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129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种方法和设备,在所述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表面上进行记录和再现,并且它包括在多层信号记录层之间的隔离层。
(2)背景技术已经提出诸如单面/双层再现格式的DVD之类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作为高密度光信息记录媒体,它包括沿厚度方向的多层信号记录表面。例如,单面/双层再现格式的DVD具有一种结构,在两个衬底中之一的信息记录表面上形成金、硅等的半透明反射层,在另一个信息记录表面上形成铝等的传统反射层,并且如此地粘结这些反射层使这些信息记录表面朝向内侧。
此外,已经提出高密度光信息记录媒体作为每层的表面记录密度的改进,它使用蓝—紫激光源(它的波长约为400nm)以及一个高-NA(数值孔径)透镜,并包括厚度象0.1mm那么薄的记录/再现侧透明覆盖层。这个高密度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一种结构,在厚的信号衬底的表面上形成信号引导凹槽或凹坑,在这上面形成可再写入的记录多层薄膜,再在这上面形成透明覆盖层。甚至可以修改这个薄的透明覆盖层型的高密度光信息记录媒体使之包括两个信号记录表面。下面是进行制造的一个方法的例子。
(1)在安置可再写入记录多层薄膜(它的表面包括表示信号的引导凹槽或凹坑)的厚衬底上,使用UV(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进一步形成隔离层,并且在隔离层的表面上形成表示信号的第二层引导凹槽或凹坑。
(2)在表示信号的第二层引导凹槽或凹坑上形成可再写入半透明记录多层薄膜。
(3)形成厚度象0.1mm那么薄的记录/再现侧透明覆盖层。
作为一种具体的制造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2-260307号),对于上述步骤(1),使用塑料压模2100,覆盖压模2100上的信号引导凹槽或凹坑,并且施加和固化第一紫外线可固化树脂。接着,使用具有与黏合层不同的特性的第二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使安置第一信号记录层的衬底2106和经固化的第一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粘结在一起,并且在固化之后从第二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剥除压模2100。如此,从第一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和第二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形成隔离层2110。当使用这种方法时,有可能通过隔离层2110使一层信号记录层2106以及更多层信号记录层2106层叠在坚固的厚信号衬底2105上而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作为一个整体,这里结合上述文件的完整揭示作参考。
(3)发明内容然而,在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存在于信号记录层2106之间的隔离层2110的厚度必须是均匀的。隔离层2110的均匀厚度导致在记录或再现期间从在隔离层2110之前或之后的一层信号记录层2106到在隔离层2110之前或之后的其它层信号记录层2106的反射光的恒定等级的影响。来自这个信号记录层2106的反射光的变化在再现信号中产生干扰分量,它使信噪比(S/N)变差。相反,当隔离层2110的厚度均匀时,来自这个信号记录层2106的干扰变成恒定,因此,记录和再现变成稳定,并且提高了再现信号的质量。
图12示出在制造传统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期间正在滴落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的情况下,紫外线可固化树脂滴落到信号衬底2105或压模2100上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信号衬底2105或压模2100的旋转次数。如在图2中所示,按照传统制造方法,在信号衬底2105或压模2100的中央部分附近滴落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在结束滴落之后,使信号衬底2105或压模2100旋转,由于所产生的离心力,使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从接近信号衬底2105或压模2100的中央部分的区域向外侧展开。
当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时,因为压模2100或信号衬底2105的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压模2100或信号衬底2105的向外侧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比向内侧的厚。因此,如在图13中所示,隔离层2110的厚度也趋向于从隔离层2110的中心侧向外侧变厚,所述隔离层2110是通过结合相互具有不同特性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而形成的。因此,如上所述,按照传统制造方法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噪比是不能满足的。
由于上述传统制造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针对于提供用于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种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和设备允许在设置在隔离层两侧上的信号记录层中稳定地记录,从信号记录层稳定地再现以及得到优良的信号。
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在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表面上进行记录和再现,并且它包括在多层信号记录层之间的隔离层,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形成邻近压模(stamper)上的一个表面的第n+1层,其上有包括引导凹槽和凹坑之中至少一种的一个信号记录区域;以及(b)形成邻近包括信号记录层的信号衬底的第n层,其中,通过结合第n+1层和第n层,形成隔离层,以及根据第n+1层和第n层之中至少一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来产生或控制第n+1层和第n层之中另一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每个第n+1层和第n层使之具有预定的厚度分布,以及考虑沿至少一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来控制沿另一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借助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由于考虑另一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而控制第n+1层和第n层中之一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有可能控制包括两者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并使厚度分布均匀。这允许稳定地记录到安排在隔离层两侧的信号记录层和从信号记录层再现,因此,得到优良的信号。
该方法还包括,隔离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实质上是均匀的。
借助上述第三发明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由于控制了第n+1层和第n层两者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有可能控制包括两者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并使厚度分布均匀。这允许稳定地记录到安排在隔离层两侧的信号记录层和从信号记录层再现,因此,得到优良的信号。
