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构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029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结构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特别是采用公母榫胶合成整体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
蓄电池壳体通常采用包括上盖和筒体的塑料壳体,用得较多的是ABS塑料壳体,其上盖与筒体的结合部位靠上盖上的公榫与筒体上的母榫相配合并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现有的壳体结合部位均为单榫配合,即上盖上的一个公榫与筒体上的一个母榫相配。由于公榫壁厚较薄,强度较低,加之胶合距离较短,仅为公榫高度的两倍左右,受到外界撞击时,胶合部位变形引起胶层变形破裂,最终导致壳体漏液。已有的改进方案是增加公榫的高度,减小公母榫的配合间隙,采用优质胶粘剂,但制作成本增加,而胶合效果仍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撞击、防渗漏性能好且制作容易、成本低的新型结构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结构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由上盖与筒体组成,两者结合处为公、母榫结构,并填充胶粘剂,改进之处是上盖和筒体的结合处均有公榫和母榫,上盖的公榫插入筒体的母榫,筒体的公榫插入上盖的母榫,公、母榫配合处均填充胶粘剂。
上述公、母榫配合中的母榫底部留有间隙,一方面可保留一定的胶量,另一方面不会影响壳体外周边的定位和密合。所述上盖母榫的外壁高度低于内壁高度,筒体母榫的外壁高度高于内壁高度,这样既有利于公母榫压合时胶液的合理流向,也使公母榫结合处内外侧壁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抗撞击能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公、母榫结合处强度高,耐撞击,胶合距离长(约为母榫壁高的三倍),防渗漏性能好,而且制作容易,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密封铅酸蓄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为蓄电池ABS塑料壳体公母榫结合部位示意图(放大)。
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安全阀1、输出端子2、壳体上盖3、壳体筒体4、正极板5、隔板6、负极板7构成。上盖上的公榫8插入筒体的母榫中,筒体上的公榫9插入上盖的母榫中,公母榫配合中的母榫底部留有间隙10。上盖母榫的外壁高度低于内壁高度,筒体母榫的外壁高度高于内壁高度。公、母榫结合处均填充环氧树脂胶。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结构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由上盖和筒体组成,两者结合处为公、母榫结构,并填充胶粘剂,其特征是上盖和筒体的结合处均有公榫和母榫,上盖的公榫插入筒体的母榫,筒体的公榫插入上盖的母榫,公、母榫配合处均填充胶粘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塑料壳体,其特征是公、母榫配合中的母榫底部留有间隙。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塑料壳体,其特征是上盖母榫的外壁高度低于内壁高度,筒体母榫的外壁高度高于内壁高度。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结构的蓄电池ABS塑料壳体,上盖与筒体的结合处均有公、母榫,上盖的公榫插入筒体的母榫,筒体的公榫插入上盖的母榫,公、母榫配合处均填充胶粘剂。本实用新型公母榫结合处强度高、抗撞击;胶合距离长,约为母榫壁高的三倍,防渗漏性能好。用作铅酸蓄电池的壳体,可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也避免电池漏液造成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H01M2/02GK2445440SQ0024066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陆亚山, 吴立人 申请人: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