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连接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922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线连接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称为中继连接器、自锁端子装置、电线连接器、中继端子的电线连接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课题以前,作为电线连接器具,例如是具有特开平10-12294号公报中记载的插头等的中继连接器。
即,是通过将释放按钮11、25分别连接到基壳5、19的外周面上而保持打开状态的结构的中继连接器。但是,在上述的现有例中,因为必须在基壳5、19上形成连接接受部,因此不仅其结构变复杂,而且,很难使装置小型化。
另一方面,在实公平8-2924号公报中也公开了作为电线连接器具的一种的自锁端子装置。
即,锁扣弹簧2的锁扣部13压接到端子配件3的侧面部17上,夹持电线Y的一个端部来保持。但是,根据上述的现有例,随着装置的小型化,弹簧弹力变小,得不到期望的保持力,接触可靠性下降。相反,若上述锁扣弹簧2是一样具有较宽的宽度,则弹簧部分的应力不能分散。而且,在端子配件3的背面设置有大的切口,因此,应力集中在切口部分,强度显著降低,这是不合适的。
而且,在上述任一个现有例中,尽管端子配件(板簧)和操作部件的位置关系很重要,但是仍然以外壳为基准装配端子配件(板簧)和操作部件。因此,需要以高定位精度将端子配件(板簧)和操作部件装配到外壳上,存在装配不易的问题。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触可靠性高、装配容易的小型的电线连接器具。
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课题在上述特公平8-2924号中记载的自锁端子装置中,通过平型驱动器D按下操作按钮4,使锁扣弹簧2弹性变形后连接电线Y。
但是,在上述自锁端子装置中,在连接电线Y的情况下,必须由操作按钮4一直按压着锁扣弹簧2,操作性差。而且,上述锁扣弹簧2内置于绝缘本体1中,因此难以明确判别是否是可连接电线Y的状态。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点之一的方案,举出了配备上述特开平10-12294号公报中记载的固定机构的中继连接器。
即,中继连接器的结构是通过分别将释放按钮11、25的一个端部压进基壳5、19中而接合,保持可在基壳5、19中插入电线31的开放状态。
但是,在上述中继连接器中,在基壳5、19中插入电线31进行电连接的情况下,必须摘出释放按钮11、25的一个端部而从基壳5、19中引出。因此,不能用同一工具处理全部操作,在引出释放按钮11、25的情况下,需要替换成别的工具,操作效率差。
另外,在引出上述释放按钮11、25时,很难把握手上的力度,可能会出现将释放按钮11、25拉过头而误破坏的情况。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容易判别电线是否处于可拆卸状态,仅通过推按操作就能拆卸电线,电线连接的操作性高,不会破坏构成部件。
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课题还有另一种电线连接器具,例如,作为通过电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多个电气设备的中继端子,具有在实用新型登记第3076679号中公开的接口端子板的固定结构。该接口端子板用于布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各种传感器或其他接口端子板。上述接口端子板一方面通过设在一侧的连接器连接到可编程控制器上,另一方面通过由设在另一侧的螺柱端子构成的连接部与传感器和电动机等的输入输出设备连接。随着上述可编程控制器等控制装置的小型化,要求上述接口端子板同样也要小型化。
作为上述接口端子板的中继端子的结构是通过螺柱端子和端子配件夹持、固定电线来进行电气连接。但是,上述螺柱端子的螺柱头部比电线的直径大,因此,在连接多条电线的情况下使用螺柱端子时,使连接部比上述螺柱头部的直径小是很困难的。因此,不能使上述连接部以高密度密集,不能减小中继端子的表面积。
在同一平面上配置多列螺柱端子的情况下,列数为3列、4列时,不能引出位于中间列的电线,在实用上,不能采用。因此,在设置多列螺柱端子时,不能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必须为连接部的每列设置级差。其结果,多列的连接部,例如若列数为3列、4列,则与列数成比例地增加端子的高度尺寸,从而不能小型化。
而且,外壳内部的端子配件一端直接附着在印刷基板上,另一端与螺柱端子螺合。因此,若如上所述每列有级差,则必须具备高度尺寸不同的端子配件。其结果,多列连接部,例如要形成3列、4列的连接部时,必须准备高度尺寸不同的端子配件,导致要生产、管理的部件增加,成为成本提高的原因。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数少、成本低、可连接多条电线的小型的电线连接器具。
发明的公开用于解决第一课题的手段鉴于上述第一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结构可以是由外壳、容纳在该外壳内的导通配件、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板簧、和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构成,通过在外壳侧压入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该操作按钮的另一个端部使该板簧的单侧端部下压并弹性变形,通过其反作用力将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推压并固定于固定部件上,另一方面,通过从该外壳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以该板簧的单侧端部和该导通配件夹持插到该外壳内的电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的结构可以是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角部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大致呈L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边缘部形成有弯曲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在将该操作按钮压入到壳体内时,通过其操作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壳体的拐角部。
因此,通过上述任一个发明,都不需要象现有例那样在壳体的外侧面上形成接合部,结构简单,同时装置容易小型化。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的结构可以是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角部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大致呈L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边缘部形成有弯曲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将该板簧的弯曲部作成宽缘的,同时,在该导通配件的正面部设置可嵌合该弯曲部的嵌合口。
因此,根据本发明,因为只有弯曲部变成宽缘的,所以可在不使导通配件变形的情况下确保可保证期望的接触可靠性的弹力。特别地,宽缘的上述弯曲部嵌合到导通配件的嵌合口中,因此,可节约板簧的容纳空间,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可构成为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两侧角部分别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倒T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中央边缘部形成弯曲片;一对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一对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在将该操作按钮压入到壳体内时,通过其操作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壳体的拐角部。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象现有例那样在壳体的外侧面上形成接合部,结构简单,同时装置容易小型化。而且,可使插入到壳体中的2条电线相互连接,可选择不同的连接形态,这样就变得方便了。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可构成为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两侧角部分别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倒T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中央边缘部形成弯曲片;一对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一对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将该板簧的弯曲部作成宽缘的,同时,在该导通配件的正面部设置可嵌合该弯曲部的嵌合口。
