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压着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39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压着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压着钳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配合线缆接头的 规格与尺寸调整其夹座与压着件之间的相对距离的线缆压着钳结构。
背景技术
线缆信号传输普遍地应用于现今的社会中,譬如有线电视或电脑设备中 用以传输数据的信号线为一种线缆,然而为了使线缆连接至设备上,线缆的 端部会连接有一线缆接头,以使线缆得以连接设备;目前线缆与线缆接头的 连接方式为使用线缆压着工具将二者予以连接固定。目前市面上已销售有多 种线缆压着工具,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4510号与美国专利公告第 5941120号等,即披露有关的设计。
然而线缆与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会根据不同的装置而有所变更,上述 的设计仅针对单一规格与尺寸的线缆与线缆接头连接固定之用,而无法同时 提供多种规格与尺寸的线缆与线缆接头连接固定,因此,中国台湾专利第 M264738号"线缆压着钳结构"为提供一种通过更换压着件,而使得线缆压 着钳得以配合多种规格与尺寸的线缆与线缆接头连接固定。
但上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为通过更换压着件,使得多种规格与尺寸的线 缆与线缆接头得以连接固定,然而压着件易于在使用过程中遗失,或者所配 有的压着件不符合实际使用的线缆与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进而使得线缆 压着钳结构有其使用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现有的线缆压着钳结构为了配合各种规格与尺寸的线缆接头,而配设有 多个压着件,然而,压着件于使用过程中会有遗失或不符合实际使用的线缆 与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进而导致使用者于实际使用上有其一定的困难 度。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整夹座与压着件之间
的相对距离,以符合实际使用的线缆与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的线缆压着钳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具有一左钳身、 一右钳身、 一驱动座、 一压着件与一钳夹组件,左钳身枢接于右钳身,左钳身具有一与 右钳身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以及一靠拢于右钳身的第二位置,右钳 身的一端形成有一调整区,左钳身具有一锁孔,右钳身具有一对应锁孔的长 孔,长孔处设有一插销;驱动座的一端连接设置于左钳身,且以可活动关系 设置于调整区的一侧,驱动座具有透孔,插销穿过长孔、锁孔与透孔,使左 钳身、右钳身与驱动座连接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压着件设置于驱动座的 顶端,压着定位片具有多个定位孔;钳夹组件具有一承座、 一夹座与一调整 转杆,承座固设于调整区的一端且相邻于驱动座,夹座设置于调整区的另一 端,夹座相对于压着件处具有一钳孔,调整转杆如一螺杆,螺穿夹座,并与 承座连接,当转动调整转杆时,夹座可相对承座移动,即钳孔可远离或接近 压着件。
于另一实施例中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具有一左钳身与一右钳身,左钳 身枢接于右钳身,左钳身具有一与右钳身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以及 一靠拢于右钳身的第二位置,而右钳身的一端形成有一调整区,左钳身具有 一锁孔,右钳身具有一对应锁孔的长孔,长孔处设有一插销; 一驱动座,以 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调整区的一侧,驱动座的一端连接设置于左钳身,驱动 座具有透孔,插销穿过长孔、锁孔与透孔,使左钳身、右钳身与驱动座连接 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 一压着定位片,枢设于驱动座的顶端,压着定位片 具有多个定位孔;以及一钳夹组件,其具有一承座、 一夹座、 一夹持件与一 调整转杆,承座锁固于调整区的一端且相邻于驱动座,夹座设置于调整区的 另一端,夹座相对于定位孔处具有一钳孔,夹持件枢设于夹座的顶端,且相 对于钳孔构成一夹持区域,调整转杆螺穿夹座,并与承座连接,且当调整转 杆转动时,夹座可以相对于压着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转 动调整转杆,而使夹座可相对承座移动,并改变钳孔与压着件之间的距离, 而此距离等同于实际使用的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故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 着钳结构利用改变钳孔与压着件之间的距离以配合多种规格与尺寸的线缆
