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301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的连接器具有用来容纳与导线的一端相连接的端子接头的 连接器外壳;安装在导线上并在连接器外壳的后端装入开口部分的密 封部件;还有从后面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以挤压并夹持该密封部件的 后部保持器(例如见公开号为2004-171831的日本未审查专利)。该后 部保持器形成了从中通过导线的导线插入孔,且导线从该导线插入孔 被拉出外部。而且,该后部保持器还形成一种可以与设置在连接器外 壳的圆周表面上的接合部分接合的弹性变形锁定片。当该后部保持器 被恰当地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时,该锁定片与接合部分弹性接合,来 夹持连接器外壳上的后部保持器。当上述连接器与相配合的连接器连接,来将端子接头和相配合的 端子接头相连接,且被拉出于连接器外壳的导线被摇动的情况下,分 布在连接器外壳内的导线在导线和导线插入孔之间的间隙的范围内摇 动,结果是可能导致两个端子接头彼此之间滑动连接。这样,就有可 能使两个端子接头的连接部分改变从而损害连接的可靠性。此外,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号2004-171831公开的连接器中, 与导线的一端相连的端子接头被插入并保持在连接器外壳的空腔内, 且橡胶止动件安装在导线的端部。管状安装部分在连接器外壳的后部 形成从而具有一个开口的后表面,且橡胶止动件被夹持为与安装部分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用来从后面挤压橡胶止动件以夹持橡胶止动 件的盖状后部保持器安装在连接器外壳的后部。后部保持器的后壁形
成有从中插入导线的导线插入孔。而且,后部保持器形成有可弹性变 形的锁定片,且该后部保持器通过该锁定片和从连接器外壳上凸出的 互锁部分的交互接合被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如果当导线沿着与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摇动时,后部保持器的导 线插入孔的内表面被导线挤压,就有可能造成互锁部分和锁定片由于 产生的挤压力而分离,从而导致后部保持器从安装部分脱离。发明内容本发明参考了上述情形而发展得出,且其目的是为了改进连接器 的整体操作性能,尤其是改进了端子接头的连接可靠性和/或防止后部 保持器不经意的从安装部分脱离。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得到解决。本 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其用来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与导线的端部相连的 端子接头,至少一个密封部件,其通过安装在导线上且至少部分配合入形成 在连接器外壳的后表面上的开口部分来密封连接器外壳的内部,和形成有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孔的后部保持器,导线通过该孔而被插 入,且通过从安装侧的后面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从而适于挤压密封 部件来防止密封部件的脱离,其中,在密封部件中,密封主体和至少一个摇动防止部分在前后 方向上接连布置,所述密封主体大体与导线的外圆周表面和开口部分 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摇动防止部分大体与导线的外 圆周表面和后部保持器上的导线插入孔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如果被拉出连接器外壳的导线和与相配合的连接器外壳相连接的
连接器外壳一起摇动,安装在该导线上的密封部件的防止摇动部分大 体与导线的外圆周表面和后部保持器的导线插入孔的内圆周表面紧密 接触,从而抑制连接器外壳内的导线摇动。因此,与该导线的一端相 连接的端子接头和相配合的端子接头的相对滑移运动可以被避免。因 此,两个端子接头的连接位置可以被保持大体恒定,从而改善连接的 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在导线插入孔和导线之间出现的间隙至少可 以部分地被密封部件所填充。因此,与导线的外圆周表面与导线插入 孔的内圆周表面直接紧密接触的情况相比,其好处就是,可以吸收可 能在导线插入孔和导线之间产生的位置精确性的偏差。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外壳,其用来容纳与导线的端部相连接的端子接头, 密封部件,其通过安装在导线上且配合入形成在连接器外壳的后表面内的开口部分来密封连接器外壳的内部,和形成有导线插入孔的后部保持器,导线通过该孔而被插入,且通过从后面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而适于挤压密封部件来防止密封部件脱离,其中,在密封部件中,密封主体与防止摇动部分在前后方向上被 接连布置,所述密封主体被保持为与导线的外圆周表面和开口部分的 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防止摇动部分被保持为与导线的外圆周表 面和后部保持器的导线插入孔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更优选的,保持器(更优选的是后部保持器)形成有内部具有导 线插入孔且大体向后凸出的大体管状部分,且防止摇动部分被保持为 与管状部分内的导线插入孔的内表面大体紧密接触。由于后部保持器形成有内部具有导线插入孔且基本上向后凸出的 基本上管状部分,且摇动防止部分被保持为与管状部分内的导线插入 孔的内圆周表面大体紧密接触,导线在大体整个管状部分的长度范围 内被保持为与管状部分接触,因而可以可靠地抑制连接器外壳内的导 线的摇动。更优选的是,管状部分内的导线插入孔的内圆周表面向管状部分 的后端锥形倾斜,且摇动防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基本上与导线插入孔 的内表面一致地锥形倾斜。由于管状部分的导线插入孔的内圆周表面朝着管状部分的后端锥 形倾斜,且摇动防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基本上与导线插入孔的内表面 一致地锥形倾斜,如果拉出于管状部分的导线插入孔的导线被摇动, 则其摇动支撑部分被摇动防止部分牢固保持,以抑制摇动。因此,导 线的摇动力不可能被传递给端子接头的连接部位,因此,进一步改善 了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优选的是,密封主体形成为其厚度基本上填充导线的外圆 周表面和安装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出现的空间,并且/或者有一个或 多个唇缘形成在该内周表面或外圆周表面上。最优选的是,摇动防止部分具有基本上平的内圆周表面和/或外圆 周表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 上述方面或其优选的实施例,包括连接器外壳,用来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用来与导线连接的端子 接头,和大体具有盖形的保持器,其由后壁和基本上从后壁向前凸出的环 绕壁组成,并从安装侧可安装地在连接器外壳的安装部分上,后壁形 成有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孔,导线可以通过该孔并经由连接器外壳的各 个表面被拉出,其中,至少一个大体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并具有比基端宽的 导引端、或基本上具有楔形或被底切的导引端加宽肋设置在环绕壁的
内圆周表面上和安装部分的外圆周表面的其中一个或者全部两个上, 和至少一个具有与上述用来楔形安装的导引端加宽肋基本上相应或基 本上补充的形状的凹进设置在基本上与导引端加宽肋相应的位置上的 另一表面内。如果从连接器外壳的相应表面通过保持器的导线插入孔被拉出的导线沿着相对于前进和后退方向以不同于(T或180的角度方向或与其 相交的方向摇动,则有可能挤压力沿导线的摇动方向作用在保持器上, 且保持器可能分离于连接器外壳。而且,根据以上所述,该至少一个 具有比基端宽的导引端或基本上具有楔形或被底切的导引端加宽肋设 置在后部保持器的环绕壁内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外圆周表面的其中一 个或者全部两个上,凹进形成在另一表面内,且当保持器被安装时, 这些导引端加宽肋和凹进提供楔形安装或正接合或形状封闭。这样即 使当导线被摇动或者整个连接器受到一定的震动,也可以防止保持器 分离于连接器外壳。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用来容纳与导线的端部相连接的端子接头,和 具有盖形的后部保持器,其由后壁和基本上从后壁向前凸出的环 绕壁组成,并从后面可安装地在连接器外壳的安装部分上,后壁形成 有导线插入孔,导线通过该孔可以经由连接器外壳的后表面被插入, 其中沿着基本上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且具有比基端宽的导引 端的导引端加宽肋设置在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上和安装部分的外圆周 表面的其中一个或者全部两个上,且具有与上述用来楔形安装的导引 端加宽肋基本上相应的形状的凹进设置在另一表面内的与导引端加宽 肋相对应的位置处。如果从连接器外壳的后表面通过后部保持器的导线插入孔被拉出 的导线沿着与前进和后退方向相交的方向摇动,则有可能挤压力沿导 线的摇动方向作用在后部保持器上,且后部保持器可能被从连接器外
