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数据载体用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017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状数据载体用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状数据载体用保持架。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CD、CD-ROM、DVD等这些盘状数据载体的存储世界标准,广泛采用具有铰接盖的盒。由于此类存储系统的许多缺陷,在专利领域中说明了多种可选的保持架,一种带有盒和承载器的数据载体类型的保持架可以被移入和移出。此类的专利说明的示例有美国专利US 5,706,939和US5,213,209。
尽管现有带有铰接盖的传统保持架的各种不同的缺陷,诸如易碎性和通常难于打开铰接盖,直到现在也没有具有可移动承载器的可选保持架可以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于甚至没有在市场上出现过。原因在于这些具有可移动承载器的保持架通常非常复杂,以至于不能和传统的带有铰接盖的承载器的价格相竞争。在此方面,特别考虑了用于构造此种带有可移动承载器的保持架的部件的较大数目,这将涉及到较高的生产和组装成本。除此之外,带有可移动的承载器的其它常见问题是关于其使用的容易性。
根据此文献的第一段中的保持架出现在美国专利US 5,505,299中。在美国专利中所说明的保持架包括外壳,其中许多承载器可以在彼此之上插入。这些承载器在靠近其前部的两侧各具有弹出缘(sprung lips),全部弹出缘具有夹持部分,夹持部分在弹出缘处于卸载状态下时侧面通过外壳的侧面中的开口延展超出外壳。在各承载器和外壳之间的后部上存在弹簧部件,以保证在此弹簧作用下的弹出缘的制动部分相对外壳的开口的边的一部分,其中正在被讨论的夹持部分通过其中的开口而延展。这防止了承载器在弹簧部件的影响下被推到外部。通过向侧面挤压夹持部分,弹簧部件被弯曲到内部,这样制动部分和弹簧部件的夹持部分自外向内完全通过外壳的壁厚,这样承载器在弹簧部件的弹簧操作的影响下被移动到外部。
尽管根据上述美国专利的保持架的设计比前面两个美国专利简单的多,它仍然具有缺陷。这些缺陷特别涉及弹出缘不得不产生较大变形以使其夹持部分在保持架的至少壁厚之上的移动方向上交叉移动,甚至在非工作状态下在夹持部分延展出外壳的外部时移动的稍微更远。由于弹出缘必须变形,此弹出缘必须使用相对较高质量的塑料来制造以均匀地承受必须的变形。因此,在承载器和弹出缘形成整体部分时,相同的要求也适用于承载器的剩余部分。由于需要使用相对而言质量更高的价格更贵的材料,保持架的成本变高。另外,弹出缘或者更具体而言其夹持部分,在前部具有倾斜边,在承载器开始移出外壳时沿着外壳中的开口的前边移动刮擦,夹持部分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延展。这导致磨损。采用根据现有技术的保持架,为了防止手指进入开口太深,此倾斜边是很有必要的,夹持部分通过开口延展,这样此夹持部分完全通过外壳的壁厚。这也是外壳和弹出缘在围绕它们两个相接触的位置的几何形状相对复杂的原因,这对制造这些部分的注射模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此外,弹出缘的夹持部分通过外壳的侧面上的开口而延展使得脏物和其它不利的物质可以进入外壳的内部。
本发明人由此相信有必要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保持架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盘状数据载体用保持架,包括矩形外壳,其具有上部和底部以及其间的延展侧面和后部;承载器,用于在承载器的顶部保持数据载体,此承载器可以在相对外壳通过外壳的前部的开口沿运动方向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数据载体完全处于外壳中,在打开位置,数据载体至少部分位于外壳之外以使得数据载体可以从承载器中移除;第一弹簧装置,其在外壳和承载器之间操作,以使得承载器至少部分地自闭合位置至敞开位置运动;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用于将承载器在闭合位置中相对第一弹簧装置的操作而保持在位,阻挡装置包括外壳正面的第一制动边和以第二弹簧装置连接到承载器的第一制动器,在制动装置处于第一弹簧装置的作用的影响下靠在第一制动边上;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制动器的移动使得阻挡装置相对第二弹簧装置的操作而不运动,这样处于阻挡装置的关闭位置中的承载器在第一弹簧装置的操作的影响下通过控制装置而自第一制动边释放后至少部分地自闭合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装置的手动操作用夹持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第三弹簧装置,所述第三弹簧装置连接到外壳并具有阻止阻挡装置的夹持部分,阻挡装置可以通过制动器在第三弹簧装置的作用下自闭合位置的阻塞位置的非操作位置在工作模式下克服第三弹簧装置的操作而处于非阻塞位置下。