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装置、光盘驱动方法和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438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装置、光盘驱动方法和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光盘驱动方法和光盘装置。本发明可以用于在例如磁光盘(MO)、袖珍盘(CD)上记录信息时、写入之后直接读取光盘(CD-R)或数字视盘(DVD)或从其再现信息时执行的滑动进给控制。
在近来的光盘领域,除了传统的盘格式外还有各种格式的光盘,如其上涂敷有机色素系统的色素膜的写入之后直接读取光盘(CD-R)、磁光盘(MO)、相变光盘(DVD-RAM)等。
在用于对这些光盘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中,执行了一种滑动进给控制(也称作“滑橇sled”),对从光学拾取装置射出的光斑照射在光盘旋转面的径向每个轨道上的位置进行控制。随着记录密度的增大,对通过执行光盘径向位置的精确控制而确保可靠性的要求提高。
在传统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利用DC(直流)电机执行光学拾取装置的滑动进给。因此,为了进行高速存取,需要速度传感器或位置探测传感器。
在上述传统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中,因传感器的加入以及为控制而使用特殊的电机驱动器而使控制变得复杂并因此成本变高。另外,还有的不便之处在于,为加入相关的机构和传感器而使用齿轮也使得相关的机构部分变得复杂和尺寸增大。
另外当认为用步进电机的微步驱动代替DC电机更为合理时,需要使用专用驱动器IC。因而成本增加。此外,因电机以步长为单位旋转而使驱动距离发生变化。所以有旋转线性变坏的不便之处。
从上述的各个方面考虑产生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增强电机旋转的线性度的光盘驱动装置、光盘驱动方法和光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光盘驱动装置,为了通过用光学拾取装置将光斑照射在光盘上而在光盘上记录和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旋转面产生改变,滑动进给驱动部分把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旋转面的位置,并且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包括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以驱动步进电机的波形校正装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执行滑动进给驱动的光盘驱动方法,为了通过用光学拾取装置将光斑照射在光盘上而在光盘上记录和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旋转面产生改变,滑动进给驱动包括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以用于驱动步进电机,从而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在执行驱动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旋转面的位置时使用步进电机;并利用校正驱动电流波形驱动步进电机。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光盘装置,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将光斑照射在光盘上而在光盘上记录和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旋转面有所改变,滑动进给驱动部分把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旋转面的位置,并且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包括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以驱动步进电机的波形校正装置。
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光盘驱动方法和光盘装置执行下列功能。
从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受主轴伺服系统伺服控制的主轴电机旋转的光盘上。当受聚焦伺服系统控制的聚焦伺服“启动”时,伺服电路的寻轨伺服系统发出的驱动信号由驱动放大器放大,并且此驱动信号施加给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双轴致动器的寻轨线圈。当致动器最终在跨轨道方向移动时,光学系统的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响应于光盘的反射光探测到探测信号。另外,聚焦伺服系统发出的驱动信号由驱动放大器放大并施加给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双轴致动器的聚焦线圈。当致动器最终被在聚焦方向移动时,光学系统的光电探测器响应于光盘的反射光探测到探测信号。
寻轨误差信号由驱动放大器放大并成为寻轨致动器的驱动信号,施加到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双轴致动器的寻轨线圈上。另外,聚焦误差信号由驱动放大器放大并成为聚焦致动器的驱动信号,施加到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双轴致动器的聚焦线圈上。
还注意到,在该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中,物镜在聚焦方向或寻轨方向上通过使用电磁力的双轴致动器的操作而独立地移动。
特别是,通过用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的波形校正装置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利用步进电机的滑动进给电机的转动做线性移动。结果是,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朝着光盘的外周边与光盘的旋转同步地连续地线性移动。结果是,激光束的照射位置向着光盘的外周边顺序地线性移动。
另外,在波形校正装置中,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被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相等的部分,从而使得步进电机的驱动步长更为细小并由此确定校正步骤;从校正步骤中确定电枢角(armature angle);根据电枢角确定激励电流波形;从其使用中确定预定位数的数据从而确定校正表;和根据这些校正表确定对应于驱动步骤(step)的校正驱动电流波形。
再现信号处理电路的RF放大器从光盘反射的光中产生再现的RF信号。再现的RF信号在再现信号处理电路中进行解调处理,经过误差校正码的检测和误差校正处理,然后再被放大到能够被输出的水平,继而被输出。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光盘再现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实施例中滑动进给电机驱动部分的结构框图;图3是实施例中步进电机的操作要点示图;图4是实施例中步进电机的操作原理示图;图5是实施例中步数和激励相位之间的关系示图;图6是实施例中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示图;图7是实施例中电机驱动波形(每个均为正弦波)的示图(2W1-2相激励);图8是实施例中基于正弦波形的使用的步骤-距离关系图;图9是实施例中校正表的示图;图10是实施例中校正表的示图;图11是实施例中电机驱动波形(已被校正)示图;图12是实施例中基于校正的波形使用的步骤-距离关系图;图13是实施例中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图14是实施例中1-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图15是实施例中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的旋转示图;图16是实施例中W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的旋转示图;图17是实施例中2W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的旋转示图;图18是实施例中W1-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