壳分离。然而,根据以上所述,具有比基端宽的导引端的导引端加宽 肋设置于后部保持器的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的外圆周表面 的其中一个上,凹进形成在另一表面内,且当后部保持器被安装时, 这些导引端加宽肋和凹进提供楔形安装。这样即使当导线被摇动或者 整个连接器受到一定的震动,也可以防止后部保持器从连接器外壳分 离。优选的是,在前端加宽的肋和凹进中,提供在保持器(优选的是 后部保持器)的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的部分基本上向上延伸至保持器 (优选的是后部保持器)的后壁。由于在前端加宽的肋和凹进中,提供在(后部)保持器的环绕壁 的内圆周表面的部分基本上向上延伸至(后部)保持器的后壁,从而 可以可靠地防止(后部)保持器从连接器外壳的分离。更优选的是,保持器(优选的是后部保持器)的环绕壁具有基本 圆柱形状,导引端加宽的肋设置于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上,和 至少一个凹进槽形成在环绕壁的外圆周表面上大体具有和导引端加宽肋背靠背关系(或者被放射性排列的)的位置处。如果当(后部)保持器的环绕壁具有圆柱形状,从而(后部)保 持器在圆周方向上不好被区分,则可能难于将在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 上的导引端加宽肋和凹进排列到目标位置,使得将(后部)保持器安 装在安装部分上变得困难。尽管如此,根据上面所述,凹进槽形成在 环绕壁的外圆周表面内基本上具有和形成在环绕壁地内圆周表面上的 导引端加宽肋背靠背的关系的位置处。因此,通过对形成在安装部分 的外圆周表面的凹进槽和凹进进行彼此定位,导引端加宽肋可以利用 凹进槽座为标记器与凹进相结合。从而(后部)保持器可以良好的操 作性而精确安装在安装部分上。而且,通过在与导引端加宽肋基本上
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凹进槽,即使提供有导引端加宽肋,也可以抑制环 绕壁厚度的逐渐增加,来防止壁表面下沉的发生。更进一步,通过将 导引端加宽肋设置在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上,可以被避免导引端加宽 肋被被外部因素造成破坏的意料不到的情况。最优选的是,安装部分呈带有开口后表面的基本上管形,和/或 保持器(优选的是后部保持器)的后壁包括内装配部分,来至少部分被配合入安装部分,且在厚度方向上将安装部分与环绕壁一起保持。当(后部)保持器的内配合部分被配合入连接器外壳的安装部分, 安装部分在厚度方向上被保持在内配合部分和环绕壁之间,且内配合 部分的外圆周表面被保持为大体与安装部分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 因此,即使当导线被大幅度摇动,内配合部分被保持紧密配合入安装 部分,这样可以更可靠地避免(后部)保持器从连接器外壳的分离。通过阅读下面对优选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具体的描述,本发明的这 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将变得更明显。应当被理解的是,虽然实 施例被独立描述,但是其中的单个特征可以被组合而成为更多的实施 例。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中的与相配合的连接器相连的连接器的侧 面剖视图;图2是与相配合的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是阴性外壳的侧视图;图4是后部保持器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后部保持器的前视图;图6是密封部件的侧面剖视图;和图7是密封部件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9是在连接状态下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IO是阴性外壳的侧视图; 图11是阴性外壳的后视图; 图12是阴性外壳的平面视图;图13是表示后部保持器被安装在安装部分上的状态时连接器重 点部分的垂直剖面视图;图14是后部保持器的侧视图; 图15是后部保持器的前视图; 图16是后部保持器的后视图;图17是表示阴性外壳的重点部分部分剖面的侧视图; 图18是阴性外壳的水平剖面面视图;图19是表示塔状部分被配合入接收器中的状态时连接器的水平 剖面视图;图20是表示较高的部分被配合入接收器中的状态时连接器的重 点部分垂直剖面视图;和图21是阳性外壳的侧面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结合附图l-7对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连接器F具 有用来至少部分容纳阴性端子接头30的阴性外壳IO(对应于优选的连 接器外壳)和后部保持器50 (作为优选的保持器),所述后部保持器 50从安装侧MS(优选的是基本上从后面或者从基本上与相配合连接器 的配合侧的相对一侧)被安装在该阴性外壳10上,其中阴性外壳10 可以和相配合的阳性连接器90连接。连接器F进一步具有用来在阴性 外壳10和端子接头30之间提供流体-或防水密封的密封部件98和用来 在阴性和阳性外壳10和90之间提供流体-或防水密封的密封圈97。在 下面的描述中,就前进和后退方向FBD而言,阴性和阳性外壳IO、 90 的待连接侧被参考为前侧,且就垂直方向而言,参照图l。
相配合的阳性外壳9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包括最好是基本上呈具有开口前侧的圆管状的接收器91。 一个阳性凸出92 (阳性端子接 头)通过接收器91的后壁被安装。该阳性凸出92优选的是基本上由 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平板,且基本上将其平板表面沿着前进和后 退方向FBD对齐,且至少部分凸入接收器91中。锁定部分95凸出在 接收器91的外圆周表面的侧部(优选上端部)。该锁定部分95可弹 性地与阴性外壳10的锁定臂12接合。下面描述阴性外壳10。阴性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在 其前侧处或靠近其前侧提供有被至少部分安装入相配合的接收器91中 的塔形部分13,且装配管状部分14至少部分环绕该塔形部分13并与 该塔形部分13限定一空间,接收器91至少部分被插入或可被插入该 空间,且在其后侧具有与塔形部分13 —体的或统一连续的并大体向后 突出的安装部分15 (对应于优选的开口部分),且后部保持器50被从 安装侧MS (优选的是基本上从后面)安装于该安装部分15上或安装 至该安装部分15。安装部分15最好基本上呈管形,更具体的是圆管形状,且其尺寸 大于塔形部分13而小于装配管状部分14。与安装部分15的内部空间 连通的空穴16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上FBD穿入或凹进塔形部分 13。 一个端子接头30通过安装部分15的内部空间从插入侧(优选的 是基本上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空穴16。端子接头30包括(优选的是基本上呈盒子形状)可与阳性端子接 头连接的主体部分31,最好是阳性凸出92可以至少部分被插入其中, 和导线连接部分(优选的是包括筒状部分32)与主体部分31的后端连 续并与一端暴露的导线W的的线芯相连接(优选的是巻曲或弯曲或折 曲进行连接)。主体部分31被至少部分配合入塔形部分13的空穴16 中,且最好基本上避免其中的松动运动,且筒状部分32被安置在相应