因此,根据本发明,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因为只有弯曲部变成宽缘的,所以可在不使导通配件变形的情况下确保可保证期望的接触可靠性的弹力。特别地,宽缘的上述弯曲部嵌合到导通配件的嵌合口中,因此,可节约板簧的容纳空间,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电线连接器具的实施例,可构成为在导通配件上形成挡止爪部,在操作按钮的轴部在滑动方向上设置可挡止于该挡止爪部的沟部。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操作按钮不压接到板簧上,操作按钮也不会从外壳中脱落。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实施例中,可将多个壳体接合一体化来构成端子板。另外,在包围从壳体突出的导通配件的端子的连接用嵌合接受部中,可嵌合并电气连接覆盖从另一个壳体突出的导通配件的端子接受部的连接用嵌合突部。在包围从外壳突出的导通接头配件的端子的连接用配合接受部中,可配合并电气连接覆盖从另一个壳体突出的导通接头配件的端子接受部的连接用配合突部。也可以在包围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端子的连接用嵌合接受部中,可嵌合并电气连接覆盖从壳体突出的导通配件的端子接受部的连接用嵌合突部。
作为上述任一个实施例,当然适用于电线彼此之间,也适用于将电线连接到印刷基板上的情况,从而变得很方便。
解决第二课题的手段鉴于上述第二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具有这样的结构通过向外壳侧压入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该操作按钮的另一端部使内置在该外壳中的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变形并固定,另一方面,通过从该外壳中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内置在该外壳中的导通配件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其中,在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附近可转动地支持操纵杆的一个端部,通过在外壳侧下压该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根据杠杆原理,引出该操作按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具有这样的结构通过从外壳中引出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该操作按钮的另一端部使内置在该外壳中的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变形并固定,另一方面,通过向该外壳侧压入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内置在该外壳中的导通配件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其中,在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附近可转动地支持操纵杆的一个端部,通过向外壳侧下压该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根据杠杆原理,引出该操作按钮。
上述任一项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通过所谓下压操作按钮和操纵杆的同一操作可装卸电线。因此,用同一工具可处理电线的装卸,不需要替换,因此,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
操作按钮的引出是通过下压用一端可转动地支持操作按钮的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的。因此,操作按钮的引出量是有限度的,不会有现有例那样误破坏操作按钮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实施例,与操作按钮位置对应,操纵杆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可通过操纵杆位置判别能否可插入电线等的状态,作业性进一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上述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的端面上设置大致十字形的操作用凹部,另外,可在上述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操作用凹部。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具,因为在操作按钮和操纵杆的一个端部形成操作用凹部,所以能迅速且正确地决定操作工具的位置,得到作业性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由以下部分组成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外壳内的正面部分,在上端左侧边缘部水平地形成弯曲片,同时,在比该弯曲片低一级的相邻位置上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定位舌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同时,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压入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其另一个端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使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导通配件的定位舌片,另一方面,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该导通配件的该弯曲片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在现有例那样的壳体外侧面上形成接合部,外壳结构简单,同时,装置容易小型化。特别地,因为用单个导通配件支持操作按钮,所以容易选择壳体的材料,设计自由度变宽。另外,由于金属制导通配件和操作按钮决定了两者的位置关系,因此具有组装精度提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由以下部分组成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外壳内的正面部分,在上端中央边缘部水平地形成弯曲片,同时,在比该弯曲片低一级的相邻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分别形成定位舌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同时,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一对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压入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其另一个端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使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导通配件的定位舌片,另一方面,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该导通配件的该弯曲片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
根据本发明,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可使插入壳体中的2条电线相互连接,可选择不同的连接形态而变得很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构成为在导通配件中形成挡止爪部,另一方面,在操作按钮的轴部在滑动方向上设置可挡止于该挡止爪部的沟部。
根据本实施例,在操作按钮不压接于板簧的情况下,操作按钮不从壳体中脱落。
