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845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孔标记(h ole mark)记录信息的体型光记录介质(bulk typeoptical recording medium),并且特别地,涉及记录层材料。
背景技术
光盘系统,例如,⑶(光盘),DVD (数字通用光盘)和蓝光光盘(蓝光光盘(Blu-rayDisc):注册商标)以与显微镜的物镜相同的非接触方式阅读盘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微小反射
率变化。熟知的是,盘上的光点的尺寸基本上由X/NA ( A :照明光的波长,NA :数值孔径)规定,并且分辨能力也与该值成比例。同时,已经知道了在盘的深度方向上形成多个记录层的方法和在体型(bulktype)(体积型)记录介质中进行多层状态的记录以便增大盘容量的方法。特别地,关于增大光记录介质的容量的有希望的方法,提及了在体记录材料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数十个记录层的方法,并且如日本特开2008-17690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已经提议了将空孔形成为标记并记录信息的方法。在体型记录介质中进行记录的情况中,通过对具有约I. 5折射率的塑料施加高密度的光且使用充满具有约I. 0折射率的气体的空孔作为标记来进行记录和再生。就这点而言,日本特开2009-27422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37658号公报公开了其中通过2个光子吸收形成记录标记的记录层材料。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在其中在体型记录层中形成空孔(空隙)标记的记录和再生系统中,对空隙的标记线施加再生激光,并且从由其反射光获得的信号获得再生数据。然而,由空隙的标记线再生的信号包括噪声成分。随着噪声水平恶化,再生信号品质恶化。这导致记录和再生系统的可靠性下降。例如,引起了误差率的恶化和由记录不良造成的容量消耗的增加。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空孔标记的品质并提高其中在体型记录层中形成空孔标记(空隙)的记录和再生系统的可靠性。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是包含其中通过激光照射形成空孔标记的体型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其中上述记录层由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有机材料(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形成。或者,将上述有机材料的氧元素比率规定为25%以下。更具体地,上述有机材料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乙烯、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酰胺酰亚胺和聚氨酯中的任一种。就这点而言,记录层可以通过将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多种这些有机材料混合而形成。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是包含其中通过激光照射形成空孔标记的体型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其中上述记录层由其中向有机材料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并且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材料形成。上述材料是通过向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有机材料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将氧元素比率调节为9. 1%以上的材料。或者,上述材料是通过向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有机材料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将氧元素比率调节为9. 1%以上的材料。来自基于空孔(空隙)的记录标记的再生信号中的噪声的主要成分是因热或光而在构成记录层的有机材料的分解中产生的污染(烟灰(soot))。可以通过形成包含减少的烟·灰并具有干净形状(美好形状,Clean shape)的空隙而减少噪声。 为了除去烟灰,可以对构成记录层的有机材料进行完全燃烧。为此目的,提高记录层中的氧元素比率并由此促进有机材料的气化是有效的。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材料形成记录层,从而使得在空隙的形成中不易残留烟灰并且可以形成具有干净形状的空隙。因此,可以减少再生信号中的噪声的出现并且可以提高记录和再生系统的可靠性。


