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575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和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等的扁平柔性电缆连接的连接器。本说明书把扁平柔性电缆统称为FPC,本发明特别涉及在插拔FPC时几乎不需要力的所谓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插入力)型FPC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电子设备,例如以DVC(Digital Video Camera数字式电视摄像机)、DSC(Digital Still Camera数码照相机)、移动电话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为代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为了连接安装在这些设备上的电子部件模块和印刷基板,使用扁平柔性电缆即FPC。
被安装在印刷基板表面上的FPC用连接器(即所谓的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具有形成有插入FPC的插入部的绝缘性壳体;在该壳体上以规定间距横向并列安装的多个触头。并且,为了使FPC和这些触头接触,例如在插入部设有可开闭的覆盖壳。
被安装在印刷基板表面上的FPC用连接器为了提高安装密度,要求降低安装高度(扁平化),排列在该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上的触头也在推进多针化、小间距化。
作为这种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已经发明了一种FPC用连接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其由相互平行地排列触头的第1触头组和第2触头组构成,所述多个触头具有与FPC接触的接触脚和对应该接触脚的稳定脚(水平脚)。
专利文献1的FPC用连接器在开闭的致动器(以下称为覆盖壳)上设有与第1触头组的稳定脚接合的凸轮部;与第2触头组的稳定脚接合的被按压部。
并且,形成于该覆盖壳的开闭轴周围的凸轮部,在开闭轴从该覆盖壳的闭合状态转动到打开状态时,第1触头组的稳定脚弹性变形以扩大与对应的接触脚的间隔。
另一方面,这样形成的被按压部,在开闭轴从该覆盖壳闭合的状态转动到打开状态时,从而使第2触头组的稳定脚接受力,该力是与第1触头组的稳定脚施加给覆盖壳的力相反方向的力。
专利文献1的FPC用连接器在使覆盖壳转动并打开FPC的插入部时,第1触头组的稳定脚弹性变形,扩大设在该稳定脚的FPC按压部和接触部的间隔。于是,可以在不损害ZIF作用的情况下,防止或抑制覆盖壳的变形。
并且,专利文献1的FPC用连接器在闭合覆盖壳的状态下,不会通过第1触头组和第2触头组施加使覆盖壳产生破坏变形的力。
并且,作为这种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已经发明了一种FPC用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其具有绝缘性壳体、安装在该壳体的多个触头、和被设置成可以翻盖的覆盖壳。
专利文献2的FPC用连接器的触头具有在FPC的插入部延伸的触头梁以及支撑梁,在该支撑梁的前端侧下缘形成切口部,构成覆盖壳的支撑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FPC用连接器中,覆盖壳对应各个触头的支撑部形成有贯通孔,使该贯通孔的孔缘部形成为剖面大致为圆形的轴部,并接合在支撑部上。并且,在相邻的轴部之间设有加压用突起部,利用该加压用突起部朝向触头的接点按压FPC。
在这种专利文献2的FPC用连接器中,覆盖壳在壳体上的安装容易进行,而且形成为在装配时不会损伤触头的接点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2953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151660号公报图14是专利文献1的FPC用连接器7的剖面图。并且,本申请的图14对应于专利文献1的图3。在图14中,壳体70具有用于插入FPC1的插入部70A,第1触头71的第1接触脚71A从插入部70A侧被压入壳体70。另外,第1接触脚71A的一方端部从壳体70延伸并形成焊接在印刷基板9上的引线部。
如图14所示,第1接触脚71A的另一方端部反转并分支成U字状,形成在插入部70A侧延伸的第1稳定脚71B。并且,第1稳定脚71B的前端部接合在凸轮部73A上,该凸轮部73A形成于覆盖壳73的开闭轴周围。
图15是专利文献1的FPC用连接器7的剖面图。并且,本申请的图15对应于专利文献1的图4。在图15中,第2触头72的第2接触脚72A和第2稳定脚72B相对峙,第2接触脚72A和第2稳定脚72B的各自一方端部连接,从而形成分叉结构。
如图15所示,第2稳定脚72B从插入部70A的相反侧被压入壳体70。并且,第2稳定脚72B的另一方端部成为从壳体70延伸的自由端,该自由端与形成于覆盖壳73的开闭轴周围的被按压部73B接合。另外,第2接触脚72A的一方端部从壳体70延伸,并形成焊接在印刷基板9(参照图14)上的引线部。
排列在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上的触头推进了多针化、小间距化,因此图14或图15所示的触头71和72形成为板厚较薄的板簧。另外,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推进扁平化和小间距化,例如,使图15所示的保持第2稳定脚72B的固定端的壳体70的极间壁(梳齿状的极间壁)C较薄。
在图14中,在打开覆盖壳73时,形成于覆盖壳73的开闭轴周围的偏心凸轮的凸轮部73A旋转,第1稳定脚71B的前端部在上方产生位移。即,如图14所示,通过凸轮部73A的旋转,向上的力R作用于覆盖壳73的开闭轴。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使第1稳定脚71B的前端部复位的反作用力S作用于覆盖壳73的开闭轴。并且,如图15所示,该反作用力S作用时,与覆盖壳73的开闭轴为一体的被按压部73B施力,从而使第2稳定脚72B的前端部向下。
即,通过打开覆盖壳73,以焊接在印刷基板9(参照图14)上的引线部(成为第2接触脚72A的端部的引线部)为支点,第2稳定脚72B在逆时针方向产生弯曲力矩。
如前面所述,保持第2稳定脚72B的固定端的壳体70的壁C较薄,所以被压入了第2触头72的壁C产生将要纵弯曲的应力,存在容易损坏的问题。
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在进一步推进扁平化时,作为偏心凸轮的凸轮部73A的剖面面积变小。此外,在寻求触头的多针化时,将凸轮部73A接合在轴向的开闭轴形成为所谓的长尺寸部件。
