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141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固 定的技术。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设备中的元件与元件、 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都有运用,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 构成 一 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电连接器通常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可与另 一个对接电连接器对接,以达成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电性连通。请参照2 004年5 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588867号,其中第七图揭示了一 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长形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长度延伸方向 的相对两端对称装设有固定件14,该固定件14下端比较细从上向下穿透 绝缘壳体并突出在底面外形成固定部142,可以焊接固定在电路板3上的 穿孔32中,上端有个部位比较大形成定位部141,可以卡定在绝缘壳体上, 这样固定件可加强电连接器在电路板3上的固定效果。但是, 一方面,由于电连接器本身的结构并非绝对对称,比如,中 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588867号第七图中电连接器的插接部12—端设有 向一侧凸出的防呆凸块122,这样在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插接时,存在受力 不均衡情况, 一侧受大,另一侧受力小,固定件对称设置不利于应对不 均衡的受力情况,反而容易被外力破坏;另一方面,电路上会安装许多 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需要合理布局,基于电路布局的要求,电路板上 有的部位不允许打孔, 一旦电连接器的对称部位不允许打孔,固定件的 固定部便不能对称地设置电连接器上。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或消除上述缺点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固定件的固定部便于偏向电连接器一侧设置。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固定于绝缘壳体的若干导电 端子及两个固定件,该绝缘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并于 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面中部向远离第二面方向突出延伸有插接板,插接板具有接合面及与该接合面相对 的背面,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安装部,这些接触部并列于插接板的接 合面,安装部从绝缘壳体第二面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出,该两个固 定件中的第一固定件定位于绝缘壳体的第一端部,第二固定件定位于第 二端部,每一个固定件具有定位于绝缘壳体的定位部及从绝缘壳体第二 面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出的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件的定位部包 括一个靠近第一面横向延伸的基部,基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自基部第一端向靠近第二面方向延伸出第一定位部,自基部第二端向靠 近第二面方向延伸出第二定位部,前述固定部则自该第二定位部相对基 部的另一端延伸出,前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形 成间隙,而绝缘壳体对应该间隙的位置i殳有隔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固定件的基部、第一 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共同组成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钩在绝缘壳体隔壁 上,有很好的定位效果,尤其第一固定件的基部能提供强大的作用力挡止绝缘壳体向第二面指向第一面的法向运动;而且,第一固定件的固定 部不是从定位部的中部延伸出来,而是直接连接在基部一端延伸出的第 二定位部上,故该位置偏向固定件的一侧,方便因应电连接器受力不均 衡的情况或者因应电路板的布局要求,将固定部偏向电连接器一侧布置。
图l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图;图2为图1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1电连接器前视图;图4为图1电连接器俯视图;图5为图1电连接器仰视图;图6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7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到图7所示, 一种电连接器l,包括长形绝缘壳体IO、固 定于绝缘壳体10的若干导电端子12及两个固定件14 、 16 。该绝缘壳体10长度延伸方向之两端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00与第 二端部102,平行长度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04及第二面106,第一 面104中部向远离第二面106方向突出延伸有长形插接板108,插接板108 具有平行长度延伸方向的接合面1080及与该4矣合面1080相对的背面 1082。沿插接板1082靠近绝缘壳体10第 一端部IOO的边缘有一个凸块 1084,该凸块1084从接合面1080向远离背面1082方向突出,可以帮助识 别电连接器l的方向,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未图示)的相应结构配合达成 防误插作用。插接板108背面1082设有扣持槽1086,可卡止对接的电连接 器(未图示)的相应扣持钩,共同作用保持两对接电连接器的对接状态, 该扣持槽1086从插接板108背面1082中部向绝缘壳体10第 一 面104延伸, 并贯穿到第二面106,在利用模具(未图示)用塑性材料制造绝缘壳体IO 时,有利于简化模具(未图示)结构。绝缘壳体10第 一面104周边还设有向远离第二面106方向延伸的围 墙IOI,可以协助导引对接的电连接器(未图示)插接,同时保护插接板 108及插接板108上的导电端子12不受损坏,并防止导电端子12被其他导 电体(未图示)碰触而造成电路短路。靠近绝缘壳体10第一端100的围墙 101内侧设有第 一凹槽1010,靠近绝缘壳体IO第二端102的围墙101内侧设 有第二凹槽1012,第一凹槽1010宽度大于第二凹槽1012,也可以帮助识 别电连接器l的方向,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未图示)的相应结构配合达成 防误插作用。导电端子12包括接触部120及安装部122,这些接触部120并列于插 接板108的接合面1080,用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未图示)的导电端子电 性接触,安装部122/人绝缘壳体10第二面106向远离第一面104的方向延伸 出,用于在电路板(未图示)上焊接安装。两个固定件14、 16中的第 一 固定件14定位于绝缘壳体的第 一端部100,第二固定件16定位于第二端部102,而且第一固定件14位于第一凹 槽1010内,第二固定件16位于第二凹槽1012内。每一个固定件14、 16具 有定位于绝缘壳体10的定位部140、 160及从绝缘壳体10第二面106向远离 第一面104的方向延伸出的固定部142、 162,固定部142、 162用于在电^各 板(未图示)上固定,定位部140、 160用于在绝缘壳体10上定位,并在 安装以后限制绝缘壳体10不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固定件14、 16是平面状 金属板材冲压制成,定位部140、160冲压有突出金属板材平面的凸点144、 164。