图I是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说明图。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伺服控制的说明图。图3 (a)和图3 (b)是具有大噪声水平的空隙和具有小噪声水平的空隙的说明图(照片)。图4 (a)和图4 (b)是空隙结构和信号水平的说明图。图5 (a)和图5 (b)是氧兀素比率和噪声水平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6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且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有机材料的说明图。图7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且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有机材料的说明图。图8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且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有机材料的说明图。图9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且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有机材料的说明图。图10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热固性树脂的说明图。图11 (a)至图11 (C)是在实施方式中在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12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的说明图。图13是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的说明图。图14 (a)和图14 (b)是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层制造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下列顺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介质通过在体层(块状层,主体层,bulk layer)中形成空孔标记而记录信息。〈I.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介质的结构〉〈2.相对于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再生〉〈3.空隙和噪声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层材料的适合性〉<4.由树脂制成的体层材料〉<5.由树脂制成的体层材料+低分子化合物〉〈I.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介质的结构〉
图I示出了实施方式中的体型光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I)的横截面结构图。有关图I中所示的光记录介质I被规定为盘状光记录介质,并且通过对被驱动旋转的光记录介质I施加激光而进行标记记录(信息记录)。同时,还通过对光记录介质I施加激光而进行记录信息的再生。就这点而言,光记录介质是指其中通过施加光而再生记录信息的记录介质。在本实例中,将所谓的空孔(空隙)形成为记录标记。空隙记录系统是以比较高的功率对由预定的记录材料形成的体层(记录层)施加激光的技术,并且由此,在上述体层(记录层)中记录空孔(空隙)。由此形成的空孔部分是折射率与体层中的其他部分的折射率不同的部分,且在其间的界面部分处光反射率增大。因此,上述空孔部分用作记录标记,并且由此,实现了基于空孔标记的形成的信息记录。体层(记录层)由光反应性树脂形成。优选的是,通过多光子吸收反应由光反应性树脂形成记录标记。在多光子吸收反应中,通过在记录用激光的光强度高的焦点附近吸收光而进行光反应。在光反应性树脂中,由于根据光反应的放热,光反应性树脂的一部分因沸腾或分解而被气化,并且在激光的焦点附近形成充当记录标记的气泡。该部分充当空孔标记。在此,通常,在通过一个光子的吸收进行光反应的单光子吸收反应中,记录标记形成时间基本上与记录激光的光强度成反比。同时,在通过2个光子的吸收进行光反应的2光子吸收反应中,记录标记形成时间基本上与记录激光的光强度的平方成反比。从提高记录密度、防止记录标记之间的干涉等的观点来看,在形成小尺寸记录标记的情况中,记录标记形成时间与光强度的平方成反比的事实是有利的,因为可以仅在光强度在记录激光点中非常高的部分中形成记录标记。图I中所示的光记录介质I被规定为所谓的体型光记录介质,并且从上层侧依次设置有覆盖层2、选择性反射膜3、中间层4、体层5和基板6,如图中所示。在此,本说明书中的术语“上层侧”是指其中将其上入射来自记录和再生装置侧的激光的表面规定为上表面的上层侧。另外,术语“深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是指图I中的与符合上述术语“上层侧”的定义的垂直方向一致的方向(即,与来自记录和再生装置侧的激光的入射方向平行的方向)。在光记录介质I中,覆盖层2由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或丙烯酸树脂形成,并且其下表面侧设置有伴随用于引导记录/再生位置的导沟(guide channel)的形成的不均匀的横截面形状,如图中所示。当从盘平面方向观看时,导沟以螺旋状布置。上述导沟由连续沟(凹槽)或坑线形成。例如,在导沟是凹槽的情况下,以周期性蜿蜒的方式形成有关凹槽,并且由此,可以基于有关蜿蜒的周期性信息来记录位置信息(绝对位置信息例如,旋转角信息和半径位置信息)。覆盖层2通过使用设置有这种导沟(不均匀形状)等的压模进行注射成形而制造。同时,在设置有上述导沟的覆盖层2的下表面侧上形成选择性反射膜3。在此,在体记录系统中,通常,基于上述导沟将与用于进行标记记录的记录光(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作第一激光)不同的、用于获得跟踪(track)和焦点的误差信号的伺服光(可以被称作第二激光)单独施加至充当记录层的体层5。此时,如果上述伺服光到达体层5,则可能对有关体层5中的标记记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常,对反射伺服光和透过记录光具有选择性的选择性反射膜是必要的。
