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157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长条状的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触 点的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分别与所述触点连接的多个电缆的插塞连接 器°背景技术作为这种插塞连接器,具有如下的连接器其包括隔开间隔地排列 有多个触点的长条状的主体;安装在该主体的上表面上的屏蔽罩;以及 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屏蔽罩电连接的屏蔽部件(参照专 利文献1)。伴随着安装在液晶电视的平板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上的插座连接器的 薄型化,要求该插塞连接器薄型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4102号公报但是,当单纯地使所述主体薄型化时,其强度降低。特别是如上所 述,作为EMI对策在主体的上下表面安装屏蔽部件和屏蔽罩的情况下, 在考虑到它们的厚度而使所述主体薄型化时,其强度大幅降低。即,所 述连接器要想同时实现作为EMI对策而获得屏蔽特性和主体的薄型化是 非常困难的。发明内容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 得屏蔽特性且能够实现主体的薄型化的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长条状的主体,其在长 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触点;以及屏蔽部件,其对该主体进行 屏蔽,其中,所述屏蔽部件具有第1屏蔽部,其对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的一端部进行屏蔽;以及第2屏蔽部,其对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的另 一端部进行屏蔽,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埋设在所述主体内。这样,通过将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 或全部埋设在所述主体内,能够提高所述主体的强度。而且,因为主体 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被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屏蔽,所以能够获 得优良的屏蔽特性。并且,当将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 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埋设在所述主体内时,能够调整所述第1屏蔽部和 第2屏蔽部的被埋设在主体内的部分与触点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控制 阻抗。在所述连接器是可与插座连接器连接的插塞连接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器具有分别与所述触点连接的多个电缆。所述触点具有接触端部,其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前端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露出且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触点接触;以及连接端部,其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的 中间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露出且与所述电缆连接,所述屏蔽部件具 有连接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的第3屏蔽部,所述第2屏蔽部为 地线连接部,其沿着所述接触端部配置的部分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地 线部连接。能够将所述第2屏蔽部埋设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内,以使所述地 线连接部从所述主体的前端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露出。这样,通过在第2屏蔽部设置地线连接部,能够使所述触点的接触 端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触点接触,同时使所述地线连接部与所述插座 连接器的地线部接触。即,能够同时进行本发明的连接器的触点和插座 连接器的触点的电连接、以及所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屏蔽部件和所述插 座连接器的地线部的电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本发明的连接器连接 到所述插座连接器上。