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227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拾取装置,尤其涉及利用多个物镜对不同种类的盘 照射激光之际适用的光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盘的多样化正在开发着对不同的盘照射激光的互换型光拾取装置。这种光拾取装置中的与蓝光光盘(以下称为"BD")和HD DVD (High-Definition Digital Versatile Disc:以下称为"HD")对应的光拾取 装置,因为其盘的覆盖层厚度及物镜的NA (数值孔径)不同,所以搭载 有对应于各盘的两个物镜。在该情况下,由于使用激光的波长带相同,从 成本乃至构成的简单化的方面而言,就期望按照共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且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分配给各物镜的方式构成。为了将一个半导体激光器所射出的激光分配给两个物镜,能够利用液 晶单元(cell)和偏振光束分离器(偏光匕、、一厶7 7。i; 、;/夕)。也就是,利用液晶单元使激光的偏振光方向变化成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为P偏振光 和S偏振光的某一个。当为P偏振光时,激光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被导入 到第l物镜;当为S偏振光时,激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反射被导入到第1 物镜。另外,也可以构成得通过将1/2波长板配置在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前 段且将其在光路中插脱而将激光分配给两个物镜。但是,在使用上述液晶单元的构成中产生以下问题,即,由于液晶单 元的成本使得光拾取装置的成本上涨;并且,需要液晶单元的驱动机构就 使光拾取装置的构成及控制变得复杂化。另外,在使上述l/2波长板插脱 的构成中也产生以下问题,即,需要驱动1/2波长板的构成,这使光拾取 装置的构成及控制变得复杂化。在互换型光拾取装置使用于记录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盘照射时的激5光光强度,优选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仅导入到对应的物镜。但是, 在互换型光拾取装置使用于再生用的情况下,由于盘照射时的激光光强度 为可再生程度的强度是足够的,由此也能够采用将激光同时导入两个物镜 的构成。但是,在该情况下,从确保再生信号或聚焦(focus)误差信号及 跟踪误差信号中的S/N的观点而言,也需要将照射到盘的激光和导入到光 检测器的激光之光量比维持在规定值以上。
图u是表示搭载一个物镜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半导体激光 器51所射出的激光由衍射光栅52分成3束后,由无偏振光反射镜53分 光,其90%被反射到准直透镜54侧。然后,激光通过准直透镜54被变成 平行光,进而由反射镜55反射而入射到物镜56并被聚光在盘上。盘所反 射的激光由反射镜55反射并通过准直透镜54形成为会聚光。然后,由无 偏振光反射镜53分光使半导体激光器51射出时的光量的9%的激光被聚 光到光检测器57。
在该构成例中,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57的激光的光 量比为10 : 1 (其中,不包含各光学零件、盘的透过率/反射率)。
图12是表示搭载两个物镜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在该构成例 中,作为将激光分光到两个物镜62、 64的机构使用半反射棱镜61。半导 体激光器51所射出的激光由衍射光栅52分成3束后,由无偏振光反射镜 53分光,其90%被反射到准直透镜54侧。然后,激光通过准直透镜被变 成平行光,进而一半由半反射棱镜61反射并介由第1物镜62被聚光在盘 上。另一方面,透过半反射棱镜61的激光由反射镜63反射并介由第2物 镜64被聚光在盘上。在该情况下,介由第1及第2物镜62、 64被照射到 盘上的激光的光量是半导体激光器51所射出之际的激光的光量的45%。
盘所反射的激光由反射镜63及半反射棱镜61反射。此时,激光通过 半反射棱镜61使其光量减少为一半。然后,通过准直透镜54成为会聚光, 进而由无偏振光反射镜53分光。其结果,半导体激光器51射出时的光量 的2.25%的激光被聚光到光检测器57。
在该构成例中,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57的激光的光 量比为20: 1 (其中,不包含各光学零件、盘的透过率/反射率)。
这样,在作为对两个物镜的分光单元使用半反射棱镜61的情况下,
6由于往路和返路中分别减光50%,所以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
器57的激光的光量比降低到以往的一半(20 : 1)。为此,光检测器57 所输出的信号的S/N就不能成为对再生充分的S/N。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 的激光;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 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和l/4波长板,其被 配置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使上述激光以圆偏振光 入射到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 的激光;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在记录介质上;偏振光束分 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第一及 第二 1/4波长板,其分别被配置在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和上述第一及第二 物镜之间的光路;光检测器,其接受由上述记录介质反射且经由上述偏振 光束分离器的上述激光,和1/4波长板,其被配置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 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使上述激光以圆偏振光入射到上述偏振光束分离 器。
