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641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性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磁性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已知的磁性元件的代表性结构是,例如特开2005-109181号所公开的、在由磁性体构成的柱状芯材的外周卷绕导电线而安装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09181号公报(参照

图1)发明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一方面,芯材从提高卷绕导电线时的操作性等的观点考虑,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粗度。因此,存在着磁性元件的粗度变得太粗,在将磁性元件配置在电气设备等的时候,难以确保配置空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配置空间缩小的磁性元件。
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平板状的磁性元件,其是将磁性体以及导电体中的任意一方作为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平板,将另一方作为螺旋形状的第二平板;上述第一平板,交替地织进上述第二平板的正反面而被插入到上述第二平板的螺旋结构内。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第一平板以及第二平板双方都呈平板状,因此能够形成较薄的磁性元件。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第一平板以及上述第二平板具有挠性。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则磁性元件整体具有挠性。
另外,其他的发明是,第二平板具有表面以绝缘性的薄膜覆盖的构成。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则能够缩小在第二平板的螺旋结构的任意部位上发生短路的危险性。
另外,其他发明的磁性元件是,磁性体以树脂材料结合磁性粉状体而形成的。
另外,其他发明是,在第二平板上,从宽度方向左右交替地切入切口的磁性元件。因此,通过使第一平板穿过第二平板的切口而插入到第二平板,能够容易地制造出磁性元件。
另外,其他发明是,连接磁性体的两端从而构成闭合磁路的磁性元件。
发明的效果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够缩小磁性元件的配置空间。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下的磁性元件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下的磁性元件的主视图以及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下的磁性元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下的导电体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下的导电体的制造方法的表示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下的磁性元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磁性元件的变形例,是连接磁性体的两端从而形成闭合磁路的磁性元件的表示图。
符号的说明10 磁性元件20 磁性体(第一平板)30 导电体(第二平板)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第一实施形态]以下,根据图1~4对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下的磁性元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磁性元件10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2(A)是磁性元件10的主视图,图2(B)是磁性元件10的平面图。另外,图3是磁性元件10的左视图。
如图1~3所示,磁性元件10,具有作为第一平板的磁性体20和作为第二平板的导电体30。
首先,对磁性体20进行说明。磁性体20,是以聚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等树脂材料作为粘结剂,结合铁素体或铁等的磁性材料的粉状体而形成的,并成形为长方形的平板状。由于该磁性体20是以树脂材料作为粘结剂结合磁性材料的粉状体而形成的,因此具有挠性,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横向)上弯曲。
接下来,参照图1~4说明导电体30的构成。图4是导电体30的平面图。在图1~4中,将指示磁性体20长度方向的箭头标志的方向作为前方,同时,将朝着箭头标志方向前方的右侧作为右方、左侧作为左方进行以下的说明。
导电体30是,具有挠性的薄板状的长方形带状部分31通过连接部31A连接而形成的,作为整体呈板状的螺旋形状。另外,该导电体30是由铜等的导电材料形成的。而且,如图1~3所示,磁性体20交替地织进带状部分31的正反面内而被插入到导电体30的螺旋结构内。
具体地说,各带状部分31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侧中,任意的一端侧通过连接部31相接在邻接于前方的带状部分31上,另一端侧通过连接部31相接在邻接于后方的带状部分31上。从而,导电体30,连接部31成为向左右方向的弯曲部,作为整体呈大致锯齿状的带体。另外,形成于互相设置在前后的带状部分31之间的间隙部32彼此之间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部分32A的长度,比磁性体20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20L长。
另外,由于带状部分31具有挠性,因此作为导电体30整体也具有挠性。而且,该导电体30,除了作为前后方向的两端端部的端子部33、34(图1、2以及图4中,以斜线表示的部分)以外,表面被珐琅等绝缘覆盖。
导电体30是,交替地在磁性体20的一方的面和另一方的面,也就是在磁性体20的正面和反面中,相对于磁性体20交叉而安装的。也就是说,磁性体20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各间隙部32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部分32A。而且,在图2中,将图面的正面作为磁性体20的正面,将图面的反面作为磁性体20的反面,在图1以及图3中,将图面上方作为磁性体20的正面,将图面下方作为磁性体20的反面。从而,导电体30中的与磁性体20交叉的带状部分31,每隔一条配置在磁性体20的正面侧,每隔一条配置在磁性体20的反面侧,磁性体20形成为其正面和反面被带状部分31夹住。这样,通过将导电体30安装于磁性体20上,成为与在磁性体20的周围卷绕导电线相同的构成。
