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558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容纳 该连接器外壳的外壳罩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外壳具有外壳主体,该外 壳主体具有在其内部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
技术背景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出版物No.2004-220970 )公 开了一种常规的半装配防止连接器(见图14)。半装配防止连接器包 括阴连接器外壳IOO,其作为具有接收阴端子TF的端子容纳室的外 壳连接器;和外壳罩,该外壳軍即容纳阴连接器外壳100的装配检测 件200。除非阴连接器外壳100完全与配套的阳连接器外壳300啮合,否 则装配检测件200不允许阴连接器外壳100从该阴连接器外壳100仍 然从装配检测件200的前开口突出的初始位置滑动到整个阴连接器外 壳100容纳在装配检测件200中的啮合检测位置。阴连接器外壳100 是否与阳连接器外壳300完全啮合可以通过阴连接器外壳100定位在 初始位置还是啮合检测位置处来判断。常规阴连接器外壳IOO具有主体IIO,柔性锁臂120,和构造成与 在装配检测件200处形成的一对啮合部分啮合的突起130。专利文献1 中的主体、柔性锁臂和突起分别相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外壳主 体、第一柔性锁臂和第一保持突起。主体IIO设有容纳阴端子的端子 容纳室。柔性锁臂120具有从主体110直立的支撑部分121,和臂122, 当从支撑部分121进行观察时,该臂沿阴连接器外壳100的长度方向从阴端子TF的前端延伸到后端。由于该构造,柔性锁臂120围绕作 为支点的支撑部分121按照上下运动状(seesaw-like)的方式移动。 当从柔性锁臂120的支撑部分121进行观察时,突起130设置在沿长 度方向的后端。装配检测件200具有圆柱形主体210,相应于本发明的第二保持 突起的啮合部分220,和相应于作为本发明的保持增强部分的第二柔 性锁臂的柔性锁臂230。圓柱形主体210容纳阴连接器外壳100。啮合 部分220在圆柱形主体210中突出并啮合突起130的顶端。由于突起 130和咕合部分220的啮合,即使当装配检测件200沿分离方向即朝 向长度方向Yl的后端移动时,阴连接器外壳100也与装配检测件200 分离。柔性锁臂230邻接臂122的前端。当装配检测件200沿分离方向 移动时,臂122的前端朝向附图中下侧柔性变形。臂122的后端然后 朝向附图中上侧柔性变形,使得突起130朝向附图中上侧,即沿与啮 合部分220的啮合得到增强的方向移动。以该方式,啮合得到增强。然而,常规柔性锁臂120具有缺点由于臂122前侧的变形经由 朝向臂122的前侧倾斜的支撑部分121被传递到臂122的后侧,并且 支撑部分121前侧的倾斜比支撑部分121后侧的倾斜更陡峭,因此臂 122后端的变形量小于臂122前端的变形量。当支撑部分121的厚度 制造得较大时,臂122的后端的变形量相对于臂122前端变得更小。同样,由于具有减小尺寸和更小高度的连接器不允许臂122的前 端弯曲到较大的程度,因此常规连接器不能确保阴连接器外壳100与 装配检测件200的足够啮合。结果,阴连接器外壳IOO可能意外地与 装配检测件200脱离。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连接器外壳与外壳罩牢固啮 合的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外壳罩的 连接器,其特征如下概括。连接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柔性锁臂,和第一保持突起。外壳主 体设有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柔性锁臂以从所述外壳主体直立的支 撑部分作为支点按照往复运动状的方式可移动。当从柔性锁臂的支撑 部分进行观察时,第 一保持突起设置在所述端子的长度方向的后侧上。同时,外壳軍包括圆柱形部分,第二保持突起,和保持增强部分。 圆柱形部分容纳连接器外壳。第二保持突起从圓柱形部分的内表面突 起并啮合第一保持突起的前侧。