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78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特别指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 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进步,而目前如行动电话、数字相机、电子辞典、PDA、笔记型计算机等携带型电子产品,均可支持各种规格电子 卡插接,藉由电子卡连接装置作为数据链路交换的平台,使电子卡内的 数据与电子产品交流,来达到数据的存取以及电子产品功能的扩充支持, 同时信息媒体储存容量空间需求不断上升,电子卡由于舍弃了繁重的传 统架构,更以轻、薄的特点加上大容量的实现,使信息产品整体体积大 量縮小,提供使用者轻量化、微型化,具有携带方便,容量大,易于存 取的电子产品,成为储存数据的重要媒体。然而,由于目前电子卡的规格种类众多,主流产品可分为XD、 SD、 MS等,而使用者也因为采用多种规格的电子产品,而必须同时购买多种 规格的电子卡;随之也造成使用者在不同规格电子卡之间的数据传输相 当不便。因此可读取多种规格电子卡的多功能卡片阅读机也因应消费者 的需求在市场上出现。同时上述多功能卡片阅读机构造,是于多功能卡 片阅读机内设有复数个端子组,不同规格的电子卡插入插槽中,对应其 端子组,才能透过端子组电性连结电子卡,进行数据链路读取。另一方面,市面上有转接卡的产品出现,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种电子卡之间的尺寸规格可以相互转换,而此类转接卡大部分均包含有金属 材质的外壳体,而当此金属外壳与导电端子组相连接时,将导致短路使 卡片阅读机的电气功能损毁。但如上述习用构造于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以下缺失1、 由于多功能卡片阅读机内部设置有复数个端子组,当某一规格的 电子卡插入上述习用的多功能卡片阅读机,该电子卡会接触其它电子卡 对应的端子组,将可能造成端子组的磨损,另一方面,若该电子卡外壳 为金属材料时,更容易造成短路而导致数据遗失、电子卡失效等其它严 重的损害情况。2、 习用多功能卡片阅读机装置采用push-push的插卡机构,而此机构的设计是利用两段式插入/取出的方式以达成电子卡与卡片阅读机内部 导电端子的连接,但是若使用者不慎未完成此机构的第二段卡合就将电 子卡取出,而下次插入电子卡时,电子卡就可能与其它端子干涉,甚至 造成短路而导致电子卡损毁,亦即此习知机构在使用上未达百分之百的 安全性。3、 电子卡在插入习用多功能卡片阅读机装置时,其卡片阅读机端子 易于摩擦电子卡外壳且该摩擦路径较长,而导致端子就容易因摩擦而损 毁。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习用的电子卡连接器于实际施用时的缺失,且 积累个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提出一 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 使端子组平常不使用时处于隐藏状态,避免电子卡的金属外壳接触该不 必要的端子组,同时保护端子组以及电子卡本身,避免受损;当一符合 规格的电子卡插入时,可藉由顶抵该顶抵件使该第一端子组向上位移而 与该电子卡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 可有效縮短端子组与电子卡之间的摩擦路程,进一步增加端子组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 可提高端子组在使用上的安全性,可大幅降低因使用者的疏忽而导致端 子组受不适当接触的伤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 器,包含 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一侧开设有一复合插槽,且该 复合插槽内于开口端向内设有复数个底面;复数个分别布设于该等底面 上的端子组;及一设于该绝缘本体的顶抵件,其中该顶抵件顶抵于一预定的端子组。藉此,当一预定规格的电子卡插设入复合插槽,藉由该电子卡顶抵 该顶抵件向上移动,而顶抵该端子组向上位移与该电子卡电性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包含 一绝缘本体,于该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复合插槽,且该复 合插槽内于开口端向内依序设有一第一底面、 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三底面; 一第一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一底面上; 一第二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 二底面上; 一第三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三底面上;及一移动地设于该 绝缘本体的顶抵件,其中该顶抵件包括一压制部;以及两自该压制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直立部;其中该压制部顶抵于该第一端子组,且该两 直立部分别朝绝缘本体内部延伸一顶抵凸块。藉此,当一预定规格的电子卡插设入复合插槽,藉由该电子卡顶抵 该两顶抵凸块带动该顶抵件向上移动,而连带该第一端子组向上位移与 该电子卡电性连接。如上述构造, 一预定端子组平常不使用时是位于一隐藏状态,而该 顶抵件顶抵于该预定端子组,避免该端子组与其它规格的电子卡产生干 涉导致端子失效,尤其是电子卡具有金属外壳的情况下,可避免因短路 造成电子卡或读卡装置的损坏。