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单元、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6586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基底单元、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基底单元、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基底单元具有轴承、薄板状的基底部、以及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从基底部沿轴向延伸的衬套。衬套具有轴承保持部、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轴承保持部为在其内部保持轴承的筒状。第一突出部从轴承保持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突出部配置于比第一突出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且从轴承保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基底部具有第一贯通孔、周缘部以及薄壁部。第一贯通孔由与轴承保持部在径向对置的筒状的内侧面构成,且沿轴向贯通基底部。周缘部向第一贯通孔的径向外侧扩展。薄壁部配置于比周缘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其轴向厚度比周缘部的轴向厚度薄。衬套配置于第一贯通孔内。周缘部配置于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
【专利说明】基底单元、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盘驱动装置以及用于盘驱动装置等的基底单元。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硬盘驱动装置等盘驱动装置中搭载有使盘旋转的主轴马达。盘驱动装置具有盘、机壳、定子以及柔性印刷基板(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等。机壳具有外罩部件和基底部等。
[0003]近年来,要求盘驱动装置更加薄型化且小型化。特别是为了使在盘驱动装置中也属于小型类的2.5英寸且7毫米厚度的盘驱动装置进一步薄型化,有必要使配置在机壳内部的马达自身变薄。马达一般具有轮毂、线圈、定子铁芯、配线基板以及基底部等。在组装马达时,以沿轴向分别重叠的方式配置这些部件。为了使马达自身变薄,有必要使这些各部件分别变薄。但是,如果想要减少线圈的卷绕数或者缩小定子铁芯的层叠厚度从而使马达整体薄型化的话,则在驱动马达时由定子产生的磁通将减少。即,转矩常数等减小,从而得不到使安装于轮毂的盘旋转所需的转矩。
[0004]所以,为了使马达薄型化,有必要在构成马达的部件中缩小在马达的轴向尺寸中占很大比例的基底部的厚度。但是,单纯使基底部变薄的话,会大幅降低基底部的刚性。其结果,在相对于基底部配置衬套时,存在使基底部变形的危险。
[0005]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抑制马达整体高度又能够相对于基底部固定衬套的结构。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盘驱动装置以及用于盘驱动装置等的基底单元,能够抑制马达整体的高度,且能够相对于基底部固定衬套。
[0007]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基底单元具有轴承、薄板状的基底部、以及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从基底部沿轴向延伸的衬套。衬套具有轴承保持部、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轴承保持部为在其内部保持轴承的筒状。第一突出部从轴承保持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突出部配置于比第一突出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且从轴承保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基底部具有第一贯通孔、周缘部以及薄壁部。第一贯通孔由与轴承保持部在径向对置的筒状的内侧面构成,且沿轴向贯通基底部。周缘部向第一贯通孔的径向外侧扩展。薄壁部配置于比周缘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该薄壁部的轴向厚度比周缘部的轴向厚度薄。衬套配置于第一贯通孔内。周缘部配置于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
[0008]薄壁部沿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延伸。薄壁部配置于比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薄壁部配置于比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09]第一突出部的与周缘部在轴向对置的部位的径向长度比周缘部的径向长度短。
[0010]第一突出部沿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沿周向延伸。[0011]多个第一突出部在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
[0012]第一突出部在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为大致环状,且向径向外侧扩展。
[0013]第二突出部配置于比基底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比薄壁部的下表面向轴向下侧突出。第二突出部比轴承保持部的下端面向轴向下侧突出。
[0014]第二突出部沿周缘部的下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比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15]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周缘部之间配置有粘结剂。
[0016]至少一个第一槽部配置于第一突出部与轴承保持部连接的部位。第一槽部向轴向上侧以及径向内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凹陷。第一槽部与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以及径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对置。
[0017]至少一个第二槽部配置于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第二槽部向径向内侧凹陷。第二槽部沿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
[0018]至少一个第一衬套限制部配置于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第一衬套限制部在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沿径向凹陷或凸出。至少一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配置于基底部的内侧面。第一基底部限制部在基底部的内侧面与第一衬套限制部对应而沿径向凸出或凹陷。第一衬套限制部与第一基底部限制部在径向对置。
[0019]至少一个第二基底部限制部配置于周缘部的上表面。第二基底部限制部在周缘部的上表面沿轴向凹陷或凸出。第二衬套限制部配置于第一突出部的轴向下侧的表面。第二衬套限制部在第一突出部的轴向下侧的表面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对应而沿轴向的凸出或凹陷。第二衬套限制部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在轴向对置。
[0020]至少一个第三基底部限制部配置于周缘部的下表面。第三基底部限制部在周缘部的下表面沿轴向凹陷或凸出。第三基底部限制部与第二突出部在轴向对置。
[0021]马达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静止部具有所述基底单元。旋转部能够相对于静止部相对旋转。衬套具有从轴承保持部向轴向上侧延伸且保持定子的定子保持部。
[0022]定子与第一突出部在轴向对置。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至少一个线圈。在定子铁芯上配置线圈。定子铁芯具有筒状的铁芯背部。铁芯背部的内侧面与定子保持部在径向对置。铁芯背部的内侧面配置于比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定子保持部的外侧面配置于比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定子保持部的外侧面与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排列。衬套槽部配置于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衬套槽部向轴向下侧凹陷。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与衬套槽部在轴向对置。