的管状部分14的内部空间中。主体部分31形成有锁定孔或凹进33, 被提供在空穴16的内壁处的锁定部分17被至少部分配合插入其中以 将端子接头30保持在空穴16内。由弹性材料(比如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98被安装在大体位于筒 状部分32附近或后方的导线W上。密封部分98被至少部分从安装侧 MS (最好是基本上从后面)插入安装部分15,从而基本上与安装部分 15的内圆周表面和/或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来在这两个表 面之间提供密封。密封部分98同样至少部分被配合入形成在后部保持 器50内的导线插入孔55,但是这些将在稍后被详细描述。用来准许阳性凸出92插入的凸出插入口 13A在塔状部分13的前 表面内形成为基本上在非O。或180°的方向上延伸的裂口 (最好是基 本上与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垂直或在宽度方向上),且主体部分31 的前表面基本上面对该凸出插入口 13A的后表面。在塔状部分13的后 端,耦合部分23被形成为基本上径向向外鼓出或凸出,从而与装配管 状部分14 (优选的是其后端)基本上连续。由弹性材料(诸如橡胶) 制成的密封圈97在耦合部分23之前安装或可安装于塔状部分13的后 部外圆周表面上。当这两个外壳10、 90被适当地连接时,密封圈97 用来基本上与接收器91的内圆周表面和/或塔状部分13的外圆周表面 紧密接触,来在这两个表面之间提供密封。在装配管状部分14的相对 侧(左和/或右), 一个或更多窗口孔18在基本上与密封部分97对应 的位置上形成,因此当这两个外壳IO、 90被适当地连接时,可以通过 这些窗口孔18观察到接收器91的引导端。如图1所示,锁定臂12基本上在阴性外壳10的侧部(优选的是 上侧部)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利用设置在基本与耦合部分23 对应的位置上的支撑部分24上的中心,锁定臂12可以像秋千一样(可 弹性位移)基本上向内或向外(向上和向下)枢轴位移。锁定臂12的 前部(优选为前半部)被安放(优选的是以隐藏方式)在装配管状部
分14和塔状部分13之间,然而它的后部(优选的是基本上后半部)被暴露在安装部分15的上方或外部。用来按压解锁的可操作部分25 被提供在锁定臂12处或其附近,且最好是被稍微升起。鼓起以优选具 有基本上门形横截面的臂容纳部分14A凸出形成在装配管状部分14的 侧部(优选的是上部),且锁定臂12被安放在该臂容纳部分14A的内 部。被用来操作锁定臂12的操作窗孔26在臂容纳部分14A的后端或 其附近被切掉。锁定臂12的可操作部分25可特别通过操作者的手指 或手至少部分插入操作窗孔26进行操作或可进行操作,用来进行解锁。
锁定臂12形成有至少一个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的 锁定槽27,并在锁定臂12的后端形成开口。当两个外壳IO、卯被适 当地连接时,锁定部分95被至少部分配合入锁定槽27中,并与锁定 槽27的前端相结合,这样外壳IO、 90被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安装部分15的中间部分(优选的是在 基本中部)处,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侧向(左和/或右)互锁部分 34从安装部分15的外圆周表面相对于前进和后退方向FBD突出。互 锁部分34与一个或多个提供在后部保持器50处的相应锁定片51弹性 接合,其中其配合表面(后表面)为朝前端基本向外或向上倾斜的导向表面,且其前表面基本上与锁定表面垂直。
一个或多个框架部分35至少部分围绕互锁部分34在安装部分15 的外圆周表面内形成。用来至少部分围绕互锁部分34的框架部分35 最好是呈U形,且只暴露互锁部分34的后部区域。在后部保持器50 被安装后,框架部分35被基本上沿着锁定片51的侧缘安放,从而可 以防止锁定片51由于被外部因素导致不小心弹性变形而使后部保持器 50解锁。
至少一个导向肋36形成为在安装部分15的外圆周表面处(优选 的是基本上为其底部或外端)基本上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并
与形成在后部保持器50内或后部保持器50处的至少一个可导向凹槽 52接合。 一个或更多、优选的是多个凹进37形成在安装部分15的外 圆周表面内且被在圆周上间隔分开。这些个或更多凹进37最好是呈截 面为向底面(随着它们变得更深)逐渐加宽的楔形或底切槽的形状。 尤其是, 一共形成四个凹进37,且在圆周方向上基本上被平均间隔, 更具体的为在圆周上以大约90。间隔。下面描述后部保持器50。后部保持器5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 而且基本上为盖形,更具体的是如图4和5中所示的底圆柱,从而可 以从安装侧MS (最好是基本上从后面)被安装在安装部分15上。后 部保持器50包括(优选为基本上圆盘状)后壁53和(优选的是基本 上圆柱形)从后壁53的外缘向前突出的环绕壁54,其中,环绕壁54 至少部分配合在安装部分15上,而后壁53可以基本上关闭安装部分 15的开口,并且可以保持密封部件98。供导线W至少部分插入通过的导线插入孔55形成在后壁53的中 间位置(优选的是基本上在中心)。后壁53形成有基本上呈去顶锥形 的大体管状部分56,作为整体,基本上具有从后壁53向后突出的梯形 平面视图。更具体的是,管状部分56整体上呈圆锥形状,通过导线插 入孔55与安装部件15的内部空间连通,且从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 表面和后部保持器50的后壁53相连的基端向突出端PE逐渐变窄。密 封部件98的后部被至少部分配合入管状部分56的导线插入孔55内。这里,如图6和7所示,密封部分98包括至少部分配合入安装部 分15的内部空间且保持基本上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5 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密封主体96,以及与密封主体96 —体或整体 连续的摇动防止部分94,其同样基本上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或 管状部分56 (后部保持器50)的导线插入孔56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 触。换句话说,摇动防止部分94具有基本上与导线插入孔55的形状 相应的或相配的形状。该摇动防止部分94和密封主体96在前进和后
退方向FBD (纵向方向)接连排放。密封主体96形成为具有基本上填 充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5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出现的空间的 厚度,并且具有一个或更多、最好是多个在其内和/或外圆周表面形成 的唇缘93 (基本上至少部分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当密封部件98被安 装在安装部分15上时,唇缘93被保持或可被保持与导线W的外圆周 表面和/或安装部分15的内圆周表面接触,且在厚度方向或径向上受到 压縮。摇动防止部分94最好不具有和唇缘93对应的部分,并且具有基 本上平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摇动防止部分94以基本上与密封 部件96同轴的方式从密封主体96的后表面的中间部分(优选的是以 非0°和180°的角度,优选的是基本上从正中部分)向后凸出,且其 内圆周表面作为导线接触表面,其基本上水平延伸,且不与密封主体 部分96的内圆周表面形成任何阶梯。摇动防止部分94具有基本上与 管状部分56相对应的形状锥形或类锥形状,且其内表面形成为基本上 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相一致的形状,而其外圆周表面被渐縮或加工 成与管状部分56的内圆周表面(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基本 上相一致的尺寸。在自然状况下,摇动防止部分94的内圆周表面具有 比导线W的外径稍小的内径,和/或其外圆周具有比管状部分56的内 径稍大的外径。因此,当密封部件98被至少部分安装于安装部分15 中时,摇动防止部分94被保持为基本上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或 管状部分56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且其在这两个表面之间受到挤压 或压縮。通过这样的摇动防止部分94,管状部分56内的导线W可以 被保持为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 (纵向方向)延伸,而基本上 不会发生翘曲变形。进一步,内配合部分58如此形成在后壁53的内表面(前表面) 上(除了其外周缘),从而稍微向前突出。该内配合部分58具有基本 上与后壁53同心的外周缘和与管状部分56连续的内周缘,且其内表 面或前表面是基本上平面表面,且以非0°或180°角度排放,最好是
