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

文档序号:25285188发布日期:2021-06-01 17: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

本发明涉及厨卫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灶时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烹饪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漏气、干烧等现象,更有甚者会造成火灾或是爆炸,尤其是家里只有老人或是孩童情况下会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燃气灶报警系统能有效地在险情初期进行预警,能大大降低危险的出现,减少财产的损失。

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燃气走啊报警系统,经过我们大量的检索与参考,发现现有的系统有如公开号为kr200266350y1,kr1020040095519a和kr1020000072039a所公开的系统,包括采集燃气灶综合工作状态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燃气灶综合工作状态逻辑信号并传输给中央cpu处理模块;中央cpu处理模块根据预定燃气灶综合工作状态逻辑表述对燃气灶综合工作状态逻辑信号进行异常状况判断;若判断出现异常状况,则对异常状况持续时长进行计时;中央cpu处理模块判断异常状况持续时长是否达到预定计时间隔,若是,则根据报警级别进行报警,并对报警时长进行计时。但该系统不能进行远程告警,不能智能化自动化进行处理,保护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至远程终端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用于检测温度并建立所述检测温度与燃气灶温度的映射模型,所述远程终端通过所述联网模块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并依据所述映射模型实现实时控温以及及时熄火;

进一步的,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用于检测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并依据所述可燃气浓度所处的范围判断是否为燃烧不充分或是可燃气漏气;

进一步的,在所述燃烧不充分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提示并自动调节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启程度减少可燃气的输送量;

进一步的,在所述可燃气漏气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告警信息并开启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气通道、过滤体、燃烧室、排气通道和气泵,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燃烧室两侧,所述过滤体和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过滤体用于吸收过滤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过滤后仍残留的可燃气;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用于检测烟雾含量并在检测到过燃烧时启动所述喷洒装置记性及时灭火;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平台,所述联网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平台,所述用户平台再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上设有定位模块,当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处于所述系统的物联网连通范围内时,所述联网模块直接发送数据给远程终端。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系统通过物联网将各个模块联系在一起,能及时的对出现的险情进行对应的处理,同时能通过互联网将燃气灶状况及告警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让用户能实时掌握情况,另外,用户还能通过远程终端对燃气灶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远程自动化烹饪。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模块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种处理模式示意图。

图3为实时温控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温度映射模型示意图。

图中:吸气通道1、燃烧室2、排气通道3、过滤体4、气泵5、电打火装置6、活性炭过滤层41、平行电极42、活动栅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至远程终端进行报警;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用于检测温度并建立所述检测温度与燃气灶温度的映射模型,所述远程终端通过所述联网模块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并依据所述映射模型实现实时控温以及及时熄火;

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用于检测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并依据所述可燃气浓度所处的范围判断是否为燃烧不充分或是可燃气漏气;

在所述燃烧不充分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提示并自动调节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启程度减少可燃气的输送量;

在所述可燃气漏气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告警信息并开启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气通道、过滤体、燃烧室、排气通道和气泵,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燃烧室两侧,所述过滤体和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过滤体用于吸收过滤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过滤后仍残留的可燃气;

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用于检测烟雾含量并在检测到过燃烧时启动所述喷洒装置记性及时灭火;

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平台,所述联网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平台,所述用户平台再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上设有定位模块,当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处于所述系统的物联网连通范围内时,所述联网模块直接发送数据给远程终端。

实施例二。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至远程终端进行报警;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用于检测温度并建立所述检测温度与燃气灶温度的映射模型,所述远程终端通过所述联网模块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并依据所述映射模型实现实时控温以及及时熄火;

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用于检测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并依据所述可燃气浓度所处的范围判断是否为燃烧不充分或是可燃气漏气;

在所述燃烧不充分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提示并自动调节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启程度减少可燃气的输送量;

在所述可燃气漏气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告警信息并开启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气通道、过滤体、燃烧室、排气通道和气泵,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燃烧室两侧,所述过滤体和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过滤体用于吸收过滤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过滤后仍残留的可燃气;