根据第一及第二方面的光拾取装置,由于使用偏振光束分离器和廉价 的1/4波长板作为用于向第一及第二物镜导入激光的机构,所以能够抑制 光拾取装置的成本。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驱动液晶单元的构成、和用于 将1/2波长板插入卸下的构成,所以能够抑制构成乃至控制的复杂化。再 有,根据第一及第二方面的光拾取装置,由于经由第一及第二物镜的来自 盘的反射光的约全部光量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所以能够使被导入到光检 测器的激光的光量提高,能够使光检测器所输出的信号的S/N成为适当级 别的S/N。
本方面的第三方面的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 的激光;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 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和l/2波长板,其被 配置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使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倾斜规定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到上述偏振 光束分离器。
根据第三方面的光拾取装置,由于使用偏振光束分离器和廉价的1/2 波长板作为用于向第一及第二物镜导入激光的单元,所以能够抑制光拾取 装置的成本。另外,与第一及第二方面的光拾取装置相同,能够抑制构成 乃至控制的复杂化,并且能够提高光检测器所输出的信号的S/N。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 的激光;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和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 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按照上述激光光源 所射出的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倾斜规定角度 的直线偏振光入射的方式,配置上述激光光源。
根据第四方面的光拾取装置,按照激光以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 光轴倾斜规定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的方式,配置激光光源,由此,为了 将激光导入到第一及第二物镜就不需要另外配置1/4波长板或1/2波长板, 从而能够抑制光拾取装置的成本。再有,与第一及第二方面的光拾取装置 相同,能够抑制构成乃至控制的复杂化,并且能够提高光检测器所输出的 信号的S/N。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 的激光;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在记录介质上;偏振光束分 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第一及 第二 1/4波长板,其分别被配置在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和上述第一及第二 物镜之间的光路;和光检测器,其接受由上述记录介质反射且经由上述偏 振光束分离器的上述激光,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 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倾斜规定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
根据第五方面的光拾取装置,激光以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 倾斜规定的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由此,为了将激光导入到第一及第二 物镜,就能够使激光光源所射出的激光顺利地分配给第一及第二物镜。再 有,由于经由第一及第二物镜的来自盘的反射光的约所有光量通过偏振光 束分离器,所以能够使被导入到光检测器的激光的光量提高,并且能够提 高光检测器所输出的信号的S/N。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和新特征通过参照以下的附图来阅读 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能更完全地明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A、 B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激光对光检测器的照射状态。
图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状态。
图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号运算电路的构成例。
图5A、 B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
图7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变更例。
图8A、 B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
图9A、 B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变更例。
图IOA、 B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其他变更例。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解决问题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解决问题的图。
其中,附图是专门用于说明的,对本发明的范围不进行限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光学系统)。图 中,11是射出波长为405nm左右的蓝色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源); 12是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11的激光分割成3束的衍射光栅;13是使入射 激光的90%反射且使10%透过的平行平板状的无偏振光反射镜。无偏振 光反射镜13被配置得相对入射激光的光轴倾斜规定的角度(例如45° )。
14是将无偏振光反射镜13所反射的激光变换为平行光的准直透镜; 15是将透过准直透镜14的激光变换为圆偏振光的1/4波长板;16是偏振 光束分离器。
