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347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操作杆的操作把用电机经飞轮驱动旋转的中间齿轮啮合于停止状态下的带盘齿轮而使该带盘齿轮旋转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
图7是表示磁带录音机中旋转传动机构的一个例子,该图是表示磁带录音机基板内侧结构的平面图。
以下的说明中,“前方”是指图中箭头X1方向、“后方”是指图中的箭头X2方向;“左方”是指图中箭头Y1方向、“右方”是指图中的箭头Y2方向;“上方”是指图中的箭头Z1方向、“下方”是指图中的箭头Z2方向。
另外,图中“O”内加“·”表示的是从纸面内指向纸面外的方向;“O”中加“X”表示的是从纸面外指向内的方向。
图7中,盒式磁带被装在纸面内侧的磁带录音机基板的外侧,把装上的盒式磁带沿进带方向(FW)快进时是把FW快进杆1向后推押,这样,在FW快进杆1上面设置的弹簧钩挂突起1a使开关致动件50向后移动。
这样,开关致动件50推押安装在盒盖51上的开关SW使之接通,配置在图面左后方的电机60通电驱动。结果,固定在电机60的驱动轴上的驱动皮带轮6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经第1皮带62把旋转传递到第1皮带轮63,从而使一体设置在第1皮带轮63下侧(纸面里侧、Z2方向)的第2皮带轮6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第2皮带轮64驱动运行的第2皮带67按顺序挂跨在第2皮带轮64、小皮带轮68、倒带(REW)飞轮皮带轮69以及FW进带飞轮皮带轮20上。结果,当第2皮带轮64逆时针旋转时,第2皮带67沿箭头A方向运行,由此使FW进带飞轮皮带轮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使REW飞轮皮带轮69反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始终啮合在FW飞轮皮带轮20下侧一体成形的FW小齿轮21上的FW中间齿轮30沿箭头B所示的反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
图8是取出的上述旋转传动机构的FW中间齿轮30及其周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慨略结构图。
在图8中,FW中间齿轮30支承在支承臂(摇动部)上,以轴O为中心沿箭头B方向(反时针方向)被驱动旋转,而且被设置得可以以支承臂的绞链P为中心改变位置。当把FW快进杆1押向后方时,FW中间齿轮30就以绞链P为中心沿箭头C所示的反时针方向位移,移动到与FW带盘齿轮40相啮合的位置,这种啮合使FW带盘齿轮40旋转,与此连动的FW带盘(图未示出)旋转,从而使磁带沿FW方向快进。
在此,FW中间齿轮30与FW带盘齿轮40的啮合方向就是所谓的躲避方向。即虽然,FW中间齿轮30沿箭头(所示方向反时针方向移位而与FW带盘齿轮40啮合,但这时FW中间齿轮30正在沿反时针方向(箭头B所示方向)旋转着,这时加上了负荷,一旦反时针方向旋转的FW中间齿轮30的齿挂在停止的FW带盘齿轮40的齿上,其反作用就会使FW中间齿轮30的轴O沿箭头E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位移。结果,FW中间齿轮30就在脱离齿端啮合的方向上受力的作用。
其结果是位移的FW中间齿轮30刚一和FW带盘齿轮40相啮合,就由于齿端的相互顶撞而使FW中间齿轮30沿离开FW带盘齿轮40的方向移动,这个动作连续反复进行。这样一来,由于FW中间齿轮30和FW带盘齿轮40的碰撞而连续发生撞击声音,这就成为产生使人不愉快的噪声的原因。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本发明人研究了下述的方案。
即如上所述,由于FW中间齿轮30沿箭头B方向旋转的同时,还朝着与停止的FW带盘齿轮40啮合的位置沿箭头C的方向移动,所以这种啮合就不是圆滑地进行。为此,必须消除上述的躲避啮合的问题,在FW中间齿轮30与FW带盘齿轮40啮合时让电机60停止转动,在FW中间齿轮30和FW带盘齿轮40啮合之后再让电机60转动。
