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卡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362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存储卡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卡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近来,诸如数码相机和手机的各种不同的电子装置已经逐渐装有存储卡插座结构,其允许小型存储介质(此后,简称为“存储卡”)例如迷你SD存储卡(Mini SD Memory Card注册商标)插入所述插座结构中或从所述插座结构取出。
这种存储卡插座结构通常具有多个接触端子(触头),当在被安装到电子装置上的存储卡盒体的卡容纳部中插入存储卡时,上述接触端子与存储卡的相应的端子(I/O接触面)相接触,其中,存储卡和电子装置之间通过接触端子收发(transception)数据和信号(例如,见参考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文献No.2004-119148,具体见参考文献1的第4页和图18)。
在参考文献1中,接触端子的数量根据存储卡的端子(电极)的数量来决定。每个接触端子的近端被固定在一个布置在卡容纳部的后侧处的接触块处,而其远端伸向卡容纳部的前侧以与存储卡的相应端子相接触。
另外,接触端子包括短端子和长端子以便对应设置存储卡的端子(电极)的位置。
但是,在上述现有存储卡插座结构的设计中,如果短端子和长端子的弯曲度被设置得相同,则在长端子和相应的存储卡端子之间的接触面压力可比在短端子和相应的存储卡端子之间的接触面压力低。另外,由于长端子更容易受到尺寸差异等的影响,因此,当将存储卡插入到插座结构中时,长端子更容易由于热应力或对其施加的力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变形或翘曲变形。这种变形又会使长端子和存储卡端子之间的接触面压力减小,从而导致它们之间接触不良。
此外,在存储卡由金属导体形成的情况下,弯曲的长端子的远端可能与盒体接触,从而造成短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卡插座结构,其能够在存储卡端子和它的长接触端子之间提供足够的接触面,并且抑制长接触端子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卡插座结构,包括底壳和罩壳,它们适于分别朝向存储卡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块,其设置在由底壳和罩壳形成的卡舱的后侧;多个接触端子,它们固定在接触块处,并从接触块朝向卡舱的开口侧延伸,以与存储卡的端子相接触;其中,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短端子和至少一个长端子,所述至少一个长端子被底壳支承的支承位置比所述至少一个短端子被接触块支承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卡舱的开口侧。


结合附图根据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征,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在存储卡插入其之前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存储卡插入上述存储卡插座结构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存储卡插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卸下了罩壳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存储卡安装在插座结构中之前的状态;图5是卸下了罩壳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存储卡安装在插座结构中的状态;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固定在接触块处的多个接触端子的俯视图;图7是固定在接触块处的多个接触端子的仰视立体图;图8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I-VIII所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图9是根据图8的变化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图10是根据图8的另一变化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此后,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至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在存储卡插入其之前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存储卡插入上述存储卡插座结构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存储卡插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