并且,在打开覆盖壳73的过程中,担心前述的细长开闭轴的中央部因多个第1稳定脚71B的反作用力S而挠曲。由于担心所述开闭轴的轴向中央部挠曲,使得均布载荷作用于所谓的两端支撑梁。由于所述开闭轴的中央部挠曲,可推测难以打开覆盖壳73。
在与FPC连接的触头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ZIF型FPC用连接器中,需要一种具有覆盖壳开闭可靠的结构的ZIF型FPC用连接器。
图16是专利文献2的FPC用连接器8的剖面图。并且,本申请的图16对应于专利文献2的图3。在图16中,壳体80具有用于插入FPC1的插入部80A,构成端子(以下称为触头)81的触头梁81A和支撑梁81B,从插入部80A的相反侧被压入壳体80。另外,触头梁81A的端部从壳体80延伸出并形成焊接在未图示的印刷基板上的引线部。
图16是覆盖壳83打开的状态图。如图16所示,在支撑梁81B的前端部下缘形成有切口部811。并且,支撑部812构成切口部811,该支撑部支撑成为覆盖壳83的开闭轴的轴部83A并使其可自由开闭。另外,轴部83A的周围设有贯通孔831。
图17是专利文献2的FPC用连接器8的剖面图。并且,本申请的图17对应于专利文献2的图4。图17是覆盖壳83闭合的状态图。如图17所示,形成于覆盖壳83下壁的加压用突起832按压FPC1。
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8使形成为覆盖壳83的贯通孔831的开口尺寸A小于触头81的支撑部812的高度方向尺寸B,由此在覆盖壳83开闭时,覆盖壳83不会从支撑部812脱离。结果,能够实现可靠地进行FPC的连接作业的FPC用连接器。
排列在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上的触头推进多针化、小间距化,因此图16或图17所示的触头81形成为板厚较薄的板簧。另外,表面安装型FPC用连接器推进扁平化,例如,使图16所示的保持支撑梁81B的固定端的壳体80的壁厚较薄。
图16或图17所示的连接器8的多个触头81在壳体80内配置成一列。并且,在FPC1被插入连接器8、覆盖壳83闭合的状态下,借助触头梁81A的反作用力,作为悬臂梁的支撑梁81B在顺时针方向产生弯曲力矩。
但是,图16或图17所示形状的作为悬臂梁的支撑梁81B在板厚变薄而扁平化时,不能形成可以抵抗所述弯曲力矩的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即,接受等分布荷重的作为悬臂梁的支撑梁81B不能消除在上方弯曲这一顾虑。这将存在例如成为FPC和触头的接触不良原因的问题。
在触头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FPC用连接器中,寻求通过保持覆盖壳确实开闭的状态而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结构的FPC用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用连接器,在触头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FPC用连接器中,覆盖壳可靠地开闭,并且能够保持该开闭状态。
发明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为了使覆盖壳的开闭轴不挠曲,将逆着开闭轴的挠曲方向夹持开闭轴的多个第1和第2触头交替地并列配置在壳体上,形成将保持覆盖壳的开闭状态的多个第3触头配置在第1和第2触头之间的结构,由此发明了以下新的FPC用连接器。
(1)一种连接器,壳体,该壳体形成有用于插入FPC的凹部并为大致长方体状;和覆盖壳,该覆盖壳为大致矩形板状,覆盖所述壳体的凹部并可以开闭,所述壳体在其内部具有交替并列配置的第1触头和第2触头;和第3触头,所述第3触头配置在相邻的一对所述第1触头和所述第2触头之间,所述第1触头和所述第2触头具有第1臂和第2臂,所述第1臂和第2臂沿着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和水平脚,该水平脚连接所述第1臂和第2臂的基端,所述第3触头具有固定臂;与该固定臂相对的弹性臂;连接所述固定臂和弹性臂的一端的连接脚,所述第1触头的第2臂在前端侧具有承受部,该承受部朝向与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触头的第2臂在前端侧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延伸,所述覆盖壳具有接合部,其朝向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侧延伸,用于与所述第1触头的承受部接合;支撑部,其位于所述第2触头的按压部和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之间,并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凸轮部,其位于所述第3触头的弹性臂和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之间,用于卡定在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侧。
发明(1)的连接器具有形成有插入FPC用的凹部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该连接器可以是与插入壳体的凹部的FPC导电连接的连接器,壳体具有绝缘性。例如,该凹部的一方端部侧开口,在该凹部的另一方端部侧形成抵接FPC的插入端部的插入口。
FPC在利用绝缘性聚酯或聚酰亚胺形成的基膜上粘接作为导体图形的铜箔。导体图形被绝缘被膜覆盖,但FPC的端部例如露出导体图形以便与连接器的触头导电接触。适用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FPC,优选基膜的两侧具有导体图形的两面FPC,两面FPC的端部在基膜的两侧露出导体图形。
所述绝缘性壳体可以是利用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壳体,例如成型PPS(polyphenylene sulfide聚苯硫醚)或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工程塑料,可以得到绝缘性壳体。
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例如形成有用于插入FPC的较薄的长方体状凹部。FPC从该凹部的开口侧朝向插入口插入。在FPC插入该凹部时,例如形成该凹部的相对的一对垂直设立壁引导FPC的宽度方向,并与后述的多个第1至第3触头对准。
插入口例如形成为用于插入FPC的插入端部的U字状槽,在U字状槽的底面可以设置抵接FPC的插入端部的止动壁。该止动壁可以设置一对以抵接FPC的插入端部的两端部,该止动壁也可以为在后述的多个第1至第3触头之间的、设置成梳齿状的极间壁。
为了从凹部底面以规定的打开角度倾斜地插入FPC,插入口可以略大于FPC的厚度,而且与凹部底面相对的面形成为斜面。并且,该连接器构成在插入口插拔FPC时几乎不需要力的ZIF连接器。