在体记录系统中,用于记录光的激光和用于伺服光的激光被规定为具有不同的波长。为了对应其,将对于反射在与伺服光相同波长带中的光并且透过具有与其不同的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的选择性反射膜用作选择性反射膜3。在选择性反射膜3的下层侧上布置充当记录层的体层5,并在其间设置有由胶粘材料如UV可固化树脂形成的中间层4。后面对用于形成体层5的材料(记录材料)进行描述。通过对体层5的深度方向上的各个预定位置依次聚焦激光,基于空孔标记形成对体层5进行信息记录。因此,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I中,在体层5中布置多个标记形成层(信息记录层)L。布置多个(n+1个)信息记录层并在图中表示为信息记录层LO至L (n)。尽管体层5的厚度、尺寸等不确定,但是例如,在考虑通过具有0. 85NA的光学系统施加蓝色激光(波长405nm)的情况中,适当的是,在深度方向上在距离盘表面(覆盖层2的表面)为50 ii m至300 ii m的位置形成信息记录层。这是考虑到球面偏差修正的范围。图I示出了在距离盘表面为70 iim至260 iim的位置布置信息记录层的实例。当然,当深度方向上的位置范围在相同条件下时,当层间距离降低时,可以形成更大量的信息记录层。同时,在各信息记录层中,在通过使用布置在覆盖层2中的导沟确保跟踪伺服的同时进行基于空孔标记的记录。因此,当从盘平面方向观看时,将信息记录层中形成的空孔标记线形成为螺旋状。在基板6上形成由如上所述的覆盖层2至体层5构成的层结构。〈2.相对于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再生〉参考图2描述相对于上述光记录介质I的记录/再生时的操作。利用第一激光LZl照射光记录介质I以形成记录标记并由记录标记再生信息,并且,另外,充当伺服光的第二激光LZ2具有与第一激光LZl的波长不同的波长。通过记录和再生装置中的共通物镜对光记录介质I施加这些第一激光LZl和第二激光LZ2。在此,如图I中所示,与光盘如DVD或蓝光光盘的多层盘相比,光记录介质I中的体层5在记录的各层位置处没有设置有含导沟的反射表面,所述导沟由坑、凹槽等构成。因此,在尚未形成标记时的记录时,不能通过使用第一激光LZl自身的反射光进行第一激光LZl的焦点伺服和跟踪伺服。
从这种观点来看,在对光记录介质I中进行记录时,通过使用充当伺服光的第二激光LZ2的反射光进行第一激光LZl的跟踪伺服和焦点伺服两者。然后,为此目的,在记录和再生装置中布置能够单独地进行第一激光LZl和第二激光LZ2的焦点控制的机构。在记录时,第二激光LZ2聚焦在选择性反射膜3 (导沟形成表面)上。在所述条件下,以使得根据选择性反射膜3 (导沟形成表面)确保图2中所示的偏移(offset)方式进行第一激光LZl的焦点控制。在图中,示出了根据在体层5中设置信息记录层LO至L (n)的情况的各偏移的实例。即,在所示出的情况中,将偏移of-LO设定为对应于信息记录层LO的层位置,将偏移of-Ll设定为对应于信息记录层LI的层位置,…和将偏移of-L (n)设定为对应于信息记录层L (n)的层位置。 使用这些偏移的值来驱动第一激光LZl的聚焦机构,并由此,可以由信息记录层LO的层位置至信息记录层L (n)的层位置而适当地选择深度方向上的标记形成位置(记录位置)。另外,记录时相对于第一激光LZl的跟踪伺服通过利用如下要点来实现如上所述,通过共通物镜施加第一激光LZl和第二激光LZ2,并通过使用来自选择性反射膜3的第二激光LZ2的反射光来进行物镜的跟踪伺服。基于记录数据对第一激光LZl进行调制并在如上所述进行伺服控制的同时将其施加至预定的信息记录层的位置,从而形成基于空隙的标记线。另一方面,在再生状态中,如图I中所示,在体层5中布置信息记录层L,从而使得可以获得来自这种信息记录层L的第一激光LZl的反射光。因此,在再生时,利用第一激光LZl自身的反射光进行相对于第一激光LZl的焦点伺服。同时,在再生时,通过基于第二激光LZ2的反射光进行物镜的跟踪伺服而实现相对于第一激光LZl的跟踪伺服。在此,在再生时同样,为了阅读在充当选择性反射膜3的导沟形成表面上记录的绝对位置信息,以上述导沟形成表面(导沟)为目标进行相对于第二激光LZ2的焦点伺服 跟踪伺服。S卩,在再生时同样,关于物镜的位置控制,以与记录时相同的方式,以上述导沟形成表面(导沟)为目标,进行基于第二激光LZ2的反射光的第二激光LZ2的焦点伺服 跟踪伺服。就这点而言,关于再生时相对于第一激光LZl的跟踪伺服,可以通过基于来自空孔标记的记录标记线的第一激光LZl的反射光控制物镜而进行跟踪伺服。另外,至少在探寻之后的再生期间可以由记录标记线阅读地址信息。因此,认为在再生时不使用第二激光LZ2。在进行上述伺服控制的状态下,将第一激光LZl施加至一些信息记录层,并且获得基于空隙的标记线的信息以作为其反射光信息。对基于反射光信息的信号进行预定的解码处理,从而获得再生数据。〈3.空隙和噪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体层材料的适合性〉在通过在体层5中形成空隙而进行的上述信息记录中,高品质空隙的形成导致再生时的噪声降低。来自基于空孔(空隙)的记录标记的再生信号中的噪声的主要成分是因热或光而在构成记录层的有机材料的分解中产生的污染(烟灰)。图3 (a)和图3 (b)分别示出了不包含烟灰的干净空隙和包含具有簇结构的烟灰的空隙的照片图像。图3 (a)中的空隙是显示OdB以下的噪声水平的实例,且图3 (b)中的空隙是显示IOdB以上的噪声水平的实例。图4 (a)和图4 (b)示出了根据烟灰(簇结构)的存在与否的信号水平差异。载波水平(carrier level)也取决于空隙的直径。然而,噪声水平基本上不随空隙直径而变化。