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310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由SDA(SD卡组合SD Card Association)规格的SD(安全保护数码Secure Digital)卡、MMCA(多媒体卡组合Multimedia Card Association)规格的高速多媒体卡(High-SpeedMultimedia Card以下简称为MMC)等存储卡进行插入、而与该存储卡电连接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作为卡型存储装置的存储卡。
由于该存储卡采用闪存存储器作为存储媒体,所以是小型的,数据的读出及写入时几乎不消耗电力,并且,与软盘(FD)及光磁盘(MO)等盘型的存储装置相比,不需要驱动装置。
因此,例如作为数码像机、带照相机的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ce)、笔记本电脑以及携带式音乐播放器等携带型机器用的记录媒体而普及。
然而,存储卡与软盘(FD)及光磁盘(MO)等盘型记录媒体相比,存储容量小且价格高。
但是,由于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存储卡的存储容量,最大的也达到了128MB左右。另外,伴随着使用存储卡的携带型机器的普及,存储卡也大量生产。其结果是,存储卡的价格也在降低。
以上的存储卡,与安装于上述的便携型机器的连接器相连接。作为这样的连接器来说,有能够容易地安装不同厚度的存储卡的构造(例如,参照实用新型注册第3079263号公报)。
即,连接器具备有平板状的平面“凵”字形的基体和覆盖该基体上下面的基板。在基体上形成有多个容纳存储卡的狭槽。这些狭槽具有对应于存储卡的宽度和厚度而相互不同的宽度和高度。另一方面,在基板上,与各存储卡相对应地设置有接触零件。
由此,无论是什么样的存储卡插入连接器,基板的接触零件都能够与存储卡电连接。因此,在一个连接器中,可以容纳形状不同的多种存储卡。
但是,当将存储卡插入至上述连接器时,该存储卡不仅与所对应的零件相接触,也会与其它的接触零件相接触。
例如,上述连接器虽然是能够容纳MMC、智能媒体卡“SmartMedia(注册商标)Card”、存储棒卡(Memory Stick Card)的构造,但插入存储棒卡时,该存储卡的外面会与MMC用的接触零件相接触。
因此,由于反复进行存储棒卡的插拔,所以MMC用的接触零件磨损,有时不能充分地确保MMC用的接触零件的耐久性。
特别是,为了使接触零件的接点确实地与存储卡相连接而实施镀金。因而,由于反复地进行存储棒卡的插拔,会磨损镀金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选择地将厚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插入且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发明人发明了以下这样的新的连接器。
(1)一种连接器,可有选择地将厚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插入,并与该插入的存储卡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插入上述存储卡的卡插入口的近乎箱状的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部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一接触件;和,设置于上述第一接触件和上述卡插入口之间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二接触件,上述第二接触件,向着上述第一接触件延伸,其包括设置于前端的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一接触部;和,与该第一接触部相比设置于基端一侧并且截面呈圆弧状地突出的第二接触部,在将上述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插入上述卡插入口时,上述第二接触部与该厚的存储卡相接触,在将上述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插入上述卡插入口时,上述第一接触部与该薄的存储卡相接触。
就存储卡来说,是将存储片收存于卡型的框架上、在前端排列配置有多个连接端子的存储装置。在该存储卡中,例如包含有SD卡和MMC等。
根据(1)所述的发明,在将存储卡中的厚的一方插入卡插入口时,第二接触件的第二接触部与该厚的存储卡相接触。另一方面,在将存储卡中的薄的一方插入卡插入口时,第一接触部与该薄的存储卡相相接。
因而,由于根据存储卡的厚度而使与存储卡相接触的部分不同,所以能够提高耐久性。
(2)根据(1)中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包括沿着上述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基部;竖立设置于该基部上并对上述存储卡的两侧面导向的一对的导向壁;竖立设置于上述基部上并且上述存储卡的前端所接触的接触壁;和,覆盖该基部的盖,上述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是SD卡,上述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是多媒体卡。
(3)根据(1)或(2)中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接触部的表面是球面。
(4)根据(1)或(2)中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接触件的基端侧,形成有从上述壳体向外部露出的第一接头,在上述第二接触件的基端侧,形成有从上述壳体向外部露出的第二接头。


图1A是插入至本发明的连接器中的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的SD卡的俯视图。
图1B是上述实施方式的SD卡的主视图。
图1C是上述实施方式的SD卡的侧视图。
图2A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的MMC的俯视图。
图2B是上述实施方式的MMC的主视图。
图2C是上述实施方式的MMC的侧视图。
图3A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B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C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D是图3A的A-A剖面图。