当圆柱形部分向该圆柱形部分与连接 器外壳分离的分离方向移动时,通过使柔性锁臂的前端柔性变形,保 持增强部分朝向第 一保持突起与第二保持突起的啮合被增强的啮合方 向移动第一保持突起。进一步,上述柔性锁臂具有沿长度方向从支撑部分向端子前端的 弯曲点延伸的第一臂,和从第一臂的弯曲点向从支撑部分观察的后侧 延伸的第二臂。同样,第一保持突起设置在第二臂上。利用上述结构,由于柔性锁臂具有第一臂和包括第一保持突起的 第二臂,因此第二臂的后端可以仅根据第一臂前端的变形而柔性变形, 与支撑部分的前侧和后侧的倾斜量的不同无关。从而,可以实现连接 器外壳与外壳軍的更有效和可靠的啮合。优选地,当从位于第一臂的弯曲点和第一保持突起之间的支撑部 分进行观察时,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提供包括设置在第二臂前侧上的 支点突起的连接器外壳。同样,外壳罩优选地具有支持部分,该支持 部分支持支点突起的由保持增强部分引起变形的一侧。利用上述结构,由于连接器外壳具有支点突起,以及外壳罩具有 支持部分,因此第二臂后端的变形量相对于第一臂前端的变形量可以 更大。这是因为当柔性锁臂的前端由于保持增强部分而柔性变形时, 从支撑部分观察时位于前侧上的支点突起作为支点。从而,可以实现 连接器外壳与外壳罩的更有效和可靠的啮合。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提供第一保持突起和第二保持突起 的保持表面,每个保持表面是锥形的,沿啮合方向倾斜。利用上述结构,由于第一保持突起和第二保持突起的保持表面各自分别是锥形的,沿啮合方向倾斜,因此第一保持突起可以沿啮合方 向更柔性移动。从而,可以实现连接器外壳与外壳軍的更有效和可靠 的啮合。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阅读了下面的详细描述 以及所附附图后变得更显而易见。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在初始位置处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在完全啮合位置处的图1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阴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图4是图1的连接器的外壳革的透视图。图5是图3的阴连接器外壳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1的线VI-VI得到的截面透视图。图7是沿图2的线VII-VII得到的截面透视图。图8是沿图1的线VIII-VIII得到的截面图。图9是沿图1的线IX-IX得到的截面图。图IO是图9的圆X的放大图。图IIA是初始位置处的连接器的部分截面图。图IIB是阴外壳和配套的阳外壳在不完全啮合状态下的部分截面图。图11C是阴外壳和配套的阳外壳在完全啮合状态下的部分截面图。图12A和图12B是离开外壳罩的初始位置并逐渐接近外壳罩的完 全啮合位置的阴外壳的部分截面图。图13A和13B分别示出了另 一实施例中的第一保持突起和笫二保 持突起。图14是说明了常规的半装配防止连接器的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参考所附附图1至14进行描述。注意附 图中的箭头Y1, Y2和Y3分别表示连接器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让我们首先看图1和2以概述本发明连接器的结构。连接器具有 连接器外壳10,其是阴连接器外壳,和在内部容纳连接器外壳10的 外壳軍20。本实施例的外壳軍20是具有连接器位置保证(CPA)功 能的外革,并具有与在常规的装配检测件中类似的功能。当连接器外 壳10与配套的阳连接器外壳不完全啮合时,连接器外壳10不能从初 始位置(见图1)滑动到完全的啮合位置(见图2)。分别如图1和2 所示,连接器外壳10的初始位置是其中连接器外壳10仍然从外壳軍 20的前开口突起的状态,完全啮合位置是其中整个连接器外壳10已 经容纳在外壳罩20内部的状态。参考图3和5,连接器外壳10具有外壳主体11和柔性锁臂12。 外壳主体11具有容纳端子TF的端子容纳室C (见图9)。在附图中, 四个端子容纳室沿连接器外壳10的宽度方向布置,该方向在附图中由 箭头Y2表示。箭头Y2与端子TF的长度方向正交,该方向由箭头 Yl表示。