接头,进而有其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 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动作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动作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调整夹座时的示意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钳夹组件的立体分 解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座与压着定 位片的放大立体分解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座与压着定 位片的局部放大剖视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以及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于夹持件动作时 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左钳身 11锁孔
20右钳身 21长孔
22调整区 220导孔
221刻度 23、 24限位块
30驱动座 300埋穴301透孔31压着件
32插销40钳夹组件
41承座410螺丝
411螺孔412穿孔
42夹座420定位螺丝
421钳孔422定位螺孔
423引导螺孔43调整转杆
430连接螺孔44螺杆
50连杆500、 501固定件
51弹性元件510导柱
52掣动件520螺丝
521扳动部53左钳身护套
54右钳身护套60左钳身
600锁孔61右钳身
610调整区611导孔
612长孔613固定片
614贯孔62连杆
63弹性元件64掣动件
65左钳身护套66右钳身护套
70钳夹组件71承座
710螺丝711螺孔
712穿孔72夹座
720定位螺丝721钳孔
722定位螺孔723引导螺孔
73夹持件730弹簧
731第一片体732第一凹槽
733第一连接部734第二片体
735第二凹槽736第二连接部
74调整转杆740连接螺孔
75螺杆80驱动座 800埋穴 802透孔 804球体 810枢孔
801螺孔 803弹簧
81压着定位片
812定位凹槽
811定位孔 813螺丝
82插销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 施例的示意图。线缆压着钳结构包括有一左钳身10、 一右钳身20、 一驱动 座30、 一压着件31、 一钳夹组件40、 一连杆50、 一弹性元件51、 一掣动件 52、 一左钳身护套53与一右钳身护套54。
左钳身10具有一锁孔11 ,右钳身20具有一对应锁孔11的长孔21 ,右 钳身20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调整区22,调整区22具有一导孔220,调整区 22的外壁面具有刻度221,且于长孔21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限位块23、 24。
驱动座30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调整区22的一侧,且位于两个限位块 23、24之间,驱动座30的顶侧具有埋穴300,驱动座30的一侧具有透孔301, 一插销32穿过长孔21、锁孔11与透孔301,以使左钳身10、右钳身20与 驱动座30连接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压着件31以可活动拆离的关系设置 于埋穴300。
钳夹组件40具有一承座41、 一夹座42、 一调整转杆43与一螺杆44, 承座41具有一螺孔411与一穿孔412, 一螺丝410贯穿右钳身20且螺固于 螺孔411处,以将承座41锁固于调整区22的一端且相邻于压着件31,夹座 42具有一定位螺孔422,且夹座42相对于承座41的穿孔412处具有一引导 螺孔423, 一定位螺丝420穿过导孔220且螺固于定位螺孔422,以使夹座 42得以设于调整区22的另一端,夹座42相对于压着件31处具有钳孔421, 调整转杆43为一螺杆,其螺穿夹座42的引导螺孔423,且调整转杆43的螺 入端具有一连接螺孔430,螺杆44穿过承座41的穿孔412,且螺固于调整 转杆43的连接螺孔430,以使调整转杆43与承座41相互连接。
连杆5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件500、 501,而连接设置于左钳身10
与右钳身20之间,连杆50限制左钳身10相距右钳身20的最大活动范围, 弹性元件51可为一弹簧,其一端通过导柱510,而固接于右钳身20,另一 端勾固连接于驱动座30。
掣动件52以可活动旋转的关系设于右钳身20,并通过一螺丝520而连 接设置于右钳身20,掣动件52的一端具有扳动部521,以便于板动掣动件 52。
左钳身护套53与右钳身护套54可为如橡胶材质的软质护套,其分别套 置于左钳身10的一端与右钳身20的另一端,以使握持更为舒适。