图19是实施例中2W1-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图20是实施例中电机驱动波形(每个均为正弦波)的示图(4W1-2相激励);下面将参考适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实施例进行描述。[对光盘再现装置的解释]下面首先解释作为前提的光盘再现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再现装置的结构框图。
光学拾取装置3配备有一个光学系统器件,该器件把激光束辐射到光盘1上并同时探测从光盘上反射的光束。
即光学拾取装置3有一个设置其中的激光二极管4,从激光二极管4中发出激光束。此激光束由准直透镜5排成平行光束并通过分束器6。然后光束穿过1/2波片7和物镜8,并辐射到光盘1的信号记录表面上。
另外,从光盘1反射的光束又经物镜8和1/2波片7被分束器6反射。然后,此光束经会聚透镜9和柱面透镜10被光电探测器11接收。
此处物镜8由双轴致动器支撑并在聚焦方向和寻轨方向上可以移动。即相应于施加到双轴致动器寻轨线圈12上的电流,物镜8在寻轨方向上被驱动。另外,相应于施加到聚焦线圈13上的电流,物镜8被在聚焦方向上驱动。
另外,光学拾取装置3作为整体通过滑动进给电机14在寻轨方向上可以移动。注意到步进电机用作滑动进给电机14。
具有光学拾取装置3的光学拾取单元在其中装有一个设置在进给轴28上的支撑部件,该光学拾取单元相对进给轴28旋转支撑。进给轴28做成滑动进给电机14的转轴,其外表面有形成其上的螺纹槽。进给轴28本身构成滑动进给电机14的转子的一部分。
由该进给轴28活动支撑的光学拾取单元向着或远离转台移动。此光学拾取单元有一个装载其上的光学拾取装置3。用于移动光学拾取单元的光头进给机构由进给轴28和滑动进给电机14组成。
光学拾取单元的光头有一个可以在聚焦方向(垂直方向)和寻轨方向(轴向)独立移动物镜的双轴致动器。电磁力唯一地用作驱动双轴致动器的驱动力。例如,在此实施例中,如果根据活动部分支撑方法的差异来分类,采用叶簧型双轴致动器作为此双轴致动器。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任意类型的双轴致动器作为此双轴致动器,如线支撑型,铰链支撑型,轴向滑动型等。
另外,光电探测器11由一个用于探测聚焦误差信号的四件式光电二极管和一个用于探测寻轨误差信号的两件式光电二极管构成。还注意到四件式光电二极管的一对光电二极管设置在跨过光盘轨道的方向上,而另一对光电二极管设置在跨过光盘轨道的方向上。另外,两件式光电二极管在跨过光盘轨道的方向以一定偏移设置。
从光盘1反射的光被未示出的衍射光栅或光盘1衍射。因此,光电探测器11接收到的光斑变成三个光斑,其中第一个光斑是作为0级衍射光的主光束,其余的两个分别是作为次光束的(+1)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这两个次光束位于与轨道交叉的方向,0级主光束居于其间。
0级主光束由四件式光电二极管接收。(+1)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由两件式光电二极管接收。
从光电探测器11的四件式光电二极管输出的信号的相加信号(A+B+C+D)提供给再现信号处理电路15。
光电探测器11的四件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提供给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7。通过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7,测得在四件式光电二极管一个对角线方向上的一对相加信号(A+C)和另一个对角线方向上的一对相加信号(B+D)之间的差信号为{(A+C)-(B+D)}。相加信号(A+C)和相加信号(B+D)之间的差信号{(A+C)-(B+D)}作为聚焦误差信号。
即,在实现聚焦的位置上,经柱面透镜10而来的反射光束变为圆形,并且在从实现聚焦的位置移动到失焦位置时反射光束变为椭圆。因此,从测得椭圆光束的四件式光电二极管的相加输出信号(A+C)和相加输出信号(B+D)之间的差信号中得到一个聚焦误差信号。
另外,光电探测器11的两件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被提供给寻轨误差检测电路18。在寻轨误差检测电路18中,两件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E和输出信号F之间的差信号(E-F)作为寻轨误差信号。
另外,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7输出的聚焦误差信号由A/D转换器19数字化,并且此聚焦误差信号提供给聚焦伺服电路20。聚焦伺服电路20的输出信号经D/A转换器21和驱动放大器22提供给聚焦线圈13作为聚焦线圈驱动电流。结果是,物镜8在聚焦方向上移动,以致其位置可以处于实现聚焦的位置。
另外,从寻轨误差检测电路18输出的寻轨误差信号由A/D转换器23数字化,并且此寻轨误差信号被提供给寻轨伺服电路24。寻轨伺服电路24的输出信号经D/A转换器25和驱动放大器26提供给寻轨线圈12作为寻轨线圈驱动电流。结果是,物镜8在寻轨方向上移动,以致光束斑可以跟踪到轨道中心。[滑动进给电机驱动部分的解释]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进给电机驱动部分的结构框图。
在图2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进给电机驱动部分包括把光束辐射到光盘1上的光学拾取装置3;通过利用进给轴28在光盘的径向上移动光学拾取装置3的滑动进给电机14;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30;使数字信号处理电路30发出的控制信号成为线性信号的LPF(低通滤波器)35和38,以及一个将LPF35和38输出的线性控制信号的功率水平放大的功率放大电路41。这里,步进电机用作滑动进给电机14。
另外,数字信号处理电路30包括一个输出关于滑动进给电机14操作的指令信号的微控制器31;一个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它根据微控制器31输出的指令信号,以指令所指示的步骤数输出用于A相位和B相位的电压值数据,以及按照PWM(脉冲宽度调制)法从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12输出用于A相位和B相位的电压值的PWM输出端33和34等。
此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30整个或部分地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控制器32每个都可以由一种软件应用程序构成。
另外,在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中,包含一个可以存储预定信息的存储器32a。
应指出,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构成波形校正装置,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以驱动电机,使得步进电机每一步的转动所造成的驱动距离变为线性。
另外,LPF 35有一个电阻36和一个电容37。LPF 38有一个电阻39和电容40。
另外,功率放大电路41包括放大线性控制信号的功率水平的放大器42、把如此放大的线性控制信号的幅值中心移动到中心电位的电平移动电路44、把电平移动电路44的一个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将如此放大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A相线圈的一端作为A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的放大器46;以及把电平移动电路44的另一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倒相和放大,并将如此倒相和放大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A相线圈的另一端作为A相倒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的倒相器47。