具体讲,在图7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大致在按押FW快进杆1的同时,使开关SW动作,驱动电机60旋转。考虑把这个开关SW设置在后方(X2方向),在FW中间齿轮30与FW带盘齿轮40啮合之后再让开关SW动作。而且,通常采用片簧开关作为这个开关SW。
如图9所示,片簧开关必须经历从(a)所示的初始位置经中途的(b)所示的ON位置一直移动到(c)所示的最终动作位置的行程S1,通常该行程S1为3mm。顺便提及的是初始位置(a)和ON位置(b)的间隔是不得已为开关SW不接通而留出的间隙,而最终的动作位置(C)才是开关SW越过不稳定接通状态的ON位置(b)稳定保持开关SW的ON状态的位置。
另一方面,通常为使FW中间齿轮30和FW带盘齿轮40啮合所必须的FW快进杆1的押入行程S2(图未示出)大约必须要4~5mm。但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行程S2和行程S1的移动基点相同,所以在FW快进杆1移动4~5mm行程S2期间,开关致动件50的行程S1(3mm)的移动已经结束,而使开关SW接通。
因此,如前所述,在延迟开关SW定时的情况下,就必须先使FW快进杆1移动行程S2(4~5mm),把FW中间齿轮30与FW带盘齿轮40啮合之后,使开关SW接通,再进一步使FW快进杆1移动行程S1(3mm)。这时,FW快进杆1的必要移动行程SB(图未示出)就成为SB=S1+S2=7~8mm可是,像这样增大FW快进杆1的必要移动行程会妨害磁带录音机的小型化,而且FW快进杆1的押入量的增大也使操作性能恶化。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以上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既不增大操作杆的押入量又能使中间齿轮和带盘齿轮圆滑啮合而抑止噪声发生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
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中设置有与飞轮一体旋转的挡止部、具有可以和该挡止部挡靠脱离的结合部并与操作杆的移动联动来控制上述挡止部与结合部挡靠的移动部件。
即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电机的旋转通过飞轮传递,并与往返移动于动作位置和非动作位置之间的操作杆连动,在动作位置把可在和带盘齿轮的啮合位置及非啮合位置移动的中间齿轮移动到与前述的带盘齿轮相啮合的啮合位置,而在非动作位置使其返回到离开前述带盘齿轮的非啮合位置。特别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的飞轮上设有与飞轮一体旋转的挡止部,同时,另一方面还设置有具备可与该挡止部搭靠脱离的结合部的移动部件,在前述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过程中,使该移动部件向前述结合部和前述挡止部搭靠的位置移动,然后在前述操作杆到达动作位置时,再移动到前述结合部脱离前述止挡部的位置。
该传动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把止挡板用作前述移动部件,该止挡板与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的移动连动而向前移动,当该操作杆到达动作位置时,止挡板稍向后移动,把这个操作杆挡止在动作位置。
按照这种结构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即使在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押入操作时电机同时旋转,由于操作杆移动过程中移动部件(止挡板)的结合部挡靠在飞轮的挡止部上而使该飞轮的旋转停止,所以中间齿轮在旋转停止的状态下被移动到与带盘齿轮相啮合的位置,因此中间齿轮不会受躲避啮合的作用而确实地与带盘齿轮啮合。
这样,中间齿轮和带盘齿轮啮合后,当操作杆进一步押入到动作位置时,前述移动部件的结合部连动于该操作杆向动作位置的移动而离开前述飞轮的挡止部,从而使飞轮再度旋转,把旋转传送到中间齿轮,而且把旋转传递到已经与中间齿轮啮合的带盘齿轮。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慨略的平面图。