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用于检测烟雾含量并在检测到过燃烧时启动所述喷洒装置记性及时灭火;

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平台,所述联网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平台,所述用户平台再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上设有定位模块,当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处于所述系统的物联网连通范围内时,所述联网模块直接发送数据给远程终端;

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与互联网连通,并将检测的数据上传至用户平台,用户通过终端登入用户平台查看数据,当发生报警时,所述终端将接收平台发出的告警信息并自动提醒用户,所述联网模块还与燃气灶以及其它兼容的智能家电连通;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所述可燃气传感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

燃气灶未打开时,所述温度监测器检测到的温度为室温,打开燃气灶预设档位后,所述燃气灶发送开启信息给所述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记录开启时间并发送询问信息给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接收所述询问信息后开启温度监控模式,每隔一定时间向所述联网模块发送检测到的温度,所述联网模块收到的第一个温度信息为室温并进行记录,待温度稳定后,建立温度映射模型tc=w(t0,t1),其中t0为初始室温,t1为稳定温度,tc为燃气灶开启档位对应的温度参数,w为映射关系,所述联网模块接收的所有数据都将及时发送给用户平台;

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所述燃气电磁阀安装于所述供气管上,在燃气灶开启后,所述终端能够在所述用户平台上设置结束时间,所述用户平台在结束时间到达时将自动发送关闭指令给所述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接收所述关闭指令后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关闭;

所述终端能够在燃气灶开启后在所述用户平台上调节温度,通过设置目标温度t′c,利用映射模型t′c=w(t0,t′1)计算出t′1,所述联网模块根据实时收到的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与t′1的差额对所述燃气电磁阀进行调节,最终使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稳定在t′1,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设置调节温度的预设时间,使烹饪更加自动化;

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所述报警模块报警时能够自动关闭,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施例三。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至远程终端进行报警;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用于检测温度并建立所述检测温度与燃气灶温度的映射模型,所述远程终端通过所述联网模块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并依据所述映射模型实现实时控温以及及时熄火;

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用于检测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并依据所述可燃气浓度所处的范围判断是否为燃烧不充分或是可燃气漏气;

在所述燃烧不充分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提示并自动调节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启程度减少可燃气的输送量;

在所述可燃气漏气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告警信息并开启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气通道、过滤体、燃烧室、排气通道和气泵,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燃烧室两侧,所述过滤体和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过滤体用于吸收过滤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过滤后仍残留的可燃气;

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用于检测烟雾含量并在检测到过燃烧时启动所述喷洒装置记性及时灭火;

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平台,所述联网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平台,所述用户平台再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上设有定位模块,当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处于所述系统的物联网连通范围内时,所述联网模块直接发送数据给远程终端;

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与互联网连通,并将检测的数据上传至用户平台,用户通过终端登入用户平台查看数据,当发生报警时,所述终端将接收平台发出的告警信息并自动提醒用户,所述联网模块还与燃气灶以及其它兼容的智能家电连通;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所述可燃气传感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

燃气灶未打开时,所述温度监测器检测到的温度为室温,打开燃气灶预设档位后,所述燃气灶发送开启信息给所述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记录开启时间并发送询问信息给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接收所述询问信息后开启温度监控模式,每隔一定时间向所述联网模块发送检测到的温度,所述联网模块收到的第一个温度信息为室温并进行记录,待温度稳定后,建立温度映射模型tc=w(t0,t1),其中t0为初始室温,t1为稳定温度,tc为燃气灶开启档位对应的温度参数,w为映射关系,所述联网模块接收的所有数据都将及时发送给用户平台;

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所述燃气电磁阀安装于所述供气管上,在燃气灶开启后,所述终端能够在所述用户平台上设置结束时间,所述用户平台在结束时间到达时将自动发送关闭指令给所述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接收所述关闭指令后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关闭;