请特别参照图6所示,第一固定件14的定位部140包括一个大致平行 且靠近第一面104一黄向延伸的基部146,基部146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460 及第二端1462,自基部146第一端1460向靠近第二面106方向延伸出第一 定位部1400,自基部146第二端1462向靠近第二面106方向延伸出第二定 位部1402。凸点144设置在基部146与第一定位部1400相连的部位附近, 有利于将固定件14稳定地定位在绝缘壳体10上。固定部142则自该第二定 位部1402相对基部146的另 一端延伸出,前述第 一 固定件14的第 一定位部 1400与第二定位部1402之间形成间隙,而绝缘壳体10对应该间隙的位置 设有隔壁109。由于第一固定件14的基部146、第一定位部1400及第二定 位部1402共同组成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钩在绝纟彖壳体10的隔壁109上, 有很好的定位效果,尤其第一固定件14的基部146能提供强大的作用力挡 止绝缘壳体10向第二面106指向第一面104的法向运动;而且,第一固定 件14的固定部142不是从定位部140的中部延伸出来,而是直接连接在基 部146—端延伸出的第二定位部1402上,故该位置偏向固定件14的 一侧, 方便因应电连接器受力不均衡的情况或者因应电路板的布局要求,将固 定部142偏向电连接器l的一侧布置。请特別参照图7所示,第二固定件16的定位部160比固定部162大, 可以卡止定位在绝缘壳体10上,凸点164设置在定位部160中部附近,有 利于将固定件16稳定定位在绝》彖壳体10上。固定部162连接到定位部160 靠近绝缘壳体10第二面106的边缘,且固定部162的中轴线与定位部160 的中轴线重合,这样在外力作用下第二固定件16受力会比较均衡。第一固定件14与第二固定件16的固定部142 、 162在一个中间部位均稍弯折而拱起,形成扭结部1420 、 1620,在安装电连接器l时,该扭结部 1420 、 1620可以卡止在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相应小孔中,使电连接器l 在焊接前能定位在电路板(未图示)上,方便安装操作。请特别参照图l 及图3所示,第 一 固定件14的扭结部1420拱起的方向与第二固定件16的扭 结部1620拱起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样,扭结部1420在电路板(未图示) 上的相应小孔中的卡止效果会比较好。请特别参照图l、图4及图5所示, 绝纟彖壳体10上对应该扭结部1420 、1620拱起的部位挖空设置通槽107,该 通槽107从绝缘壳体10第一面104贯通至第二面106,且在扭结部1420 、 1620拱起方向的深度大于扭结部1420 、 1620拱起的高度,扭结部1420 、 1620正好可以通过该通槽107,这样在安装固定件14 、 16时,可以沿第一 面104指向第二面106的法向方向将固定件14 、 16顺利装入绝缘壳体10。请特别参照图l及图5所示,至少有部分前述导电端子12的安装部 122相对于4妄触部120有偏离,而^f吏部分安装部122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应导 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 0之间的距离,安装部12 2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电 路板(未图示)之布局,而且有利于减小导电端子12之间的电信号干扰。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固定于绝缘壳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两个固定件,该绝缘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并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面中部向远离第二面方向突出延伸有插接板,插接板具有接合面及与该接合面相对的背面,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安装部,这些接触部并列于插接板的接合面,安装部从绝缘壳体第二面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出,该两个固定件中的第一固定件定位于绝缘壳体的第一端部,第二固定件定位于第二端部,每一个固定件具有定位于绝缘壳体的定位部及从绝缘壳体第二面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延伸出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的定位部包括一个靠近第一面横向延伸的基部,基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自基部第一端向靠近第二面方向延伸出第一定位部,自基部第二端向靠近第二面方向延伸出第二定位部,前述固定部则自该第二定位部相对基部的另一端延伸出,前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形成间隙,而绝缘壳体对应该间隙的位置设有隔壁。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固定件的 固定部连接到定位部靠近绝缘壳体第二面的边缘,且固定部的中轴线与 定位部的中轴线重合。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前述插接板靠近 绝缘壳体第一端部的边缘有一个凸块,该凸块从接合面向远离背面方向 突出。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壳体第一 面周边设有向远离第二面方向延伸的围墙,靠近绝缘壳体第 一端的围墙 内侧设有第一凹槽,靠近绝缘壳体第二端的围墙内侧设有第二凹槽,第 一凹槽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第一固定件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固定件位 于第二凹槽内。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固定件与 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部在一个中间部位均稍弯折而拱起,形成扭结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固定件的扭结部拱起的方向与第二固定件的扭结部换起的方向相反,绝缘壳体上 对应该扭结部换起的部位挖空设置通槽,该通槽从绝缘壳体第一面贯通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部分前述导 电端子的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应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固定件是平面 状金属板材冲压制成,定位部冲压有突出金属板材平面的凸点。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固定件的 定位部的凸点设置在基部与第一定位部相连的部位附近,第二固定件的 定位部的凸点设置在定位部中部附近。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插接板背面 设有扣持槽,该扣持槽从插接板背面中部向绝缘壳体第一面延伸,并贯 穿到第二面。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固定于绝缘壳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两个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的基部、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共同组成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钩在绝缘壳体隔壁上,有很好的定位效果,尤其第一固定件的基部能提供强大的作用力挡止绝缘壳体向第二面指向第一面的法向运动;而且,第一固定件的固定部不是从定位部的中部延伸出来,而是直接连接在基部一端延伸出的第二定位部上,故该位置偏向固定件的一侧,有利于将固定部偏于电连接器一侧布置。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113031SQ20072004363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
发明者萧裕三, 林 黄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