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58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有关于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使介面卡的拔取更为省力、快速及方便的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科技的进步、普遍及计算机本身的方便性,故而使其有渐渐的成一个家家必备家电用品的驱势,而且由于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的工作趋于复杂及多样化,因此为使得得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因应个人的需求,于是便将计算机的主机板设计成可依使用者的需要而安插各种不同功能介面卡的结构,以处理各种不同的功效及供各种计算机外设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扫描机等)连接。
一般习用的介面卡(4),如图6所示,其结构主要是包括有一插设部(40)及一固定片(41),该插设部(40)主要用以供插设于主机板上(5)的扩充槽座(50)的插槽(51)中,而该固定片(41)是贴靠于计算机机壳(6)的固定座(60)一侧面上,且其一端设有一凸片(42)供插置于固定座(60)上的嵌套(61)中,而另一端则垂直弯折有一折片(43)供贴靠于固定座(60)一侧的侧壁(62)上,且于该折片(43)上设有一槽孔(44)可供一螺丝(45)穿设而螺锁于侧壁(62)上的螺孔(63)中,以供将该固定片(41)固定于该固定座(60)上。
然而,由于一般介面卡(4)的插设部(40)插设于扩充槽座(50)的插槽(51)中时,为防止其接触不良或轻易脱落,所以该插槽(51)中的端子是皆会对该插设部(40)具有一相当紧密的力道,因此当将螺丝(45)旋开后而欲将该介面卡(4)由扩充槽座(50)中拔出时,则便会因该夹设的力道及该介面卡(4)上无良好的施力处,而造成拔取不易的问题,而且也会造成一般使用者于拔取该介面卡(4)时,常会发生因施力不当,而造成介面卡(4)、介面卡(4)上的电子零件或计算机壳体(6)内其它组件的损伤,甚至会导致使用者受伤的情形。
缘是,本创作人即针对上述习用计算机介面卡之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之道,经长期的努力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介面卡的拔取更为省力、快速及方便的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
具体而言,本创作所述的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主要是用以供轻易的将介面卡由计算机机壳及主机板上拆出的结构,其中该主机板,是具有复数个扩充槽座;该计算机机壳,是具有一固定座,且于固定座一侧具有一侧壁;该介面卡,是包括一插设部,是供插设于扩充槽座中;一侧边,是设有一枢孔可供插销穿设在其中;
一上盖,是设有一上盖孔可供一插销穿设于侧边枢孔中,其上盖以可摆动的方式枢设于该侧边上,且该上盖具有一顶抵部及一施力部,该顶抵部是延伸至侧壁上方,而该施力部则是延伸至侧边外侧,以供方便施力而使该顶抵部能摆动一角度。
如此,便可藉由对该上盖的施力部施力,以使该顶抵部可顶推该固定座的侧壁,而使该介面卡产生一反作用力而被由扩充槽中拔出,以使得该介面卡的拔取因此具有较为省力、快速及方便的效益。


图1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习用介面卡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号说明(1)主机板 (10)扩充槽座(11)插槽 (2)计算机机壳(20)固定座(21)固定面(22)侧壁 (23)穿孔(24)嵌套 (25)螺孔(3)介面卡 (30)插设部(31)侧边 (310)凸片(311)枢孔 (313)螺丝(32)上盖 (320)顶抵部(321)施力部 (322)槽孔(323)上盖孔 (324)插销(4)介面卡 (40)插设部(41)固定片(42)凸片(43)折片 (44)槽孔(45)螺丝 (5)主机板(50)扩充槽座 (51)插槽(6)计算机机壳 (60)固定座(61)嵌套 (62)侧壁(63)螺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所示,是为本创作所述的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其主要是用以供轻易的将介面卡(3)由计算机机壳(2)及主机板(1)上拆下的结构改良,其中该主机板(1),是其上具有复数个扩充槽座(10),且该扩充槽座(10)上是设有插槽(11)供介面卡(3)插设;
