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235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根据受监控设备的状态转换电连接件的装 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设备的安全开关。
背景技术
在DE 43 28 296C1中公开了用于受监控的普通安全设备的安全开 关,例如保护设备上的安全开关。
常规安全开关具有壳体,转换盘绕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并且 用于引发转换过程的致动器可以插入壳体中,安全开关具有用于锁定转 换盘的锁定机构,如在EP0 778 595A1 (对应于美国专利No.5,898,143) 中所公开的内容。在该专利所示的安全开关中,锁定机构具有克服蓄能 器的力而移动的锁定构件。在锁定转换盘的位置上,锁定构件可以移动 到与转换盘的圆周表面上的凹槽接合。锁定构件在该过程中容纳在壳体 内。在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径向上进行与转换盘的接合。在采用强力的情 况下,存在着转换盘的圆周表面被锁定构件损坏的危险。
JP 8-203 389A中公开了一种安全开关,其中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内 的锁定构件径向接合在转换盘的凹槽内。这种接合阻止了转换盘的旋转 移动。
JP 7-260 089A中公开了一种安全开关,其中细长锁定杆可以相对于 转换盘的旋转轴线径向移动。当致动器插入时转换盘的旋转移动被释放。
DE 43 38 910C1中公开了一种安全开关,其中一体的释放和锁定构 件可以在致动器插入时相对于转换盘径向移动。径向移动使转换盘可以 自由旋转移动。
DE 36 09 043C2中公开了一种安全开关,其具有可以在壳体中旋转
的转换盘、插入在壳体内以引发转换的致动器、以及锁定机构。这种安 全开关具有容纳在转换盘中并克服蓄能器的作用而作用的锁定构件。该 锁定构件在锁定转换盘的位置接合在壳体的相关凹口内。不利地是,锁 定构件直接通过插入的致动器而移动,减小了操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壳体凹口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绕轴线旋转的转换盘;可以 插入所述壳体内以引起转换过程的致动器;通过第一蓄能器偏压并被引 导以在所述转换盘上的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插销构件, 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插销构件在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偏压下接合在所 述壳体凹口内,以阻止所述转换盘的旋转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 一插销构件克服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偏压从所述壳体凹口中移出,以解除 对所述转换盘旋转移动的限制;以及安装成在所述致动器插入所述壳体 内时靠近所述转换盘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转换盘旋转的第一释放构 件,所述释放构件的旋转迫使所述插销构件在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方向移 动到释放位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靠近转换盘安装的旋转释放构件的锁定 机构实现这些目的。该释放构件可以相对于转换盘旋转并且在这一过程 中将锁定构件转移到释放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构件可以平行于转换盘的旋转轴线移动。释放构 件使锁定构件克服第一蓄能器的作用向后移动到转换盘内,进入锁定构 件的释放位置。
释放构件的旋转轴线优选与转换盘的轴线重合。释放构件具有从转 换盘突出的侧翼。所述侧翼与通常横断插入方向延伸的致动器的相应横 杆联合作用。致动器的横杆例如也可以是U形,因而在插入过程中在第 一移动部分中其仅使释放构件旋转,并且在随即的第二移动部分还接合 并旋转转换盘。
在本实例中的释放构件可以克服第二蓄能器的作用相对于转换辊旋 转。第二蓄能器可以例如是扭簧形式的。扭簧的支弹簧第一支脚压靠转 换盘。扭簧的第二支脚压靠释放构件。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中,释放构件具有用于插销构件轴向通过的 开口。该开口大致以弧形绕旋转轴线延伸并具有至少两个区域。区域的 边缘与插销构件联合作用并且与旋转轴线间隔不同的径向距离。开口优 选从释放构件的径向端向内偏差,并且可以有开放或闭合的边缘。开口 优选具有两个相关区域,所述开口具有不同尺寸。具有宽度大到足以用 于壳体凹口上的插销构件的第一区域锁定转换盘。
插销构件和/或释放构件具有对角线表面,插销构件的旋转移动可以 通过该对角线表面重新定向到插销构件的轴向移动。为此,例如插销构 件可以具有与释放构件联合操作的锥形部分,使得通过锥形部分和插销 构件的纵向轴线和/或锥形部分的长度围成的角度例如可以适于相应的 应用。
释放构件优选是或多或少的圆盘形式。另外,释放构件安装的旋转 轴线可以横断致动器的插入方向。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中,释放构件安装在转换盘的两侧。每个释 放构件与至少一个插销构件联合操作。在转换盘的相对两侧相互关联的 插销构件优选具有共用的第一蓄能器。
在一种特定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具有转换杆,在壳体中轴向引导 并与转换盘的圆周表面保持接触的电接触构件安装在所述转换杆上。圆 周表面的轮廓线决定转换杆的转换路径。转换盘的轴线以及优选释放构 件的旋转轴线安装成横断转换杆的纵向轴线。
本实用新型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尤其是安全开关,具有确保长 期操作可靠性,并且可以低成本生产相关致动器。