使用上述第三弹簧装置,可以获得第一益处,因为第二弹簧装置在阻挡装置的不活动的过程中少量加载,因为第二弹簧装置或者至少它们的夹持部件必须延展出外壳以被手指夹持的要求不再适用。结果,第一制动器的稍许运动以及由此的第二弹簧装置的稍许变形足以使得承载器向外运动。因此,就有可能使用相对低质量的塑性材料,诸如聚苯乙烯,这样第二弹簧装置可以被制造的足以承受经常的操作。此处能够认识到,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从原理上来讲,甚至有夹持部分可能延展出外壳,即使在控制装置刚把阻挡装置放置在非阻塞位置中的情况下。这与现有技术美国US 5,505,299形成对比。
第三弹簧装置优选地包括弹出第三缘,这样可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所需的弹簧作用。
如果在非操作状态下,第三缘的主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的角度大小介于10°和45°,优选地在20°和30°之间时,可以获得对于试图将阻塞位置中的承载器拉出外壳需要较大的结构阻力。
为了进一步减小构成保持架的部件的数目,第三缘优选地与外壳部分一体形成。这就不需要一方面组装第三弹出缘在另外一方面组装保持架的外壳。
第三缘优选地形成外壳侧面的一部分。这防止过度使用材料,此外提供了在外壳的侧面闭合开口的机会,由此边的一部分和第三缘形成第一制动边以防止脏物和不利的物质进入外壳的内部。
为了能够控制第三缘的变形,优选地通过更窄的部分与外壳的剩余部分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减小构成保持架的部件的数目,第一弹簧装置优选地包括和外壳一体形成的第一缘。
为了防止外壳移动出太远,这是不利的,优选地,具有端部阻挡装置来阻挡承载器在承载器的打开位置中的进一步向外移出外壳的运动。
这种端部阻挡装置具有外壳前部的第二制动边和连接到承载器的第二制动器的优点,在承载器的打开位置中靠在端部阻挡装置的阻挡位置中的第二制动边。
优选地,端部阻挡装置具有第四弹簧装置,其将第二制动器连接到承载器,在第四弹簧装置的影响下,第二制动器靠在第二制动边上。使用这种方式获得简单的保持架设计。
由于简单设计,第四弹簧装置也应当具有弹出第四缘。
第二制动边优选地是外壳中的第二开口的第二边的一部分。
为了简化保持架的设计,并增加保持架的不同部分的功能,第一制动边和第二制动边应当相同。实际上,这意味着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同并优选地位于外壳的侧面中。
为了进一步减小保持架的部件数目,根据本发明第一制动器优选地是第二缘整体一部分,并且/或者第二制动器是第四缘的整体一部分。
外壳的主体尺寸优选地为142mm×124mm×10mm,这样与带有铰接盖的标准保持架完全互换。这对于已经存在的保持架的存放系统中,对保持架的存放尤其重要。
本发明的设计优点是阻挡装置只出现在承载器的两侧之一的侧面上。这就有可能将保持架,具体而言是外壳垂直放在侧面上,而不是将保持架放置在突起到外壳所需的主体尺寸之外的控制装置的夹持部分上,因为如果承载器的一个侧面上没有阻挡装置的话,这些控制装置是不需要的。在保持架的垂直放置位置中,阻挡装置(和控制装置)放在外壳的顶部。控制装置可以从侧面手工轻易拿住以操作阻挡装置。
如果与一侧上的阻挡装置相组合,保持架和承载器之间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中存在的间隙的尺寸至少是外壳的第一制动边和连接到承载器的第一制动器之间在垂直于阻挡装置的阻挡位置中的运动方向观察的接触尺寸,这可以获得极有利的设计。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此后就有可能不仅使用控制装置,而且通过自前部将承载器挤压承载器离开阻挡装置的侧面上来开启阻挡装置。承载器然后在保持架(所指运动允许这样)采取稍微不正确的位置,这样就获得了第一制动器所需使阻挡装置不活动的运动。为了通过在承载器中滑动而再次闭合保持架,将承载器自前部通过压在承载器的前部阻挡装置的侧面上而压入外壳中就已经足够。通过推动以此方式闭合的承载器,上述不正确的位置得以校正,这样第一制动器再次处于第一制动边之后,并再次获得阻挡装置的阻挡位置。
