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290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具体讲,是一种将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与普通电线的芯线通过连接端子简易且牢固地连接起来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汽车上安装的收音机用车载天线装置由连接在天线一侧的AV线、AVSS线等普通电线与连接在收音机一侧的同轴电缆相连接而构成。众所周知,如图6(A)所示的连接构造是以前连接同轴电缆与普通电线这样的异种电线的连接构造。
此连接构造具有用于连接同轴电缆1和普通电线2的端部的由树脂构成、带可以开闭的盖部3a的连接箱3。对于同轴电缆1,剥去端部的电线皮1a,并把外露的编组线1b剥开、拧合在一起,再剥去绝缘层1c,使内导体1d露出。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电线2,剥去端部的绝缘外皮2a,露出芯线2b。然后,把同轴电缆1的端部和普通电线的端部从连接箱3的相对的端面分别导入内部,使其保持在狭缝板3b上,把内导体1d和普通电线2b重叠放在一起,用软焊料连接起来。另外,编组线1b焊接在连接箱3的底部,从而与用来安装连接箱3的接地板3c连接。如此组装后,盖上连接箱3的盖部3a,就构成了覆盖连接部分的构造。
在这样用连接箱3来连接同轴电缆1和普通电线2的构造中,连接部分被连接箱3覆盖,并且同轴电缆1和普通电线2被狭缝板3b保持,所以能够充分确保紧固力等的强度。但是,因使用连接箱3,连接部分过大,安装位置受限制,并且需要复杂的连接作业,因而存在组装工数多、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为进行这种异种电线间的连接,也可以考虑采用专利文件1中所述的使用了电线间连接用的压接端子的简易的构造。在这种构造中,使用了压接端子6,压接端子6在两端具有连接一方电线4的芯线4a的第1压接部6a和连接另一方电线5的芯线5a的第2压接部6b。并且,在用压接端子6把各芯线4a,5a压接完毕后,用热缩管7将连接部分罩起来。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57903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使用上述压接端子6的连接构造中,由于仅是依靠个别压接的芯线4a,5a的压接保持力和包覆在连接部分上的热缩管7的收缩力来使两电线4,5保持连接的,所以存在连接部分的抗拉强度不足、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构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普通电线与同轴电缆这样的异种电线的连接时,采用简易构造、并且能提高连接部分强度的连接构造。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剥离电线皮和外导体而露出了内导体和外装于该内导体上的绝缘层的同轴电缆的末端部;剥离绝缘外皮而露出了芯线的普通电线的末端部;具有用于将上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和普通电线的芯线重叠压接的第1筒部和用于压接上述同轴电缆的绝缘层的第2筒部的连接端子;以及包覆上述同轴电缆与普通电线的连接区域的热缩管,用上述连接端子的第1筒部压接上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和普通电线的芯线,并且用第2筒部压接上述同轴电缆的绝缘层后,在包含上述同轴电缆的电线皮、连接端子和普通电线的绝缘外皮在内的连接区域上包覆上述热缩管,使其加热贴紧。
依靠上述构成,由于普通电线的芯线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通过连接端子的第1筒部而重叠,同时被压接,因此,压接部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并且压接工数也一次即可,可以减少作业工数。并且,同轴电缆的绝缘层被第2筒部压接,因而可以提高抗拉强度。另外,从普通电线的绝缘外皮到同轴电缆的外皮,整个连接区域都被热缩管包覆着,因此,既可以切实保护压接部,同时又能够防止水进入压接部。
并且,上述连接端子的第1筒部、被该第1筒部压接的同轴电缆内导体和普通电线的芯线也可以带有软焊料。
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压接部处的芯线和内导体的连接可靠性及抗拉强度。
另外,也可以在包含上述同轴电缆的电线皮、连接端子和普通电线的绝缘外皮在内的连接区域上,沿轴线方向安装加强棒。
依靠此种构成,即使对压接部位施加弯曲方向的外力,由于加强棒可以抵抗该外力,所以也能够防止压接部位变形等问题。
发明的效果如上述说明中所明确的那样,依靠本发明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可以提高普通电线的芯线与同轴电缆内导体的连接可靠性及抗拉强度,同时,由于构造简单,可以减少组装工数,而且连接区域被热缩管包覆,因而确保了防水性,且连接部分不大,所以在狭窄的安装空间里也可以轻松地对应。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各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表示同轴电缆与普通电线的连接工序,(A)是把芯线和内导体及绝缘层用连接端子压接的状态的主视图,(B)是压接后的第1筒部的剖视图,(C)是压接后的第2筒部的剖视图;(D)是对第1筒部实施了上软焊料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A)是在连接部上罩上热缩管的状态的主视图,(B)是对热缩管进行加热处理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6(A)、(B)是表示现有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由以下部分构成连接于车载收音机侧的同轴电缆11;连接于车辆用天线侧的普通电线12;把这些同轴电缆11和普通电线12通电连接起来的连接端子13;包覆含连接部分14在内的区域的热缩管15。
同轴电缆11为,如图2所示,在导电材料构成的内导体11a的外侧设有硬质的绝缘层11b,同时,在该绝缘层11b的外周设有通过编入导电性金属丝而形成的屏蔽层11c,再用由柔软的绝缘材料构成的电线皮11d把该屏蔽层11c的外周包覆起来的构造。并且,该同轴电缆11的末端部被处理为以下状态电线皮11d及屏蔽层11c被剥离、露出所需长度的绝缘层11b,进而,绝缘层11b的前端部被剥离,内导体11a露出。