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将会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优点 和特征,这些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与致动器分开示出的透视
图3是图1所示的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释放构件被移去的透视以及
图4是图1所示的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的截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l,其壳 体具有壳体顶部2和壳体盖3。盖3可以滑动安装在壳体顶部2上并例
如通过螺钉紧固在其上。壳体顶部2具有用于致动器5的第一插入槽4。 壳体盖3具有用于致动器5的第二插入槽6。由两个插入槽4和6预先 确定的插入方向围成或间隔大约90°的角。
转换盘7安装在壳体顶部2以绕轴线8旋转。当致动器5插入两个 插入槽4, 6中的至少一个内时,图l所示的转换盘7顺时针旋转,促使 转换杆28 (图1中未示出)轴向移动,从而形成电连接。转换杆28的 导向件和电接触构件安装在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的开关壳体部件 (图l中未示出)上并连接在与壳体顶部2—体的插座9上。转换杆28 在任何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插座9的圆柱形孔IO被引导在其他部件之间。
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具有锁定转换盘7的插销机构。该插销机 构具有在转换盘7上引导并且可以克服第一蓄能器11的作用移动的锁定 或插销构件12a。在锁定转换盘7的位置,插销构件12a接合在壳体顶部 2上的相关凹口 13a内。为此实现释放,插销机构具有可旋转的释放构件 14a。释放构件14a可以在致动器5插入并将插销构件12a转移或移动到 解锁或释放位置时相对于转换盘7旋转。特别地,致动器5克服第一蓄 能器11的作用或偏压迫使插销构件12a回到转换盘7内。在图1中示出 了插销构件12a的解锁位置。
图2表示的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与图1具有相同的构造,除了 致动器5分开示出。图1所示插销构件12a保持处于解锁位置。释放构 件14a已经例如从锁定转换盘7的初始位置相对于转换盘7顺时针旋转 大致150度的角度量。通过在其面对转换盘7的一端具有U形横杆15 的致动器5实现这种相对旋转。横杆15在其两端各自具有在转换盘7方 向上或者分别在释放构件14a或14b方向上突出的突起15a, 15b。
在致动器5插入过程中的第一移动部分,突起15a接合由释放构件 14a形成的侧翼16,并因插入移动而使释放构件14相对于还没有在第一 移动部分移动的转换盘7旋转。仅在随后的致动器5的第二移动部分, 横杆15的中心部分接靠转换盘7的侧翼17,使得转换盘7和释放构件
14a在致动器的进一步插入过程中一起顺时针移动。
在致动器5上设置开口 18用于当致动器5完全插入用于转换电连接 的装置1内时转换盘7和释放构件14a的通过。转换盘7和释放构件14a 被设计成使得可以通过第一插入槽4和第二插入槽6以相同的效果使用 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致动。在这一过程中,转换盘7在相应的顺时针 方向移动。作为备选或另外,第二插入槽6可以设置在壳体盖3面向第 一插入槽4的边缘,以使弯曲的盘7根据选定的插入槽4, 6在两个旋转 方向上旋转。
释放构件14a具有开口 20以使插销构件12a通过。开口 20大致以 弧线形式通过大约45度绕旋转轴线8延伸。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开口 20从大致圆盘形释放构件14a的径向端向内縮回,并且具有封闭边缘21 。 作为该结构的替代,开口 20的边缘可以至少部分开放,尤其可以径向向 外开放。封闭边缘具有优点,例如在释放构件14a是塑料实施例的情况, 与金属实施例的情况相反。另外,开口20的边缘部分与插销构件12a联 合作用也可以沿着释放构件14a的轮廓形成,因此,开口是径向槽的形 式,适于在圆周方向形成和在径向方向延伸。
开口 20具有开放不同尺寸的两个相关区域。开口 20的第一区域22 的宽度足以使插销构件12a接合在壳体上的凹口 13a内以锁定转换盘7。 开口 20随后的第二区域23相比之下足够小以使插销构件12a保持其解 锁位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关键点是两个区域22, 23于插销构件 12a联合作用的边缘部分于旋转轴线8间隔不同的距离。
插销构件12a和/或尤其是处于开口 20的区域的释放构件14a具有对 角线区域,通过该对角线区域释放构件14a的旋转移动可以重新定向到 插销构件12a的轴线移动。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插销构件12a 具有锥形部分24,其与释放构件14a上的大致圆柱形开口 20联合操作。
图3表示图2所示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的释放构件14a被移去。 因此,可以看到以绕轴线8安装的扭簧25形式存在的第二蓄能器。图3 未示出的扭簧25的第一支脚压靠或接合转换盘7。扭簧25的第二支脚 26在其端部轴向弯曲并且接合在释放构件14a的孔27内。当致动器5 从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中抽出时扭簧25向释放构件14a施加回复力。 插销构件12a具有通过锥形部分24相互连接的两个圆柱形尤其是成圆形 地圆柱形部分。
与图1-3相比,图4表示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旋转90°的截面透 视图。插销构件12a被示出处于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其与空心圆柱形凹 口 13a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中的插销构件12a的圆柱形部分12c接合, 所述凹口 13a与壳体顶部2—体形成。从该图中可以看到,释放构件14a, 14b安装在转换盘7的两侧。优选镜面对称的释放构件14a, 14b在每种 情况下与至少一个插销构件12a, 12b联合操作。两个插销构件12a, 12b 在其相互远离面对的端部形式相同,以接合在相应的关联凹口 13a, 13b 内。在它们相互面对的端部,插销构件12a, 12b各自在形式上为圆柱形, 尤其是空心圆柱形并以可伸縮的方式相互配合。共用的第一蓄能器11安 装在由此形成的凹腔内。该蓄能器在两个插销构件12a, 12b相互接近时 存储机械能。