本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n+1层剥除所述压模的步骤。并且,沿第n+1层的半径方向,压模的层的外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内圈部分的薄,而沿第n层的半径方向,信号衬底的层的内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外圈部分的厚。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保证包括第n+1层和第n层的隔离层均匀。
本方法的特征还包括第n+1层是辐射可固化材料,步骤(a)包括把辐射可固化材料滴落在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第n层内的内圈部分上的步骤;并且包括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辐射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接在旋转了已经在其上滴落辐射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之后的步骤是如此地使压模和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第n+1层位于内侧,以及又一个步骤是辐射射线和相应地照射辐射可固化材料。
步骤(a)包括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第n层内的内圈部分上的步骤;以及包括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
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第n层内的内圈部分上的步骤以及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的一部分是同时执行的。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容易地控制沿第n+1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是在本发明第6到第8个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其中,在旋转压模或信号衬底的同时,将辐射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者滴落到信号衬底第n层中的内圈部分上。
其中,在压模或信号衬底的第n层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第n层内的内圈部分上之前,用罩盖住中心孔,然后从罩的上方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可以容易地控制沿第n+1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其中,沿第n+1层的半径方向,压模的外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内圈部分的厚,而沿第n层的半径方向,信号衬底的外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内圈部分的薄。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保证包括第n+1层和第n层的隔离层均匀。
该方法中,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步骤(b)包括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压模的第n+1层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上的步骤;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在旋转之后使压模和信号衬底如此地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被射线可固化材料覆盖的表面朝向内侧的步骤;以及辐射射线以及相应地固化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步骤。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容易地使安置第n+1层的压模与信号衬底粘结。
其中,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上的步骤以及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的一部分是同时执行的。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容易地控制沿第n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在上述方法中,在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上的同时实行旋转。并且,在压模或信号衬底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之前,用罩盖住中心孔,然后从罩的上方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容易地控制沿第n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在上述方法中,如此堆叠使被射线可固化材料覆盖的压模或信号衬底的表面朝向内侧的步骤是在减压的条件下执行的。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有可能阻止空气泡混入隔离层中。
在上述方法中,第n+1层包括当射线照射时固化的压敏黏合剂。
上述这种制造方法由于压敏黏合剂的黏度高而容易实现厚度分布的控制,并保证从压模可靠地转印信号。
在上述方法中,第n层包括压敏黏合剂。
上述这种制造方法由于压敏黏合剂的黏度高而容易实现第n层的厚度分布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5个方面中,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步骤(b)包括滴落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步骤,用于在压模或信号衬底的第n+1层的至少一层上形成第n层;旋转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其中如此地使压模或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第n+1层位于内侧,以致展开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以及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的步骤。
使用上述这种制造方法可以阻止气泡进入而无需降低压力,这是因为在展开期间使第n层内的气泡散开。
在本发明的第12个方面中,第n+1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步骤(a)包括滴落用于转移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步骤,用于在压模或信号衬底的第n层的至少一层上形成第n+1层;旋转压模或信号衬底的步骤,其中如此地使压模或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第n层位于内侧,以致展开用于转移的射线可固化材料;以及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在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表面上进行记录和再现,并且它包括在多层信号记录层之间的隔离层。该设备包括第n+1层形成装置,在信号记录层上形成隔离层的时刻,在压模的表面上形成第n+1层,在压模上有包括引导凹槽和凹坑之中至少一个的一个信号记录区域,同时控制沿压模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粘结装置,在压模上的第n+1层和包括信号记录层的信号衬底之间形成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受控制的第n层,并使在压模上的第n+1层和信号衬底进行粘结;以及剥除装置,从第n+1层剥除压模,并相应地得到隔离层,它包括其表面上固定有已转移的压模上的信号的第n+1层,以及第n层。