图3E是图3A的B-B剖面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未插入存储卡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插入了SD卡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插入了MMC卡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图1A是插入连接器中的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的SD卡5的俯视图。图1B是SD卡5的主视图。图1C是SD卡5的侧视图。
SD卡5是近乎矩形的平板状,具有沿着其前端侧的边缘而排列配置的9极的连接端子51。该SD卡5的尺寸是,宽度W3为24mm,长度L1为32mm,厚度t1为2.1mm。
在SD卡5上,沿着两侧面形成厚度t2为1.4mm的段差5A、5B。而且,在SD卡5的前端侧的一方的角部,为了防止该SD卡5的误操作,形成缺口部5C。
图2A是插入连接器中的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的MMC6的俯视图。图2B是MMC6的主视图。图2C是MMC6的侧视图。
MMC6是近乎矩形的平板状,具有沿着其前端侧的边缘而排列配置的9极的连接端子61和排列配置于这些近接端子61基端侧的4极的连接端子62,MMC6的连接端子61设置在与SD卡5的连接端子51相同的位置上。
MMC6与SD卡5相同,宽度W5为24mm,长度L2为32mm。另外,MMC6的厚度t3与SD卡5的段差5A、5B的厚度t2相同,为1.4mm。
为了防止MMC6的误操作,在该MMC6的前端侧一方的角部形成有缺口部6C。该缺口部6C的形状与SD卡5的缺口部5C相同。
图3A是连接器10的俯视图,图3B是连接器10的主视图,图3C是连接器10的侧视图。图3D是图3A的A-A剖面图。图3E是图3A的B-B剖面图。
就连接器10来说,可以有选择地将厚度不同的2种存储卡5、6插入,并与该插入的存储卡5、6电连接。
连接器10包括形成有插入存储卡5、6的卡插入口12的近乎箱状的壳体13;设置在该壳体13内部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一接触件3;设置在第一接触件3和卡插入口12之间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二接触件4。
图4是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
壳体13是绝缘性的,包括壳体本体1和覆盖该壳体本体1的盖2。
壳体本体1包括沿着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基部11D;竖立设置于该基部11D上并且对存储卡的两侧面进行导向的一对的导向壁11A、11B;和,竖立设置于基部11D上并且存储卡的前端所接触的接触壁11C。由这些基部11D、导向壁11A、11B、接触壁11C所围成的空间是容纳空间11。
在接触壁11C的两端侧,形成有一对的突起1E、1F。在接触壁11C的卡插入口侧,形成有凹部11J、12J、13J。
在导向壁11A、11B的接触壁11C侧,形成有一对的突起1G、1H。在导向壁11A、11B,与SD卡5的段差5A、5B相对应地形成有槽11E、11F。
导向壁11A、11B彼此之间的间隔W2,仅比SD卡5的宽度W3、MMC6的宽度W5稍大。
导向壁11A、11B的槽11E、11F的间隔W1,仅比SD卡5的段差5A、5B间的宽度W4稍大。
为了防止存储卡5、6的误插入,在容纳空间11的一方的角部,形成有与SD卡5的缺口部5C及MMC6的缺口部6C相对应的突起11G。由此,在存储卡的连接端子成为上侧的状态下,即使要将该存储卡插入至容纳空间11中,由于突起11G防碍存储卡的前端,所以不能完全地插入至容纳空间11中。
盖2是将金属板弯折成截面为“凵”字形而形成的,其具有平板状的盖本体21和从该盖本体21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22。在盖本体21的卡插入口一侧,形成有向壳体本体1延伸的一对的第一弹性片2A、2B。另外,在盖本体21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向壳体本体1延伸的一对的第二弹性片2C、2D。
另外,在与盖本体21的卡插入口12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与壳体本体1的突起1E、1F相嵌合的一对的开口2E、2F;和,设置在这些开口2E、2F之间并且与壳体本体1的凹部11J、12J、13J相卡合的弯折片21J、22J、23J。在与侧壁22的卡插入口12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与壳体本体1的一对的突起1G、1H相嵌合的缺口2G、2H。
第一接触件3设置在基部11D的接触壁11C一侧。第一接触件3包括固定于基部11D的固定部32;和,从该固定部32向卡插入口12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的接触件本体31。在第一接触件的固定部32的基端侧形成有从壳体13向外部露出的第一接头3C。
第二接触件4设置在基部11D的卡插入口12一侧。第二接触件4包括固定于基部11D的固定部42;和,向第一接触件3延伸的接触件本体41。在第二接触件的固定部42的基端侧,形成有从壳体13向外部露出的第二接头4C在接触件本体41的前端,设置有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一接触部4A,在与接触件本体41的第一接触部4A相比靠近基端的一侧,设置有呈圆弧状地突出的第二接触部4B。
在第一接触部4A的表面,实施镀金。
下面,参照图5~图7,对将存储卡5、6插入上述的连接器10中的动作加以说明。
从图5所示的状态开始,在将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的SD卡5插入至连接器10的卡插入口12中时,SD卡5的侧面被导向壁11A、11B所导向,与SD卡5的连接端子51在宽度方向上位置吻合。同时,SD卡5的前端侧下面,由第二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B与基端侧相接触。
当SD卡5进一步插入时,该SD卡5推压第二接触件4使其弹性变形,同时,在第二接触件4的表面上向第二接触部4B移动,如图6所示,与第二接触部4B接触。因此,第二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A不会与SD卡5接触,由第二接触部4B而向下方移动。因而,能够防止第一接触部4A与SD卡5相接触。
