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16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检索到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专利申请号为03225991.3,名称为一种结构改进之后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该专利结构为矩形结构,包括设有注液排气阀的壳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叠摞构成的芯体,芯体封装在充满电解液壳体内。该结构虽然有利于提高电池组合时的体积利用率,但是,由于矩形结构不能使正、负极片及隔膜形成紧密配合,并且内部产生的热量也无法快速散发出来,造成电池热量在电池内部的累积,影响了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正、负极既能紧密装配,又能保证大容量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很快传导到电池壳体散发出来,减少了电池热量在电池里面的累积,提高了电池的性能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一个圆柱型电池壳体、电池的上盖、底盖、正极、隔膜、负极、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隔膜、负极卷绕在一个铝管上,形成圆柱型芯体置于电池壳体内,所述芯体中间的铝管通过电池底盖与电池壳体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点是所述负极柱与所述底盖连为一体。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点是所述电池芯体外径与所述电池壳体内径尺寸相等。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点是所述电池的上盖、底盖与电池壳体通过焊接封接成一体。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点是所述电池的壳体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正极柱与电池盖通过绝缘密封件绝缘密封连接。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点是所述电池的壳体材料为铝合金材料,所述电池的负极柱与电池盖通过绝缘密封件绝缘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正极、隔膜与负极紧密地缠绕在铝管上,一起放入圆柱型电池壳体内,既保证了电池正、负极的紧密装配,又由于铝管通过电池底盖与电池壳体连为一体,保证了大容量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很快传导到电池壳体散发出来,减少了电池热量在电池里面的累积,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为正极柱,2为绝缘密封件,3为电池上盖,4为电池壳体,5为正极,6为隔膜,7为负极,8为铝管,9为底盖,10为负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采用直径为45mm,壁厚为0.5mm,高度为180mm的不锈钢材料作为电池壳体4,铝管8的直径为8mm,壁厚为1mm,铝管高度为150mm。正极5、隔膜6、负极7缠绕在铝管8上形成电池芯体。电池芯体的外径与电池壳体4的内径相等,将电池芯体插入电池壳体内,采用铆接连接正极5与正极柱1,负极7与负极柱10铆接,同时使电池芯体中间的铝管8与电池底盖9连接。由于电池壳体4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正极柱1与电池上盖3通过绝缘密封件2绝缘密封连接,负极柱10可以与底盖9形成一体。将电池上盖3、电池壳体4、底盖9通过激光焊接或氩弧焊接的方法封接,通过电池盖上的注液孔注入要求数量的电解液,然后进行充放电活化,制备成需要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池芯体中间设计有中空的铝管8,铝管8与电池壳体4相连接,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快传导到电池壳体表面,减少了电池热量在电池里面的累积,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例2电池壳体4直径为60mm,壁厚为1.5mm,高度为300mm,电池壳体4为铝合金材料;铝管8的直径为10mm,壁厚为1mm,铝管高度为240mm。正极5、隔膜6、负极7缠绕在铝管8上形成电池芯体。电池芯体的外径与电池壳体4的内径相等,将电池芯体插入电池壳体4内,使正极5与正极柱1铆接,负极7与负极柱10铆接,同时使电池芯体中间的铝管8与电池底盖9连接。由于电池壳体4采用的是铝合金材料,负极柱10必须与电池底盖9绝缘密封,正极柱1可以与底盖9形成一体。将电池上盖3、电池壳体4、底盖9通过激光焊接或氩弧焊接的方法封接,通过电池盖上的注液孔注入要求数量的电解液,然后进行充放电活化,制备成需要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池芯体中间设计有中空的铝管8,铝管8与电池壳体4相连接,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快传导到电池壳体表面,减少了电池热量在电池里面的累积,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一个圆柱型电池壳体、电池的上盖、底盖、正极、隔膜、负极、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隔膜、负极卷绕在一个铝管上,形成圆柱型芯体置于电池壳体内,所述芯体中间的铝管通过电池底盖与电池壳体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柱与所述底盖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体外径与所述电池壳体内径尺寸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上盖、底盖与电池壳体通过焊接封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壳体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正极柱与电池盖通过绝缘密封件绝缘密封连接。也可以是铝合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壳体材料为铝合金材料,所述电池的负极柱与电池盖通过绝缘密封件绝缘密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一个圆柱型电池壳体、电池的上盖、底盖、正极、隔膜、负极、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隔膜、负极卷绕在一个铝管上,形成圆柱型芯体置于电池壳体内,所述芯体中间的铝管通过电池底盖与电池壳体连为一体。通过采用正极、隔膜与负极紧密地缠绕在铝管上,一起放入圆柱型电池壳体内,既保证了电池正、负极的紧密装配,又由于铝管通过电池底盖与电池壳体连为一体,保证了大容量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很快传导到电池壳体散发出来,减少了电池热量在电池里面的累积,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性能。非常适合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文档编号H01M10/40GK2773919SQ20042005642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
发明者谭玲生, 韩立明, 田爽, 白杨, 刘红军, 王琪, 高岩, 孙毅, 崔振海, 郭杰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