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卡退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860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存储卡退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卡退卡结构,尤指一种在把盖合开启到存储卡容槽开口上的盖体的同时,可一并令存储器由该容槽中顺利退出的存储卡退卡结构。
按现今极为普遍的便携型电子产品,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辞典、MP3音乐播放机、数字相机、笔记型电脑、掌上型电脑等等,为扩充其使用功能、延伸其实用性,常增设有可插入,例如MMC卡、PCMCIA扩充卡、IC卡电子书等存储卡的容槽,以使使用者通过插入具各种不同功能的存储卡,如字典卡、录音卡、通讯卡等,获得字汇的增加、存储器的扩增、数据在不同机体间的移动以及数据资料的储存、语言学习、与知识性、、娱乐性的提升等各种功能的增进。
此种设有存储卡容槽的电子产品通常使用如

图1所示的退卡结构10来将存储卡40由容槽中退出,以利使用者进行存储卡的取出或更换。该退卡结构10像设置于作为存储卡40与电子产品间的接口的存储卡连接件(CONNECTOR)50上,包括一可水平移动的摇杆11,以及一端部分可与推杆11内侧端部12活动接合,另一端部16可用以将存储卡40向外顶出,并绕着枢轴17转动的顶杆14。其中,该存储卡连接件50上形成有得容置存储卡40的存储卡容槽51,且在该容槽51底面内侧上设有能与该存储卡40成电气连接关系的弹片52,该弹片52的未端53则连接到复接在该连接件50上的印刷电路板(PCB)70上,以使该印刷电路板70与存储卡40之间通过该弹片52进行电信号的传输。此外,在安装有该连接件50暨退卡结构10的电子产品机壳壳体60上并形成有存储卡容槽开口61以及按键开口62,以分别与该连接件50的存储卡容槽51以及设于该推杆11外侧端部上的按键13相对应,以供使用者得经由该容糟开口61将存储卡40插置于由该存储卡容槽51与印刷电路板70所共同形成的容间中,并藉由弹片52所提供的偏压作用定位于该容槽51中,同时在使用者欲更换或取出存储卡40时,按压该外露于壳体60的按键开口62上的按键13,使推杆11推动该顶杆14绕着枢轴17转动,由该顶杆14的端部16将存储卡40向外顶推至脱离该弹片52的偏压作用范围的位置为止,此时使用者就可轻松地将部分外露的存储卡40自容槽51中向外取出。
但对于这些可插设存储卡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商而言,上述退卡结构10的所有零件的产制与组装倘若全在厂内进行的话,其生产成本与效率实难为厂商所接受,故一般做法系外包给生产存储卡连接件的专业厂商,由这些专业厂商直接将上述退卡结构10生产在存储卡连接件上,使其成为一套完整的零组件后,再由这些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将之组装于其电子产品中,然而由于不同的存储卡连接件厂商所生产的附设于存储卡连接件上的退卡结构的规格并未标准化,导致其退卡结构上的按键尺寸、位置等各有不同,难以全部与这些电子产品机壳壳体60上的固定尺寸与位置的容槽开口61以及按键开口62相配合,故而如需在不同的存储卡连接件厂商之间寻求可共用的替代品将十分困难,并因而容易受制于少数的存储卡连接件厂商,使在生产成本与供料裕度上仍有疑虑。此外,其容槽开口无护盖的设计,亦容易造成外界污物的侵入,且在存储卡意外脱落定位时亦有向外掉落之虞。
另一种亦被普遍使用的退卡结构20如图2所示,包括形成在电子产品机壳壳体60上的大型存储卡容糟开口61,以及可自由地滑动于形成在壳体60上邻接该容槽开口61的滑道63上的护盖80。其中,该大型的存储卡容槽开口61的形成是为使存储卡40在插入该存储卡连接件上的容槽51后,仍能外露出便于使用者的手指夹持并足以供其施力将该存储卡40扯出容槽51的部分,而该护盖80则是利用其上、下端缘上的成对滑条81嵌置并滑动于该成对滑道63上,令使用者在平时将该护盖80移置于可覆盖住该容槽开口61的位置上,以防止存储卡40向外脱落的意外发生,并可避免外界污物的侵入,而当使用者欲更换或取出存储卡40时,则可将护盖80向侧边移开,使容槽开口61外露后,使用者即迳可将手指伸入该容槽开口61,并抓捏住存储卡40露在容槽51外面的部分后,便能够直接将存储卡40向外拉出而完成退卡的动作。
此外,亦有将上述退卡结构20的滑动式护盖80改成如图3所示的旋转式护盖80的设计。在此退卡结构20’中,用以可活动地盖合于电子产品机壳壳体60上的存储卡容槽开口61’的护盖80’,系采用一对可枢接于形成在容槽开口61’的侧缘上相对位置处的枢孔(未图示)中的枢轴81’,来取代退卡结构20的滑条81以及滑道63的滑动接合方式,令使用者能够在将覆盖于容槽开口61’的护盖80’旋转开,使该开口61’外露后,即迳可使用与前段所述的同样方式,以手指伸入开口61’将存储卡40外露部分抓住后向外扯出,来完成退卡动作。
然而,上述退卡结构20或20’必须在电子产品机壳上占用较大空间,以便形成足供使用者伸入手指并抽取出存储卡的容槽开口61或61’,故使电子产品的体积庞大,实难符合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需先开启护盖以令容槽开口完全外露后,再完全依靠使用者以手指伸入该容槽开口中,将存储卡由完全插入状态向外拖拉方得取出的退卡操作,实难谓无烦琐不便之处,且在现今众家商品皆不遗馀力推出令使用者操作简单、迅速方便的新设计之馀,此种退卡结构实属违背潮流,略嫌过时的设计。