示出了,即使当空隙直径相同时,噪声水平也随着簇结构(烟灰)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形成包含减少的烟灰并具有干净形状的空隙而降低再生信号中的·噪声。为了除去烟灰,可以对构成记录层的有机材料进行完全燃烧。为此目的,提高体层中的氧元素比率并由此促进有机材料的气化是有效的。图5 Ca)示出了有机记录材料中包含的氧元素比率和信号噪声之间的关系。I至VIII独立地表示一些有机材料。于是,横轴表示氧元素比率且纵轴表示再生信号的噪声水平(dBmV),其中体层5由有关有机材料形成。在此,有机材料I至V如下所述。I:聚碳酸酯(PC)II :非晶形聚芳酯(Amorphous polyarylate) (PAR)III:聚醚砜(PES)IV:聚苯砜(PPSU)V :聚砜(PSU)氧元素比率是指氧元素与构成充当记录层的体层5的所有元素的比率。在记录层由单一树脂材料形成的情况下,氧元素比率是氧元素与有关材料的构成元素的总数的比率。例如,如图6中所例示的,由材料I表示的聚碳酸酯的构成元素为C :16,0 :3,和H 14,并且因此,氧元素比率=3/ (16+3+14) =9. 09%仍然有效。同样地,确定了氧元素比率,且材料II :非晶形聚芳酯(PAR)为8. 889%,材料III :聚醚砜(PES)为0. 125,材料IV :聚苯砜(PPSU)为8. 889%,以及材料V :聚砜(PSU)为
7.547%。该图5 (a)示出了在使用各种有机材料的情况中的噪声水平。如从虚线箭头所观察到的,噪声水平倾向于随氧元素比率的增加而降低。S卩,应理解,使用具有高氧元素比率的有机材料作为体层5的材料促进了空隙形成中的有机材料的气化,并由此,可以形成包含减少的烟灰的空隙,如图3 Ca)中所示。然后,将对适用于体层5的材料的有机材料的氧元素比率程度进行检查。例如,在将图5 Ca)中所示的材料I (PC)和II (PAR)用于体层5的情况下,考虑到材料I和II的噪声水平,难以获得蓝光光盘(蓝光光盘(Blu-ray Disc)(注册商标))所需要的BER (比特误差率(误码比率))〈10_4。图5 (b)是具有与图5 (a)相同含量的图。然而,获得BER〈10_4所需要的条件是噪声水平为-0. 75dBmV以下。为此目的,必要的是,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g卩,在将一些有机材料的单体用作体层5的材料的情况下,氧元素比率为9. I以上的有机材料是适合的。<4.由树脂制成的体层材料〉提及了充当体层5的材料的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实例。就这点而言,图6和图7示出了可以为体层5的材料的候选者但是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的实例。各种材料的氧元素比率如下所述。 聚醚酰亚胺8. 82% 聚碳酸酯9. 09%
非晶形聚芳酯8. 889% 聚苯砜8. 889% 聚砜7. 547% 聚苯乙烯0.000% 聚醚醚酮8. 824% 聚醚酮酮8. 571% 聚醚酮8. 696%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5. 556% 聚苯醚5. 882% 蜜胺树脂0.000% 聚醚酰亚胺8. 824% 聚醚腈8. 696% 聚苯并咪唑0. 000% 聚四氟乙烯0. 000% 酚醛树脂7. 143% 聚氯乙烯0.000% 聚乙烯0. 000% 聚丙烯0. 000% 聚丙烯腈0. 000%这些树脂的氧元素比率小于9. 1%。因此,这些树脂的单体或甚至多种树脂的混合物不适合用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体层5的材料。同时,图8和图9示出了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的实例。各种材料的氧元素比率如下所述。 聚醚砜12. 5% 聚酰亚胺12. 20%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8. 18%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14. 29% 聚甲醛/聚缩醛25.0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 33% 聚乙酸乙烯酯16. 67%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12. 50% 聚酰胺酰亚胺10. 714% 聚氨酯13. 333%上述树脂单体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因此,其单体适合用于体层5的材料。从树脂单体的观点来看,氧元素比率的上限为25. 00% (聚甲醛)。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I的体层5由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形成。在体层5由树脂单体形成的情况下,关于材料的氧元素比率的上限,可以认为,在可用材料中具有最大氧含量的材料的氧元素比率为上限。因此,在候选树脂为上述树脂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氧元素比率的上限为25. 00%o 然而,在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如后所述,可以使低分子化合物为25. 00% 以上。就这点而言,体层5不必由树脂单体形成,而是可以将多种树脂的混合物用作体层5的材料。在所述情况下,使用图8和图9中所示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多种树脂满足氧元素与构成体层5的所有元素的比率为9. 1%以上的条件。同时,氧元素与构成体层5的所有元素的比率为9. 