如图3与图4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 施例的动作方式。于本实施例中以使用同轴线缆为例,同轴线缆置入钳孔 421,且将线缆接头置放于压着件31与钳孔421之间,请再配合参考图3所 示,左钳身10具有与右钳身20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且左钳身10 具有一紧邻右钳身20的第二位置,当使用者施力于左钳身10,使得左钳身 10朝向右钳身20方向移动,至靠拢于第二位置时,左钳身10带动驱动座 30沿右钳身20的长孔21的开设方向移动,两个限位块23、 24确保驱动座 30沿此特定方向移动,同时驱动座30亦会带动压着件31—起移动,于此位 移的行程中,左钳身10使得压着件31由一未压着位置移动至一压着位置, 以使得同轴线缆紧套入先前置放于压着件31与钳孔421之间的线缆接头, 如此完成同轴线缆与线缆连接固定。
而当左钳身10由第一位置受力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由于驱动座30—同 连动位移,移动中的驱动座30会拉伸弹性元件51,故当使用者不再施力于 左钳身10时,受到拉伸的弹性元件51提供回复弹力,以使得左钳身10恢 复至第一位置,即其初始位置。
如图5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 另一动作方式。若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已完成同轴线缆与线缆接头 的连接固定作业时,且欲将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携带至他处时,可 施力将左钳身10靠拢于右钳身20的第二位置,并扳动扳动部521,以使掣 动件52的一端得以卡掣插销32,如此可使左钳身10保持靠拢于右钳身20 的第二位置,并使左钳身10与右钳身20所展开的角度縮小以便于携带。
如图6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
另一动作方式。因夹座42通过定位螺丝420定位于右钳身20,且夹座42与 调整转杆43以螺接方式结合,以及调整转杆43与螺杆44以螺接方式结合, 此结构可使得调整转杆43得以被转动,由于线缆接头具有多种规格与尺寸,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整压着件31与钳孔421之间的相对距离,以使此距离 符合多种规格与尺寸的线缆接头,故其调整方式如下,先旋松定位螺丝420, 且依据线缆接头的尺寸与规格,旋转调整转杆43,因调整转杆43与夹座42 以螺接方式结合,使得夹座42可因调整转杆43的转动,而相对于承座41 运动,而使得钳孔421与压着件31之间的距离得以符合所欲使用的线缆接 头的规格与尺寸,待调整完毕后,旋紧定位螺丝420,使得夹座42得以紧密 贴合右钳身20,如此当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于将线缆与线缆接头结 合固定时,因夹座42受到定位螺丝420的固定,使其于线缆与线缆接头结 合固定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移位的情况。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通过转动调整转杆43,以使夹 座42相对于承座41移动,即钳孔421可远离或接近压着件31,所以可配合 实际使用的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调整钳孔421与压着件31之间的距离, 而此距离等同前述的线缆接头的规格与尺寸,故可在不更换压着件31的情 况下,使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得以配合多种规格与尺寸的线缆接头 使用。
如图7及图8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 施例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仅变更了钳夹组件与驱动座,故二者于随后 的段落会详加论述,至于其余的构件与第一实施例雷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 重点所在,故于随后的段落仅略为描述。
线缆压着钳结构包括有一左钳身60、 一右钳身61、 一连杆62、 一弹性 元件63、 一掣动件64、 一左钳身护套65、 一右钳身护套66、 一钳夹组件70、 一驱动座80与一压着定位片81 。
左钳身60、右钳身61、连杆62、弹性元件63、掣动件64、左钳身护套 65、右钳身护套66的构成、结合以及动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雷同,故不再 次赘述。
如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钳夹组 件的立体分解图。于右钳身61的调整区610的一端装设有一固定片613,固
定片613具有一贯孔614。
钳夹组件70具有一承座71、 一夹座72、 一夹持件73、 一调整转杆74 与一螺杆75。
