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765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从太阳电池模块配线起到室外配线连接用的防水连接器。当然,也适用于其它防水连接使用的场合。
背景技术
近年已开发了各种一般住宅用或其它业务用太阳电池系统,太阳电池系统由多个太阳电池模块,由线缆连接构成置于建筑物顶上,这里使用线缆间连接用的防水连接器。
带有防水性的连接器,现有形态如图10所示,线缆12、13的一端接雌端子21、雄端子31被PVC被覆形成雌连接头20、雄连接头30,然后对接而成。雌连接头20的插入孔部20a内插入雄连接头30的插入突出部30a的一面30b,面状接触构成连接器。
图11、图12为防水连接器的一个剖面示意图。防水连接器101由设有雄端子131的雄连接头103及设有能插入雄端子131的雌端子121的雌连接头102对接组成。
雄连接头103由线缆13的导体(绞线)13a上接有雄端子131经外包体132被覆而构成,此雄连接头外包体132从线缆13的绝缘体的端部起到雄端子131的根基部范围紧密结合,外周部包围雄端子131,且向端子头部方向延出,延出部内侧形成能与雌连接头102的头部嵌合凸部123嵌合的嵌合凹部133。
同样雌连接头102由线缆12的导体(绞线)12a上接有雌端子121经外包体122被覆而构成。雌连接头外包体122从线缆12的绝缘端部起到雌端子121的头部范围紧密结合,外周部形成能与雄连接头103嵌合凹部133嵌合的嵌合凸部123。
图12所示,嵌合凸部123与嵌合凹部133形成相互嵌合紧密的多根突条125、138,该突条剖面锯齿状。雌连接头102的嵌合凸部123与雄连接头103的嵌合凹部133嵌合时,雌端子121与雄端子131进行电气性接触,嵌合凸部123的外周面与嵌合凹部133的内周面防水性紧密结合。而且由于突条125、138嵌合紧密,防止了嵌合的雌连接头102拔出。雌端子121与雄端子间的防水性得到确保。
图11及图12所示构造的防水连接器101的雄连接头外包体132采用橡胶系材料成形加工制造,这种成形加工模具对嵌合凹部133的突条138部分是内嵌入式的,因此,模具从雄连接头外包体132取出时,必须利用材料的弹性强制拨出。结果,取出模具后的雄连接头外包体132变形形成有非设计尺寸,造成嵌合凸部123与嵌合凹部133间非十分紧密性接触。
而且为确保十分紧密接触,雌连接头外包体1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132嵌合程度加强性地设定,结果造成相互插入阻力变大。因为雌连接头外包体122与雄连接外包体132间拔脱作业时,各突条125、138由于磨损,突条125、138两者间的间隙产生,此时嵌合凸部123与嵌合凹部133间不能取得十分高的紧密接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连接器,由设有雄端子的雄连接头和设有能插入雄端子的雌端子的雌连接头对接组成;该雄连接头由线缆的导体上接有雄端子经外包体被覆而构成,该雄连接头外包体从线缆的绝缘体端部起到雄端子的根基部范围紧密结合,其外周部包围该雄端子并向端子头部方向延出,延出部内侧形成有嵌合凹部;该雌连接头由线缆的导体上接有雌端子经外包体被覆而构成,该雌连接头外包体从线缆的绝缘端部起到该雌端子的头部范围紧密结合,其外周部形成能与该雄连接头之嵌合凹部嵌合的嵌合凸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凸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若干个突条,且剖面是连续齿状,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能与该突条顶部嵌合的相应的若干个直圆筒部。
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从嵌合凸部的头部侧到根基部,外径逐渐增大,且轴向为圆状;该嵌合凸部整体形成锥形状;该嵌合凹部的各直圆筒部内径从里往外相应逐渐增大。
该嵌合凹部的直圆筒部间设有向内侧突起的若干环状结合部,与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的段部相嵌合。
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还形成有一阶梯部,且里边的直圆筒部比外边的直圆筒部内径略小。
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一向内侧突起的环状结合部,与该嵌合凸部的突条的段部相嵌合。
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顶部外径相同,该嵌合凹部的各直圆筒部的内径也相同,该突条的顶部外径与该直圆筒部的内径也一致,且各直圆筒部间设有向内侧突起的若干环状结合部,与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的段部相嵌合。
该雄连接和雌连接头的外包体的外周面设有凹条部。
该雄连接头和雌连接头的外包体所用树脂为合成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取非强制成型手段,产生有精度的成型状态的同时,极大提高了防水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雌连接头的头部侧面示意图;图2b是图1中雄连接头的头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雌连接头与雄连接头嵌合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雄连接头外包体成型时脱模部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a是图5中雌连接头的头部侧面示意图;图6b是图5中雄连接头的头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雌连接头与雄连接头嵌合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5中雄连接头外包体成型时脱膜部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雌连接头的头部侧面示意图;图9b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雄连接头的头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现有防水连接器之一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11是现有防水连接器之二的剖面组合示意图。