发明(1)的连接器具有可以开闭的大致矩形板状的覆盖壳,其用于覆盖壳体的凹部。例如,覆盖壳在一方端部设置两端支撑在壳体上并自由转动的开闭轴。并且,覆盖壳的另一方端部开闭凹部的开口。
开闭轴可以利用非导电性材料与覆盖壳一体形成。例如,可以在该覆盖壳的一方端部的两侧设置与开闭轴同轴的一对圆柱突起,该一对圆柱突起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上。被压入壳体的一对支撑部件(例如后述的一对翼片)支撑该一对圆柱突起并使其可以转动。
“所述覆盖壳覆盖凹部并可以开闭”,是指为了插入FPC而打开覆盖凹部的覆盖壳,为了使后述的多个第1至第3触头与FPC导电接触,并且为了使覆盖壳将FPC按压在凹部的底面侧而闭合,从而覆盖该凹部。在覆盖壳闭合时,为了保持闭合状态,也可以在该连接器设置锁定机构。
所述壳体在内部具有交替并列配置的第1触头和第2触头。并且,壳体在内部具有配置在相邻的一对第1触头和第2触头之间的第3触头。
例如,在壳体上形成多个呈梳齿状的从凹部开口侧到插入口、再到插入口后方的纵长矩形槽,第1触头和第2触头从凹部开口侧被压入该纵长矩形槽,并且交替地并列配置。
例如,所述纵长矩形槽略大于第1和第2触头的板厚,从而第1臂在距凹部开口侧的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可以挠曲。并且,在一定距离以后略小于第1和第2触头的板厚。也可以说在壳体的后部(凹部的对峙侧),第1和第2触头在上下方向被压入壳体。
例如,第1触头和第2触头可以形成相同板厚,可以在用于插入第1触头的所述纵长矩形槽插入第2触头,也可以在用于插入第2触头的所述纵长矩形槽插入第1触头。
第3触头例如可以被从所述凹部的相反侧压入所述壳体并固定,第3触头配置在相邻的一对第1触头和第2触头之间。所说的在相邻的一对第1触头和第2触头之间配置第3触头,包括邻接第1触头配置第3触头的情况,也包括邻接第2触头配置第3触头的情况。
所述第1触头和所述第2触头具有沿彼此相反方向延伸的第1臂和第2臂。并且,具有连接这些第1臂和第2臂的基端的水平脚。
例如,第1臂从水平脚的一方端部立起并分支,再从凹部的开口侧朝向插入口延伸分支。并且,在第1臂的延伸端部设有从凹部的底面突出并与FPC弹性接触的第1接点。第2臂从水平脚的另一方端部立起并分支,再朝向第2臂延伸分支。所说水平脚连接第1臂和第2臂的基端,指第1臂和第2臂为具有弹簧功能的悬臂梁,即所谓成为悬臂。
例如,为了包围抵接FPC的插入端部的插入口的轮廓,利用第1和第2触头的在另一方端部相对的水平脚和第2臂形成U字状槽。第1和第2触头形成得较宽,以便在把具有所述U字状槽的轮廓的部分插入FPC。
所述第3触头具有固定臂;与该固定臂相对的弹性臂;连接所述固定臂和弹性臂的一端之间的连接脚。例如,固定臂从凹部的相反侧被压入壳体并固定在壳体上。在弹性臂上设有朝向凹部的底面突出并与FPC弹性接触的第2触头。在固定臂被压入壳体的状态下,弹性臂形成为具有弹簧功能的悬臂梁的触头、即所谓成为悬臂触头。
所述第1触头的第2臂在前端侧具有沿着壳体的凹部底面的相反方向延伸的承受部。另一方面,覆盖壳具有沿着壳体的凹部底面侧延伸并与第1触头的承受部接合的接合部。
例如,第1触头的第2臂的前端侧具有圆弧状承受部,其可转动地与作为覆盖壳的开闭轴的接合部接合。并且,圆弧状承受部逆着朝向凹部底面的方向支撑作为开闭轴的接合部。所说承受部沿着凹部底面的相反方向延伸,是指例如圆弧状承受部沿着离开凹部的方向开口,以使圆柱状接合部脱离承受部。
所述第2触头的第2臂在前端侧具有朝向壳体的凹部底面侧延伸的按压部。另一方面,覆盖壳具有支撑部,其位于第2触头的按压部和壳体的凹部底面之间并被按压部按压。
例如,第2触头的第2臂的前端侧具有直刃状按压部,其可转动地按压作为覆盖壳的开闭轴的支撑部。并且,按压部逆着从凹部底面离开的方向按压作为开闭轴的支撑部。所说的按压部朝向凹部的底面侧延伸,是指例如支撑部在朝向凹部底面的方向不接触直刃状按压部,以便支撑部脱离直刃状按压部。
另外,所述覆盖壳具有凸轮部,其位于所述第3触头的弹性臂和壳体的凹部底面之间,并卡定在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侧。并且,弹性臂的前端侧卡定在凸轮部上,保持覆盖壳的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凸轮部形成于开闭轴的周围,是以平面曲线为轮廓的板凸轮,也是轮廓的一部分从开闭轴的中心轴偏移的偏心凸轮。并且,弹性臂的前端成为通过凸轮部的旋转运动而产生位移的从动件。
在FPC没有被插入壳体的状态下,在覆盖壳闭合时,弹性臂的前端卡定在凸轮部上并保持闭合状态。在FPC没有被插入壳体的状态下,在打开覆盖壳时,弹性臂的前端侧卡定凸轮部并保持打开状态。覆盖壳具有90度以上、例如约达120度的打开角度。
在打开覆盖壳时,弹性臂的前端侧和第2接点一起在从凹部的底面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且,在凹部的底面和多个第2接点之间可以插入FPC。在FPC被插入、覆盖壳闭合时,第2接点弹性复位,多个第2接点与FPC弹性接触。此时,弹性臂的前端侧从凸轮部离开。
此处,覆盖壳的开闭轴包括与第1触头的承受部接合的接合部;被第2触头的按压部按压的支撑部;卡定在第3触头的弹性臂的前端侧的凸轮部。另外,覆盖壳的开闭轴包括配置在覆盖壳的一方端部的两侧的一对圆柱突起。这些接合部、支撑部、凸轮部、圆柱突起配置在开闭轴的轴向。
发明(1)的连接器以一定间隔并列设置多个第3触头,多个第1触头和多个第2触头在多个第3触头之间,以与该多个第1和第2触头相同的间隔交替地并列设置,在打开覆盖壳时,多个承受部支撑开闭轴并抵抗多个弹性臂施加给开闭轴的力。在FPC被插入、覆盖壳闭合时,多个按压部按压开闭轴并抵抗多个支撑部施加给开闭轴的力。
此处,所说并列设置指接近对齐成一列排列配置。所说一定间隔可以与FPC的导体图形(露出于FPC端部的导体图形)的间隔相同。并且,配置在多个第3触头之间的多个第1触头和多个第2触头,与多个第3触头仅错开半个间距交替并列设置。
多个第1触头和第2触头可以与露出于两面FPC一方表面的导体图形接触,多个第3触头可以与露出于和两面FPC一方表面相反的另一方表面的导体图形接触。
在打开覆盖壳时,两端被支撑的开闭轴的多个弹性臂卡定在凸轮部上,等分布荷重作用在其上。该等分布荷重作为开闭轴朝向凹部的力起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多个承受部逆着朝向凹部的方向与开闭轴的接合部接合,所以开闭轴容易将覆盖壳打开,并且轴向的中央部不会挠曲。
在FPC被插入、覆盖壳闭合时,两端被支撑的开闭轴被多个第1接点按压,等分布荷重作用在其上。该等分布荷重作为开闭轴从凹部离开的力起作用。另一方面,轴由于多个按压部逆着离开凹部的方向按压开闭轴的支撑部,所以开闭轴能够将覆盖壳闭合,并且轴向的中央部不会挠曲。另外,也可以防止与第1接点的接触不良。
另外,弹性臂的固定端未被壳体支承,弹性臂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且自由变动。具有这种结构的FPC用连接器,例如能够防止象以往那样在保持稳定脚的固定端的壳体的极间壁纵弯曲的应力起作用并容易破损。