端子TF是阴端子。外壳主体11包括沿箭头Yl提供到阴端子TF前侧的阳外壳保持 部分11A,和提供到箭头Yl的相对后侧的外壳罩啮合部分IIB。阳外 壳保持部分IIA使外壳主体11与阳外壳30啮合。阳外壳30在内部 容纳配套的阳端子,该阳端子啮合阴端子TF。外壳軍啮合部分11B 啮合外壳軍20。外壳罩啮合部分11B具有保持爪11B1和保持突起 11B2。保持爪11B1是锥形的,以便保持爪11B1的高度朝向箭头Yl 的后端逐渐减小。在初始位置处,保持爪11B1啮合设置在外壳罩20 上的保持爪26 (见图6)。保持突起11B2沿长度方向Yl突起。在完 全啮合位置,保持突起11B2啮合提供在外壳軍20上的保持突起27 (见图7)。注意端子TF沿长度方向Yl的前端是更接近于阳外壳30 的一侧,而长度方向Yl的后端位于前端的相反一侧,更远离阳外壳 30。同样,柔性锁臂12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图3和5所示,柔性锁臂 12具有一对支撑部分12A, 一对第一臂12B,连接部分12C, 一对第 二臂12D,和锁定操作部分12E。该对支撑部分12A从外壳革啮合部分11B沿高度方向直立,即沿 表示厚度方向的箭头Y3。厚度方向Y3与长度方向Yl和宽度方向Y2 都成直角。该对第一臂12B从该对支撑部分12A朝向提供在长度方向 Yl前侧上的弯曲点延伸。该对第一臂12B沿宽度方向Y2彼此间隔。连接部分12C啮合两个第一臂12B的弯曲点。如图11所示,连 接部分12C具有在连接部分12C上的锥形表面12Cl。锥形表面12C1 的高度沿长度方向Yl从后端朝向前端减小。同样,锥形表面12C2提 供在连接部分12C的下侧上。锥形表面12C2的高度沿长度方向Yl 从后端朝向前端减小。该对第二臂12D沿箭头Yl从该对第一臂12B的弯曲点向从支撑 部分12A观察的后侧延伸。锁定操作部分12E使该对第二臂12D的 后端彼此啮合。连接外壳10具有一对第一保持突起13和一对支点突起14。该对 第一保持突起13啮合提供在外壳軍20上的第二保持突起22。如图5 所示,该对第一保持突起13比该对第二臂12D的支撑部分12A更接 近于后端,并且沿宽度方向Y2向外突起。如图12所示,该对第一保 持突起13在第一保持突起13的后侧上具有锥形表面13A。锥形表面 13A的高度沿长度方向Yl从前端向后端减小。如图5所示,该对支点突起14的每一个提供在该对第二臂12D 的各自相应一个上。该对支点突起14比支撑部分更接近于连接部分 12C的前端,该支撑部分又比第一保持突起13更接近于连接部分12C 的前端。如图8所示,该对支点突起14分别以这种方式布置,即,在 完全啮合位置处,相应于厚度方向Y3的下侧的支点突起的下侧通过 一对提供在外壳軍20的内壁上的支持部分25支持。利用柔性锁臂12的上述结构,当锁定操作部分12E向厚度方向 Y3的底侧推动时,连接部分12C可以向厚度方向Y3的上侧升高,支 撑部分12A作为支点。同样地,当连接部分12C沿厚度方向Y3向底 侧推动时,锁定操作部分12E和第一保持突起13向厚度方向Y3的上 侧升高,支点突起14作为支点。其次,下面描述外壳軍20的结构。参考图4,外壳軍20具有圆 柱形部分21,第二保持突起22,保持增强部分23,开口24,和支持 部分25。以圆柱形状形成的圆柱形部分21在内部容纳连接器外壳10。 如图6和7所示,保持爪26和保持突起27提供在圆柱形部分21的内 壁上。保持爪26是锥形的以便保持爪26的高度沿长度方向Yl从后 端向前端逐渐减小。保持爪26啮合提供在外壳10中的保持爪11B1。 在完全啮合位置处,保持突起27啮合提供在连接器外壳10中的保持 突起11B2。如图8所示,第二保持突起22在圆柱形部分21中突起, 并且在完全啮合位置处,啮合第一保持突起13的顶端。顺便提及,如 果强调功能对应,那么柔性锁臂12和保持增强部分23可以分别被称 为第一柔性锁臂和第二柔性锁臂。保持增强部分23沿长度方向Yl提供,其中保持增强部分23的 相应于沿长度方向Yl的后端的区域被支持,而保持增强部分23的相 应于沿长度方向Yl的前端的区域是自由端。向连接外壳10突起的保 持爪23A提供在保持增强部分23的前端处。当连接器外壳IO处于完 全啮合位置时,保持增强部分23的保持爪23A在外壳軍20内部邻接 连接部分12C的前端。如图11所示,保持爪23A具有至保持爪23A 的后端的锥形表面23Al。当锥形表面23A1沿长度方向Yl接近前端 时,锥形表面23Al在附图中变得更接近于下侧。再次参考图2,开口24设置成,当连接器外壳10在外壳軍20内 部处于完全啮合位置时,连接外壳10的锁定操作部分12E经由开口 24暴露在外壳罩20的外部。