基此,为解决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无需在存储卡连接件上附加构造复杂的退卡用连杆组,使可达到节省零件成本,降低组装费用,亦无受制于外包厂商的生产管理问题的存储卡退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外界污物侵入存储卡容槽,并能避免存储卡因意外脱位而向外掉落的困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电子产品机壳上的设置空间,使可轻松实现“轻薄短小”设计趋势的存储卡退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使用者将护盖开启的同时,亦将存储卡一并带出容槽外的快速而省力的存储卡退卡结构。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包括有一可活动地开合于存储卡容槽开口上的盖体,其中该盖体藉由至少一自缘部凸设的卡钩与至少一形成于存储卡容槽开口缘上相对位置处的卡槽相扣合而紧合于存储卡容槽开口上,同时在该盖体里侧上设置有能对部分外露于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产生偏压作用的带动件,令使用者欲更换或取出存储卡时,能藉由施力于该盖体上使该盖体略为变形的动作令该盖体上凸设的卡钩脱离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缘上的卡槽相扣合的状态,同时使该盖体里侧上的带动件对该存储卡的表面开始产生偏压作用,以便当使用者在将脱离扣合状态的盖体向远离该存储卡容槽开口的方向开放时,即可利用该带动件所产生的偏压作用的带动而同时将存储卡自容槽中向外退出,以令使用者能够轻易地取出该存储卡。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结构与功效更趋明了起见,兹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后。
图1是已知退卡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已知退卡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又一种已知退卡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上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拖例的底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存储卡退卡时的分解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立体分解示意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分辨示意图;以及图13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存储卡退卡时的分解动作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卡退卡结构30包括形成于电子产品机壳壳体60上的存储卡容槽开口61,以及可活动自如地盖合于该开口61上的盖体90,其中,具有略呈L形截面的盖体90在其前端缘部两侧附近设有至少一对枢轴91,而在该开口61两侧壁的相对位置上则形成有一对可供该对框轴91嵌接的滑槽63,以使核对枢轴91能自由地在该对滑槽63中由最内端的盖合位置631滑动至最外端的开启位置632后,在该开启位置632上枢转,使该盖体90在被旋转开时令该开口61向外露出。在该盖体90前端缘部的大致中央处另凸设有至少一卡钩92,而在该开口61缘部上的相对位置处则形成有至少一能与该卡钩92相扣合的卡槽64,以便在该盖体90盖合于该开口611时,藉由该卡钩92与该卡槽64间的扣合使令该盖体90可紧密地合在该开口61上。同时,在该盖体90的远端上得选择设有至少一可与形成在该开口61外缘部上相对位置处的凹槽65相嵌合的凸出部93,以便在盖体90盖合在开口61上时,以及盖体90平移于盖合位置631以及开启位置632间的过程中,分别提供更佳的定位与引导的效果,并能限制盖体90在到达开启位置632之前产生枢转。此外,在盖体90里侧上邻近卡钩92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例如橡胶体的可弹性变形的带动件94,且该带动件94固设于由盖体90里侧表面延伸出的肋片95所围成的空间中。
如图6所示,作为存储卡40与电子产品间的接口的存储卡连接件50在该电子产品机壳壳体60中的设置,是与前面已知技术所述的大致相同,亦即使存储卡40能被容置于该存储卡连接件50上的存储卡容槽51以及印刷电路板70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并由该容槽51底面内侧上所设,末端53与印刷电路板70接合且负载存储卡40与印刷电路板70间的电信传输的至少一弹片52所提供的偏压作用将存储卡40加以定位在该容槽51与印刷电路板70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此外在盖体90处在盖合位置时,带动件94在未变形的状况下是与部分外露于容槽51外侧的存储卡40的表面呈几乎接触的状态。
