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128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19228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中形成 压入孔以穿透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的保持壁并且将突片形端子压入 到这些压入孔中。每个突片形端子包括在前端的窄长的突片形接触部 和比压入孔宽并与突片形接触部的后端相连续的压入部。突片形端子 以突片形接触部在前面的状态被压入到压入孔中,压入部在压入过程 中使压入孔的内壁部变形以加宽压入孔的宽度。
在这类连接器中,反作用力由变形的压入孔的内壁部作用在压入 部上,并且形成压入阻力。由于在上述传统的连接器中压入孔的宽度 在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所以从压入过程的开始到结束一直作用恒定 的压入阻力。在此,如果通过使压入孔和压入部之间的宽度上的差异 减小而减小压入阻力,则在压入过程完成时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 也会减小,因此不能减小压入阻力。因此,传统上不可能避免从压入 过程开始到结束持续作用大的压入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小压入阻力 而不减小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
根据本发明,此目的通过由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解决。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有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 少一个压入孔,以及
至少一个端子,包括在前端部的接触部和比压入孔宽且与接触部 的后端相连续的压入部,通过将压入部沿压入方向压入到压入孔中, 而将端子保持在壳体中,
其中,压入孔被形成为从其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地变宽。
由于压入孔被形成为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地变宽,所以,可以在压 入孔的前端部确保在压入孔的宽度和压入部的宽度之间的大尺寸差, 以使端子能被可靠地保持在壳体中。另一方面,由于在压入孔的宽度 和压入部的宽度之间的尺寸差在压入孔的后端部小,所以能减小在压 入过程初始阶段的压入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有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压 入孔,以及
突片形(tab-shaped)端子,每个突片形端子包括在前端部的窄长 的突片形接触部和比压入孔宽并与突片形接触部的后端相连续的压入 部,通过从后面将压入部压入到压入孔中,而将突片形端子保持在壳 体中,
其中,每个压入孔被形成为从其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地变宽。
优选地,定位孔被形成为基本上与壳体中的压入孔的前端相连续, 所述定位孔通过将接触部装配进该定位孔中而能够将接触部在宽度方 向上定位。
更优选地,定位孔被形成为基本上与壳体中的每个压入孔的前端 相连续,所述定位孔通过将突片形接触部装配进该定位孔中而能够将 突片形接触部在宽度方向上定位。由于(优选地基本上突片形的)接触部通过定位孔在宽度方向上 定位,所以(突片形的)端子能被安装在壳体中的基本上正确的位置。
更优选地,压入部的前端部被形成为具有向后变宽的梯形形状。
进一步更优选地,压入孔的后端的最大宽度小于梯形前端部的宽度。
最优选地,压入部的前端部被形成为具有向后变宽的梯形形状,
并且
压入孔的后端的最大宽度小于梯形前端部的宽度。
由于在压入过程开始时梯形部的倾斜侧边缘与压入孔的开口边缘 相接触,所以通过这些侧边缘的倾斜减小压入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更优选的实施例,压入部的前端部用作咬合部,该 咬合部的一个或多个横向边缘相对于压入方向倾斜,优选地该^合部 的相对的横向边缘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
优选地,压入孔的前端部用作接收部,该接收部的一个或多个横 向表面相对于压入方向倾斜,优选地该接收部的相对的横向内表面倾 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
更优选地,由咬合部的相对横向边缘形成的角度小于由接收部的 相对横向内表面形成的角度。
最优选地,压入部的前端部用作咬合部,该咬合部的相对的左右 边缘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
压入孔的前端部用作接收部,该接收部的相对的左右内表面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以及
由咬合部的相对左右边缘形成的角度小于由接收部的相对左右内 表面形成的角度。