上述位于一侧上的阻挡装置的优点不只限于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中有第三弹簧装置的设计中。例如,通过修改根据US 5,505,299的保持架,阻挡装置只出现在一侧上,就可以获得上述说明的优点。尽管对于获得的与位于一侧上的阻挡装置相关联的特定的优点是有利的,其本身具有第二弹簧装置不是严格必要的。原则上,第一制动器可以刚性连接到承载器,在推动闭合外壳中的承载器的过程中闭合保持架的地方,此承载器可以自承载器的前部手工推动,这样第一制动器再次位于第一制动边的后面。
根据优选实施例,承载器在下部具有在上部翻转的第一定位装置,用于相对下侧定位第一页纸。这意味着如果承载器完全从外壳中取出,纸的第一页上的信息仍然连接到承载器和其上面的任何数据载体。
为了在保持架的前部保持窄带纸,如同已知的现有技术中的保持架,承载器在其前部优选地需要具有间隙。
此间隙优选地必须在下侧打开,这样沿着折叠线折叠的一页纸和放置在折叠线一侧上放置的折叠纸的一部分一起,形成窄带纸,放置在折叠线的另外一侧上的折叠纸的部分形成第一页纸,这样可以被承载器整体容纳。这简化了此类纸材料的工业附着。
这样保持架可以容纳至少第二页纸,例如以信息小册子的形式,这在传统保持架中经常遇到,保持架优选地具有第二定位装置,用于将至少第二页纸定位靠在顶部的内部。
尤其是,为了移除此第二页纸,如果一方面外壳的顶部和另一方面的承载器的外壳的底部被彼此铰接连接围绕外壳的后部的附近区域的轴,并平行于外壳的后部,这将是非常有利的。第二页纸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铰接打开上部。
如果根据第二优选实施例,第二定位装置或者至少它们的一部分相对底部和承载器与顶部铰接在一起,第二页纸将也被铰接到顶部。
实际中发现用户夹持中间体使用困难,其顶部上的承载器优选地具有刚体中心体,以通过数据载体内的中间孔而非夹持延展。这也防止了用户在承载器和/或者保持架上需要施加相对较大的力以将数据载体从承载器上整体移除。
为了防止此情况,如上所述在外壳上使用铰接顶部,数据载体在承载器上变松,这是不利的,外壳需要优选地在刚性连接到外壳的底部的部分具有第三定位装置以阻挡数据载体的顶部。此类的第三定位装置防止数据载体只在闭合位置中从承载器中移除,而在打开位置中,第三定位装置不在阻挡数据载体。


本发明将将结合附图对下面的三个优选但非限制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持架的承载器的欧洲投影(European projection)的三个视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持架的外壳的欧洲投影的三个视图;图3A详细显示了图1和图2中部分保持架和外壳处于阻塞位置中的闭合位置中;图3B详细显示了部分保持架和外壳处于非阻塞位置中的闭合位置。
图3C显示了图3A的侧视图;图4A至4D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保持架的使用方式;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架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6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阻塞装置的环境的俯视图;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保持架的承载器的侧视图;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架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只包括承载器(参看图1)和外壳(参看图2)。
图1显示了承载器1在三个俯视图。承载器1是聚碳酸酯或者更为优选地是聚苯乙烯(比聚碳酸酯便宜)注射成形产品,其只由单个部件构成。承载器1形状主要是矩形,绝大部分被加厚的边2所包围。正面3上有闭合边4。在边2内,大约在闭合边4的中央的高度处,承载器1具有相对较薄的支撑表面。在支撑表面5上,有最内环边6和四个最外环段边7,其尺寸和位置使得盘状数据载体(在下面将用术语CD盘表示)可以放置在支撑表面5上,最内环边6只通过CD盘的中间开口延展,而CD盘的边只连接到最外环段边7的内部上。在承载器1的两侧8、9上,承载器1的主要矩形形状在中央通过完全的下凹部分10、11而中断,这样用户可以在拇指和(前部)手指之间从承载器拿出如上放置的CD盘。