解决第三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具有外壳;连接器,安装在该外壳中,并且可将连接的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外部设备上;印刷基板,和该外壳的连接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可电气连接到该连接器的端子上;多个连接单元,配置在该外壳的连接面上,同时,通过该印刷基板和该连接器电气连接,分别连接到多个电气设备的输入输出线上,其中,该连接单元包括导通配件,以规定的间距左右并设在由该外壳的同一平面构成的连接面上并形成列,并且,分别配置于在该列的前后也形成列的多个电线插入孔的下方,同时,和该印刷基板连接;保持弹簧部,分别配置在该电线插入孔的下方且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和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移动地插入到分别并设在邻接该电线插入孔的位置上的操作按钮用插入孔中,通过使从该外壳连接面突出上端部的该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移动来操作该保持弹簧部,由此保持以及解除从该电线插入孔插入的电线。
根据本发明,不使用螺柱端子,使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滑动移动后连接电线,因此可使电线密集地连接,得到表面积小的中继端子。另外,因为连接单元全都配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得到高度低的中继端子。此外,配置在上述壳体的连接面和印刷基板之间的导通配件可具有同一高度尺寸。因此,不需要象现有例那样要准备多种高度不同的导通配件,部件管理变得容易,因此可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表面积和高度尺寸小的小型廉价电线连接器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电线连接器具,具有外壳;连接器,安装在该外壳中,并且可将连接的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外部设备上;印刷基板,和该外壳的连接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可电气连接到该连接器的端子上;多个连接单元,配置在该外壳的连接面上,同时,通过该印刷基板和该连接器电气连接,分别连接到多个电气设备的输入输出线上,其中,上述该连接单元包括导通配件,以规定的间距左右并设在由该外壳的同一平面构成的连接面上并形成列,并且,分别配置于在横向上错开规定尺寸而在该列的前后形成别的列的多个电线插入孔的下方,同时,和该印刷基板连接;保持弹簧部,分别配置在该电线插入孔的下方且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和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移动地插入到分别并设在邻接该电线插入孔的位置上的操作按钮用插入孔中,通过使从该外壳连接面突出上端部的该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移动来操作该保持弹簧部,由此保持以及解除从该电线插入孔插入的电线。
根据本发明,除了上述效果以外,电线插入孔仅错开规定间距。因此,保持的电线不与操作按钮重合,不会给作业带来麻烦,可得到作业性进一步改善的电线连接器具。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在操作按钮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操纵杆,该操纵杆动作可使得在轴心方向上引出操作按钮的轴部。
根据本实施例,可用压入操作按钮和操纵杆这样的相同操作装卸电线。因此,可用同一工具处理电线的装卸,不需要替换,所以具有可得到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的电线连接器具的效果。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组成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组成部件组装后的状态立体图;图4是从和图3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图1的组成部件完全组装后的状态立体图;图6是图5的动作状况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在图6的第一实施例中电线组装后的状态立体图;图8是将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组装后的状态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和另一个电线连接器连接的方法的立体图;图10是从和图9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和印刷基板连接的方法的立体图;图12是从和图11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图13A、图13B、图13C是弯曲后的板簧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4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状态,图15A是操作前的正面图,图15B是操作后的正面图;图16是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6A示出了1个电线连接器的组装状态、图16B示出了多个组装后的状态立体图;图17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组成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18A是操纵杆、图18B是操作按钮的放大立体图;图19示出了图18所示的操作按钮和操纵杆组装后的状态,图19A是立体图,图19B是正面图;图20示出了图17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状态,图20A是操作前的正面图,图20B是操作后的正面图;图21示出了图20所示的电线连接器,图21A是操作前的立体图,图21B是操作后的立体图;图22示出了多个作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电线连接器组装后的状态,图22A是操作前的立体图,图22B是操作后的立体图;图23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4示出了图23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程度状态,图24A是操作前的立体图,图24B是操作后的立体图;图25示出了图23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状态,图25A是操作前的正面图,图25B是操作后的正面图;图26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五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7是图26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前的立体图;图28是图26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后的立体图;图29是图26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前的正面图;图30是图26所示的电线连接器的操作后的正面图;图3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六实施例的中继端子的分解立体图;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中继端子的平面图;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中继端子的底面图;图33A是安装前的底面图,图33B是安装后的底面图;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中继端子的右侧面图;图35是图32中的V-V剖视图;图36是第六实施例的接点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7是组装图36的组成部件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图38是从和图36的组成部件组装后状态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图3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0是从和图39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图41是用于说明导通配件组装方法的立体图;图42是用于说明导通配件组装方法的立体图;图43是使导通配件一体化后的引线架的立体图;图44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七实施例的中继端子的平面图;图45是图44所示的中继端子的立体图;图46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连接单元的部件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47是构成第七实施例的连接单元的部件放大立体图,图47A是操纵杆、图47B是操作按钮的放大立体图;图48示出了图47所示的操作按钮和操纵杆组装后的状态,图48A是立体图,图48B是正面图;图49示出了图46所示的中继端子的操作状态,图49A是操作前的正面图,图49B是操作后的正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如图1至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一实施例是大致由壳体10、导通配件20、板簧30、操作按钮40、盖50构成的电线连接器1。