[0023]马达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静止部具有所述基底单元。旋转部能够相对于静止部相对旋转。定子具有至少一个线圈。从线圈引出至少一根引线。在薄壁部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引线经第二贯通孔从基底部的上表面侧被引导至基底部的下表面侧。另外,马达具有配线基板。配线基板配置于包括薄壁部的下表面在内的基底部的下表面。在基底部的下表面,引线在比薄壁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配线基板电连接。
[0024]盘驱动装置具有马达、至少一张盘以及壳体。静止部具有所述基底单元。旋转部能够相对于静止部相对旋转。旋转部具有转子轮毂。盘被保持于转子轮毂。壳体将马达以及盘容纳在内部。[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抑制马达整体的高度,且能够相对于基底部固定衬套。
[0026]对于所述以及其他的特征、部件、步骤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参照以下附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底部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底部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底部的上表面侧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底部的下表面侧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6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0033]图7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变形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0034]图8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变形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0035]图9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变形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0036]图10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变形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0037]图11是本申请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变形例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003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马达I的剖视图。在以下说明中,将主轴马达I简称为马达I。马达I用于2.5英寸且7毫米厚度或比7毫米薄的盘驱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装置)等。盘驱动装置具有马达1、机壳、至少一张盘、存取部以及连接器等。盘安装于马达I。存取部对盘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基底部与外罩部件一同构成机壳的一部分。机壳在内部具有马达1、盘以及存取部等。即,机壳为在其内部容纳马达和至少一张盘的壳体。
[0040]如图1所示,马达I为外转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I为具有U相、V相以及W相这三个相的三相马达。马达I具有静止部2、旋转部3以及流体动压轴承机构(以下称为“轴承机构4”)。旋转部3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相对旋转。更详细地说,旋转部3被轴承机构4支承为能够以马达I的中心轴线Jl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
[0041]静止部2具有基底部21、环状的定子22、以及配线基板14。第一贯通孔210配置于基底部21。第一贯通孔210沿轴向贯通基底部21。定子22配置于比第一贯通孔2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定子22具有定子铁芯221和至少一个线圈222。线圈222配置于定子铁芯221。在定子22中,从U相、V相、W相的各相线圈222引出多根引线50。引线50经后述的第二贯通孔从基底部21的上表面侧被引导至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多根引线50分别电连接于配线基板14。各引线50例如通过锡焊(焊锡包括含铅焊锡以及无铅焊锡)连接于配线基板14。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引线50为三根。
[0042]作为配线基板14的优选一例,列举了柔性印刷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和连接器等。配线基板14配置于基底部21的下表面。配线基板14的一部分可以与基底部21的下表面接触,也可以不与基底部21的下表面接触。
[0043]定子铁芯221具有铁芯背部(图示省略)和多个齿(图示省略)。铁芯背部是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筒状。铁芯背部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各齿从铁芯背部的外侧面向径向外侧延伸。齿具有绕线部和末端部。在绕线部卷绕导线,从而形成线圈222。末端部从绕线部的外缘部向周向两侧扩展。
[0044]如图1所示,旋转部3具有转子轮毂31和转子磁铁321。至少一张盘被保持于转子轮毂31。转子轮毂31具有轮毂主体311、圆筒部312、环状的盘放置部313以及轴314。圆筒部312从轮毂主体311的外缘部向下方突出。盘放置部313从圆筒部312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在盘放置部313上放置盘。转子磁铁321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环状。转子磁铁321配置于圆筒部312的内侧。盘放置部313位于比转子磁铁32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转子磁铁321配置于比定子2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驱动马达I时,在转子磁铁321与定子22之间产生转矩。轴314固定于轮毂主体311。在旋转部3旋转时,轴314也绕中心轴线Jl旋转。
[0045]如图1所示,轴承机构4为流体动压轴承,且具有润滑油、轴承41以及衬套42。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轴承41为套筒(以下记载为套筒41)。套筒41为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套筒41具有向上下方向连通的连通孔411。
[0046]衬套42为大致圆筒状。衬套42具有大致筒状的轴承保持部421。轴承保持部421在其内部保持套筒41。衬套42的内侧面(B卩,轴承保持部421的内侧面)支承套筒41。润滑油介于轴314与套筒41之间。在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时,套筒41隔着润滑油将轴314支承为能够旋转。
[0047]衬套42具有大致筒状的定子保持部422。定子保持部422从轴承保持部421向轴向上侧延伸。定子保持部422保持定子22。定子铁芯221通过压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于衬套42的外侧面(即,定子保持部422的外侧面)。也可以使用粘结剂固定定子铁芯221。
[0048]另外,衬套42配置在第一贯通孔210内。衬套42具有第一突出部423。第一突出部423从轴承保持部421向径向外侧延伸。定子铁芯221与第一突出部423在轴向对置。定子铁芯221的内侧面配置在比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49]另外,优选定子铁芯22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突出部423接触。但是,定子铁芯221也可以隔着间隙与第一突出部423对置。
[0050]图2是基底部21的立体图,并且是示出基底部21的上表面侧的图。图3是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图4是基底部21的上表面侧的第一贯通孔210的周围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的第一贯通孔210的周围的局部放大图。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基底单元具有轴承、薄板状的基底部、以及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从基底部沿轴向延伸的衬套。静止部具有基底单元。