和5是存储卡插座结构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存储卡安装在插座结构中,该结构没有安装罩壳;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固定在接触块处的多个接触端子的俯视图;图7是固定在接触块处的多个接触端子的仰视立体图;图8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I-VIII所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横截面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1安置在电子装置(未示出)等上以用作为允许存储卡20插入其中或从其取出的插座。在存储卡20插入存储卡插座结构1中时,形成和暴露在存储卡20的顶侧表面或底侧表面上的端子(电极,未示出)与设置在存储卡插座结构1中的接触端子10相接触,也便在它们之间产生电接触,从而可以在电子装置等与存储卡20之间收发数据。
此外,存储卡插座结构1被构造成具有所谓的按开和按关机构,在这种情况中,通过将存储卡20经由存储卡插座结构1的开口(入口)1b插入和推入存储卡插座结构1的卡舱1a,所述存储卡20可被锁定成预设的安装状态,并且之后通过按压,所述存储卡可从所述锁定状态解锁,并可从卡舱1a的开口1b取出。
通常,存储卡插座结构1包括盒体,其包含具有大致平坦表面的矩形壳式形状,而薄细长带形开口1b位于其一侧(前侧);滑块4,其被支承在盒体的卡舱1a中以便在卡舱1a的开口1b侧与后侧之间来回移动;螺旋弹簧7,其用作在卡舱1a中朝向开口1b侧推压滑块4的推压部件;以及接触块5,其位于卡舱1a的后部处;以及多个固定接触端子10,它们被固定在接触块5上。
具体地,在存储卡插座结构1中,卡舱1a适于允许存储卡20插入其中或从中取出,卡舱1a由底壳2和罩壳3形成,罩壳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例如不锈钢金属形成,它们设置成面对存储卡20的顶面和底面。在该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利用金属材料形成底壳2和罩壳3,盒体可具有希望的刚度和强度。同时,通过利用导电材料形成这两个部件,它们可用作接地件(接地)。
底壳2包括大致矩形的基底2a和两个特定高度的侧壁2b,2c,其中所述两个侧壁是通过大致以垂直的方式弯曲基底2a的一对横向端侧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底壳2是总体具有均匀高度壁的横截面为U形的形状。
另外,通过升高基底2a的角部,止挡件2d形成在侧壁2b和2c的其中一个(例如在图3中是2c)的开口1b侧。利用止挡件2d,防止滑块4从开口1b释放出。此外,基底2a包含钩形部分2e,接触块5被钩在所述钩形部分上从而被紧固在其安装位置上;突出条2f,其沿存储卡20的往复运动方向而设置成细长形。
参考图3,罩壳3通过以下方式而获得,即通过将不锈钢等金属板形成为与底壳2的基底2a的形状相同的大致矩形形状而获得。罩壳3设有用于推压存储卡20的弹性构件3a和3b,并且还包含用于推压销6的弹性元件3c,其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底壳2和罩壳3通过诸如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使得罩壳3被安装在侧壁2b和2c的升高端部上,从而形成卡舱1a。
另外,通过使设置在底壳2上的突出条2f与形成在滑块4处的凹部4a相咬合,引导滑块4沿着底壳2的侧壁2c前后运动。滑块4具有与相应的台阶部20a适配的配合部4b(见图4)以及与截切部分20b适配的突出部4c(见图4)。台阶部20a和截切部分20b设置在存储卡一侧的外周面上,使得截切部分20b位于在与存储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与台阶部20a分开的位置。
如果存储卡20通过开口1b插入到卡舱1a中,存储卡20的台阶部20a将与凹部4b相接触,并且截切部分20b与突出部4c咬合。因此,存储卡20在保持在滑块4上的同时可以在卡舱1a中前后运动。
滑块4在卡舱1a中的定位通过下述部件控制销6,其第一端6a旋转安装在接触块5的插入孔5a中;沟槽部4d,其用于沿着预设路径引导销6的第二端6b;螺旋弹簧7,其置于滑块4和接触块5之间,用于朝向开口1b推压滑块4。
特别地,利用沟槽部4d的底面上的预定的台阶,销6的第二端6b被引导到沟槽部4d的期望通道中,而至少在一个具体范围内不会倒退。换句话说,通过利用螺旋弹簧7的推压力和由插入存储卡20施加的力迫使第二端6b被导入沟槽部4d的期望通道中,利用设置在罩壳3处的弹性元件3c,第二端6b将与沟槽部4d的侧壁和沟槽部4d的底面相接触。
另外,当从上面观察时,沟槽部4d接近开口1b侧的部分基本为心形,形成所谓的心形凸轮机构。从而实现存储卡20的上述按开和按关功能。
接触块5具有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内壁5b和侧壁5c,其中,当从上面观察时,内壁5b和侧壁5c共同形成L形。接触块5通过钩形部分2e固定到底壳2上,使得其内表面5b被置于卡舱1a的后侧处,同时侧壁5c被置于卡舱1a的侧壁2b处(见图3)。
内壁5b具有多个穿过它的条形接触端子10,其中接触端子10由导电金属形成,并且接触端子10的前端10a从内壁5b伸入卡舱1a的内部,并朝向开口1b。