壳体10是长方体形状的箱体,通过在其内部形成定位用拐角部11,而构成大致L字形状的凹部12。这样,在相对的一个侧端而上具有嵌合后述端子的切口部13,在相对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置电线用插入孔14和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5。而且,壳体10在开放侧正面的角部突设定位用突部16,在其背面角部形成可嵌合到上述突部16上的凹部17。
根据需要,也可在壳体10的背面角部分别设置压入孔(未图示),通过在上述压入孔中压入上述突部16,可一体化接合多个壳体10。
导通配件20由具有可嵌合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的形状的正面部21构成。端子22从该正面部21的左侧边缘部向侧方向延伸,同时,在单面侧右半部分中形成嵌合口23。在上述正面部21的上端边缘部中,在左侧边缘部形成上弯曲片24,同时在右侧边缘部被切起形成挡止爪25。在上述上弯曲片24中,通过推出加工形成防止后述电线2脱落的挡止突起26。另一方面,在正面部21的下端边缘部形成下弯曲片27。在该下弯曲片27上形成定位孔28。
板簧30弯曲成大致V字形,该弯曲部31是宽缘的,并且可嵌合到上述导通配件20的嵌合口23中。通过推出加工在板簧30的底面部分32中形成和上述导通配件20的定位孔28配合的定位突起33。而且,在从上述弯曲部31开始延伸的中继部34中依次形成第一弯曲部35、第二弯曲部36和按压舌部37。
因此,在下弯曲片27的定位孔28中嵌入板簧30的定位突起33时,通过板簧30的弹力,按压舌部37压接于上弯曲片24的下表面,因此,板簧30的两端压接并保持于导通配件20。接着,上述导通配件20嵌合并组装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
操作按钮40由可插入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中的轴部41和一体形成在轴部41的一端且限定上述轴部41的插入位置的头部42构成。操作按钮40将上述轴部41的下表面前端作为操作部43,同时,在内向表面的上端边缘部上在滑动方向上形成防止脱落用台阶部44。
因此,在从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压入操作按钮40的轴部41时,其台阶部44接合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图4),同时,在到达板簧30的中继部34后,与第一弯曲部35相接。此时,操作按钮由于挡止爪25而不脱落。
如图5所示,在压入操作按钮40时,对抗弯曲部31的弹力,操作部43越过第一弯曲部35到达第二弯曲部36,同时,头部42与壳体10的外侧面相接且被定位。因此,按压舌部37被下推,在按压舌部37和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操作部43通过板簧30的弹力被上压,轴部41的上表面压接于壳体10的拐角部11并被固定(图6)。因此,操作按钮40不自由复归。接着,从壳体10的插入孔14中插入电线2后,在拉回操作按钮40时,板簧30通过自身的弹力复归。因此,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和板簧30的按压舌部37夹持并电气连接导线2a(图7)。另外,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挡止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另外,例如在4条电线相互连接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壳体10的突部16嵌合到形成在另一个壳体1的背面上的凹部17中,使4个壳体10一体化接合。可通过由盖50覆盖壳体10的开放面,形成端子板。
如图9所示,将嵌合接受部3安装在图8的端子板上。另一方面,和上述一样,使内置具有夹持上述端子22的端子接受部(未图示)的导通配件的电线连接器4一体化接合,同时,组装嵌合突部5。这样,如图10所示,可将配合突部5嵌入连接到上述配合接受部3上。另外,为了便于说明,未图示电线。
本发明并不限于多条电线之间相互连接的情况,如图11和图12所示,也适用将电线连接到印刷基板上的情况。
即,在一体化接合的4个电线连接器4中装配嵌合突部5。另一方面,在未图示的印刷基板上安装由嵌合接受部3支持的4个端子6。于是,可在上述嵌合接受部3中嵌入上述嵌合突部5而一体化连接。
另外,上述板簧30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例如,如图13A所示,也可将中继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作为同一倾斜面的中继部38。如图13B所示,也可作成仅从上述中继部38翘起按压舌部37的形状。而且,如图13C所示,也可在上述中继部38中设置定位孔38a来代替第二弯曲部。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1,如图14至16所示,是将2条电线连接在大致同一轴心上的情况下来使用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1大致由壳体10、导通配件20、板簧30、30以及操作按钮40、40和盖50构成。
壳体10是长方体形状的箱体,通过在其内部形成定位用拐角部11、11,构成倒T字形状的凹部12。在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在同一轴心上分别设置电线用插入孔14和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5。而且,壳体10在开放侧正面的角部突设定位用突部16,另一方面在其背面角部形成可嵌合到上述突部16中的凹部17。
根据需要,也可在壳体10的背面角部分别设置压入孔(未图示),通过在上述压入孔中压入上述突部16,可一体化接合多个壳体10。
导通配件20由具有可嵌合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的形状的正面部21构成。在该正面部21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对嵌合口23。上述正面部21的上端边缘部中,在中央边缘部形成上弯曲片24,同时在两侧边缘部分别切起而形成挡止爪25。在上述上弯曲片24中,通过推出加工形成防止后述电线2脱落的一对挡止突起26、26。另一方面,在正面部21的下端边缘部形成下弯曲片27。在该下弯曲片27上形成一对定位孔28、28。
板簧30弯曲成大致V字形,该弯曲部31是宽缘的,并且可嵌合到上述导通配件20的嵌合口23中。通过推出加工在板簧30的底面部分32中形成和上述导通配件20的定位孔28配合的定位突起33。而且,在从上述弯曲部31延伸的中继部34中依次形成第一弯曲部35、第二弯曲部36和按压舌部37。
因此,在下弯曲片27的定位孔28中嵌入板簧30的定位突起33时,通过板簧30的弹力,按压舌部37压接于上弯曲片24的下表面,因此,板簧30的两端压接并保持于导通配件20。这样,上述导通配件20嵌合并组装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
操作按钮40由可插入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中的轴部41和一体形成在轴部41的一端且限定上述轴部41的插入位置的头部42构成。操作按钮40将上述轴部41的下表面前端作为操作部43,同时,在内向表面的上端边缘部在滑动方向上形成防止脱落用台阶部44。
因此,如图15A所示,在从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压入操作按钮40的轴部41时,该台阶部44接合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同时,在到达板簧30的中继部34后,与第一弯曲部35相接。此时,操作按钮由于挡止爪25而不脱落。