1%以上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将图6和图7中所示的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组合而实现。S卩,通过与多种树脂混合,即使单独的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也可以用作本实施方式的体层5的材料。除了作为热固性树脂实例的上述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之外,图10还示出了环氧树脂作为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热固性树脂的实例。例如,HP4032D+MH700G+4乙炔基 PA (30w%) +TPP-PB (3w%)和 HP4032D (100%)+U-catl8x (1-3%)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如图中所示,且适合用于体层5的材料。HP4032D、MH700G、4乙炔基PA和TPP-PB的结构如图中所示。就这点而言,U-catl8x是指“由San-Apro Ltd.制造的特殊胺U_catl8x”。就这点而言,热塑性树脂的使用具有下列优点。 成形性和量产性(mass productivity)良好,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成形。 例如,关于作为一种方法的注射成形,间歇时间短且预期成本降低。 在如后所述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成形时使用溶剂流延法而以良好的分散性添加低分子化合物。同时,热固性树脂的使用具有下列优点。 通过加热由单体聚合热固性树脂,并且,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固化剂、温度等而控制基质树脂的性能(强度 交联结构)。 可以预期低环境负荷,因为在该方法中不使用溶剂。 原始状态是单体(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液体),并且因此,在如后所述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添加和分散性能良好。〈5.由树脂制成的体层材料+低分子化合物〉然后,将用于体层5的对其中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材料进行描述。
S卩,在本实例中,体层5由其中向有机材料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并且氧元素比率与构成体层5的所有元素的比率为9. 1%以上的材料形成。氧元素比率通过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增大,并由此,还可以实现再生信号的噪声降低。图11 (a)示出了材料A、B和C的氧元素比率和噪声水平。材料A是氧元素比率为8. 889%的非晶形聚芳酯单体。如图11 (c)中所示,将双(2,4-二硝基苯基)乙酸乙酯用作其中的添加剂。如图11 (b)中所示,材料B是其中以99:1的重量比向非晶形聚芳酯中添加双(2,4-二硝基苯基)乙酸乙酯的材料。
材料C是其中以97:3的重量比向非晶形聚芳酯中添加双(2,4-二硝基苯基)乙酸乙酯的材料。随着添加量增加,氧元素比率增加,且伴随其的噪声水平降低,如图11(a)中所示。S卩,即使当使用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单体时,通过添加适当量的适当的低分子化合物也使得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从而可以形成适用于噪声降低的体层5。图12示出了其他实例。该图12中所示的材料D、E、F和G也是其中向非晶形聚芳酯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材料。材料D是其中添加有I重量%的4,4- 二硝基联苯的材料。材料E是其中添加有5重量%的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的材料。材料F是其中添加有3重量%的3,3- 二硝基二苯甲酮的材料。材料G是其中添加有3重量%的2,2- 二硝基联苯的材料。这些材料D、E、F和G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并且适合用于体层5的材料。如上所述,用于体层5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材料可以通过向树脂材料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实现。当然,可以将图8、图9和图10中所示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材料用作基体,并可以将低分子化合物添加到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氧元素比率为25%以上。随着氧元素比率增加,可以形成对噪声水平有利的体层5。此外,可用树脂的选择性可以增加,因为如下是可行的将图6和图7中所示的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用作基体,添加低分子化合物,并由此,实现了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材料。多样地考虑了充当添加剂的低分子化合物。图13示出了实例。关于添加剂,优选包含氧元素且具有易于气化的成分S、N、C、0的官能团和键(结合)。