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闭式电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291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遮闭式电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闭式电感器结构,特别涉及利用第二压粉体可微调整 体的电感值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市场日益竞争,如何将电子产品的价格降低,体积縮小,品质提高 变成现今大家所共同努力的目标,而电感器是电子产品中相当基本的一种元件, 其需求量也因资讯、通讯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之下,呈现快速成长。一 般而言,目前电感器的应用是随着电子产品朝向小型化,且需要以小型(低背)对 应于大电流的压粉磁芯。
请参阅图l,图示是一般现有的电感器结构剖面图,所述的电感器90是包括 有一磁性压粉体91、 一空芯线圈92与两端子93、 94,所述的空芯线圈92两端部 是分别连接两端子93、 94,且磁性压粉体91是内埋有空芯线圈92。制造时,首 先,将空芯线圈92两端部分别连接端子93、 94;接着,将空芯线圈92及其连接 的两端子93放置在模具内,并倒一定量的磁性压粉体91在模具中;之后,使空 芯线圈92与磁性压粉体91同时压縮成形,如此得到一电感器90。
然而,当上述的电感器制造完成时,其电感值都是一定的固定值,换言之, 电感器制造完成后其电感值便无法变动,因此当电感器制造完成后,其检验得知 电感值并不合乎规格时,业者并无法对于电感器做一调整的动作,致使这些电感 器都无法使用,因此使不良品的成本提高。
且电感器制造完成后,其电感值的好坏有相当大的 一部分是取决在磁性压粉 体材质的良劣,因此当业者必须制造出具有良好电感值的电感器时,必须使用较 好特性的磁性压粉体材质,如此对业者而言,相对的也必须付出更多的购料成本, 也增加业者的成本负担,也无法有效的提升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上述的电感器在制造完成后,必须另外在电感器外表面印上规格与业 者的公司名称等,当然,所述的印字制程也有可能造成电感器外观上的变形,殊
不理想。
有鉴如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基于业者的需求,乃以从事此产业多年设计的 经验累积,而创新出一种遮闭式电感器结构,供业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凭借第一压粉体内埋
巻绕线圈,并连接第二压粉体,可以使遮闭式电感器利用第二压粉体微调整体的
电感值,并可先将遮闭式电感器的电感值与商标一次成型在第二压粉体表面,省 去印字制程可能造成的成本与外观问题;且第二压粉体可在不影响遮闭式电感器
的各种电气规格下,以成本较低的材料取代,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线圈,包括有一巻绕线圈 与分别连接在巻绕线圈两出线端的两端子; 一第一压粉体,具有一底端与一顶端, 所述的底端内埋前述的巻绕线圈;以及一第二压粉体,是连接于第一压粉体内埋 有巻绕线圈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 改进现有缺失而具有可微调整体的电感值、降低制造成本与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 优点。


图1是一剖面图
图2是一剖面图 绕线圈的底端;
图3是一剖面图 线圈的底端;
图4是一平面图
图5是---平面图
图6是一剖面图
图7是一剖面图
图8是一流程图
,说明现有电感器内部结构;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粉体是连接在第一压粉体内埋巻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粉体是分离第一压粉体内埋巻绕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方形);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圆形);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具;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具;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lO-遮闭式电感器结构;l-线圈;ll-巻绕线圈;lll-底端;112-顶端;12-端子;13-端子;2-第一压粉体;21-底端;22-顶端;3-第二压粉体;4-第一模具;41-母模;411-模穴;412-承置穴;413-承置穴;42-下模;421-承置部;
422-承置部;43-定位块;431-定位部;432-定位部;44-上模;5-第二模具;51-母模;511-模穴;52-下模;53-上模;90-电感器;91-磁性压粉体;92-空芯线圈; 93-端子;94-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达成功效,兹举数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相信当可由之得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请配合参阅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遮闭式电感器结构10,包含有线 圈l、第一压粉体2与第二压粉体3。