如图15B所示,在压入操作按钮40时,对抗弯曲部31的弹力,操作部43越过第一弯曲部35到达第二弯曲部36,同时,头部42与壳体10的外侧面相接且被定位。因此,按压舌部37被下推,在按压舌部37和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操作部43通过板簧30的弹力被上压,轴部41的上表面压接并被固定于壳体10的拐角部11。因此,操作按钮40不自由复归。接着,从壳体10的插入孔14中插入电线(未图示)后,在拉回操作按钮40时,板簧30通过自身的弹力复归。因此,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和板簧30的按压舌部37夹持并电气连接未图示的导线(图15A)。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挡止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另外,例如在4条电线相互连接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壳体10的突部16嵌合到形成在另一个壳体1的背面上的凹部17中,使4个壳体10一体化接合。可通过由盖50覆盖壳体10的开放面,形成端子板。
根据第二实施例,因为可在大致同一轴心上连接一对电线,因此可实现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连接,具有用途广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如图17至图22所示,适用于电线连接器1,所述电线连接器1大致由壳体10、导通配件20、板簧30、操作按钮40、盖50和操纵杆60构成。
壳体10是长方体形状的箱体,通过在其内部形成定位用拐角部11,构成大致L字形状的凹部12。在相对的一个侧端面上具有嵌合端子的切口部13,在相对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置电线用插入孔14和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5。而且,壳体10在开放侧正面的角部突设定位用突部16,另一方面,在其背面角部形成可嵌合到上述突部16中的凹部17。
导通配件20由具有可嵌合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的形状的正面部21构成。端子22从该正面部21的左侧边缘部向侧方向延伸,同时,在单侧右半部分中形成配合口23。上述正面部21的上端边缘部中,在左侧边缘部形成上弯曲片24,同时在右侧边缘部切起而形成挡止爪25。在上述上弯曲片24中,形成防止后述电线脱落的挡止突起26。另一方面,在正面部21的下端边缘部形成下弯曲片27。在该下弯曲片27上形成定位孔28。
板簧30弯曲成大致V字形,该弯曲部31是宽缘的,并且可嵌合到上述导通配件20的配合口23中。通过推出加工在板簧30的底面部分32中形成和上述导通配件20的定位孔28配合的定位突起33。而且,在从上述弯曲部31延伸的中继部34上依次形成第一弯曲部35、第二弯曲部36和按压舌部37。
因此,在下弯曲片27的定位孔28中嵌入板簧30的定位突起33时,通过板簧30的弹力,按压舌部37压接于上弯曲片24的下表面,因此,板簧30的两端压接并被保持于导通配件20。这样,上述导通配件20嵌合并组装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
操作按钮40由可插入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中的轴部41和一体形成在该轴部41的一端且限定上述轴部41的插入位置的头部42构成。操作按钮40将上述轴部41的下表面前端作为操作部43,同时,在内向表面的上端边缘部在滑动方向上形成防止脱落用台阶部44。而且,上述轴部41在上述头部42附近的相对面上形成可转动地支持后述操纵杆60的的一对支持突起45、45。在上述头部42的前端面上形成十字形状的操作用凹部46。上述操作用凹部46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也可以仅为简单的直沟,也可以仅为简单的圆形凹部。
因此,在从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压入操作按钮40的轴部41时,其台阶部44接合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同时,在到达板簧30的中继部34后,与第一弯曲部35相接。此时,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挡止台阶部44,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如图22A、22B所示,盖50是具有可覆盖上述壳体10的开放面的平面形状的板状体,在其角部形成可嵌合到上述壳体10的定位用突部16上的配合孔51。
如图18A、19A和图19B所示,操纵杆60是用于向上拉上述操作按钮的部件,在一对延伸的臂部61、61上设置接合于上述操作按钮40的支持突起45的轴孔62。因此,通过使操纵杆60的轴孔62和操作按钮40的支持突起45、45接合,可转动地支持操纵杆60。而且,上述操纵杆60从上述臂部61的根部延伸有操作沟63,同时,在其相对面上配置转动支点64。在上述转动支点64的两侧以规定角度形成定位用锥面65、66。
下面,对上述电线连接器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0A、20B和图21A、21B所示,在按压操作按钮40的头部42时,对抗板簧30的弯曲部31的弹力,操作部43越过第一弯曲部35到达第二弯曲部36。另一方面,操纵杆60以突起45为支点转动,同时,其锥面65压接于壳体10的外侧面,限定操作按钮40的位置。因此,按压舌部37被下推,在按压舌部37和导通配件20的挡止突起26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操作部43通过板簧30的弹力被上压,轴部41的上表面压接并被固定于壳体10的拐角部11(图20B)。因此,操作按钮40不自然复归。
接着,从壳体10的插入孔14插入未图示的电线后,在将工具(未图示)定位并压入到操纵杆60的操作沟63中,根据杠杆原理,操纵杆60以转动支点64为支点转动。因此,操作按钮40被拉回,板簧30通过自身的弹力复归。其结果,导通配件20的挡止突起26和板簧30的按压舌部37夹持并电气连接电线。而且,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挡止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另外,例如在4条电线相互连接的情况下,如图22A、22B所示,壳体10的突部16嵌合到形成在另一个壳体1的背面上的凹部17中,使4个壳体10一体化接合。这样,可通过由盖50覆盖壳体10的开放面,形成端子板。另外,为了说明方便,未示出电线。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1,如图23至图25所示,是用单个导通配件20支持操作按钮40的情况。
即,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1大致由未图示的壳体、导通配件20、板簧30、操作按钮40和未图示的盖构成。
导通配件20由具有可嵌合到上述壳体10的凹部12中的形状的正面部21构成。在正面部21的右单侧形成配合口23。上述正面部21的上端边缘部中,在左侧边缘部形成上弯曲片24,同时在两侧边缘部分别切起而形成挡止爪25。在上述上弯曲片24中,通过推出加工形成防止未图示的电线脱落的挡止突起26。另一方面,在正面部21的下端边缘部形成下弯曲片27。在该下弯曲片27上形成定位孔28。而且,在上述下弯曲片27的右侧边缘部形成起立片29,从其上端边缘部具有高低差的定位舌片29a、29b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板簧30弯曲成大致V字形,该弯曲部31是宽缘的,并且可配合到上述导通配件20的配合口23中。通过推出加工在板簧30的底面部分32中形成和上述导通配件20的定位孔28配合的定位突起33。而且,在从上述弯曲部31延伸的中继部34中依次形成第一弯曲部35、第二弯曲部36和按压舌部37。
因此,在下弯曲片27的定位孔28中嵌入板簧30的定位突起33时,通过板簧30的弹力,按压舌部37压接于上弯曲片24的下表面,因此,板簧30的两端压接并被保持于导通配件20。这样,上述导通配件20嵌合并组装到未图示的壳体的凹部中。
操作按钮40由可插入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中的轴部41和一体形成在轴部41的一端且限定上述轴部41的插入位置的头部42构成。操作按钮40将上述轴部41的下表面前端作为操作部43,同时,在内向表面的上端边缘部在滑动方向上形成防止脱落用台阶部44。
因此,在从上述定位舌片29a、29b之间压入操作按钮40的轴部41时,其台阶部44接合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同时,在到达板簧30的中继部34后,与第一弯曲部35相接。此时,操作按钮40由于挡止爪25而不脱落。(图25A)如图25B所示,在按压操作按钮40时,对抗弯曲部31的弹力,操作部43越过第一弯曲部35到达第二弯曲部36,同时,头部42相接并被定位于壳体10的外侧面。因此,按压舌部37被下推,在按压舌部37和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操作部43通过板簧30的弹力被上压,轴部41的上表面压接并被固定于定位舌片29a的边缘部。因此,操作按钮40不自由复归。接着,在挡止突起26和按压舌部37之间插入未图示的电线后,在拉回操作按钮40时,板簧30通过自身的弹力复归。因此,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和板簧30的按压舌部37夹持并电气连接未图示的导线。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挡止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根据第四实施例,因为用单个导通配件20支持操作按钮40,所以壳体形状简单,同时,壳体材料的选择变得容易,设计自由度大。另外,因为由金属制导通配件和操作按钮决定两者的位置关系,所以有组装精度提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如图26至图30所示,是在大致同一轴心上连接2条电线的情况下使用的电线连接器,是用单个导通配件20支持操作按钮40的情况。