另外,功率放大电路41包括一个放大线性控制信号的功率水平的放大器43;一个把由此放大的线性控制信号的幅值中心移动到中点电位的电平移动电路45;一个把电平移动电路45的一个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放大并将由此放大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B相线圈的一端作为B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的放大器48,和一个把电平移动电路45的另一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倒相和放大,并将由此倒相和放大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B相线圈的另一端作为B相倒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的倒相器49。
下面将解释上述光盘再现装置的滑动进给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操作。
在图2中,从微控制器31,将指示滑动进给电机14应旋转多少步的指令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如前所述,在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中包含一个存储器32a。由于已经预先存储了指定的信息作为一些电压值数据(即对应于设置形式的64步),该数据提供给每个以微步驱动的A相和B相(如,4W1-2-相位激励)。
顺便说一下,存储在存储器32a中的数据是一个被波形校正装置校正过的校正驱动电路波形,以致光学拾取装置3如后面所述的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的转动线性地移动。
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以指令信号指定的步骤数依次地把提供给A相和B相的电压值数据提供给PWM输出33和34。PWM输出33和34根据PWM法将其电压值数据调制并将如此调制的信号作为用于A相和B相的控制信号。
用于A相和B相的控制信号提供给LPF35和38。LPF35和38按照PWM法把用于A相和B相的控制信号转变成每个都对应于直流电平的线性信号。已被如此转变成用于A相和B相的线性信号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功率放大电路41的放大器42和43。
放大器42放大用于A相的线性控制信号的功率水平,并将放大的信号提供给电平移动电路44。电平移动电路44把最终的放大线性控制信号的幅值中心移动到中点电位,并把最终的控制信号从其输出端提供给放大器46。电平移动电路44把该控制信号从其另一个输出端提供给倒相器47。
放大器46放大从电平移动电路44的一个端子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将由此放大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A相线圈的一端作为A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倒相器47倒相并放大从电平移动电路44的另一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将所得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A相线圈的另一端作为A相反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
另外,放大器43放大用于B相的线性控制信号的功率水平,并将由此放大的信号提供给电平移动电路45。电平移动电路45把放大的线性控制信号的幅值中心移动到中点电位。然后再将最终的控制信号从其一个输出端提供给放大器48,并将此控制信号从其另一个输出端提供给倒相器49。
放大器48放大从电平移动电路45的一个端子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将由此放大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B相线圈的一端作为B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倒相器49倒相并放大从电平移动电路45的另一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将所得的信号提供给滑动进给电机14的B相线圈的另一端作为B相反相滑动进给电机驱动电流。
通过用以上述方式而将功率放大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滑动进给电机14的A相和B相,使直接连结到滑动进给电机14旋转轴的进给轴28旋转,使得电机每步旋转所产生的驱动距离变为线性。借此,配备有用于进给轴28上的支撑部分的光学拾取装置3可以相对于光盘1径向移动。
根据上述微控制器31发出的指令,在由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构成的波形校正装置中进行电机驱动波形的校正。通过这样,光学拾取装置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14的转动而线性移动。结果是此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通过滑动进给(滑撬)电机14,与光盘的旋转同步地向着光盘的外周边线性地连续移动。从而,激光束辐射的位置可以朝着光盘的外周边线性地连续移动。[步进电机的操作原理]图3是实施例中步进电机的操作要点示图;步进电机55具有一种依据于脉冲波形功率的电流特性。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可以与输入信号的脉冲波形成比例地控制,并且旋转的速度可以与输入信号的脉冲频率成比例的控制。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数字脉冲信号经“断开(open)”控制定位,无需反馈系统控制定位。
在此,通过使用信号脉冲P1,P2和P3,经驱动电路50提供功率脉冲PW1和PW2。另外,所得的脉冲功率供应给步进电机55。此外,步进电机55旋转轴56的旋转角度θ在每次输入功率脉冲PW1和PW2时经旋转从θ1变成θn。另外,驱动电路50在其功率放大电路54中不仅放大信号脉冲P1,P2,P3,它还起控制激励序列的作用,驱动电路50根据对应于从输入端51输入的信号脉冲的正向或反向转动,通过控制其控制电路53中的控制终端52a,52b,该激励序列构成步进电机55的旋转磁场。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步进电机的操作原理示意图。另外,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步进数和激励相位之间的关系。
在图4和图5中,首先,在步骤1中,当仅有端子64-1进入高电平时,晶体管63-1(Trl)导通(turn on)以激励线圈62-1(L1)。结果是如图4所示的电流流进线圈62-1(L1),导致在定子侧的磁芯(core)61-1中产生S极。当在磁芯61-1中产生S极时,S极吸引磁体转子60的N极,导致磁体转子60转过90度。
其次,在步骤2中,当仅有端子64-2进入高电平时,晶体管63-2(Tr2)导通,导致线圈62-2(L2)被激励。结果是如图4所示的电流流进线圈62-2(L2),导致在定子侧的磁芯(core)61-2中产生S极。当在磁芯61-2中产生S极时,S极吸引磁体转子60的N极,导致磁体转子60再转过90度。结果是,若从开始测量,转子60旋转了180度。
再下来,在步骤3中,当仅有终端64-3进入高电平时,晶体管63-3(Tr3)启动,导致线圈62-3(L3)被激励。结果是如图4所示的电流流进线圈62-3(L3),导致在定子侧的磁芯61-3中产生S极。当在磁芯61-3中产生S极时,S极吸引磁体转子60的N极,导致磁体转子60再旋转90度。结果是,若从开始测量,转子60旋转了270度。
并且,在步骤4中,当仅有终端64-4进入高电平时,晶体管63-4(Tr4)启动,导致线圈62-4(L4)被激励。结果是如图4所示的电流流进线圈62-4(L4),导致在定子侧的磁芯61-4中产生S极。当在磁芯61-4中产生S极时,S极吸引磁体转子60的N极,导致磁体转子60再旋转90度。结果是,若从开始测量,转子60旋转了360度。之后,在步骤5及后续的每一步骤中,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4每一个的相同操作。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步进电机基本结构示意图。