加厚边2在承载器1的四拐角上具有U形部分12、13、14、15,其敞开侧面指向侧面8、9。J形缘21、22、23、24自位于承载器1的后部16上的各U形部分12、13、14、15的腿17、18、19、20延展。由于其合适的尺寸和承载器1的制造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的内在属性,这些J形缘21、22、23、24在有限的程度上通过弹簧装置与承载器1的剩余部分相连接。这也适用于承载器1的后部16上的缘25、26。这些缘25、26自角顶27、28在U形部分14、15的后部和边2之间延展至位于后部16上,并往内和往后倾斜。缘25、26的弹簧容量使得它们可以弹性变形到缘25、26的端部29、30以及缘25、26全体位于腿19、20的外侧31、32的正面3上。从下述将会明显看出,承载器1适于根据双箭头33的运动方向在外壳40的内部滑动,这将使用图2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2显示了外壳51,其用于放置在上述的承载器1内。与承载器1一样,外壳51由透明聚碳酸酯或者聚苯乙烯通过注塑成形来制造。外壳51主要是六边形盒状,具有正面52、后面53、侧面54、55、顶部56和底部57。除了正面52,所有的侧面53、54、55、56、57闭合或者至少大部分闭合。在前部53的侧面,具有各侧面54、55用的控制缘58、59,其在该处形成所讨论的侧面54、55的部分。控制缘58、59和它们的功能将使用图3A至图3C进一步说明。各侧面54、55的内侧上有两个引导边60、61和62、63。引导边60、61、62、63适于在它们之间引导承载器1的边2以使其在两侧8、9之一上延展,这意味着承载器1也可以在外壳51内移动。在引导边61、63与上部56之间以及在引导边60、62与底部57之间,存在纸上信息用空间,诸如说明对应的音乐CD盘的音乐来源的一张纸或者具有歌词的小册子。这样的信息也可以放置在后面53的内部上的一条纸材料上,例如可以沿着上述所述的一页纸的折叠而连接。
图3A、3B和3C显示了承载器完全插入外壳51中并由此处于闭合位置中的U形部分13的环境。承载器1的闭合边4此处闭合在侧面54、55上,这意味着外壳51的正面52上的开口闭合。控制缘59通过一体连接件64而连接到侧面55。实际上一体连接件64形成了具有较薄的壁厚的侧面55的一部分。控制缘59包括条形部分65,其端部上有手指用夹持部分66。在非操作位置中,如图3A中条形部分65稍微侧向脱离,这样夹持部分66处于侧部55的外部。由此侧部55中的开口67直接位于夹持部分66之下。J形缘22的水平部分68在此开口67的端部延展,这样此水平部分68靠着制动边69形成制动,制动边69形成开口67用的部分边。此处需要认识到的是,在闭合位置承载器1的缘25、26相对外壳51的后面53的内部处于弹簧张力作用下。由于水平部分68与制动边69的接触,承载器1不能在箭头70的方向中移动。
图3A的处于操作位置的情况被显示在图3B中,在图3B中,处于根据箭头71的力的作用下,箭头71所示的力通常通过将手指放在夹持部分66上而施加,此夹持部分66向内推动水平部分68,这样其和制动边69相脱离。一体连接件64和前面没有指示出的一体连接件72然后如同弹性铰链那样操作,一体连接件72处于J形缘22和U形部分13的腿18之间。在缘25和26的弹性弹簧操作的影响下,只要水平部分68脱离制动边69,承载器1将会在箭头70所示的方向中移动。一旦水平部分68通过制动边69,可以根据箭头71移除力,此后,控制缘59将再次处于图3A中所示的位置。
图4A至4D显示了使用上述保持架的连续情况。此处,保持架处于存储系统中,其深度比侧面54和55的测量长度要小,这样控制缘58、59处于存储系统72之外。在第一例(图4A)中,承载器处于闭合位置,控制缘58、59彼此相向受压,这样到达阻塞位置,在缘25、26的影响下,承载器1滑出外壳51。承载器1然后通过在拇指和食指中间拉出而进一步滑出外壳51(图4B)。J形缘23、24的水平部分的端部此处沿着外壳51的各侧面54、55的内部滑动,直到这些端部被包括在开口67中并在它们的连接到承载器1的剩余部分的弹簧的影响下处于在侧面54的可比较开口中。现在通过同时挤压控制缘58、59并将承载器1拉出,如果需要就有可能将承载器1完全移出外壳51。但是,这对于盘状CD74的移除不一定是必要的,如图4C清楚示出。为了闭合保持架(图4D),其中承载器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将承载器向内压就已经足够,其中J形缘23、24和21、22连续地向内压直到再次获得图3B所示的情形。