即,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连接器大致由未图示的壳体、导通配件20、一对板簧30、30以及一对操作按钮40、40和未图示的盖构成。
导通配件20由具有可嵌合到未图示的上述壳体的凹部中的形状的正面部21构成。在正面部21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对嵌合口23。上述正面部21的上端边缘部中,在中央边缘部形成有上弯曲片24,同时在两侧边缘部分别切起而形成挡止爪25。在上述上弯曲片24中,通过推出加工形成防止未图示的电线脱落的一对挡止突起26、26。另一方面,在正面部21的下端边缘部形成下弯曲片27。在该下弯曲片27上形成定位孔28。而且,在上述下弯曲片27的两侧边缘部形成起立片29,从其上端边缘部具有高低差的定位舌片29a、29b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板簧30弯曲成大致V字形,该弯曲部31是宽缘的,并且可嵌合到上述导通配件20的嵌合口23中。通过推出加工在板簧30的底面部分32上形成和上述导通配件20的定位孔28配合的定位突起33。而且,在从上述弯曲部31延伸的中继部34上依次形成第一弯曲部35、第二弯曲部36和按压舌部37。
因此,在下弯曲片27的定位孔28中嵌入板簧30的定位突起33时,通过板簧30的弹力,按压舌部37压接于上弯曲片24的下表面,因此,板簧30的两端压接并被保持于导通配件20。这样,上述导通配件20嵌合并组装到未图示的壳体的凹部中。
操作按钮40由可插入上述壳体10的插入孔15中的轴部41和一体形成在轴部41的一端且限定上述轴部41的插入位置的头部42构成。操作按钮40将上述轴部41的下表面前端作为操作部43,同时,在内向表面的上端边缘部在滑动方向上形成防止脱落用台阶部44。
因此,在从上述定位舌片29a、29b之间压入操作按钮40的轴部41时,其台阶部44配合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同时,在到达板簧30的中继部34后,与第一弯曲部35相接。此时,操作按钮40由于挡止爪25而不脱落(图29)。
如图30所示,在按压操作按钮40时,对抗弯曲部31的弹力,操作部43越过第一弯曲部35到达第二弯曲部36,同时,头部42相接于壳体10的外侧面且被定位。因此,按压舌部37被下推,在按压舌部37和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操作部43通过板簧30的弹力被上压,轴部41的上表面压接并被固定于定位舌片29a的边缘部。因此,操作按钮40不自由复归。接着,在挡止突起26和按压舌部37之间插入未图示的电线后,在拉回操作按钮40时,板簧30通过自身的弹力复归。因此,导通配件20的上弯曲片24和板簧30的按压舌部37夹持并电气连接未图示的电线。而且,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挡止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根据第五实施例,因为可在大致同一轴心上连接一对电线,因此,变成和第四实施例不同的连接形式,用途很广。另外,根据第五实施例,因为用单个导通配件20支持操作按钮40,所以壳体形状简单,同时,壳体材料的选择变得容易,设计自由度大。而且,因为由金属制导通配件和操作按钮决定两者的位置关系,所以有组装精度提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的第六实施例,如图31至图44所示,适用于在外壳100中装配多个由导通配件20、板簧30和操作按钮40组成的连接单元的中继端子的情况。
如图36、图37和图38所示,上述导通配件20、板簧30和操作按钮40的形状和使用方法几乎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外壳100由壳体101和基座110组成,在其内部容纳印刷基板120,同时,安装连接器支座130和透明盖140。
上述壳体101在其上面单侧有一个台阶高的连接面102,同时,在剩余单侧具有插通后述连接器支座130的长孔103。而且,上述壳体101在其两侧形成的侧壁104、104上形成用于支持后述透明盖140的大致L字形状的导向沟105和挡止孔106。
如图32所示,在上述连接面102上配置连接单元,因此以规定间距在横向上并列设置1组电线用插入孔107、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图35)和凹部109。上述电线用插入孔107、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和凹部109错开规定尺寸且右下垂地前后配置5列。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上述电线用插入孔107中插入电线(未图示)且电气连接,引出的电线也不与任一个操作按扭40重合。因此,连接电线时毫无疑问,即使在拆下时作业性也不降低。
另外,上述电线用插入孔107不仅可以右下垂,也可以左下垂。在使上述电线插入孔107左下垂时,只要将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和凹部109配置在电线用插入孔107的左侧,则和前述一样,可得到作业性高的中继端子。
如图35所示,上述电线用插入孔107的断面大致为V字形状,其下方开口部向上述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侧偏心,同时,和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连通。
上述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具有该连接面102侧的开口部可插入操作按钮40的形状,同时具有该里面侧的开口部108a可插入上述导通配件20的形状。
上述凹部109不仅能用作明示端子编号的空间,而且在后述的第七实施例中能用于定位下推的操纵杆60。
下面,在上述壳体101中,对装配导通配件20、板簧30和操作按钮40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3所示,在定位通过连接部151以规定间距连接到引线架150上的导通配件20的同时,将大致V字形状的板簧30通过其自身的弹力预先分别装配在上述导通配件20上。接着,如41和图42所示,压入在壳体101的底面上以规定间距并列设成横一列的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的里面侧开口部108a中。而且,使引线架150上下往复移动,使连接部151劳损而将其切断。以后,反复同样的操作,将多个导通配件20同时安装在壳体101中。
接着,将从上述壳体101的底面突出的导通配件20的端子22插入印刷基板120的端子孔中。同样,将装配在上述壳体101的长孔103中的连接器支座130的端子插入上述印刷基板120的端子孔中。接着,将上述导通配件20的端子22和连接器支座130的端子焊接在印刷基板120中。
上述基座110具有可装配到上述壳体101底面上的平面形状。而且,如图34所示,上述基座110在其底面的单侧边缘部形成有爪部111,同时,在其相对的边缘部中央形成用于滑动嵌合挡止爪装置115的导向沟112(图33,图35)。而且,在上述导向沟112的底面上平行并设一对大致V字形状的凸轮沟113、114。
如图32和图33所示,上述挡止爪装置115是具有可滑动嵌合到上述基座110的导向沟112中的外周形状的框体。而且,上述挡止爪装置115配置成在其内部一对弹性爪部116、117呈点对称,同时,具有挡止于未图示的导轨的爪部118。通过使上述挡止爪装置115滑动嵌合到上述导向沟112中,上述弹性爪部113、114的前端部分别挡止于上述导向沟112的凸轮沟113、114。
因此,在将上述基座110一体化后的外壳100安装到导轨上时,引出上述挡止爪装置115并解除固定状态后,上述基座110的爪部111接合到上述导轨中。接着,通过按压上述挡止爪装置115,将爪部118与导轨接合并固定,从而可滑动地防止脱落。
将基座110嵌合固定到上述壳体101上,另一方面,在设在上述壳体101的连接面102上的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中压入操作按钮40来进行装配。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1的两侧壁上的导向沟105中接合形成于透明盖140的两侧端面上的一对支持突起141,从而可滑动地支持上述透明盖140。另外,在上述盖140的两侧端面上形成挡止于壳体101的挡止孔106的突起142。
根据第六实施例,多个配置连接单元的构成部件的电线用插入孔107和操作用插入孔108以规定间距前后左右配置在壳体101的同一平面上的连接面102上。特别地,前列的插入孔107和后列的插入孔108在横向上以规定间距错开,因此,插入前列插入孔107中的电线不和后列的操作按钮40重合。因此,在维修保养时连接着的电线不会发生妨碍,即使装置小型化,也具有能得到作业性高的中继端子的优点。