基本上垂直于前进和后退方向FBD或基本上直立,这样其可以被保持 为基本上与密封部件98的后表面面接触。该内配合部分58基本上紧 密配合入安装部分15,且其外圆周表面可以被保持为基本上与安装部 分1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可供安装部分15的后端开口边缘至少 部分配合的配合空间限定在内配合部分58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5 的内圆周表面之间。最好是具有门形截面且凸起或大体向外径向突出的凸出部分61 在环绕壁54 (优选的是其底端部分)处形成,且可导向槽52在该凸出 部分61内的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形成。在至少部分将后部保持器 50安装入安装部分15内后,可以防止后部保持器50关于其中心或纵 轴CA的旋转,且后部保持器50的安装操作可以通过凸出部分61的导 向槽52与导向肋36的接合进行导向。如果试图将后部保持器50以不 正确的姿态安装在安装部分15上,则凸出部分61与安装部分15的后 端开口缘相互妨碍从而阻止任何进一步的安装操作。因此,后部保持 器50的不正确的姿态可以在开始后部保持器50安装操作时就被发现。与安装部分15上的相应互锁部分34可弹性接合的一个或更多、 最好是成对的锁定片51形成在环绕壁54的横侧(左侧和/或右从)。 每一个锁定片51最好是基本上呈门形框形状,并可在一对(上方和下 方)裂口 62之间基本上向内和向外弹性变形,所述裂口 62在环绕壁 54的前端形成开口并基本上向后延伸,并且锁定片51形成有锁定槽, 其向后延伸从而在锁定片51的后端形成开口且同时离开锁定片51的 前端。在将后部保持器50安装在安装部分15上的过程中,锁定片51 的前端移动到一个或更多的互锁部分34上,从而使锁定片51弹性变 形。当后部保持器50被适当地安装后,互锁部分34至少部分进入锁 定槽63,而锁定片51弹性回复,这样后部保持器50被或可以被不可 分离地锁定到安装部分15上。如图5所示,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多个具有宽于基端的导引端(楔
形形状)的肋64被提供在环绕壁54的内圆周表面上,且最好被周向 间隔分开。更具体的是,肋64具有从基端向导引端逐渐加宽的梯形或 底切的截面,更具体的是,基本上等边梯形的截面,而且总共形成四 个肋64,且在圆周方向上被平均间隔分开,更具体的是以大约9(T的圆周间隔。当后部保持器50基本上正对于安装部分15而且可与梯形 或底切凹进37相结合时,这些肋64被安放在基本上与凹进37相对应 的或面对的位置,从而肋64和凹进37在径向上被彼此锁住。进一步,凹进槽65被形成在环绕壁54的外圆周表面上,最好是 在与上述肋64具有基本上背对背的关系(或者被径向排列)的位置。 这些凹进槽65最好是具有弓形或浅薄截面,且大体在前进和后退方向 FBD延伸,具体的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基本上沿着环绕壁54的整 个长度延伸。下一步描述该具体实施例的装配过程。第一步,与导线W的端部 连接的端子接头30被至少部分插入阴性外壳10的空穴16。端子接头 30从安装部分15至少部分进入塔形部分13,且被塔状部分13内的锁 定部分17弹性锁定。然后,安装在导线端部的密封部分98至少部分配合且保持在安装 部分15内,使导线W通过导线插入孔55而插入的后部保持器50从安 装侧MS (最好是基本上从后面)被安装在安装部分15的外圆周表面。 这时,安装部分15的导向肋36被至少部分插入后部保持器50的导向 槽52的入口 (开口),且后部保持器50的一个或多个肋64被至少部 分插入到安装部分15的一个或多个凹进37的相应入口 (开口)。在 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形成在后部保持器50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凹进槽65 与相配合的凹进37对齐,从而使肋64可以相对于凹进37精确定位且 与其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后部保持器50沿着凹进37大体前推, 安装部分15的框架部分35至少部分进入环绕壁54的裂口 62,且锁定 片51的导引端基本移动到互锁部分34的导向表面上,且被保持与之
大体滑动接触,从而使锁定片51弹性变形。当后部保持器50被安装在安装部分15上到达合适的深度时,后壁53的内配合部分58被至少 部分配合入安装部分15的后端开口缘,以使密封部分98被保持在安 装部分15内,且当锁定片51至少部分弹性回复时,互锁部分34被至 少部分配合入锁定槽63。锁定片51与互锁部分34的锁定表面在后部 保持器50的分离方向上接合,这样后部保持器50可以被可靠地保持。 当后部保持器50被以这种方法基本上适当地安装在安装部分15上时, 它在从后壁53的内表面到管状部分56的内表面被保持为与密封部分 98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
下一步,塔形部分13被至少部分配合入相配合的阳性外壳90的 接收器91中。当阴性和阳性外壳IO、 90被基本上适当地彼此连接时, 锁定臂12被与锁定部分95弹性接合,来将这两个外壳IO、 90彼此锁 定。进一步,当这两个外壳IO、 90被基本上适当地彼此连接时,阳性 凸出92被插入端子接头30的主体部分31内的基本上适当深度,从而 将两个端子接头30、 92相连接,且接收器91的内圆周表面与密封圈 97的外圆周表面基本上紧密接触,来提供在两个外壳IO、 90之间的密 封。
在两个外壳10、 90被连接后,即使从阴性外壳10拉出的导线W 在与纵向或前进和后退方向FBD相交的方向上被摇动,由于导线W通 过对应于后部保持器50的管状部分56的位置处的密封部分98的摇动 防止部分94而被保持为不会松动,从而导线W不会在安装部分15内 摇动,且与导线W的端部连接的端子接头30不会摇动。
像上面所描述的,根据这个具体实施例,当阴性和阳性外壳10、 90被适当连接时,即使从阴性外壳10拉出的导线W被摇动,阴性外 壳10内的导线W和端子接头30的摇动可以通过安装在该导线W上的 密封部件98的摇动防止部分94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导线插入孔 55的内圆周表面的紧密结合而被基本抑制,这样两个端子接头30、 92
的连接位置可以被保持稳定以改善连接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导线插入孔55和导线W之间出现的间隙最好是被密封部件98基本 上填充,因此,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被直接保持与导线插入孔的内 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情况相比,好处就是可以吸收导线插入孔55和导 线W之间产生的位置精度偏离。换句话说,当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被 直接保持与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情况下,如果导线 插入孔55的直径和导线W的外径由于尺寸误差而偏离了给定值,那么 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和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不能被保持紧密接 触。但是,根据该实施例,即使当导线插入孔55的直径和/或导线W 的外径由于尺寸误差而偏离了给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值,这种误 差可以通过在导线插入孔55和导线W之间放入弹性可压縮密封部件 98而得以吸收,因此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和导线W的外圆周 表面可以被保持紧密接触。进一步,由于后部保持器50形成有内部具有导线插入孔55且向 后突出的管状部分56,且摇动防止部分94被保持与在管状部分56内 的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导线W被或可以被保持与管 状部分最好是在管状部分56的基本上整个长度范围上紧密接触,这样 阴性外壳10内的导线W的摇动可以被可靠抑制。更进一步,由于管状部分56内的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向 后渐縮,且摇动防止部分94的外圆周表面渐縮或收縮为与导线插入孔 55的内圆周表面相一致,因此如果通过导线插入孔55被拉出的导线W 被摇动,则摇动支撑部分被摇动防止部分94紧密保持,从而抑制摇动。 因此,导线W的摇动力更加不会被传递给两个端子接头30、 92的连接 部分,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连接的可靠性。因此,为了改善端子接头的连接可靠性,连接器F被提供有用 来至少部分容纳与导线W的端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30;至少一 个密封部件98,其通过被安装在导线W上且至少部分被配合入作为开