图12a是图11中雌连接头的头部侧面示意图;图12b是图11中雄连接头的头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
如图1所示,防水连接器1a由相互嵌合可能的雌连接头2及雄连接头组成,雌连接头2及雄连接头3分别设有一端线缆12、13。
图例状态的雌连接头2由图上未表示出的雌端子与线缆12接合,外由橡胶系材料被覆而成雌连接头外包体22。该雌连接头外包体22的头部侧由能与雄连接头3的嵌合凹部33嵌合的嵌合凸部23构成。该嵌合凸部23的头部24中有图上未表示出的开口,能让后述雄连接头3的雄端子31插入。
嵌合凸部23的外周面而由防止从雄连接头3的嵌合凹部33拔出的,从头部24端部侧起3个突条25环状构成,轴向剖面是连续锯齿状。对于各突条25,沿外周面嵌合凸部23的根基端侧方向扩出,从最大径部向轴芯方向收缩形成。
对各突条25最大径部为顶部的外径,由突条25呈连续状,且向嵌合凸部23的根基端侧突条25外径逐渐仅稍大一点形成。即图2中,从头部24起,介有段状连续从最右侧的突条25a起逐渐扩大3根突条中间突条25b仅是顶部外径扩大,最左侧位置突条25c同样,仅是顶部外径扩大。突条25的顶部,从轴向断面看,由呈圆形带状形成。
另一方面,雄连接头3由雄端子31经橡胶系材料制的雄连接头外包体32被覆而成,雄连接头外包体32的头部侧,包围雄端子31且向雄端子31头部延出,内侧由能让雌连接外包体22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凹部33形成。
该嵌合凹部33的内周面由能让前记雌连接外包体22的嵌合凸部23上形成的突条25的顶部嵌入的直圆筒状形成。图示例形状中,嵌合凹部33的内周面由3个直圆筒部34a、34b、34c连续形成。且与直圆筒部34a相比,直圆筒部34b仅是内径稍大,更有直圆筒部34c比直圆筒部34b内径稍大。
具体是,直圆筒部34a的内径部与嵌合部23的突条25a的顶部间、直圆筒部34b的内径部与突条25b的顶部间、圆筒34c的内径部与突条25c的顶部间,分别形成较大程度的压迫,这样对于嵌合凸部23与嵌合凹部33间的嵌合状态,直圆筒部34与各突条25顶部全周部进行压迫。
即如图3,嵌合凹部33内嵌入嵌合凸部23的突条25。突条25a顶部与嵌合凹部直圆筒部34a、突条25b顶部与直圆筒部34b、再有突条25c顶部与直圆筒部34c,各顶部被全周向轴芯侧压迫。如此嵌合凸部23与嵌合凹部33通过突条25的顶部紧密结合,雌连接头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间的防水紧密性得到确保。
还有,示例中嵌合凹部33,相同直圆筒部34间的环状结合部36向内侧突起。这结合部36在嵌合凸部23嵌合嵌合凹部33时形成阻挡嵌合凸部23的头部24的段部及各突条25的段部;这样,嵌合凸部23的头部24到所定位置嵌入过程,头部24及各突条25的段部与嵌合凹部33的各结合部36对应接触,产生明确的手感。因此,作业人员,不仅有手感易作业,雌连接头外包体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间有良好嵌合状态的连接。
再者,图1所示,雌连接头外包体22及雄连接头外包体32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条27、37。这凹条27、37分别在各外包体22、32的外周面形成环状凹段式。因此,作业人员在使雌连接头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嵌合时,手指捏住凹条27、37,易抓住外包体22、32不滑脱,易进行嵌合作业。
图4是雄连接头外包体成型时,脱模部分剖面图。斜线部为成型用模具要脱离的部分。
嵌合凹部33有多个直圆筒部34a、34b、34c连续状组成。成型时,除了结合部36,没有嵌入模具,也即非强制性地进行模具脱离。因此雄连接头外包体32成型时,嵌合凹部33各部不产生变形,能按设计尺寸安定地制造;且嵌合凹部33内设有环状结合部36,成型时嵌入模具方式并非过分,脱模时多少产生变形,但雌连接头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间防水紧密性不受损害。
图5至图8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本实施形态的防水连接器1b与图1至图4所示第1实施形态及基本构成大体相同。只是雄连接头外包体的嵌合凹部的内周面构成不同。因此与前记第1实施形态共同部分使有同一符号,说明省略,仅就嵌合凹部详细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防水连接器1b的嵌合凹部33的内周面有阶梯部35及2个直圆筒部34d、34e连续形成,且形成与内侧圆筒34d相比,头部内侧直圆筒部34e的内径略大。
具体是直圆筒部34d的内径形成对嵌合凸部23的突条25a、25b的顶部有较大程度压迫;直圆筒部34e的内径34e形成对嵌合凸部23的突条25c的顶部有较大程度压迫。因而在嵌合凸部23与嵌合凹部33嵌合状态下,形成直圆筒部34对各突条25的顶部分别全周压迫,阶梯部35收容突条25c的锥形面部。
即如图7,嵌合凹部33的直圆筒部中,嵌入嵌合凸部23的突条25a、25b,与嵌合凹部33直圆筒部34d相接触;同时嵌合凸部23的突条25c与嵌合凹部33的直圆筒部34e相接触,分别对全周轴向压迫。这样嵌合凸部23与嵌合凹部33通过突条25的顶部紧密结合,雌连接头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间防水紧密性得到确保。
