够精确控制门闸的开启和关闭,提高停车场的负载和流动性。

为了更一步精确控制门闸,避免停车场拥堵,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在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数量和离开停车场的车辆数量之差大于停车场内的车位总数时,接收到车辆离位信息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门闸开启,由于门闸在某一车辆离开车位后的预设时间后开启,能够预留时间使得离开车位的车辆驶出停车场,进而能够更一步精确控制门闸,避免停车场拥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包括红外感应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车位设置一红外感应器,通过红外感应器检测车位是否空闲,例如,车位信息包括:空闲信号、被占用信号、车辆入位信号和车辆离位信号,例如,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车位空闲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空闲信号,例如,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车位被占用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被占用信号,例如,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车位由空闲变为被占用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车辆入位信号,例如,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车位由被占用变为空闲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车辆离位信号。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包括超声波感应器,每一车位设置一超声波感应器,通过超声波感应器检测车位是否空闲。例如,该超声波感应器还用于检测车位上的车辆是否变更,例如,所述超声波感应器还用于检测车位上的车辆是否变更,并将变更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具体地,每一车辆的体积或者形状有所差异,而超声波感应器的反馈能够将车辆的体积的差异反馈至处理模块110,因此,处理模块110能够获取该车位是否被其他所占用,从而精确获取车辆是否离开停车场的信息。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0包括地磅。例如,该地磅用于检测停车位上车辆的重量,例如,该地磅还用于检测车位上的车辆是否变更,具体地,每一车辆的重量有所差异,而地磅的反馈能够将车辆的重量的差异反馈至处理模块110,因此,处理模块110能够获取该车位是否被其他所占用,从而精确获取车辆是否离开停车场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10,该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通信模块170;所述通信模块17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70用于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70将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使得驾驶者能够通过终端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车位的占用情况和停车场内车道的车辆排队情况,并使得驾驶者能够通过终端接收,从而使得驾驶者能够远距离观测到车位的占用,并使得驾驶者能够避开拥堵车道,快速找到空闲车位,从而有效提高了停车效率。

例如,所述通信模块170包括WIFI模块,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通信模块170连接,进而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例如,所述通信模块170用于建立热点,该热点向外发送无线网络信号,从而与终端建立无线网络连接。

为了使得车辆驶入后,通信模块170能够与终端建立连接,例如,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接入模块,所述接入模块用于提供接入标识,例如,该接入模块用于向终端提供接入标识,该接入标识用于接入所述通信模块170所在的无线网络。具体地,该接入模块用于输出红外信号,该红外信号携带接入标识,又如,该接入模块用于输出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携带接入标识,这样,终端通过获取红外信号或者射频信号,能够获取无线网络的网络标识,从而接入到通信模块170的无线网络中,与通信模块170进行数据连接。

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在所述感应模块120检测到车辆进入后,控制所述接入模块工作,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在所述感应模块120检测到车辆进入后,控制所述接入模块向终端发送接入标识,例如,所述接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感应模块120检测到车辆进入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指令向终端发送接入标识,这样,车辆在进入停车场时,终端即可获取无线网络的接入标识,从而能够快速接入无线网络。

例如,该接入模块还包括二维码标识,该二维码标识携带接入标识,例如,该终端包括摄像头,且该终端内置有识别二维码标识的识别器,这样,终端通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标识,通过识别器读取二维码,进而获取无线网络的接入标识,接入无线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40包括红外检测器,例如,所述红外检测器用于设置于车道上,例如,所述红外检测器用于设置在每一车道上,例如,每一车道上设置至少两个红外检测器,例如,所述红外检测器设置于车道的两端,例如,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40包括第一红外检测器和第二红外检测器,例如,所述车道信息包括车辆驶入信号和车辆驶出信号,例如,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用于设置在车道的一端,并在检测到车道上的车辆后,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车辆驶入信号,例如,所述第二红外检测器用于设置在车道的另一端,并在检测到车道上的车辆驶离后,向所述处理模块110输出车辆驶出信号,这样,某一车道的车辆数量为驶入车辆的数量与驶出车辆的数量之差,例如,车道的车辆数量为驶入车辆的数量与停放在车位上的车辆的数量以及驶出车辆的数量之差,这样,所述处理模块110能够准确获取每一车道上的拥堵的车辆的数量。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例如,所述车道信息包括车辆图像和车牌信息,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40包括摄像模块,例如,所述摄像模块包括车牌识别子模块,例如,该摄像模块用于拍摄车辆图像,例如,所述车牌识别子模块根据所述摄像模块拍摄的车辆图像获取车牌信息,例如,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设置于车道上,并用于拍摄车道上车辆的图像。这样,通过获取车道上车辆图像,并获取车辆的车牌信息,从而获取车道上的车辆的数量,从而使得处理模块110能够精确获取车道上的车辆数量,从而能够获取每一车道的拥堵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停车场指引系统10,该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显示模块210,所述显示模块210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具体地,通过显示模块210能够清楚精确地显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从而使得驾驶者能够清楚、准确地获取停车场内空闲车位的位置和车道的拥堵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3,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终端200,所述终端200包括显示模块210。例如,该显示模块210包括显示屏,例如,该显示模块210包括终端200的显示屏。例如,所述显示模块210包括地图子模块,例如,所述地图子模块用于显示停车场内的车道位置信息和车位的位置信息,例如,所述地图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显示空闲的车位的位置信息,并显示拥堵车道的位置信息。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在车道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判定该车道为拥堵车道,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拥堵车道信息,这样,用户通过该显示模块210能够准确获取拥堵车道信息,从而避开拥堵车道。