在图6中,当通过产生电流IA从电源77流出以激励一个线圈73使一对磁芯71和72分别对着磁体转子70的S极和N极时,建立一种位置关系,其中电流IB不从电源78流出;另一线圈76不被激励,并且另一对磁芯74和75不对着磁体转子70的S极和N极。这种状态交替重复,导致磁体转子旋转。
图6所示的状态表示电流IA最大而电流IB为零的位置关系。此时,由一个线圈73和磁芯71、72组成的电磁体产生的磁场和另一线圈76和磁芯74、75组成的电磁体产生的磁场就旋转相位而言彼此垂直相交。因此,如果如此设定IA=sinθ和IB=cosθ的关系,则旋转相位的电枢角θ可以从0指向0-360度间的任何方向,并且磁场的强度变为固定。
但这仅仅是步进电机的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磁体转子的运动对磁场有影响。因此,例如,当转子位于相应于磁芯时和当转子位于磁芯和相邻磁芯之间的中间位置时二者之间产生磁场强度有差异。因此,磁场本身的方向不能正确地反映电流的幅值。另外,例如,因为当转子位于相应于磁芯时和当转子位于磁芯和相邻磁芯之间的中间位置时二者之间产生磁场强度方向有差异,所以磁场的方向和转子的方向也不会彼此重合。因此,可以知道,甚至在以无畸变的正弦波驱动电机时,电机也不能以固定的速度旋转。[微步驱动的方法]作为驱动步进电机的方法,有一种IA和IB的每个的电枢角θ旋转90度步长的2相激励,一种电枢角旋转45度的1-2相激励和一种电枢角旋转22.5度的W1-2相激励。另外,作为一种执行高精度的旋转控制的微步驱动方法,有一种电枢角旋转11.25度的2W1-2相激励和一种电枢角旋转5.62度的4W1-2相激励。顺便说一下,图7是本实施例2W1-2相激励的电机驱动波形(每个都是正弦波)。图20是本实施例4W1-2相激励的电机驱动波形(每个都是正弦波)。
图13是本实施例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在IA电流图形中,供应给电机的A相线圈的驱动电流作如下变化在t0相位,从0上升至最大值100%,在相位t0-t2,保持在最大值100%;在相位t2,从最大值100%下降至-100%;在相位t2-相位t4,保持在-100%;在相位t4处,反过来电流从-100%上升至最大值的100%。因此,从相位t4-相位t8、从相位t8至相位t12,驱动电流重复呈现相同的波形。
另外,在IB电流图形中,供应给电机B相线圈的驱动电流具有一种波形,该波形的相位是从A相的驱动电流移动t1相位。
注意到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从t1至t4以4个步骤做一个完整的旋转;IA和IB彼此延迟t1相位。
图1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机驱动电流中1-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在IA电流图形中,供应给电机的A相线圈的驱动电流作如下变化在t0相位从0上升至71.4%;在t0-t1相位保持在71.4%;在相位t1上升至最大值100%;在相位t1-相位t2保持在100%;在相位t2处反过来从最大值100%下降至71.4%;在相位t2-t3处保持71.4%;在相位t3,从71.4%下降至0;并在相位t3至相位t4保持在0。
进一步,驱动电流从0降至-71.4%;在相位t4-t5处保持在-71.4%;在相位t5处降至最小值-100%;在相位t5-t6处保持在-100%;相反,在相位t6处从最小值-100%上升至-71.4%;在相位t6-t7处保持在-71.4%;在相位t7处从-71.4%升至0;在相位t7-t8处保持为0。之后,从相位t8-t16,从相位t16-t24,从相位t24-t32…,驱动电流重复呈现相同的波形。
另外,在IB电流图形中,提供给电机B相线圈的驱动电流具有一种波形,该波形的相位比A相驱动电流的相位延迟t2相位。
图15是根据本实施例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的旋转示意图。如图15所示,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从t1至t8相位以8个步骤做一个完整的转动,并且看到IA和IB彼此移动t2的相位。
图18是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机驱动电流所得的W1-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在IA中,供应给电机的A相线圈的驱动电流作如下变化在t0相,从0升至40%;在t0-t1相,保持在40%;在t1相升至71.4%;在t1-t2相保持为71.4%;在t2相升至91%;在t2-t3相保持为91%;在t3相升至最大值100%;在t3-t4相保持为100%;反过来,在t4相从最大值100%下降至91%;在t4-t5相保持91%;在t5相降至71.4%;在t5-t6相保持在71.4%;在t6相从71.4%降至40%;在t7相降至0;并且在t7至t8相保持在0。
进一步,在t8相,驱动电流从0降至-40%;在t8-t9相保持在-40%;在t9相降至-71.4%;在t9-t10相保持在-71.4%;在t10相降至-91%;在t10-t11相保持在-91%;在t11相降至最小值-100%;在t11-t12相保持在-100%;反过来,在t12相从最小值-100%上升至-91%;在t12-t13相保持在-91%;在t13相升至-71.4%;在t13-t14相保持为-71.4%;在t14相从-71.4%升至-40%。在t14-t15相保持在-40%,在t15相升至0,在t15-t16相保持在0。之后,从相位t16-t32…,驱动电流重复呈现相同的波形。
另外,在IB电流图形中,提供给电机B相线圈的驱动电流具有一种波形,其波形的相位比A相驱动电流的相位延迟t4相位。
图16是根据本实施例W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的旋转示意图。如图16所示,W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从t1至t16相以16个步骤做一个完整的转动,并且看到IA和IB彼此移动t4的相位。
图19是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机驱动电流所得的2W1-2相激励的电流图形。在IA中,供应给电机的A相线圈的驱动电流IA,在t0-t1相,保持在100%;在t1相从最大值100%降至91%;在t1-t2相保持为91%;在t2相降至83%;在t2-t3相保持为83%;在t3相降至71.4%;在t3-t4相保持为71.4%;在t4相降至55.5%;在t4-t5相保持在55.5%;在t5相从55.5%降至40%;在t5-t6相保持在40%;在t6相从40%降至20%;在t6-t7相保持在20%;在t7相从20%降至0;并且在t7至t8相保持在0。
进一步,在t8相;驱动电流从0降至-20%;在t8-t9相保持在-20%;在t9相从-20%降至-40%;在t9-t10保持在-40%;在t10降至-55.5%;在t10-t11保持在-55.5%;在t11相从-55.5%降至-71.4%;在t11-t12相保持在-71.4%;在t12相降至-83%;在t12-t13保持在-83%;在t13相降至-91%;在t13-t14保持在-91%;在t14相降至最小值-100%;并且在t14-t17保持在-100%。
反过来,在t17相;驱动电流从最小值-100%升至-91%;在t17-t18相保持在-91%;在t18相升至-83%;在t18-t19相保持在-83%;在t19升至-71.4%;在t19-t20相保持在-71.4%;在t20相从-71.4%升至-55.5%;在t20-t21相保持在-55.5%;在t21相从-55.5%升至-40%;在t22相从-40%升至-20%;在t22相-t23相保持在-20%;在t23升至0;在t23-t24相保持在0。
在t24相,驱动电流从0升至20%;在t24-t25相保持在20%;在t25相从20%升至40%;在t25-t26相保持在40%;在t26相从40%升至55.5%;在t26-t27相保持在55.5%;在t27相从55.5%升至71.4%;在t27-t28相保持在71.4%;在t28相升至83%;在t28-t29相位保持在83%;在t29相升至91%;在t29-t30相位保持在91%;在t30相升至最大值100%;在t30-t32相保持在100%。之后,驱动电流重复呈现相同的波形。
另外,在IB电流图形中,提供给电机B相线圈的驱动电流具有一种波形,该波形的相位比A相驱动电流的相位延迟t8相位。