17是将偏振光束分离器16所反射的激光(S偏振光)会聚到HD上 的第1物镜;18是对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激光(P偏振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19是使反射镜18所反射的激光(P偏振光)会聚在BD上 的第2物镜;20是用于接受来自HD、 BD的发射光且生成各种信号的光
检测器。
在此,第1物镜17和第2物镜19分别按照能使激光适当地会聚在 HD及BD上的方式设计。另外,这些第1及第2物镜17、 19由物镜传动 机构(未图示)沿聚焦及跟踪方向被一体地驱动。
半导体激光器ll所射出的激光,由衍射光栅12分成3束后,由无偏 振光反射镜13分光,90%被反射到准直透镜14侧。然后,激光通过准直 透镜14被变为平行光,进而通过1/4波长板15被变换为圆偏振光而入射 到偏振光束分离器16。
这样,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16,使所入射的激光中的一半作为S偏振 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16反射,而剩余的一半作为P偏振光就透过偏振光 束分离器16。其中,S偏振光成分的激光(以下,称为"第一激光")介 由第一物镜17被聚光在盘上,P偏振光成分的激光(以下,称为"第二激 光")由反射镜18反射后,介由第二物镜19被聚光在盘上。因而,介由 第一及第二物镜17、 19向盘所照射的激光的光量为半导体激光器11所射 出时的激光的光量的45%。
盘所反射的第一激光由于以S偏振光的状态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 16,所以约100%由偏振光束分离器16反射。另外,盘所反射的第二激光 也由于以P偏振光状态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16,所以约100%就透过偏 振光束分离器16。
然后,第一及第二激光通过准直透镜14被变为会聚光,进而由无偏 振光反射镜13分光。其结果,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0的第一及第二激光的 光量为半导体激光器11射出时的光量的4.5%。
此外,第一及第二激光,由于以会聚光入射到无偏振光反射镜13,所 以由无偏振光反射镜13导入了像散(astigmatism、非点収差)。本实施方 式中,通过像散法使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在光检测器20中配置有基于像 散法的4分割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0的第一及第 二激光的光量比为10 : 1(其中,不包含各光学零件、盘的透过率/反射率)。从而,能够使光检测器20所输出的信号的S/N为对再生充分的S/N。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第一及第二物镜17、 19的激光同时向盘 照射,但是,因为HD和BD的覆盖(cover)层厚度不同,所以例如在使 用第一激光对HD进行再生之际第二激光不能适当地会聚在HD上,另外在 使用第二激光对BD进行再生之际第一激光不能适当地会聚在BD上,由此, 即使以共同的传感模式(光检测器20)接收第一及第二激光也不会对再生 信号等产生问题。
也就是,如图2A所示,在使用第一激光对HD进行再生之际,HD所反 射的第二激光(闪光)在光检测器20上不会聚,另外,如图2B所示,在 使用第二激光对BD进行再生之际,BD所反射的第一激光(闪光)在光检 测器20上不会聚。该情况下,在光检测器20所输出的信号上重叠有闪光 的DC成分,但该DC成分适当地在再生电路侧被删除。
另外,对对象盘的聚焦引入(7才一力7引含込^)时,也如图3示 意所示那样由于根据第一及第二激光中的再生中没有使用的激光就不适 当地产生S字曲线,所以不存在基于该S字曲线使聚焦引入进行之虞。此 外,图3中FEsh是为了识别引入对象的S字曲线所设定的阀值级别。另 外,FE1是基于第一及第二激光在再生中所使用的激光所生成的S字曲线 (真实的S字曲线)的振幅;FE2是基于第一及第二激光在再生中没有使 用的激光所生成的S字曲线(伪造的S字曲线)的振幅。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BD和HD的轨道间距不同,所以衍射光栅 12的衍射图案中适用轴向(in-line)方式的衍射图案。由此,无论再生 对象盘为BD、 HD中的哪一个均能够由共同的受光面接收来自各盘的反射 光。此外,由于轴向方式的DPP法是以往公知的方法,在此省略说明。
图4表示使用DPP法时的信号运算电路的构成。如图所示,信号运算 电路由加法电路101 104、减法电路105 107、加法电路111 116、减 法电路117 119、和定倍电路118构成。此外,光检测器20包括主光束 受光用的4分割传感器A D、副光束受光用的4分割传感器E G、 1 L。
在将4分割传感器A L所输出的信号设为A L的情况下,TE= (A + B) — (C+D) —a{ (E+I + F+J) — (G+K+H+L) }的运算而生成跟 踪误差信号(TE)。通过FE二 (A+C) _ (B+D) 、 RF二A+B+C+D的运算而生成聚焦误差信号(FE)和再生信号(RF)。
此外,利用l光束推挽法也能够生成跟踪误差信号。此时,省略4分
割传感器E L;信号运算电路也随着1光束推挽法而被变更。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作为向第一及第二物镜17、 19导入激 光的单元使用了偏振光束分离器16和廉价的1/4波长板21,所以能够抑 制光拾取装置的成本。另外,因为不需要用于驱动液晶单元的构成、和用 于使1/2波长板插脱的构成,所以能够抑制构成乃至控制的复杂化。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盘所反射的第一及第二激光的约所有光 量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16,所以能够提高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0的激光的 光量,如上述,能够使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0的第一及 第二激光的光量比为10 : 1。从而,能够使光检测器20所输出的信号的 S/N为适当级别的S/N。
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来自盘的反射光在透过无偏振光反射镜13 之际被导入像散,所以,不需要为了聚焦误差检测而再另外配置像散导入 用的透镜元件,从而能够实现零件件数的削减和成本的抑制。
<第二实施方式>
图5A、 B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光学系统)。 图5A是从半导体激光器31到立起反射镜36、 42为止的光学系统的俯视 图,图5B是立起反射镜36、 22以后的光学系统的侧视图。此外,图5B 中,为了便利将透镜架25的部分以剖视图进行表示。
