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路单元的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67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电路单元的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尤指一种可伸縮调整 缆线长度、转换电压及电流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或传真机等通讯器材均免不了须 配置适当的缆线来相互连接,以达到电讯或数据通连的目的,但为避免 过长或过多的缆线混乱纠结或是过短而不符实际所需,发明人先前乃发 展出多种适用在各式通讯器材的巻线机构产品,如美国专利号
US6416355B1及US6808138,其中上述巻线机构基本上包括有本体、缆 线、巻线盘以及涡形巻簧,如此即可将缆线的插头插接于相关的通信器 材插座上以提供下载的信息交流,并可依实际需要伸縮调整缆线长度。
但,无论是一般习知的巻线盒或上述巻线机构,都仅具有单纯巻收 整线、或仅具有讯号传输的功能,并无法将电压及电流作转换。而且巻 线盘在巻线时常会受到本体的磨擦,影响巻线速度,因此使用上受到许 多限制与不便,无法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 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能 让使用者更快速拉放缆线,伸縮调整缆线的长度,并可利用该电路单元 将输入的电压及电流转换为需要的数值再输出。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 包括有 一绝缘本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本体的内壁凹设 有至少一沟槽; 一巻线盘,其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巻线盘
设有一第一容纳槽及一第二容纳槽,该巻线盘相对于该沟槽处凹设有至 少二凹槽,该二凹槽与该沟槽之间容置有至少二滚珠;二缆线,其巻绕 于该巻线盘; 一巻簧,其设置于该第一容纳槽内,该巻簧连接于该巻线
盘及该绝缘本体之间;以及一电路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二容纳槽内,该 电路单元与该缆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利用该巻线盘可转动的设置于 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二凹槽与该沟槽之间容置有至少二滚珠, 可让使用者更快速地拉放缆线,伸縮调整缆线长度,便于整线及携带, 并利用该电路单元设置于该巻线盘的第二容纳槽内,该电路单元与该缆 线电性连接,使输入电压或电流可经该电路单元转换为需要的数值再输 出。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 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盘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1第一外壳 110沟槽
111转动件
112拨槽
113收容槽
114拨杆 12第二外壳
120沟槽
121凸肋
122凸块
123移动槽 13容置空间
614第一线孔 15第二线孔 16凸轴 17按钮孔 18盖体 2巻线盘
21第一容纳槽
22第二容纳槽
23轴孔
24凹槽
25凹槽
26第一转体
261缺槽 27第二转体
271轨迹槽
28支架
29破孔 29'破孔
3缆线
31电连接器 32电连接器 33第一连接端 34第二连接端4巻簧
41果一~K顺
42第二卡端 5电路单元
51第一穿孔
51'第二穿孔
52通孔
53导接部
54导接部 6滚珠 6'滚珠 7球体 8制动件
81挡止部
82按压部
83顶抵部 9盘体
91轨迹槽
92凹槽 H卡沟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机构,包括
8有一绝缘本体l、 一巻线盘2、 二缆线3、 一巻簧4、 一电路单元5及一 盘体9,该绝缘本体1具有一第一外壳11及一第二外壳12,该第一外壳 11及第二外壳12以螺丝锁接或卡接等方式组合成一体,藉以组成一中空 的绝缘本体1。该绝缘本体1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3,用以容纳该巻 线盘2、 二缆线3及巻簧4。该绝缘本体1边侧适当处设有一第一线孔14 及一第;线孔15,.该第一线孔14及该第二线孔15用以供该二缆线3的 一端伸出。该第二外壳12内壁的中心凸设有一凸轴16,该凸轴16伸入 该容置空间13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外壳11及该第二外壳12的内 壁分别凹设有一沟槽110及120,该凸轴16与该沟槽120之间开设有一 移动槽123。
该巻线盘2容置于该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3内。在本实施例中, 该巻线盘2为一体成形制成,该巻线盘2设有一第一容纳槽21及一第二 容纳槽22。该巻线盘2中心具有一轴孔23,该巻线盘2藉由该轴孔23 枢设于该绝缘本体1的凸轴16上,使该巻线盘2可于该容置空间13内 作转动。该巻线盘2相对于该第一外壳11的沟槽110凹设有二凹槽24, 但并不以此数量为限。该沟槽110与该二凹槽24之间容置有二滚珠6, 藉由该二滚珠6可使该巻线盘2相对于该绝缘本体1更容易转动。