图2是把操作杆从图1状态稍微押入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慨略平面图。
图3是把操作杆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押入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慨略平面图。
图4是把同一操作杆押至最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慨略平面图。
图5是飞轮及其外围机构的装配结构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的磁带录音机旋转传动机构的慨略平面图。
图7是磁带录音机旋转传动机构的一个示例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旋转传动机构的中间齿轮及其外围机构图。
图9是片簧开关动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是为说明实施例的旋转传动机构的平面图,该图表示取出来的中间齿轮及其外围机构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慨略结构。图2表示把操作杆从图1的状态稍微押入后的状态;图3表示的是把操作杆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押入后的状态。图4表示同一操作杆押入到动作位置的最后状态,而图5是飞轮及其外围机构的装配结构的侧面图。
按照本实施例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的整体结构与图7所示的整体结构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用图7,并且对应于图7所示结构的主要结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所以省略了详细说明。
图1中,在作为操作杆的FW快进杆1的上面形成有挂弹簧用的突起1a,在快进杆1的下面突出形成有略成三角形的结合突起1b,FW快进杆1的左后部还有向后延伸形成的操作部1c。伴随着FW快进杆1的移动,上述的挂弹簧用的突起1a接触开关致动件50,并移动开关致动件50使开关SW动作。安装在机架3上的弹簧2的一端钩挂在前述挂弹簧用的突起1a上,该弹簧2始终对FW快进杆1施以前方向(X方向)的弹性力。
在REW快进杆5的上面形成有挂簧突起5a,其下面在与FW快进杆1的结合突起1b同方向上形成有略呈三角形的结合突起5b,REW快进杆5的右后部形成有向后延伸的操作部5c在REW快进杆5的左后部还形成有向后延伸的开关动作部5d。伴随REW快进杆5的移动,该开关动作部5d接触设在开关致动件50右端的突起50a,使开关致动件50移动,从而使开关SW动作。安装在机架3上的弹簧6的一端钩挂在挂簧突起5a上,该弹簧始终赋以向前方向(X1方向)的弹力给REW快进杆5。
另一方面,如图2中切去REW快进杆5的一部分所表示的那样,沿箭头Y1-Y2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止挡板10的弹簧部11被挟持在立设在机架3上的一对支持突起3a、3b之间,使止挡板10始终受向右方向(Y2方向)的弹力作用。在该止挡板10的中央部位设有左右一对开口12a、12b,这时开口12a、12b的边缘部位分别形成有略呈三角形的杆止挡突起13a、13b。各杆止挡突起13a、13b的前侧形成凸缘14a、14b,其后缘形成杆挡止部15a、15b。而且,与图7所示的磁带录音机中的止挡板不同,该实施例的止挡板10的左端突出一个能与后述的挡止部挡靠、脱开的结合部17。
在止挡板10的左侧设置有能旋转的FW飞轮皮带轮20,如图5所示,该FW飞轮皮带轮20是和FW小齿轮21用合成树脂一体形成的。与图7所示的结构不同,该FW飞轮皮带轮20的下面突出一个挡止部22。根据止挡板10的移动位置,前述的止挡板10的结合部17可以挡靠在该挡止部22上或与其脱开。
在FW飞轮皮带轮20的上面一体固定有一个铁板制成的飞轮23,主导轴24压入FW飞轮皮带轮20中形成一体,并且可旋转地支持在机架3上。