除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架的极其简单的操作外,在注塑成形工艺的基础上,保持架也非常容易制造,原则上只需要两个模具。一个模具用于承载器,一个用于保持架。此外,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保持架包括两部分不是完全必要的。例如,缘25、26可以由弹簧钢(sprung steel)制造,其一端被固定在承载器中的所形成的槽中。作为可选设计的一个示例,最内环边6可以由弹簧圆弓制造,其在盘状CD的中间开口上具有弹簧附件(sprung attachment)。保持架也使得它们可以不从保持架用存储系统中拿出来,以将盘状数据载体从保持架中移除,这增加了简洁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但是例如在汽车中使用时也增加了安全性。后者是由于不需要使得保持架变松的事实以及可以用一支手从保持架的前部操作的事实。
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架100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显示在图5、6和7中,包括外壳101和可以在外壳101内滑入和滑出的承载器102。外壳101包括底部部分103和盖部分104。底部部分103包括矩形底部105并沿此凸起表面的四个直外面中的三个,即侧面106、107和后面108。在底部部分103的正面没有凸起平面,这样此处具有承载器102用开口。侧面106、107每个具有三个向内的缘,即最外缘109和最内缘110。在这些缘109、110上,在底部105中有注射成形开口111,在图5中只有侧面107上的这些开口111可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这些注射形成机器开口111是注射成形工艺的要求而设置的。
盖部分104包括上部112,其沿着侧面的一部分,引导肋113从此突起。通过超声焊接工艺,底部部分103和盖部分104在侧面106、107和后面108的上边上连接在一起。此处引导肋113在缘109、110之间至少靠近这些缘突起,这样这些缘109、110和引导肋113一起形成承载器102用引导边,可以在此引导和底部105之间滑动。在缘109、110的上部和上部112的下侧之间,有诸如包含在数据载体上的信息的小册子的存储空间,存储载体将存放在保持架100中。
尽管在示例中,给出了底部部分103和盖部分104是开始连接在一起的单独部分,也可以通过注射成形直接形成一个部分来制造外壳101。
出于将进一步解释的原因,外壳101,或者更具体而言其底部部分103只具有弹簧控制缘114,其位于保持架100的侧面106内的侧面106的边上。
承载器102具有在上部的中心体115和间断圆形突起边116。在承载器102的后侧,具有挠曲弹簧117,在其中部和承载器102的剩余部分相连接并形成其整体的一部分。可选地,将此弹簧缘117作为承载器102的可替换部分也是可行的,这样,诸如此弹簧缘117可以由比承载器102的剩余部分更高质量的材料所制造。使用双射(two-shot)注塑机从和承载器102的剩余部分不同的其它所需材料来制造缘117也是有可能的,弹簧缘117仍然和承载器102的剩余部分形成一体。
在承载器102的正面具有凸起边118。如图7中所示,此凸起边118内部具有间隙119,此间隙在下侧开口。在承载器102的主表面下,缘119在承载器102的侧面指向内部,缘119和底部部分的缘109、110相对等。在缘119的上部和承载器102的主表面的底部之间,可获得有限的距离120,与承载器102的主表面的形状对应的矩形薄片通过距离120并可插在四个缘119与承载器102的主表面的下侧之间,此薄片的折叠端部可以插入前部凸起边118的间隙119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透明材料,这样折叠部分的信息从保持架100的前部可以看见。此结果是所讨论的薄片可以运动和承载器102相连接。很清楚,薄片的下侧的信息在承载器102的主表面上可以看见,即使在闭合位置中,底部105也是由透明材料制造的。
为了防止承载器102移出外壳101太远,底侧105的上面具有两个向上的突起121,指向下的边122以与制动突起121相同的交叉方式制动这些突起。制动突起121和制动边122的尺寸和形状使得施加在承载器102上的稍微多的向外的移动力就足以将承载器102完全拉出外壳101。
承载器102具有阻挡装置123,其用于和控制缘114一起工作,其环境将在图6中进行更详细的显示。阻挡装置123包括弹簧缘(sprung lip)124,其主方向与移动方向125成大约24°。弹簧缘124在凹陷126内延展并通常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制动突起127自此三角形的倾斜侧沿弹簧缘124的端部的方向延展。在此弹簧缘124的端部具有制动部分128,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制动表面129和在其上与其交叉第二制动表面130。由于缘117的动作,第一制动表面129靠在开口的边的前部上,控制缘114在所述开口内延展。第二制动表面130靠在侧面106的内部,这是由于弹簧缘124中存在的预拉伸的缘故。为了将承载器102移出外壳101,用户只需要从侧面压控制缘114一段距离,这样制动部分128通过侧面106的内部。紧随其后,通过缘117的作用而将承载器102移出,在移除之后如果需要可以手工将凸起边118上的承载器102拉到外面。制动突起127保证弹簧缘124不能变形很大。由于使用控制缘114,弹簧缘124的变形很小,由此弹簧缘124可以由具有有限弹性属性的较低质量的塑性材料制造,诸如例如聚苯乙烯。