图17是根据本实施例2W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的旋转示意图。如图17所示,2W1-2相激励的磁场矢量从t1至t32相以32个步骤做一个完整的转动,并且看到IA和IB彼此移动t8的相位。[确定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方法]在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步进电机中,定子侧的磁极被细分。因此,步进电机通过电枢角θ的5次旋转完成一个全旋转(一个电枢旋转是从0至360度),步进电机通过使用微步驱动的方法驱动。上述2W1-2相激励用于微步驱动。如上所述,2W1-2相激励的方式是通过把0至360度的电枢角分成32个步骤驱动步进电机的方法。
另外,步进电机旋转轴的进给轴28有一个2mm螺距的螺纹。它被设置成光学拾取装置3沿螺纹槽移动。因此,结果是步进电机的一个全旋转导致光学拾取装置3移动2mm。因此,当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以光学拾取装置3的移动距离折算时,理论上步进电机的一个步长转动2.25度。并导致光学拾取装置3移动12.5μm。
图7是本实施例2W1-2相激励方式的电机驱动波形(正弦波)。
在图7中,在A相和B相中,步进电机从0至32度,致使电枢角做一个全旋转,在此期间输出表示振幅值的8位数据。
如图7所示的2W1-2相激励方式的电机驱动波形,通过利用2W1-2相激励方式用32步使电枢角做一个全旋转,步进电机以微小步长的方式被驱动。因此,通过以一步为单位测量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可以得到根据图8实施例的正弦波形的步进距离特性。
如图8所示,步进电机从第0步到第2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前进到0.05mm的距离。但从第2步到第7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05前进到0.06mm的距离。另外,步进电机从第7步到第10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07前进到0.15mm的距离。但从第10步到第15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15前进到0.175mm的距离。另外,步进电机从第15步到第20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175前进到0.25mm的距离。但从第20步到第23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25前进到0.265mm的距离。另外,步进电机从第23步到第27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265前进到0.35mm的距离。但从第27步到第32步,光学拾取装置从0.35前进到0.38mm的距离。
在步进距离的关系中,稠密部分和较不稠密部分以这种方式重复出现。如图8所示,步进电机的旋转不是线性的。
此原因在于电流流进步进电机A和B相线圈导致的磁场分布的事实致使磁场分布的变化并不显示正弦分布。例如,在转子位置位于相应于或对着磁芯时和转子位置处于磁芯和相邻磁芯之间的中间位置时,二者的磁场强度不同。因此,磁场的方向本身不会正确地反映电流。另外,例如,在转子位置位于相应于磁芯时和转子位置处于磁芯和相邻磁芯之间的中间位置时,二者的磁场方向不同。因此,磁场的方向和转子的方向互不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波形校正装置校正驱动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的波形。通过这种校正,本实施例消除了上述磁场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而线性移动光学拾取装置。
由此原因,对应于从第0步至第32步的电枢角一次全旋转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被分成64个等分,由此确定划分(理论的)的距离。在每64个等分的移动距离中(理论上),从第0步至第32步读出相应的校正步数。并且利用此校正步数确定电枢角(armature angle)θ。此处,因为在2W1-2相激励中90度的电枢角对应于8步,所以电枢角可以通过下列第一方程确定。[第一方程]电枢角θ=90/8*校正步数此时,A相的(A-cosθ)和B相的(B-sinθ)可以通过利用下列第二和第三方程决定。[第二方程]A-cosθ=cos(电枢角θ*π/180)[第三方程]B-sinθ=sin(电枢角θ*π/180)输入到A和B相每个中的数据是8位。因此,A和B相每个由0至+127的128段数据和0至-127的-128段数据表示。关于A相的(A-cosθ)的对应于8位的(A-8-位)数据,以及关于B相的(B-sinθ)对应于8位的(B-8-位)数据可以通过下列第四和第五方程决定。[第四方程]A-8-位=127cosθ[第五方程]
B-8-位=127sinθ因此,如果将(A-8-位)和(B-8-位)每个的小数点后的第一位置取整(rounding),则可以确定A相的位(cosθ)和B相的位(sinθ)。
因此,如图9和10中实施例的校正表所示,可以确定包括从0至64的步长值、距离值(理论的)、校正步长值、电枢角θ值、A-cosθ值、A-8-位的值、位值(cosθ)、B-sinθ值、B-8-位的值、位值(sinθ)。
因此,如图11所示实施例的电机驱动波形(被校正的),根据这些校正表,可以确定对应于电枢角一个全旋转的校正的电机驱动波形,其每一个是并对应的A相和B相之一从0至64步的8位输出数据。
通过利用根据这些校正表校正的图11所示的电机驱动波形,使得根据4W1-2相激励法以64步完成电枢角一个全旋转,并因而导致步进电机的微小驱动,及由此测得以1步为单位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图1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基于校正波形的步骤-距离的特性曲线。如图12所示,由于上述的校正,可以使步进电机基本上线性地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划分光学拾取装置移动距离的方法做了解释,该方法中,当进行2W1-2相激励时把光学拾取装置移动的距离划分成64等分;分成更细的32步;由此确定校正步骤;从这些校正步骤中确定电枢角;根据这些电枢角确定cosθ和sinθ;从其使用中确定8位数据从而确定校正表;并根据这些校正表以64步进行4W1-2相激励。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方法。
例如,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执行2W1-2相激励当进行2W1-2相激励时把光学拾取装置移动的距离划分成32等分;相对于32步确定校正步骤;从这些校正步骤中确定电枢角;根据这些电枢角确定cosθ和sinθ;从其使用中确定8位数据从而确定校正表;并根据这些校正表以32步进行2W1-2激励。
另外,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确定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4W1-2相激励。下面将解释执行4W1-2相激励时确定校正表的方式。
图20是根据本实施例执行4W1-2相激励时电机驱动波形(正弦波)示意图。
在图20中,对于A相和B相,使电枢角以从0至64的步骤做一个全旋转,从而输出一个表示幅度值的8位数据。
如图20中所示的执行4W1-2相激励时的电机驱动波形(正弦波),步进电机通过根据4W1-2相激励法使电枢角以64步做一个全旋转而被微小步长地驱动。由此,通过测量每一步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可以获得以64步的步骤-距离特性示图,对应于图8中所示实施例的具有正弦波的步骤-距离特性。
由此原因,对应于电枢角从第0步到第64步的一个全旋转的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被分成128个等分,由此确定划分的(理论上)距离。在每128个等分的移动距离(理论上)中,相应的校正步骤数从第0至第64步中读出。并通过此校正步数确定电枢角。此处,因为在4W1-2相激励中90度的电枢角对应于16步,所以可以通过利用下列第六方程确定电枢角。[第六方程]电枢角θ=90/16*校正步数也可以设置为执行对应于8W1-2相激励的激励,它在进行4W1-2相激励时把光学拾取装置移动的距离分成128等分;由此确定关于64步的校正步骤;从这些校正步骤中确定电枢角;根据这些电枢角确定cosθ和sinθ;从其使用中确定8位数据从而确定校正表,并根据这些校正表以例如每步2.8125度的128步进行旋转。
