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143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灯,特别是涉及一种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用于城市路口指示信号。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灯是不出声的“交通警察,将其装设于路口,用来指挥车辆与行人安全通行。现有交通信号灯多是通过电线与供电主电路直接连接,由于其属 于公益用电,不支付电费,因此增大了能源的消耗。此外,当需要在某一路口临时增设信号灯时,需要用车运输至现场,而且信号灯的装载和卸载相对麻烦,占用并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因而,都不利于其大面积普及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于快速运输,并且操作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的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包括信号灯主体和控制箱,还包括移动小车,信号灯主体通过升降调节杆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控制箱固定在移动小车上;所述信号灯主体顶部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移动小车的前端铰接设有拖挂连杆,拖挂连杆顶部装有拖挂环,拖挂杆底部设有脚轮;所述拖挂连杆相对于移动小车前端设有旋转定位机构,所述移动小车四周边缘设有伸缩调节支腿;

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调节拨叉及手柄、拉簧、定位轴,以及位于调节拨叉两侧的调节盘;其中调节盘固定在移动小车前端,调节盘下部与拖挂连杆转动铰接,调节盘顶部设有弧形面,沿弧形面环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卡槽;定位轴固定安装在调节拨叉上,并匹配穿设于拖挂连杆上所设的弧形槽内,定位轴与定位卡槽匹配卡接实现旋转定位;相对于定位轴,在调节拨叉前端设有挡杆,在调节拨叉后端与拖挂连杆间装有拉簧。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升降调节杆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外杆,以及设于内外杆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牵引绳和卷取机构,其中牵引绳末端固定连接于内杆下部。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卷取机构为手摇或者电机驱动。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内杆竖向排列的多个限位孔,以及匹配贯穿于其中任一限位孔上的限位杆,且限位杆搭设在外杆的顶部。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伸缩调节支腿包括支腿及外套筒,其中外套筒固定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在支腿与外套筒之间装有顶紧螺丝及调节手柄,在支腿上部设有用于提起的操作手柄。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信号灯主体底部两侧与移动小车顶部四角分别装设有耳环,信号灯主体底部所设耳环与移动小车顶部对应所设耳环之间连接有牵引绳。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移动小车尾部及两侧分别装有红/蓝警示灯。

优选地,在上述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中,所述脚轮为制动万向脚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增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 电能并储存起来,用于为信号灯提供电源,节约大量电能,从而节约使用成本。通过增设拖挂结构,用于和运送车后部直连,适于快速运送,其中拖挂连接杆可以旋转定位,适于与各种运送车后部顺利连接,应用范围广,而且,拖挂连接杆下部装有脚轮,在信号灯工作时可与地面接触形成前支撑,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而,操作使用方便。

此外,移动小车四周增设伸缩调节支腿,在信号灯运送至指定位置后,将伸缩调节支腿打开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从而结构稳定可靠;使用结束,伸缩调节支腿可以收起,可拖挂至别处继续作业,因而,操作使用方便。通过升降调节杆的手摇驱动卷取机构,可以调整信号灯主体的高低,更合理的满足实际使用要求;而且,通过牵引绳实现信号灯主体底部两侧与移动小车之间的牵拉固定,整体稳定性更好,性能更可靠;移动小车尾部及两侧所设红/蓝警示灯,适于在信号灯运送过程中起到警示作用,达到安全运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一);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含的旋转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含的升降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含的伸缩调节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信号灯主体,2、控制箱,3、移动小车,4、太阳能电池板,5、拖挂连杆,6、拖挂环,7、万向制动脚轮,8、旋转定位机构,8-1、调节拨叉,8-2、手柄,8-3、定位轴,8-4、调节盘,8-5、定位卡槽,8-6、弧形槽,8-7、挡杆,8-8、拉簧,9、升降调节杆,9-1、内杆,9-2、外杆,9-3、牵引绳,9-4、卷取机构,9-5、限位孔,9-6、限位杆,10、伸缩调节支腿,10-1、支腿,10-2、外套筒,10-3、顶紧螺丝及调节手柄,10-4、操作手柄,

11、12、耳环, 13、牵引绳,14、红/蓝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元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3,图中,本实用新型拖挂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包括信号灯主体1、控制箱2、移动小车3、太阳能电池板4、拖挂连杆5和拖挂环6及万向制动脚轮7、拖挂连杆旋转定位机构8、升降调节杆9及伸缩调节支腿10等。

其中,信号灯主体通过升降调节杆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控制箱固定在移动小车上;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信号灯主体顶部,拖挂连杆铰接在移动小车的前端,拖挂环装于拖挂连杆顶部,万向制动脚轮设于拖挂杆底部;拖挂连杆相对于移动小车前端设有旋转定位机构,移动小车四周边缘设有伸缩调节支腿。

此外,信号灯主体底部两侧与移动小车顶部四角分别装设有耳环11、12,信号灯主体底部所设耳环与移动小车顶部对应所设耳环之间连接有牵引绳13。移动小车尾部及两侧分别装有红/蓝警示灯14。

参见图4,图中,旋转定位机构8包括调节拨叉8-1及手柄8-2、拉簧8-8、定位轴8-3,以及位于调节拨叉两侧的调节盘8-4;其中调节盘固定在移动小车前端,调节盘下部与拖挂连杆转动铰接,调节盘顶部设有弧形面,沿弧形面环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卡槽8-5;定位轴固定安装在调节拨叉上,并匹配穿设于拖挂连杆上所设的弧形槽8-6内,定位轴与定位卡槽匹配卡接实现旋转定位;相对于定位轴,在调节拨叉前端设有挡杆8-7,在调节拨叉后端与拖挂连杆间装有拉簧8-8。

参见图5,图中,升降调节杆9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外杆9-1、9-2,以及设于内外杆之间的升降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牵引绳9-3和卷取机构9-4,其中牵引绳末端固定连接于内杆下部,卷取机构为手摇驱动。限位机构包括沿内杆竖向排列的多个限位孔9-5,以及匹配贯穿于其中任一限位孔上的限位杆9-6,且限位杆搭设在外杆的顶部。

参见图6,图中,伸缩调节支腿10包括支腿10-1及外套筒10-2,其中外套筒固定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在支腿与外套筒之间装有顶紧螺丝及调节手柄10-3,在支腿上部设有用于提起的操作手柄10-4。

具体使用时,参见图3,将本实用新型信号灯通过拖挂环与运输车后部连接,即可实现信号灯的拖挂运送,通过旋转定位机构可以调整拖挂连杆相对于地面的倾角,从而满足拖挂环与运输车后部的顺利连接。参见图1,在运送至指定路口位置后,将拖挂环与运输车后部脱离,将移动小车四周的伸缩调节支腿打开,使四角支腿与地面相接触,开启电源按钮,信号灯在电气控制作用下开始在临时指定路口进行信号指示工作。与此同时,拖挂连杆旋转至竖直位置后定位固定,还可通过拖挂连杆底部脚轮与地面接触,形成前点支撑。临时指示结束后,可以收起伸缩调节支腿,通过旋转定位机构调整拖挂连杆相对于地面的倾角,使拖挂环与运输车后部顺利连接后,可再次运送至另一临时指定位置进行作业。因而,操作使用方便,适于快速、安全运送,及时满足临时指定地点的路口信号指示作业任务。此外,通过升降调节杆的手摇驱动卷取机构,可以调整信号灯主体的高低;而且,通过牵引绳实现信号灯主体底部两侧与移动小车之间的牵拉固定,整体稳定性更好,性能更可靠;移动小车尾部及两侧所设红/蓝警示灯,适于在信号灯运送过程中起到警示作用,达到安全运送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