由于在压入过程完成的状态下,咬合部咬合在接收部中,所以突 片形端子由些咬合作用更可靠地保持。
根据本发发明的更优选的实施例,多个基本三角形或尖角形的突 起形成在压入部的一个或多个横向边缘上(优选地在基本上相对的左 右边缘上),同时沿压入方向间隔开。
由于(优选地基本上突片形的)压入端子的多个突起咬入压入孔 的内侧表面,所以(突片形)端子被可靠地保持。
优选地,多个突起被形成为使得沿着压入部的基本上相对的横向 (左右)边缘连接多个突起的突起端的直线倾斜成使间隔向前变窄。
包括突起的压入部整体上向前端成锥形,减小了压入过程初始阶. 段的压入阻力。
更优选地,连接突起的突起端的一对直线所限定的角度大于压入 孔的相对横向内表面所限定的角度。
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突起的倾斜边缘部相对于压入方向的倾斜 角小于其他一个或多个突起的一个或多个倾斜边缘部相对于压入方向
的一个或多个倾斜角,并且优选地在大约5。至大约20。的范围内,更优 选地是大约10°。
更优选地,在压入孔的接收部后面的压入区域中,相对横向内表 面倾斜成使间隔从前端向后端的逐渐变宽,其中,在此压入区域中由
8相对的横向内表面所限定的角度小于由接收部的内侧表面形成的角 度,其中,所述角度优选地在大约1°至大约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是 大约2°。
进一步更优选地,压入区域的相对内侧表面的前端基本上与接收 部的内侧表面的后端相连续和/或成钝角,其中,压入区域的相对内侧 表面的后端优选地基本上与壳体的设置在压入孔后面的后凹槽的前表
面相连续和/或成在大约70°至大约90。范围内,更优选地是大约80°的 钝角。
更优选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压入孔后面的后凹槽,其中, 后凹槽的前表面基本上是与压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 地基本垂直的平面,其中,压入孔的宽度,优选压入孔的最大宽度, 优选小于后凹槽的最小宽度。
最优选地,端子包括前止动部,当端子到达基本上正确的压入位 置时,所述前止动部基本上与壳体的部分相接触,由此防止端子的任 何进一步压入操作。
当阅读了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 这些和其他方面、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该理解,即使独立 地描述了实施方式,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水平截面图,
图2是壳体的前视图,
图3是壳体的后视图,
图4是突片形端子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突片形端子的压入过程的开始状态的水平截面图, 图6是示出突片形端子的压入过程的中间状态的水平截面图,图7是示出突片形端子的正被压入的状态的水平截面图,以及 图8是示出突片形端子的正被压入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10 .壳体
15 ...定位孔
16 ...压入孔
17 .接收部
20 .突片形端子
21 ...压入部
22 . .突片形接触部
25A...第一突起
25B ...第二突起
25C ...第三突起
28 ...咬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图1至8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 器通过在壳体10中至少部分地安装一个或多个,优选多个(优选地基 本上突片形的)端子20而构成。
壳体IO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用于保持、支持或定位一 个或多个穿透其的突片形端子20的保持壁11。保持壁11形成有一个 或多个,优选多个保持孔12,该保持孔12沿前后方向FBD (优选地基 本上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方向CD平行)基本上从保持壁11的前表面 11F穿透到其背面IIR。每个保持孔12包括在保持壁11的前表面11F 上形成开口的前凹槽13、在保持壁11的后表面UR上形成开口的后凹 槽14、基本上从前凹槽13的后端面(后端)向后延伸的定位孔15、 和基本上从定位孔15的后端面(后端)基本上沿前后方向FBD延伸到 后凹槽14的前端表面的压入孔16。该保持孔12优选地基本上关于与突片形端子20插入或压入此保持孔12的方向ID (前后方向FBD)平 行的直线横向地和/或垂直地对称。
与突片形端子20压入保持孔12的方向ID成不同于0°或180°角 度,优选地基本垂直的前凹槽13的横截面形状(在下文中,仅称为"横 截面形状")优选地基本上是正方形。定位孔15具有基本上与前凹槽 13同心的配合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地基本上是正方形横截面形状), 但是小于前凹槽13。后凹槽14优选地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地 基本上是横向长的长方形横截面形状)和/或其内表面倾斜成使得后凹 槽14向后变宽。后凹槽14的最小的垂直尺寸(前端的尺寸)优选地 基本上与定位孔15的垂直尺寸相同。后凹槽14的最小的横向尺寸(前 端的尺寸)优选地比定位孔15的大。