例如,认为图13 Ca)中所示的酮、羧酸、醇和醚;图13 (b)中所述的过氧化物;图13(c)中所示的酸酐;图13 Cd)中所示的硝基、氰酰(cyanato)和氨基以及图13 Ce)中所示的磺基满足所述条件。图14示出了在使用其中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材料的情况下体层5的制造程序的实例。图14 Ca)示出了所谓的溶液成膜法。首先,将低分子化合物添加剂溶解到溶剂中(ST1)。根据其,获得了低分子添加剂溶液(ST2)。随后,将树脂溶解到低分子添加剂溶液中(ST3)。根据其,获得了树脂溶液(ST4)。然后,将树脂溶液涂布至基板6 (ST5),并加热干燥(ST6)。在干燥之后,制得记录层以作为基板6上的体层5 (ST7)。图14 (b)示出了热压成形技术。首先,将树脂和低分子添加剂加热混合(ST11)。根据其,获得了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物(ST12)。随后,利用热压机进行拉伸(ST13)。将拉伸的混合物用作充当记录层的体层5 (ST14)。到现在为止,已经描述了该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I中的体层5的材料。然而,可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层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在使用树脂单体的情况下,由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形成记录层。
·
在使用多种树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中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多种树脂混合的材料。或者,可以以使得作为结果,记录层的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方式,将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和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混合。在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充当基体的树脂可以为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树脂或氧元素比率小于9. 1%的树脂。氧元素比率通过添加低分子化合物变为
9.1%以上就足够了可以以满足这些条件的方式选择材料。就这点而言,图I中所示的结构仅是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结构的实例。多样地考虑了其中基于空隙形成进行记录的体型光记录介质的结构实例。所考虑的实例包括其中在体层5和基板6之间布置具有不均匀图案的导沟的结构,以及其中不存在导沟的结构。除了盘状光记录介质之外,本发明可还应用于具有其他形状的光记录介质,例如,卡片型光记录介质。附图标记说明I记录介质,2覆盖层,3选择性反射膜,4中间层,5体层,LO-L (n)信息记录层,6基板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记录介质,包含通过激光照射形成有空孔标记的体型记录层,其中所述记录层由氧元素比率为9. 1%以上的有机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有机材料是热塑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有机材料是热固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有机材料的所述氧元素比率为2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有机材料是聚醚砜、聚酰亚胺、聚乙烯、聚甲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酰胺酰亚胺和聚氨酯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由将具有9.1%以上氧元素比率的多种树脂混合而成的材料形成。
7.—种光记录介质,包含通过激光照射形成有空孔标记的体型记录层,其中所述记录层由通过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获得并且具有9. 1%以上氧元素比率的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材料是通过向氧元素比率小于9.1%的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将氧元素比率调节为9. 1%以上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材料是通过向具有9.1%以上氧元素比率的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而将氧元素比率调节为9. 1%以上的材料。
全文摘要
使用氧元素比率为9.1%以上的有机材料(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形成记录层。例如,聚醚砜、聚酰亚胺、聚乙烯等。或者,使用其中向树脂中添加低分子化合物并且混合后氧元素比率为9.1%以上的材料形成记录层。
文档编号G11B7/245GK102971792SQ2011800325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太田阳, 岩村贵, 小山田光明, 上田大辅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