口部分形成在阴性外壳10内或其上(优选的是其后表面)的安装部分 15中,用来密封阴性外壳10的内部,且(优选为后部)保持器50形成有导线插入孔55,导线W通过该孔被插入,并通过从安装侧(优选 的是基本上从后面)MS安装在阴性外壳10上,从而适于挤压密封部 件98来防止密封部件98掉出。在密封部件98中,被保持基本上与导 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密封主体 96和至少一个被保持基本上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后部保持器50 的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防止摇动部分94在前进和 后退方向上被逐次排放。其它实施例本发明不被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 例也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所包含。除了 下面的实施例,在不偏离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主题下 各种各样的改变都可以被做出。(1)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尽管后部保持器提供有管状部分,但是 根据本发明它也可以不具有管状部分。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的密封 主体可以与后部保持器内的后壁内的导线插入孔的内圆周表面保持基 本上紧密接触。(2) 尽管在该实施例中密封部件由橡胶制成,但是根据本发明它 也可以由凝胶或其他有弹力的材料制成。(3) 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于这种情况,即,密封部件被至少部分 配合入用来容纳阳性端子接头的阳性外壳的后部内,且后部保持器安 装其上。〈第二实施例〉参照图8至21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连接器F具有用来
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阴性端子接头130的阴性外壳110和从安装侧MS (优选的是基本上从后面)安装在该阴性外壳110上的后部保持器 150 (作为优选的保持器),其中阴性外壳110可与配合阳性外壳190 连接。连接器F还被提供有探测部件199用来探测阴性和阳性外壳 110、 190的连接状态,密封部件198用来在阴性外壳IIO和端子接头 130之间提供液体或防水密封,密封圈197用来在阴性和阳性外壳110 和190之间提供液体或防水密封。在下面的描述中,就前进和后退方 向FBD而言,阴性和阳性外壳IIO、 190的待连接侧被参考为前侧,且 就垂直方向而言,参照图8。相配合的阳性外壳19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包括(最好是基本上 呈圆管状)具有开口前侧的接收器191,如图21所示。至少一个阳性 凸出192通过接收器191的后壁被安装。该阳性凸出192优选为导电 材料(例如金属)制成的平板,基本上将其平板表面沿着前进和后退 的方向FBD排列,且至少部分凸入接收器191中。 一个或更多、最好 是多个肋193 (突出部分)如此形成在接收器191的内圆周表面上,从 而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肋193在圆周上间隔分开。如 图示的情况,具体的是具有八个肋193,且基本上以45°的大体相同 圆周方向间隔分开设置。每一个肋193被(优选的是基本上相同)成 形为基本上呈矩形的截面,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具有基本上等同 的宽度,而且可以基本上与阴性外壳110的肋接收部分119相接触。 每一个肋193从稍后于接收器191前缘的位置向上延伸至接收器191 的后端。如图20所示,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侧部(左侧和/或右侧) 导向肋194形成为横向(优选的是从底部)鼓出于接收器191的外圆 周表面的相对横侧,并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延伸。两个导 向肋194可以至少部分进入阴性外壳110的导向部分111。进一步,锁 定部分195突出在接收器191的外圆周表面的上端部。锁定部分195 与阴性外壳110的锁定臂112弹性接合。在接收器191的外圆周表面
上, 一个或更多、优选的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保护壁196如此形成在锁定部分195的侧边(优选的是基本上相对侧边),以在前进和 后退方向FBD上延伸。当两个外壳110、 l卯被连接时,(优选两个) 保护壁196被设计用来保护锁定部分195并被安放在锁定臂112的(优 选的是基本上相对的)侧边。与相应的保护壁196整体或一体的一个 或更多、优选的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解锁部分189从保护壁196 的外侧表面的前端突出。当两个外壳110、 190被基本上适当地连接时, 解锁部分189与装配在阴性外壳110内的探测部件199相互干涉,因 此省略了将探测部件199锁定在阴性外壳110内的状况。
下面描述阴性外壳110。阴性外壳IO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在 或靠近其前侧提供有至少部分配合入相配合接收器191中的塔形部 分113,以及至少部分环绕该塔形部分113并与该塔形部分113构成一 空间的管状部分114,接收器191至少部分被插入或可被插入该空间中, 且在其后侧具有与塔形部分113 —体的或统一连续的并向后突出的安 装部分115,且后部保持器150从安装侧MS(优选的是基本上从后面) 安装于其上。接收器191的一个或更多个导向肋194从前面至少部分 插入一个或更多导向部分111,以导引两个外壳110、 190的连接操作, 所述导向部分111如此形成于管状部分114处(优选为底面左和/或右 部分),从而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于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延伸,且 侧向或径向鼓出。安装部分115最好基本上呈管形,更具体的是圆管 形,且其形状大于塔形部分而小于管状部分114。与安装部分115的内 部空间连通的空穴116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上FBD穿入塔形部分 113。至少一个端子接头130可通过安装部分115的内部空间从插入侧 (优选的是基本上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空穴116。
端子接头130包括可与阳性端子接头连接的主体部分131;优 选的是基本上呈盒子形状的阳性主体131,阳性凸出192可以至少部分 插入其中;和导线连接部分(优选包括筒状部分132)与主体部分131 的后端连续并与在一端暴露的导线W的线芯相连接(优选的是巻曲或
弯曲或折曲进行连接)。主体部分131被至少部分配合入塔形部分113的空穴116,且防止其中的松动运动,筒状部分132被安置在管状部分 114的内部空间中。由弹性材料(比如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198被安 装在位于筒状部分132附近或在其后的导线W上。密封部分198被至 少部分从安装侧MS (最好是基本上从后面)插入安装部分115,从而 基本上与安装部分115的内圆周表面和/或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 触,来在这两个表面之间提供密封。主体部分131形成有锁定孔或凹 进133,被提供在空穴116的内壁处的锁定部分117被至少部分配合插 入其中,来将端子接头130保持在空穴116内。用来准许阳性凸出192插入的凸出插入口 113A在塔状部分113 的前表面形成为最好是在宽度方向(或者基本上在非O。或180° ,最 好是基本上与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裂口,且主 体部分131的前表面面对该凸出插入口 113A。由弹性材料(如橡胶) 制成的密封圈197被安装在塔状部分113的外圆周表面的后部。当这 两个外壳IIO、 190被大体适当地连接时,密封圈197用来基本上与接 收器191的内圆周表面和塔状部分113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以在 这两个表面之间提供密封。在管状部分114的(优选为大体相对)横 侧(左和/或右), 一个或更多窗口孔118形成在基本上与密封部分197 对应的位置,因此当这两个外壳110、 190被适当地连接时,接收器191 的导引端可以被通过这些窗口孔118被观察到。一个或更多、最好是多个肋接收部分119如此形成在塔状部分113 的外圆周表面上,从而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延伸,且优选 圆周间隔分开。每个肋接收部分119被布置为与设置在接收器191的 内圆周表面上的肋193基本上面对,这样当两个外壳110和190被连 接时,它们的凸出端表面可基本上相接触。如图20所示,肋接收部分 119最好是包括一个或更多不规则形状的肋120(导引端加宽的部分), 其导引端(突出端)比基端宽。