但是,在该第一实施形态下的导电体30是,例如通过如下工作制造出来的。
首先,对于如图5所示的薄长方形的铜制薄板40,例如,通过利用冲床的冲压加工切掉以阴影线表示的切断部40A和40B。
切断部40A是,作为从薄板40的在长度方向(纵方向)上延伸的一方边缘朝着另一方的边缘形成的切口部而形成的,邻接的切断部40A,相互间切口的方向形成反方向。另外,为了不切断薄板40,被设定为保留连接部40C。
切断部40B被设定为,在薄板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邻接的切断部40A的切入切口的一侧上,保留残留部40D。
如上所述,一旦设定切断部40A、切断部40B、连接部40C、残留部40D,则从薄板40切掉切断部40A的部分作为间隙部32而形成。另外,连接部40C成为连接部31A。另外,残留部40D作为端子部33、34而形成。
这样,从薄板40冲裁出来的导电体30,通过浸渍在积存珐琅液等绝缘涂料的槽内等方法进行绝缘覆盖处理。切断部40A是,例如不是像利用剪刀切掉切口时那样、切口部的两侧接触那样形状的切口,而是带有若干宽度的切口。因此,在进行绝缘覆盖处理时,即使是带状部分31的切口侧的边缘部,也能够不遗漏地覆盖绝缘材料。对于端子部33、34的部位,削落珐琅的覆盖,使导电材料露出。
如上所述,由于磁性体20是直线状的平板,导电体30是螺旋形状的平板,因此能够形成整体比较薄的磁性元件10。从而,在将磁性元件10配置在电气产品等上时,能够减轻在设备内确保配置空间的限制。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磁性体20以及导电体30的双方都具有挠性,因此作为磁性元件10的整体也具有挠性。从而,由于能够使磁性元件10沿着设备内的配置空间等的形状而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磁性元件10对于配置空间等的限制。
另外,由于仅仅使磁性体20穿过间隙部32,就足以将导电体30安装在磁性体20上,因此在制造磁性元件时,相比在磁性体上卷绕导电线的工作,能够谋求磁性元件的制造工序的简单化。
而且,一旦增加切断部40A的数目,则与磁性体20的长度接触的带状部分31的数目,也就是交叉于磁性体20的带状部分31的条数增加。相反,如果减少切口的数目,与磁性体20的长度接触的带状部分31的数目减少。从而,通过适当地设定切断部40A的数目,设定与磁性体20的长度接触的带状部分31的条数,能够适当地设定磁性元件10的电感值等。另外,适当地变更磁性元件10的剖面面积或其组成,也能够适当地设定电感值等。
另外,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作为第一平板的磁性体20和作为第二平板的导电体30的双方赋予挠性,使磁性元件10作为整体具有挠性,但是至少在一方具有挠性即可。这是因为,如果两方均没有挠性,就不能够隔着磁性体20的厚度,将带状部分31交替地设置在磁性体20的正面和反面上。也就是说,通过使磁性体20或带状部分31只弯曲磁性体20的厚度部分,能够将带状部分交替地设置在磁性体20的正面和反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将第一平板作为磁性体,将第二平板作为导电体的,但是与此相反,也可以将第一平板作为导电体,将第二平板作为磁性体。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磁性元件10,由于其厚度比较薄,因此能够缝入到衣服等的布基材内。另外,由于磁性元件10具有挠性,因此在缝入磁性元件10的布基材的部分中,能够减少布基材的挠性被损伤的程度。
另外,如图7所示,如果使磁性体20的两端端部短路、或以U状的磁性体20磁性连接,则形成闭合磁路。例如,将和磁性体20相同形状的磁性体20从导电体30的带状部分的上部重叠,连接重叠的磁性体20和原来的磁性体20的两端端部,则能够构成形成闭合磁路的薄的磁性元件10。在图7中,以斜线表示磁性体20的部分。另外,在图7中,省略了相对于纸面的反面侧部分的详细说明。
另外,如图6(A)及(B)所示,导电体30,也可以是锯齿型的Z字形状的导电体50或波纹型的Z字形状的导电体60。而且,在导电体50中,直线部51相当于图1~5所示的导电体30的带状部分31。另外,在导电体60中,连接波纹的最高点60A和最低点60B的曲线部61相当于图1~5所示的导电体30的带状部分31。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磁性元件能够利用于,电感器、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用的天线等磁性元件的领域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性元件,它是平板状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将磁性体以及导电体中的任意一方作为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平板,将另一方作为螺旋形状的第二平板;上述第一平板,交替地织进上述第二平板的正反面而被插入到上述第二平板的螺旋结构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平板以及第二平板具有挠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二平板具有表面以绝缘性薄膜覆盖的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磁性体是以树脂材料结合磁性粉状体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第二平板上,从宽度方向左右交替地切入切口。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磁性体的两端,从而构成闭合磁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形成比较薄的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是平板状的磁性元件(10),其是将磁性体(20)以及导电体(30)中的任意一方作为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平板,将另一方作为螺旋形状的第二平板;上述第一平板,交替地织进上述第二平板的正反面而被插入到上述第二平板的螺旋结构内。
文档编号H01F27/28GK1905092SQ2006101055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6日
发明者山田觉 申请人: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