在所述电缆构成为具有信号线、包覆该信号线的绝缘体、以及设置 在该绝缘体的外周面上的屏蔽导体的情况下,所述第1屏蔽部屏蔽所述 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后端部,并且在所述电缆的信号线与所述触点的连接端部连接的状态下,接触该屏蔽导体。在该情况下,当将所述电缆的信号线连接到所述触点的连接端部上 时,该电缆的屏蔽导体与所述第1屏蔽部接触连接。因此,能够简单地 将所述电缆连接到所述连接器上,并且,能够提高该连接器的屏蔽特性。所述主体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该薄壁部设置在该厚壁部上且可与 所述插座连接器嵌合,在该情况下,所述接触端部设置在所述薄壁部上, 所述连接端部设置在所述厚壁部上,所述屏蔽部件具有第4屏蔽部,该 第4屏蔽部与所述第1屏蔽部连续,且沿着所述连接端部埋设在所述厚壁部内,所述第4屏蔽部和所述连接端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2屏蔽部的地线连接部和所述接触端部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实现所述厚壁部的所述第4屏蔽部和所述连接端部之间 的阻抗、与所述薄壁部的所述第2屏蔽部的地线连接部和所述接触端部 之间的阻抗的匹配。所述连接器能够构成为还具有屏蔽罩,该屏蔽罩在与所述主体之间 隔着所述电缆的状态下安装在该主体上,并覆盖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的 一个端面。在该情况下,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用于安装 所述屏蔽罩的一对安装孔,在所述第2屏蔽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 一对连接片,该一对连接片至少从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端侧插入到所述 一对安装孔内,在所述屏蔽罩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一对连接臂,该 一对连接臂至少从所述厚度方向的一端侧插入到所述一对安装孔内,并 与所述一对连接片接触。艮P,通过将所述屏蔽罩的一对连接臂插入到主体的一对安装孔内, 该一对连接臂与所述第2屏蔽部的一对连接片接触连接。因此,能够简 单地对所述屏蔽罩和所述第2屏蔽部进行电连接,并且,能够屏蔽所述 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由此,能够提高所述连接器的屏蔽特性。能够使所述连接片和连接臂中的至少一方是卡定另一方的卡定单 元。在该情况下,能够简单地进行所述屏蔽罩和所述第2屏蔽部的电连 接,并且将所述屏蔽罩安装到主体内。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情况下,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埋设在所述主体内,所以能够提高所述主体的强 度。而且,因为主体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被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 部屏蔽,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薄型化,同时获得优良的屏蔽特性。并且,当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或全 部埋设在主体内时,能够调整该埋设部分和触点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 控制阻抗。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器的传送特性,其结果,能够用于高速 的数字信号传送。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连接前的状态 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示出该连接器的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概略仰视图。 图3是该连接器的沿图2的A-A线的剖面立体图。 图4是该连接器的图2的端部的放大仰视图,(a)是示出电缆罩未 安装状态的图,(b)是示出电缆罩安装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该连接器的中央部的电缆罩未安装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该连接器的电缆组件的概略俯视图。图7是该电缆组件的电缆保持部的沿图6所示的B-B线的剖面立体图。图8 (a)是该电缆组件的第1电缆的示意剖面图,(b)是该电缆组 件的第2电缆的示意剖面图。 