该计算机机壳(2),是一侧凸设有一固定座(20),该固定座(20)是具有一固定面(21)及一垂直设于该固定面(21)一侧边的侧壁(22),该固定面(21)上对应扩充槽座处(10)是设有穿孔(23)可供介面卡(3)上的连接器穿设凸露,另于该穿孔(23)相对于侧壁(22)一端的外侧的固定面(21)上则是又设有一贯通的嵌套(24),而该侧壁(22)上对应该穿孔(23)处是设有螺孔(25);该介面卡(3),是包括一插设部(30),是供插设于扩充槽座(10)的插槽(11)中;一侧边(31),是贴靠于该固定座(20)的固定面(21)上,且一端设有一凸片(310)供插置于嵌套(24)中,而另一端则有一枢孔(311)可供插销(324)穿设其中。
一上盖(32),有一上盖孔(323)可供插销(324)穿设于侧边(31)枢孔(311)中,其上盖(32)可以枢孔(311)为轴心摆动一角度,且该上盖(32)具有一顶抵部(320)及一设于上盖(32)另一侧的施力部(321),该顶抵部(320)是延伸至侧壁(22)上方,而该施力部(321)则是延伸于上盖(32)的外侧以供方便施力,以使该顶抵部(320)可以枢孔(311)为轴心摆动一角度。
请参阅图4、5所示,当将螺丝(313)由螺孔(25)中旋出后,便可藉由将该上盖(32)的施力部(321)向上扳动时,以使顶抵部(320)向下摆动顶推侧壁(22)而对该介面卡(3)产生一向上的反作用力,如此便可利用该反作用力轻易且快速的将该介面卡(3)的插设部(30)由扩充槽座(10)的插槽(11)中拔出,进而使该介面卡(3)的拔取因此具有省力、快速及方便的功效。
综上所述,由于本创作具有细心的设计,故具有上述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相同的产品或发表,故已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主要是用以供轻易的将介面卡由计算机机壳及主机板上拆出的结构,其特征是该主机板,是具有复数个扩充槽座;该计算机机壳,是具有一固定座,且于固定座一侧具有一侧壁;该介面卡,是包括一插设部,是供插设于扩充槽座中;一侧边,是设有一枢孔可供插销穿设在其中;一上盖,是设有一上盖孔可供一插销穿设于侧边枢孔中,其上盖以可摆动的方式枢设于该侧边上,且该上盖具有一顶抵部及一施力部,该顶抵部是延伸至侧壁上方,而该施力部则是延伸至侧边外侧,以供方便施力而使该顶抵部能摆动一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其特征是该计算机机壳的固定座是具有一固定面可供介面卡的侧边固设,而该固定面上对应扩充槽座处是设有穿孔可供介面卡上的连接器穿设凸露,另于该穿孔一端外侧的固定面上又设有一贯通的嵌套,而该介面卡的侧边一端是设有一凸片可供插置于该嵌套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其特征是该侧壁上对应于扩充槽座的位置是设有螺孔,而该介面卡的枢孔是可供一插销穿设其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其特征是该介面卡设有一上盖孔,可供插销穿设于上盖孔和枢孔中,使上盖则可以枢孔为轴心摆动一角度。
专利摘要本创作是关于一种介面卡之易拔结构改良,主要供轻易的将介面卡由计算机机壳及主机板上拆出之结构,其中该主机板具有复数个扩充槽座,该计算机机壳系具有一个固定座,且于固定座一侧具有一侧壁,该介面卡系包括一插设部、一侧边、一上盖及一插销,该插设部系供插设于扩充槽座,而该侧边设有一枢孔可供插销穿设在其中,而侧边上有一上盖,设有一个上盖孔可供一个插销穿设于侧边枢孔之中,其上盖以可摆动的方式枢设于该侧边上,且该上盖具有一顶抵部及一施力部,该顶抵部系延伸至侧壁上方,而该施力部则供方便施力以使该顶抵部摆动一角度;如此,便可藉由该上盖对顶推该固定座之侧壁,以使该介面卡产生一反作用力而由扩充槽中拔出,进而使介面卡之拔取具有较为省力、快速及方便之效益者。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741228SQ20042011894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1日
发明者江明煌 申请人:史秋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