具有这种结构的FPC用连接器,在连接器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FPC用连接器中,开闭的覆盖壳的开闭轴的不会产生位移。这种FPC用连接器可以防止因开闭轴的位移造成的触头接触不良。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1触头的第2臂和所述第2触头的第2臂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第1触头的第2臂的前端侧具有与接合部接合的承受部。在打开覆盖壳时,承受部沿着与接合部朝向凹部底面移动相反的方向与接合部接合。该第1触头的第2臂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第2触头的第2臂的前端侧具有按压支撑部的按压部。在闭合覆盖壳时,按压部沿着与支撑部从凹部底面离开相反的方向按压支撑部。该第2触头的第2臂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例如,荷重作用于成为自由端的承受部的作为悬臂梁的第2臂,如果把矩形剖面的板厚设为“b”,把宽度设为“h”,则该第2臂的截面二次矩I可以利用算式I=bh3/12算出,较宽的第2臂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剖面形状。此外,第2臂的延伸端部形成为距壳体的延伸距离较短,减小荷重所作用的承受部和按压部的挠曲量。
具有这种结构的第2臂在打开覆盖壳时,逆着开闭轴朝向凹部的方向,承受部支撑开闭轴。即,作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的多个第1触头的第2臂支撑开闭轴,以使等分布荷重所作用的开闭轴不在朝向凹部的方向产生位移。
具有这种结构的第2臂在插入FPC、闭合覆盖壳时,逆着开闭轴从凹部离开的方向,按压部支撑开闭轴。即,作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的多个第2触头的第2臂支撑开闭轴,以使等分布荷重所作用的开闭轴不在从凹部离开的方向产生位移。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凸轮部具有保持所述覆盖壳的闭合状态的第1轮廓部;和第2轮廓部,该第2轮廓部分与该第1轮廓部连续,并保持所述覆盖壳的打开状态,通过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侧与该第2轮廓部的接合,该弹性臂的前端侧沿着离开所述凹部底面的方向弹性变形,以便能够插拔所述FPC。
发明(3)的连接器,凸轮部具有保持覆盖壳的闭合状态的第1轮廓部。凸轮部具有与第1轮廓部连续的、用于保持覆盖壳的打开状态的第2轮廓部。并且,当弹性臂的前端侧接合在第2轮廓部上时,弹性臂的前端侧在从凹部底面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以便可以插拔FPC。
在没有插入FPC的状态下,覆盖壳闭合时,弹性臂的前端侧抵接第1轮廓部并保持覆盖壳的闭合状态。在覆盖壳打开时,从开闭轴的轴中心离开的第2轮廓部使弹性臂的前端侧产生弹性位移。并且,借助弹性臂的复位力量,该弹性臂的前端侧对第2轮廓部施力,保持覆盖壳的打开状态。
(4)根据(1)至(3)中任一发明所述的连接器,一第3轮廓部与所述第1轮廓部和第2轮廓部连续,并形成将所述FPC按压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的按压部。
发明(4)的连接器,与第1轮廓部和第2轮廓部连续的第3轮廓部形成将FPC按压在凹部的底面侧的按压部。
例如,从凹部的底面突出的第1接点为了与FPC可靠接触,优选配置在开闭轴的轴中心的正下方,第1接点为了在覆盖壳闭合的方向转动,优选超过开闭轴的轴中心的正下方进行配置。并且,对于这样合理配置的第1接点,形成于凸轮部周围的第3轮廓部将FPC按压在凹部的底面侧,由此能够与FPC可靠接触。
(5)根据(1)至(4)中任一发明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1和第2触头从所述凹部的开口侧沿着所述FPC的反插入方向延伸出第1和第2引线部,所述第3触头从所述凹部的相反侧沿着所述FPC的插入方向延伸出第3引线部,该第1至第3引线部的底面接合在印刷基板上。
发明(5)的连接器,第1和第2触头从凹部的开口侧在FPC的反插入方向延伸出第1和第2引线部。第3触头从凹部的相反侧在FPC的插入方向延伸出第3引线部。并且,第1至第3引线部的底面例如焊接在印刷基板上。
该连接器的多个第1至第3引线部焊接在印刷基板上,由此实现该连接器被表面安装在印刷基板上的印刷基板用连接器。
另外,第1引线部及第2引线部和第3引线部分散在相反的两个方向,所以与第1及第2引线部和第3引线部在一个方向延伸时相比,能够扩大与第1至第3引线部连接的图形间的间距。特别对图形间的间距约为0.2mm的小间距有效。
(6)根据(1)至(5)中任一发明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对翼片,这对翼片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并可转动地支撑形成于所述覆盖壳的两端部的开闭轴,这对翼片的底面接合在所述印刷基板上。
发明(6)的连接器,具有配置在壳体的两侧,支撑形成于两端部的开闭轴并使其可以转动的一对翼片。该一对翼片的底面例如焊接在印刷基板上。
一对翼片例如可以利用容易焊接在印刷基板上的金属材料形成,也可由容易压入壳体的刚性金属板形成。一对翼片支撑开闭轴两端,并且被压入壳体上并接合在印刷基板上,由此增加该连接器相对印刷基板的接合强度。
(7)根据(1)至(6)中任一发明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可以与表面背面的导体间隔形成为0.2mm间距的两面FPC导电连接。
(8)根据(1)至(7)中任一发明所述的连接器,可以与所述导体数量为80极的两面FPC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连接器,在连接器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FPC用连接器中,为了使覆盖壳的开闭轴不产生位移,交替并列配置逆着开闭轴的挠曲方向夹持开闭轴的多个第1和第2触头,把保持覆盖壳的开闭状态的多个第3触头配置在第1和第2触头之间,所以覆盖壳能够可靠地开闭,接点能够正确可靠地接触FPC。
另外,弹性臂的固定端未被壳体支承,弹性臂被安装在壳体内部并可以自由变动。在具有这种结构的FPC用连接器中,例如,能够防止象以往那样在保持稳定脚的固定端的壳体的极间壁纵弯曲的应力起作用并容易破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FPC用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将主要部分表示为剖面。
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FPC用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FPC用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3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