压入孔16优选地基本上具有横向长的长方形横截面形状,其垂直 尺寸优选地基本上等于定位孔15的尺寸,和/或其横向(上和/或下) 表面基本上与定位孔15的相连续并相连(flush)。压入孔16的前端 部用作接收部17,接收部17的(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倾斜横向(左 和/或右)内表面倾斜以使间隔向前逐渐地变窄。在此接收部17中由相 对的左右内表面形成的角度化优选地接近于卯° (例如,在大约70° 至90。的范围内,优选地大约80。)。接收部17的相对的左右内表面的 前端优选地基本上与定位孔15的内侧表面的后端相连续和/或成钝角。
在压入孔16的在接收部17后面的压入区域18 (覆盖压入孔16 的至少部分或大部分的区域)中,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内表面优 选地彼此不平行,而是倾斜成使间隔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地变宽。在此 压入区域18中由相对的左右内表面形成的角度优选地小于由接收 部17的内侧表面形成的角度化,并且在大约1°至大约5°范围内,更 优选地是大约2°。压入区域18的相对的内侧表面的前端优选地基本上 与接收部17的内侧表面的后端相连续和/或成钝角。压入区域18的相 对的内侧表面的后端优选地基本上与后凹槽14的前表面(后端表面)相连续和/或成接近于卯。的钝角(例如,在大约70°至90。的范围内, 优选地大约80。)。在0°或180。不同角度下,后凹槽14的前表面优选 地基本上是与突片形端子20压入保持孔12的方向ID(前后方向FBD) 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基本上垂直的平面。压入区域18的 后端上的宽度Wa (即压入孔16的最大宽度)优选地小于后凹槽14的 最小宽度。后凹槽14的前表面优选地用作止动档19。
每个突片形端子20优选地通过将导电的(优选金属)板状材料冲 压或压印或挤压成指定的(预定或可预定的)形状,并且优选地包括 压入部21、基本上从压入部21的前端向前延伸的突片形接触部22、 基本上从压入部2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前止动部23、和基本上从前止动 部23的后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优选地是板连接部24)。突片形端子 20优选地关于基本上与压入保持孔12的方向ID平行的沿前后方向 FBD延伸的直线横向地对称,禾Q/或在板连接部24不弯曲的状态下垂 直地对称。压入部21、突片形接触部22和前止动部23优选地具有基 本上连续且彼此相连的上下表面,和/或优选地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厚度。
与压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基本上垂直的突片 形接触部22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地是正方形,和/或其垂直尺寸(该垂直 尺寸还优选地与横向尺寸相等)优选地等于或稍小于定位孔15的。前 止动部23优选地是长方形,其前端边缘垂直于压入方向。虽然未示出, 但是板连接部24具有已知的形状以被优选地基本上弯曲成L形状并且 当被至少部分地通过电路板的通孔插入时与电路板或另外一个电气/电 子器件(未示出)连接。
压入部21的垂直尺寸优选地基本上与突片形接触部22的相等。 压入部21的横向尺寸优选地基本上比突片形接触部22的大,和/或基 本上比前止动部23的小。 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第一至第三)突起 25A、 25B和25C形成在压入部21的每个(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横 向(左和/或右)边缘上,优选地同时沿压入方向ID间隔开。突起25A、25B和25C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相对于压入方向ID倾斜的倾斜边缘 部26A、 26B和26C,和一个或多个相应的优选地基本上垂直于压入方 向的锁定边缘部27A、 27B和27C,从而优选地基本上具有基本上三角 形的形状。
如图4所示,第一突起25A的倾斜边缘部26A相对于压入方向ID 的倾斜魚小于第二和/或第三突起25B、 25C的倾斜边缘部26B、 26C 相对于压入方向ID的倾斜角ed、 0e,并且优选地在大约5°至大约20° 的范围内,更优选地是大约10。。进一步地,第二突起25B的倾斜边缘 部26B的倾斜角M优选地基本上等于第三突起25C的倾斜边缘部26C 的倾斜角0e。