不规则形状的肋120优选地相对于中心线或纵轴线基本对称安放在塔状部分113的横侧(左和/或右)表面。在这些不规则形状的肋120 中,那些在高度方向上定位于侧表面上相对端处的为具有基本上楔形 形状或底切截面的楔形肋121,而那些在高度方向上定位于侧表面中间 位置的为具有基本上T形截面的基本T形肋122。楔形肋121和T形 肋122的导引端表面(突出端表面)具有大体圆弧形,其沿着与管状 部分114的内圆周表面同心的假想圆大体延伸,且在楔形肋121和T 形肋122之间限定的间隙为在成型过程中由移除插头形成的拔模空隙。每一个T形肋122包括基本上径向向外突出至塔状部分113的外 圆周表面的支撑支柱122A,和在非0。或180°的方向上(最好是基本 上与支撑支柱122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接收基底122B, 并大体在前进和后退的方向FBD上从塔状部分113的前端延伸至中间 位置。T形肋122的后端被设置为略前于密封部件198的前端或位于其 附近。接收基底122B可优选在其大体整个形成范围内支撑肋193,从 而在该形成范围内吸收肋193的位移。如图17所示,每一个接收基底122B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加宽,来 减小楔形或底切肋121朝背后侧的间隙。除了不规则形状的肋120,肋 接收部分119被排放在塔状部分113的末端或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 被内部钻孔以具有沟形截面。在这些沟形肋中,随着锁定部分117的 形成,提供在塔状部分113的下表面上的沟形肋的内部成为或形成拔 模间隙的一部分。进一步,径向向外鼓出从而与管状部分114的后端 基本上连续的耦合部分123形成在塔状部分113的后端。如图9所示,锁定臂112基本上在阴性外壳110的侧部(上方) 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利用设置在大体对应于耦合部分123的 位置处的支撑部分124上的中心,锁定臂112可像秋千一样(可弹性 位移)大体向内和向外或朝向和离开外壳或大体向上和向下进行枢轴 位移。锁定臂112的前部(优选的是基本上前半部)以隐藏方式被安放在相应管状部分114和塔状部分113之间,然而它的后部(优选的 是基本上后半部)被暴露在安装部分115的上方。用来按压解锁的可 操作部分125被提供在锁定臂112的后端,且稍微升起。鼓起为优选 大体具有门形横截面的臂容纳部分114A形成在管状部分114的侧部或 上部,且锁定臂112至少部分被安放在该臂容纳部分U4A的内部。臂 容纳部分114A的后部大体与安装部份115的上表面连续,且操作窗孔 126在臂容纳部分114A的上壁内被切掉。锁定臂112的可操作部分125 通过操作者的手指或手插入操作窗孔126被操作用来解锁。锁定臂112形成有至少一个锁定槽127,其基本上在前进和后退 方向FBD延伸,并在锁定臂112的后端形成开口。当两个外壳110、 190被适当地连接时,锁定部分195被至少部分配合入锁定槽127中, 并与锁定槽127的前端相结合,这样外壳110、 190被不可分离地彼此 锁定。进一步,探测部件199从后面至少部分地配合入锁定臂112的 锁定槽127。探测部件199可在推入防止位置和探测位置之间位移,其 中探测部件199与锁定槽127在推入防止位置处部分结合;而从推入 防止位置前推可到达探测位置,以与锁定槽127适当结合。 一个或更 多肋槽128形成为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在在壁容纳部分114A的(优 选的是基本上相对)侧壁的内表面中延伸,并且一个或多个止动件129 可与设置在探测部件199上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横向(左和/或 右)腿部分199A相结合,所述止动件129相对于长度方向形成在肋槽 128的中间位置。通过止动件129和腿部分199A的接合,将探测部件 199保持或放置在推入防止位置。当两个外壳110、 190被适当地连接 时,接收器191的解锁部分189与腿部分199A的导引端相干涉,而将 腿部分199A向外或向上提升,这样腿部分199A和止动件129被相互 拆开,以允许探测部件199推向或推入探测位置。可以判断出,如果 探测部件199可以被推入,则两个外壳110和190被适当地连接;反 之可以判断,如果探测部件199不能被推入,则两个外壳110、 190为 部分连接。
另一方面,在安装部分115的中间部分(优选为基本中部)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横向(左和/或右)互锁部分134在前进和后 退的方向FBD上从安装部分115的外圆周表面突出。互锁部分134与 一个或多个提供在后部保持器150处的相应锁定片151弹性接合,其 中,其后表面优选为朝前端向外或向上倾斜或倾向的导向表面,其前 表面基本上为垂直锁定表面。如图10所示, 一个或多个框架部分135至少部分围绕互锁部分 134形成在安装部分115的外圆周表面。用来至少部分围绕互锁部分 134的框架部分135最好呈U形,而只暴露互锁部分134的后部区域 (或其中的部分)。在后部保持器150被安装后,框架部分135被基 本上沿着锁定片151的侧缘安放,从而可以防止锁定片151由于外部 因素导致不小心被弹性变形而使后部保持器150解锁。至少一个导向肋136形成为在安装部分115的外圆周表面的横向 或底端处基本上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并与形成在后部保持器 150内的至少一个相应的可导向凹槽152接合。如图11所示, 一个或 更多、优选为多个凹进137形成在安装部分115的外圆周表面,且优 选被圆周向间隔分开。这些凹进137最好呈楔形或底切槽形状,其横 截面朝底面(随着它们变得更深)逐渐加宽。尤其是,形成总数四个 凹进137,且在圆周方向上被大体均匀间隔,更具体的是在圆周上以大 约90°间隔。凹进137形成为基本上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相 对于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其后端暴露在安装部分115的后表面(幵 口表面),而其前端与管状部分114的臂容纳部分114A的后端位于相 同的位置。在全部的凹进137中,布置在上部的一个或更多、最好是 一对的横向(左和/或右)凹槽与臂容纳部分114A的相对侧壁的基端 基本上相连续。下面描述后部保持器150。后部保持器150由合成树脂制成,而 且基本上为盖形,更具体的是如图14至16图中所示的底圆柱,从而
可以从从后面安装在安装部分115上。后部保持器150包括基本上圆盘状的后壁53和基本上圆柱形的从后壁153的外缘向前突出的环绕壁 154,其中,环绕壁154可配合在安装部分115上,而后壁153可关闭 安装部分115的开口,并且可以保持密封部件198。导线W被至少部分插入通过的导线插入孔155形成在后壁153的 中间部分(优选的是基本上在中心)。(优选的是基本上柱状的)管 状部分156形成为从后壁153的后表面或在后壁153的后表面处基本 上向后突出,与导线插入孔155相连通且最好具有基本上相同直径的 导线插入路径157 (优选的是基本上同轴)形成为沿前进和后退方向 FBD在管状部分156内延伸。与端子接头130连接的一根导线W被至 少部分插入穿过并保持在导线插入孔155和导线插入路径157内,从 而防止其松动运动。管状部分156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的长度小于 环绕壁154的长度,最好是小于环绕壁154的长度的2/3,最优选的是 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为环绕壁154的长度的一半。进一步,内配 合部分158形成在后壁153上除了其外边缘的内表面(前表面),从 而稍微向前突出。该内配合部分158具有基本上与后壁153同心的外 周缘和/或限定导线插入孔155的内周缘,和/或其内表面或前表面基本 为垂直平面,从而其可以基本上与密封部件198的后表面被保持为面 接触。该内配合部分158被基本上紧密配合入安装部分115,且其外圆 周表面可以被保持基本上与安装部分11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安 装部分115的后端开口边缘可以至少部分配合的配合空间限定在内配 合部分158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15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应当注 意的是, 一个或更多、最好是多个凹进部分159在基本上与内配合部 分158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形成于后壁153的外表面(后表面) 内,以防止后壁153的表面下沉。优选具有门形截面且径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分161形成在环绕壁 54的横向或底端部分处或附近,且可导向槽152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 形成在该凸出部分161内。在将后部保持器150安装在安装部分115 上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后部保持器150关于其中心轴的旋转,且后部保持器150的安装操作可以由凸出部分161的导向槽152与导向肋136 的接合进行导向。如果试图将后部保持器150以不正确的姿态安装在 安装部分115上,则凸出部分161与安装部分115的后端开口缘相互 妨碍,从而阻止任何进一步的安装操作。因此,可以在开始后部保持 器150的安装操作时就发现后部保持器150的不正确姿态。与安装部分115上的互锁部分134可弹性接合的锁定片151成对 形成在环绕壁154的横向(左和/或右)侧。每个锁定片151最好呈基 本上呈门形框的形状,并且在于环绕壁154的前端处形成开口并向后 延伸的一对上方和下方裂口 162之间可大体向内和向外弹性变形,并 且形成有锁定槽163,其大体向后延伸以在锁定片151的后端形成开口, 同时留下锁定片151的前端。在将后部保持器150安装在安装部分115 的过程中,锁定片151的前端移动到互锁部分134上从而使锁定片151 弹性变形。当后部保持器150被适当地安装后,互锁部分134至少部 分进入锁定槽163,而锁定片151被至少部分弹性回复,这样后部保持 器15被不可分离地锁定到安装部分115上。一个或更多、最好是多个具有比基端更宽的导引端(楔形形状) 的导引端加宽肋164被提供在环绕壁154的内圆周表面上,且最好是 在圆周上间隔分开。更具体的是,导引端加宽肋164具有从基端向导 引端逐渐加宽的梯形或底切截面,更具体的是,基本上等边梯形的截 面,而且总共形成四个导引端加宽肋164,且在圆周方向上平均间隔分 开,更具体的是以大约90。的圆周间隔。导引端加宽肋164形成为最 好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在环绕壁15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 因而其前端位于后部保持器150的前端开口缘处或附近,且/或其后端 位于后壁153的前表面上或附近。前面所述的锁定片151被设置于导 引端加宽肋164之间且与在垂直方向(高度方向)上彼此邻接的导引 端加宽肋164基本上等距。当后部保持器150正对安装部分115而且 可与楔形凹进137相结合时,这些导引端加宽肋164位于面向凹进137