符号说明10:插座连接器;lla:开口部;12:触点;C:连接器;100:主体; 110:厚壁部;120:薄壁部;133:第1安装孔;134:第2安装孔;200: 触点;210:接触端部;220:连接端部;300:屏蔽部件;310:第1屏 蔽部;320:第2屏蔽部;322:地线连接部;330:第3屏蔽部;340: 第4屏蔽部;351:第l连接片;352:第2连接片;400:屏蔽罩;421: 第1连接臂;421a:第1卡定凸部(卡定单元);422:第2连接臂;422a: 第2卡定凸部(卡定单元);610:第1电缆;611:信号线;612:内部绝缘体;613:屏蔽导体;620:第2电缆;621:信号线;622:内部绝 缘体;623:屏蔽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是示 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连接前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示出该连接器的图,(a)是概略俯视图,(b)是概略仰视图, 图3是该连接器的沿图2所示的A-A线的剖面立体图,图4是该连接器 的图2的端部的放大仰视图,(a)是示出电缆罩未安装状态的图,(b) 是示出电缆罩安装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该连接器的中央部的电缆罩未 安装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6是该连接器的电缆组件的概略俯视图,图7 是该电缆组件的电缆保持部的沿图6所示的B-B线的剖面立体图,图8 (a)是该电缆组件的第1电缆的示意剖面图,(b)是该电缆组件的第2 电缆的示意剖面图。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器C是可与插座连接器10连接的插塞连接器, 其具有长条状的主体100;在该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 的多个触点200;与该触点200连接的电缆组件K;屏蔽主体100的屏蔽 部件300;以及安装在主体100的上表面(即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的屏 蔽罩400。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10具有包括设置在未图示的电子设备的基板20上的开口部lla的长条状的主体部11;在该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设的多个触点12;以及设置在主体部11的开口部lla内部的未图示的地线部。主体部11在开口部lla的两侧设有一对卡定凹部llb。触点12的长 度方向的一端部与主体部ll的开口部lla的内部相对,另一方面,该触 点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基板20连接。如图1 图5所示,主体100是绝缘性的树脂成形品,其具有大 致矩形状的厚壁部110;设置在该厚壁部110的宽度方向的前端面上的薄壁部120;设置在厚壁部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的一对伸出部130;设置在该一对伸出部130上,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前端侧突出的一对锁定 单元140;以及设置在一对伸出部130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前端面的外侧部,保护一对锁定单元140的一对保护臂150。如图3所示,厚壁部110具有宽度方向的前端部111和宽度方向的 后端部112。后端部112是相当于主体100的宽度方向的后端部的部分。前端部111是相当于主体100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部分。在该前 端部lll的上表面(即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如图3和图5所示,橫跨 长度方向设有紧固多个触点200的突纹llla。薄壁部120是比厚壁部110的壁薄的大致矩形状的部位。该薄壁部 120相当于主体100的宽度方向的前端部。如图l、图2和图4所示,伸出部130是比厚壁部110的后端部112 更向后方伸出的大致矩形状的部位,具有大致矩形状的上表面开口的凹 部131。在该凹部131的底面上,在后述的第1安装孔133的内侧部分设 有圆柱状的转动轴部131a。并且,在伸出部130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前端部的内侧部设有未图示 的第1开放部,由此,凹部131和保护臂150的切口部151连通。并且, 在伸出部130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外侧端部的后端部设有第2开放部132。进而,在伸出部130的外侧端部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屏 蔽罩400的第1安装孔133。并且,在伸出部130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后端 部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屏蔽罩400的第2安装孔13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保护臂150是大致矩形状的部位,在其 内侧部设有切口部151,该切口部151收纳锁定单元140的卡定爪141。锁定单元140具有可与插座连接器10的卡定凹部lib卡定的卡定 爪141;以及用于操作该卡定爪141的俯视为大致三角形部件的操作部 142。操作部142的第1顶部枢轴支承在伸出部130的转动轴部131a上, 并收纳在伸出部130的凹部131内。