如图8所示,处于完全啮合位置的支持 部分25支持连接器外壳10的相应于厚度方向Y3的下端的底侧。阳外壳30具有向厚度方向Y3的上侧突起的突起爪31。进一步, 锥形表面31A提供在突起爪31的后端上。当锥形表面31A沿表示长 度方向的箭头Yl接近前端时,锥形表面31A到达附图中的上侧。第三,下面描述怎样将连接器外壳10插入到外壳軍20中。首先, 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经由外壳軍20的前侧上的开口插入到外壳罩20 中。其后,连接器外壳IO沿长度方向Yl向后端移动,以及当连接器外壳10已经到达初始位置时,连接器外壳10的保持爪11b1啮合外 壳罩20的保持爪26(见图6)。从而,即使当连接器外壳io沿长度方 向Yl向外壳軍20的前端被拉动时,连接器外壳io也将牢固地保持 在初始位置处。进一步参考图ua,当连接器外壳io处于初始位置时,保持增强 部分23的保持爪23a啮合连接部分12c的后端。从而,即使当连接 器外壳10沿长度方向Yl向外壳軍20的后端被推动时,连接器外壳 10也有效地保持在初始位置处。第四,用于将连接器外壳10与配套的阳外壳30啮合的啮合机构 如下。阳外壳30向连接器外壳10移动,而连接器外壳io处于初始位 置处。当阳外壳30上的突起爪31的顶端到达连接部分12c时,突起 爪31逐渐沿相互相对的锥形表面12c2和31a向上推动柔性锁臂12 的连接部分12c,从而增强柔性锁臂12的连接部分12c与保持增强 部分23的啮合(见图11b )。连接器外壳10以这种不完全啮合的状态 保持在初始位置。当阳外壳30进一步插入,直到突起爪31到达从连接部分12c观 察时的后侧时,柔性锁臂12恢复到原始形状,以及连接器外壳10变 得完全与阳外壳30啮合。在这点处,突起爪31向附图中的上侧上推 保持增强部分23,并使柔性锁臂12的连接部分12c与保持增强部分 23脱离(见图11c)。以该方式,连接器外壳io可以进一步插入到外 壳軍20内部的更深的后端。其次,完全啮合阳外壳30的连接器外壳10进一步向外壳軍20 内部的更深后端移动。当连接器外壳10的第一保持突起13到达外壳 罩20的第二保持突起22时,第二保持突起22逐渐沿第一保持突起 13的锥形表面13a向下推动柔性锁臂12上的第一保持突起13 (见图 12a和12b )。当连接器外壳10朝向外壳罩20内部的进一步更深的后端移动直 到连接器外壳io到达完全啮合位置时,那么,如图8所示,第一保持 突起13定位在从第二保持突起22观察的后侧处,第一保持突起13回到原始形状。从而,第二保持突起22啮合第一保持突起13的顶端, 即使当连接器外壳10沿长度方向Yl向外壳罩20的前端被拉动时, 连接器外壳IO也保持在完全啮合位置。同样,当连接器外壳10处于 完全啮合位置时,连接器外壳10的保持突起11B2啮合外壳軍20的 保持突起27,即使当连接器外壳10沿长度方向Yl向外壳軍20的后 端推动时,连接器外壳IO也保持在完全啮合位置处(见图7)。此外, 当到达完全啮合位置时,保持增强部分23的保持爪23A邻接连接部 分12C的顶端(见图10)。从上述可以很清楚,当第一保持突起13通过向下推动锁定操作部 分12E而向下侧移动时,第二保持突起22与第一保持突起13的啮合 状态可以退出。换句话说,沿从箭头Y3的上侧向下侧的方向的移动 将使得啮合状态退出,以及沿从箭头Y3的下侧向上侧的方向的移动 将使得啮合状态增强。最后,下面解释当每个部分处于完全啮合位置,施加可以使连接 器外壳10与外壳軍20分离的力时,每个部分的操作。当外壳軍20 沿长度方向Yl,即朝向导致外壳罩20与连接器外壳IO分离的分离方 向移动,而不操作锁定操作部分12E时,则保持增强部分23朝向附 图中的下侧,沿保持增强部分23的保持爪23A以及锥形表面23Al和 连接部分12C的锥形表面12C1逐渐向下推动柔性锁臂12的连接部分 12C。由于保持增强部分23通过支点突起14和支持部分25支持,因此 当连接部分12C向下推动时,从支点突起14观察的后侧向附图中的 上侧升高。以该方式,第一保持突起13朝向上侧,即沿第一保持突起 13与第二保持突起22的啮合增强的方向被上推,以及外壳罩20的第 二保持突起22和连接器外壳10的第一保持突起13之间的啮合余量扩 宽,从而提高保持力。根据上述连接器,柔性锁臂12具有沿箭头Yl从支撑部分12A向 端子TF的前侧上的弯曲点延伸的第一臂12B,和从第一臂12B的弯 曲点向从支撑部分12A观察时的后侧延伸的第二臂12D。