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137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元件,其作用非常单纯,即在电路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由此实现该电路预定的功能。
较为常见的电子连接器大多均包括一塑料壳体,该塑料壳体内部固持若干端子,外部扣持一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在顶壁及底壁或者在两相对侧壁的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彼此平行且具有相同形状、尺寸的若干固定脚,每一固定脚穿过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由此将该电子连接器固定安装于其上。所述若干端子后端皆设有焊接脚,不同端子的焊接脚对应焊接在电路板的不同导接孔内,以与印刷在电路板上的不同电路电性导通,由此传递不同的信号,从而实现该电子连接器预定的功能。
组装时,首先将若干端子固持在塑料壳体内,其次将塑料壳体嵌插、扣持在屏蔽壳体内而完成连接器的组装过程,最后将该连接器屏蔽壳体的固定脚及若干端子的焊接脚焊接在电路板上,即可完成所述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组装。
然而,上述电子连接器的屏蔽壳体大多均设计为相对壁面彼此对称的矩形,此种结构常会导致操作人员在上述组装过程中,因不慎将方向颠倒而出现两种错误的组装情况其一是将塑料壳体方向颠倒的误装在屏蔽壳体内;另一是将屏蔽壳体方向颠倒的误装在外部电路板上。
当上述两种情况的任一种发生时,即会导致端子的焊接脚错误的组装于电路板上,从而出现电流中断或信号传输错误等不正确的使用状态,同时并难以保证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故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电子连接器的具体设计中,急需解决塑料壳体与屏蔽壳体及屏蔽壳体与外部电路板之间错误组装的问题,即需要在该电子连接器上设计一种业界所称的防呆机构,使其具有防呆功能,以解决所述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能够防止塑料壳体与屏蔽壳体及屏蔽壳体与电路板之间的错误组装,从而获得正确的使用状态,同时并可确保产品良率及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一塑料壳体,塑料壳体外部包覆一屏蔽壳体,内部收容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后端皆形成焊接脚。所述塑料壳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顶面在对应第一扣合部两侧位置处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扣合部。所述屏蔽壳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扣合部对应配合的第一配合部,顶面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扣合部对应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此外,屏蔽壳体在第二配合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脚,在第一配合部两侧并对应第二固定脚两侧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塑料壳体呈矩形,其底面后侧在大致中部向下凸伸出一作为第一扣合部的第一扣合块,其顶面后侧向上凸伸出一对作为第二扣合部的第二扣合块,所述屏蔽壳体亦呈矩形,其对应所述第一扣合块及第二扣合块,分别开设有作为第一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屏蔽壳体的底面向后水平延伸出一对第一固定脚,屏蔽壳体的顶面向后水平延伸出一个第二固定脚,该对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呈三角形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屏蔽壳体的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后侧与外界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屏蔽壳体两侧分别开设一卡孔,所述塑料壳体两侧在对应该卡孔位置处分别向外凸伸出一楔形卡块,扣合在对应卡孔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端子的焊接脚及屏蔽壳体的固定脚与一外部电路板之间的焊接而组装于该电路板上,此时,通过第一及第二扣合部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配合部之间的对应配合可防止塑料壳体与屏蔽壳体之间的错误安装,通过第一及第二固定脚的设计可防止屏蔽壳体与外部电路板之间的错误安装,故而,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双重的防呆效果,从而获得正确的使用状态,同时并可确保产品良率及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第一及第二扣合部与第一及第二配合部之间的扣合可避免塑料壳体向前运动而与屏蔽壳体脱离,卡孔与卡块之间的扣合可避免塑料壳体向后运动而与屏蔽壳体脱离,故而,本实用新型并可实现塑料壳体与屏蔽壳体之间的可靠、稳固的组装。而且,第一及第二固定脚的三角形布置并可使屏蔽壳体与电路板可靠、稳固的组装为一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与外部电路板的立体组装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10.塑料壳体,11.第一扣合块,12.第二扣合块,15.卡块,20.屏蔽壳体,21.第一配合孔,22.第二配合孔,23.第一固定脚,24.第二固定脚,25.卡孔,30.端子,32.焊接脚,4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100包括一塑料壳体10,塑料壳体10外部扣合一屏蔽壳体20,内部固持若干端子30,每一端子30后端形成焊接脚32。
为防止塑料壳体10与屏蔽壳体20之间的错误组装,本实施例的塑料壳体10与屏蔽壳体20设计为如下结构塑料壳体10大致呈矩形,底面后侧在大致中部向下凸伸出一作为第一扣合部的第一扣合块11,顶面后侧在大致对应第一扣合块11两侧位置处向上凸伸出一对作为第二扣合部的第二扣合块12;屏蔽壳体20亦大致呈矩形,对应所述第一扣合块11及第二扣合块12,分别开设有作为第一配合部的第一配合孔21及作为第二配合部的第二配合孔22。
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100在组装时,首先将若干端子30组装、固持在塑料壳体10内,每一端子30的焊接脚32彼此平行并向后伸出塑料壳体10。而后,将塑料壳体10置入屏蔽壳体20内,并使塑料壳体10的顶面紧贴屏蔽壳体20的顶面,塑料壳体10的第一及第二扣合块11、12分别与屏蔽壳体20的第一及第二配合孔21、22对应。此时,向前推动塑料壳体10以使第一及第二扣合块11、12分别对应嵌入第一及第二配合孔21、22内,由此即可完成塑料壳体10与屏蔽壳体20之间的正确安装。
在上述组装过程中,若操作人员误将塑料壳体10颠倒方向,使其底面朝上並紧贴屏蔽壳体20的顶面进行安装,则因屏蔽壳体20在对应塑料壳体10的第一及第二扣合块11、12位置处为实心壳体,无法供第一及第二扣合块11、12嵌入,而使塑料壳体10无法组装在屏蔽壳体20内,由此实现塑料壳体10与屏蔽壳体20之间的防呆效果。