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对操作部142 的第1顶部和未图示的第2顶部之间的一边部施力。由此,操作部142 的第3顶部可操作地从伸出部130的第2开放部132突出。卡定爪141是在其前端部设有爪部的棒状体。该卡定爪141的基端部设置在操作部142的第1顶部,所述前端部可进退地收纳在保护臂150 的切口部151内。艮P,所述施力单元对操作部142施力,该操作部142和卡定爪141 转动,从而卡定爪141的爪部始终从保护臂150的切口部151突出。对 操作部142的第3顶部进行操作,该操作部142和卡定爪141克服所述 施力单元而转动,从而该卡定爪141的爪部收纳在保护臂150的切口部 151内。触点200埋设在主体100的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和薄壁部120 的上端部,紧固在该厚壁部110的突纹llla上。如图3和图5所示,该触点200具有从薄壁部120的上表面露出 的接触端部210;从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的上表面露出的连接端部 220;以及紧固在突纹llla上的紧固部230,该固定部230是连接接触端 部210和连接端部220的部分。连接端部220具有与紧固部230连续且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221; 与该弯曲部221连续的连接端部主体222;以及引导部223,该引导部223 与连接端部主体222连续,且分别引导电缆组件K的第1电缆610、第2 电缆620的信号线611、 621。引导部223切开连接端部主体222的后端的中央部,使其两端部向 上方弯曲。在该两端部之间插入第1电缆610、第2电缆620的信号线 611、 621进行引导。如图2 图5所示,屏蔽部件300是导电性的板状体,其具有第l 屏蔽部310,其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后端部112的上端部(即厚度方向的 一端部)内;第2屏蔽部320,其埋设在厚壁部110和薄壁部120的下端 部(即厚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内;第3屏蔽部330,其连接第1屏蔽部 310的基端部和第2屏蔽部320的基端部,横向为大致U字状;第4屏 蔽部340,其与第1屏蔽部310的前端部连续,且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前 端部lll内;以及一对第5屏蔽部350,其设置在第2屏蔽部320的底板 部3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且埋设在伸出部130的下端部内。如图2 (b)、图3和图4所示,第2屏蔽部320具有成为厚壁部 110的下端部的一部分的大致矩形状的底板部321;成为薄壁部120的下 端部的一部分的、比底板部321小的大致矩形状的地线连接部322;以及 连接在底板部321和地线连接部322之间的倾斜部323。底板部321的下表面与厚壁部110的下表面处于同一面。即,底板 部321的下表面从厚壁部110的下表面露出。地线连接部322与所有的触点200的接触端部210平行地延伸,并 且,其下表面与薄壁部120的下表面处于同一面。因此,地线连接部322 的下表面从薄壁部120的下表面露出,可与插座连接器10的地线部接触。倾斜部323是从地线连接部322向斜下方弯曲倾斜的部位,埋设在 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内。如图2 (b)和图4所示,第5屏蔽部350是大致矩形状的框状体。 在该第5屏蔽部350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外侧端部的前端部设有第1连接 片351 ,在第5屏蔽部350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后端部设有第2连接片352。第1连接片351是从第5屏蔽部350呈直角弯曲的板体。该第1连 接片351从下方(厚度方向的另一端侧)插入到伸出部130的第1安装 孔133的内侧部分。第2连接片352也是从第5屏蔽部350呈直角弯曲的板体。该第2 连接片352从下方(厚度方向的另一端侧)插入到伸出部130的第2安 装孔134的内侧部分。第1屏蔽部310的上表面与薄壁部120的后端部112的上表面处于 同一面。即,第1屏蔽部310的上表面从薄壁部120的后端部112的上 表面露出,可与电缆组件K的电缆安装工具500接触。第4屏蔽部340具有与第1屏蔽部310连续且向下方弯曲的阶梯 部341;以及与该阶梯部341连续且沿着所有的触点200的连接端部主体 222平行配设的延长部342。阶梯部341具有如下的阶梯,即,第4屏蔽部340的延长部342和 触点200的连接端部220的连接端部主体222之间的距离cx,与第2屏蔽 部320的地线连接部322和触点200的接触端部210之间的距离(3相同。这样,通过使距离a和距离(3相同,使厚壁部110的第4屏蔽部340 的延长部342和触点200的连接端部220的连接端部主体222之间的阻 抗,与薄壁部120的第2屏蔽部320的地线连接部322和触点200的接 触端部210之间的阻抗匹配。如图1、图2 (a)和图3所示,屏蔽罩400是导电性的板状体,其 具有大致矩形状的罩主体410;以及设置在该罩主体410的长度方向的 两端部上的一对卡定部420。罩主体410在与厚壁部110之间隔着电缆组件K的第1电缆610、 第2电缆620的状态下,覆盖主体100的厚壁部110的上表面。