尽管在图中不可见,在垂直于外壳的侧面106、107和承载器102的侧边之间的移动方向125的方向中有1.5mm的有限间隙(limited play)。此距离比从垂直于运动方向125的方向中所视的第一制动表面129的尺寸要大。此间隙和阻挡装置123相组合只出现在一侧,具有的主要优点是除了操作控制缘114外,还可以用第二方式来打开保持架100。第二方式包括从前部在图5中的指示数字131的点上压向凸起边118。结果,承载器102不正确地放置在外壳101内,这样由于可获得的间隙,第一制动表面129在不接触控制缘114时通过侧面106的内部。
为了闭合保持架100,再次根据箭头132将承载器102压到阻挡装置123的侧面上就已经足够,这样不正确的位置得以纠正,第一制动表面129再次靠在侧面106中的开口的边上。为了加速此运动,如果承载器102具有引导平面,优选地位于运动方向大约45°角度时是有利的,外壳101中的引导平面碰到盖部分104的前边133,如果承载器102放置的过高的话。此类的引导表面必须紧随地位于凸起边118之后。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架150的第三优选实施例。此保持架150大部分对应第二设计中的保持架100。但是,主要的区别是盖部分151铰接到底部部分152,这些部分一起形成可延展承载器153的外壳。铰接轴位于底部部分152之后。此设计的优点是可更大地获取纸张,例如以信息小册的形式放置在最外缘154和最内缘155与紧靠位置中的盖部分151的底部之间。在此设计的变化方式中,有可能最内缘155形成部分盖部分151,这样纸信息在盖部分151打开时页翻转。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实施例或者前述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盘状数据载体用保持架,包括矩形外壳,其具有上部和底部以及其间的延展侧面和后部;承载器,用于在承载器的顶部保持数据载体,此承载器可以在相对外壳通过外壳的前部的开口沿运动方向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数据载体完全处于外壳中,在打开位置,数据载体至少部分位于外壳之外以使得数据载体可以从承载器中移除;第一弹簧装置,其在外壳和承载器之间操作,以使得承载器至少部分地自闭合位置至敞开位置运动;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用于将承载器在闭合位置中相对第一弹簧装置的操作而保持在位,阻挡装置包括外壳正面的第一制动边和以第二弹簧装置连接到承载器的第一制动器,在制动装置处于第一弹簧装置的作用的影响下靠在第一制动边上;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制动器的移动使得阻挡装置相对第二弹簧装置的操作而不运动,这样处于阻挡装置的关闭位置中的承载器在第一弹簧装置的操作的影响下通过控制装置而自第一制动边释放后至少部分地自闭合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装置的手动操作用夹持部分,其特征是控制装置包括第三弹簧装置,所述第三弹簧装置连接到外壳并具有阻止阻挡装置的夹持部分,阻挡装置可以通过制动器在第三弹簧装置的作用下自闭合位置的阻塞位置的非操作位置在工作模式下克服第三弹簧装置的操作而处于非阻塞位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三弹簧装置包括弹出第三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在非操作状态下,所述第三缘的主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的角度大小介于10度和45度,优选地在20度和3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缘是外壳侧面的整体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三缘是外壳侧面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三缘通过更窄的部分与外壳的剩余部分相连。