另一方面,普通电线12由AV线、AVSS线等汽车用低压电线构成,它是一种把导电材料构成的多个芯线12a的外周用绝缘外皮12b包覆起来的构造,整体的外径尺寸比同轴电缆11的径小。
另外,连接端子13是把金属板冲切、弯曲加工成断面U字形而成的。在该连接端子13的一端,形成了一对可以将同轴电缆11的内导体11a和普通电线12的芯线12a重叠压接在一起的第1筒部13a,而在另一端,形成了一对可以压接同轴电缆11的绝缘层11b的第2筒部13b。
热缩管15在常温下具有内径被设定为可以插通同轴电缆11、普通电线12及连接端子13的贯通路15a,在组装状态下,由包覆含同轴电缆11的电线皮11d、连接端子13以及普通电线12的绝缘外皮12b在内的连接区域所需的足够长度尺寸的筒状体构成。而且,热缩管15的贯通路15a的内表面事先涂有粘结剂,加热收缩时就会粘着在外装部件上。
下面,介绍一下用连接端子13把同轴电缆11和普通电线12连接起来的工序。首先,如图2所示,把末端处理过的同轴电缆11的内导体11a配置在连接端子13的第1筒部13a内,同时,把绝缘层11b配置在第2筒部13b内。接下来,如图3(A)所示,把普通电线12的芯线12a与内导体11a重叠,配置在第1筒部13a内。之后,如图3(B)所示,用压接工具(未图示)压接第1筒部13a,把内导体11a及芯线12a包起来,并且同样地,如图3(C)所示,用第2筒部13b压接绝缘层11b。
上述压接工序完成后,如图3(D)所示,对第1筒部13a、靠该第1筒部13a压接的内导体11a以及芯线12a的压接部进行软焊料焊接,形成熔为一体的软焊料部16。
接着,如图4(A)所示,把事先插在同轴电缆11或普通电线12上的热缩管15配置为能以连接部分14为中心,由两端部把同轴电缆11的电线皮11d及普通电线12的绝缘外皮12b包覆起来的状态。并且,通过加热设备(未图示)把热缩管15加热到规定温度,使得如图4(B)所示,热缩管15收缩,紧贴在电线皮11d、连接端子13及绝缘外皮12b的外面,通过贯通路15a内面的粘结剂而安装得更加牢固。
按上述方法连接的同轴电缆11和普通电线12在内导体11a和芯线12a重叠的状态下,被共同的第1筒部13a压接,同时被熔融的软焊料部16焊接在第1筒部13a上,所以通电连接可靠性得以提高,且抗拉强度也得到提高。并且,同轴电缆11用于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绝缘层11b被第2筒部13b压接,所以能进一步提高其抗拉强度。另外,连接部分14从电线皮11d到绝缘外皮12b整个被热缩管15保护着,因而能够防止连接部分14因外力而变形或水浸入内部。
图5表示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在按上述连接工序形成的连接部分14上,沿着含同轴电缆11的电线皮11d、连接端子13及绝缘外皮12b在内的连接区域,把合成树脂材料制的棒状部件所构成的加强棒17轴线方向安装。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同一符号,在此略去说明。加强棒1 7通过热缩管25在沿着连接区域的各部件的外面,依靠热缩管25的加热收缩作用来安装。因此,热缩管25在常温状态下贯通路25a的内径被设定为能够外装含加强棒17在内的部分所需的足够尺寸。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沿着同轴电缆11和普通电线12的连接区域配置了加强棒17,因而即使有弯曲方向的外力作用于连接部分14上,由于被加强棒17强化,所以也能够防止连接部分14变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就车辆用天线和收音机之间的同轴电缆和普通电线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进行了说明,不过,在其它部位在进行同轴电缆和普通电线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时同样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例的是用热缩管把加强棒同时安装在连接区域外周的例子,也可以把加强棒配置在热缩管的外周,用胶带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离电线皮和外导体而露出了内导体和外装于该内导体上的绝缘层的同轴电缆的末端部;剥离绝缘外皮而露出了芯线的普通电线的末端部;具有用于将上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和普通电线的芯线重叠压接的第1筒部和用于压接上述同轴电缆的绝缘层的第2筒部的连接端子;以及包覆上述同轴电缆与普通电线的连接区域的热缩管,用上述连接端子的第1筒部压接上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和普通电线的芯线,并且用第2筒部压接上述同轴电缆的绝缘层后,在包含上述同轴电缆的电线皮、连接端子和普通电线的绝缘外皮在内的连接区域上包覆上述热缩管,使其加热贴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端子的第1筒部和用该第1筒部压接的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和普通电线的芯线带有软焊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包含同轴电缆的电线皮、连接端子和普通电线的绝缘外皮在内的连接区域上,沿轴线方向安装了加强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普通电线和同轴电缆这样的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它采用简易的构造并能提高连接部分的强度。把同轴电缆(11)的内导体(11a)和普通电线(12)的芯线(12a)用连接端子(13)的第1筒部(13a)压接,并且用第2筒部(13b)压接同轴电缆(11)的绝缘层(11b)。之后,在包含同轴电缆(11)的电线皮(11d)、连接端子(13)和普通电线(12)的绝缘外皮(12b)在内的连接区域上包覆热缩管(15),用热缩管(15)对连接部分进行加热贴紧处理。
文档编号H01R4/22GK1725559SQ20051008495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3日
发明者渡濑晴夫, 泷本义一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