当使用者欲由图6所示的盖合位置更换或取出存储卡40时,由于盖体90一般是以例如合成树脂的略具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所制成,故能在邻近卡钩92之处由外向内施加压力P于盖体90的外表面上,如图7所示,使盖体90略为产生足以使卡钩92脱离由虚线所示扣合位置的变形量,并连带使位于盖体90与存储卡40之间,且邻接卡钩92的位置处的带动件94亦因盖体90的变形而产生如图7所示的弹性变形。此时,带动件94遂由于其弹性变形所生的弹性回复作用力而对存储卡40产生偏压作用,同时使用者必须持续施加相同压力P于盖体90上并将该盖体90以箭头所指方向水平外移,如图8所示,方能使向图面上方变形的卡钩92越过卡槽64而完全脱离扣合位置,并藉由该受压变形的带动件94对存储卡40所产生的偏压作用把弹片52对存储卡40施加的定位作用力克服后,将该存储卡40一并向外带出而与弹片52完全脱离,并使存储卡40能至少向外露出足以供手指抓取的部分。
当上述动作持续至该盖体90的枢轴91在滑槽63中由盖合位置631滑移至终点的开启位置632时,由于盖体90的凸出部93亦已完全脱离凹槽65,如图9所示,使用者即可松开对盖体90所强加的压力P而迳将盖体90开启,使盖体90的枢轴91绕着滑槽63的开启位置632枢转,直到盖体90的卡钩92的先端触及存储卡40为止。
此时,使用者能继续将盖体90向图面下方开启,即可利用该卡钩92的先端将存储卡40进一步由容槽开口61以箭头所指方向向外顶出,使得增加存储卡40向外露出足供手指抓取的部分,如图10所示,以利使用者能更为轻松而方便地将存储卡40取出。
当使用者欲把存储卡40安装在容槽51并将盖体90盖合于容槽开口611时,则能迳将存储卡40插入存储卡容槽51最深处的定位后;将盖体90回转至其里侧的弹性体94触及存储卡40的表面时,再将盖体90水平内推至卡钩92进入与卡槽64相扣合的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30’是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此退卡结构30的盖体100上,例如橡胶体的可弹性变形带动件的设计被省去,而改由紧邻并与设在该盖体100的前端缘部105附近的枢轴101同心的至少一具厚度半圆形件的厚度方向表面(亦即图11中划斜线部分)来作为对部分外露于容槽51外的存储卡40的表面产生偏压作用的带动件103,而该盖体100的前端缘部105则被加以倒角,以便在盖体100开启时,该前端缘部105不会碰及存储卡40的表面,如图5所示,原来在开口61两侧壁的相对位置上可供盖体100上的枢轴101枢接的滑槽亦被简化为一对轴孔66,使盖体100仅能相对于容槽开口61枢转而无法平移,因此原先用以确保盖体在枢转前需先平移若干距离的凹槽65与凸出部93亦因失去效用而被省略。此外,原设在盖体前缘中央的卡钩则被移位至盖体100的远端缘中的大致中央处,如图11所示的卡钩102。容槽开口61的缘部上用以与该卡钩102相嵌合的卡槽67则亦随之被重新形成在其外缘部上,且该卡槽67上并设有能与卡钩102上向内凸设的凸肋104相扣合的凹槽68(如图13至15所示)。其他如印刷电路板70存储卡连接件50等部分的构成则大致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如图13所示,当盖体100处于盖合位置时,带动件103是与部分外露于容槽51外侧的存储卡40的表面呈几乎接触的状态。
当使用者欲由图13所示的盖合位置将盖体100掀开并取出存储卡400时,由于盖体100一般是以例如合成树脂的略具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所制成,故能在该卡钩102的上方表面施加一远离容槽开口61的扯力F,使该卡钩102略为产生变形而令其凸肋104脱离与凹搭68的扣合状态,并使盖体100开始以远离容槽开口61的方向向外枢转。此时,随着盖体100开始向外枢转,带动件103亦藉由其与存储卡40的表面闲存在的静摩擦力的作用而开始对该存储卡40的表面产生偏压作用,使当使用者持续令该盖体100向外枢转的同时,带动件103亦能藉由该偏压作用把弹片52对存储卡40施加的定位作用力克服后,将该存储卡40一并向外带出,如图14所示。
当盖体100被持续开启至该带动件103脱离与存储卡40的表面相互接触的位置,亦即盖体100的前端缘部105进入面对存储卡40的表面的位置时,如图5所示,存储卡40遂因带动件103不再对其产生偏压作用而停止外移,此时存储卡40已向外露出至少足供使用者以手指抓取的部分,故可令使用者轻松而迅速地将存储卡取出。
若欲把存储卡40安装到容槽51并将盖体100盖合于容槽开口61上时,则能迳将存储卡40插入存储卡容槽51最深处的定位后,再将盖体100回转至其卡钩102的凸肋104卡回凹槽68中的位置即可。
综上所述,可明显了解本实用新型实具有下列功效与优点。
1.本实用新型令使用者在开启护盖的同时,一并将存储卡向外带出的设计,不仅可简化退卡动作,并利于使用者能轻松而迅速地取换卡片。
2.本实用新型无需开设供使用者伸入手指的大型存储卡容槽开口,故不会占用机体空间,可轻易进行小型化机体的设计。
3.其保护作用的盖体设计,除可有效防止外界污物的侵入外,并能消除存储卡困意外脱位而掉落遗失或损坏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能使用无需附加已知退卡用连杆组的标准化存储卡连接件,故可节省制造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外,亦可避开可能受制于零件包商的困扰。