承座71具有一螺孔711与一穿孔712, 一螺丝710贯穿右钳身61且螺 固于螺孔711处,以将承座71锁固于调整区610的一端且位于右钳身61中。
夹座72具有一定位螺孔722,且夹座72相对于承座71的穿孔712处具 有一引导螺孔723, 一定位螺丝720穿过导孔611且螺固于定位螺孔722, 以使夹座72得以设于调整区610的一端,夹座72具有一钳孔721。
夹持件73具有一弹簧730、 一第一片体731与一第二片体734,第一片 体731与第二片体734枢设于夹座72且相互对应,第一片体731具有一第 一凹槽732与一第一连接部733,第二片体734具有一第二凹槽735与一第 二连接部736,第一凹槽732与第二凹槽735彼此相对且设置于钳孔721上, 且第一凹槽732与第二凹槽735结合以形成一夹持区域,而弹簧730连接于 第一连接部733与第二连接部736之间。
调整转杆74依序穿过贯孔614与引导螺孔723,调整转杆74的螺入端 具有一连接螺孔740,螺杆75穿过承座71的穿孔712,且螺固于调整转杆 74的连接螺孔740,以使调整转杆74与承座71相互连接。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 驱动座与压着定位片的示意图。驱动座80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调整区610 的一侧,驱动座80的顶侧具有一埋穴800与一螺孔801,驱动座80的一侧 具有透孔802, 一插销82穿过长孔612、锁孔600与透孔802,以使左钳身 60、右钳身61与驱动座80连接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埋穴800中设有一 弹簧803与一球体804。
压着定位片81枢设于驱动座80的顶端,压着定位片81具有一枢孔810 与多个定位孔811,各定位孔811的孔径皆不相同,以配合多种规格与尺寸 的线缆接头,定位孔811相对于钳孔721, 一螺丝813贯穿枢孔810,且螺 固于螺孔801,以使压着定位片81枢设于驱动座80,压着定位片81的底端 具有多个定位凹槽812,各定位凹槽812分别对应各定位孔811,且定位凹 槽812供球体804选择性卡抵,以使压着定位片81于使用时不至于发生位 移的情况。
如图12及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压着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夹持件73于一线缆未延伸至其夹持区域时,夹持件 73于其初使位置,而当线缆延伸至夹持区域,且进入钳孔721时,第一片体 731与第二片体734受到线缆的推抵,而向外扩张,弹簧730提供一回复力, 以使第一片体731与第二片体734得以夹固线缆。
夹座72的位置的调整己于第一实施例中论述,故不再赘述。然而线缆
接头的规格与尺寸会依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当规格与尺寸有所变更时,可 调整夹座72的位置,以及拨动压着定位片81,使其定位孔811的孔径得以 配合线缆接头的尺寸与规格,而当定位孔811的孔径已符合线缆接头的尺寸 与规格时,可停止拨动压着定位片81,此时,受到弹簧803推抵的球体804 与定位凹槽812相互卡抵,以使压着定位片81不会于使用时发生有位移的 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左钳身与一右钳身,该左钳身枢接于该右钳身,该左钳身具有一与该右钳身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以及一靠拢于该右钳身的第二位置,而该右钳身的一端形成有一调整区,该左钳身具有一锁孔,该右钳身具有一对应该锁孔的长孔,该长孔处设有一插销;一驱动座,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该调整区的一侧,该驱动座的一端连接设置于该左钳身,该驱动座具有透孔,上述的插销穿过该长孔、该锁孔与该透孔,使该左钳身、该右钳身与该驱动座连接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一压着件,设置于该驱动座的顶端;以及一钳夹组件,具有一承座、一夹座与一调整转杆,该承座锁固于该调整区的一端且相邻于该驱动座,该夹座设置于该调整区的另一端,该夹座相对于该压着件处具有一钳孔,该调整转杆螺穿该夹座,并与该承座连接,且当该调整转杆转动时,该夹座可以相对于该压着件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座具有一引 导螺孔,该调整转杆为一螺杆,且螺设于该引导螺孔处,该夹座还具有一定 位螺孔,该调整区还具有一导孔,该导孔处设有一定位螺丝,该定位螺丝贯 穿该导孔,且螺固于该夹座的定位螺孔,使该夹座设于该调整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座具有一穿 孔,该调整转杆的一端具有一连接螺孔,该钳夹组件还具有一螺杆,该螺杆 穿过该承座的穿孔,且螺固于该调整转杆的连接螺孔,使该调整转杆与该承 座相互连接,该承座还具有一螺孔,该右钳身还具有一螺丝,该螺丝穿过该 右钳身,且螺固于该螺孔处,使该承座锁固于该右钳身处。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缆压着钳结 构还包括有一连杆、 一弹性元件与一掣动件,该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于 该左钳身与该右钳身,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于该右钳身与该驱动 座,该掣动件以可活动旋转的关系设于该右钳身,且当该左钳身靠拢于该右 钳身的第二位置时,该掣动件的一端卡掣于该插销,使该左钳身保持靠拢于 该右钳身的第二位置,该掣动件的另一端具有扳动部。