如图44至图49所示,第七实施例是和上述第六实施例几乎相同结构的中继端子。第七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由导通配件20、板簧30和操作按钮40构成的连接单元的构成部件中,操作按钮40具有操纵杆60,并且在其端面上形成十字形状的操作用凹部46。
特别地,第七实施例的装置变小,解决了在布线高密集度的情况下,难以操作操作按钮40的问题。另外,成为即使在一个外壳中配置多个操作按钮40的情况下,操纵杆60也不妨碍布线作业的构造。
如图46至49所示,导通配件20由具有可从上述壳体101的开口部108a插入的形状的正面部21构成。端子22从该正面部21的左端边缘部向侧方向延伸,同时在单侧右半部分形成嵌合口23。上述正面部21的上端边缘部中,在左侧边缘部形成有上弯曲片24,同时在右侧边缘部切起而形成挡止爪25。在上述上弯曲片24上,形成防止后述电线脱落的挡止突起26。另一方面,在正面部21的下端边缘部形成下弯曲片27。在该下弯曲片27上形成定位孔28。
板簧30弯曲成大致V字形,该弯曲部31是宽缘的,并且可嵌合到上述导通配件20的嵌合口23中。通过推出加工在板簧30的底面部分32中形成和上述导通配件20的定位孔28配合的定位突起33。而且,在从上述弯曲部31延伸的中继部34上依次形成第一弯曲部35、第二弯曲部36和按压舌部37。
在下弯曲片27的定位孔28中嵌入板簧30的定位突起33时,通过板簧30的弹力,按压舌部37压接于上弯曲片24的挡止突起26,因此,板簧30的两端压接并被保持于导通配件20。
如图46和图47所示,操作按钮40由轴部41和头部42构成。上述轴部41具有可插入上述操作按钮用插入孔108的连接面102侧的开口部中的断面形状。上述头部42用于限定上述轴部41的插入位置,一体形成于上述轴部41的一端。操作按钮40将上述轴部41的下表面前端作为操作部43,同时,在一个侧面的上端边缘部在滑动方向上形成防止脱落用台阶部44。而且,上述轴部41在上述头部42附近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形成可转动支持后述操纵杆60的一对支持突起45、45。而且,在上述头部42的前端面上形成十字形状的操作用凹部46。另外,上述操作用凹部46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也可以仅是简单的直沟46,也可以仅是简单的圆形凹部。
因此,如图49所示,在从上述壳体101的插入孔108中压入操作按钮40的轴部41时,该台阶部44接合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同时,在到达板簧30的中继部34后,与第一弯曲部35相接。此时,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挡止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如图46至图49所示,操纵杆60是用于向上拉上述操作按钮40的部件,在一对延伸的臂部61、61上设置和上述操作按钮40的支持突起45接合的轴孔62。因此,通过将操纵杆60的轴孔62接合到操作按钮40的支持突起45、45中,可转动地支持操纵杆60。而且,上述操纵杆60从上述臂部61的根部延伸操作沟63,同时,在上述操作沟63的相对面上配置转动支点64。在上述转动支点64的两侧以规定角度形成定位用锥面65、66(图48B)。
接着,对上述中继端子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但是,为了便于说明,未图示电线。
首先,在按压图49A所示的操作按钮40的头部42时,对抗板簧30的弹力,操作部43越过第一弯曲部35到达第二弯曲部36(图49B)。与此同时,操纵杆60以突起45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同时,其锥面65压接于壳体10的外侧面,定位操作按钮40。因此,按压舌部37被下推,在按压舌部37和导通配件20的挡止突起26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操作部43通过板簧30的弹力被上压,轴部41的上表面压接并被固定于壳体101的拐角部101a。因此,操作按钮40不自然复归。
接着,在壳体101的插入孔107中插入未图示的电线后,在将工具(未图示)定位并压入到操纵杆60的操作沟63中时,基于杠杆原理,操纵杆60以转动支点64为支点进行旋转。因此,操作按钮40被拉回,则板簧30通过自身的弹力复归。其结果,导通配件20的挡止突起26和板簧30的按压舌部37夹持并电气连接电线。另外,操作按钮40的台阶部44挡止于导通配件20的挡止爪25,因此,操作按钮40不脱落。
根据本实施例,仅通过交互按压操作按钮40和操纵杆60这样的相同操作,就能装卸电线。因此,可用同一工具处理电线的装卸,不需要更换工具,所以能得到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的中继端子。
另外,操作按钮40的引出是通过下压可旋转地支持在操作按钮40上的操纵杆60的一个端部,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的。因此,操作按钮40的引出量有限制,不会出现过度引出操作按钮40而误损坏这样的事故。
根据本实施例,对应于操作按钮40的位置的操纵杆60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可通过操纵杆60的位置判别是否是可插入电线的状态等,能够得到使用方便的优质的中继端子。
根据本实施例,在操作按钮40和操纵杆60的一个端部形成操作用凹部46。因此,可迅速且正确地定位操作工具,具有能得到作业性进一步提高的中继端子的优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器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适用于其它的中继连接器、电线连接器、中继端子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外壳、容纳在该外壳内的导通配件、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板簧、和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构成,通过在外壳侧压入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该操作按钮的另一个端部使该板簧的单侧端部下压并弹性变形,通过其反作用力将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推压并固定于固定部件上,另一方面,通过从该外壳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以该板簧的单侧端部和该导通配件夹持插到该外壳内的电线。
2.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角部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大致呈L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边缘部形成有弯曲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在将该操作按钮压入到壳体内时,通过其操作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壳体的拐角部。
3.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角部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大致呈L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边缘部形成有弯曲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将该板簧的弯曲部作成宽缘的,同时,在该导通配件的正面部设置可嵌合该弯曲部的嵌合口。
4.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两侧角部分别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倒T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中央边缘部形成弯曲片;一对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一对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在将该操作按钮压入到壳体内时,通过其操作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壳体的拐角部。