存储卡20被插入到接触端子10和罩壳3之间。接触端子10的每个前端10a具有平滑地伸向罩壳3的弯曲部分10b。当存储卡20被插入卡舱1a的后侧附近的预设安装位置时,弯曲部分10b与存储卡的一个面对底壳2的表面(即,图中存储卡20的底面)相接触。
另外,导向销11被固定在内壁5b处,并且被设计成穿过螺旋弹簧7。利用导向销11,防止螺旋弹簧7弯曲。
另外,如图3所示,活动臂12被可转动地支承在从接触块5的内壁5b伸出的柱形突出部5d处。具体地,活动臂12的前端部12a通过围绕突出部5d盘绕的扭转弹簧13被朝向开口1b侧枢转地推压,并且其通过插入到卡舱1a中的存储卡20的前端部被朝向卡舱1a的后侧枢转地推压。
因此,当存储卡20还未完全插入到卡舱1a的后侧附近的安装位置以及处于与活动臂12未接触的位置时,活动臂12的前端部12a朝向开口1b充分转动(下面简单地称为“最大开口1b侧位置”),如图4所示。另外,如图5所示,当存储卡20完全插入到其安装位置时,活动臂12的前端部12a朝向所述后部旋转,从而位于卡舱1a的后部位置处。
也就是说,取决于存储卡20的插入和取出,活动臂12在图4所示的最大开口1b侧位置和图5所示的后部位置之间旋转。当活动臂12位于最大开口1b侧位置处时,被固定在接触块5处的两个固定触点14和14a电短路,而当活动臂12处于其后部位置时,所述两个固定触点电断开。
因此,通过检测固定触点14和14a之间的导电或非导电状态,可以感知存储卡20是否处于卡舱1a中的预设的安装位置处。
另外,由于侧壁5c从卡舱1a的所述后侧沿着卡舱1a的一个侧边缘延伸到开口1b,因此可以防止接触块5下落或旋转并改善盒体的支承刚度。此处,优选将侧壁5c设计成与底壳2和罩壳3都接触。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接触端子10包括短端子10S和长端子10L,它们对应于存储卡20的端子位置,如图6所示。
参照图7和8,每个长端子10L具有支承部15,用于面对底壳2支承其前端10a。
支承部15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且与长端子10L至少朝向底壳2的一侧形成为一体(见图8),所述绝缘树脂用作绝缘件。通过将绝缘树脂置于长端子10L和底壳2(具体为基底2a)之间,各个长端子10L和底壳2彼此隔开预设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当接触块5由绝缘树脂模制时,接触端子10通过嵌入成型(insert-molded)方法形成,在该过程中,支承部15也利用相同的绝缘树脂嵌入成型。
每个支承部15从接触块5伸出,其沿着长端子10L的长度方向延伸到对应的长端子10L的大致中间部分,并与之形成一个整体,并将对应的长端子的外周边包裹在绝缘树脂中。特别地,最接近和面向底壳2的绝缘树脂部分的厚度被设置得比其它部分的厚度大。因此,通过这样的厚度可实现基底2a和长端子10L之间的预设距离。
此处,如图3和8所示,每个支承部15具有暴露部分15a,暴露部分15a上没有绝缘树脂,并且其被设置在长端子10L的、朝向罩壳3的一侧(图3中的上侧)上。
通过在绝缘树脂处设置暴露部分15a,当在支承部15利用绝缘树脂嵌入成型后熔化的绝缘树脂变硬时,支承部15朝向底壳2的部分(图8中的下部)的热收缩率可被设置得更大。因此,可防止长端子10L朝向罩壳3的一侧(图8中的上侧)翻转,并且还可在插入/取出存储卡20的过程中防止长端子10L的弹性力过大地施加给存储卡。
另外,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突出部16独立地形成在支承部15处,以限制长端子10L相对于底壳2的运动,如图7和8所示。
每个突出部16被突出地形成在对应的支承部15的、朝向底壳2的表面(图8中的下侧)的端部处并与支承部15形成一整体,其中突出部16为短柱形。每个突出部16适配在与其对应的设置在底壳2的基底2a中的孔2g中。即,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突出部16和孔2g一起形成运动限制机构。
在根据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卡插座结构的设计中,在接触端子10的短端子10S和长端子10L中,每个长端子10L在底壳2处经由支承部15支承,其中支承部15的该位置朝向长端子10L的前端、远离与短端子10S的支承位置相对应的长端子10L的支承位置,其中短端子10S在内壁5b处被支承。因此,与存储卡20的端子相接触的长端子10L的前端10a的弹性常数增大,从而可抑制长端子10L的变形,这又防止了长端子10L和存储卡20的端子之间的接触面压力的减小,例如进一步可防止它们之间的接触不良。
另外,即使当包括短端子10S和长端子10L的接触端子10由于热应力而弯曲变形,由于长端子10L的前端10a由支承部15支承,所以长端子10L的弯曲变形可被最小化。结果,还可以防止前端10a与存储卡插座结构1的底壳2相接触。另外,可防止长端子10L与由导电金属形成的底壳2短路。
此处,如果从端子10S和10L的固定位置到它们前端的距离被设置为大致相等,则存储卡20的端子和长、短端子10L、10S之间的接触面压力可设置为大致相等。因此,可防止只是某个端子磨损等问题。
另外,通过由绝缘树脂将支承部15与至少长端子10L的面向底壳2的侧面形成为一体,将绝缘树脂夹在长端子10L和底壳2之间,从而使长端子10L和底壳2(基底2a)彼此分开,并且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可保证长端子10L的高位置精度,并使长端子10L与底壳2彼此保持电绝缘。
此外,由于长端子10L由与接触块5形成为一体的支承部以下述方式支承,即沿着底壳2的基底2a伸向卡舱1a的前部,因此,与形成用于长端子10L的独立支承部件的盒体相比,减少了所需部件的数量。结果,降低了插座结构的制造人力和成本。