卡定部420是与罩主体410连续的大致矩形状的部位。在该卡定部 420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外侧端部的前端部设有第1连接臂421,在卡定部 420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后端部设有第2连接臂422。如图2和图4 (b)所示,第1连接臂421是从卡定部420呈直角弯 曲的板体,在其内侧面上设有2个第1卡定凸部421a。第1连接臂421 的厚度尺寸和第1卡定凸部421a的高度尺寸之和,比伸出部130的第1 安装孔133和屏蔽部件300的第1连接片351之间的尺寸(即第1安装 孔133的外侧部分的宽度尺寸)稍大。同样,如图2和图4 (b)所示,第2连接臂422也是从卡定部420 呈直角弯曲的板体,在其内侧面上设有2个第2卡定凸部422a。第2连 接臂422的厚度尺寸和第2卡定凸部422a的高度尺寸之和,比伸出部130 的第2安装孔134和屏蔽部件300的第2连接片352之间的尺寸(即第2 安装孔134的外侧部分的宽度尺寸)稍大。因此,当第1连接臂421、第2连接臂422从上方(厚度方向的一 端侧)插入到伸出部130的第1安装孔133、第2安装孔134的外侧部分 时,第1卡定凸部421a、第2卡定凸部422a与屏蔽部件300的第1连接 片351、第2连接片352抵接。由此,屏蔽罩400卡定在主体100上,防 止其脱落。并且,如图1和图2 (a)所示,在卡定部420的第1连接臂421的 内侧部分设有固定孔部423,该固定孔部423中嵌入有伸出部130的转动轴部131a。如图6和图7所示,电缆组件K具有电缆安装工具500和多个第1 电缆610、第2电缆620,该多个第1电缆610、第2电缆620在并列排 列的状态下安装在该电缆安装工具500上。以下,详细说明各部分。电缆安装工具500具有基底部510;多个第1安装部520,其配设 在基底部510的一端部511上,且在其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多个第2 安装部530,其配设在基底部510的另一端部512上,且在其长度方向上 隔开间隔;以及延长部540,其设置在基底部510的另一端部512上。如图7所示,基底部510是以宽度方向的一端部511和另一端部512 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呈大致U字状弯曲的、具有导电性的长条状的板体。 该基底部510的一端部511的与延长部540对置的前端部呈矩形状切开。第1安装部520和第2安装部530在长度方向上交替配置。该第1 安装部520和第2安装部530之间的间隔是第1电缆610的外径的3倍 以下,另一方面,第1安装部520彼此之间、第2安装部530彼此之间 的间隔比第1安装部520和第2安装部530之间的间隔大。换言之,能够以第1电缆610的外径的3倍以下的窄间距间隔来配 置第1安装部520和第2安装部530,另一方面,扩大第1安装部520彼 此之间、第2安装部530彼此之间的间隔,从基底部510的一端部511 的前端部、另一端部512的前端部切出立起而制作第1安装部520和第2 安装部530时,能够充分取得适当夹持第1电缆610所需要的第1安装 部520和第2安装部530的展开长度。如图6和图7所示,第1安装部520是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部位, 其具有与基底部510的一端部511连续的第1支承部521;以及一对第 1夹持部522,该一对第1夹持部522朝向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设 置在该第1支承部521的两端部。如图6和图7所示,第2安装部530也是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部位, 其具有与基底部510的另一端部512连续的第2支承部531;以及一对 第2夹持部532,该一对第2夹持部532朝向与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 设置在该第2支承部531的两端部。第1支承部521是载置有第1电缆610的板状体。如图7所示,该 第1支承部521的基端部弯曲,其前端部的上表面(电缆载置面)与第2 支承部531的上表面(电缆载置面)为同一高度。第2支承部531是载 置有第1电缆610的直线状的板状体。如图8 (a)所示, 一对第1夹持部522是夹持载置于第1支承部521 上的第1电缆610的铆接部。 一对第2夹持部532与一对第1夹持部522 相同。第1支承部521的宽度尺寸与一对第1夹持部522的宽度尺寸之和 与第1电缆610的外周的长度大致相同。由此,如图8 (a)所示,第1 安装部520、第2安装部530能够覆盖第1电缆610的外周的大致全部。 同样,第2支承部531的宽度尺寸与一对第2夹持部532的宽度尺寸之 和也与第1电缆610的外周的长度大致相同。如图5和图6所示,延长部540是从基底部510的另一端部512延 长的大致矩形状的板体。在该延长部540的中央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 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第3安装部541,该多个第3安装部541上分别安装 有多个第2电缆620。并且,在延长部540的前端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 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端子542。