图5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1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
图6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2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
图7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翼片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装配在壳体上之前的状态图。
图8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翼片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装配在壳体上的状态图。
图9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翼片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
图10是所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将主要部分表示为剖面。
图11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3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
图12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1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
图13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2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
图14是现有技术的FPC用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5是现有技术的FPC用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6是现有技术的其他FPC用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7是现有技术的其他FPC用连接器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1FPC(两面FPC);2壳体;3覆盖壳;4第1触头;5第2触头;6第3触头;21凹部;23底面;31开闭轴;31c凸轮部;31d接合部;31e支撑部;40、50水平脚;41、51第1臂;42、52第2臂;42a、52a、62a前端侧;61固定臂;62弹性臂;63连接脚;421承受部;521按压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FPC用连接器(以下略称为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图1是覆盖壳闭合的状态图,将主要部分表示为剖面。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覆盖壳闭合状态下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覆盖壳闭合状态下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3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图5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1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图6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2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
图7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翼片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装配在壳体上之前的状态图。图8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翼片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装配在壳体上的状态图。图9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翼片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图10是所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图10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将主要部分表示为剖面。
图11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3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图12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1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图13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第2触头的侧面为剖面的纵剖面图,是覆盖壳打开的状态图。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结构。在图1中,连接器200是插入有FPC1并与FPC1导电连接的连接器,并具有绝缘性壳体2。壳体2具有用于插入FPC1的凹部21。在凹部21的一方端部侧开口,在凹部21的另一方端部侧形成抵接FPC1的插入端部11的插入口22。排列在壳体2内部的多个第1至第3触头4、5、6与FPC1导电连接。
在图1中,壳体2利用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绝缘性合成树脂成形而成。壳体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并且形成有用于插入FPC1的较薄的长方体状凹部21。FPC1从凹部21的开口侧朝向插入口22插入。