[0051]如图2和图4所示,在基底部21配置有第一贯通孔210。第一贯通孔210由与轴承保持部421在径向对置的筒状的内侧面构成。第一贯通孔210沿轴向贯通基底部21。在第一贯通孔210的周围配置有第一凹部212。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从轴向观察时,第一凹部212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第一凹部212为在基底部21的上表面向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凹陷的部位。在组装马达I时,第一凹部212与定子22在轴向对置。第二凹部213配置在第一凹部212的径向外侧。第二凹部213以沿着第一凹部212的方式沿周向延伸。第二凹部213为在基底部21的上表面向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轴向下侧)凹陷的部位。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凹部213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环状。
[0052]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一凹部212内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2121。第二贯通孔2121沿轴向贯通基底部21。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贯通孔2121配置有三个(第一孔2121A、第二孔2121B以及第三孔2121C)。各第二贯通孔2121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即,以第一孔2121A、第二孔2121B以及第三孔2121C的顺序沿周向配置于第一凹部212内。第一孔2121A、第二孔2121B以及第三孔2121C配置在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同心圆上。
[0053]在第二凹部213的内侧面配置有突出部28。突出部28从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向上表面侧突出。突出部28沿着第二凹部213的内侧面沿周向延伸。突出部28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的上侧倾斜面281。
[0054]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在基底部21中,第一凹部212的底部以及第二凹部213的底部同与第二凹部213的底部接触且位于第二凹部213的底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相比,更向轴向下侧突出。第二凹部213的底部位于比第一凹部212的底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换言之,第一凹部212的底部比第二凹部213的底部向轴向下侧突出。第一凹部212的底部以及第二凹部213的底部分别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在第二凹部213的底部的周缘部配置有第三凹部215。第三凹部215从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朝向上表面侧凹陷。第三凹部215的周向位置与突出部28的周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三凹部215的径向位置与突出部28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在轴向上,第三凹部215位于突出部28的相反侧。
[0055]由此,突出部28起到所谓肋的作用。其结果,即使在基底部21的厚度变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二凹部213的周围的刚性下降。
[0056]在基底部21的下表面,平面S为横跨第一凹部212的底部和第二凹部213的底部这两者的平面。
[0057]第三凹部215具有相对中心轴线Jl倾斜的下侧倾斜面2151。下侧倾斜面2151与上侧倾斜面281大致平行。从轴向观察时,下侧倾斜面2151的外形为大致矩形。
[0058]如图3和图5所示,位于第一孔2121A与第二孔2121B之间的基底部21的下表面为平面S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孔2121B与第三孔2121C之间的基底部21的下表面也为平面S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孔2121B与在第二孔2121B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凹部213的底部之间的基底部21的下表面也为平面S的一部分。
[0059]更详细地说,第一凹部212的底部的一部分与第二凹部213的底部的一部分在平面S上。平面S为被包括第三凹部215在内的第二凹部213的周缘部2141、第一边部Al、一组第二边部A2包围的区域。第一边部Al为与第二凹部213的周缘部2141在径向对置的部位。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边部Al与第二边部A2分别为大致直线状。第一边部Al与下侧倾斜面2151的至少一条边大致平行。一组第二边部A2相互平行。圆弧部A3连接第一边部Al与第二边部A2。圆弧部A3分别与第一孔2121A以及第三孔2121C在周向对置。圆弧部A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边部Al的至少一部分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从轴向观察时,圆弧部A3的外形为大致圆弧状。第二孔2121B位于连接第三凹部215的周向中心与中心轴线Jl的假想直线上。
[0060]另外,第一边部Al与第二边部A2也可以分别为曲线。第一边部Al也可以不与下侧倾斜面2151的边大致平行。也可以不具有圆弧部A3,而使第一边部Al与第二边部A2连接。一组第二边部A2也可以不相互平行。从轴向观察时,圆弧部A3的外形也可以不是圆弧状,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弧部A3的外形也可以是直线或多边形的一部分以及曲线等,无需进行特别限定。第二孔2121B也可以不位于连接第三凹部215的周向中心与中心轴线Jl的假想直线上。
[0061]并且,第一凹部212具有后述的薄壁部218、以及轴向尺寸比薄壁部218的轴向尺寸大且比后述的周缘部217的轴向尺寸小的部位。
[0062]并且,如图1所示,配线基板14配置于基底部21的下表面。更详细地说,在包括后述的薄壁部218的下表面在内的基底部21的下表面配置配线基板14。配线基板14通过胶黏剂或粘结剂等固定在基底部21的下表面。配线基板14的一部分配置在平面S上。配线基板14的端部与第二凹部213的底部在径向对置。配线基板14与第二凹部213的底部在轴向抵接。配线基板14从平面S上穿过第三凹部215内被向径向外侧引导,并附着在基底部21的下表面。配线基板14与第三凹部215的下侧倾斜面2151接触。
[0063]引线50从线圈222引出。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马达I为三相马达。因此,分别从U相、V相以及W相的线圈222各引出一根引线50。以第一孔2121A、第二孔2121B以及第三孔2121C各通过一根引线50的方式,将各引线50从基底部21的上表面侧引出到下表面侧。在基底部21的下表面侧,引线50附着在平面S和配线基板14上,引到下侧倾斜面2151所在的位置。引线50在下侧倾斜面2151所在的位置与配线基板14电连接。引线50例如通过锡焊(焊锡包括含铅焊锡和无铅焊锡)等与配线基板14连接。通过锡焊形成固定部501。下侧倾斜面2151位于比第一凹部212的底部以及第二凹部213的底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因此,在引线50在下侧倾斜面2151所在的位置与配线基板14连接的情况下,固定部501位于比第一凹部212的底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其结果,能够将马达I的厚度限制在基底部21的厚度内。
[0064]可以使平面S中的至少配置有引线50的部分被树脂部件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平面S上的引线50被树脂部件固定在平面S上。各第二贯通孔2121内也被树脂部件封堵。由此,穿过各第二贯通孔2121的引线50被固定在各第二贯通孔2121内。其结果,即使在马达I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各引线50从配线基板14上或平面S上偏离。并且,因为各第二贯通孔2121被树脂部件封堵,所以能够防止灰尘等从外部进入马达I的内部。例如使用粘结剂作为树脂部件。
[0065]如图1所示,在第一凹部212内配置有绝缘片80。绝缘片80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绝缘片80与线圈222在轴向对置。绝缘片80与第一凹部212的径向外侧的侧面对置。由此,绝缘片80被定位在第一凹部212内。因此,即使在线圈222隔着绝缘片80与基底部21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线圈222与基底部21绝缘。