各突起25A、 25B和25C的锁定边缘部27A、 27B和27C相对于 压入方向ID的角度优选地彼此不同。位于最前面的位置的第一突起 25A的锁定边缘部27A与倾斜边缘部26A成大约90。的角度。在位于 中央或中间位置的第二突起25B中,锁定边缘部27B和倾斜边缘部26B 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第一突起25A的相应角度。在位于后面(优选地 最后面的位置)的第三突起25C中,锁定边缘部27C和倾斜边缘部26C 之间形成的角度最小。换句话说,倾斜边缘部相对于插入方向ID的角 度取向从前倾斜边缘部向后倾斜边缘部逐渐地或逐步地减小(当相对 于插入方向ID观察时)。第三突起25C的锁定边缘部27C与压入方向 成接近于直角的角度。换句话说,锁定边缘部相对于插入方向ID的角 度取向从前倾斜边缘部向后倾斜边缘部逐渐地或逐步地增加(当相对 于插入方向ID观察时)。
如图5所示,沿着压入部21的(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横向(左 和/或右)边缘连接多个例如三个(对)突起25A、 25B和25C的突起 端的一条或多条直线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成靠近压入部21的纵向中线 LML,优选地使相对的直线之间的间隔向前变窄。由连接突起25A、 25B和25C的突起端的一对直线形成、包括或限定的角度优选地大于由在压入孔16的压入区域18内的相对横向(左右)内表面形成的
角度外。换句话说,连接突起25A、 25B和25C的突起端的直线相对 于压入方向ID倾斜角优选地基本上大于压入区域18的内侧表面相对 于压入方向ID的倾斜角。
压入部21的前端部用作咬合部或接合部28,该咬合部28优选地 成由一对第一突起25A形成的梯形,该咬合部28的最大宽度Wb (第 一突起25A的突起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大于压入孔16的最大宽度 Wa (后端的横向宽度)。由咬合部28的一对倾斜边缘部26A形成的 角度2X化优选地小于由接收部17的相对横向(左右)表面形成的角 度0a。咬合部28的倾斜边缘部26A的前端优选地基本上与突片形接触 部22的后端的横向边缘相连续和/或成钝角。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
在突片形端子20至少部分地安装入到壳体10中时,在突片形接 触部22在面的状态下,优选地基本上从后面,沿插入方向ID将突片 形端子20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保持孔12中。将突片形接触部22穿过压 入孔16至少部分地装配进定位孔15中。当被装配进定位孔15中时, 优选地防止突片形接触部22在垂直和/或横向方向上进行相对运动。当 突片形接触部22开始被至少部分地装配进定位孔15中时,压入部21 位于保持孔12后面。
如果在此状态下继续插入突片形端子20,在如图5所示的突片形 接触部22至少部分地被装配进定位孔15中的状态下,压入部21的(优 选地基本上梯形的)咬合部28的(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横向(左和 /或右)第一突起25A的倾斜边缘部26A基本上与压入区域18后端的 开口边缘相接触。通过第一突起25A的这种接触,突片形端子20优选 地具有在横向上正确的姿势以基本上面对或被定向在基本上正确的压 入方向ID。如果在此状态下将压力施加到突片形端子20上,则压入部
1421被压入到压入孔16中。在压入过程中,如图6所示,第一突起25A 向压入孔16的后侧移动(向前移动),同时使压入区域18的(优选 地基本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内壁变形以加宽压入区域18。接 着,第二突起25B至少部分地进入压入孔16并且向前移动,同时(优 选地进一步地)使压入区域18的内侧表面变形以加宽压入区域18。进 一步地,第三突起25C被类似地压入,同时使压入区域18的内侧表面 变形以加宽压入区域18。
当突片形端子20达到基本上正确的压入位置时,前止动部23优 选地基本上与后凹槽14的止动档19(后端表面)相接触,如图7所示, 由此防止突片形端子20的任何进一步压入操作,并且突起25A、 25B 和25C咬入压入孔16的内壁以优选地防止突片形端子20的返回移动。 进一步地,咬合部28的前端部咬入接收部17前端部的内侧表面和定 位孔15后端的开口边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压入孔16优选地是从前端向后端逐 渐地变宽的锥形,所以可以在压入孔16的前端部确保压入孔16的宽 度和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大尺寸差,以使突片形端子20能可靠地 保持在壳体10中。另一方面,由于在压入孔16的后端部压入孔16的 宽度和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尺寸差小,所以能减小压入过程初始阶 段的压入阻力。
由于突片形接触部22优选地通过定位孔15而定位在宽度方向上, 所以突片形端子20能被安装在壳体10中的正确位置上。
进一步地,压入部21的前端部优选地用作咬合部28,该咬合部 28具有向后变宽的(优选地基本上是梯形的、加宽的或发散的)形状, 压入孔16后端的最大宽度Wa优选地小于(梯形的、加宽的或发散的) 咬合部28的宽度Wb。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压入过程开始时梯形 咬合部28的倾斜边缘部26A优选地基本上与压入孔16的开口边缘相接触,由此通过倾斜边缘部26A的倾斜减少了压入阻力。