该二缆线3可为各种内部设有导体的线材,以传输电力或讯号。在 本实施例中,该二缆线3为电源缆线,该二缆线3相互巻绕于该巻线盘2 外缘,且该二缆线3的一端分别由绝缘本体1的第一线孔14及第二线孔 15伸出外部,且分别组接有一电连接器31及32,该等电连接器31及32 分别为电源插头及DC插头,但其也可为其它电连接器,如USB、 IEEE1394、 RJ45、 RJ11等,还可以耳机或麦克风等装置取代。该二缆线 3的另一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端33与一第二连接端34,该第一连接端
933及该第二连接端34为导体,该巻线盘2相对于该第一连接端33及该 第二连接端34之处分别开设有一破孔29。
该巻簧4呈涡形,该巻簧4设置于该巻线盘2的第一容纳槽21内。 该巻簧4的二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卡端41及一第二卡端42,该第一卡端 41卡设于巻线盘2的卡沟H及该盘体9,该第二卡端42卡设于该绝缘本 体1的凸轴.16,使该巻簧4连接于该巻线盘2及该绝缘本体1之间,以 提供该巻线盘2转动的复位弹性。
该电路单元5设置于该巻线盘2的第二容纳槽22内,在本实施例中, 该电路单元5为整流变压器电路单元,其可转变输入的电压大小,并将 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该电路单元5的中间开设有一穿孔51 , 该穿孔51可供该绝缘本体1的凸轴16穿过。该电路单元5设有二导接 部53及54,该第一连接端33及该第二连接端34分别穿过该二破孔29, 再分别穿过该电路单元5并焊接于该二导接部53及54,使该二缆线3与 该电路单元5电性连接。另,该电路单元5与该二缆线3之间也可设置 端子连接该二导接部53及54与该第一连接端33及该第二连接端34(图 未示)。
该盘体9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巻簧4下方,该盘体9具有一轨迹槽91 及二凹槽92,该轨迹槽91与二凹槽92分别相对于该移动槽123与沟槽 120" —球体7容置于该轨迹槽91与移动槽123之间,藉该球体7、轨迹 槽91及移动槽123间特殊的互动关系而使二缆线3能藉反复拉放动作而 作固定或伸縮,使用者因此而不受回巻弹力的干扰。二滚珠6,分别容置 于该二凹槽92与该沟槽120之间,使该巻线盘2相对于绝缘本体1更容 易转动。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
该绝缘本体1边侧设有一按钮孔17,该巻线盘2周缘开设有二缺槽261, 该第二外壳12内壁靠近按钮孔17处凸设有一凸肋121及一凸块122,该 凸肋121套设有一制动件8,该制动件8用以取代该盘体9,其具有一挡 止部81、一按压部82及一顶抵部83,该挡止部81可挡止于该二缺槽261 处,该按压部82伸出该按钮孔17外,该顶抵部83具有弹性并抵靠于该 凸块122。藉由按压该制动件8的按压部82,可使该挡止部81脱离该缺 槽261,使该二缆线3于拉放时因巻簧4的回巻弹力而收回。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三实施例的 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该 巻线盘2具有一第一转体26及一第二转体27,该第一容纳槽21设于第 一转体26内部,该第二容纳槽22设于第二转体27内部,该第一转体26 可藉由二支架28组设于第二转体27上,该二支架28由第一转体26的 底部向下延伸,穿过电路单元5的通孔52,再固定于第二转体27上。该 第一转体26及第二转体27中心各具有一轴孔23,该第一转体26及第二 转体27藉由该二轴孔23枢设于绝缘本体1的凸轴16上。该二缆线3分 别穿过该第二转体27的二破孔29'并电性连接于该二导接部53及54。该 第二转体27相对于该第二外壳12的沟槽120及移动槽123凹设有二凹 槽25及一轨迹槽271 ,该二滚珠6'分别设于该沟槽120及二凹槽25之间, 该球体7设于该移动槽123及轨迹槽271之间。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四实施例的 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该 第一外壳11设有一盖体18,该第一转体26与该第二转体27 —体成型制 成。该电路单元5的中心开设有一第二穿孔51',该第二穿孔51'略大于该第一转体26的直径,使该电路单元5可套设于该巻线盘2上,组装更 方便。
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五实施例的 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该绝缘 本体1的第一外壳11设有一转动件111,该转动件111连接该巻线盘2, 该转动件111上凹设有二拨槽112,以方便使用者巻动该转动件lll,调 整该二缆线3的长度。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第六实施例的 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如图7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该转动 件111开设有一收容槽113, 一拨杆114可扳动的设于该收容槽113,以 方便使用者巻动该转动件111,调整该二缆线3的长度。