[0066]另外,也可以使多个绝缘片80沿周向排列配置,并与线圈222在轴向对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俯视时多个绝缘片80的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三角形等多边形、或者圆形或椭圆形或扇形等各种形状,其形状不特别限定。并且,绝缘片80可以通过胶黏剂或粘结剂固定于基底部21,也可以不使用这些而配置在第一凹部212内。
[0067]基底部21例如通过包括冲压加工在内的工序形成。首先,将板状的毛坯部件配置在模具内。通过对毛坯部件进行一系列的冲压加工,从而成型包括第一凹部212、第二凹部213、第三凹部215以及各第二贯通孔2121等的基底部21。并且,在冲压加工时,在基底部21形成第三凹部215的同时,还形成位于轴向相反侧的突出部28。因此,突出部28的形状与第三凹部215的形状为大致相似形。
[0068]在进行了冲压加工的基底部21,对构成第一贯通孔210的内侧面2101进行切削加工。由此,高精度地形成构成第一贯通孔210的内侧面2101。其结果,衬套42被高精度地配置在第一贯通孔210内。
[0069]并且,通过铣削加工等切削加工在基底部21的下表面形成平面S。由此,能够使第一凹部212的底部以及第二凹部213的底部薄至能够保持刚性的厚度。其结果,能够使包括马达I的盘驱动装置的厚度变薄。
[0070]另外,在模具内,对于基底部21的上表面整体或下表面整体、第一凹部212、第二凹部213、第三凹部215、以及第一贯通孔210的缘部等除了构成第一贯通孔210的内侧面2101以外的部位,除了进行冲压加工外,还可以进行切削加工。
[0071]另外,在进行了冲压加工后的基底部21,由于通过模具对毛坯部件进行冲裁,在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2121的端部、以及基底部21的外周缘等形成有塌边或毛边。特别是对因冲裁而形成的毛边也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通过切削加工去除毛边,从而第二贯通孔2121的端部等变得光滑,在组装基底部21时等,能够毫无损伤地安装定子22等零件。
[0072]对进行了冲压加工以及切削加工的基底部21进一步进行镀膜加工。例如使用镍系的镀膜作为镀膜。若进行镀膜加工,则镀膜的薄膜覆盖基底部21整体。镀膜薄膜的厚度例如为2至10微米。因此,能够防止轴承机构4的润滑油或外部环境等对基底部21的腐蚀。
[0073]图6是衬套42的周围的放大图。如图1以及图6所示,基底部21具有向第一贯通孔210的径向外侧扩展的周缘部217。从轴向观察时,周缘部217的外形为大致环状。周缘部217的贯通孔为第一贯通孔210。周缘部217的上表面位于比第一凹部212的底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
[0074]第一突出部423沿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沿周向延伸。第一突出部423在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呈大致环状配置。第一突出部423向径向外侧扩展。第一突出部423配置在周缘部217的轴向上侧,且与周缘部217在轴向对置。优选第一突出部423与周缘部217在轴向接触。第一突出部423配置在定子铁芯221的轴向下侧,且与定子铁芯221在轴向对置。优选第一突出部423与定子铁芯221在轴向接触。定子保持部422的外侧面配置在比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75]在轴承保持部421中,在第一突出部423与轴承保持部421连接的部位,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槽部425。第一槽部425向轴向上侧以及径向内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凹陷。第一槽部425与周缘部217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以及径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对置。
[0076]第一突出部423的与周缘部217在轴向对置的部位的径向长度wl比周缘部217的径向长度w2短。
[0077]如图1以及图6所示,衬套42具有第二突出部424。优选第二突出部424为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第二突出部424从轴承保持部421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突出部424配置在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424比轴承保持部421的下端面向轴向下侧突出。第二突出部424配置在比第一突出部423靠轴向下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424配置在比周缘部217靠轴向下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与周缘部217在轴向对置。第二突出部424与周缘部217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排列。换言之,第二突出部424沿周缘部217的下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如上所述,第一突出部423与周缘部217在轴向对置。因此,周缘部217配置在第一突出部423与第二突出部424之间。优选周缘部217与第一突出部423以及第二突出部424接触。并且,第二突出部42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在比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定子保持部422的外侧面配置在比第二突出部42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78]第二突出部424配置在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即,能够防止第二突出部424的下端部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向轴向下侧突出。
[0079]第二突出部424在被固定在基底部21之前的阶段向轴向下侧延伸。在将衬套42安装在基底部21时,通过工具等使向轴向下侧延伸的第二突出部424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使其向径向外侧延伸。即,衬套42被铆接固定在基底部21。第二突出部424与周缘部217的下侧边缘或者下表面接触。第二突出部424相对与中心轴线Jl垂直的方向向轴向上侧倾斜。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被铆接后的第二突出部424、与中心轴线Jl的轴向下方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为90度以上。如上所述,第一突出部423与周缘部217在轴向对置,优选接触。因此,周缘部217配置在第一突出部423与第二突出部424之间。周缘部217在轴向被第一突出部423以及第二突出部424夹持。
[0080]另外,第二突出部424的延伸方向不只是相对与中心轴线Jl垂直的方向向轴向上侧倾斜的方向,第二突出部424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与中心轴线JI垂直的方向向轴向下侧倾斜的方向或与中心轴线Jl垂直的方向。被铆接后的第二突出部424、与中心轴线Jl的轴向下方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也可以不到90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突出部424的下端部也配置在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0081]另外,也可以在周缘部217的轴向下侧的表面配置用来配置第二突出部424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凹部。
[0082]并且,在铆接的同时,也可以使用粘结剂固定衬套42与基底部21。通过该结构,能够将衬套42牢固地固定于基底部21。并且,通过在衬套42与基底部21之间配置粘结齐U,能够抑制气体从衬套42与基底部21之间进出。也可以在第一突出部423和第二突出部424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周缘部217之间配置粘结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周缘部217也被牢固地固定于第一突出部423和第二突出部424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且,当粘结剂配置于第一突出部423与周缘部217之间时,粘结剂的一部分进入第一槽部425内。由此,增加了粘结剂与衬套42的接触面积,基底部21被牢固地固定于衬套42。并且,因为粘结剂的一部分进入第一槽部425内,所以能够防止配置于周缘部217与第一突出部423之间的粘结剂溢出到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0083]基底部21具有薄壁部218。薄壁部218是被平面S和第一凹部212的底部的上表面夹持的部位。在薄壁部218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2121。薄壁部218沿周向延伸。薄壁部218配置在比周缘部217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周缘部217的轴向厚度hi比薄壁部218的轴向厚度h2厚。换言之,薄壁部218的轴向厚度(平面S与第一凹部212的底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轴向厚度)h2比周缘部217的轴向厚度hi薄。另外,薄壁部218表示位于比周缘部217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比周缘部217的轴向厚度hi薄的部位。厚度为h2的薄壁部218的部位为薄壁部218的一部分,且为薄壁部218中轴向厚度最薄的部位。
