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包括有动触头(3)、静触头(11)、静导电杆(1)、动导电杆(4)、主屏蔽罩(2)、波纹管屏蔽罩(13)、电磁分闸机构、弹簧合闸系统,电磁分闸机构包括衔铁(5)、静铁芯(14)、分闸线圈(6)、绝缘筒(15)构成,将电磁操作机构安装在绝缘支架(7)上面,衔铁(5)与动导电杆(4)固定,静铁芯(6)固定于绝缘支架(7),通过绝缘支撑筒(17)与下法兰(9)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不存在动密封的问题,省去了波纹管,减小了真空断路器的体积,采用简单的直动连接方式,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每相有自己的独立的操作机构,减轻了机构的负载,有利于触头的开速开断。
【专利说明】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特别是涉及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属于高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网技术发挥,真空断路器作为控制和分配电能的开关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并在中压领域保持着主导地位。
[0003]真空断路器主要作用是触头的分、合动作来接通和断开线路,而分闸、合闸又是通过操作机构来实现的,因此操作机构的性能和质量,对真空断路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0004]我国电力运行和变电站的故障统计中表明,真空断路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机械和绝缘问题,尤其是机械方面故障,主要由于操作机构机械连接结构复杂,零件数多,要求加工精度、制造工艺复杂,成本尚,广品的可靠性不易保证。
[0005]针对现有的真空断路器结构复杂、操作机构连接复杂、灭弧室与操作机构分布占据空间体积较大等导致真空断路器故障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地操作机构与灭弧室紧密配合的真空灭弧室结构。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结构复杂、机械连接零件多、机械故障率较高;以及灭弧室密封性不好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机械传动简单、时间分散性小、初始分断速度大的新型真空灭弧室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包括有动触头3、静触头11、静导电杆1、动导电杆4、主屏蔽罩2、波纹管屏蔽罩13、电磁分闸机构、弹簧合闸系统,电磁分闸机构包括有衔铁5、静铁芯14、分闸线圈6、绝缘筒15,其中电磁操作机构安装在绝缘支架7上面,衔铁5与动导电杆4固定,静铁芯6固定于绝缘支架7,通过绝缘支撑筒17与下法兰9连接在一起。
[0009]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的电磁操作机构设置在灭弧室内,动导电杆4通过软连接导电件8与外界连接。
[0010]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的电磁操作机构的衔铁5固定于动导电杆4上,静铁芯14固定于绝缘支架7上。
[0011]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在断路器合闸时,分闸线圈6失电,由分闸簧16提供反力驱动动导电杆4和动触头3运动至合闸位置。静导电杆I与静触头10电气联接,同理,动导电杆4与动触头3进行电气联接,动导电杆4通过软连接导电件8与引出线导电柱18进行电气联接,通过动触头3、静触头11构成导电回路。
[0012]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在断路器分闸时,分闸线圈6得电,在衔铁5、静铁芯14、气隙中构成磁路,产生吸力驱使衔铁5带动动导电杆4、动触头3向分闸方向运动,到达分闸位置,动触头3和静触头11分离,实现电路分断,同时压缩分闸簧16。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由于没有操作机构,仅仅通过衔铁5与动导电杆4连接,因此运动部分质量很小,初始分断速度大大提高。
[0015]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省去了波纹管,提高了灭弧室整体的寿命。
[0016]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的电磁操作机构放置于灭弧室内,与灭弧室共同存在于真空外壳内,不存在动密封的问题。
[0017]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利用分闸线圈产生的吸力实现分闸,利用分闸簧实现合闸操作,减小了真空断路器的体积。
[0018]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采用简单的直动连接方式,时间分散性小,便于控制,传动机构简单可靠,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0019]所述的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的每相有自己的独立的操作机构,减轻了机构的负载,有利于触头的开速开断。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运动部分只有动触头和动导电杆和衔铁,动作部分等效质量很小,初始分断速度大。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弧室合闸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灭弧室分闸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1、静导电杆;2、主屏蔽罩;3、动触头;4、动导电杆;5、衔铁;6、分闸线圈;7、绝缘支架;8、软连接导电件(用示意图代替);9、下法兰;10、上法兰;11、静触头;12、灭弧室外壳;13、辅助屏蔽罩;14、静铁芯;15、绝缘筒;16、分闸簧;17、绝缘支撑件;18、引出线导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所示,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结构,主要包括动触头3、静触头11、静导电杆1、动导电杆4、主屏蔽罩2、波纹管屏蔽罩13、电磁分闸机构、弹簧合闸系统组成,电磁分闸机构包括衔铁5、静铁芯14、分闸线圈6、绝缘筒15构成。将电磁操作机构安装在绝缘支架7上面,衔铁5与动导电杆4固定,静铁芯6固定于绝缘支架7,通过绝缘支撑筒17与下法兰9连接在一起。
[0025]参照图1,断路器合闸时,分闸线圈6失电,由分闸簧16提供反力驱动动导电杆4和动触头3运动至合闸位置。静导电杆I与静触头10电气联接,同理,动导电杆4与动触头3进行电气联接,动导电杆4通过软连接导电件8与引出线导电柱18进行电气联接,通过动触头3、静触头11构成导电回路。
[0026]参照图2,断路器分闸时,分闸线圈6得电,在衔铁5、静铁芯14、气隙中构成磁路,产生吸力驱使衔铁5带动动导电杆4、动触头3向分闸方向运动,到达分闸位置,动触头3和静触头11分离,实现电路分断,同时压缩分闸簧16。
【权利要求】
1.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触头(3)、静触头(11 )、静导电杆(I)、动导电杆(4)、主屏蔽罩(2)、波纹管屏蔽罩(13)、电磁分闸机构、弹簧合闸系统,电磁分闸机构包括有衔铁(5)、静铁芯(14)、分闸线圈(6)、绝缘筒(15),其中电磁操作机构安装在绝缘支架(7)上面,衔铁(5)与动导电杆(4)固定,静铁芯(6)固定于绝缘支架(7),通过绝缘支撑筒(17 )与下法兰(9 )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电磁操作机构设置在灭弧室内,动导电杆(4 )通过软连接导电件(8 )与外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电磁操作机构的衔铁(5)固定于动导电杆(4)上,静铁芯(14)固定于绝缘支架(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合闸时,分闸线圈(6)失电,由分闸簧(16)提供反力驱动动导电杆(4)和动触头(3)运动至合闸位置;静导电杆(I)与静触头(10)电气联接,同理,动导电杆(4)与动触头(3)进行电气联接,动导电杆(4)通过软连接导电件(8)与引出线导电柱(18)进行电气联接,通过动触头(3)、静触头(11)构成导电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分闸时,分闸线圈(6)得电,在衔铁(5)、静铁芯(14)、气隙中构成磁路,产生吸力驱使衔铁(5)带动动导电杆(4)、动触头(3)向分闸方向运动,到达分闸位置,动触头(3)和静触头(11)分离,实现电路分断,同时压缩分闸簧(16 )。
【文档编号】H01H33-664GK204289246SQ201420741491
【发明者】曹雨晨, 孙宏杰 [申请人]沈阳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