请再结合参阅图3,为防止屏蔽壳体20与一外部电路板40之间的错误组装,本实施例的屏蔽壳体20进一步具有如下结构屏蔽壳体20的顶面在所述两个第二配合孔22之间向后水平延伸出第二固定脚24,屏蔽壳体20的底面在所述第一配合孔21两侧并对应第二固定脚24两侧位置处分别向后水平延伸出一第一固定脚23,该对第一固定脚23与第二固定脚24呈三角形布置。
当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100与电路板40组装时,所述屏蔽壳体20的第一及第二固定脚23、24分别垂直向后穿过并焊接在竖直布置的电路板40上,由此实现屏蔽壳体20与电路板40之间的正确组装,且通过第一及第二固定脚23、24的三角形布置而使二者可靠、稳固的组装为一体。所述若干端子30的焊接脚32穿过并焊接在电路板40上,以与电路板上印刷的特定电路电性导通,由此使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100处于正确的使用状态。
在上述组装过程中,若操作人员误将本实用新型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100拿反,即将屏蔽壳体20的底面翻转为顶面而进行组装,此时因电路板40的上端在对应两第一固定脚23处为实心体,其下端在对应第二固定脚24处亦为实心体,第一及第二固定脚23、24均无法插入电路板40的对应位置,故而,可实现屏蔽壳体20与电路板40之间的防呆效果。
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实现塑料壳体10与屏蔽壳体20之间稳固的扣合、组装,本实用新型即可单独设计扣合机构,亦可在上述防呆机构的基础上设计扣合机构。基于制造成本、加工难易程度及电磁屏蔽效果等因素的考虑,本实施例采用后一种设计,具体结构如下在屏蔽壳体20两侧分别开设一卡孔25,在塑料壳体10两侧对应该卡孔25处分别向外凸伸出一楔形卡块15,扣合在对应卡孔25内,所述屏蔽壳体20的第一及第二配合孔21、22后侧与外界连通,塑料壳体10的第一及第二扣合块11、12分别对应嵌入第一及第二配合孔21、22内。
在上述设计中,通过卡块15的楔形设计而使塑料壳体10可向前推入并扣持在屏蔽壳体20内,但并不会向后从屏蔽壳体20内退出,通过第一及第二配合孔21、22后侧与外界连通的设计而使塑料壳体10向前滑动至卡块15扣合在卡孔25后即不再向前滑动,故而,可实现塑料壳体10与屏蔽壳体20之间稳固的扣合、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揭露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在具体设计时,亦可采用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其它等效技术手段,例如,将塑料壳体10上作为第一及第二扣合部的第一及第二扣合块11、12变更设计为凹槽,将屏蔽壳体20上作为第一及第二配合部的第一及第二配合孔21、22变更设计为与该凹槽配合的弹片;将塑料壳体10的卡块15变更设计为凹槽,将屏蔽壳体20的卡孔25变更设计为与该凹槽配合的弹片。诸如此类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仍应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一塑料壳体,塑料壳体内部收容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后端形成焊接脚,外部包覆一屏蔽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塑料壳体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顶面在对应第一扣合部两侧位置处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扣合部;所述屏蔽壳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扣合部对应配合的第一配合部,顶面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扣合部对应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且屏蔽壳体在第二配合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脚,在第一配合部两侧并对应第二固定脚两侧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塑料壳体呈矩形,其底面后侧在大致中部向下凸伸出一作为第一扣合部的第一扣合块,顶面后侧向上凸伸出一对作为第二扣合部的第二扣合块,所述屏蔽壳体亦呈矩形,其对应所述第一扣合块及第二扣合块,分别开设有作为第一配合部的第一配合孔及作为第二配合部的第二配合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屏蔽壳体的底面向后水平延伸出一对第一固定脚,顶面向后水平延伸出一个第二固定脚,该对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呈三角形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屏蔽壳体的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后侧与外界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屏蔽壳体两侧分别开设一卡孔,该塑料壳体两侧在对应所述卡孔位置处分别向外凸伸出一楔形卡块,扣合在对应卡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屏蔽壳体的底面向后水平延伸出一对第一固定脚,顶面向后水平延伸出一个第二固定脚,该对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呈三角形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屏蔽壳体两侧分别开设一卡孔,该塑料壳体两侧在对应所述卡孔位置处分别向外凸伸出一楔形卡块,扣合在对应卡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呆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塑料壳体及包覆在塑料壳体外部的屏蔽壳体。所述塑料壳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顶面在对应第一扣合部两侧位置处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扣合部。所述屏蔽壳体对应该第一及第二扣合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及至少两个第二配合部,分别与第一及第二扣合部对应配合,由此防止塑料壳体与屏蔽壳体之间的错误组装。所述屏蔽壳体在第二配合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脚,在第一配合部两侧并对应第二固定脚两侧位置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脚,由此使固定脚正确焊接于一外部电路板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获得双重的防呆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642GK2738424SQ20042009382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4日
发明者赖明骏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