[0084]薄壁部218配置于比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薄壁部218配置于比第二突出部42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二突出部424配置于比薄壁部218的下表面靠轴向下侧的位置。薄壁部218的下表面配置于比周缘部217的下表面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周缘部217的下表面配置于比基底部21的周缘部217与薄壁部218之间的部分的下表面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因此,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配置于周缘部217的下表面同基底部21的周缘部217与薄壁部218之间的部分的下表面之间。配线基板14配置于包括薄壁部218的基底部21的下表面。在基底部21的下表面,引线50在比薄壁部218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配线基板14电连接。S卩,固定部501位于比薄壁部218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85]另外,也可以在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第一突出部423。在这种情况下,各第一突出部423的周向宽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但是,各第一突出部423的上表面与定子铁芯221在轴向对置。因此,优选各第一突出部423的上表面在轴向上的位置彼此相同。
[0086]另外,轴承保持部421也可以具有多个第二突出部42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突出部424也与周缘部217在轴向对置。
[0087]图7是优选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如图7所示,在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二槽部426。第二槽部426在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第二槽部426在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呈大致环状配置。
[0088]在将定子221安装于定子保持部422时,如果定子铁芯221与第一突出部423沿轴向强力接触的话,第二槽部426的轴向间隙的宽度将变小。因此,能够减小定子铁芯221对第一突出部423造成的变形。
[0089]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突出部4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第二槽部426。在这种情况下,各第二槽部426的形状可以彼此不同,也可以相同,无需进行特别限定。
[0090]并且,图8是优选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配置至少一个第一衬套限制部427。第一衬套限制部427是沿径向凹陷或者凸出的部位。也可以在基底部21的内侧面2101配置至少一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与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对应而沿径向凸出或者凹陷。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与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在径向对置。
[0091]更详细地说,构成第一贯通孔210的内侧面2101具有向径向外侧凹陷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在内侧面2101上沿周向延伸。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中,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在内侧面2101上呈大致环状配置。
[0092]另外,如图8所示,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衬套限制部427。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与周缘部217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在径向对置。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分别与构成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轴向上侧的部位以及轴向下侧的部位在轴向对置。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轴向上侧的部位配置在第一突出部423与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之间。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轴向下侧的部位配置在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与第二突出部424之间。更加优选的是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轴向上侧的部位通过第一突出部423和第一衬套限制部427铆接。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轴向下侧的部位通过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和第二突出部424铆接。另外,如上所述,优选通过第一突出部423和第二突出部424沿轴向铆接周缘部217。由此,相对于衬套42固定基底部21。
[0093]另外,也可以在周缘部217的内侧面2101配置多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优选在内侧面2101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在这种情况下,轴承保持部421具有与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对应的多个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各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分别与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在径向对置。配置于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内的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分别被构成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内侧面从轴向两侧夹持。由此,相对于衬套42固定基底部21。并且,能够防止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轴向相对移动。另外,配置于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内的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分别与构成各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的内侧面在周向也对置。在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周向相对移动时,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与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抵接。其结果,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周向相对移动的情况。