所述终端能够在燃气灶开启后在所述用户平台上调节温度,通过设置目标温度t′c,利用映射模型t′c=w(t0,t′1)计算出t′1,所述联网模块根据实时收到的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与t′1的差额对所述燃气电磁阀进行调节,最终使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稳定在t′1,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设置调节温度的预设时间,使烹饪更加自动化;

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所述报警模块报警时能够自动关闭,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用于检测燃气灶附近的可燃气的浓度,并实时地将数据发送至所述联网模块,当检测到的可燃气浓度大于v2时,所述联网模块将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出持续的声鸣,所述安全模块包括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开启工作状态,不断吸收其附近的空气并将其中的可燃气吸附保留在内部以降低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若此时燃气灶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将自动闭合,减少可燃气的泄露,同时,所述用户平台在接收所述联网模块的信息后将向绑定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

若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在燃气灶开启时检测到可燃气浓度大于v1小于v2,表示可燃气燃烧不充分,所述用户平台将向绑定的终端发送提示注意燃气灶工作环境的通风状态,同时所述联网模块将发送指令对所述燃气电磁阀进行调节,使供气管输出的可燃气能够充分燃烧,所述燃气电磁阀的调节公式为:

其中,s后为调节后的燃气电磁阀的通气横截面积,s前为调节前的燃气电磁阀的通气横截面积,c检为可燃气检测器检测到的可燃气浓度,c为供气管中的可燃气浓度,k为浓度扩散衰减系数;

燃气灶开启后向所述联网模块发送开启信息,所述联网模块在接收开启信息后向所述烟雾检测器发送启动指令,所述烟雾检测器接收所述启动指令后开启检测模式对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烟雾含量大于p1时,表示燃气灶处于干烧状态,所述联网模块将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所述蜂鸣器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出持续的声鸣,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将自动关闭,所述安全模块还包括喷洒装置,当检测到的烟雾含量大于p2时,表示燃气灶上的锅处于燃烧状态,所述联网模块将二级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安全模块,所述喷洒装置在接收所述二级报警信息后将启动喷水及时进行灭火,其中p2>p1。

实施例四。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至远程终端进行报警;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

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用于检测温度并建立所述检测温度与燃气灶温度的映射模型,所述远程终端通过所述联网模块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闭状态并依据所述映射模型实现实时控温以及及时熄火;

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用于检测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并依据所述可燃气浓度所处的范围判断是否为燃烧不充分或是可燃气漏气;

在所述燃烧不充分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提示并自动调节所述燃气电磁阀的开启程度减少可燃气的输送量;

在所述可燃气漏气情况下所述联网模块将向远程终端发送告警信息并开启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气通道、过滤体、燃烧室、排气通道和气泵,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接在所述燃烧室两侧,所述过滤体和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吸气通道内,所述过滤体用于吸收过滤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过滤后仍残留的可燃气;

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用于检测烟雾含量并在检测到过燃烧时启动所述喷洒装置记性及时灭火;

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平台,所述联网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平台,所述用户平台再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上设有定位模块,当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处于所述系统的物联网连通范围内时,所述联网模块直接发送数据给远程终端;

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灶远程报警保护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联网模块、安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类指标,所述安全模块用于消除危险,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告,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通过物联网与所述联网模块连通,所述联网模块与互联网连通,并将检测的数据上传至用户平台,用户通过终端登入用户平台查看数据,当发生报警时,所述终端将接收平台发出的告警信息并自动提醒用户,所述联网模块还与燃气灶以及其它兼容的智能家电连通;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器、可燃气检测器和烟雾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台附近,所述烟雾检测器安装于燃气灶上方,所述可燃气传感器安装于供气管附近;