如图1的左侧中部所示,与FW飞轮皮带轮同轴一体设置的FW小齿轮21始终啮合的FW中间齿轮30以其轴O旋转自如地支持在从机架3的塑料绞链P突出形成的摇动臂3d上。摇动臂3d可以以塑料绞链P为中心摇动,因此,FW中间齿轮30就能在与带盘齿轮40的啮合位置和离开FW带盘齿轮40的非啮合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具体讲,就是在FW中间齿轮30以绞链P为中心逆时针方向移动时,FW带盘齿轮和FW中间齿轮就可以啮合。
上述摇动臂3d的右侧形成有凹缺部3e,凹缺部3e的后侧端面形成为凸轮边缘3f,而在其前侧端面形成返回部3g。前述的FW快进杆1的操作部1c突出定位于上述凹缺部3e中,这样,随着FW快进杆1的移动,操作部1c就可以接触到凸轮边缘3f或返回部3g,当FW快进杆1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时,上述操作部1c顶押凸轮边缘3f使摇动臂3d逆时针转动,从而把FW中间齿轮30移动到与带盘齿轮40相啮合的位置。当FW快进杆1返回到非动作位置时,操作部1c接触返回部3g使摇动臂朝顺时针方向返回,从而使FW中间齿轮30返回到离开FW带盘齿轮40的非啮合位置。
REW快进杆5上设置的操作部5c同样地控制REW中间齿轮与REW带盘齿轮的啮合。
如上述的这个实施例中的旋转传动机构与图7所示的旋转传动机构不同之处在于FW飞轮皮带轮20的下面突出形成有挡止部22,而且在止挡板10的左端突出形成有可挡靠或脱开上述挡止部22的结合部17。
下面说明实施例的旋转传动机构的作用。
当图1中的FW快进杆1向后侧(箭头X2方向)押入时,FW快进杆上形成的挂簧突起1a、结合突起1b以及操作部1c分别向后侧移动。
由于挂簧突起1a向后方的移动,而使挂簧突起1a顶押开关动作件50向后移动,从而顶押开关SW,使之接通,电机60开始旋转。该电机60的旋转使FW飞轮皮带轮20以及FW飞轮2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啮合在与FW飞轮23一体的FW小齿轮21上的FW中间齿轮30逆时针旋转。这时,FW飞轮皮带轮20下面突出的挡止部22与FW飞轮皮带轮20(FW飞轮23)一体顺时针旋转。
向后方移动的操作部1c接触凸轮边缘3f,如图2所示。
这时,向后方移动的结合突起1b顶押止挡板10上形成的凸缘14a,使之向左(箭头Y1方向)移动。这样,如图2所示,止挡板10的左端突出形成的结合部17就移动到可以挡靠在FW飞轮皮带轮20的下面形成的挡止部22的位置上,FW侧飞轮皮带轮20旋转1次的途中,上述挡止部22和结合部17贴靠。藉由这种贴靠阻止FW侧飞轮23旋转,随着FW小齿轮21的暂时停转,FW中间齿轮30停止转动。虽然这时挂着第2皮带67的REW飞轮皮带轮69也停止旋转,电机的旋转则由第2皮带轮64和第2皮带67之间的滑动来吸收。
即使由于FW侧飞轮皮带轮20的强制停止转动而产生的负荷加在电机60上而使电机60本身也被强制停转,如果这个期间的时间短,几乎不会发生问题。况且,像FW快进杆押入操作那么短的时间使电机60强制停转,实际上是完全没问题的。
把FW快进杆1从图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侧(箭头X2方向)推入时,向后方移动的开关致动件50维持开关SW接通状态,结合突起1b维持与凸缘14a的靠合状态,从而维持着止挡板10向左(箭头Y1方向)移动的状态。因此FW飞轮皮带轮20以及FW中间齿轮30被维持在停止旋转的状态下。
当操作部1c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时,操作部1c顶押凸轮边缘3f,而使摇动臂3d以绞链P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支持在摇动臂3d的轴O上的FW中间齿轮30以绞链P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位,如图3所示,中间齿轮30便啮合在停止中的FW带盘齿轮40上。
把FW快进杆1再向后侧(箭头X2方向)押入而移动到达动作位置时,进一步移向后方的操作部1c离开凸轮边缘3f而靠在摇动臂3d的右侧面上,阻止逆时针转动的摇动臂3d沿顺时针返回,从而维持住FW中间齿轮30和FW带盘齿轮40的啮合状态。
但是,如图4所示,这时结合突起1b再向后移动就使结合突起1b脱开凸缘14a。这样一来,止挡板10在弹簧部11的作用下向右(Y2方向)移动,在移动一点点之后的位置上,结合突起1b的前端面就和杆止挡部15a贴靠。并且,止挡板10的上述稍微移动就使结合部17脱离与挡止部22挡靠的位置。这样,因为解除了挡止部22的停止转动,所以再度经第2皮带传递电机60的旋转,使FW飞轮皮带轮20、FW小齿轮21以及FW中间齿轮30再次开始旋转。在这种再次开始旋转时,如前所述,FW中间齿轮30已经与FW带盘齿轮40啮合,所以FW中间齿轮30就驱动FW带盘齿轮40旋转。