例如,所述终端200包括移动终端,例如,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又如,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例如,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穿戴式设备。例如,上述终端200配置了无线网络接入模块,用于接入无线网络,例如,上述终端200配置了摄像头和识别二维码标识的识别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下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输出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下根据第二预设规则输出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和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相异设置。

例如,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被终端200接收,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被终端200接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例如,所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超声波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终端200,所述终端200包括接收模块。

例如,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和第二接收子模块,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超声波信号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又如,所述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超声波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红外信号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例如,该第一指示模块15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下,通过红外信号输出第一指示信息。终端200通过接收该红外信号,获取第一指示信息。例如,该第二指示模块16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控制下,通过超声波信号输出第二指示信息。终端200通过接收该超声波信号,获取第二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200无需通过无线网络与通信模块170建立连接,因此,能够快速地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且由于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携带的数据量较少,能够通过红外信号或者超声波信号传送。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包括第一照明灯,例如,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包括第二照明灯,例如,所述第一照明灯用于在第一频率下闪烁,输出第一指示信息,例如,所述第二照明灯用于在第二频率下闪烁,输出第二指示信息,例如,所述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为高频,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的闪烁为肉眼所无法识别的高频闪烁,终端200通过摄像模块获取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的闪烁所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从而获取空闲车位信息和拥堵车道信息。

例如,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包括第一蜂鸣器,例如,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包括第二蜂鸣器,例如,所述第一蜂鸣器和所述第二蜂鸣器发出频率相异的高频声音,例如,该高频声音人体耳朵无法识别,例如,所述第一蜂鸣器用于以第一鸣叫频率发出声音信号,以输出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蜂鸣器用于以第二鸣叫频率发出声音信号,以输出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终端200包括麦克风,例如,该麦克风用于接收声音信号,这样,终端200通过采集第一蜂鸣器和第二蜂鸣器输出的声音信号,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并通过显示模块210显示空闲车位信息和拥堵车道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计时模块190,所述计时模块19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计时模块190用于检测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寻车位时间,并根据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寻车位时间向车辆发送指示信息。该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寻车位时间为车辆进入停车场后,但未进入车位前的时间,即此时车辆仍在车道上寻找车位,车辆仍未停放在车位上。在本实施例中,计时模块190用于将车辆的所述寻车位时间发送至处理模块110。

例如,所述感应模块120包括识别子模块,所述识别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车辆后,识别车辆的车辆标识,例如,该车辆标识为车牌信息,所述识别子模块包括第一识别子模块和第二识别子模块,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设置在停车场的入口,在车辆进入停车场时,识别车辆的车辆标识。例如,第一识别子模块还用于将识别的所述车辆标识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设置在车位上,在车辆进入停车位后,识别车辆的车辆标识。例如,第二识别子模块还用于将识别的所述车辆标识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

这样,所述处理模块110根据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获取的车辆标识和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获取的车辆标识,获取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时间以及车辆停放在车位上的时间,从而获取车辆的寻车位时间。

例如,该停车场指引系统10还包括计费模块,例如,该计费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例如,该计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计时模块190发送的寻车位时间,并根据所述寻车位时间对车辆的停车费用计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的停车费用根据车辆停放在进入停车场内的总时间与寻车位时间之差计算,例如,所述感应模块120用于检测到车辆进入后向处理模块110发送进入信号,并用于在检测到车辆离开后,向处理模块110发送离开信号,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根据车辆的进入信号和离开信号计算车辆进入停车场内的总时间,这样,能够精确计算出车辆实际在车位上的停放时间,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还用于将进入停车场内的总时间输出至计费模块。值得一提的是,当停车场内车位较为紧张时,车辆在停车场内长时间徘徊而寻找车位,且未停放在车位上并驶出停车场后,车辆在寻车位时间内不计费,这样,计费模块仅对车辆实际停放在车位上的时间进行计费,而不对车辆在车道上拥堵或者寻找车位时的时间进行计费,从而有效提高计费精确度。

例如,第二检测模块140还包括第三识别子模块,所述第三识别子模块用于在车辆进入车道后,识别车辆的车辆标识。例如,第三识别子模块还用于将识别的所述车辆标识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10。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第二识别子模块和所述第三识别子模块发送的所述车辆标识,并根据所述车辆标识的接收时间获取对应的识别时间,并将所述识别时间发送至计时模块190;所述计时模块19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第二识别子模块和所述第三识别子模块的所述车辆标识对应的所述识别时间检测车辆进入停车场的寻车位时间。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根据及时模块检测各车辆的寻车位时间,控制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和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分别输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0通过第一识别子模块、第二识别子模块和所述第三识别子模块获取进入停车场内的车辆是否已停放在车位上或者行驶在车道上,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后行驶在车辆上的时间越长,则表明车辆寻找车位的时间越长,这样,处理模块110控制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和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优先为该车辆提供指示,使得该车辆能够快速停放在车位上。例如,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识别子模块获取所述车辆位置,并控制与该车辆位置最为接近的所述第一指示模块150和所述第二指示模块160向该车辆的终端200输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并控制其他第一指示模块150和第二指示模块160停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使得只有该车辆能够获取指示信息,以快速寻找到空闲车位进行停放。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模块的功能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