再者,嵌合凹部33的直圆筒部34d,有环状结合部36设有向内侧的突起。这结合部36在嵌合凸部23嵌入嵌合凹部33时,形成在嵌合凸部23的头部24的段部与突条25a间收纳。而且嵌合凸部23的头部24到所定位置嵌入,头部24的段部与嵌合凹部33的结合部36接触有明确手感,作业者有手感,嵌合作业易进行。雌连接头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间取得良好的嵌合状态。
本实施形态中,嵌合凹部33有阶梯段部35及多个直圆筒部34d、34e连续形成。图8斜线所示为嵌合凹部33成型时模具脱模部分。除结合部36外,无嵌入模具之处,形成非强制性脱模。由此嵌合凹部33的各部无变形,能按设计尺寸安定地制造。嵌合凹部33设有环状结合部36,成型时由于嵌入模具程度并不深入,即使脱模具时多少有变形,对雌连接头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头外包体32间的防水紧密性不受损害。
图9是本发明连接器的第3实施形态。
本实施形态连接器1c与前记第1实施形态及基本构成大致相同,仅是雌连接外包体的嵌合凸部与雄连接外包体的嵌合凹部的径部尺寸不同,与前记第1实施形态共同部使用同一符号,说明简略。仅就雌连接外包体的嵌合凸部及雄连接外包体的嵌合凹部的径部尺寸详细说明。
本实施形态连接器1c中,雌连接头2的嵌合凸部23上设有3个突条25,形成顶部外经分别一致;对应雌连接头2,雄连接头3侧,嵌合凹部33设有多个内径一致的直圆筒部34。即如图9所示,突条25的顶部直径A与直圆筒部34的内径B一致。而且相同直圆筒部34间环状结合部36也设成同一内径。
这样的场合,与前记实施形态相同,除结合部36,直圆筒状形成的嵌合凹部33的内周面与嵌合凸部23的各突条25的顶部全周轴向压迫,确保雌连接外包体22与雄连接外包体32间的防水紧密性。而且嵌合凹部33除了结合部36,成型时无嵌入模具之处,能按设计尺寸安定地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连接器,由设有雄端子的雄连接头和设有能插入雄端子的雌端子的雌连接头对接组成;该雄连接头由线缆的导体上接有雄端子经外包体被覆而构成,该雄连接头外包体从线缆的绝缘体端部起到雄端子的根基部范围紧密结合,其外周部包围该雄端子并向端子头部方向延出,延出部内侧形成有嵌合凹部;该雌连接头由线缆的导体上接有雌端子经外包体被覆而构成,该雌连接头外包体从线缆的绝缘端部起到该雌端子的头部范围紧密结合,其外周部形成能与该雄连接头之嵌合凹部嵌合的嵌合凸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凸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若干个突条,且剖面是连续齿状,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能与该突条顶部嵌合的相应的若干个直圆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从嵌合凸部的头部侧到根基部,外径逐渐增大,且轴向为圆状;该嵌合凸部整体形成锥形状;该嵌合凹部的各直圆筒部内径从里往外相应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凹部的直圆筒部间设有向内侧突起的若干环状结合部,与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的段部相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还形成有一阶梯部,且里边的直圆筒部比外边的直圆筒部内径略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一向内侧突起的环状结合部,与该嵌合凸部的突条的段部相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顶部外径相同,该嵌合凹部的各直圆筒部的内径也相同,该突条的顶部外径与该直圆筒部的内径也一致,且各直圆筒部间设有向内侧突起的若干环状结合部,与该嵌合凸部的各突条的段部相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雄连接和雌连接头的外包体的外周面设有凹条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雄连接头和雌连接头的外包体所用树脂为合成橡胶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防水连接器,由设有雄端子的雄连接头和设有能插入雄端子的雌端子的雌连接头对接组成;该雄连接头由线缆的导体上接有雄端子经外包体被覆而构成,该雄连接头外包体从线缆的绝缘体端部起到雄端子的根基部范围紧密结合,其外周部包围该雄端子并向端子头部方向延出,延出部内侧形成有嵌合凹部;该雌连接头由线缆的导体上接有雌端子经外包体被覆而构成,该雌连接头外包体从线缆的绝缘端部起到该雌端子的头部范围紧密结合,其外周部形成能与该雄连接头之嵌合凹部嵌合的嵌合凸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凸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若干个突条,且剖面是连续齿状,该嵌合凹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能与该突条顶部嵌合的相应的若干个直圆筒部。从而极大提高了其防水性能及耐久性。
文档编号H01R13/52GK2612100SQ03228669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河北俊司 申请人:上海行田电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