另外,利用从接触块5延伸出的突出部,即支承部15,更可靠地抑制了长端子10L的变形。另外,可防止接触块5落下或旋转,并改善插座结构的盒体的刚度。
另外,通过在支承部15处设置突出部16以及使突出部16适配于底壳2的孔2g中,可限制长端子10L相对于底壳2的相对运动。更具体地,可以抑制长端子10L沿着背离底壳2的方向上的变形。因此,当存储卡20插入卡舱1a中时,防止长端子10L升高而阻止存储卡20完全插入。而且,还可防止由于长端子10L或插入的存储卡20的端子之间的过大的接触面压力而使它们产生磨损或变形。也就是说,长端子10L和存储卡的端子的接触点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从而防止了它们之间的接触不良。
图9和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优选实施例,其中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描述过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相关描述。图9和10示出了支承部的截面视图。
与图8中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8中的支承部15是通过使绝缘树脂从接触块5沿着长端子10L的长度方向伸出延伸到长端子10L的大致中间部分形成的,图9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支承部15A只形成在长端子10L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处,而不是从接触块5延伸出来。支承部15A被设置在长端子10L的、接近和朝向底壳2的一侧(图9中的下侧)处。
在图10所示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伸向底壳2的大致V形的凹陷部15b形成在长端子10L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处,该凹陷部15b用作弯曲部件15c的支承部15B。通过使支承在支承部15B处的弯曲部件15c与底壳2相接触,长端子10L与底壳2接触。此处,如果底壳2由导电金属制成,则优选将一绝缘件例如树脂件连接到弯曲部件15c的外侧(底壳2一侧)。可替换地,还可将该绝缘件连接到底壳2。
在上述第二和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由于长端子10L的前端10a由底壳2支承,可获得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在第二和第三优选实施例中还优选设置运动限制机构以限制长端子10L相对于底壳2的相对运动。
尽管参照优选实施例已经示出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不同的改变和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存储卡插座结构,包括底壳和罩壳,它们适于分别朝向存储卡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块,其设置在由底壳和罩壳形成的卡舱的后侧;多个接触端子,它们固定在接触块处,并从接触块朝向卡舱的开口侧延伸,以与存储卡的端子相接触;其中,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短端子和至少一个长端子,所述至少一个长端子被底壳支承的支承位置比所述至少一个短端子被接触块支承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卡舱的开口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由导电金属形成;在底壳和长端子之间夹置绝缘件;并且长端子由底壳经由所述绝缘件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块的一部分沿着底壳伸向卡舱的开口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长端子由接触块的突出部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结构,还包括运动限制机构,用于限制长端子相对于底壳的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存储卡插座结构,包括底壳和罩壳,它们适于分别朝向存储卡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块,其设置在由底壳和罩壳形成的卡舱的后侧;多个接触端子,它们固定在接触块处,并从接触块朝向卡舱的开口侧延伸,以与存储卡的端子相接触。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短端子和至少一个长端子,所述至少一个长端子被底壳支承的支承位置比所述至少一个短端子被接触块支承的支承位置更靠近卡舱的开口侧。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933248SQ20061015157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4日
发明者安西恒博, 田中博久, 木村敏弥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