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装置包括是外壳整体部分的第一缘。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保持架具有端部阻挡装置,用于阻挡承载器在承载器的打开位置中的进一步向外移出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阻挡装置具有外壳前部的第二制动边和连接到承载器的第二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在承载器的打开位置中靠在端部阻挡装置的阻挡位置中的第二制动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阻挡装置具有第四弹簧装置,其将第二制动器连接到承载器,在第四弹簧装置的影响下,第二制动器靠在第二制动边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四弹簧装置具有弹出第四缘。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制动器边和第二制动器边相同。
13.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外部尺寸是142mm×124mm×10mm。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阻挡装置只出现在承载器的两侧之一的侧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架和承载器之间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中存在的间隙的尺寸至少是外壳的第一制动边和连接到承载器的第一制动器之间在垂直于阻挡装置的阻挡位置中的运动方向观察的接触尺寸。
1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承载器在下部具有在上部翻转的第一定位装置,用于相对下侧定位第一页纸。
1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承载器在前部具有间隙来固定窄带纸。
18.根据权利要求16和17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下侧的间隙打开以沿着折叠线固定折叠的一页纸,折叠页纸的一部分放置在折叠线的一侧上,形成窄纸带,放置在折叠线的另外一侧上的折叠纸的部分形成第一页纸。
1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保持架具有第二定位装置,用于相对顶部的内部将至少第二页纸定位。
20.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一方面外壳的顶部和另一方面外壳的底部和承载器被围绕轴彼此铰接连接在一起,所述轴的位置靠近和平行于外壳的后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和20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到顶部的第二定位装置铰接到底部和承载器。
2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承载器的顶部上具有刚体中心体,用于通过数据载体内的中间孔非夹持延展。
23.根据权利要求20和22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外壳在刚性连接到外壳的底部的部分具有第三定位装置以阻挡数据载体的顶部,这样数据载体不会从中间体释放。
24.一种上文中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架。
25.一种参照或者如附图中所说明的保持架。
26.一种包括此处所述的任何新颖和有创造性整体或整体组合的保持架。
全文摘要
一种盘状数据载体用保持架,包括矩形外壳和数据载体用承载器,所述承载器可以在相对外壳通过外壳的前部的开口沿运动方向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数据载体完全处于外壳中,在打开位置,数据载体至少部分位于外壳之外以使得数据载体可以从承载器中移除。
文档编号G11B33/04GK1547747SQ02816784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6日
发明者埃吉德斯·威勒姆·沃斯吉恩, 埃吉德斯 威勒姆 沃斯吉恩 申请人:埃吉德斯·威勒姆·沃斯吉恩, 埃吉德斯 威勒姆 沃斯吉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