[0094]另外,也可以只配置一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且只配置一个第一衬套限制部427。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配置多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以及多个第一衬套限制部427的情况相同,也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周向相对移动的情况。
[0095]并且,至少一个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也可以不必与内侧面2101接触。即,第一衬套限制部427也可以与内侧面2101隔着间隙对置。只要至少一个第一衬套限制部427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内,便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周向相对移动的情况。并且,通过将第一衬套限制部42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一基底部限制部2102内,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向轴向上侧或者轴向下侧移动的情况。
[0096]图9是优选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如图9所示,另外也可以在周缘部217的上表面配置沿轴向凹陷或者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突出部423的轴向下侧的表面配置有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对应而沿轴向凸出或者凹陷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第二衬套限制部428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在轴向对置。
[0097]另外,也可以在周缘部217的下表面配置沿轴向凹陷或者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与第二突出部424在轴向对置。
[0098]更详细地说,在周缘部217的上表面配置向轴向下侧凹陷的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在周缘部217的下表面配置向轴向上侧凹陷的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在周缘部217中,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配置于比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99]另外,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的径向位置也可以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的径向位置相同。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也可以配置在比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100]如图9所示,在第一突出部423的轴向下侧的部位配置有向轴向下侧突出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第二衬套限制部428与周缘部217的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在轴向对置。第一突出部423中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的径向位置与周缘部217中的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的径向位置相同。
[0101]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在轴向对置。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内。在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第二突出部42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的径向位置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的径向位置相同。
[0102]构成第一贯通孔210的内侧面2101与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在径向对置。更加优选的是内侧面2101与轴承保持部421的外侧面抵接。由此,相对于轴承保持部421沿径向定位基底部21。周缘部217配置在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和第二突出部424之间。周缘部217被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和第二突出部424夹持。由此,相对于轴承保持部421固定了基底部21。并且,在基底部21相对于轴承保持部421沿周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第二衬套限制部428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轴承保持部421沿周向移动的情况。换言之,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和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起到了防止旋转的作用。
[0103]另外,不必将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和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这两者都配置于周缘部217。只将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和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配置于周缘部217即可。
[0104]并且,在周缘部217具有多个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的情况下,优选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更加优选的是沿周向以等间隔配置各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并且,第一突出部423具有多个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与各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对应。并且,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也可以是沿周向延伸的大致环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大致环状。在配置多个第二衬套限制部428的情况下,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的外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根据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的外形对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的形状进行适当变更。
[0105]并且,第二突出部424可以是环状,且可以有多个或只有一个,但是优选配置为环状,或者配置有多个。在第二突出部424为沿周向延伸的大致环状的情况下,优选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也与第二突出部424对应而呈大致环状。在配置有多个第二突出部424的情况下,优选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也与第二突出部424对应而配置有多个。当在基底部21安装衬套42时,各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各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周缘部217被至少一个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和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424沿轴向夹持。由此,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周向移动的情况。
[0106]另外,在配置有多个第二突出部424的情况下,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也可以是沿周向延伸的大致环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二突出部424也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基底部21相对于衬套42沿周向以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