5.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构成箱形壳体,具有在两侧角部分别设置拐角部而形成倒T字形的凹部;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该壳体的凹部中的正面部,在上端中央边缘部形成弯曲片;一对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一对操作按钮,在侧方向上可滑动地将轴部插入该壳体中,该轴部的下表面前端部作为操作部可按压于该板簧的单侧上表面,将该板簧的弯曲部作成宽缘的,同时,在该导通配件的正面部设置可嵌合该弯曲部的嵌合口。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导通配件上形成挡止爪部,在操作按钮的轴部在滑动方向上设置可挡止于该挡止爪部的沟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壳体一体化接合来构成端子板。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包围从壳体突出的导通配件的端子的连接用嵌合接受部中,可嵌合并电气连接覆盖从另一个壳体突出的导通配件的端子接受部的连接用嵌合突部。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包围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端子的连接用嵌合接受部中,可嵌合并电气连接覆盖从壳体突出的导通配件的端子接受部的连接用嵌合突部。
10.一种电线连接器具,通过向外壳侧压入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该操作按钮的另一端部使内置在该外壳中的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变形并固定,另一方面,通过从该外壳中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内置在该外壳中的导通配件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附近可转动地支持操纵杆的一个端部,通过在外壳侧下压该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根据杠杆原理,引出该操作按钮。
11.一种电线连接器具,通过从外壳中引出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该操作按钮的另一端部使内置在该外壳中的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变形并固定,另一方面,通过向该外壳侧压入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内置在该外壳中的导通配件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附近可转动地支持操纵杆的一个端部,通过向外壳侧下压该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根据杠杆原理,引出该操作按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的端面上设置大致十字形的操作用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操纵杆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操作用凹部。
14.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外壳内的正面部分,在上端左侧边缘部水平地形成弯曲片,同时,在比该弯曲片低一级的相邻位置上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定位舌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同时,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压入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其另一个端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使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导通配件的定位舌片,另一方面,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该导通配件的该弯曲片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
15.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导通配件,具有可容纳在外壳内的正面部分,在上端中央边缘部水平地形成弯曲片,同时,在比该弯曲片低一级的相邻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分别形成定位舌片;板簧,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同时,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弯曲片的下表面;一对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压入该操作按钮的一个端部,以其另一个端部下压该板簧的单侧,相反,以其反作用力使该操作按钮的轴部上表面被按压并固定到该导通配件的定位舌片,另一方面,通过在轴心方向上引出该操作按钮,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弹性复归,通过该板簧的一个端部和该导通配件的该弯曲片夹持插入到该外壳内的电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导通配件中形成挡止爪部,另一方面,在操作按钮的轴部在滑动方向上设置可挡止于该挡止爪部的沟部。
17.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具有外壳;连接器,安装在该外壳中,并且可将连接的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外部设备上;印刷基板,和该外壳的连接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可电气连接到该连接器的端子上;多个连接单元,配置在该外壳的连接面上,同时,通过该印刷基板和该连接器电气连接,分别连接到多个电气设备的输入输出线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单元包括导通配件,以规定的间距左右并设在由该外壳的同一平面构成的连接面上并形成列,并且,分别配置于在该列的前后也形成列的多个电线插入孔的下方,同时,和该印刷基板连接;保持弹簧部,分别配置在该电线插入孔的下方且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和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移动地插入到分别并设在邻接该电线插入孔的位置上的操作按钮用插入孔中,通过使从该外壳连接面突出上端部的该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移动来操作该保持弹簧部,由此保持以及解除从该电线插入孔插入的电线。
18.一种电线连接器具,具有外壳;连接器,安装在该外壳中,并且可将连接的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外部设备上;印刷基板,和该外壳的连接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可电气连接到该连接器的端子上;多个连接单元,配置在该外壳的连接面上,同时,通过该印刷基板和该连接器电气连接,分别连接到多个电气设备的输入输出线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该连接单元包括导通配件,以规定的间距左右并设在由该外壳的同一平面构成的连接面上并形成列,并且,分别配置于在横向上错开规定尺寸而在该列的前后形成别的列的多个电线插入孔的下方,同时,和该印刷基板连接;保持弹簧部,分别配置在该电线插入孔的下方且安装在该导通配件中;和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可移动地插入到分别并设在邻接该电线插入孔的位置上的操作按钮用插入孔中,通过使从该外壳连接面突出上端部的该操作按钮在轴心方向上移动来操作该保持弹簧部,由此保持以及解除从该电线插入孔插入的电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按钮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操纵杆,该操纵杆动作可使得在轴心方向上引出操作按钮的轴部。
全文摘要
一种小型的电线连接器具,是由外壳(10)、容纳在该外壳内的导通配件(20)、弯曲成大致V字形状且单侧端部压接于该导通配件的板簧(30)、和在轴心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入该外壳中的操作按钮(40)构成的自锁型电线连接器,在将操作按钮(40)压入到壳体(10)内时,操作按钮(40)的操作部(43)下压板簧(30)的单侧,相反,以反作用力将上述操作按钮(40)的上表面推压并固定到上述壳体(10)的拐角部(11)上,从而结构简单,接触可靠性高,组装和连接作业容易。
文档编号H01R9/24GK1444785SQ01813563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4日
发明者三好和明, 熊谷纯一郎, 山田寿一, 户水基之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