压入部21的前端部优选地用作咬合部28,该咬合部28的相对的 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压入孔16的前端部用 作接收部17,优选地该接收部17横向(左和/或右)内表面相对于插 入方向ID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由咬合部28的(优选地基本上相 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倾斜边缘部26A)形成的角度优选地 小于由接收部17的(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内表面 形成的角度。根据此优选结构,在压入过程完成之后,咬合部28咬合 或接合接收部17,从而突片形端子20通过这种咬合作用被更可靠地保 持。
沿压入方向ID间隔开的多个尖角形的突起25A、 25B和25C (例 如三对基本上三角形的突起25A、 25B和25C)形成在压入部21的一 个或两个横向边缘上(优选地在基本上相对的左右边缘上),并且这 些突起25A、 25B和25C咬合或接合压入孔16的内侧表面,因此将压 入的突片形端子20可靠地保持。
沿着压入部21的(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 缘连接三对突起25A、 25B和25C的突起25A、 25B和25C的突起端 的直线相对于插入方向ID倾斜,以优选地使所述直线之间的间隔向前 变窄,和/或包括这些突起25A、 25B和25C的压入部21总体上成朝向 前端的锥形。因此,减小了压入过程初始阶段的压入阻力。
因此,为了减小压入阻力而不减小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由 于壳体10的压入孔16被形成为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地变宽,所以可以 压入孔16的前端部确保压入孔16的宽度和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大 尺寸差,以使突片形端子20能可靠地保持在壳体10中。另一方面, 由于在压入孔16的后端部压入孔16的宽度和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 尺寸差小,所以减小了在压入过程初始阶段的压入阻力。<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 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 壳体可以不形成有定位孔,压入孔的前端可以位于壳体的前表面。
(2) 代替具有梯形形状,压入部的前端部可以具有前端边缘垂直 于压入方向的矩形形状。
(3) 压入孔后端的最大宽度可以比梯形部分的宽度更大。
(4) 由咬合部的相对的左右边缘形成的角度可以大于由接收部的 相对的左右内表面形成的角度。
(5) 代替具有突起,压入部的相对的左右边缘可以是直的。
(6) 压入孔的前端和定位孔可以通过台阶连接,而不在压入孔的 前端形成锥形接收部。
(7) 可以提供两对或更少的突起或者四对或更多的突起。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有基本上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的至少一个压入孔(16),以及至少一个端子(20),所述端子包括位于前端部处的接触部(22)和比所述压入孔(16)宽且与所述接触部(22)的后端相连续的压入部(21),通过将所述压入部(21)沿压入方向(ID)压入到所述压入孔(16)中,将所述端子(20)保持在该壳体(10)中,其中,该压入孔(16)形成为从其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地变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形成有定位孔(15), 以基本上与该壳体(10)中的所述压入孔(16)的前端相连续,该定 位孔(15)通过将所述接触部(22)装配至该定位孔(15)中而能够 在宽度方向上定位所述接触部(22)。
3. 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压入部 (21)的前端部(28)被形成为具有向后变宽的梯形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压入孔(16)的后端 的最大宽度(Wa)小于该梯形前端部(28)的宽度(Wb)。
5. 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压入部 (21)的前端部(28)用作咬合部(28),该咬合部(28)的一个或多个横向边缘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ID)倾斜,优选地,该咬合部(28) 的相对的横向边缘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