第3安装部541和端子542交替配置。第3安装部541是切割延长部540而制作出的部分,截面为大致U 字状。如图3和图5所示,该第3安装部541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与 延长部540连续的大致I字状的第3支承部541a;以及一对第3夹持部 541b,该一对第3夹持部541b设置在该第3支承部的两端部,且朝向与 第1安装部520、第2安装部530的第1夹持部522、第2夹持部532相 同的方向弯曲。如图6和图8所示,第1电缆610是公知的同轴电缆,其具有信 号线611;包覆该信号线611的内部绝缘体612;覆盖该内部绝缘体612 的屏蔽导体613;以及包覆该屏蔽导体613的外部绝缘部614。如图6和图8所示,第2电缆620是公知的双心电缆,其具有2 个信号线621;分别包覆这2个信号线621的2个内部绝缘体622;覆盖 这2个内部绝缘体622的屏蔽导体623;以及包覆该屏蔽导体623的外部绝缘部624。下面,说明这种结构的连接器C的组装工序。首先,组装电缆组件K。剥掉第1电缆610的一端部的前端侧部分的外部绝缘部614、屏蔽 导体613以及内部绝缘体612,露出信号线611。之后,剥掉第l电缆610 的一端部的后端侧部分的外部绝缘部614,露出屏蔽导体613。在该状态 下,将第1电缆610的屏蔽导体613载置在电缆安装工具500的第1安 装部520、第2安装部530的第1支承部521、第2支承部531上。然后, 通过铆接一对第1夹持部522、第2夹持部532,使该第1夹持部522、 第2夹持部532夹持第1电缆610的屏蔽导体613。并且,剥掉第2电缆620的一端部的前端侧部分的外部绝缘部624、 屏蔽导体623以及2个内部绝缘体622,露出2个信号线621。之后,剥 掉第2电缆620的一端部的后端侧部分的外部绝缘部624,露出屏蔽导体 623。在该状态下,将第2电缆620的屏蔽导体623载置在电缆安装工具 500的第3安装部541的第3支承部541a上。然后,通过铆接该第3安 装部541的一对第3夹持部541b,使该第3夹持部541b夹持第2电缆 620的屏蔽导体623。这样,电缆组件K组装完成。另一方面,将多个触点200和屏蔽部件300在主体100上插入成形。 由此,将触点200埋设在主体100的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和薄壁部 120的上端部内。同时,将屏蔽部件300的第1屏蔽部310埋设在厚壁部 110的后端部112的上端部内,将第2屏蔽部320埋设在厚壁部110和薄 壁部120的下端部内,将第4屏蔽部340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 内,将一对第5屏蔽部350埋设在伸出部130的下端部内。此时,进行调整,以使第4屏蔽部340的延长部342和触点200的 连接端部220的连接端部主体222之间的距离a,与第2屏蔽部320的地 线连接部322和触点200的接触端部210之间的距离(3相同。并且,在所述插入成形时,形成伸出部130的第1安装孔133、第2 安装孔134,并且,第5屏蔽部350的第1连接片351、第2连接片352 从下方插入到该第1安装孔133、第2安装孔134的内侧部分。之后,使电缆组件K的第1电缆610的信号线611、第2电缆620 的2个信号线621分别与触点200的连接端部220的连接端部主体222 接触。同时,使电缆安装工具500的延长部540的端子542与剩余的触 点200的连接端部220的连接端部主体222接触。在该状态下,焊接信 号线61K信号线621以及端子542。即,触点200中的、连接有第1电 缆610的信号线611和第2电缆620的2个信号线621的触点200被用 作信号线用的触点,与插座连接器10的信号线用的触点12连接。另一 方面,连接有端子542的剩余的触点200被用作地线用的触点,与插座 连接器10的地线用的触点12连接。此时,电缆安装工具500的基底部510和延长部540载置在屏蔽部 件300的第1屏蔽部310上并与其接触。由此,电缆安装工具500与屏 蔽部件300电连接。即,第1电缆610、第2电缆620的屏蔽导体613、 623经由电缆安装工具500与第1屏蔽部310电连接。之后,使锁定单元140的操作部142枢轴支承在伸出部130的转动 轴部131a上,并且,使该操作部142和施力单元收纳在伸出部130的凹 部131内,使卡定爪141收纳在凹部131和保护臂150的切口部151内。 于是,所述施力单元对操作部142施力,卡定爪141的爪部从保护臂150 的切口部151突出。之后,从上方对屏蔽罩400的第1连接臂421、第2连接臂422进 行定位并插入到伸出部130的第1安装孔133、第2安装孔134的外侧部 分,并且,将伸出部130的转动轴部131a插入到屏蔽罩400的固定孔部 423内。由此,在与主体100的厚壁部110之间隔着电缆组件K的电缆 安装工具500和第1电缆610、第2电缆620的状态下,将屏蔽罩400安 装在该主体100上,该屏蔽罩400覆盖主体100的厚壁部110和一对伸 出部130的上表面。由此,通过屏蔽部件300和屏蔽罩400覆盖并屏蔽 主体100的除去薄壁部120的上表面的上下表面。下面,说明将这样组装的连接器C连接在插座连接器10上的步骤。 首先,对主体100的薄壁部120进行定位并插入插座连接器10的开口部 lla内。于是,从薄壁部120的上表面露出的触点200的接触端部210分点12接触,并且,从薄壁部120的下表面露出 的屏蔽部件300的地线连接部322与插座连接器10的地线部接触。同时,对主体100的一对保护臂150进行定位并插入插座连接器10 的一对卡定凹部lib内。