在FPC1插入凹部21时,形成凹部21的相对的一对垂直设立壁21a、21b(参照图10)引导FPC1的宽度方向,使其对准多个第1至第3触头4、5、6。并且,排列在壳体2中的多个第1至第3触头4、5、6与FPC1导电连接。
如图11或图12所示,为了从凹部21的底面23以规定的打开角度倾斜地插入FPC1,插入口22略大于FPC1的厚度,而且与凹部21的底面23相对的面形成为斜面。并且,连接器200构成为在插入口22插拔FPC1时几乎不需要力量的ZIF连接器。
在图1中,连接器200具有大致矩形板状覆盖壳3。覆盖壳3利用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绝缘性合成树脂成形而成。覆盖壳3在一方端部设有开闭轴31,该开闭轴31两端支撑在壳体2上并可自由转动。并且,覆盖壳3的另一方端部用于开闭凹部21。覆盖壳3打开,从而FPC1可以插入插入口22。
在图1中,覆盖壳3在一方端部的两侧设置与开闭轴31同轴的一对圆柱突起31a、31b(参照图10),该一对圆柱突起31a、31b的两端支撑在壳体2上并可自由转动。更具体讲,被压入壳体2的一对翼片2a、2b支撑一对圆柱突起31a、31b并使其可以转动。
并且,覆盖壳3闭合,从而按压插入插入口22的FPC1,使其抵接多个第1至第3触头4、5、6。并且,设有锁定机构,以便在覆盖壳3闭合时保持覆盖壳3的闭合状态。关于该锁定机构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或图2所示,连接器200具有多个第1触头4。并且,如图5所示,第1触头4具有在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的第1臂41和第2臂42。并且,第1触头4具有水平脚40,水平脚40连接第1臂41和第2臂42的基端。第1触头4例如通过精密冲压加工金属薄板而制得。
如图5所示,第1触头4从凹部21侧被压入壳体2。第1臂41从水平脚40的一方端部立起并分支,再从凹部21的开口侧朝向插入口22延伸分支。并且,在第1臂41的延伸端部设有从凹部21的底面23突出并与FPC1弹性接触的第1接点4p。
如图5所示,第2臂42从水平脚40的另一方端部立起并分支,再朝向第1接点4p延伸分支。在第2臂42的前端侧42a设有承受部421,该承受部421与接合部31d可以转动地接合。并且,逆着接合部31d朝向凹部21移动的方向,承受部421支撑接合部31d。在图5中,第2臂42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如图10所示,在壳体2上形成多个呈梳齿状的从凹部21的开口侧到插入口22、再到插入口22后方的纵长矩形槽,多个第1触头4从凹部21的开口侧被压入该纵长矩形槽。并且,第1臂41的第1接点4p从凹部21的底面23突出(参照图5)。
如图10所示,所述纵长矩形槽具有略大于第1触头4的板厚,这样第1臂41可以在距凹部21的开口侧的一定距离的范围内挠曲。并且,在所述一定距离以后略小于第1触头4的板厚。在壳体2的后部(凹部21的对峙侧),第1触头4在上下方向被压入壳体2(参照图5)。
并且,在图5中,为了包围抵接FPC1的插入端部11(参照图1)的插入口22的轮廓,利用第1触头4的在另一方端部相对的水平脚40和第2臂42形成U字状槽。第1触头4形成得较宽,以便在把所述U字状槽作为轮廓的部分插入FPC1。
如图1或图2所示,连接器200具有多个第2触头5。并且,如图6所示,第2触头5具有在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的第1臂51和第2臂52。并且,第2触头5具有水平脚50,水平脚50连接第1臂51和第2臂52的基端。第2触头5例如通过精密冲压加工金属薄板而制得。
如图6所示,第2触头5从凹部21侧被压入壳体2。第1臂51从水平脚50的一方端部立起并分支,再从凹部21的开口侧朝向插入口22延伸分支。并且,在第1臂51的延伸端部设有从凹部21的底面23突出并与FPC1弹性接触的第1接点5p。
如图6所示,第2臂52从水平脚50的另一方端部立起并分支,再朝向第1接点5p延伸分支。在第2臂52的前端侧52a设有按压部521,该按压部521可转动地按压支撑部31e。并且,逆着支撑部31e从凹部21离开的方向,按压部521按压支撑部31e。在图6中,第2臂52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如图10所示,在壳体2上形成多个呈梳齿状的从凹部21的开口侧到插入口22、再到插入口22后方的纵长矩形槽,多个第2触头5从凹部21的开口侧被压入该纵长矩形槽。并且,第1臂51的第1接点5p从凹部21的底面23突出(参照图6)。
如图10所示,所述纵长矩形槽具有略大于第2触头5的板厚,这样第1臂51在距凹部21的开口侧的一定距离的范围内挠曲。并且,在一定距离以后略小于第2触头5的板厚。在壳体2的后部(凹部21的对峙侧),第2触头5在上下方向被压入壳体2(参照图6)。
并且,在图6中,为了包围抵接FPC1的插入端部11(参照图1)的插入口22的轮廓,利用第2触头5的在另一方端部相对的水平脚50和第2臂52形成U字状槽。第2触头5形成得较宽,以便在具有所述U字状槽轮廓的部分插入FPC1。
在图10中,第1触头4和第2触头5形成为相同板厚。因此,在用于插入第1触头4的所述纵长矩形槽可以插入第2触头5,在用于插入第2触头5的所述纵长矩形槽也可以插入第1触头4。
如图1或图2所示,连接器200具有多个第3触头6。并且,如图4所示,第3触头6具有固定臂61;与该固定臂61相对的弹性臂62。第3触头6具有将固定臂61和弹性臂62的一方端部相连接的连接脚63。第3触头6例如通过精密冲压加工金属薄板而制得。
如图4所示,固定臂61从凹部21的相反侧被压入壳体2并固定在壳体2上。并且,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卡定在形成于开闭轴31周围的凸轮部31c上,从而保持覆盖壳3的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并且,在弹性臂62上设有朝向凹部21的底面23突出并与FPC1(参照图12和图13)弹性接触的第2接头6p(参照图4)。
在固定臂61被压入壳体2的图4所示状态下,弹性臂62形成为具有弹簧功能,可用作所谓的悬臂触头。凸轮部31c是以平面曲线为轮廓的板凸轮,也是所述轮廓的一部分从开闭轴31的中心偏移的偏心凸轮。并且,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成为通过凸轮部31c的旋转运动而产生位移的从动件。
如图2或图3所示,壳体2在内部具有交替地并列配置的第1触头4和第2触头5。并且,壳体2在内部具有配置在相邻的一对第1触头4和第2触头5之间的第3触头6。连接器200以一定间隔并列设置多个第3触头6,多个第1触头4和多个第2触头5在多个第3触头6之间,以与多个第3触头6相同的间隔交替地并列设置。
在图2或图3中,多个第3触头6以与FPC1的导体图形(露出于FPC1的端部11的导体图形)的间隔相同的间隔配置。并且,配置在多个第3触头6之间的多个第1触头4和多个第2触头5,与多个第2触头5仅错开半个间距交替并列设置。
在图1中,多个第1触头4和多个第2触头5与露出于FPC1的一方表面的导体图形接触。多个第3触头6与露出于FPC1的一方表面相反的另一方表面的导体图形接触。连接器200优选适用于两面FPC,但也可以适用于单面FPC。