6. 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压入孔 (16)的前端部用作接收部(17),该接收部(17)的一个或多个横向表面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ID)倾斜,优选地,该接收部(17)的相对的横向内表面倾斜以使间隔向前变窄。
7. 根据结合权利要求5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由该 咬合部(28)的相对的横向边缘形成的角度小于由该接收部(17)的 相对的横向内表面形成的角度。
8. 根据前述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多个基本 三角形的突起(25A、 25B、 25C)形成在该压入部(21)的一个或多 个横向边缘上,同时沿所述压入方向(ID)间隔开。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形成有多个突起(25A、 25B、 25C),以使得沿着该压入部(21)的相对的横向边缘连接所述 多个突起(25A、 25B、 25C)的突起端的直线倾斜成使间隔向前变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由连接所述突起(25A、 25B、 25C)的突起端的一对直线所限定的角度大于由该压入孔(16)的相对的横向内表面所限定的角度Ub)。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至IO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第一突起(25A)的倾斜边缘部(26A)相对于该压入方向(ID)的倾 斜角(&)小于其它一个或多个突起(25B、 25C)的一个或多个倾斜 边缘部(26B、 26C)相对于该压入方向(ID)的一个或多个倾斜角(ed、 ^e),并且优选地,所述倾斜角在大约5。至大约20。的范围内, 更优选地是大约10°。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至11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压入孔(16)的位于该接收部(17)后面的压入区域(18)中, 相对的横向内表面倾斜成使间隔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变宽,其中,在此 压入区域(18)中由所述相对的横向内表面所限定的角度(兆)小于 由该接收部(17)的内侧表面所形成的角度(化),其中,该角度(兆)优选地在大约1。至大约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是大约2。。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压入区域(18) 的相对的内侧表面的前端基本上与该接收部(17)的内侧表面的后端 相连续和/或成钝角,其中,该压入区域(18)的相对的内侧表面的后 端优选地基本上与该壳体(10)的设置在压入孔(16)后面的后凹槽(14)的前表面相连续,和/或成钝角,该钝角在大约70°至大约90°的 范围内,更优选地是大约80。。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壳 体(10)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该压入孔(16)后面的后凹槽(14), 其中,该后凹槽(14)的前表面基本上是与所述压入方向(ID)成不 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平面,优选地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压入方向(ID), 其中,该压入孔(16)的宽度(Wa)、优选该压入孔(16)内的最大 宽度优选地小于该后凹槽(14)的最小宽度。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 端子(20)包括前止动部(20),当该端子"0)到达基本上正确的 压入位置时,所述前止动部基本上与该壳体(10)的部分(19)相接 触,从而防止该端子(20)的任何进一步压入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减小压入阻力而不减小用于保持突片形端子的力。由于壳体(10)的压入孔(16)被形成为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地变宽,所以,在压入孔(16)的前端部确保压入孔(16)的宽度和突片形端子(20)的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大尺寸差,以使突片形端子(20)能可靠地保持在壳体(10)中。另一方面,由于在压入孔(16)的后端部压入孔(16)的宽度和压入部(21)的宽度之间的尺寸差小,所以减小了压入过程初始阶段的压入阻力。
文档编号H01R12/58GK101425639SQ20081017041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
发明者外崎贵志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