在该图中,31是射出波长405nm左右的蓝色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激 光光源),32是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31的激光变换为圆偏振光的由1/4 波长板32a和衍射光栅32b—体化后的光学元件,33是偏振光束分离器。 半导体激光器31所射出的激光由1/4波长板32a变换为圆偏振光。因而, 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激光,其50% (P偏振光成分)透过偏振光 束分离器33,而剩余的50% (S偏振光成分)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反射。
34是将偏振光束分离器33所反射的激光(S偏振光)变换为平行光 的准直透镜,35是反射镜,36是将反射镜35所反射的激光沿朝向第一物 镜38的方向反射的立起反射镜。
37是将立起反射镜所反射的激光变换为圆偏振光的第一 1/4波长板,38是使透过第一 1/4波长板37的激光会聚在BD上的第一物镜。
39是将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激光(P偏振光)反射的反射镜, 40是将反射镜39所反射的激光变换为平行光的准直透镜,41是反射镜, 42是将反射镜41所反射的激光沿朝向第二物镜44的方向反射的立起反射镜。
43是将立起反射镜42所反射的激光变换为圆偏振光的第二 1/4波长 板,44是使透过第二 1/4波长板43的激光会聚在HD上的第二物镜。
45是保持第一物镜38、第二 1/4波长板43及第二物镜44的透镜架, 46是用于将第一物镜38、第二 1/4波长板43及第二物镜44与透镜架45 一体地驱动的线圈(公知的物镜传动机构的一部分).。
47是对从偏振光束分离器33朝向光检测器48的激光导入像散的检测 透镜,48是用于接受来自HD、 BD的反射光且生成各种信号的光检测器。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像散法生成聚焦误差信号。在光检测器48上如后述 那样配置有基于像散法的4分割传感器。
在此,第一物镜38及第二物镜44分别按照能够将激光适当会聚在 BD及HD上的方式设计。另外,该第一及第二物镜38、 44由物镜传动机 构(同图中仅图示了线圈46)在聚焦及跟踪方向上被一体化驱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物镜38由玻璃构成,为比由塑料构成的 第二物镜44高的高重量。为了补偿相关的重量上的不均衡,本实施方式 中,仅将第一 1/4波长板37和第二 1/4波长板43中的第二 1/4波长板43 安装在透镜架45上,将第一 1/4波长板37配置在图5A的安装了光学零 件的基底侧。
半导体激光器31所射出的激光由1/4波长板32a变换为圆偏振光,并 且,在由衍射光栅32b变为3光束后,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将500%的光 量成分(以下,称为"第一激光")向准直透镜34侧反射。然后,该第一 激光由准直透镜34变为平行光,进而由反射镜35和立起反射镜36反射 后,由第一 1/4波长板17变换为圆偏振光而入射到第一物镜18。
盘(BD)所反射的第一激光逆着朝向盘时的光路行进,入射到偏振 光束分离器33。此时,第一激光由于再次透过第一 1/4波长板17而变得 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为P偏振光,由此,直接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其后,第一激光通过检测透镜27被导入像散,且被会聚到光检测器28。
另一方面,从半导体激光器31介由1/4波长板32a和衍射光栅32b入 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激光,其50%的光量成分(以下,称为"第二 激光")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而向反射镜19入射。反射镜19所反射的 第二激光由准直透镜20变为平行光,进而由反射镜21和立起反射镜42 反射后,由第二 1/4波长板23变换为圆偏振光且入射到第二物镜24。
盘(HD)所反射的第二激光逆着朝向盘时的光路行进而入射到偏振 光束分离器33。此时,第二激光由于再次透过第二 1/4波长板23而变得 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为S偏振光,从而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反射。其 后,第二激光通过检测透镜27被导入像散,被会聚到光检测器28。
本实施方式中,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8的第一及第 二激光的光量比为1 : 1 (其中,不包含各光学零件、盘的透过率/反射率)。 另外,向盘和光检测器28导入半导体激光器31所射出的激光的约50%的 光量。因而,能够使光检测器28所输出的信号的S/N成为再生充分的S/N。
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第一及第二物镜38、 44的激光同时被照射到盘 上,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由于再生时不用的激光(闪光)在光检测器 48上扩展得大,所以即使该激光(闪光)入射到光检测器48也可通过DC
成分去除等的处理来实现顺利的再生。另外,信号运算电路能够使用在上 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图4的电路。
以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由于使用第一及第二物镜38、 44和使用 偏振光束分离器33和廉价的第一、第二 1/4波长板37、 43作为用于向光 检测器48导入激光的机构,所以能够抑制光拾取装置的成本。另外,因 为不需要用于驱动液晶单元的构成、用于将1/2波长板插脱的构成,所以 能够避免构成乃至控制的复杂化。