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 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 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3-3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未插入电子卡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入电子卡后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绝缘本体 ll一卡槽13 —开口端131— 第一底面1311 —开口132— 第二底面 133 —第三底面2—第一端子组 3 —第二端子组 4一第三端子组5 —顶抵件 51—压制部52—直立部 53 —顶抵凸块 531—斜面6—电子卡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 一绝缘本体l、 一第一端子组2、 一第二端子组3、 一第三端子组4以及一顶抵件5所组成;其中该绝缘本体1上盖设一上盖,于绝缘本体1与该上盖间设有一复合插槽,该复合插槽并于该绝缘本体1 一侧形成一开口端13,该复合插槽 内部自开口端13依序呈升幂阶状构造,于开口端13向内设有一第一底 面131,于该第一底面131后端设有一相对阶升的第二底面132,并于该 第二底面132后端设有一相对阶升的第三底面133;或者该第一底面131、 该第二底面132与该第三底面133可在同一水平面上。该复合插槽的该第一底面131可供XD电子卡插置,该插入的第一规格电子卡如XD电子卡电性连接该第一端子组2。该复合插槽的该第一底面131以及该第二底面132可供第二规格的电子卡如SD电子卡、MMC 电子卡、MMC+电子卡或SDI0 (SD interface),即应用SD规格的周边插 置,该插入的SD电子卡、MMC电子卡或MMC+电子卡或是SDIO的周 边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二端子组3。该复合插槽的该第一底面131、该第二 底面132以及该第三底面133可供第三规格电子卡如MS电子卡插置, 该插入的MS电子卡电性连接该第三端子组4;藉由上述将不同规格的电 子卡插置于复合插槽13,并与相对应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以达成数据读 取、写入的功能。再者,该第一端子组2,布设于上述复合插槽13的第一底面131上, 且该第一端子组2包含复数个导电端子,该第一端子组2对应于第一规 格如XD电子卡的电气规格,且可与插入的XD电子卡电性连接以进行 数据传输。而该第一端子组2的高度低于当上述电子卡插入时第一端子 组2与该等电子卡的连接高度,且该第一底面131最佳地设有一开口 1311,该第一端子组2穿设于该开口 1311而处于隐藏状态。另外,该第二端子组3,布设于上述复合插槽13的第二底面132上, 且该第二端子组3包含复数个导电端子,该第二端子组3对应第二规格 如SD电子卡、MMC电子卡以及MMC+电子卡的电气规格,而与插入的 SD电子卡、MMC电子卡或MMC+电子卡进行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 或其它应用SD规格的SDIO周边接口的插置而进行各种应用。又该第三端子组4,布设于上述复合插槽13的第三底面133上,且 该第三端子组4包含复数个导电端子,该第三端子组4对应第三规格如 MS电子卡的电气规格,而与插入的MS电子卡进行电性连接以进行数据 传输。另于该绝缘本体1移动地设有一顶抵件5,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以连接该顶抵件的卡槽11。该顶抵件5抵顶于该第一端子组2, 该第一端子组2于不使用状态下为一隐藏式的设计(如图5),亦即该第 一端子组2于不使用时呈现一下压的状态,如此可保持该第一端子组2 不会被其它规格的电子卡所摩擦或干涉。请复参考图2,该顶抵件5卡设于该绝缘本体1,该顶抵件5包括一 压制部51,且该压制部5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两直立部52,以及且该两 直立部52分别朝绝缘本体内部延伸一顶抵凸块53;该压制部51顶抵该 第一端子组2,且该两顶抵凸块53的下表面分别为一斜面。如上述构造,当MS电子卡等外观规格较大的电子卡自复合插槽的 开口插入,必须行经第一底面131及第二底面132以进入第三底面133, 与该第三端子组4进行电性连接,然而位于该第一底面131上的该第一 端子组2由于下压的设计而呈现隐藏的状态,使MS规格的电子卡在插 入的过程中不会与该第一端子组2干涉,如此则避免端子组与电子卡的 外壳摩擦而损伤,或是端子组与电子卡的金属外壳部分接触而导致电子 卡或读卡装置本身的伤害。另一方面,当XD电子卡自复合插槽的开口 端13插入时,该电子卡6前端,会先与该顶抵件5的顶抵凸块53发生 接触,并顶抵于该顶抵凸块53的下表面,使顶抵件5因受力而向上移动, 由于该压制部51也顶抵该第一端子组2,连带使该第一端子组2向上位 移,进而与规格对应的该XD电子卡6等进行电性连接。而为了使电子 卡6祇顶于该顶抵凸块53,可顺利将该顶抵凸块53向上顶起,该顶抵凸 块53的下表面最佳为一斜面531 (如图4),更可以让电子卡易于插入, 而当上述电子卡拔出时,该顶抵件5会因为重力与该第一端子组2的弹 性回复力回到最初的位置,当然该第一端子组2也重新回到隐藏状态。 另一方面,且可设置多组顶抵件5于不同的底面,亦即该顶抵件5可视 实际的卡片阅读机结构,予以相对应的设置。