于是,从一对保护臂150的切口部151突出的 一对锁定单元140的卡定爪141的爪部,通过该锁定单元140的施力单 元的作用力,分别卡定在一对卡定凹部llb内。当解除连接器C和插座连接器10之间的连接时,通过克服所述施力 单元的作用力而对操作部142的第3顶部进行操作,使卡定爪141的爪 部收纳在保护臂150的切口部151内。由此,卡定爪141的爪部和卡定 凹部llb之间的卡定被解除,能够从插座连接器10的开口部lla中拔出 主体100的薄壁部120,并且,能够从插座连接器10的一对卡定凹部lib 中拔出主体100的一对保护臂150。在这种连接器C的情况下,屏蔽部件300的第1屏蔽部310埋设在 主体100的厚壁部110的后端部112的上端部内,第2屏蔽部320埋设 在厚壁部110和薄壁部120的下端部内,第4屏蔽部340埋设在厚壁部 110的前端部111内,一对第5屏蔽部350埋设在伸出部130的下端部内。 因此,能够提高主体100的强度,所以能够实现该主体100的薄型化。而且,触点200和屏蔽部件300通过插入成形而埋设在主体100内 时,能够进行调整,以使触点200的连接端部220的连接端部主体222 和第4屏蔽部340的延长部342之间的距离a,与触点200的接触端部 210和第2屏蔽部320的地线连接部322之间的距离(3相同。因此,能够 控制两者的阻抗,并且能够使其阻抗匹配。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器的传 送特性,其结果,能够用于高速的数字信号传送。另外,主体10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是能够在长度方向 上隔开间隔地配设触点的长条状,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触点200只要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设在所述主体上即可,其 形状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端部进行屏蔽,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 埋设在所述主体内,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作为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埋设在 所述主体内的例子,可以是如下的例子弯曲第1屏蔽部310,将其前端 部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后端部112的前侧部内,另一方面,将该第1屏蔽部310的后端部载置在后端部112的后侧部的表面上。或者,也可以 仅将第2屏蔽部320的底板部321埋设在厚壁部110的下端部内,还可 以仅将第2屏蔽部320的地线连接部322埋设在薄壁部120的下端部内。第1屏蔽部310、第2屏蔽部320只要是能够屏蔽所述主体的厚度 方向的一端部、另一端部的部件,则可以进行任何设计变更。地线连接部322可以不埋设在薄壁部120的下端部内,而沿着该下 端部进行配设。即使这样进行设计变更,也能够发挥作为地线连接部322 的功能。另外,也可以将地线连接部322埋设在薄壁部120的下端部内 部,仅作为屏蔽部。在第2屏蔽部320具有地线连接部322的情况下,优选设置第3屏 蔽部330。这是因为,通过使地线连接部322与插座连接器10的地线部 接触,屏蔽部件300整体与地线连接。另外,第3屏蔽部330的形状不 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关于第4屏蔽部340的形状,只要和触点200的连接端部220的连 接端部主体222之间的距离a,与触点200的接触端部210和第2屏蔽部 320的地线连接部322之间的距离(3相同,则可以是任何形状。当然,也 可以将单独的第4屏蔽部340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内部,使 其与第2屏蔽部320等接触。并且,不设置第4屏蔽部340,弯曲第2屏 蔽部320的底板部321的一部分而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内部, 由此,也勉强能够将该弯曲部用作第4屏蔽部340。在第5屏蔽部350上设有第1连接片351、第2连接片352,但是, 设置至少一方即可。关于第1连接片351、第2连接片352的形状,只要 能够插入到主体的安装孔,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是否设置屏蔽罩400是任意的。其形状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在屏蔽罩400上设有第1连接臂421、第2连接臂422,但是,设置 至少一方即可。关于第1连接臂421、第2连接臂422的形状,只要能够 插入到主体的安装孔,则可以任意地进行设计变更。第1卡定凸部421a、第2卡定凸部422a也可以设置在第1连接片 351、第2连接片352上。并且,作为第1卡定凸部421a、第2卡定凸部 422a,可以变更为其他任意的卡定单元,只要设置在所述屏蔽部件的连 接片和屏蔽罩的连接臂的至少一方上即可。连接器C具有电缆组件K,但是,只要具有与触点连接的至少一种 电缆即可。作为该电缆,不限于上述同轴电缆和双心电缆,也可以使用单心电 缆等其他电缆。