5. —种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左钳身与一右钳身,该左钳身枢接于该右钳身,该左钳身具有一与该 右钳身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以及一靠拢于该右钳身的第二位置,而 该右钳身的一端形成有一调整区,该左钳身具有一锁孔,该右钳身具有一对 应该锁孔的长孔,该长孔处设有一插销;一驱动座,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该调整区的一侧,该驱动座的一端连 接设置于该左钳身,该驱动座具有透孔,上述的插销穿过该长孔、该锁孔与 该透孔,使该左钳身、该右钳身与该驱动座连接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一压着定位片,枢设于该驱动座的顶端,该压着定位片具有多个定位孔;以及一钳夹组件,具有一承座、 一夹座、 一夹持件与一调整转杆,该承座锁 固于该调整区的一端且相邻于该驱动座,该夹座设置于该调整区的另一端, 该夹座相对于该定位孔处具有一钳孔,该夹持件枢设于该夹座的顶端,且相 对于该钳孔构成一夹持区域,该调整转杆螺穿该夹座,并与该承座连接,且 当该调整转杆转动时,该夹座可以相对于该压着件移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座具有一引 导螺孔,该调整转杆为一螺杆,且螺设于该引导螺孔处,该夹座还具有一定 位螺孔,该调整区还具有一导孔,该导孔处设有一定位螺丝,该定位螺丝贯 穿该导孔,且螺固于该夹座的定位螺孔,使该夹座设于该调整区。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座具有一穿 孔,该调整转杆的一端具有一连接螺孔,该钳夹组件还具有一螺杆,该螺杆 穿过该承座的穿孔,且螺固于该调整转杆的连接螺孔,使该调整转杆与该承 座相互连接,该承座还具有一螺孔,该右钳身还具有一螺丝,该螺丝穿过该 右钳身,且螺固于该螺孔处,使该承座锁固于该右钳身处。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具有一 弹簧、 一第一片体与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枢设于该夹座, 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相对于该钳孔分别具有一第一凹槽与一第二凹槽, 该第一凹槽与该一第二凹槽构成该夹持区域,该弹簧设置于该第一片体与该 第二片体之间,且分别连接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着定位片具有多个定位凹槽,各定位凹槽相对于各定位孔,该驱动座具有一埋穴,该埋 穴中装设有一弹簧与一球体,该球体选择性卡抵于该定位凹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压着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缆压着钳 结构还包括有一连杆、 一弹性元件与一掣动件,该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 于该左钳身与该右钳身,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于该右钳身与该驱 动座,该掣动件以可活动旋转的关系设于该右钳身,且当该左钳身靠拢于该 右钳身的第二位置时,该掣动件的一端卡掣于该插销,使该左钳身保持靠拢 于该右钳身的第二位置,该掣动件的另一端具有扳动部。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压着钳结构,包括相互枢接的左钳身与右钳身,左钳身具有与右钳身相距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及靠拢于右钳身的第二位置,右钳身具有调整区,左钳身具有锁孔,右钳身具有对应锁孔的长孔,长孔处设有插销;左钳身连接有驱动座,驱动座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调整区的一侧,驱动座具有透孔,插销穿过长孔、锁孔与透孔,使左钳身、右钳身与驱动座连接在一起而具有动作关系;驱动座的顶端设置有压着件,调整区中设有一钳夹组件,钳夹组件具有锁固于调整区的一端且相邻于驱动座的承座、设置于调整区的另一端的夹座、及调整转杆,夹座相对于压着件处具有钳孔,调整转杆螺穿夹座并与承座连接,当调整转杆转动时,夹座可以相对于压着件移动。
文档编号H01R43/042GK201194306SQ20082000918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
发明者陈庆珍 申请人:立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