如上所述的那样,与FW快进杆1的推押动作连动,在FW中间齿轮30在停止状态下啮合在FW带盘齿轮40上,在这种啮合结束的时刻把FW中间齿轮30解除停止旋转而开始驱动FW带盘齿轮40旋转。
另外,在押入REW快进杆5的情况下,同样也是使止挡板10的结合部17挡靠在FW飞轮皮带20的挡止部22上,在停止状态下,把REW中间齿轮啮合在REW带盘齿轮上,在这种啮合结束的时刻,把REW中间齿轮解除停止旋转而开始REW带盘齿轮的旋转驱动。止挡板10的前向(Y1方向)移动是由REW快进杆5的结合突起5b来进行的,而REW快进杆5的操作部5c控制REW中间齿轮向REW带盘齿轮的啮合,此处不再进一步加以说明。
在停止状态下使FW中间齿轮30与FW带盘齿轮40相啮合的情况下,如果FW中间齿轮30的齿端位置与FW带盘齿轮40的齿底位置相吻合,那么齿轮30和40的啮合就很简单。但是,如果齿轮30、40的齿端相冲突,就有可能妨碍其圆滑地啮合。然而,作为一种对策,例如把齿端加工成斜面形状,就可以容易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依照FW快进杆1的押入定时,在挡止部22刚好通过之后,结合部才定位于挡止部22的旋转轨道上,在挡止部22在和结合部17挡靠之前挡止部大约要转一圈,而使FW中间齿轮30移动接触到FW带盘齿轮40,两齿轮的齿相互碰掸有可能产生暂时的噪声。但是,挡止部最多用一圈的时间就立刻和结合部17挡靠,而使中间齿轮30停转,因为在停止状态下中间齿轮30和带盘齿轮40确实地啮合,所以暂时的噪声产生几乎不成为问题。
进一步阻止飞轮的旋转期间,不可否认负荷加在电机60上。作为这个问题的对策,例如一方面用第2皮带67和第2皮带轮64之间的滑动来吸收电机60的旋转力,在电机60和驱动皮带轮61之间插入滑动机构的话也行。但是,如前所述,即使暂时性地强制电机60停止旋转,通常像磁带终端检出时的情况那样,机构上完全不会出问题。
下面参照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是所谓的单方向重放型录音机,没有REW飞轮,REW中间齿轮有选择地啮合于FW飞轮23一方的FW中间齿轮30来实现REW快进。就是说,把REW中间齿轮67有选择地啮合于与FW飞轮23的小齿轮22相啮合而逆时针旋转的FW中间齿轮30,通过该REW中间齿轮67来驱动REW带盘齿轮68逆时针旋转。因此,FW中间齿轮30和REW中间齿轮67的选择性的啮合与前一个实施例之不同点在于从所谓咬合方向朝躲避啮合的方向的齿轮啮合仅在FW带盘齿轮40和FW中间齿轮30之间进行。
所以,在该实施例中只有在操作FW快进杆1时,使FW中间齿轮30暂时停止转动,随着上述FW快进杆1的操作,FW中间齿轮30与FW带盘齿轮40啮合之后再解除上述的停止转动。
即在该实施例中,在比FW飞轮皮带轮20直径大约FW飞轮23的外周缘突出有挡止部61,另一方面,转动自如地设置有一个转动杆63作为与操作杆连动的移动部件,转动杆63的一端具有可以与上述挡止部61挡靠或脱开的结合部62。
转动杆63通过其中央部位设置的长孔64转动自如地配合在机架上突出的轴66上,并且可以沿长孔64自如地滑动。转动杆63把与设置结合部62的端部相对的另一端上设置的销钉65嵌合在FW快进杆1上设置的配合孔1f中。随着FW快进杆1的直线前移,转动杆63一面位移到左侧一面逆时针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使结合部62定位在挡止部61的转动轨道上,从而使之与挡止部61挡靠。
进一步把FW快进杆1推到前移的位置,与转动杆63连接的配合孔1f越过支持转动杆63的支轴66的位置时,转动杆63就按照配合孔1f一面返回图1的右侧一面转动。其结果在FW快进杆1被推到它的前移位置时,转动杆63的结合部62脱离挡止部61的转动轨道,所以就解除了对FW飞轮皮带轮20的旋转阻止,使FW飞轮带轮20以及FW中间齿轮30再度开始旋转。