并且,连接器C是插塞连接器,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插座连接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长条状的主体,其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触点;以及屏蔽部件,其对该主体进行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件具有第1屏蔽部,其对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的一端部进行屏蔽;以及第2屏蔽部,其对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进行屏蔽,所述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埋设在所述主体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是可与插座连接器连接 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分别与所述触点连接的多个电缆,所述触点具有接触端部,其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前端部的厚 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露出且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触点接触;以及连接端 部,其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露出且与 所述电缆连接,所述屏蔽部件具有连接所述第1屏蔽部和所述第2屏蔽部的第3屏 蔽部,所述第2屏蔽部为地线连接部,其沿着所述接触端部配置的部分可 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地线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屏蔽部埋设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内,以使所述地线连接 部从所述主体的前端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露出。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具有信号线、包覆该信号线的绝缘体、以及设置在该绝缘体的外周面上的屏蔽导体,所述第1屏蔽部屏蔽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后端部,并且在所述电 缆的信号线与所述触点的连接端部连接的状态下,接触该屏蔽导体。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该薄壁部设置在该厚壁部上且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嵌合,所述接触端部设置在所述薄壁部上,所述连接端部设置在所述厚壁 部上,所述屏蔽部件具有第4屏蔽部,该第4屏蔽部与所述第1屏蔽部连 续,且沿着所述连接端部埋设在所述厚壁部内,所述第4屏蔽部和所述连接端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2屏蔽部的地 线连接部和所述接触端部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有屏蔽罩,该屏蔽罩在与所述主体之间隔着所述电缆的状态下安装在该主体上,并覆盖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屏蔽罩的一对安 装孔,在所述第2屏蔽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一对连接片,该一对连 接片至少从所述厚度方向的另一端侧插入到所述一对安装孔内,在所述屏蔽罩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一对连接臂,该一对连接臂 至少从所述厚度方向的一端侧插入到所述一对安装孔内,并与所述一对 连接片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和连接臂中的至少一方是卡定另一方的卡定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屏蔽特性且能够实现主体的薄型化的连接器。连接器(C)具有长条状的主体(100);在长度方向上排列在主体(100)上的多个触点(200);与触点(200)连接的电缆组件(K);以及屏蔽主体(100)的屏蔽部件(300)。屏蔽部件(300)具有第1屏蔽部(310),其埋设在主体(100)的厚壁部(110)的后端部(112)的上端部内;第2屏蔽部(320),其埋设在主体(100)的厚壁部(110)和薄壁部(120)的下端部内;第3屏蔽部(330),其连接第1屏蔽部(310)的基端部和第2屏蔽部(320)的基端部,横向为大致U字状;以及第4屏蔽部(340),其与第1屏蔽部(310)的前端部连续,且埋设在厚壁部(110)的前端部(111)内。
文档编号H01R9/03GK101237097SQ2008100092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9日
发明者近藤快人, 长田孝之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