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128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对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手机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电连接器种类繁多,随着手机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发展及其功能的不断加强,与之配合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排列越来越密,为确保电讯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基稳定性,端子的构造、组装及接触方式尤其重要。
现有板对板连接器多是采用一对相互匹配的分别组设在两电路板上的插头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当该两连接器相互组接并形成电性及机械性连接时,相应电路板之间即形成电性导通从而可进行电讯传输。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1999年公告的美国5,975,916号专利。该专利揭示的板对板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为“S”形结构,其包括一个正“U”形部和一个倒“U”形部。其中倒“U”形部用以与绝缘本体固持,而正“U”形部具有一自由接触臂,该自由接触臂与对接插头连接器相电性配合。然,当插头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自由接触臂向正“U”形部另一侧弯折,长期使用容易因过度弯折而得导电端子产生金属疲劳并使弹性力下降,从而影响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另外,该导电端子为具有一个正“U”形部和一个倒“U”形部的“S”形结构组成,制程也较困难。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还可参照1992年公告的美国5,116,247号专利。该专利揭示了另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包括一基部及由该基部向上延伸的弹性接触臂。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时,由于插座端子和插头端子相互接合的空间比较窄,一方面使得连接器接合插入时不好对准,另一方面两连接器导电端子间的配合过于紧密,而令导电端子容易因挤压而发生形变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具有较佳弹性力、对接可靠的板对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沟槽,而导电端子包括一与绝缘本体固定的基部、由基部一端延伸的尾部及由基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上设有一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基部与弹性臂之间还设有一弹性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对接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相对接时,对接端子与导电端子相接触,所述弹性部既可增加导电端子的弹性力,又可分解所述弹性臂的接触压力,而使得导电端子不会因过度挤压或过度弯折而受损,从而可使得连接器之间对接更为可靠,提高了电连接器之间的电气导通性能,也延长了板对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2对接,包括绝缘本体11及组设于该绝缘本体11内的导电端子12。
所述绝缘本体11为一纵长壳体,包括两内侧壁111、上表面112及环形收容槽113,其中环形收容槽113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2的对接部分(未标号)。所述每一内侧壁111上均设有若干与所述环形收容槽113相连通的沟槽115,用以收容导电端子12。所述沟槽115设有一内壁1151,该内壁1151的下部设有一个斜面1152。而所述上表面112前后两侧上设有两凸块117,该凸块117的内侧进一步设有一导引对接连接器2进入环形收容槽113的导引斜面118。另外,所述绝缘本体靠近沟槽115的两侧上对应每一沟槽115贯穿绝缘本体11设置若干卡持孔116。
导电端子12是分成两排插设在该绝缘本体1沟槽115内。每一导电端子12均包括一基部120、由基部120一端延伸用以与电路板(未图示)焊接的尾部121、由基部120中部向上延伸的卡持部122、由基部120另一端向前延伸呈倒“V”形设置的弹性部123及由该弹性部123自由端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的接触臂124。其中,所述接触臂124自由末端还设有一向外凸伸用以与对接连接器2电性接触的接触部125。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组装时,先将导电端子12装设分别对应插入绝缘本体11中,导电端子12的基部120位于绝缘本体1的底部(未标号),且所述卡持部122插持在绝缘本体1的卡持孔116内,而尾部121则延伸出绝缘本体11两侧,又,所述导电端子12的弹性部123及接触臂124收容在绝缘本体1的沟槽115内。其中,位于导电端子12接触臂124上的接触部125延伸出沟槽115并部分位于所述环形收容槽113内。
结合图4所示,使用时,对接连接器2沿着绝缘本体11上的导引斜面118插入到绝缘本体11的环形收容槽113内,其对接端子(未标号)与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5相接触,该接触部125受压向后并带动导电端子12的接触臂124一起向后弯折。此时,所述倒“V”形弹性部123因为受到所述接触臂124后移的力而发生弹性形变。其受力挤压形变后,带动所述接触臂124向后发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可缓解所述接触臂124所受压力。当对接连接器2进一步插入时,所述弹性部123的倒“V”形靠近沟槽115内壁1151的一侧可抵接在绝缘本体11沟槽115的斜面1152上。当对接连接器2拔出后,该倒“V”形弹性部123恢复原形,可将接触臂124及接触部125亦回到原位。
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通过在导电端子12基部120前端(即基部120与弹性臂124之间)设置一弹性部123,使得板对板连接器1在与对接连接器2对接过程中,导电端子12能具有较佳之弹性力。这样设置,一方面使得两连接器对接时,对接更为可靠,且也提高了电性导通性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板对板连接器1在与对接连接器2对接过程中,所述导电端子12的弹性臂124不会因过度弯折或金属疲劳而导致连接器损坏或失效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板对板连接器1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沟槽,而导电端子包括一与绝缘本体固定的基部、由基部一端延伸的尾部及由基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上设有一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基部与弹性臂之间还设有一弹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部为一呈倒“V”形的凸起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沟槽内壁下端设有一用以与所述导电端子弹性部配合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一由基部中端向上延伸而成的卡持部,而绝缘本体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卡持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为由所述弹性臂自由末端向外凸伸而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与沟槽相通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环形收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凸块,所述凸块上分别设有一用以将对接连接器导引入所述环形收容槽的导引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沟槽,导电端子包括一与绝缘本体固定的基部、由基部一端延伸的尾部及由基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上设有一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基部与弹性臂之间还设有一弹性部。通过在所述导电端子上设置一弹性部结构,可增加导电端子的弹性力,也可分解导电端子的接触压力,从而使得导电端子不会因过度挤压或过度弯折而受损,进一步令连接器对接更为可靠,延长了板对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R12/71GK2686125SQ20032011014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1日
发明者陈明庆, 陈坤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