另外,也可以布置成在进行4W1-2相激励时时把光学拾取装置移动的距离分成64等分;由此确定关于64步的校正步骤;从这些校正步骤中确定电枢角;根据这些电枢角确定cosθ和sinθ;从其使用中确定8位数据从而确定校正表;并根据这些校正表以64步进行旋转。
顺便说一下,光盘装置的普通再现操作按如下进行。
从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3发出的激光束辐射到由主轴电机2旋转的光盘上,而主轴电机由伺服电路的主轴伺服系统伺服控制。当由聚焦伺服系统控制的聚焦伺服开启后,伺服电路的寻轨伺服系统发出的驱动信号被驱动放大器26放大,并且此驱动信号被施加到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3的双轴致动器的寻轨线圈12上。当致动器最终被在轨道交叉(track-crossing)方向上移动时,响应于被光盘反射回来的光,从光学系统的光电探测器11中测得探测信号。另外,从伺服电路的聚焦伺服系统发出的驱动信号被驱动放大器22放大,并且此驱动信号被施加到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3的双轴致动器的聚焦线圈13上。当致动器最终被在聚焦方向上移动时,响应于从光盘反射回来的光,从光学系统的光电探测器11中测得探测信号。
通过伺服电路的操作而产生的寻轨误差信号被驱动放大器26放大,并且使此信号成为一个寻轨致动器驱动信号,该信号被施加到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3的双轴致动器的寻轨线圈12上。另外,通过伺服电路的操作而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被驱动放大器22放大,并且使此信号成为一个聚焦致动器驱动信号,该信号被施加到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3的双轴致动器的聚焦线圈13上。
应指出,在光学系统的光盘读取装置中,物镜8通过利用电磁力的双轴致动器在聚焦方向(朝着或远离光盘的方向)上和在寻轨方向(跨过光盘轨道的方向)上相互独立地移动。
另外,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由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构成的波形校正装置校正电机驱动波形,由此使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做线性移动。其结果是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装置与由滑动进给(滑橇)电机14驱动的光盘的旋转同步地朝着光盘的外周边顺序地线性移动。其结果是激光束的辐照位置朝着光盘的外周边顺序地线性移动。
顺便说一下,再现信号处理电路15的RF放大器从光盘反射的光束中产生再现的RF信号。注意到再现的RF信号在再现信号处理电路15被解调,并且此信号经受其误差校正码的检测,然后经过去交织处理,并再经过EFM(八到十四调制)-PLUS解调处理。最终的解调信号被放大到能够输出的水平并被输出。
另外,系统控制器产生一个被发送到伺服电路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是一个被发送到伺服电路的增益设置部分并根据RF放大器放大的RF信号设置增益的控制信号。另外,系统控制器控制数据信号处理部分的信号处理以及各个部分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中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3把光斑照射到光盘1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将步进电机14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3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的位置,并使设置其中的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从而驱动步进电机14,两个控制器均用作波形校正装置。因此,通过用波形校正装置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3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线性移动。因而可以去除位置传感器并对光学拾取装置3进行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另外,因为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的波形校正装置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构成,所以在其后级上可以照样使用通用的功率放大器。因此,与采用专门用于步进电机上的驱动IC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因为电机的旋转轴可以直接用作馈送光盘的进给轴,所以可以将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做得尺寸小,并使光盘驱动装置的尺寸小。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有这样一种结构,在光盘驱动装置中,用作波形校正装置的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在校正步骤中存储信息,使得光学拾取装置对应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的各个移动距离变为相等。因此,不需要设置计算部分,并能够从存储的信息段中直接读出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和以简单的结构驱动滑动进给电机。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有这样一种结构,在光盘驱动装置中,用作波形校正装置的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确定驱动电流波形的驱动步骤和光学拾取装置3关于该驱动步骤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将此移动距离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等分,从而确定相应的校正步数值,确定对于各校正步骤的电枢角,并根据电枢角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因此,通过利用根据校正步骤的电枢角执行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可以使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和光学拾取装置3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成为线性。
另外,光盘驱动法是一种执行滑动进给驱动的方法,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3把光斑照射到光盘1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从光学拾取装置3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该方法还在于滑动进给驱动包括校正驱动步进电机14的驱动电流波形从而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利用步进电机14执行一种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改变光学拾取装置3的位置的驱动,以及利用校正驱动电流波形驱动步进电机14。因此,通过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3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做线性移动。因而能够无须由位置传感器执行处理并对光学拾取装置3做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另外,因为滑动进给驱动的波形校正可以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执行,所以在其后级可以采用通用的功率放大器。