使用上述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这种设备,有可能控制包括第n+1层和第n层两者的隔离层的厚度,并且由于控制沿第n+1层和第n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而使厚度分布均匀,因此,可以期望提供较大产量的大批量生产率的提高。此外,有可能稳定地记录到安排在隔离层两侧的信号记录层和从信号记录层再现,因此,得到优良的信号。
在上述设备中,在第n+1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情况下,第n+1层形成装置包括滴落装置,使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内圈部分;旋转装置,使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旋转;以及固化装置,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
上述的这种结构使之有可能容易地形成第n+1层。
在上述设备中,在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内圈部分上的同时,旋转压模。其中,在压模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内圈部分上之前,用罩盖住中心孔,然后从罩的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
上述的这种结构使之有可能容易地控制沿第n+1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在上述设备中,在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情况下,粘结装置包括滴落装置,使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第n+1层内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上;旋转装置,使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压模或信号衬底旋转;堆叠装置,在如此地旋转使被射线可固化材料覆盖的表面朝向内侧之后,使压模和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以及固化装置,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
上述的这种结构使之有可能容易地使安置第n+1层的压模和信号衬底进行粘结。
在上述设备中,在把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压模的内圈部分上或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上的同时实行旋转。在压模或信号衬底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之前,用罩盖住中心孔,然后从罩的上方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
上述的这种结构使之有可能容易地控制沿第n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在上述设备中,堆叠装置包括减压装置,在用减压装置降低环境压力之后,使压模和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
上述的这种结构阻止气泡混入隔离层,并可期望提高产量。
在上述设备中,在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时,粘结装置包括滴落装置,滴落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用于在压模和信号衬底的至少一层第n+1层上形成第n层;展开装置,如此地把压模和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第n+1层位于内侧,旋转压模和信号衬底,并展开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以及固化装置,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
上述的这种结构在展开期间散开在第n层中的空气气泡而无需降低压力,并阻止气泡的进入,因此,可期望提高产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能够保持信号信息的衬底层;形成在所述信号衬底上的第n层;形成在第n层上的第n+1层;以及形成在第n+1层上的保护层,其中,当使第n层和所述第n+1层中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时的厚度是均匀的。其中,沿半径方向的第n+1层的厚度和沿半径方向的第n层的厚度互为倒数。
(4)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示出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在转印层形成步骤中施加转印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在转印层形成步骤中固化转印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黏合层形成步骤的一个例子;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作为在图2、3和4中示出的步骤的结果而得到的黏合层和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剥除压模的剥除步骤的一个例子;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黏合层形成步骤的第二个例子;图8是一附图,示出形成具有图2到图7所示的不同厚度分布的转印层和黏合层的形成方法;图9是一附图,示出通过图8中所示的形成方法得到的厚度分布;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当使用压敏黏合剂作为黏合层时的黏合层形成步骤;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示出当使用压敏黏合剂作为转印层时的转印层形成步骤;图12是一附图,部分地示出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传统方法;图13是通过传统技术制造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横截面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横截面图;图15是一附图,示出本发明的修改的实施例。参考符号的说明100 压模101、108、1006、1106 中心孔102 凹/凸部分103 转印层105 信号衬底106 信号记录薄膜107、706、804黏合层109 经转印的凹/凸部分110 隔离层200、403、802紫外线可固化树脂201、401、701 旋转台202 盖205、400 喷嘴210 紫外线灯402、703、1001 中心杆404 环形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5 展开的黏合层600 固定台601 中心柱602 喷嘴610 楔形物615 压缩空气620 预剥除中间件702 台704 真空泵705 降压箱
801 展开的转印层803 固化的转印层1000 固定台1005、1105压敏黏合剂1010 滚筒1100 球形瓶1101 空气(5)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相关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现在将参考图1描述实施例1。这是存在这样一种趋势的一个例子,即,沿转印层(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n+1层的一个例子)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在压模的内圈部分较厚,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薄,以及沿黏合层(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n层的一个例子)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在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较薄,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厚。