如图5或图6所示,第1触头4和第2触头5从凹部21的开口侧在FPC1的反插入方向延伸出第1引线(lead)部4r和第2引线部5r(参照图5和图6)。另一方面,第3触头6从凹部21的相反侧在FPC1的插入方向延伸出第3引线部6r(参照图2和图4)。并且,第1至第3引线部4r、5r、6r的底面分别焊接在未图示的印刷基板上。
连接器200通过将多个第1至第3引线部4r、5r、6r焊接在印刷基板上,实现连接器200被安装在印刷基板表面的印刷基板用连接器。
在图1中,连接器200具有一对翼片2a、2b,它们配置在壳体2的两侧并可转动地支撑开闭轴31的两端部。一对翼片2a、2b被压入壳体2。并且,一对翼片2a、2b的底面被焊接在未图示的印刷基板上。另外,翼片2a和翼片2b(参照图7)是相同部件,但为了便于判别在连接器200上的配置,区分为翼片2a和翼片2b。
一对翼片2a、2b利用容易焊接在印刷基板上的金属材料形成,或为可由容易压入壳体的刚性金属板形成。一对翼片2a、2b支撑开闭轴31两端,并且被压入壳体2并与印刷基板连接,由此补充连接器200与印刷基板的接合强度。
下面,说明所述锁定机构的结构。如图10所示,一对棘爪33a、33b在覆盖壳3的两侧沿相反方向突出。另一方面,与一对棘爪33a、33b嵌合的一对缩进部件23a、23b相对峙地形成于壳体2的开口侧的内壁面。
如图9或图10所示,在从打开覆盖壳3的状态下使覆盖壳3转动时,一对棘爪33a、33b将一对缩进部件23a、23b扩大。并且,一对棘爪33a、33b嵌合在一对缩进部件23a、23b内,由此覆盖壳3被锁定在闭合状态。另外,利用使一对缩进部件23a、23b扩张的较强的力打开覆盖壳3,由此可以解除覆盖壳3的锁定。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装配方法。
首先,多个第3触头6被装配在壳体2内。如图4所示,多个第3触头6从凹部21的相反侧被压入壳体2并固定在壳体2上。另外,在该阶段,覆盖壳3还没有装配在壳体2上。
然后,多个第2触头5被装配在壳体2内。如图6所示,多个第2触头5从凹部21侧被压入壳体2并固定在壳体2上。另外,在该阶段,覆盖壳3还没有装配在壳体2上。
如图7所示,翼片2b的上缘形成有高度较低的平坦面211,并与高度较低的平坦面211连续形成倾斜面212,与倾斜面212连续形成高度较高的平坦面,然后形成可转动地支撑圆柱突起31b的圆弧面213。
在具有这种形状的一对翼片2a、2b的平坦面212上对峙配置着一对圆柱突起31a、31b,一对翼片2a、2b被暂时插入壳体2(参照图7)。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多个第1触头4的接合部31d接合在承受部421上,并被暂时插入壳体2。在该阶段,如图7所示,覆盖壳3从壳体2离开一定距离。
然后,当把一对翼片2a、2b插入(压入)壳体2时,一对圆柱突起31a、31b抵接壳体2,一对圆柱突起31a、31b的轴中心Q沿着倾斜面211略微上升并到达圆弧面213。此时,多个第1触头4也被压入壳体2。
在一对翼片2a、2b和多个第1触头4被完全插入(压入)壳体2的阶段,包括接合部31d(参照图5)的轴中心由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和第2臂52的前端侧52a从上方支撑。
另一方面,一对圆柱突起31a、31b由形成于一对翼片2a、2b的圆弧面213从下方支撑。并且,接合部31d由承受部421从下方支撑。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作用。
如图1所示,覆盖壳3的开闭轴31包括与第1触头4的承受部421(参照图5)接合的接合部31d;被第2触头5的按压部521(参照图6)按压的支撑部31e;卡定在第3触头6的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参照图4)上的凸轮部31c。另外,覆盖壳3的开闭轴31包括配置在覆盖壳3的一方端部的两侧上的一对圆柱突起31a、31b(参照图2)。这些接合部31d、支撑部31e、凸轮部31c和圆柱突起31a、31b配置在开闭轴31的轴向。
如图4所示,在没有插入FPC1、覆盖壳3闭合的状态下,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抵接凸轮部31c的第1轮廓部C1,保持覆盖壳3的闭合状态。另外,虽然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抵接凸轮部31c,但不对开闭轴31施力。
在从图4所示状态下将覆盖壳3打开时,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被形成于凸轮部31c的第2轮廓部C2顶起,成为图11所示状态。在图11中,弹性臂62按压凸轮部31c的第2轮廓部C2,保持覆盖壳3的打开状态。
在图11中,由于凸轮部31c的转动,对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施加从凹部21离开的力R。并且,弹性臂62在上方挠曲,第2接点6p和凹部21的底面23的间隔扩大,从而可以插入FPC1。
另一方面,在图11中,弹性臂62借助其复位力(或反作用力),对凸轮部31c作用朝向凹部21的力S。该朝向凹部21的力S作为等分布荷重作用于两端被支撑着的开闭轴31的轴向。
使弹性臂62产生位移的力R和作为其反作用力按压凸轮部31c的力S,在打开覆盖壳3的过程中增大。因此,仅在壳体2配置多个弹性臂62,不至于打开覆盖壳3,这是因为随着覆盖壳3的打开,开闭轴31的轴向的中央部挠曲,配置在所述中央部的凸轮部31c和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啮合。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逆着接合部31d朝向凹部21的底面23的方向,承受部421支撑接合部31d。在图12中设有第1触头4,以使第2臂42的前端侧42a的弹性力T抵抗接合部31d朝向凹部21的底面23的力S。
并且,在图12中,荷重作用于作为悬臂梁的第2臂42的、成为自由端的承受部421,如果把矩形剖面的板厚设为“b”,把宽度设为“h”,则该第2臂42的截面二次矩I可以利用算式I=bh3/12算出,较宽的第2臂42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剖面形状。此外,第2臂42的延伸端部形成为距壳体2的延伸距离较短,并减小荷重所作用的承受部421的挠曲量。
另外,如图1所示,第1触头4接近第3触头6配置,而且相对两端被支撑着的开闭轴31的轴向大致均等配置,所以在打开覆盖壳3时,可以防止开闭轴31朝向凹部21挠曲。
另外,如图13所示,作用于所述凸轮部31c的力S,作为形成于覆盖壳3的斜壁34按压第2臂52的前端侧52a的力S起作用。但是,荷重作用于前端侧52a的作为悬臂梁的第2臂52,形成为使前端侧52a不产生位移的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所以在覆盖壳3的打开状态下,不容易使前端侧52a产生位移。