另外,盖合于绝缘本体1上的上盖的下表面,可进一步设置两对应于该两直立部52的容置槽(图未示),该容置槽开口略大于该直立部52 与该顶抵凸块53的大小,当XD电子卡被该顶抵件5向上抵顶时,用以 容置向上位移的该直立部52与该顶抵凸块5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诸优点-1、 本实用新型藉由将该第一端子组2设置在一隐藏状态,即端子高 度较与电子卡连接的高度为低,使外观规格较大的MS规格电子卡在插 置的过程中,不会与该位于隐藏状态的端子组产生干涉,进而避开该电 子卡,避免端子组与电子卡产生接触、摩擦的情形,更进一步避免端子 组与电子卡的金属外壳体形成不适当的接触,如此可避免短路而产生的 误判、误读情形,甚至导致电子卡以及电子装置因短路而损毁的问题, 进而提高电子卡及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2、 本实用新型藉由顶抵件5因规格相符的电子卡的插入而被祇顶向 上移动,此时连带使原本位于隐藏状态的端子组向上位移与电子卡电性 连接,此一 "插入才向上位移"的结构,可大幅度减少端子组与电子卡 之间的摩擦路径,亦即端子组可受到保护而减少损坏的可能性;另一方 面,当电子卡被抽出时,端子组立刻回到隐藏状态,如此可确保端子组 不会因为使用者的疏忽而被其它电子卡碰撞而损伤,即可提高端子组的 安全性。3、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读卡装置的宽度,亦即此结构可较习知减 少组件的数量,除了达到轻、薄易于携带使用的功效,更可有效降低制 作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 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一侧开设有一复合插槽,且该复合插槽内于开口端向内设有复数个底面;复数个分别布设于该等底面上的端子组;及一设于该绝缘本体的顶抵件,其中该顶抵件顶抵一预定的端子组。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顶抵件包括一压制部,以及两自该压制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直立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压制部顶抵该预定端子组。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两直立部分别由该压制部两端向上延伸而成。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直立部分别朝绝缘本体内部延伸一顶抵凸块。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顶抵凸块的下表面分别为一斜面。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一用以盖合该绝缘本体的上盖,其中该上盖的下表面设有两 容置槽,分别用以容置该直立部与该顶抵凸块。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以容置该顶抵件的卡槽。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设有顶抵件的底面设有一开口 。
10、 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开设有一复合插槽,且该复合插槽内 于开口端向内依序设有一第一底面、 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三底面; 一第一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一底面上; 一第二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二底面上; 一第三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三底面上;及一移动地设于该绝缘本体的顶抵件,其中该顶抵件包括一压制部;以及两自该压制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直立部;其中该压制部顶抵于该第一端子组,且该两直立部分别朝绝缘本体 内部延伸一顶抵凸块。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顶抵件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于该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复合插槽,且该复合插槽内于开口端向内依序设有一第一底面、一第二底面及一第三底面;一第一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一底面上;一第二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二底面上;一第三端子组,其布设于该第三底面上;及一移动地设于该绝缘本体的顶抵件,其中该顶抵件顶抵该第一端子组,当一电子卡插入时,可藉由顶抵该顶抵件,使该第一端子组向上位移而与该电子卡电性连接,藉此可避免电子卡金属外壳与不必要的端子进行干涉,且有效缩短电子卡与连接端子间的摩擦路径。
文档编号H01R12/00GK201112632SQ20072012654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3日
发明者余安裕, 林宪昌, 许金汉 申请人: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