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及检测电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344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模拟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及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辆在与日俱增,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增多,生命和财产损失数以亿计。山路转弯处是司机驾驶的视线死角,在转弯处事故概率尤其多。一般在山路转弯处放置一个大大的凸面镜,来提示司机注意,但凸面镜只适应于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遇到雨雪和多云的天气,凸面镜应为采光不足起不到提示司机的作用,尤其到了晚上凸面镜就只是一个摆设。

在目前设计的山路转弯预警系统中以红外线光电检测为车辆检测基础。红外线检测的缺点是受各种热源,阳光源的干扰,在山路中光线强烈,温度很容易达到50℃以上,这种方式不适合所有环境温度下的车辆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以提供一种不受任何环境温度和条件限制都能检测到车辆的方法,并应用到山路预警系统中提示转弯处的对方车辆,使对方来车主动避让,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出行的安全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包括通过一种具有自振荡功能的LC振荡电路的电感线圈感应转弯车辆,再通过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控制器判断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有机动车通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这种检测车辆的方法不受任何环境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该检测电路能够在不同地域不同湿度下正常工作,具有可靠性强易维护等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电路,以提供一种误差小、元器件通用性强、电路结构简单的检测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串联一个电容C7后与电阻R5并联,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地线,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容C3、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过电阻R4后接地,基极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阻R2后接至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线,所述地线经二极管D2和二极管D1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解电容C4接地,所述二极管D2连接至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3连接至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和所述三极管Q3均为NPN型三极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电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电路,LC振荡电路的硬件设计简单、易实现,降低了山路预警系统的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方法,包括通过一种具有自振荡功能的LC振荡电路的电感线圈感应转弯车辆,再通过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控制器判断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有机动车通过。

基于山路转弯预警系统的转弯车辆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串联一个电容C7后与电阻R5并联,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地线,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电容C3、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过电阻R4后接地,基极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阻R2后接至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线,所述地线经二极管D2和二极管D1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解电容C4接地,所述二极管D2连接至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3连接至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

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和所述三极管Q3均为NPN型三极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