即使像这样构成的磁带录音机旋转传动机构中,因为与FW快进杆的推押动作连动,而使FW中间齿轮30在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啮合在带盘齿轮40上,在这种啮合结束的时刻解除FW中间齿轮30的停转,使FW带盘齿轮40开始旋转驱动,所以这种机构也能达到与前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特别是在把操作杆挡靠在押入位置的止挡板10设置在磁带录音机机板外侧的情况下,止挡板10的动作可以在磁带录音机里侧独立地阻止FW飞轮皮带轮20的旋转,所以其实用性更高。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变化方案。以下列举出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
(1)实施例中虽然以FW快进杆作为操作杆,但REW快进杆、放音杆也都可以作为操作杆。
(2)实施例中在FW飞轮皮带轮上设置了一个挡止部,但也可以设置多个挡止部。另外,等角度地设置多个挡止部时,与1个挡止部的情况相比,止挡板的结合部短时间就接触前述挡止部,所以FW飞轮可以快速停止,挡止部的个数以2~4个为宜。
(3)实施例中挡止部是一体形成在飞轮皮带轮上的,然而也可以形成在飞轮自身上来代替飞轮皮带轮。另外,不仅可以把挡止部一体形成在飞轮或飞轮皮带上,也可以分体形成再连接起来或用其他方法固定。
(4)实施例中,结合部和止挡板是一体形成的,但也可以分体形成再结合在一块或是同其他方法固定。
按照本发明的旋转传动机构,在使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把与操作杆连动的移动部件上设置的结合部挡靠在飞轮上设置的挡止部上而使飞轮一度停转,从而使中间齿轮在停止转动的状态下与带盘齿轮相啮合。而且,在这些齿轮啮合之后使前述结合部脱离挡止部,使飞轮再次开始旋转而把旋转力传递到中间齿轮。
因此,由于静止状态下的中间齿轮与静止状态的带盘齿轮相啮合,所以不会产生噪声。而且,由于强制飞轮停止旋转,所以中间齿轮停止转动可以与开关SW的动作无关。结果,没有必要延迟开关SW的动作定时,这就增大了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特别是增大操作杆行程等的自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有带盘齿轮(40)、可以在与该带盘齿轮啮合位置及非啮合位置移动的中间齿轮(30)、在动作位置和非动作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动作位置上把前述中间齿轮移动到前述啮合位置,而在非动作位置把前述中间齿轮返回到前述非啮合位置,而在非动作位置把前述中间齿轮返回到前述非啮合位置的操作杆(1)、始终把电机(60)的旋转传递给前述中间齿轮的飞轮(23)、在该飞轮上设置的与飞轮一体旋转的挡止部(22、61)、以及具有可以与前述挡止部挡靠、脱离的结合部(17、62)、在上述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移向动作位置过程中使前述结合部移动到与前述挡止部挡靠位置,然后在前述操作杆到达动作位置时使前述结合部移动到脱离前述挡止部的移动部件(10,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部件由止挡板(10)构成,该止挡板与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的移动是连续往复地移动,当该操作杆到达动作位置是稍微退回一点而该操作杆挡靠在动作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增大操作杆的押入量而使中间齿轮与带盘齿轮相啮合,从而减少噪声发生的旋转传动机构。在操作杆从非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押入时,使移动部件的结合部挡靠在与飞轮一体旋转的挡止部上,使飞轮的旋转一度停止。当该旋转停止时,把中间齿轮移动到与带盘齿轮相啮合的位置,使中间齿轮啮合在带盘齿轮上。然而,在操作杆进一步押入到动作位置时,使结合部脱离挡止部而允许飞轮旋转。由于飞轮再次开始旋转,中间齿轮也旋转;所以带盘齿轮就开始旋转。
文档编号G11B15/18GK1098811SQ9410720
公开日1995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5日
发明者青山良次 申请人:德利信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