燃气灶未打开时,所述温度监测器检测到的温度为室温,打开燃气灶预设档位后,所述燃气灶发送开启信息给所述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记录开启时间并发送询问信息给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接收所述询问信息后开启温度监控模式,每隔一定时间向所述联网模块发送检测到的温度,所述联网模块收到的第一个温度信息为室温并进行记录,待温度稳定后,建立温度映射模型tc=w(t0,t1),其中t0为初始室温,t1为稳定温度,tc为燃气灶开启档位对应的温度参数,w为映射关系,所述联网模块接收的所有数据都将及时发送给用户平台;

所述安全模块包括燃气电磁阀,所述燃气电磁阀安装于所述供气管上,在燃气灶开启后,所述终端能够在所述用户平台上设置结束时间,所述用户平台在结束时间到达时将自动发送关闭指令给所述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接收所述关闭指令后控制所述燃气电磁阀关闭;

所述终端能够在燃气灶开启后在所述用户平台上调节温度,通过设置目标温度t′c,利用映射模型t′c=w(t0,t′1)计算出t′1,所述联网模块根据实时收到的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与t′1的差额对所述燃气电磁阀进行调节,最终使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稳定在t′1,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设置调节温度的预设时间,使烹饪更加自动化;

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所述报警模块报警时能够自动关闭,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用于检测燃气灶附近的可燃气的浓度,并实时地将数据发送至所述联网模块,当检测到的可燃气浓度大于v2时,所述联网模块将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出持续的声鸣,所述安全模块包括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开启工作状态,不断吸收其附近的空气并将其中的可燃气吸附保留在内部以降低空气中可燃气的浓度,若此时燃气灶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将自动闭合,减少可燃气的泄露,同时,所述用户平台在接收所述联网模块的信息后将向绑定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

若所述可燃气检测器在燃气灶开启时检测到可燃气浓度大于v1小于v2,表示可燃气燃烧不充分,所述用户平台将向绑定的终端发送提示注意燃气灶工作环境的通风状态,同时所述联网模块将发送指令对所述燃气电磁阀进行调节,使供气管输出的可燃气能够充分燃烧,所述燃气电磁阀的调节公式为:

其中,s后为调节后的燃气电磁阀的通气横截面积,s前为调节前的燃气电磁阀的通气横截面积,c检为可燃气检测器检测到的可燃气浓度,c为供气管中的可燃气浓度,k为浓度扩散衰减系数;

燃气灶开启后向所述联网模块发送开启信息,所述联网模块在接收开启信息后向所述烟雾检测器发送启动指令,所述烟雾检测器接收所述启动指令后开启检测模式对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烟雾含量大于p1时,表示燃气灶处于干烧状态,所述联网模块将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所述蜂鸣器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出持续的声鸣,所述燃气电磁阀在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将自动关闭,所述安全模块还包括喷洒装置,当检测到的烟雾含量大于p2时,表示燃气灶上的锅处于燃烧状态,所述联网模块将二级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安全模块,所述喷洒装置在接收所述二级报警信息后将启动喷水及时进行灭火,其中p2>p1;

所述可燃气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气通道、吸气阀、过滤体、燃烧室、排气通道、排气阀、阀门驱动机构和气泵,所述吸气通道通过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所述吸气通道为喇叭状,其内部依次装有所述吸气阀、所述气泵和所述过滤体,所述排气通道内装有所述排气阀,所述吸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的外侧装有所述阀门驱动机构,所述阀门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吸气阀和所述排气阀相连,通过开启所述气泵和所述吸气阀,混有可燃气的空气被吸入所述吸气通道中并经过所述过滤体,空气中的大部分可燃气被吸附在所述过滤体中,少量可燃气进入到所述燃烧室中,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的电打火装置将点燃可燃气,完全燃烧后的气体经打开排气阀的排气通道排入空气中,所述过滤体包括活性炭过滤层、活动栅板和一对平行电极,所述活动栅板位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两侧,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置于所述平行电极之间,通过在平行电极之间施加3v的电压能够增强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对可燃性气体的吸附,所述燃烧室内涂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隔热层,所述吸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通过螺纹与所述燃烧室两侧的螺纹匹配螺接。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