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141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开关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电子装置中电路切换 的开关。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其体积日趋小型化,从而促使用于电子设备上的开关也朝更小、更薄且更轻的方向发展。如图4所示的一种开关,用于实 现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切换,其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若干固持于绝缘 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及按钮,以及组装于绝缘 本体上的盖体。其中,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组成,侧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端子可通过通孔突伸出绝缘本体的侧壁外,而固定端子由金属材料 制成,分为中心端子和周边端子,中心端子和周边端子皆包括有接触部和焊 接部,其中,焊接部相对于绝缘本体的侧壁弯折,并与上述侧壁平行,由于 该开关的体型较小,为了保证各焊接部的强度,又要控制各焊接部之间的距 离,往往将中心端子的焊接部宽度设计较周边端子的焊接部宽度小,但由于 上述焊接部弯折时,固定端子的各焊接部自身存在着回弹,会使各焊接部与 绝缘本体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并由于各焊接部的宽度大小不同,各焊接部对 应的间隙不一致,从而导致固定端子的各焊接部出现共面不良的情况,影响 了开关的使用。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提高焊接品质的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关,包括具有收 容部的绝缘本体、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以及依次收容于收容 部的可动端子和按钮,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围设而成,且其中一个 侧壁上设有端子引出面,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在收容部内露出的接触部和通过 端子引出面而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末端设有与绝缘本体卡 扣的卡扣部,且卡扣部形成于使上述焊接部处于同一平面之后,以保证所述焊接部在焊接时亦处于同 一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将固定端子 的焊接部设置为同一平面后,再于焊接部末端设置倒扣结构,以保证所述焊 接部在焊接时亦处于同一平面,提高了开关的焊接品质。
图l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与电路板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现有技术开关与电路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开关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l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100用于实现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切 换,其包括绝缘本体20、固定端子30、可动端子40、按钮50以及盖体60。绝纟彖本体20大致呈顶面开口的箱形,其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21、另 外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以及连接各侧壁21、 22、 23的底壁 24,其中底壁24与各侧壁21、 22、 23围设形成一个收容部25用于收容可动端 子40和按钮50。绝缘本体20在其第三侧壁23上设有一平滑的端子引出面231, 该端子引出面231与底壁24相接处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通孔(未标示),而该 等通孔的上端位置处向外延伸出一横梁部232。此外,绝缘本体20的第一侧壁 21于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 -^扣部211,而绝纟彖本体20顶面靠近第二侧壁22 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向上凸设有圆柱形的凸柱201。固定端子3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固持在绝缘本体20的底壁24中,其包括 第一固定端子31及第二固定端子32。第一固定端子31包括位于底壁24中心位 置的第一接触部311、由第一接触部311弯折延伸的第一焊接部312以及设于第 一焊接部312末端的第一卡扣部313;第二固定端子32包括一对位于第一固定 端子31第一接触部311两侧的第二接触部321、由第二接触部321弯折延伸的第 二焊接部322以及设于第二焊接部322末端的第二卡扣部323。其中第一、第二 接触部311、 321凸出绝缘本体20底壁24的内表面,而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则通过绝缘本体20端子引出面231上对应之通孔突伸出绝缘本体20外,此 时,第一、第二卡扣部313、 323尚未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30是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20中,且绝缘本体20上的通孔即在此时形成,所述固定端子30的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通过弯折而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上的端子引出面231平行,由于开关100体型较小,为了保证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的强度,又要控制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之间的距离,往往将第一焊接部312的宽度设计较第二焊接部322的宽度小,但由于上述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在弯折时,固定端子30的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自身相对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存在着回弹,会使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之间存在间隙(未标示),并由于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的宽度大小不同,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对应的间隙不一致,从而导致固定端子30的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出现共面不良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先让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在自动机上强行共面,而为了保证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直处于共面之状态,这时,就将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末端弯折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卡扣部313、 323,第一、第二卡扣部313、 323与绝缘本体20适当结构相卡扣,以保证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在焊接时亦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高了开关100的焊接品质。所述第一、第二卡扣部313、 323可弯折成各种形状,只要能与绝缘本体20相应位置处卡扣以保证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共面即可。可动端子40大致呈圓盘状,其包括呈官顶状的顶部41以及设于顶部41周边的侧部42。按钮50包括大致呈筒状的按压部51、设于按压部51底端的定位部52以及 由定位部52底端向下延伸并呈柱状的作动部(未标示)。其中,定位部52的 直径大小与绝缘本体20收容部25的内径大小一致。盖体60包括顶片61及自顶片61两侧缘向下弯折延伸的一对锁扣片62。其 中,顶片61上设有位于其中部位置的圆形孔611和对应绝缘本体20凸柱201设 置的圆孔612,而每一锁扣片62包括与绝缘本体20第一侧壁21平行之主体部 621、自主体部621—侧端向外延伸设置的定位片622,以及设于主体部621末 端的卡扣片623。另夕卜,顶片61靠近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的一端两侧分别设 有支撑部613,该等支撑部613与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的横梁部232位于同一 平面。组装时,可动端子40放置在绝缘本体20的收容部25内,其侧部42二端分别与第二固定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1相接触,而其顶部41位于第一固定端子 31的第一接触部311上方,二者不相接触。按钮50放置在可动端子40的上方, 其按压部51自盖体60上的圆形孔611凸伸出,作动部抵压在可动端子40的顶部 41上。盖体60通过设于其上的圓孔612与绝缘本体20上的凸柱201相配合而将 盖体60组装至绝缘本体20上,而卡扣片623弯折卡扣在绝缘本体20相应第 一侧 壁21的卡扣部211上,这样,盖体60可将收容于绝缘本体20收容部25内的可动 端子40和按钮50固持住。这时,将组装完成的开关100装配于对应的电路板(未 标号)上,绝缘本体20第三侧壁23面向电路板,且盖体60的定位片622插置于 电路板对应设置的插接孔(未标号)中,同时,绝缘本体20的横梁部232和固 定端子30的第一、第二焊接部312、 322,以及盖体60的支撑部613皆大致共面, 并与电路板相接触,从而保证开关100在电路板上的稳定性及平衡性。使用时,按压按钮50的按压部51,令按钮50的作动部抵压可动端子40, 进而令可动端子40产生弹性变形使得其顶部41与第一固定端子31的第一接触 部311电性导接。松开按钮50,可动端子40的顶部4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 按钮50上移,同时,可动端子40的顶部41与第一固定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1 脱离接触,由此达成电^各切换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进行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 替换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内容, 而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和修饰,均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 盖。
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以及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和按钮,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围设而成,且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端子引出面,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在收容部内露出的接触部和通过端子引出面而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沿端子引出面延伸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而焊接部的末端在上述焊接部处于同一平面的情况下形成卡扣于绝缘本体的卡扣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引出面与底壁相接 处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通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与绝缘本体一 体成型,所述通孔在固定端子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时形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端位置处向外 延伸出一横梁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还包括组装于绝缘 本体上的盖体,该盖体包括顶片和由顶片的相对两侧端向下延伸的锁扣片, 其中,顶片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支撑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横梁部、盖 体的支撑部以及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大致共面。
专利摘要一种开关,包括具有收容部的绝缘本体、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端子,以及依次收容于收容部的可动端子和按钮,所述收容部由底壁和若干侧壁围设而成,且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端子引出面,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在收容部内露出的接触部和通过端子引出面而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末端设有与绝缘本体卡扣的卡扣部,且卡扣部形成于使上述焊接部处于同一平面之后,以保证所述焊接部在焊接时亦处于同一平面。
文档编号H01H13/12GK201112183SQ20072004363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
发明者彭鑫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