进而,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使得盘所反射的第一及第二激光的约全部 光量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被导入光检测器48。为此,能够使导入到光 检测器48的激光的光量提高,如上述,能够使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 到光检测器48的第一及第二激光的光量比为1 : 1。因而,能够将光检测 器48所输出的信号的S/N更增高为高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将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偏振光轴的激光的偏振光方向的倾斜角设为45度,且使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分光后的第 一激光和第二激光的光量比为l : l,但是,也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相对偏振 光束分离器33的偏振光轴的激光的偏振光方向的倾斜角,使第一激光和 第二激光的光量比设定为1 : 1以外。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更例。也就是,在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图1)中,虽然利用1/4波长板使激光变为圆偏振光而入射到偏振 光束分离器16,但是,即使按照相对于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偏振光轴为 倾斜的方式调节激光的偏振光方向,也可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 效果。本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结构,通过使激光的偏振光方向相对偏振光束 分离器16的偏振光轴倾斜,而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11的激光分配给第一 及第二物镜17、 19。
图6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中的1/4波长板15置换成1/2波长板21。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图1)相同。
1/2波长板21被配置得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激光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 16的偏振光方向为相对P偏振光方向和S偏振光方向倾斜45。。该情况 下,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激光,其一半(S偏振光)由偏振光束分 离器16反射,剩余的一半(P偏振光)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16。通过调 节激光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偏振光方向,能够使被导入到第一及第 二物镜17、 19的激光的光量比从1 : 1幵始变化。
半导体激光器11所射出的激光由衍射光栅12变为3束后,由无偏振 光反射镜13分光,90%被反射到准直透镜14侧。然后,激光通过准直透 镜14被变为平行光,进而通过1/2波长板21如上述那样调整偏振光方向。 于是,激光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16。
这样,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16,使所入射的激光中的一半作为S偏振 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16反射,而剩余的一半作为P偏振光就透过偏振光 束分离器16。其中,S偏振光成分的激光(第一激光)介由第一物镜17 被聚光在盘上,P偏振光成分的激光(第二激光)由反射镜18反射后介由第二物镜19被聚光在盘上。因而,介由第一及第二物镜17、 19向盘所照
射的激光的光量为半导体激光器11所射出时的激光的光量的45%。
盘所反射的第一激光由于以s偏振光的状态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
16,所以约100%由偏振光束分离器16反射。另外,盘所反射的第二激光 也由于以P偏振光状态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16,所以约100%就透过偏 振光束分离器16。
然后,第一及第二激光通过准直透镜14被变为会聚光,进而由无偏 振光反射镜13分光。其结果,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0的第一及第二激光的 光量为半导体激光器U射出时的光量的4.5%。
此外,第一及第二激光,由于以会聚光入射到无偏振光反射镜13,所 以由无偏振光反射镜13导入了像散。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 式相同,通过像散法生成聚焦误差信号。在光检测器20中与上述第一实 施方式相同地配置有基于像散法的4分割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20的第一及第 二激光的光量比为10 : K其中,不包含各光学零件、盘的透过率/反射率)。 从而,能够使光检测器20所输出的信号的S/N为对再生充分的S/N。
图7表示再一个其他的构成例。该构成例中,与图6的构成相比,省 略了 1/4波长板15,例如如图7所示,按照激光对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 偏振光方向为相对P偏振光方向和S偏振光方向倾斜45°的方式,对半 导体激光器11的配置进行调节。该情况下,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 激光,其一半(S偏振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16反射,剩余的一半(P偏 振光)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16。另外,调节以光轴为轴的半导体激光器 ll的旋转位置,由此调节激光对偏振光束分离器16的偏振光方向,就能 够使被导入到第一及第二物镜17、 19的激光的光量比从1 : 1变化。
根据图7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图6的构成相比,由于省略 了 1/4波长板15及l/2波长板21,所以能够实现更进一步的构成简单化。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更例。也就是,在上述第二实施 方式(图5A、 B)中,虽然利用1/4波长板32a将激光变为圆偏振光而入 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33,但是,即使按照相对于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偏振光轴为倾斜的方式调节激光的偏振光方向,也可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 式同样的效果。本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结构,通过使激光的偏振光方向相对 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偏振光轴倾斜,而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31的激光分