从图11至图13所示覆盖壳3打开的状态下,将FPC1插入凹部21,在闭合覆盖壳3时,多个弹性臂62复位,多个第2接点6p按压FPC1的一方表面并导电连接(参照图4)。
并且,如图4所示,第3轮廓部C3与形成于凸轮部31c的第1轮廓部C1及第2轮廓部C2连续,并形成有将FPC1按压在凹部21的底面23侧的按压部32。并且,多个第1接点4p、5p从按压部32的对峙侧按压FPC1的另一方表面并导电连接(参照图5和图6)。
在FPC1被插入、覆盖壳3闭合时,第1接点4p的反作用力P1(参照图5)和第1接点5p的反作用力P2(参照图6)作用于开闭轴31。这些反作用力P1和P2在开闭轴31的轴向形成等分布荷重,并作为使开闭轴31从凹部21的底面23离开的力起作用。这些反作用力P1和P2也起到使开闭轴31的轴向中央部挠曲的作用。此时,弹性臂62的前端侧62a从凸轮部31c离开,所以不会施加抵抗这些反作用力P1和P2的力。
但是,如图6所示,逆着支撑部31e从凹部21离开的方向,按压部521按压支撑部31e。在图6中,设有第2触头5,以使第2臂52的前端侧52a的弹性力U抵抗支撑部31e从凹部21离开的力P1和P2。
并且,在图6中,荷重作用于作为悬臂梁的第2臂52的、成为自动端的按压部521,如果把矩形剖面的板厚设为“b”,把宽度设为“h”,则该第2臂52的截面二次矩I可以利用算式I=bh3/12算出,较宽的第2臂52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剖面形状。此外,第2臂52的延伸端部形成为距壳体2的延伸距离较短,并减小荷重所作用的按压部521的挠曲量。
另外,如图1所示,第3触头6接近第1触头4配置,而且相对两端被支撑着的开闭轴31的轴向大致均等配置,所以在打开覆盖壳3时,可以防止开闭轴31在从凹部21离开的方向挠曲。并且,也可以防止第1接点4p和第1接点5p的接触不良。
本发明的连接器,在触头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FPC用连接器中,为了使开闭的覆盖壳的开闭轴不产生位移,在保持覆盖壳的开闭状态的多个第3触头之间,交替并列配置逆着所述开闭轴的挠曲方向夹持开闭轴的多个第1和第2触头,所以覆盖壳能够可靠地开闭,接点能够正确可靠地接触FPC。
作为前述的FPC用连接器,能够实现可以与表面背面的导体间隔形成为0.2mm间距的两面FPC导电连接的FPC用连接器。另外,作为所述两面FPC用,能够实现可以与导体数量为80极的两面FPC导电连接的FPC用连接器。并且,具有这种结构的FPC用连接器,表面背面的导体间隔为0.2mm间距,功能实现可以与导体数量为120极的两面FPC导电连接的FPC用连接器是可推测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具有壳体,该壳体形成有用于插入FPC的凹部并为大致长方体状;和覆盖壳,该覆盖壳为大致矩形板状,覆盖所述壳体的凹部并可以开闭,所述壳体在其内部具有交替并列配置的第1触头和第2触头;和第3触头,所述第3触头配置在相邻的一对所述第1触头和所述第2触头之间,所述第1触头和所述第2触头具有第1臂和第2臂,所述第1臂和第2臂沿着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和水平脚,该水平脚连接所述第1臂和第2臂的基端,所述第3触头具有固定臂;与该固定臂相对的弹性臂;和连接所述固定臂和弹性臂的一端的连接脚,所述第1触头的第2臂在前端侧具有承受部,该承受部朝向与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触头的第2臂在前端侧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延伸,所述覆盖壳具有接合部,其朝向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侧延伸,用于与所述第1触头的承受部接合;支撑部,其位于所述第2触头的按压部和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之间,并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凸轮部,其位于所述第3触头的弹性臂和所述壳体的凹部底面之间,用于卡定在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触头的第2臂和所述第2触头的第2臂形成为截面二次矩较大的刚性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部具有保持所述覆盖壳的闭合状态的第1轮廓部;和第2轮廓部,该第2轮廓部分与该第1轮廓部连续,并保持所述覆盖壳的打开状态,通过所述弹性臂的前端侧与该第2轮廓部的接合,该弹性臂的前端侧沿着离开所述凹部底面的方向弹性变形,以便能够插拔所述FPC。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第3轮廓部与所述第1轮廓部和第2轮廓部连续并形成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将所述FPC按压在所述凹部的底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触头从所述凹部的开口侧沿着所述FPC的反插入方向延伸出第1和第2引线部,所述第3触头从所述凹部的相反侧沿着所述FPC的插入方向延伸出第3引线部,该第1至第3引线部的底面接合在印刷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对翼片,这对翼片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并可转动地支撑形成于所述覆盖壳的两端部的开闭轴,这对翼片的底面接合在所述印刷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可以与表面背面的导体间隔形成为0.2mm间距的两面FPC导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可以与导体数量为80极的两面FPC导电连接。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FPC用连接器,在触头为多针、小间距结构的扁平FPC用连接器中,覆盖壳能够可靠地开闭。壳体(2)具有用于插入FPC(1)的凹部(21),在凹部(21)排列多个触头(4、5、6)。覆盖壳(3)具有两端支撑在壳体(2)上的开闭轴(31),在打开覆盖壳(3)时,FPC(1)能够插入凹部(21)中。在闭合覆盖壳(3)时,按压FPC(1)使其弹性接触触头(4、5、6)。交替地并列配置的多个触头(4、5)逆着开闭轴(31)的挠曲方向夹持开闭轴(31),把保持覆盖壳(3)的开闭状态的多个触头(6)配置在触头(4、5)之间,减小开闭轴(31)的挠曲。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767269SQ20051011691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
发明者三浦一登, 山根浩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