图1是本发明的概念图。首先,如在图1(a)中所示,在圆形压模100的表面上的凹/凸部分102上形成转印层103。在信号记录区中形成的凹/凸部分102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凹槽和凹坑。可以以凹槽为例子,它的记录槽间距(trackpitch)是0.32μm(微米),而深度是20nm(纳米),它包括表示地址信息的波动。此外,在压模100的中心可以有一个中心孔101。形成转印层103以致具有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使所述层在压模的内圈部分较厚,但是向压模的外圈部分逐渐变薄。
其次,如在图1(b)中所示,把信号记录薄膜(作为本发明的信号记录层的一个例子)106放置在信号衬底105的一个表面上。在安置信号记录薄膜106的信号衬底105和安置转印层103的压模100之间形成黏合层107。信号衬底105可以包括中心孔108。形成黏合层107以致具有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使所述层在内圈部分较薄,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厚。由于转印层103和黏合层107的厚度分布是彼此相反的,所以包括这两层的隔离层110具有均匀的厚度分布。最后,如在图1(c)中所示,从与转印层103的交界面处剥除压模100。在转印层103的一个表面上,形成从压模100转印的凹/凸部分109。当转印层103是用于转印在压模100上的凹/凸部分102的层时,必须合适地选择相应的材料,以使在转印层103和压模100之间交界面处的剥除方便。
在上述方式中,得到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均匀的隔离层110。在形成信号记录薄膜3001之后,在隔离层110上经转印的凹/凸部分109上形成又一个隔离层或保护层3000。这是本发明的轮廓。信号衬底105可以包括在信号记录薄膜106下面的其它信号记录层(未示出)。换言之,可以在隔离层上形成信号记录薄膜106。
现在详细描述在图1(a)到(c)中所示的步骤。
首先,将相对于一个例子描述形成转印层的步骤。图2和3示出一个例子,使用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作为转印层的材料,通过旋转涂覆形成转印层,这是根据本发明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的一个例子。准备如图2(a)所示的包括中心孔101的压模100。中心孔101的直径是15毫米,而压模100的外径是120毫米。由于使用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作为转印层的材料,所以压模的材料最好是对紫外线透明至某个程度的塑料,诸如丙烯酸树脂、烯烃树脂、聚碳酸酯和基于降冰片烯的树脂。
其次,如在图2(b)中所示,把压模100放在旋转台201上。旋转台201通过空气吸力或其它合适的方法固定压模100。用盖202盖住中心孔101。盖202可能具有的外径为直径15毫米到42毫米,在本例子中,直径是22毫米。在盖202的上方放置一个喷嘴205,并开始滴落作为转印层材料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200。旋转台201可以在滴落之前就开始旋转。紫外线可固化树脂200的黏度是150mPa·s。对于紫外线可固化树脂200,需要选择容易从压模100的交界面处剥除的材料,如在图1(c)中所示。一个例子是丙烯酸材料,它导致紫外光照射下的游离基聚合反应。树脂滴落时间是9秒。旋转台201大约在滴落的相同时间开始旋转,如在图2(c)中所示。起始6秒是慢速的,但是接着的旋转次数是2000rpm,而且在2000rpm的旋转时间是10秒。因此,在滴落结束后继续旋转7秒。在这些旋转之后,旋转台201停止旋转。
在图3中示出接在停止之后的步骤。图3(a)示出紧接在停止之后的一个状态。趋势是所述层在压模的内圈部分较厚,但是向压模的外圈部分逐渐变薄。图3(b)示出转印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所述层在20mm半径附近有15μm那么厚,但是沿离开中心的半径方向逐渐变薄,在半径方向离中心58mm处变成约13μm厚。根据滴落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的滴落时间、滴落期间旋转台的旋转次数以及在终止滴落之后的旋转时间,可以控制这种厚度。当旋转次数和旋转时间增加时,沿半径方向厚度分布的变化较少,一般变成均匀的。
最后,如在图3(c)中所示,从压模100上除去盖202,并使用紫外线灯210使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固化,从而得到转印层103。在固化之前除去盖20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固化之后紫外线可固化树脂200变成固体以致不便于除去盖202。还可以用机器人臂来抓住盖202而取下它,或可以用部分磁性材料形成盖而用一磁铁把它提起。虽然在图3(c)中示出在旋转台201上进行固化,但是也可以把压模100移到配备紫外线灯的另一台子进行固化。紫外线灯210可以是金属卤素灯、水银灯、氙气灯等等。
现在将相应于一个实施例来描述形成黏合层的步骤。这个例子使用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作为黏合层。需要选择作为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的材料,使之能 强力粘合于信号衬底的材料上、信号记录层的材料上、又,转印层103上。一个例子是丙烯酸材料。图4示出通过旋转而展开黏合层。如在图4(a)中所示,把安置信号记录薄膜106的信号衬底105放置和固定在旋转台401上。信号衬底105具有120mm直径的外形尺寸,中心孔108的直径是15mm,信号衬底105的材料是聚碳酸酯、丙烯酸或烯烃的塑料等等。信号记录薄膜106可以是GeSbTe、AgInSbTe等等的相—转化薄膜、诸如磁性薄膜或颜料薄膜之类的记录薄膜、夹住这些薄膜的ZnS等的电解质薄膜以及金属反射薄膜等。
借助与信号衬底105的接触表面的真空吸力,使之固定在旋转台401上。把符合中心孔108的中心杆放置在旋转台401上,它使信号衬底105定中心。使旋转台401旋转,从放置在信号衬底105上半径20到30mm处的喷嘴400滴落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3。在该例子中,使用黏度为450mPa·s的丙烯酸树脂作为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3。由于使信号衬底105旋转,所以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3变成环形的。
然后把在图2和3的步骤中得到的压模100重叠在信号衬底105上。如在图4(b)中所示,在信号衬底105上有环形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4。如此地把压模100放置在这上面,使转印层103接触环形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4。具有15mm直径的压模100的中心孔101与中心杆402相符合,它使信号衬底105的中心和压模100的中心对准。为了避免当转印层103接触环形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4时会有空气气泡混入,可以在降低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重叠。
然后以高速度旋转旋转台401,如在图4(c)中所示,从而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在所有表面上展开。在这个例子中,旋转台401然后以5000rpm的高速度旋转30秒。结果,在转印层103和信号衬底105之间形成如此展开的黏合层405。为了在接在后面的剥除步骤中能稳定地剥除,需要使如图4(c)所示那样展开的黏合层405不直接与压模100接触。在展开之后,使用紫外线灯从压模100侧使经展开的黏合层405固化,方式与图3(c)示出的相似。由于压模100是透明的,所以固化是可能的。