具有在其远离弯曲盘7的一端安装在其上的电接触构件(图4中未 示出)的转换杆28在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1内被引导,以轴向移动并 固定压靠圆周表面29。转换盘7的轴线8和释放构件14a, 14b横断转换 杆28的纵向轴线30延伸,并优选还横断致动器5通过插入槽4, 6插入 的预定方向。
尽管己经选定一种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 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 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壳体凹口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绕轴线旋转的转换盘;可以插入所述壳体内以引起转换过程的致动器;通过第一蓄能器偏压并被引导以在所述转换盘上的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插销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插销构件在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偏压下接合在所述壳体凹口内,以阻止所述转换盘的旋转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一插销构件克服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偏压从所述壳体凹口中移出,以解除对所述转换盘旋转移动的限制;以及安装成在所述致动器插入所述壳体内时靠近所述转换盘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转换盘旋转的第一释放构件,所述释放构件的旋转迫使所述插销构件在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到释放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构件包括用于所述插销构件通过的开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以弧形绕所述轴线延伸并包括边缘与所述轴线间隔不同距 离的两个区域。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是径向开口。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具有闭合圆周并包括不同宽度的第一和第二区域。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具有足以使所述插销构件从中穿过延伸以接合在所述 壳体凹口内从而阻止所述转换盘旋转的宽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销构件和所述释放构件具有对角线区域,由此所述释放构件 的旋转移动控制所述插销构件的轴向移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销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释放构件一起操作的锥形部分。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释放构件在所述转换盘与所述第一释放构件相对的一侧安装在 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和第二释放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插销构件和第二插销构件 一起操作;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插销构件在所述转换盘的相对两侧相互关联并各自 由所述第一蓄能器偏压。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其上电接触构件的转换杆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轴向移 动,并与所述转换盘的圆周表面保持接合;以及 所述轴线横断所述转换杆的纵向轴线。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构件具有从所述转换盘突出的侧翼;以及 所述致动器具有在所述致动器接合所述转换盘之前接合所述侧翼的轴向突起。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蓄能器相对于所 述释放构件偏压所述转换盘。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尤其是用于保护装置的安全开关(1)。该用于转换电连接的装置包括壳体(2,3),转换盘(7)安装在其中以绕轴线(8)旋转。致动器(5)可以插入以引发转换过程。插销装置锁定转换盘(7)。该插销装置具有在转换盘(7)上被引导并且可以克服第一蓄能器(11)的作用移动的插销构件(12a,12b)。在其锁定转换盘(7)的位置,插销构件(12a,12b)接合壳体(2,3)上的相关凹口(13a,13b)。布置在转换盘(7)旁边的可旋转释放构件(14a,14b)可以在致动器(5)插入时相对于转换盘(7)旋转。但释放构件(14a,14b)旋转时,插销构件(12a,12b)克服第一蓄能器(11)的作用平行于轴线(8)滑动回到转换盘(7)内,由此将其置于释放位置。
文档编号H01H27/00GK201194202SQ20072014111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埃里克·贝希勒 申请人:安士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