但上述的实例说明仅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功效,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或精神下而完成的任何等效改变或修饰,诸如无需肋片95的设置而将带动件94直接固设于盖体90的里侧表面上,或将枢轴91与滑槽63或枢轴101与轴孔66或凸出合93与凹槽65的设置部位相互对调,或单纯变更凸出部93与凹槽65或带动件103的位置,或省略掉利用卡钩92的先端将存储卡40进一步外推的设计等,皆仍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而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存储卡退卡结构,包括形成在电子产品机壳壳体上的存储卡容槽开口;可活动自如地开合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上的盖体;以及设于该盖体的里侧上,使得在开启该盖体的同时,亦对部分外露于存储卡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产生偏压作用,并藉以将该存储卡退出的带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两侧设有可滑动并可枢转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两侧上所形成的滑槽中的枢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前端缘部上设有至少一能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缘上所形成卡槽相扣合的卡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上设有至少一可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缘上所形成的凹槽相嵌合,以限制该盖体在开启后欲产生枢转前能产生平移的凸出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为可弹性形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为橡胶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设置在该盖体里侧上邻近该卡钩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在未对该部分外露于存储卡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产生偏压作用前,是以未变形的状态几乎与该部分外露于存储卡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钩的长度设计成能在该盖体产生枢转的过程中可以该卡钩的先端与该部分外露于存储卡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相互接触并将该存储卡向外顶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两侧设有可枢转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两侧上所形成的轴孔中的枢轴。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远端缘部上设有至少一能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缘上所形成的卡槽相扣合的卡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为与该枢轴同心的至少一具厚度半圆形件的厚度方向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带动件在将该存储卡退出前,是与该部分外露于存储卡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呈几乎接触的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存储卡退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前端缘部是被倒角成使该前端缘部在该盖体开启时,不会碰及该存储卡表面的状态。
专利摘要一种存储卡退卡结构,包括:形成在电子产品机壳壳体上的存储卡容槽开口;可活动自如地开合于该存储卡容槽开口上的盖体;以及设于该盖体的里侧上,使得在开启该盖体的同时,亦对部分外露于存储卡容槽外的存储卡表面产生偏压作用,并藉以将该存储卡退出的带动件。
文档编号G06C25/00GK2400816SQ00216009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3日
发明者林世寅, 孙一峰 申请人: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