[0107]并且,在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第一突出部423具有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周缘部217具有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以及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但是,也可以反过来配置第一突出部423和周缘部217中的凸部和凹部。例如,第一突出部423也可以具有向轴向上侧凹陷的至少一个第二衬套限制部428A (图示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在周缘部217的上表面配置向轴向上侧凸出且与第二衬套限制部428A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A(图示省略)。第二衬套限制部428A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A相对应。由此,能够抑制轴承保持部421相对于周缘部217在周向的相对移动的情况。
[0108]同样,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也可以朝向轴向下侧凸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突出部424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接触,也能够将基底部21固定于衬套42。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第二突出部424的轴向下侧的部位不会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向轴向下侧突出。由此,能够将马达I的轴向厚度抑制得较小。
[0109]另外,第一突出部423也可以具有凹凸这两种不同种类的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和428A。在这种情况下,周缘部217具有与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和428A对应的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和2171A。在将基底部21安装于衬套42时,第二衬套限制部428和428A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和2171A对应。由此,也能够抑制衬套42相对于基底部21沿周向相对移动的情况。
[0110]并且,第二衬套限制部428、428A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2171A可以隔着间隙对置,也可以不隔着间隙地对置。通过第二衬套限制部428、428A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基底部限制部2171、2171A接触,从而相对于衬套42固定周缘部217。另外,第二突出部424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可以隔着间隙对置,也可以不隔着间隙地对置。通过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三基底部限制部2172接触,周缘部217通过第一突出部423以及第二突出部424相对于衬套42固定。
[0111]虽然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能够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形。
[0112]例如,也可以在第一突出部423的上表面配置向轴向下侧凹陷的衬套槽部429。更详细地说,也可以在第一突出部423与定子保持部422连接的部位配置衬套槽部429。图10是该优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衬套槽部429在第一突出部423的上部向轴向下侧凹陷。另外,如图10所示,优选衬套槽部429在定子保持部422以及第一突出部423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还沿径向凹陷。衬套槽部429为沿周向延伸的大致环状。定子铁芯221的轴向下侧的端部与衬套槽部429对置。更详细地说,铁芯背部的内侧面的轴向下侧的周缘部与衬套槽部429对置。
[0113]另外,第二突出部424也可以只与周缘部217的下表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接触。图11是该优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11所示,第二突出部424相对于中心轴线Jl向径向外侧倾斜。第二突出部424的末端与周缘部217的轴向下侧的部位隔着间隙对置。第二突出部424的末端部配置于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即,第二突出部424的末端部不会比基底部21的下表面向轴向下侧突出。由此,能够将马达I的轴向厚度抑制得较小。
[0114]并且,如图11所示,周缘部217的下表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第二突出部424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更详细地说,第二突出部424的外侧面的一部分与周缘部217的下表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接触。因此,即使在第二突出部424与周缘部217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第二突出部424也能够通过铆接基底部21而固定。由此,相对于基底部21固定衬套42。[0115]并且,也可以在第一凹部212只形成一个第二贯通孔2121。在这种情况下,从线圈222引出的引线50被引导至一个第二贯通孔2121,进而引线50从基底部21的上表面侧引出到下表面侧。由此,与在基底部21配置多个第二贯通孔2121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基底部21的刚性。
[0116]并且,即使在第一凹部212配置有多个第二贯通孔2121的情况下,在多个第二贯通孔2121中也可以存在引导多个引线50的第二贯通孔2121和不引导引线50的第二贯通孔2121。并且,也可以在一个第二贯通孔2121引导多个引线50。
[0117]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只配置有一个突出部28。但是,突出部28的个数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在第一凹部212内配置多个突出部28。在这种情况下,在基底部21下表面中的与多个突出部28的位置对应的位置配置多个第三凹部215。多个突出部28可以都具有上侧倾斜面281,也可以配置具有上侧倾斜面281的突出部28和不具有上侧倾斜面281的突出部28。在多个第三凹部215中,也可以使与具有上侧倾斜面281的突出部28对应的第三凹部215具有下侧倾斜面2151,与不具有上侧倾斜面281的突出部28对应的第三凹部215不具有下侧倾斜面2151。
[0118]并且,突出部28的上侧倾斜面281也可以是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90度的面。与此相对应,第三凹部215的下侧倾斜面2151也可以是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90度的面。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28以及第三凹部215为台阶形状。
[0119]并且,平面S也可以不全被树脂部件覆盖。可以只覆盖平面S上的配置有第二贯通孔2121的部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贯通孔2121也被树脂部件封堵。因此,能够将引线50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二贯通孔2121内,且防止灰尘等从外部通过第二贯通孔2121进入到马达I的内部。
[0120]另外,平面S也可以不被树脂部件覆盖,而被胶黏剂等密封部件覆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也封堵各第二贯通孔2121,因此能够防止灰尘等从外部的进入。但是,优选在密封部件设置引线50通过的孔。优选密封部件具有绝缘性。
[0121]并且,如上所述,马达I为三相马达。但是,不必对马达的相数进行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单相、五相、七相等多相马达。也可以根据引线的根数和公共线的处理方法变更配置在第一凹部212的第二贯通孔2121的数量。
[0122]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于盘驱动装置用的马达,也能够用于盘驱动装置以外的用途的马达。
[0123]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只要不发生矛盾即可进行适当的组合。