的位置,从而导引端加宽肋164和凹进137在径向上彼此锁住。进一步,优选在与上述导引端加宽肋164具有基本上背对背的关 系或者与其大体径向对齐的位置处, 一个或多个凹进槽165形成在环 绕壁154的外圆周表面。这些凹进槽165具有弓形或浅薄截面,且在 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具体的沿前进和后退方向FBD基本上在环 绕壁154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延伸。优选地,凹进槽165和导引端加宽 肋164整体上基本上沿径向相对于轴线横向对称。下一步描述该具体实施例的装配过程。第一步,与导线W的端部 连接的端子接头130至少部分插入阴性外壳110的空穴116。端子接头 130至少部分从安装部分115进入塔形部分113,且被塔状部分113内 的锁定部分117弹性锁定。当端子接头130基本上适当地插入空穴116 内时,安装在导线W端部上的密封部分198被至少部分配合入并保持 在安装部分115内。进一步,密封圈197被安装在或安装至塔状部分 113 (优选为其后端部),且具有穿过导线插入孔155和导线插入路径 157的导线W插入的保持器或后部保持器150被保持或定位最好是待 命在导线W沿着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然后,保持器或后部保持器150从安装侧MS(最好是基本上从后 面)安装在安装部分115上。这时,安装部分115的导向肋136至少 部分插入后部保持器150的导向槽152的入口 (开口),且后部保持 器150的导引端加宽肋164至少部分插入到安装部分115的凹进137 的入口 (开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形成在后部保持器150的外 圆周表面内的凹进槽165与相配合的凹进137对齐,从而导引端加宽 肋164可相对于凹进137被精确定位且与其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如 果后部保持器150沿着凹进137向前推,则安装部分115的框架部分 135至少部分从前面进入环绕壁154的裂口 162,且锁定片151的导引 端移动到互锁部分134的导向表面上,且被大体保持为与之滑动接触, 从而使锁定片151弹性变形。当后部保持器150被安装在安装部分115
上直至大体合适的深度时,后壁153的内配合部分158被至少部分配 合入安装部分115的后端开口缘,来保持密封部分198被保持在安装 部分115内,且随着锁定片151至少部分弹性回复,互锁部分134至 少部分配合入锁定槽163。锁定片151与互锁部分134的锁定表面大体 在与后部保持器150的分离方向上接合,这样后部保持器150可以被 可靠地保持。当后部保持器150以这种方法安装在安装部分115上直 至基本上适当深度时,导引端加宽肋164的前端可以保持与凹进137 的前表面接触,且锁定片151被安装部份115的框架部分135环绕。接下来,塔形部分113至少部分配合入相配合的阳性外壳190的 接收器191中。当阴性和阳性外壳110、 190基本上适当地彼此连接时, 锁定臂112与锁定部分195弹性接合,以将这两个外壳IIO、 190彼此 锁定,且探测部件199被解锁部分189解锁并被推入探测位置。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探测部件199不能被推入,则可得知两个外壳110、 l卯 部分连接,因此两个外壳IIO、 l卯被更深地连接来达到基本上适当的 连接的状态。进一步,当这两个外壳110、 190被基本上适当地连接时, 阳性凸出192插入端子接头130的主体部分131内基本上适当的深度, 从而将两个端子接头130、 192相连接,且接收器191的内圆周表面与 密封圈197的外圆周表面基本上紧密接触,来提供在两个外壳110、 190 之间的密封。在两个外壳110、 190连接后,如果被拉出阴性外壳110的导线W 在与纵向或前进和后退方向FBD相交的方向上被摇动,拉力在与纵向 方向相交的基本相同方向上作用在后部保持器150上。然后后部保持 器150在间隙范围内向安装部分115倾斜,在最坏的情况下,互锁部 分134可以从锁定槽163分离而将后部保持器150解锁。但是,根据 该实施例,即使拉力作用在后部保持器150上,后部保持器150和安 装部分115可以通过导引端加宽肋164与凹进137基本上在径向上的 楔形接合而被保持紧密接触。 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后部保持器150从安装部分115的分离通过导引端加宽肋164和凹进137的楔形接合而被阻止, 因此密封圈197不会轻易地脱离于安装部分115。在这种情况下,由于 导引端加宽肋164形成至后壁153,导线W的摇动力在导线W的摇动 支撑部位被抑制,因此可以可靠地阻止后部保持器150的分离。由于后部保持器150的环绕壁154优选具有基本上柱形或管形, 且导引端加宽肋164设置在环绕壁154的内圆周表面上,且不能从外 面横向看到,因而在安装后部保持器150后,如果后部保持器150从 基本上合适的安装位置绕其中心轴旋转或枢转,则安装后部保持器150 的安装操作被停止。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一个或更多凹进槽165 形成在环绕壁154的外圆周表面上大体对应于导引端加宽肋164的一 个或更多位置处,因此在安装后部保持器后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或更多 用来定位的标记器。换句话说,通过在凹进槽165和凹进137沿直线 排列的情况下启动后部保持器150的安装操作,后部保持器150可以 以适当的姿态安装在安装部分115上。进一步,由于这些凹进槽165优选形成在与导引端加宽肋164大 体具有背对背关系的位置处,环绕壁154上形成导引端加宽肋164的 一部分没有被过分加厚,因此抑制了表面下沉的发生。更进一步,由 于后部保持器150的内配合部分158至少部分配合入安装部分115,即 使导线W被大幅摇动,内配合部分158和安装部分115在摇动方向(与 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仍彼此接合,且内配合部分158被安装部分 115抓住,因此可以更可靠阻止后部保持器150的分离。即使由于尺寸公差和类似原因或者在阴性和阳性外壳110、 190处 于连接的状态下遭受外力时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使塔状部分113和接收 器191可以相互彼此位移,但是由于一个或更多不规则形状的肋120 包括圆周延伸部分(比如接受基底122B),而且可以在它们的成型范 围内支撑肋193,因而肋193的突出端和不规则形状肋120可以可靠地