图5示出如此得到的黏合层的厚度分布以及包括转印层和黏合层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如在图5(a)中所示,黏合层的厚度分布是所述层在层的内圈部分是10μm,但是向层的外圈部分逐渐变厚,在外园周边缘处变成12.5μm,这是由于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产生的。同时,包括转印层和黏合层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如图5(b)所示。图3(b)和图5(a)组合的厚度分布是所述层从内圈到外圈在24.5±0.5μm的范围内,因此可认为是均匀的。
最后,图6示出剥除压模的剥除步骤。所示的剥除方法使用楔形物和压缩空气。如图6所示,把在粘结步骤得到的,当压模100和信号衬底105相互粘结在一起时的预—剥除中间件620固定在固定台600上。真空吸力是一种较佳的固定方法。把中心柱610放置到固定台600上,并在中心柱610的一部分中形成喷嘴602。
然后,如在图6(b)中所示,从中心柱610推出楔形物610,并插入压模100和转印层103之间的交界面。在该阶段,由于楔形物610而可以使转印层103位移到某种程度。在插入楔形物610之后,通过喷嘴602喷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进入已经插入楔形物610的压模100和转印层103之间的交界面,并开始剥除压模100。一会儿之后,压模100从与转印层103的交界面处完全剥除,如在图6(c)中所示,从而暴露了转印到隔离层110表面(转印层103的表面)的凹/凸部分109。在图6(b)中,在不是单独用压缩空气615进行剥除的情况中,可以从上面提起压模100,剥除将更有效地进行。
为了完成作为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后—剥除信号衬底,在示于图6中的剥除步骤之后,需要在如此转印的凹/凸部分109上通过喷涂进一步形成信号记录层,并在其上又均匀地形成透明覆盖层(例如,它的厚度是75μm)。形成透明覆盖层的方法可以是要求用透明黏合剂粘结厚度精确度较高但是厚度比所要求的透明覆盖层薄的透明薄膜的一种方法,或另一方面,可以是要求使用透明保护涂层媒剂直接形成具有所要求厚度等级的层的一种方法。在通过相应于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制造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由于使信号记录层彼此隔离的隔离层是均匀的,从与正在执行记录或再现的信号记录层相邻的信号记录层来的杂散光等在任何半径距离处都施加恒定程度的干扰,这继而使之有可能稳定地记录或再现,并在任何半径距离处得到优良的和稳定的信号。
而本实施例用于转印层和黏合层两者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可以用热固性材料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中,需要选择诸如镍和铁之类的金属,或诸如ABS树脂之类抗热性高的塑料来作为压模的材料。
此外,在图4中虽然使压模100重叠在信号衬底105的上面,但是压模100可以放在下面而信号衬底105可以重叠在上面。此外,虽然从信号衬底105上方滴落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3,但是可以使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3滴落在在压模100上的转印层103上。可以把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中的任何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此外,可以使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3滴落在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两者上。在每种情况中,考虑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以及经受滴落的表面等的可沾性而确定旋转条件,以致得到黏合层的所要求的厚度分布。
(实施例2)将相应于实施例2来描述与形成图4中的黏合层的方法不同的第二黏合层形成步骤。图7是概念图。如在图7(a)中所示,把信号衬底105保持在旋转台701上,并以与图4(a)相似的方式放置环形紫外线可固化树脂404。然而,滴落位置是在半径15mm处,与实施例1相比是趋向内侧。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可以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相同。
然后以高速旋转旋转台701,如在图7(b)中所示。结果,在信号衬底105上形成展开的黏合层405。旋转条件是5000rpm达20秒。在这条件下,可得到与图5所示的厚度分布近似的厚度分布。现在安置所得到的转印层103的压模100如图3(c)所示,然后把现在安置黏合层706的信号衬底105装载到降压箱705中,在减压的条件下使一层重叠在另一层之上,如在图7(c)中所示。如此地使它们重叠以致转印层103和黏合层706彼此接触。在降压箱705中有用于固定信号衬底105的台子。把中心柱703放置到台子702上,使从上面放下的压模100和固定在中心处的信号衬底105对准。
在装载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之后,借助真空泵704使降压箱705减压。由于在减压的情况下进行重叠,空气气泡不会混入转印层103和黏合层706之间。在重叠之后,打开降压箱705进入大气环境,并引入空气,卸下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并使用紫外线灯固化黏合层706,如在图3(c)中所示。在固化之后,通过图6所示的方法剥除压模100。剥除之后的步骤与相应于实施例1所描述的那些相同,因此这里不再描述。
虽然实施例2要求在信号衬底105上形成黏合层706以及重叠压模100,但是可以使黏合层706形成在转印层103上,并放置在不包括黏合层的信号衬底105上。另一方面,可以把黏合层放置到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两者上,而且可以使两者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之上。在每一种情况中,考虑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以及经受滴落的表面等的可沾性而确定旋转条件,以致得到黏合层的所要求的厚度分布。
此外,在图7(c)中示出的步骤之后,可以把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之上的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从降压箱705中卸下,并装载到增压箱中,从而借助高压浸出使极小的气泡(它里面包括减压空气)破裂。
(实施例3)将相应于实施例3描述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的趋势是沿转印层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在压模的内圈部分的层较薄,但是沿黏合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在信号衬底的外圈部分的层较厚,但是向外圈逐渐变薄。形成转印层,如图7(a)和(b)所示,通过相似于图2和3所示的方法形成黏合层。首先,将参考图8描述这些步骤的轮廓。
首先,形成转印层。如在图8(a)中所示,把用于转印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滴落在固定于旋转台701的压模100上,使旋转台701旋转,紫外线可固化树脂展开。可以使用与在实施例1和2中使用的压模相同的压模100。滴落位置在半径11mm处。旋转是4000rpm,旋转时间是5秒。在旋转结束之后,使用紫外线灯使如此展开的转印层801固化。图9(a)示出如此展开的转印层801的厚度分布。所述层趋向于逐渐变厚,开始在内圈部分为8μm,而在外圈部分达到10μm。
接着与信号衬底粘结。如在图8(b)中所示,通过与参考图2和3描述的方法相似的方法把安置信号衬底105的信号衬底105固定在旋转台201上,用直径为22mm的盖202覆盖中心孔108,并从喷嘴205施加用于粘合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802。在滴落紫外线可固化树脂802的同时使旋转台201旋转。在该阶段,信号衬底105可与实施例1和2中所使用的信号衬底相似。紫外线可固化树脂802是呈现200mPa·s的丙烯酸树脂,不同于实施例1。树脂滴落时间是9秒。起始6秒是慢速,接着的旋转数是2000rpm,旋转时间是10秒。在图9(b)中示出所产生黏合层804的厚度分布。所述层在内圈部分是17μm,而在外圈部分是15到16μm。这意味着控制了旋转条件,以致层通过外圈逐渐变薄。