另一方面,在将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的MMC6插入至连接器10的卡插入口12时,MMC6的侧面被导向壁11A、11B所导向,MMC6的连接端子61在宽度方向上位置吻合。同时,MMC6的前端侧下面,由第二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B与前端侧相接触。
当MMC6进一步插入时,该MMC6推压第二接触件4使其弹性变形,同时,在第二接触件4的表面上向第二接触部4A移动,与第一接触部4A相接触。因此,第二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B总是位于第一接触部4A的下方。因而,能够防止第二接触部4B与MMC6相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将SD卡5插入至连接器10中的情况下,能够仅有第二接触部4B与SD卡5相接触,在将MMC6插入至连接器10中的情况下,能够仅有第一接触部4A与MMC6相接触。
因而,由于能够根据存储卡的厚度,使第二接触件4的第一接触部4A或第二接触部4B与存储卡相接触,所以能够长期地使用第二接触件4。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到达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都包含在本发明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二接触件4的第二接触部4B为圆弧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半球状。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有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将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插入至卡插入口时,第二接触件的第二接触部与该厚的存储卡相接触。另一方面,在将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插入卡插入口时,第一接触部与该薄的存储卡相接触。因而,由于根据存储卡的厚度而使与存储卡相接触的部分不同,所以能够提高持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可有选择地将厚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插入,并与该插入的存储卡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插入所述存储卡的卡插入口的近乎箱状的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部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一接触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卡插入口之间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向着所述第一接触件延伸,其包括设置于前端的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一接触部;和,与该第一接触部相比设置于基端一侧并且截面呈圆弧状地突出的第二接触部,在将所述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插入所述卡插入口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该厚的存储卡相接触,在将所述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插入所述卡插入口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该薄的存储卡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着所述存储卡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基部;竖立设置于该基部上并对所述存储卡的两侧面导向的一对的导向壁;竖立设置于所述基部上并且所述存储卡的前端所接触的接触壁;和,覆盖该基部的盖,所述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是SD卡,所述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是多媒体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接触部的表面是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触件的基端侧,形成有从所述壳体向外部露出的第一接头,在所述第二接触件的基端侧,形成有从所述壳体向外部露出的第二接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可有选择地将厚度不同的两种存储卡插入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形成有插入存储卡的卡插入口的近乎箱状的壳体;设置于该壳体内部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一接触件;设置于第一接触件和卡插入口之间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向着第一接触件延伸,其包括设置于前端的弯曲成圆弧状的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接触部相比设置于基端一侧并且截面呈圆弧状地突出的第二接触部。根据本发明,在将存储卡之中作为厚的一方插入上述卡插入口时,第二接触部与该厚的存储卡相接触,在将存储卡之中作为薄的一方插入上述卡插入口时,第一接触部与该薄的存储卡相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24GK1581588SQ20041007024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鹫埜清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