结合上述说明,即可组成本发明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在实 际使用上,可取代笔记型计算机厚重的整流变压器,或其它装置等,使 装置便于携带。该等滚珠6及6'分别设置于该沟槽110及与二凹槽24之 间以及该沟槽120与二凹槽92之间,减少巻动的摩擦,使该二缆线3能 更快速地拉伸或巻收。并利用该电路单元5设置于该巻线盘2的第二容 纳槽22内,该电路单元5与该缆线3电性连接,使该具有电路单元的巻 线装置可将自该电连接器31输入的电压及电流转换为需要的数值再输出 于该电连接器32。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 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 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电路单元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一卷线盘,其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卷线盘设有一第一容纳槽及一第二容纳槽,该卷线盘凹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容置有一滚珠;二缆线,其卷绕于该卷线盘;一卷簧,其设置于该第一容纳槽内,该卷簧连接于该卷线盘及该绝缘本体之间;以及一电路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二容纳槽内,该电路单元与该缆线电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绝缘本体具有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该第一外壳及该第二外壳相组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绝缘本体内壁凸设有一凸轴,该巻线盘中心及该电路单元中心各具有一 轴孔及一第一穿孔,该轴孔枢设于该凸轴上,该凸轴穿设于该第一穿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绝缘本体边侧设有一第一线孔及一第二线孔,该二缆线的一端分别由该 绝缘本体的第一线孔及第二线孔伸出外部,且各连接有一电连接器,该 二缆线的另一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与一第二连接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电路单元设有二导接部,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分别与该二导接 部电性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巻线盘具有第一转体及一第二转体,该第一容纳槽设于该第一转体内部, 该第二容纳槽设于该第二转体内部,该第一转体组设于该第二转体。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巻簧的二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卡端及一第二卡端,该第一卡端及该第二 卡端分别卡设于该巻线盘及该绝缘本体。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电路单元为整流变压器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的中心开设有一第二穿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绝缘本体上.可转动地设有一转动件,该转动件连接该巻线盘,该转动件 上凹设有至少一拨槽。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上可转动地设有一转动件,该转动件连接该巻线盘,该转动 件上枢设有一拨杆。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巻簧下方设有一可转动的盘体,该盘体具有一轨迹槽及二凹槽,该绝 缘本体内壁相对于该轨迹槽及该二凹槽处开设有一移动槽及一沟槽,一球体容置于该轨迹槽与该移动槽之间,二滚珠分别容置于该二凹槽与该 沟槽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路单元的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本体边侧设有一按钮孔,该巻线盘周缘开设有二缺槽,该绝缘本 体内壁靠近按钮孔处凸设有一凸肋及一凸块,该凸肋套设有一制动件, 该制动件具有一挡止部、 一按压部及一顶抵部,该挡止部可挡止于该二 缺槽处,该按压部伸出该按钮孔,该顶抵部抵靠于该凸块。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电路单元的卷线装置,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卷线盘、二缆线、一卷簧及一电路单元,该绝缘本体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卷线盘可转动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卷线盘凹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与绝缘本体之间容置有一滚珠,该卷簧连接于该卷线盘及该绝缘本体之间,该电路单元设置于该卷线盘内,该电路单元与该二缆线电性连接;藉此,能让使用者更快速拉放缆线,伸缩调整长度,并可利用该电路单元将输入的电压及电流转换为需要的数值再输出。
文档编号H01R13/00GK101494346SQ200810001099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
发明者廖生兴 申请人:廖生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