[0124]根据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认为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的变形和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能够理解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基底单元,其用于盘驱动装置,所述基底单元包括: 轴承; 基底部,其为薄板状;以及 衬套,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从所述基底部沿轴向延伸, 所述基底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具有: 筒状的轴承保持部,在其内部保持有所述轴承; 从所述轴承保持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突出部;以及 第二突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出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且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基底部具有: 第一贯通孔,其由与所述轴承保持部在径向对置的筒状的内侧面构成,且沿轴向贯通所述基底部; 向所述第一贯 通孔的径向外侧扩展的周缘部;以及 薄壁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周缘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轴向厚度比所述周缘部的轴向厚度薄, 所述衬套配置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 所述周缘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部沿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延伸,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与所述周缘部在轴向对置的部位的径向长度比所述周缘部的径向长度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沿周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沿周向隔开间隔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外侧面为环状,且向径向外侧扩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出部配置于比所述基底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靠轴向上侧的位置,且比所述薄壁部的下表面向轴向下侧突出,且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下端面向轴向下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周缘部的下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所述周缘部之间配置有粘结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第一槽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轴承保持部连接的部位,且向轴向上侧以及径向内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凹陷,且与所述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以及径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对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第二槽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且向径向内侧凹陷,且沿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所述外侧面配置有沿径向凹陷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一衬套限制部, 在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内侧面配置有与所述第一衬套限制部对应而沿径向凸出或凹陷的至少一个第一基底部限制部, 所述第一衬套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基底部限制部在径向对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周缘部的上表面配置有沿轴向凹陷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二基底部限制部,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轴向下侧的表面配置有与所述第二基底部限制部对应而沿轴向凸出或凹陷的第二衬套限制部, 所述第二衬套限制部与所述第二基底部限制部在轴向对置。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周缘部的下表面配置有沿轴向凹陷或凸出的至少一个第三基底部限制部, 所述第三基底部限制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在轴向对置。
15.一种马达,其包括: 静止部;以及 旋转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相对旋转,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静止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 所述衬套具有从所述轴承保持部向轴向上侧延伸且保持定子的定子保持部, 所述定子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在轴向对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有: 至少一个线圈;以及 配置有所述线圈且具有筒状的铁芯背部的定子铁芯, 所述铁芯背部的内侧面与所述定子保持部在径向对置,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保持部的外侧面配置于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定子保持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配置有向轴向下侧凹陷的衬套槽部, 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衬套槽部在轴向对置。
19.一种马达,其包括: 静止部;以及 旋转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相对旋转,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静止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 定子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在所述至少一个线圈,至少一根引线被引出, 在所述薄壁部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 所述引线经所 述第二贯通孔从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侧被引导至所述基底部的下表面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有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配置于包括所述薄壁部的下表面在内的所述基底部的下表面, 在所述基底部的下表面,所述引线在比所述薄壁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所述配线基板电连接。
21.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包括: 马达,其具有静止部、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相对旋转且具有转子轮毂的旋转部转子; 至少一张盘,其被保持于所述转子轮毂;以及 壳体,在其内部容纳有所述马达以及所述盘, 所述盘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静止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单元。
【文档编号】G11B17/04GK203573644SQ20132052629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松本拓朗, 八幡笃志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