请续参阅图2与图3,上述的线圈l,包括有一巻绕线圈11与分别连接在巻 绕线圈11两出线端的两端子12、 13,所述的巻绕线圈11是具有一底端111与一 顶端112,另巻绕线圈11凭借一导电线材(如漆包线)依标准的中轴绕线方式巻绕 而成,且巻绕线圈11可使用圆形绕法与正方形绕法;当巻绕线圈ll使用圆形绕 法时,其巻绕线圈11是形成圆形多层空芯线圈(如图5);而巻绕线圈11使用正方 形绕法时,其巻绕线圈11是形成方形多层空芯线圈(如图4),且可取得中轴多 27.39%的绕线截面积,对同材质与同尺寸的电感器而言,采用正方形绕法所得到 的巻绕线圈ll(方形多层空芯线圈)可提高电感值与饱合电流。而两端子12、 13是 分别连接在巻绕线圈11两出线端,所述的端子12、 13是一导体(如铜素材),其 外层是镀有两层导电金属(如一层镍金属与锡金属),且端子12、 13是以压接或悍 接的方式连接巻绕线圈11。
请续参阅图2与图3,上述的第一压粉体2, 一端内埋前述的巻绕线圈11, 是包括有磁性金属粒子、保护层与绝缘热固型树脂(如图2),所述的磁性金属粒子 外层是被覆保护层,所述的被覆有保护层的磁性金属粒子是混合绝缘热固型树脂; 其中,所述的磁性金属粒子可为单一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与组合不同两种以上 的金属粉末,而保护层是磷酸(H3P04)皮膜。另第一压粉体2是具有一底端21与 一顶端22,所述的底端21内埋巻绕线圈11,且底端21是平齐巻绕线圈11的底 端111,而顶端22与线圈11的顶端112是具有一距离Dl。
请续参阅图2与图3,上述的第二压粉体3,是连接在第一压粉体2内埋巻绕 线圈11的底端21,是包括有磁性金属粒子、保护层与绝缘热固型树脂,所述的 磁性金属粒子外层是被覆保护层,所述的被覆有保护层的磁性金属粒子是混合绝 缘热固型树脂;其中,所述的磁性金属粒子为单一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与组合 不同两种以上的金属粉末,而保护层是磷酸(H3P04)皮膜。另外,可依磁性金属 粒子的成分改变初始磁通率(Ui值),进而微调成品的电感值,而当磁性金属粒子 的成分维持固定时,可改变第二压粉体3的厚薄度D2(如图2),进而微调成品的 电感值。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是说明本实用新型遮闭式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遮闭式电感器结构IO包含有线圈1、 一第一压粉体2与一第二压粉体3。且遮闭 式电感器结构10是应用第一模具4与第二模具5制造。请参阅图6与图7,所述 的第一模具4包括有一母模41、 一下模42、 一定位块43与一上模44,所述的母 模41具有一模穴411,所述的模穴411两侧各具有一承置穴412、 413,且模穴 411是用来容置第一压粉体2,而承置穴412、 413是用来容置两端子12、 13,另 外,模穴411下端是活动组合下模42,所述的下模42两侧是各具有一承置部421、 422组合在承置穴412、 413下端内,并模穴411上端是活动组合定位块43,所述 的定位块43是延伸出两定位部431、 432,所述的定位部431、 432是组合在承置 穴412、 413上端内,且定位部431、 432与承置部421、 422两侧之间具有一容置 空间供两端子12、 13承置,而上模44是可在模穴411 一直线方向上(如上下直立 的方向)移动;而第二模具5包括有一母模51、 一下模52、与一上模53,所述的 母模51是具有一模穴511,所述的模穴511是用来容置第二压粉体3,且模穴511 下端是活动组合下模52,而上模53是可在模穴511 —直线方向上(如上下直立的 方向)移动。
而上述的制造方法的主要步骤至少包括第一次混合步骤(a),提供一保护溶 液与磁性金属粒子混合,在磁性金属粒子外层形成一保护层;第二次混合步骤(b), 将绝缘热固型树脂与外层含有保护层的磁性金属粒子相互混合;巻绕步骤(c),提 供一导电线材依中轴绕线方式巻绕,形成一巻绕线圈;连接步骤(d)提供两端子是 分别连接在巻绕线圈两出线端,形成一线圈;第一次投入步骤(e),提供一第-模 具,将线圈定位于第一模具内,并投入混合之后的绝缘热固型树脂与外层含有保 护层的磁性金属粒子;第-次挤压步骤(f),凭借第一模具挤压线圈与混合后的绝
缘热固型树脂与外层含有保护层的磁性金属粒子,形成一第一压粉体;第二次投 入步骤(g),提供一第二模具,投入混合之后的绝缘热固型树脂与外层含有保护层 的磁性金属粒子;第二次挤压步骤(h),凭借第二模具挤压混合后的绝缘热固型树 脂与外层含有保护层的磁性金属粒子,形成一第二压粉体;以及结合步骤(i),将 第二压粉体连接在第一压粉体内埋巻绕线圈的底端,形成一遮闭式电感器结构 10。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线圈,包括有一卷绕线圈与分别连接在卷绕线圈两出线端的两端子;一第一压粉体,具有一底端与一顶端,所述的底端内埋前述的卷绕线圈;以及一第二压粉体,是连接于第一压粉体内埋有卷绕线圈的底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巻绕线圈是圆形多层空芯线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巻绕线圈是方形多层空芯线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巻绕线圈是具有 一底端与一顶端,巻绕线圈的底端是平齐第一压粉体的底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遮闭式电感器结构,包含有一线圈、一第一压粉体与一第二压粉体,所述的线圈包括有一卷绕线圈与分别连接在卷绕线圈两出线端的两端子,且第一压粉体具有一底端与一顶端,所述的底端内埋所述的卷绕线圈,而第二压粉体是连接在第一压粉体内埋卷绕线圈的底端,其中第二压粉体可微调整体的电感值,进而可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微调整体的电感值、降低制造成本与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F37/00GK201063289SQ20072015135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柏勋, 王州模 申请人:千如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