同样,第一保持突起13提供在第二臂12D上。该构形使第二臂12D的后端能够 仅取决于第一臂12B的前端的变形而发生柔性变形,而与支撑部分 12A前侧和支撑部分12A后侧的倾斜量之间的差别无关。这有助于增 强第一保持突起13和第二保持突起22的啮合。此外,根据上述连接器,连接器外壳10具有设置在第二臂12D 上的支点突起14,其比位于第一臂12B的弯曲点和第一保持突起13 之间的支撑部分12A更接近于前端,并且外壳軍20具有支持部分25, 其支持支点突起14的由保持增强部分23引起变形的一侧,即厚度方 向Y3的下侧。当柔性锁臂12的前端通过保持增强部分23向下侧柔 性变形时,支点突起14作为支点,第二臂12D后端的变形量相对于 第一臂12B前端的变形量增加,从而增强第一保持突起13与第二保 持突起22的啮合。尽管上述实施例包括分别提供在连接器外壳10和外壳軍20上的 支点突起14和支持部分25,但是没有这两个特征实施也是可能的。同样,第一保持突起13与第二保持突起22的保持表面沿厚度方 向Y3相对于彼此平行。这不排除其它实施的可能性。例如,如图13A 和13B所示,为了有助于第一保持突起13的升高,锥形的互相相对 的保持表面允许第一保持突起13更平滑地沿啮合方向移动。应当注意,上迷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的例子被示出, 许多变形和变化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其具有容纳端子的端子容纳室,柔性锁臂,该柔性锁臂以从所述外壳主体直立的支撑部分作为支点按照上下运动状的方式可移动,和第一保持突起,当从所述柔性锁臂的所述支撑部分进行观察时,该第一保持突起设置在所述端子的长度方向的后侧上;以及外壳罩,包括容纳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圆柱形部分,第二保持突起,其从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内表面突起并啮合所述第一保持突起的前侧,和保持增强部分,当所述圆柱形部分朝向所述圆柱形部分与所述连接器外壳分离的分离方向发生移动时,该保持增强部分使所述柔性锁臂的前端柔性变形,并且朝向所述第一保持突起与所述第二保持突起的啮合被增强的啮合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保持突起。其中,所述柔性锁臂包括沿长度方向从所述支撑部分朝向所述端子前侧的弯曲点延伸的第一臂,和从所述第一臂的弯曲点朝向所述支撑部分的后侧延伸的第二臂,并且所述第一保持突起设置在第二臂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当从位于所述第一臂的弯曲点和所述第一保持突起之间的所述支撑部分进行观察时,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提供在所述第二臂的前侧上 的支点突起,以及所述外壳革包括支持部分,该支持部分支持所述支点突起的由所 述保持增强部分引起变形的 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突 起的保持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持突起的保持表面都是锥形,朝向所述啮 合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突 起的保持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持突起的保持表面都是锥形,朝向所述啮 合方向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柔性锁臂具有沿箭头Y1表示的长度方向从支撑部分朝向端子前侧上的第一臂的弯曲点延伸的第一臂和从该第一臂的弯曲点朝向从支撑部分观察的后端延伸的第二臂。第一保持突起设置在第二臂上。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1252236SQ20071016003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2日
发明者久保田浩正, 繁田祯典, 风间健志, 鹤田哲弘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