因此,与采用专门用于步进电机上的驱动IC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因为电机的旋转轴可以直接用作馈送光盘的进给轴,所以可以使滑动进给驱动操作变得简单并因此简化光盘的驱动方法。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利用存储的关于校正步骤的信息产生校正驱动波形,使得光学拾取装置3对应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的各个移动距离变为相等。因此,不需要设置计算部分,并能够从存储的信息段中直接读出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和以简单的结构驱动滑动进给电机14。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方法有这样一种构成,在该方法中,确定驱动电流波形的驱动步骤数值和光学拾取装置3关于该驱动步骤数值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将此移动距离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等分,从而确定相应的校正步数,确定关于各校正步数的电枢角,并根据电枢角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因此,通过利用根据各校正步骤的电枢角执行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可以使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和光学拾取装置3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成为线性。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是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的装置,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3把光斑照射到光盘1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并且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将步进电机14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3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的位置,并使设置在其中的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用于校正驱动电路波形,从而驱动步进电机14。因此,通过用波形校正装置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3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作线性移动。因而可以无须利用位置传感器并对光学拾取装置3进行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另外,因为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波形校正装置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执行,所以在其后级可以照样使用通用的功率放大器。因此,与专用在步进电机上的驱动IC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因为电机的旋转轴可以直接用作馈送光盘的进给轴,所以可以将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做得很小,并使光盘装置微型化。
顺便说一下,在上述实施例中,只是示出了本发明用于光盘装置的滑动进给机构的一个实例。毋庸置疑,本发明当然也可以用于读卡装置的滑动进给驱动装置,其中步进电机用作滑动进给电机,还可以用于其它具有片状记录介质的电子装置的滑动进给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是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装置,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把光斑照射到光盘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并且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将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的位置,并在其中设置波形校正装置,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从而驱动步进电机。因此,可以获得下列好处。即通过用波形校正装置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的旋转作线性移动。因而可以去除位置传感器并对光学拾取装置进行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另外,因为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波形校正装置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构成,所以在其后级可以照样使用通用的功率放大器。因此,与专用于步进电机上的驱动IC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因为电机的旋转轴可以直接用作馈送光盘的进给轴,所以可以将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做得很小,并使光盘驱动装置尺寸小。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有这样一种结构,在光盘驱动装置中,波形校正装置在校正步骤中存储信息,使得光学拾取装置对应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的各个移动距离变为相等。因此,可以带来下列好处。即不需要设置计算部分,并能够从存储的信息段中直接读出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和以简单的结构驱动滑动进给电机。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有这样一种结构,在光盘驱动装置中,波形校正装置确定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和光学拾取装置对于各驱动步骤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将此移动距离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等分,从而确定相应的校正步数值,确定关于各校正步数的电枢角,并根据电枢角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因此,可以带来下列好处。即通过利用根据校正步数的电枢角执行滑动进给电机的旋转,可以使滑动进给电机的旋转与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成为线性。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驱动法是一种执行滑动进给驱动的方法,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把光斑照射到光盘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该方法还在于滑动进给驱动包括校正驱动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波形从而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利用步进电机进行一种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的位置的驱动,以及利用校正驱动电流波形驱动步进电机。因此,带来下列好处。