最后,把信号衬底105和安置如此固化的转印层803的压模装载到如图8(c)所示的降压箱,在减压条件下使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之上而不固化紫外线可固化树脂802。借助真空泵704使降压箱705减压。旋转台702的中心柱703对准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的中心。用紫外光照射现在一个放在另一个之上的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从而使黏合层804固化。在固化之后,通过图6所示的方法剥除压模100。图9(c)示出所产生隔离层(它包括转印层和黏合层)的厚度分布。由于控制转印层103和黏合层804每一个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在25.5±0.5μm范围内,因此认为是均匀的。
在剥除之后的步骤相似于相应于实施例1所描述的那些步骤,因此这里不再描述。
在为了稳定制造而实施例3要求在信号衬底105上形成黏合层804的同时,可以在压模100上的固化的转印层803上形成黏合层804,并放置在不包括黏合层的信号衬底上。另一方面,可以在信号衬底105上形成黏合层804,并且除去盖202而固化,在降压箱705中重叠而不固化展开如在图8(a)中所示的转印层801。
这要求在重叠之后借助紫外光使展开的转印层801固化,因此,重要的是用于转印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要呈现与固化的黏合层有足够强的粘合力。否则,在剥除步骤中,在压模100和转印层之间的交界面上的剥除将不能正常进行。在每种情况中,重要的是确定旋转条件,以致得到用于转印层或黏合层(待施加用于转印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的所要求的厚度分布。
此外,在图8(c)中示出的步骤之后,可以从降压箱705卸下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之上的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并装载到增压箱中,从而借助高压浸出使极小的空气气泡(它里面包括减压空气)破裂。
(实施例4)将相应于实施例4描述几个例子,其中,转印层或黏合层是压敏黏合剂。
第一个例子,转印层是上述实施例1到3描述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而黏合层是压敏黏合剂。用与表示实施例3的图8(a)中示出的相同方式形成转印层。不同于图2和3中示出的方法,图8(a)中示出的方法不使用盖,因此便于实施。当使用相同于实施例3中使用的用于转印的紫外线可固化树脂时,厚度分布变成如图9(a)所示。形成转印层的方法与上述的方法相似,因此不再描述。当使用压敏黏合剂作为黏合层时,需要事先准备压敏黏合剂使之具有盘的形状。
需要控制压敏黏合剂的厚度分布如图9(b)所示。由于压敏黏合剂是半固态的,所以厚度分布一般容易控制。图10示出制造隔离层的方法,其中使用压敏黏合剂作为黏合层。图10(a)示出一种方法,该方法要求把压敏黏合物1005粘结到信号衬底2105上。压敏黏合物1005包括中心孔1006,并呈现如此的厚度分布,即粘合物从内圈到外圈逐渐变薄。由于中心孔1006,使用固定台1000的中心杆1001有可能对准信号衬底105的中心。借助滚筒1010,在开始于信号衬底105的外周边缘处到其它外周边缘处粘结压敏黏合物1005。滚筒1010最好是表面经处理的橡皮(例如,通过氟化),以致滚筒1010会粘到压敏黏合物1005上。当用橡皮制造滚筒1010时,由于橡皮的弹性,即使在大气中也使空气气泡难于进入压敏黏合物1005和信号衬底105之间。
可以在降压箱中执行图10(a)所示的步骤。当推动滚筒1010使之对着压敏黏合物1005的压力足够高时,有可能使压敏黏合物1005填充到信号衬底上的凹/凸部分中。此外,可以把防止粘到滚筒1010上的保护薄膜放置在压敏黏合物1005接触滚筒1010的表面上。图10(b)示出在降压箱705中现在安置经固化转印层803的压模100的重叠。顺序与相应于实施例2和3所描述的相同。不需要提醒,对于压敏黏合物1005放置了保护薄膜,在这个步骤之前要先剥除保护薄膜。在压敏黏合物1005具有象紫外线固化特征之类的特征因此能够固化的情况下,在重叠之后可以使压敏黏合物1005固化。最后,执行剥除步骤,从而得到呈现均匀厚度分布的隔离层。
第二个例子是转印层是对于紫外光可固化的压敏粘合剂,而黏合层是紫外线可固化树脂。黏合层与图7(a)和(b)中示出的相同,因此不再描述。图11示出使用球形瓶把用于转印的压敏黏合物1105重叠在压模100上的一种方法。形成压敏黏合物1105,以致呈现的厚度分布是黏合剂从内圈到外圈逐渐变薄。如图11(a),压敏黏合物1105包括中心孔1106,并借助固定台1000的中心杆1001而对准压模100的中心,并逐渐引入空气1101。球形瓶1100最好是表面经处理的橡皮(例如,通过氟化),以致球形瓶1100不会粘到压敏黏合物1105上。
当空气1101进入球形瓶1100时,有弹性的球形瓶1100吸收,如图11(b)所示,从而导致压敏黏合物1105在压模100的中心处开始到压模100的外周边缘处接触压模100。球形瓶1100的弹性以及压敏黏合物1105与压模100的逐渐接触阻止空气气泡进入压敏黏合物1105和压模100之间的交界面。此外,球形瓶1100推动压敏黏合物1105,因此使压敏黏合物1105填充到压模100上的凹/凸部分102中。在该步骤之后,照射紫外光,使压敏黏合物1105相应地固化。该固化使压敏黏合物1105上形成的凹/凸部分102即使在剥除步骤时也不会变形。接在固化压敏黏合剂之后是重叠信号衬底以及通过由图7(c)所示的相似方法使黏合层固化,最后,执行剥除步骤。
在上面已经相应于一个例子描述实施例4时,形成黏合层的方法使用了滚筒,形成转印层的方法使用了球形瓶,然而,形成黏合层的方法可以使用球形瓶,而形成转印层的方法可以使用滚筒。
此外,实施例4涉及转印层或黏合层可以是压敏黏合剂,转印层和黏合层两者可以是压敏黏合剂的一个例子。此外,可以控制上述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的厚度分布致使树脂从内圈到外圈逐渐变薄,从而控制压敏黏合剂的厚度分布致使黏合剂从内圈到外圈逐渐变厚。
用上述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和设备,有可能控制包括转印层和黏合层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因此,使隔离层的厚度分布均匀。这允许稳定地记录在放置在隔离层两侧的信号记录层中和从信号记录层再现,因此,得到优良的信号。此外,有可能对隔离层的厚度变化提供生产裕度,因此,提高大批量生产率。
图14示出按本方式制造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3002的一个例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3002的横截面表示形成隔离层110的转印层103和黏合层107之间的交界面沿半径方向具有恒定等级的厚度。既然是这样,偏差的程度根据制造条件而改变。在某些情况中,实质上交界面有可能变成水平的。
此外,在上述描述中,可以相对于沿转印层和黏合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控制两者的厚度分布致使两者互补,或考虑两层之一的厚度分布来控制另一层的厚度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转印层和黏合层沿半径方向的总厚度是均匀的,就得到相似于上面所述的效果。再进一步,转印层和黏合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可以是各自均匀的。
此外,虽然上面已经描述通过转印层和黏合层两层来形成隔离层,但是可以通过多层,可能是三层或更多层,来形成隔离层。例如,当通过三层来形成隔离层时,根据本发明的信号衬底相当于信号衬底105和在信号衬底105上形成的第n-1层。在通过m层形成隔离层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信号衬底相当于信号衬底105和第一层到第n-1层层叠的一层。图15示出这种信号衬底的一个例子。
形成第n+1层和第n层以及考虑层中之一的厚度分布来控制另一层的厚度分布的配置包括一种配置,其中,考虑紧接在前的生产批量中观察到的厚度分布来控制一层的厚度分布。既然是这样,可以考虑可能是最早生产批量中的原型的厚度分布来控制层中之一的厚度分布。