配给第一及第二物镜38、 44。
图8A、 B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构成。图8A是从半导体激光器31到 立起反射镜36、 42为止的光学系统的俯视图,图8B是立起反射镜36、 42以后的光学系统的侧视图。此外,图8B中,为了方便,将透镜架45 的部分以剖视图进行表示。
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1/4波长板32a。另外, 半导体激光器31,按照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33时的激光的偏振光方向 相对偏振光轴倾斜45度的方式,对以激光光轴为轴的旋转位置进行调整。 因而,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激光,其50% (P偏振光)透过偏振 光束分离器33,而剩余的50。Z (S偏振光)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反射。 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图5A、 B)相同。
半导体激光器31所射出的激光由衍射光栅32b变为3光束后,由偏 振光束分离器33将50%的光量成分(第一激光)向准直透镜34侧反射。 然后,该第一激光由准直透镜34变为平行光,进而由反射镜35和立起反 射镜36反射后,由第一 1/4波长板37变换为圆偏振光而入射到第一物镜 38。
盘(BD)所反射的第一激光逆着朝向盘时的光路行进,入射到偏振 光束分离器33。此时,第一激光由于再次透过第一 1/4波长板37而变得 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为P偏振光,由此,直接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 其后,第一激光通过检测透镜47被导入像散,且被会聚到光检测器28。
另一方面,从半导体激光器31介由衍射光栅32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 器33的激光,其50%的光量成分(第二激光)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33 而向反射镜39入射。反射镜39所反射的第二激光由准直透镜40变为平 行光,进而由反射镜41和立起反射镜42反射后,由第二 1/4波长板43 变换为圆偏振光而入射到第二物镜44。
盘(HD)所反射的第二激光逆着朝向盘时的光路行进而入射到偏振 光束分离器33。此时,第二激光由于再次透过第二 1/4波长板43而变得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为S偏振光,从而由偏振光束分离器33反射。其 后,第二激光通过检测透镜47被导入像散,被会聚到光检测器48。
本实施方式中,向盘照射的激光和被导入到光检测器48的第一及第 二激光的光量比为1 : l(其中,不包含各光学零件、盘的透过率/反射率)。 另外,向盘和光检测器48导入半导体激光器41所射出的激光的约50%的 光量。因而,能够使光检测器48所输出的信号的S/N成为再生充分的S/N。
此外,调节激光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偏振光方向,就能够使被导 入到第一及第二物镜38、 44的激光的光量比从1 : 1变化。
然而,图8A、 B的构成中,将以激光光轴为轴的半导体激光器31的 旋转位置进行调整,可调整为激光的偏振光方向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 的偏振光轴的倾斜角为45度,但是也可以将1/2波长板配置在半导体激光 器31和偏振光束分离器33之间,来调整激光的偏振光方向相对偏振光束 分离器33的偏振光轴的倾斜角。
图9A、 B表示该情况下的构成例的图。该构成例中,在半导体激光 器31和偏振光束分离器33之间,配置有将1/2波长板49a和衍射光栅49b 一体化后的光学元件49。在此,光学元件49被构成为当按照激光的偏 振光方向相对偏振光束分离器33的偏振光轴的倾斜角为45度的方式使 1/2波长板49a定位时,衍射光栅49b的衍射作用就使3束光束在BD及 HD的轨道上适当定位。因而,在光学系统的装配之际,不需要另外对衍 射光栅49b的配置进行调整,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除上述外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及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使无偏振光反射镜13的 分光比为9:1,但也可以为除此之外的分光比。
另外,在上述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为了补偿第一物镜38和第二 物镜44在重量上的不均衡,将第二l/4波长板43配置于透镜架45,将第 一 1/4波长板37配置在基底侧,但是,例如在将第一物镜38轻量化且这 两个物镜间的重量差对物镜的驱动特性不产生影响的程度的情况下,例 如,如图10A、 B所示,也可以将第一 1/4波长板37配置于透镜架45侧, 将第一 1/4波长板37、第一物镜38、第二 1/4波长板43及第二物镜44与透镜架45 —起以一体化方式驱动。
并且,在这样将第一 1/4波长板37和第二 1/4波长板43都配置于透 镜架45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它们一体化,即,也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激光 的光路上配置共同的1/4波长板。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内,可适宜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的激光;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和1/4波长板,其被配置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使上述激光以圆偏振光入射到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平板状的无偏振光反射镜,其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1/4波长板之间的上述激光的扩散光路中按相对上述激光的光轴倾斜的状态配置,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的一部分由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向 上述1/4波长板的方向反射,从上述1/4波长板朝向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 的上述激光的一部分透过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而入射到上述光检测器。
