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73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操作机构、灭弧室、隔弧板及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两面分别设有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上方设有弧形的导流板,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之间设有辅助散热孔,所述辅助散热孔周围设有凸台,该凸台的内壁为弧形状,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导流板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在于:通过在现有的散热片上开设有上、下散热孔,并且上下散热孔上安装导流板,上、下散热孔和导流板为一次注塑成型,大大增加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小型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小型断路器又称微型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且小型断路器主要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
[0003]现有的断路器在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散热效果较差,发热影响到断路器里的零部件,导致断路器极易老化受损;且现有的断路器中的锁扣杆和内部组件动作不灵敏,动作可靠性比较低,不能及时实现电路的通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断路器里的零部件不易老化受损及操作内部组件动作灵敏动作可靠性较高的小型断路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操作机构、灭弧室、隔弧板及触头机构,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包括由壳体内延伸至壳体的顶部外侧的手柄、锁扣杆、跳扣杆及连接件,所述的锁扣杆固定于壳体内部,手柄的一端与跳扣杆连接,该跳扣杆通过连接件与动触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两面分别设有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上方设有弧形的导流板,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之间设有辅助散热孔,所述辅助散热孔周围设有凸台,该凸台的内壁为弧形状,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导流板的高度。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现有的散热片上开设有上、下散热孔,并且上下散热孔上安装导流板,上、下散热孔和导流板为一次注塑成型,大大增加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辅助散热孔,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且将凸台的高度大于导流板的高度,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且凸台的内壁为弧形状,该弧形状结构可对该处的空气流动形成回流,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扣杆包括前部、衔接部、连接部及后部,该前部呈圆形状,该圆形状为空心,该衔接部上设置有凸块,该凸块为三角形,该凸块与脱扣杆连接,该衔接部上还设置有凹槽,该前部与衔接部之间设置有弯钩,该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该后部呈扁平状结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锁扣杆结构设计,采用单独的凸块用以限制脱扣的运动状态,操作灵活,能及时通断电路,安装、拆卸方便,其中后部呈扁平状结构,便于锁扣杆的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快速插夹,该快速插夹与接线端子连接,且快速插夹嵌设于壳体外壁,所述快速插夹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部,各缓冲部的端部连接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自由端构成可收缩的夹持口,所述的底板与缓冲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上设置快速插夹,能快速的与外部的连线连接,且其中缓冲部为夹持部提供夹持力,且在缓冲部与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有效的保证了缓冲部受力掰开时,该凹槽提供给缓冲部较大的复位力,从而带动夹持部向夹持口收缩,保证了该夹持口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向内夹持力,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锁扣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快速插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一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3、接线端子19、操作机构、灭弧室21、隔弧板22及触头机构,所述的接线端子19设置于壳体13内,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18和静触头20,操作机构包括由壳体13内延伸至壳体的顶部外侧的手柄15、锁扣杆9、跳扣杆16及连接件17,所述的锁扣杆9固定于壳体13内部,手柄15的一端与跳扣杆16连接,该跳扣杆16通过连接件17与动触头18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壳体13上设置有散热孔23,该散热孔23内设置有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所述散热片本体I的两面分别设有上散热孔2和下散热孔3,所述上散热孔2和下散热孔上方设有弧形的导流板4,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之间设有辅助散热孔5,所述辅助散热孔5周围设有凸台6,该凸台的内壁61为弧形状,所述凸台6的高度大于导流板4的高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现有的散热片上开设有上、下散热孔,并且上下散热孔上安装导流板,上、下散热孔和导流板为一次注塑成型,大大增加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辅助散热孔,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且将凸台的高度大于导流板的高度,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且凸台的内壁为弧形状,该弧形状结构可对该处的空气流动形成回流,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002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的锁扣杆9包括前部91、衔接部92、连接部93及后部94,该前部呈圆形状911,该圆形状911为空心,该衔接部92上设置有凸块921,该凸块921为三角形,该衔接部92上还设置有凹槽922,该前部91与衔接部92之间设置有弯钩923,该连接部93上设置有通孔931,该后部94呈扁平状结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锁扣杆结构设计,采用单独的凸块用以限制脱扣的运动状态,操作灵活,能及时通断电路,安装、拆卸方便,其中后部呈扁平状结构,便于锁扣杆的安装,该设计非常合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易于推广。
[002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还包括有快速插夹,还包括有快速插夹12,该快速插夹12与接线端子19连接,且快速插夹12嵌设于壳体13外壁,所述快速插夹12包括底板121,该底板1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部123,各缓冲部123的端部连接有夹持部124,两个夹持部124的自由端构成可收缩的夹持口 125,所述的底板121与缓冲部123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122。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上设置快速插夹,能快速的与外部的连线连接,且其中衔接部为夹持部提供夹持力,且在衔接部与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有效的保证了衔接部受力掰开时,该凹槽提供给衔接部较大的复位力,从而带动夹持部向夹持口收缩,保证了该夹持口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向内夹持力,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操作机构、灭弧室、隔弧板及触头机构,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于壳体内,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包括由壳体内延伸至壳体的顶部外侧的手柄、锁扣杆、跳扣杆及连接件,所述的锁扣杆固定于壳体内部,手柄的一端与跳扣杆连接,该跳扣杆通过连接件与动触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片,该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两面分别设有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上方设有弧形的导流板,所述上散热孔和下散热孔之间设有辅助散热孔,所述辅助散热孔周围设有凸台,该凸台的内壁为弧形状,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导流板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杆包括前部、衔接部、连接部及后部,该前部呈圆形状,该圆形状为空心,该衔接部上设置有凸块,该凸块为三角形,该凸块与脱扣杆连接,该衔接部上还设置有凹槽,该前部与衔接部之间设置有弯钩,该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该后部呈扁平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快速插夹,该快速插夹与接线端子连接,且快速插夹嵌设于壳体外壁,所述快速插夹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部,各缓冲部的端部连接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自由端构成可收缩的夹持口,所述的底板与缓冲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
【文档编号】H01H71-02GK204303701SQ201420723650
【发明者】钱信利, 郑思学 [申请人]乐清市圣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