实施例1到4举出的例子中只有一层隔离层,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有多层隔离层,在这种情况中,把本发明应用于多层隔离层中的至少一层。
此外,如同在实施例2和3中,在图10(b)之后,可以从降压箱705卸下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之上的信号衬底105和压模100,并装载入增压箱中,从而借助高压浸出使一些极小的空气气泡破裂(它们里面包括减压空气)。
上面已经描述主要与根据本发明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制造方法相关的实施例1到4,形成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的各个装置是旋转台、喷嘴等,在图2到4、6到8、10以及11示出的步骤中使用这些装置。
另外,虽然上面已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信号记录层是信号记录薄膜106,但是可以通过引导凹槽或凹坑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信号记录层。
再进一步,虽然上面已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射线可固化树脂是紫外线可固化树脂,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射线可固化树脂可以是照射可固化的任何其它材料。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和设备允许稳定地记录入放置在隔离层两侧的信号记录层中和从信号记录层再现,因此,得到优良的信号。
权利要求
1.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种方法,在所述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表面上进行记录和再现,并且它包括在多层信号记录层之间的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形成邻近压模(stamper)上的一个表面的第n+1层,其上有包括引导凹槽和凹坑之中至少一种的一个信号记录区域;以及(b)形成邻近包括所述信号记录层的信号衬底的第n层,其中,通过结合所述第n+1层和所述第n层,形成所述隔离层,以及根据所述第n+1层和所述第n层之中至少一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来产生或控制所述第n+1层和所述第n层之中另一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每个所述第n+1层和所述第n层使之具有预定的厚度分布,以及考虑沿所述至少一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来控制沿另一层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实质上是均匀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n+1层剥除所述压模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n+1层的半径方向,所述压模的层的外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所述内圈部分的薄,而沿所述第n层的半径方向,所述信号衬底的层的所述内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外圈部分的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层是辐射可固化材料,所述步骤(a)包括把所述辐射可固化材料滴落在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内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步骤;并且包括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辐射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在所述旋转了已经在其上滴落辐射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步骤之后的步骤是如此地使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所述第n+1层位于内侧,以及又一个步骤是辐射射线和相应地照射所述辐射可固化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内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步骤;以及包括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6到8中任何一条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内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所述步骤以及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步骤的一部分是同时执行的。
10.如权利要求6到8中任何一条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内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时,旋转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
11.如权利要求6到8中任何一条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内的所述内圈部分上之前,用罩盖住所述中心孔,然后从所述罩的上方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n+1层的半径方向,所述压模的外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所述内圈部分的厚,而沿所述第n层的半径方向,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外圈部分的厚度分布比内圈部分的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所述步骤(b)包括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所述压模的所述第n+1层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步骤;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步骤;在旋转之后使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如此地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被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覆盖的表面朝向内侧的步骤;以及辐射射线以及相应地固化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在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所述步骤以及旋转已经在其上滴落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步骤的一部分是同时执行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同时实行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3到15中任何一条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之前,用罩盖住所述中心孔,然后从所述罩的上方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
17.如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此堆叠使被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覆盖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表面朝向内侧的步骤是在减压的条件下执行的。