彼此紧密接触。因此,可以可靠地抑制两个外壳110、 190之间可能发生的摇动。进一步,在这种情况下,不规则形状肋120从塔状部分113 向接收器191突出,且肋193从接收器191向塔状部分113突出。因 此,与肋(不规则形状的肋)只从塔状部分113和接收器191的其中 一个中突出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抑制肋193 (不规则形状的肋120)的 突出距离。因此,肋193 (不规则形状的肋120)的强度得以加强,因 此可以避免肋193在它们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断裂。进一步,由于不规则形状肋120包括每一个都由支撑支杆122A 和接受基底122B组成的T形肋122,因此即使接受基底122B的成型 范围被扩大,仍可以防止支撑支杆122A中的下沉的发生。因此,防止后部保持器被不经意从安装部分分离,连接器F具有 用来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与导线W的端部连接的端子接头130的阴 性外壳110,和基本上具有盖形的后部保持器150 (作为优选的座), 其由后壁153和从后壁153向前突出的环绕壁154组成,并且从安装 侧(最好是基本上从后面)可安装在阴性外壳110的安装部分115上, 后壁153形成有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孔155,穿过阴性外壳110的后表面 而被拉出导线W可以至少部分插入该插入孔。 一个或更多基本上在前 进和后退方向FBD延伸且具有比基端宽的导引端加宽肋164被提供在 环绕壁154的内圆周表面上,且被圆周间隔分开。 一个或更多个形状 基本上与那些用来楔形或底切接合的导引端加宽肋164相应的凹进137 形成在安装部分115的外圆周表面上与导引端加宽肋164对应的位置 处。〈其它实施例〉本发明不被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表达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 例也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所包含。除了 下面的实施例,在不偏离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主题下 各种各样的改变都可以被做出。 (1) 根据本发明,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地,凹进可以形成在后部保 持器的环绕壁的内圆周表面,且导引端加宽肋可以形成在安装部分的 外圆周表面上。(2) 根据本发明,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地,肋(突出部分)可以形 成在塔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上,且不规则形状肋(导引端加宽部分) 可以形成在接收器的内圆周表面上。(3)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导引端加宽肋为楔形肋且凹进为楔形 凹进,导引端加宽肋和凹进足以提供楔形接合。比如,即使导引端加宽肋具有T形截面也不影响。(4) 尽管导引端加宽部分和突出部分形成为在前进和后退方向上 分别延伸,如不规则形状肋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肋,但根据本发明,当 阴性和阳性外壳被适当地连接时,这足够将其布置在可以彼此接触的 位置上处,且导引端加宽部分和突出部分可以形成为纯粹的突出。 附图标记列表 F……连接器 W……导线10……阴性外壳(连接器外壳)13……塔状部分15……安装部分(开口部分)30……端子接头50……后部保持器(座)53……后壁55……导线插入孔56……管状部分91……接收器92……阳性凸出94……摇动防止部分96……密封主体98……密封部件110……阴性外壳114……管状部分115……安装部分137......凹进150……后部保持器 154……环绕壁 164……导引端加宽肋 165……凹进槽 127……锁定槽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0),其用来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与导线(W) 连接的端子接头(30),至少一个密封部件(98),其通过安装在导线(W)上且至少部 分配合入形成在连接器外壳(10)上的开口部分(15)来密封连接器 外壳(10)的内部,和形成有至少 一个导线插入孔(55)的保持器(50),导线(W) 通过该孔而被插入,且通过从安装侧(MS)安装在连接器外壳(10) 上,从而适于挤压密封部件(98)来防止密封部件(98)的脱离,其中,在密封部件(98)中,密封主体(96)和至少一个摇动防 止部分(94)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接连布置,所述密封主体(96) 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开口部分(15)的内圆周表面保持大体紧 密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摇动防止部分(94)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 和保持器(50)的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保持大体紧密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保持器(50)形 成有内部具有导线插入孔(55)且基本上向后突出的基本上管状部分(56),且摇动防止部分(94)基本上与管状部分(56)内的导线插 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保持紧密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管状部分(56) 中的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向管状部分(56)的后端锥形倾 斜,且摇动防止部分(94)的外圆周表面基本上与导线插入孔(55) 的内表面相一致地锥形倾斜。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密封主体(96)形成为其具有的厚度能够基本上填充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5)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空间,禾n/或具有一个或更多形成在上述内和/或外圆周表面上的唇缘(93)。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摇动防止部分(94)具有基本上平的内圆周表面和/或外圆周表面。
6. —种连接器,尤其是根据上述一个或更多权利要求中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10),其用来至少部分容纳至少一个与导线(w)连接的端子接头(130),和大体具有盖形的保持器(150),其由后壁(153)和基本上从后 壁(153)向前突出的环绕壁(154)组成,且从安装侧可安装在连接 外壳(110)的安装部分(115)上,后壁(153)形成有至少一个导线 插入孔(155),导线可以穿过该孔并穿过连接器外壳(110)的各个 表面被拉出,其中至少一个大体在前进和后退方向(FBD)上延伸并具有比基端宽的导引端的导引端加宽肋(164)设置在环绕壁(154)的内圆周 表面和安装部分(115)的外圆周表面的其中一个或全部两个上,且至 少-一个具有基本上与导引端加宽肋(164)相对应的形状、用来楔形接 合的凹进(137)设置在其它表面上的大体与导引端加宽肋(164)相 应的位置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导引端加宽肋 (164)和凹进(137)中,那些提供在保持器(150)的环绕壁(154)的内圆周表面处的部分基本上向上延伸至保持器(150)的后壁(153)。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保持器(150)的环绕壁(154)具有基本上柱状形状, 导引端加宽肋(164)设置在环绕壁(154)的内圆周表面上,和 至少一个凹进槽(165)形成在环绕壁(154)的外圆周表面中基本上与导引端加宽肋(164)具有背靠背关系的位置处。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至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安装部分(115)为具有开口后表面的基本上管状形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保持器(150) 的后壁(153)包括内配合部分(158),其被至少部分配合入安装部 分(115),且使安装部分(115)与环绕壁(154)在厚度方向上保持 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端子接头的连接可靠性。连接器(F)提供有用来容纳与导线(W)的一端连接的端子接头(30)的阴性外壳(10);通过安装在导线(W)上且作为形成在阴性外壳(10)的后表面上的开口部分被配合入安装部分(15)的用来密封阴性外壳(10)内部的密封部件(98);和后部保持器(50),其形成有导线插入孔(55),导线(W)通过该孔而被插入,并通过从后面安装在阴性外壳(10)上而适于挤压密封部件(98)来防止密封部件(98)脱离。在密封部件(98)中,被保持为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安装部分(1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密封主体(96)和被保持与导线(W)的外圆周表面和导线插入孔(55)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的摇动防止部分(94)沿前进和后退方向接连布置。
文档编号H01R13/52GK101123334SQ20071012735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深谷知由, 田中努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