3、 一种光拾取装置,具备 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的激光; 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在记录介质上; 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第一及第二 1/4波长板,其分别被配置在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和上述 第一及第二物镜之间的光路;光检测器,其接受由上述记录介质反射且经由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 上述激光,和1/4波长板,其被配置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 使上述激光以圆偏振光入射到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
4、 一种光拾取装置,具有 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的激光; 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 二物镜;和1/2波长板,其被配置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使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倾斜规定角度的直线 偏振光入射到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平板状的无偏振光反射镜,其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1/2波长板之间的上述激光的扩散光路中按与上述激光的光轴倾斜的状态配置, 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的一部分由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向上述1/2波长板的方向反射,从上述1/2波长板朝向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 的上述激光的一部分透过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而入射到上述光检测器。
6、 一种光拾取装置,具有 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的激光; 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和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 二物镜,按照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 偏振光轴倾斜规定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的方式,配置上述激光光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平板状的无偏振光反射镜,其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的上述激光的扩散光路中按相对上述激光的光轴倾斜的状态配 置,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的一部分由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向 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方向反射,从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朝向上述无偏振 光反射镜的上述激光的一部分透过上述无偏振光反射镜而入射到上述光 检测器。
8、 一种光拾取装置,具有-激光光源,其射出规定波长的激光; 第一及第二物镜,其使上述激光会聚在记录介质上;偏振光束分离器,其将来自上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分配给上述第一及第二物镜;第一及第二 1/4波长板,其分别被配置在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和上述 第一及第二物镜之间的光路;和光检测器,其接受由上述记录介质反射且经由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 上述激光,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 光轴倾斜规定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倾斜上述规定角度的直线偏振光入射的方式,调整以激光光轴为 轴的上述激光光源的旋转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激光光源和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之间的光路中配置有用于使上述激光以相对上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轴倾斜上述规定角度的直 线偏振光入射的1/2波长板。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将上述激光光源所射出的激光分割成3束的衍射光栅和上述1/2波长板被一体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其中,使用1/4波长板和偏振光束分离器作为用于将激光导入到第一及第二物镜的机构。以圆偏振光入射到偏振光束分离器的激光中,其一半作为S偏振光成分由偏振光束分离器反射而被导入到第一物镜,剩余的一半作为P偏振光透过偏振光束分离器而被导入到第二物镜。经由第一及第二物镜的来自盘的反射光的约所有光量通过偏振光束分离器。从而,能够提高被导入到光检测器的激光的光量。
文档编号G11B7/135GK101295521SQ20081009215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加纳康行, 大杉里美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