18.如权利要求5或1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层包括当射线照射时固化的压敏黏合剂。
19.如权利要求5或1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层包括压敏黏合剂。
2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所述步骤(b)包括滴落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步骤,用于在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1层的至少一层上形成所述第n层;旋转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步骤,其中如此地使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所述第n+1层位于内侧,以致展开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以及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的步骤。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所述步骤(a)包括滴落用于转移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步骤,用于在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第n层的至少一层上形成所述第n+1层;旋转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步骤,其中如此地使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所述第n层位于内侧,以致展开用于转移的射线可固化材料;以及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的步骤。
22.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种设备,在所述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表面上进行记录和再现,并且它包括在多层信号记录层之间的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n+1层形成装置,在所述信号记录层上形成所述隔离层的时刻,在压模的表面上形成第n+1层,在所述压模上有包括引导凹槽和凹坑之中至少一个的一个信号记录区域,同时控制沿所述压模的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粘结装置,在所述压模上的所述第n+1层和包括所述信号记录层的信号衬底之间形成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受控制的第n层,并使在所述压模上的所述第n+1层和所述信号衬底进行粘结;以及剥除装置,从所述第n+1层剥除所述压模,并相应地得到所述隔离层,它包括其表面上固定有已转移的所述压模上的信号的所述第n+1层,以及所述第n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n+1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情况下,所述第n+1层形成装置包括滴落装置,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内圈部分;旋转装置,使已经在其上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旋转;以及固化装置,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同时,旋转所述压模。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模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之前,用罩盖住所述中心孔,然后从所述罩的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情况下,所述粘结装置包括滴落装置,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第n+1层内的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内圈部分上;旋转装置,使已经在其上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的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旋转;堆叠装置,在如此地旋转使被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覆盖的表面朝向内侧之后,使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以及固化装置,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滴落到所述压模的所述内圈部分上或所述信号衬底的所述内圈部分上的同时实行旋转。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模或所述信号衬底的中心附近具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在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之前,用罩盖住所述中心孔,然后从所述罩的上方滴落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装置包括减压装置,在用所述减压装置降低环境压力之后,使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n层是射线可固化材料时,所述粘结装置包括滴落装置,滴落用于粘合的射线可固化材料,用于在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的至少一层所述第n+1层上形成所述第n层;展开装置,如此地把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使所述第n+1层位于内侧,旋转所述压模和所述信号衬底,并展开用于粘合的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以及固化装置,辐射射线和相应地使所述射线可固化材料固化。
31.一种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能够保持信号信息的衬底层;形成在所述信号衬底上的第n层;形成在所述第n层上的第n+1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n+1层上的保护层,其中,当使所述第n层和所述第n+1层中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时的厚度是均匀的。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沿半径方向的所述第n+1层的厚度和沿半径方向的所述第n层的厚度互为倒数。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多层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方法和设备。在压模的表面上的转印层具有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层在内圈部分较厚,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薄。在承载有信号记录薄膜的信号衬底的表面和安置转印层的压模之间形成黏合层。黏合层具有的厚度分布是层在内圈部分较薄,但是向外圈部分逐渐变厚。由于转印层和黏合层沿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是彼此相反的,所以包括该两层的隔离层的厚度分布是均匀的。
文档编号G11B7/24038GK1457051SQ0313093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0日
发明者林一英, 久田和也, 东丸一弘, 大野锐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