即通过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的旋转做线性运动。因而能够无须由位置传感器执行处理并对光学拾取装置做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另外,因为滑动进给驱动的波形校正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执行,所以在其后级可以利用通用的功率放大器。因此,与采用专门用在步进电机上的驱动IC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因为电机的旋转轴可以直接用作馈送光盘的进给轴,所以可以使滑动进给驱动操作变得简单并因此简化光盘的驱动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驱动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利用存储的关于校正步骤的信息产生校正驱动波形,使得光学拾取装置对应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的各个移动距离变为相等。因此,带来下列好处。即不需要设置计算部分,并能够从存储的信息段中直接读出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并以简单的结构驱动滑动进给电机。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驱动方法有这样一种构成,在该方法中,确定驱动电流波形的驱动步骤数值和光学拾取装置关于该驱动步骤数值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将此移动距离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等分,从而确定相应的校正步数,确定关于校正步数的电枢角,并根据电枢角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因此,可以带来下列好处。即通过利用根据校正步数的电枢角执行滑动进给电机的旋转,可以使滑动进给电机的旋转和光学拾取装置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成为线性。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装置是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装置,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把光斑照射到光盘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将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的位置,并使设置其中的波形校正装置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从而驱动步进电机。因此,可以获得下列好处。即通过用波形校正装置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旋转作线性移动。因而可以无须利用位置传感器并对光学拾取装置进行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另外,因为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波形校正装置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执行,所以在其后级可以利用通用的功率放大器。因此,与专用于步进电机上的驱动IC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因为电机的旋转轴可以直接用作送进光盘的进给轴,所以可以将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做得很小,并使光盘装置变小。
通过上述参考附图而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各种改型和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光盘驱动装置,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把光斑照射到光盘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将一个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的位置,还包括波形校正装置,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从而驱动所述步进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波形校正装置存储关于校正步骤的信息,使得所述光学拾取装置对应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的各个移动距离变为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校正装置确定驱动电流波形的驱动步骤和光学拾取装置关于所述驱动步骤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将所述移动距离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等分,从而确定其相应的校正步骤数值,确定关于各校正步骤的电枢角,并根据所述电枢角产生所述校正驱动电流波形。
4.一种执行滑动进给驱动的光盘驱动方法,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把光斑照射到光盘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滑动进给驱动包括校正用于驱动一个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波形从而产生校正驱动电流波形,利用所述的步进电机执行一种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改变所述光学拾取装置的位置的驱动,以及利用所述校正驱动电流波形驱动所述步进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存储的关于校正步骤的信息产生所述校正驱动波形,使得光学拾取装置对应于所述校正驱动电流波形的各驱动步骤的各个移动距离变为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驱动电流波形的驱动步骤和所述光学拾取装置关于所述驱动步骤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将所述移动距离以预定的间隔分成等分,从而确定相应的校正步骤,确定关于所述校正步骤的电枢角,并根据所述电枢角产生所述校正驱动电流波形。
7.一种具有滑动进给驱动部分的光盘装置,为了通过光学拾取装置把光斑照射到光盘上而把信息记录到光盘上并从其上再现信息,使光学拾取装置发出的光斑的入射位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发生变化,滑动进给驱动部分将一个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相对于光盘的旋转表面的位置,还包括波形校正装置,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从而驱动步进电机。
全文摘要
滑动进给驱动部分(27)将步进电机用作驱动装置来改变光学拾取装置(3)相对于光盘(1)的旋转表面的位置,并使设置其中的微控制器(31)和滑动进给电机控制器(32)用于校正驱动电流波形,从而驱动步进电机。因此,通过校正电机驱动波形,光学拾取装置(3)可以相对于滑动进给电机(14)的旋转线性移动。因而可以去除位置传感器并对光学拾取装置(3)进行无偏差的精确的位置控制。结果是,可以提供一种光盘驱动装置、一种光盘的驱动方法,和一种光盘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增强了电机旋转的线性。
文档编号G11B21/10GK1268740SQ0010829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9日
发明者竹田隆次, 大石诚一郎, 塩见铁洋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